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学案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学案(2个课时)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学案(2个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45a08a0dd3383c4bb4cd242.png)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勇敢创新!大胆质疑!学习目标:知道与技能:能说出世界上6种主要语言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语言的作用和掌握多种语言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本国语言和外语的积极性、前置测评: (教师问学生主动回答2分钟)与别人交流时离不开什么?一般使用什么语言交流?让学生任意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语言有哪些?认定目标:让学生默读(1分钟)自主探究(一)(让学生阅读课本47——48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目前世界上共有多少种语言?2、联合国确定的6种工作语言分别有哪些?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一种?使用该种语言的主要有哪些?4、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什么?它的发源地在哪里?5、除了英国外还有哪些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或者是官方语言?6、英语使用广泛的原因是什么?6、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通行的语言是哪一种?其中巴西通行什么语言?7、、西亚和北非的居民通行语、使用俄语的人主要集中在、8、使用汉语的人主要分布在、和等地、使用英语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北美洲的和、大洋洲的、亚洲的等国、合作交流:组长派发言人说出自己的答案,记录员记录意见不统一题目,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发言人展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仍不能解决的,教师给予答复(5分钟)题组训练:(让学生背诵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组内相互提问,教师抽查、10分钟)归纳总结:让学生归纳本节的知识点(2分钟)轻松测试:(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三、四个人上台做,教师抽查两三个组,公布答案,其余学生互评互改、最后教师强调错误较多的试题)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为了迎接奥运,北京市政府大力推行学习英语、原因是()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D英语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使用的语言、2、关于汉语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语仅限于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B汉语仅在我国使用、海外华侨说英语C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3、从历史看英语使用广泛的原因是()A英语书写方便、易读易写、B英语出现的历史悠久、C到英国留学的人与那多、D殖民地的扩张、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汉语 C 、阿拉伯语 D .俄语5、下列语言中全部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 汉语、日语、西班牙语、B 英语、法语、德语、C 俄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英语、法语、6、全世界的语言约有( )A .2000种 B 、200种 C 、20000种 D .1900种7、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 ) A .汉语 B .西班牙语 C 、英语 D .法语8、澳大利亚通用的 语言是( )A 汉语、B 西班牙语、C 英语、D 法语9、现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通用的语言是( )A .西班牙语B .法语C .阿拉伯语D 、俄语10、西班牙语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是因为( )A 拉丁美洲与西班牙语是同一个民族、有共同语言、B 二战后、大量西班牙人迁入拉丁美洲、C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历史上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D 拉丁美洲的国家都说西班牙语、11、巴西的语言是:( )A 葡萄牙语 B 英语 C 巴西语 、D 西班牙语12、联合国常用的工作语言有几种:( ) A 、2种 B 、4种 C 、5种 D 、6种13、英语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 )A 、欧洲西部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 、拉丁美洲D 、东南亚14、将下列语言与其使用的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初中地理世界宗教教案
![初中地理世界宗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a6c66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d.png)
初中地理世界宗教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分布情况。
2. 掌握不同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和仪式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和信仰。
2. 不同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和仪式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宗教的信仰教义和仪式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相关宗教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宗教?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2. 学生分享对宗教的了解和观点。
二、探究世界主要宗教(15分钟)1. 介绍基督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教堂)。
2. 介绍伊斯兰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清真寺)。
3. 介绍佛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寺庙、佛塔)。
4. 介绍印度教: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代表性建筑(如寺庙)。
三、深入了解不同宗教的仪式特点(15分钟)1. 展示不同宗教的仪式图片或视频,如基督教的洗礼、伊斯兰教的祷告、佛教的冥想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宗教仪式的异同。
3. 学生分享对不同宗教仪式的理解和感受。
四、培养跨文化理解和尊重(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宗教有不同的信仰和仪式?2. 学生分享对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看法。
3. 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促进宗教和谐和尊重。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仪式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体会。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不同宗教场所,如教堂、清真寺、寺庙等。
2. 邀请不同宗教的领袖或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概念、信仰、教义和仪式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
3.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3.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b0fb7077168884868762d6f4.png)
【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中指出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2.能在地图中指出世界三大宗教教徒分布地区【重点、难点】1、重点:六种工作语言的主要使用国家和地区2、难点:三大宗教的具体分布地区【课前预习】1、联合的六种工作语言是哪些语言?2、看课本P56图3-8,了解这六种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3、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语。
4、拉丁美洲主要通用___________语,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
5、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主要流行于_______和_______。
6、看课本P58-59找出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大宗教?它们的教徒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它们起源于什么地区?主要经典著作是什么?【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储备1、阅读P56图3-8,了解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2、阅读P58图3-10,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具体分布在哪些地区?(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世界上的语言有2000多种,其中有30%的语言有文字,70%的语言没有文字,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六种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我们常见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矗立着十字架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
2、全方位互动互动1:阅读课本P56-57,结合图3-8,找到以下问题:看谁找得又快又准!⑴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______语、_______语、_______语、_______语、______语、________语。
⑵、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_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_语。
那么你知道该语言为什么在世界上流传最广吗?(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把英语作为母语,________、_________等国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https://img.taocdn.com/s3/m/71c3fd4bb307e87101f696f5.png)
世界的人种、语言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
2、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习重点:人种的分布学习过程:预习提纲:1、人种的划分依据:人类_____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读图描述)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______人种。
印度半岛南部生活着_____人种和________人种。
世界的语言(简述联合国工作语言的分布)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_____语。
2、巴西流行_____语,西亚和北非主要流行_____语。
课堂练习:1.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依据什么划分的____A、人体体貌特征B、语言文字C、风俗习惯D、经济生活文化程度2.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____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图例A、B、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区。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非洲___部,亚洲____部和____部以及____洲。
(3)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澳大利亚西北部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居民主要是____种人。
在南北美洲也有黑种人分布,这是由____造成的。
(4)在以黄种人为主的国家中,____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属于____种人。
(5)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人种是________(6)印度南部主要分布有____种人,北部主要分布有____种人。
课堂检测: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A、东亚B、北非C、西欧D、北美2、由于人种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A、因纽特人B、印第安人C、混血种人D、阿拉伯人3、黑人原生于非洲的热带环境,但美洲却有一定的数量,原因是:()A、地理环境B、宗教信仰C、社会经济D、历史原因4、世界人种是依据以下哪些方面特征来划分的:()A、肤色、眼色特征B、毛发、头型特征C、脸型、头型特征D、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5、联合国常用的工作语言有几种:()A、2种B、4种C、5种D、6种6、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法语D、西班牙语7、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法语D、西班牙语8、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流行的语言是:()A、葡萄牙语B、英语C、法语D、西班牙语9、读图31-1-2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1)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__洲及__________洲,及__________洲北部。
初中地理社团活动工作计划(合集19篇)
![初中地理社团活动工作计划(合集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16a0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9.png)
初中地理社团活动工作计划(合集1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地理社团活动工作计划(合集19篇) 初中地理社团活动工作计划第1篇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初中地理_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4107a7910ef12d2bf9e718.png)
《世界的聚落》教案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根据课标“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地理景观图,从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是本节需要学生运用和掌握的重要地理能力。
而此阶段的初中生刚养成适应初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习惯,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分析、理解、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也没有形成辩证的理性思维。
因而,阅读地理景观图获取地理信息对初一的学生可以回答一部分,但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P62活动题,城市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把八幅图结合起来,观察对应图片里提供的信息,才能准确的得出乡村向城市发展中的景观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观察地图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为后面学习好区域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效果分析本节课内容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通过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当堂掌握较好。
当堂检测,几乎没有需要老师讲解的地方。
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景观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准确捕捉景观图上的信息,解决问题。
本节课,从效果上来说自我认为算是比较成功的课堂。
《世界的聚落》教材分析在《世界的居民》这一章,本节内容是最后一节内容,是对前面三节蕴含的地理价值观的升华。
前面三节学习了世界居民的数量、人口分布、人种的划分、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这节课重点学习分布在各地居民的居住状况。
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了人类的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人类与应该是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够实现协调发展。
本节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
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形式多样恰恰反映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协调适应性。
本节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认识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B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C 城市、乡村各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D 城市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中的入居住条件相对拥挤B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C 规模较大的乡村居民点叫小城市D 规模较小的乡村居民点叫村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乡村居民有的集中,有的分散B 早期居民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C 我国南方的民居多为平顶D 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坑4.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 D 林场—种植5.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6.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① 地形② 资源③ 土壤④ 水源⑤ 气候⑥ 植被⑦ 地质⑧ 交通二、将下列各地的建筑特色及与其相关原因连起来①减少环境污染青岛市区的绿化、美化②改善交通拥挤状况北京修建了许多立交桥③扩大城市化区域青岛附近将建几个新城④改善城市环境北京限制重工业污染三、请看以下江南水乡和黄土高原窑洞的图片,试分析两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e702c6240c844769eaee9d.png)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新课程导学第10课欧洲宗教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自主梳理】一、中世纪的天主教会1、基督教的概况①派别:基督教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与东正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
②分布:天主教分布在,东正教分布在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部,新教是宗教改革以后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新教派。
③信仰核心: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在社会生活方面,从国王到农奴,人人都是,从出生到去世,每一件事情都受到的控制和影响②经济方面,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③政治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
由于当时各国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
3、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渐趋衰弱,近代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思想: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
天主教会的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②经济:资本主义进入时期,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作支撑,天主教会阻碍的强化;另外,教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奢靡的生活,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
③政治:教会非常残酷,将反对他的人斥为并建立了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原因:一是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宗教改革前夕,德国处于状态,罗马教廷利用德意志的分裂,把它当做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人们称德国为三是教皇兜售“赎罪券”是直接原因。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的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学案 中国版带答案
![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学案 中国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1c5f9ed630b1c58eeb52a.png)
1、人口增长快慢用什么来表示?自然增长率2、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小于0会出现什么状况?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0会怎么样?大于2%会怎么样?负增长、增长、快速增长解析:当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会小于0,这就意味着每年死亡的人数超过出生的人数,人口出现负增长,反之,人口则会增长,当超过2%,一般认定为快速增长,想一想,一个国家如果有100万人口,如果保证年自然增长率2%,仅仅36年,人口就会翻一翻!3、读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图,说一说可以将其分为哪几个部分?4、(1)如果将其分成三部分,在1949年之前,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呀?答案:1600年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600年到1949年,人口有所增长(2)出现该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呀?(3)为此,该时期政府通常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答案:原因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落后、战争频繁,人口死亡率较高,此时政府通常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解析:因为人口死亡率高,所以要保持高出生率以防止人口数量下降,在古代社会,人口就意味着劳动力,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统治阶级就能获得更高的赋税)5、(1)在1949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人口增长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呀?(2)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呀?快速增长,原因是因为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政局安定、经济发展。
(3)该特点下,人口增长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呀?请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别阐述。
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交通拥挤、治安形势恶化解析:从图中会发现1949年到1997年人口在快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人口数量过多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过多就意味着每个人可以分得的资源变少,因为现有资源变少,就迫使人们扩大开发自然资源的规模,从而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人口过多,产生的垃圾也会增加最终导致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土地资源、工作岗位都是有限的,人口过多,人均粮食就会减少,如果少到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引起饥荒,导致饥饿贫困,甚至大量人口死亡(非洲存在,中国没有饥荒);人口快速增长,数量过多,而住宅数量有限,许多人就被迫搬入居住条件较差的房子,被迫争夺数量有限的工作岗位,例如蜗居(重点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好工作,而被迫挤在拥挤的房子里)、硕蚁(高学历穷人),甚至在八九十年代,社会治安混乱,也和许多青年找不到工作,而在社会上成为闲散人员。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4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98046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8.png)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4篇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2、3、4、5)五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
新学期,新学生,新环境,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本届蒙西阳光学校七年级共有五个班平行班级,平均每个班级30人。
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学生的层次也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开学近一周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不强,一些小学生身上的特点还没有完全褪去,面对地理这门新的课程,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针对七年级学生好动的习惯,多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七年级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体验,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七年级上册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框架,包括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共五章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分三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介绍了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的组成要素,重点是经线、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
第二节主要介绍了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即自转和公转,这里面主要学习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为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做铺垫。
第三节地图,主要讲述地图的基本要素,要求学生学习读图、析图、绘图和选图用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分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主要是介绍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概念和分布,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学案
![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50b92964bcf84b8d57b76.png)
《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的主要分布。
2.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树立各人种和种族之间平等的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考点分析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常见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2.世界的人口变化及人口问题,人种的划分依据及三大人种的分布,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预计会是2020年考查的重点。
三.学习方法指导1.图文结合法:本章很多知识点要求落实到地图上,能在地图中找到其位置。
所以,学习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地图,可采用以文释图、以图忆文的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先读图,再忆图,后默图,做到心中有图。
比如:记忆四大人口稠密和稀疏地区,人种的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等,可以先在地图中找出并记住位置,然后通过填空白地图的形式进行自我检查并加以巩固。
2.要素联系法:本章的很多内容之间体现着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比如人口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口人种的分布,人口人种的分布又反映了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学会用联系法来复习。
3.生活体验法:要联系生活实际,尝试用生活经验帮助理解知识点,并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如: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不同的文化传统了解各种族的语言宗教等。
4.归纳概括法: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通过各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推测该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 自主知识梳理结合课本,先自行解决以下问题,并标注疑点问题,然后,针对疑难问题,小组内探究讨论,共同商讨。
1.读图概括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什么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人口密度的表示方法,找出人口四大稠密和稀疏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4.世界的人口问题有哪些?科学的人口观是什么?5.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地区在哪里?6.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及分布地区在哪里?7.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建筑,经典及分布地区在哪里?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五.典例剖析例: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IB.IIC.ⅢD.IV2.关于图乙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 )A.IV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经济水平低,人口稠密D.④地区既属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解题思路】首先,应对问题和地图有大致的理解,看看主要涉及哪部分知识点。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上册)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fea8d8195f312b3169a5f5.png)
二、友情提醒
各宗教的主要建筑物名称: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A 英语
B 汉语
C 阿拉伯语
D 拉丁语
2.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汉语
C 法语
D 俄语
3.美国、澳大利亚的母语是
A 英语
B 汉语
C 法语
D 俄语
4.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 英语
B 汉语
C 葡萄牙语
D 俄语
5.被尊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 基督教、犹太教、佛教
C 犹太教、印度教、佛教
D 基督教、天主教、佛教
6.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7.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流行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四、中考名题—小试身手
1.中考题:图1-1是哪种宗教的典型建筑:
图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印度教
解析:本题中出现的图片是基督教的建筑物教堂,也可以根据建筑物上的十字架标志确定。
答案:B
1.变式题:图所示建筑代表的宗教是
图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解析:本题中出现的图片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物清真寺,特别是建筑物的屋顶最具特色。
答案:A。
七上、八上《地理教材分析》(附地理教学建议)
![七上、八上《地理教材分析》(附地理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e7c97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3.png)
七上、八上《地理教材分析》(附地理教学建议)七上地理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学情分析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对于七年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课程,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的学科,在初中课程中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进入初中后,其认知水平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并结合日常生活,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知识。
同时,对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也有所了解,学习兴趣和未知欲望显得非常浓厚。
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内容分析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介绍地理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地理学案12《世界语言与宗教》
![地理学案12《世界语言与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7f0175207375a417866f8f40.png)
年级 地理
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学探究
学案
师:教学设计
(收获)
主备:郭春萍
时间 :10 月 24 日
学习内容: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习目标:世界重要语言的种类及作用和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及特点 重点和难点:世界语言及宗教
一\自主学习: 〈认真研读教材 P47-50 内容,完成下列要求,你能行! 〉
生:自学中的疑惑
9、在泰国见到的宗教建筑大多是 10、世界最大的清真寺是
,泰国主要信奉的宗教是佛教。
〈一〉再次阅读全文,提出你还不理解的知识,交流互动并构建知识网络。 二、小组学习(生生互动,真诚合作,你行我也行! )
1、读 P47“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 A 是英国,分布着 人种,信奉 教, 是这种宗教的 经典。 (2) 、B 表示的是亚洲阿拉伯半岛,分布着 人种,人们使用 语言 进行交流,信奉 教。 (3) 、C 表示的是印度半岛,那里大多数人信奉 教。 第 8 页
师:教学反思 (疑惑)
(1) 、D 地区主要使用 语。使用此种语言的还有亚洲西部的一些国家,这 两个地区的人们多信奉 教。 (2) 、A、B、C 三个地区主要使用 语,但是 B、C 地区的居民 中
多信仰 教,A 处居民多信仰 教。 (3) 、E 地区是 语的主要分布区,而且此种语言还在 使用。 (4) 、F 地区使用 语,在 各国也具有广泛影响。 三、展示反馈:(以组展示你的学习成果,你们小组是最优秀的!) 四、拓展检测: (学以致用,提升自我,你最聪明! )
↓第
7 页
生:自学中的收获
〈一〉自学指导: (4 分钟读全文,将你获得的知识在文中作出批注! )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
![3.3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https://img.taocdn.com/s3/m/d6c69eb1f121dd36a32d82f5.png)
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复备
小组合作交流
一、世界的语言
教师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语言?除了我们使用的语言外,你能说出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语言吗?
大家列举了很多语言,那么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请看课本84页阅读材料。
看看你会说的有哪些?比一比谁说的好。
教师点拨
小结重点: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综合训练
教学反思
启
动
课
堂
复习上节知识
1、世界人 口的稠密区和稀少区各分布在哪里?
2、人口增长过 快带来的问题?过慢带来的问题?
3、合理 的人口观是什么?
学生
检测
课堂导入
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文 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
引起
拓展延伸
1、怎样使汉语的分布更广?
2、你能举例说出某些国家或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使用的语言吗?
3、那么汉语除了在我国使用以外,你知道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请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
分小
组交
流
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谈各自的收获和感想。
教师
小结
板书设计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二、世界的宗教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二、多媒体展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三、那么世界主要宗教有哪几种?它们的名称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多样的文化》同步学与练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多样的文化》同步学与练](https://img.taocdn.com/s3/m/2b86b32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0b.png)
第五章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 (学案)内容速览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任务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任务二:不同的文化习俗合作探究 探究重难知识探究一:语言和宗教的分布 探究二:三大宗教建筑特点探究三: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识网图 思维导图构建强化特训营 同步训练 巩固提升2024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运用反映人种、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1.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出世界主要语言、宗教的主要类型和分布地区。
(区域认知)2.分析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服饰、传统交通方式和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环境的关系。
(综合思维)3.通过多元文化典型案例分析等活动,树立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人地协调观)4.能够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地理实践力)教学重点:了解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分析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服饰、传统交通方式和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结合教材P103—P104完成任务一,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 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使用语言进行 和 。
人么还借助语言 和 人类文明的成果。
2.世界的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 、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其02自主学习01学习目标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宗教: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宗教。
4.世界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基督教:世界上信仰人数最的宗教。
①创始人:耶稣②形成地区:亚洲部③典籍:(2)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①创始人:默罕默德②形成地区:半岛③典籍:《古兰经》(3)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①创始人:释迦牟尼②形成地区:亚洲(古印度)③典籍《大藏经》【特别提示】三大宗教中,耶稣的“粉丝”约有24.6亿;默罕默德的“粉丝”约有20亿;释迦牟尼的“粉丝”约有3.6亿。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案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f7c8d0c1c708a1284a449d.png)
《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根据世界语言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分布国家。
2、通过阅读世界宗教分布图,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和最重要的宗教圣地。
学习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
学习难点: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世界的语言知识形成:阅读课本P77说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
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有,超过5000万的有种左右。
读图4.9世界主要语言的分部完成下表: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亚洲的中国英语俄语亚欧大陆的北部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非洲的北部学习任务二:世界三大宗教知识准备: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
、和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
到目前为止,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大利亚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知识形成:阅读P80课本内容完成下表。
宗教发源地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C基督教、佛教、犹太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2. 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3. 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是______,它发源于_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_。
4.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和分布地区,阿拉伯人信仰______教,教徒被称为_ _____,他们在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泰国人信仰______教,他们在______进行宗教活动。
(二)综合题将A、B、C三种宗教建筑所代表的宗教与其主要分布地区、代表性的国家以及创始人用线连接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习目标:
1.识记世界的六大语言和三大宗教。
2.运用地图,掌握六大语言的分布地区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3.了解三大宗教的有关知识,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学习方法:阅读法、读图分析法
学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77-80页“世界的语言”和“世界三大宗教”两个标题下的黑体字正文,完成下面的检测题,一边读,一边画答案,比一比看谁学得快学得好)。
二、自学检测题(6分钟)
1.世界上主要的六大语言是、、、、、。
2.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3.世界的三大宗教是、、。
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5.穆斯林是教的教徒。
该教在中国又称、。
6.把世界的三大宗教、发源地、分布地区连线。
基督教古印度欧洲、美洲、大洋洲
佛教阿拉伯半岛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伊斯兰教亚洲西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三、小组合作交流疑难(10分钟)
(一)六大语言的分布地区
1.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没有人信教?信仰什么教?都有哪些活动?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宗教?宗教是怎样产生的?谈谈你的理解。
3.三大宗教的建筑有哪些特点?
四、教师点拨小结(8分钟)
五、当堂训练
一、填空
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主要有、、、、、。
2.世界的三大宗教是、、。
3.我国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仰教;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喇嘛教是教中的一派。
二、选择
1.澳大利亚使用的语言是()
A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俄语 D英语
2.印度使用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法语 D俄语
3.墨西哥使用的语言是()
A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俄语 D日语
4.埃及使用的语言是()
A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俄语 D英语
5.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 基督教 D伊斯兰教
6.小明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你知道小明信仰的是什么宗教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7.我们常说的回教或清真教,其实就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三、将下列建筑物与对应的宗教连线。
基督教
伊斯兰教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