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方案-国家海洋局

合集下载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职责分工意见及数据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职责分工意见及数据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职责分工意见及数据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8.05.19•【文号】•【施行日期】2008.05.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主权领土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职责分工意见及数据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监测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中国海监总队:为保障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工作的顺利实施,明确各单位职责,规范数据资料管理,我们制定了《关于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职责分工的意见》和《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数据资料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关于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职责分工的意见2、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数据资料管理办法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关于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职责分工的意见为了明确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工作中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和任务,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依据《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及其他有关文件,制定本意见。

一、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关系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业务化运行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海域管理司负责全国系统业务化运行的统一领导和监督检查工作,沿海省、市海域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系统业务化运行的领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监管中心”)为系统业务化运行管理的最高执行机构,在业务上对海域管理司负责,并接受海域管理司领导;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同步数据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同步数据中心”)和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网管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网管中心”)按分工负责专项技术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国家监管中心的指导和协调。

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模板

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模板

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海洋监测工程作为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监测海洋环境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进行海洋资源管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监测工程的目标海洋监测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对海洋环境的综合监测,实现以下目标:1. 监测海洋环境参数变化,拟定海洋环境保护政策;2. 收集海洋生物种群分布、数量等信息,为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3. 提供海洋天气、海洋灾害等信息,为海洋交通、港口管理等提供服务;4. 提供完备的海洋环境数据,为相关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三、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1. 组织机构【例】1.1 海洋监测中心海洋监测中心负责海洋监测工程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制定监测计划、动态调整监测站点和参数等。

1.2 海洋监测站海洋监测站是海洋监测工程的核心,设置在海洋各个重要区域,用于对海洋环境参数、海洋生物种群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1.3 海洋监测船海洋监测船主要负责对远海、离岸等较远海域的监测工作,是海洋监测工程的移动监测平台。

1.4 数据处理中心海洋监测工程的数据处理中心是对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相关政府机构、学术界、企业提供完备的海洋环境数据。

2. 海洋监测参数及方法2.1 海洋水质参数海洋监测工程主要监测的海洋水质参数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

可以通过自动监测仪器、人工采集等方法获得。

2.2 海洋生物参数海洋监测工程监测的海洋生物参数包括各类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分布、生长等信息。

可以通过水下摄像、声纳、拖网等方法获得。

2.3 海洋天气参数海洋监测工程监测的海洋天气参数包括海浪、风速、潮汐等信息。

可以通过固定监测站、监测船等方法获得。

3. 海洋监测工程实施计划【例】3.1 监测站点选择海洋监测工程的监测站点需要覆盖海洋重要区域,包括近海、远海、港口、岛礁等。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00]20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00]20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意见(国海发[2000]20号2000年6月27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实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前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就做好海洋环境公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布海洋环境公报的重要意义发布海洋环境公报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及资料,对海洋环境现状作出客观评价,并向社会公众公布的一种行政行为。

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这是国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编制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海洋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海洋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

通过发布海洋环境公报,可使公众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状况以及环境破坏问题给沿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同时,海洋环境公报对各级政府制定海洋环境政策和环境整治措施、确定海洋环境管理目标、减轻海洋灾害、调整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各地人民政府应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布海洋环境公报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公报工作的领导,把各方面工作做好。

二、海洋环境公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海洋环境公报工作要以提高全社会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坚持为海洋管理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宗旨,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做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海洋环境公报的编制和发布工作。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法规类别】环境监测【发文字号】国海环字[2000]10号【发布部门】国家海洋局【发布日期】2000.01.12【实施日期】2000.01.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0年1月12日国海环字〔2000〕10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总体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实施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第三条项目实施需各沿海省(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和完善全国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第四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和项目技术组。

第五条项目领导小组是项目的指导和决策机构,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对项目的批复精神,负责对项目的统一领导,并监督实施。

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海洋局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办公室(财务司)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分局、预报中心、监测中心、信息中心、海洋技术研究所的领导组成。

第六条项目办公室是项目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贯彻执行项目领导小组的决定,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和管理。

项目办公室设在海洋环境保护司,办公室主任由海洋环境保护司领导担任,成员由海洋环境保护司和办公室(财务司)有关人员组成。

第七条项目技术组是项目的技术支持机构,在项目办公室的组织和协调下开展工作。

负责技术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技术组由与项目有关的技术人员组成。

第三章项目方案编制第八条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计委的批复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项目总体方案。

第九条项目总体方案的编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需求和可行两个方面,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效率。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介绍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介绍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介绍1•海洋环境监测内容海洋环境监测包括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监测、赤潮监控区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污染现状与趋势性监测、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主要海洋功能区监测以及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

海洋环境监测要素分海洋水文要素和海洋化学要素两类,其中海洋水文要素包括水深、水温、盐度、海流、波浪、水色、透明度、海冰、海发光等;海洋化学要素包括溶解氧、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总氮、总碳等。

2.海洋环境监测方法海洋环境要素的观测不外乎采用的方法有三类: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和连续观测,应依据任务的特点选择。

海洋污染物的监测包括陆源排污口、海水增养殖区域、海洋倾倒区、海洋大气和海洋溢油区等;海洋生物监测包括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

应用海洋遥感技术已成为未来海洋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可用于海洋溢油、赤潮等环境监测。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是国家海洋局直属的国家级业务中心,肩负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两个监测体系的业务组织与管理。

主要从事的学科研究领域有:海洋生物、化学、地质、水文、海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下设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技术、海域使用管理技术、监察技术、污染控制等8个业务室。

负责拟订全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标准和实施方案、全国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海洋倾废评价程序和标准;开展海域使用管理相关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工程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有关的国际合作等。

除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外,目前,在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单位有300多个,主要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和沿岸地方省市,下面就来具体罗列一下。

北海南海广东省国冢:每洋司甫莓力局。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6.03.27•【文号】国海管字[2006]134号•【施行日期】2006.03.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国海管字〔2006〕134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中国海监总队、北海、东海、南海分局,监测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于2006年3月13日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将该《意见》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根据《意见》精神,抓紧推进有关工作。

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项目是贯彻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提高海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重大作用。

为了确保系统长期、稳定、有效的运行,国家对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并提出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意见如下:一、系统建设的原则和框架系统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4项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系统建设和运行由国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2.需求主导,服务管理。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的内容要围绕海域管理现实需求,为实际管理工作服务,内容设定上要有针对性,宁缺勿滥。

3.讲求实效,重点突出。

系统建设要由简单到复杂、简便实用,重点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业务化运行。

4.统一标准、形成体系。

制订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评价和信息发布技术标准,强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形成完善的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由基本系统和附加系统两部分组成,基本系统由国家根据管理需求统一建设和管理,建设和运行经费由国家财政安排;附加系统由地方根据各自的需求建设,建设和运行经费由地方安排,并纳入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中美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比较研究

中美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比较研究

中美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比较研究王秋璐;许艳;杨璐;李潇;黄海燕【摘要】As increasing of commun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inter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monitoring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could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assessment method and index standard, the proposal can be put forward to better promote and perf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ssessment of our country.%随着国际间海洋环境监测交流合作的逐渐增加,需要我们增强对国际海洋环境监测现状和发展的认知。

文章对中美两国在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完善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监测管理;评价方法与标准;中国;美国;比较研究【作者】王秋璐;许艳;杨璐;李潇;黄海燕【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1.1 美国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美国负责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的直属机构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以下简称“环保署”),环保署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行政机构,主要负责维护自然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不受环境危害影响;拟订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规划;牵头协调重特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领导美国的国家环境科学、研究、教育和评估工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5.03.24•【文号】•【施行日期】2015.03.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环境标准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局机关各有关部门:为加强海洋标准信息公开,推动海洋标准化工作,更好地支撑和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现将现行有效的77项海洋国家标准和225项行业标准目录印发你们。

请你们通知所属各有关单位,予以贯彻执行。

附件:1.海洋国家标准目录2.海洋行业标准目录3.海洋标准实施意见反馈表4.海洋标准获取途径国家海洋局2015年3月24日附件1海洋国家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 GB 4914-2008(代替GB 4914-1985)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2008年10月19日2009年5月1日2 GB/T 12460-2006 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3 GB/T 12462-1990 世界海洋名称代码1990年8月27日1991年6月1日4 GB/T 12763.1-2007(代替GB/T12763.1-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5 GB/T 12763.2-2007(代替GB/T12763.2-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6 GB/T 12763.3-2007(代替GB/T12763.3-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7 GB/T 12763.4-2007(代替GB/T12763.4-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8 GB/T 12763.5-2007(代替GB/T12763.5-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9 GB/T 12763.6-2007(代替GB/T12763.6-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0 GB/T 12763.7-2007(代替GB/T12763.7-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1 GB/T 12763.8-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2007年82008年2(代替GB/T 13909-1992)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月13日月1日12 GB/T 12763.9-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3GB/T 12763.10-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4GB/T 12763.11-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5 GB/T13972-2010(代替GB/T 13972-1992)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2010年9月26日2011年2月1日16 GB/T 14914-2006(代替GB/T 14914-1994)海滨观测规范2006年2月16日2006年8月1日17GB/T 15918-2010(代替GB/T 15918-海洋学综合术语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1995)18 GB/T 15919-2010(代替GB/T 15919-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19 GB/T 15920-2010(代替GB/T 15920-1995)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20 GB/T 15921-2010(代替GB/T 15921-1995)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21 GB/T 17108-2006(代替GB 17108-1997)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2006年12月29日2007年5月1日22 GB 17378.1-2007(代替GB/T17378.1-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3 GB 17378.2-2007(代替GB/T17378.2-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4 GB 17378.3-2007(代替GB/T17378.3-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5 GB 17378.4-2007(代替GB/T17378.4-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6 GB 17378.5-2007(代替GB/T17378.5-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7 GB 17378.6-2007(代替GB/T17378.6-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8 GB 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2007年102008年5(代替GB/T17378.7-1998)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月18日月1日29 GB 17501-1998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1998年10月12日1999年4月1日30 GB/T 17502-2009(代替GB 17502-1998)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31 GB/T 17503-2009(代替GB 17503-1998)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32 GB 17504-1998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1998年10月12日1999年4月1日33 GB/T 17826-1999 海洋生物分类与代码1999年8月11日2000年5月1日34 GB/T 17834-1999 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1998年8月24日2000年4月1日35 GB/T 17838-1999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辅助测报规范1999年8月10日2000年2月1日36 GB/T 17839-2011(代替GB/T 17839-1999)警戒潮位核定规范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1日37 GB/T 17923-1999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分析方法1999年12月6日2000年5月1日38 GB/T 18190-2000 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2000年9月27日2001年5月1日39 GB 18420.1-2009(代替GB 18420.1-200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1部分:分级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40 GB/T18420.2-2009(代替GB 18420.2-200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2部分:检验方法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41 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质量2001年82002年3月28日月1日42 GB 18668-2002 海洋沉积物质量2002年3月10日2002年10月1日43 GB/T 19485-2014(代替GB/T 19485-200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年4月1日2014年10月1日44 GB/T 19570-2004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2004年7月26日2005年1月1日45 GB/T 19571-2004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2004年7月26日2005年1月1日46 GB/T 19721.1-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1部分:风暴潮预报和警报发布2005年4月22日2005年11月1日47 GB/T 19721.2-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2部分:海浪预报和警报发布2005年8月9日2006年2月1日48 GB/T 19721.3-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3部分:海冰预报和警报发布2006年6月19日2006年12月1日49 GB/T 19834-2005 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2005年7月15日2006年1月1日50 GB/T 20103-2006 膜分离技术术语2006年2月16日2006年8月1日51 GB/T 20259-2006 大洋多金属结核化学分析方法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52 GB/T 20260-2006 海底沉积物化学分析方法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53 GB/T 20794-2006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2006年12月29日2007年5月1日54 GB/T 21247-2007 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2007年10月18日2008年4月1日55 GB/T 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8年10月20日2009年5月1日56 GB/T 23246-2009 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7 GB/T 23247-2009 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漂流浮标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8 GB/T 23248-2009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9 GB/T 24558-2009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60 GB/T 24559-2009 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61 GB/T 25054-2010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技术导则2010年9月26日2011年2月1日62 GB/T 26411-2010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63 GB/T 28058-2011 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2011年12月30日2012年6月1日64 GB/T 29726-2013海湾围填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3年9月18日2014年1月1日65 GB 30736-2014 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2014年6月9日2015年4月1日66 GB/T 30737-2014海洋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测定流式细胞测定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7 GB/T 30738-2014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g能谱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8 GB/T 30739-2014海洋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9 GB/T 30740-2014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0 GB/T 30741-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硫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1 GB/T 30742-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2 GB/T 30743-2014 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3 GB/T 30744-2014深海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4 GB/T 30745-2014 海域分等定级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5 GB/T 30746-2014 风暴潮防灾减灾技术导则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6 GB 30979-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惰性无机地质材料2014年7月24日2015年6月1日77 GB 30980-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疏浚物2014年7月24日2015年6月1日附件2海洋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 HY/Z 001-1988 海洋仪器产品标准化审查规定1988年3月15日1989年5月1日2 HY/Z 002-1988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细则1988年3月1989年5月15日1日3 HY/T 004-199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档案分类法1991年7月1日1992年1月1日4 HT/T 006-1991 SBA3-2型台站声学测波仪1991年12月1日1992年7月1日5HY/T 007-1992(ZB Y116-82) 颠倒温度表1982年3月5日1983年1月1日6HY 008-1992(ZB Y188-83) 海洋仪器术语1983年9月22日1984年1月1日7HY/T 011-1992(ZB Y252-84) 抓斗式采泥器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8HY/T 012-1992(ZB Y253-84) 机械式深温计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9HY/T 013-1992(ZB Y254-84) 手摇绞车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10HY 016.1-1992 (ZB Y339.1-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总则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1HY 016.2-1992 (ZB Y339.2-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2HY 016.3-1992 (ZB Y339.3-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低温贮存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3HY 016.4-1992 (ZB Y339.4-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4HY 016.5-1992 (ZB Y339.5-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贮存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5HY 016.6-1992 (ZB Y339.6-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温度变化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6HY 016.7-1992 (ZB Y339.7-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恒定湿热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7HY 016.8-1992 (ZB Y339.8-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交变湿热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8HY 016.9-1992 (ZB Y339.9-85)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长霉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9HY 016.10-1992 (ZB Y339.10-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盐雾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0HY 016.11-1992 (ZB Y339.11-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振动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1HY 016.12-1992 (ZB Y339.12-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2HY 016.13-1992 (ZB Y339.13-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连续冲击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3HY 016.14-1992 (ZB Y339.14-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倾斜和摇摆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4HY 016.15-1992 (ZB Y339.15-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水静压力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5HY/T 017-1992(ZB Y347-85)表层水温表1985年12月12日1986年7月1日26HY/T 018-1992(ZB Y350-85)采水器1985年12月12日1986年7月1日27HY/T 019-1992(ZB A45 001-88)海洋行业标准体系表1989年3月15日1989年5月1日28HY 021.1-1992(ZB N92 004.1-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低温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29HY 021.2-1992(ZBN92 004.2-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低温贮存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0HY 021.3-1992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湿1988年7月1989年5月(ZB N92 004.3-88)热试验导则27日1日31 HY 021.4-1992(ZB N92 004.4-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2 HY 021.5-1992(ZB N92 004.5-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长霉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3 HY 021.6-1992(ZB N92 004.6-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4 HY 021.7-1992(ZB N92 004.7-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5 HY 021.8-1992(ZB N92 004.8-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6HY 021.9-1992(ZB N92 004.9-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连续冲击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7HY 021.10-1992(ZB N92 004.10-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倾斜和摇摆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8HY 021.11-1992(ZB N92 004.11-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水静压力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9HY/T 022-1992(ZB A24 001-90)中国海洋调查机构代码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0日40HY/T 023-2010(代替HY/T 023-1992)中国海洋站代码 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41HY/T 024-1992(ZB A24 003-90)中国近海海洋调查断面代码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2HY 025-1992(ZB N92 007-90)海洋仪器(设备)水下部件 涂料涂覆技术条件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3HY/T 026-1992 (ZB N92 008-90)海洋仪器(设备)牺牲阳极的保护设计和安装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4HY/T 027-1993 海洋仪器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和表1993年12月1日 1994年7月1日45HY/T 028-1993 海洋浊度标准液的配制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6HY/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7HY/T 030.2-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著录细则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8HY/T 031-1993 SLC9-2型直读式海流计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9HY/T 032-1994 海洋科学文献分类法1994年01月12日1995年1月1日50 HY/T 033-1994 海洋科学叙词表1994年01月12日1995年1月1日51 HY/T 034.2-1994 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2 HY/T 034.3-1994 电渗析技术电渗析器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3 HY/T 034.4-1994 电渗析技术脱盐方法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4 HY 034.5-1994电渗析技术用于锅炉给水的处理要求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5 HY/T 036-1994 温度盐度深度综合测量系统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6 HY/T 037.1-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总则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7 HY/T 037.2-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DS14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8 HY/T 037.3-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1-1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9 HY/T 037.4-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F2-1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0 HY/T 037.5-1994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2-1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1 HY/T 037.6-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资料处理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2 HY/T 038-1995 GTL-D型膜孔径测定仪1995年2月20日1996年1月1日63 HY/T 039-1995 微孔滤膜孔性能测定方法1995年2月20日1996年1月1日64 HY/T 040-1996 系列采水器1996年9月28日1997年1月1日65HY/T 042-1996(ZB Y191-83)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1996年9月28日1997年1月1日66 HY 044-199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常用消油剂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1997年1月22日1997年5月1日67 HY/T 045-1999 海洋能源术语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68 HY/T 047-1999 工程海冰技术规范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69 HY/T 048-1999 SYA2-1型实验室盐度计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0 HY/T 049-1999 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4日1999年7月1日71 HY/T 050-1999 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2 HY/T 051-1999 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3 HY/T 053-1999 微孔滤膜2001年1月2日2002年1月1日74 HY/T 054.1-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5 HY/T 054.2-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测试方法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6 HY/T 055-1999 折叠筒式微孔滤膜过滤芯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7 HY/T 056-2010(代替HY/T056-2001)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业务规范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78 HY/T 057-2011(代替HY/T057-2001)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2011年7月8日2011年12月1日79 HY/T 058-2010(代替HY/T058-2001)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80 HY/T 059-2002 海洋站自动化观测通用技术要求2002年9月2002年1011日月1日81 HY/T 060-2002 中空纤维超滤装置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2 HY/T 061-2002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3 HY/T 062-2002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4 HY/T 063-2002 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5 HY/T 064-2002 管式陶瓷微孔滤膜测试方法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6 HY/T 065-2002 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7 HY/T 066-2002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折叠式过滤器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8 HY/T 067-2002 水处理用玻璃钢罐2002年12月2003年2月30日1日89 HY/T 068-2002饮用纯净水制备系统SRO系列反渗透设备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90 HY/T 069-2005(代替HY/T 069-2003)赤潮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1 HY 070-2003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2 HY/T 071-2003 表层漂流浮标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3 HY/T 072-2003 卷式超滤技术平板超滤膜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4 HY/T 073-2003 卷式超滤技术卷式超滤元件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5 HY/T 074-2003膜法水处理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2003年12月24日2004年4月1日96 HY/T 075-2005 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2005年4月18日2005年7月1日97 HY/T 07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8 HY/T 077-2005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9 HY/T 078-2005 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0 HY/T 079-2005 贻贝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1 HY/T 080-2005 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2 HY/T 081-2005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3 HY/T 082-2005 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4 HY/T 083-2005 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5 HY/T 084-2005 海湾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6 HY/T 085-2005 河口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7 HY/T 08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评价指南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8 HY/T 087-2005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9 HY/T 088.1-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冬装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0 HY/T 088.2-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春秋装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1 HY/T 088.3-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大衣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2 HY/T 088.4-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夏裤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3 HY/T 088.5-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女裙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4 HY/T 088.6-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长短袖衬衣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5 HY/T 088.7-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制服面料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6 HY/T 088.8-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男冬夏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7 HY/T 088.9-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女冬夏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8HY/T 088.10-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工作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9HY/T 088.11-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皮鞋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0HY/T 088.12-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领带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1HY/T 088.13-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腰带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2HY/T 088.14-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帽徽、肩徽、领花、领带夹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3HY/T 088.15-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纽扣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4HY/T 088.16-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肩章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5HY/T 088.17-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工作服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6HY/T 088.18-2005 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防寒服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7 HY/T 089-2005 波浪浮标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28 HY/T 090-2005 压力式波潮仪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29 HY/T 091-2005 极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浮标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0 HY/T 092-2005 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1 HY/T 093-2005 海水营养盐自动分析仪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2 HY/T 094-2006 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2006年2月14日2006年3月1日133 HY/T 095-2007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2007年4月9日2007年5月1日134 HY/T 096-2007 海水溶解氧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5 HY/T 097-2007 硫化物现场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6 HY/T 098-2007 海水pH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7 HY/T 099-2007 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8 HY/T 100-2007 海水浊度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9 HY/T 101-2007 海水声速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40 HY/T 102-2007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41 HY/T 103-2008 中空纤维微孔滤膜装置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2 HY/T 104-2008 陶瓷微孔滤膜组件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3 HY/T 105-2008 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4 HY/T 106-2008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5 HY/T 107-2008 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6 HY/T 108-2008 反渗透用能量回收装置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7 HY/T 109-2008 反渗透用高压泵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8 HY/T 110-2008 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9 HY/T 111-2008 料浆状及滤饼状氢氧化镁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0 HY/T 112-2008 超滤膜及其组件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1 HY/T 113-2008 纳滤膜及其元件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2 HY/T 114-2008 纳滤装置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3 HY/T 115-2008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4 HY/T 116-2008蒸馏法海水淡化蒸汽喷射装置通用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5 HY/T 117-2010(代替HY/T117-2008)海洋特别保护区分类分级标准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56 HY/T 118-2010(代替HY/T118-2008)海洋特别保护区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57 HY/T 119-2008 全国海岛名称与代码2008年7月28日2008年10月1日158 HY/T 120-2008 电去离子膜堆(组件)2008年7月28日2008年10月1日159 HY/T 121-2008 海域使用管理标准体系2008年11月14日2008年12月1日160 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1 HY/T 123-2009 海域使用分类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2 HY/T 124-2009 海籍调查规范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3 HY/T 125-2009 海洋水色光谱仪检测方法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4 HY/T 126-2009 多参数水质仪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5 HY/T 127-2010 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评价指南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6 HY/T 128-2010 海洋经济生物质量风险评价指南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7 HY/T 129-2010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废水排放海域水质影响评价方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8 HY/T 130-2010 海洋高技术产业分类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9 HY/T 131-2010 海洋信息化常用术语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0 HY/T 132-2010海洋沉积物与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分析前处理微波消解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1 HY/T 133-2010海水中颗粒物和黄色物质光谱吸收系数测量分光光度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2 HY/T 134-2010 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3 HY/T 135-2010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4 HY/T 136-2010 海洋信息元数据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5 HY/T 137-2011 中国海监执法标准体系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6 HY/T 138-201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7 HY/T 139-2011 海洋行政执法档案业务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8 HY/T 140-2011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规范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79 HY/T 141-2011 海洋仪器海上试验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80 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1 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2 HY/T 144-2011 志愿船自动测报仪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3 HY/T 145-2011 坐底式声学测波仪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4 HY/T 146-2011 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技术规程2011年7月8日2011年12月1日185 HY/T 147.1-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海水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6 HY/T 147.2-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沉积物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7 HY/T 147.3-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3部分:生物体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8 HY/T 147.4-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4部分:海洋大气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9 HY/T 147.5-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5部分:海洋生态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0 HY/T 147.6-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1 HY/T 147.7-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2 HY/T 148-2013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规范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3 HY/T 149-2013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4 HY/T 150-2013海水中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5 HY/T 151-2013海洋微藻中溶血毒素的检测血细胞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6 HY/T 152-2013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分析原子荧光光谱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7 HY/T 153-2013 海水、沉积物中致突变性的测定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8 HY/T 154-2013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划界技术资料要求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9 HY/T 155-2013 海流和潮流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0 HY/T 156-2013 海浪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1 HY/T 157-2013 便携式流速流量仪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2 HY/T 158-2013 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3 HY/T 159-2013 太阳光度计测量数据校正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4 HY/T 160-2013 海洋经济指标体系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5 HY/T 161-2013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6 HY/T 162-2013 海洋高技术产品分类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7 HY/T 163-2013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测定分散氧化铁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8 HY/T 164-2013 海岸带制图图式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09 HY/T 165-2013 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0 HY/T 166.1-2013离子交换膜第1部分:电驱动膜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1 HY/T 167-2013 大生活用海水应用系统设计规范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2 HY/T 168.1-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1部分:活性污泥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3 HY/T 168.2-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2部分:接触氧化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4 HY/T 168.3-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3部分:膜生物反应器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5 HY/T 168.4-2013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设计规范第4部分:生态塘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6 HY/T 169-2013海水和卤水中溴离子的测定容量法2013年11月13日2014年5月1日217 HY/T 170-2014海洋动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18 HY/T 171-2014海洋植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19 HY/T 172-2014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0 HY/T 173-2014海水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技术规范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1 HY/T 174-2014 水下营养盐自动分析仪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2 HY/T 175-2014 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3 HY/T 176-2014 海水中铁细菌的测定MPN法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4 HY/T 177-2014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MPN法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225 HY/T 178-2014海水碱度的测定pH电位滴定法2014年6月25日2014年12月1日附件3海洋标准实施意见反馈表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对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及理由填表人工作单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联系方式:国家海洋局科技司,郭小勇、王丽华;电话:************;传真:************。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的要求,我局对2010年10月31日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包括我局与其他单位联合制发且以其他单位文号行文的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清理后国家海洋局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附件:国家海洋局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备注海域管理类1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通知(国海发〔2010〕22号)2关于规范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改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10〕590号)3关于在广东省海域实施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的通告(国海管字〔2010〕480号)4关于印发《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海管字〔2010〕83号5关于全面开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质量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10〕6号)6关于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依申请公开有关问题的通知(海管字〔2010〕4号)7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管字〔2009〕210号)8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项目审批工作的意见(国海管字〔2009〕206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管字〔2009〕200号)10关于印发分类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海办管字〔2009〕20号)11关于印发《海域使用分类体系》和《海籍调查规范》的通知(国海管字〔2008〕273号)12关于印发区域建设用海管理有关技术规范的通知(国海管字〔2008〕265号)13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国海管字〔2008〕37号)14关于印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8〕24号)15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8〕4号)16关于印发海域使用权管理有关文书格式的通知(国海管字〔2007〕193号)17关于印发《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7〕16号)18关于加强海上人工岛建设用海管理的意见(国海管字〔2007〕91号)19关于印发《属地受理、逐级审查报国务院批准的项目用海申请审查工作规则》的通知(海管字〔2007〕22号)20关于印发《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7〕18号)21关于建立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举报制度的通知(海办发〔2007〕15号)22关于印发《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6〕27号)23关于印发《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6〕28号)24关于加强区域建设用海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发〔2006〕14号)25关于淤涨型高涂围垦养殖用海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国海管字〔2006〕245号)26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国海函〔2006〕3号)27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资质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4〕21号)28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字〔2004〕90号)29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国海管字〔2003〕110号)30关于印发《临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3〕18号)31关于印发《海域使用权争议调解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2〕10号)32关于印发《全国县际间海域勘界工作规程》的通知(国海管字〔2002〕177号)33关于印发《海砂开采动态监测简明规范(试行)》的通知(国海发〔2000〕11号)海岛管理类34关于印发《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10〕25号)35关于印发《海岛名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10〕16号)36关于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审理工作的意见(国海岛字〔2010〕661号)37关于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评审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岛字〔2010〕659号)38关于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办字〔2010〕649号)39关于尽快公布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的通知(国海岛字〔2010〕646号)40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编制办法》的通知(国海岛字〔2010〕644号)41关于公布海岛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单位推荐名录的通知(国海岛字〔2010〕643号)42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使用申请书等格式的通知(国海岛字〔2010〕548号)43关于公布无居民海岛使用论证资质单位名单的通知(国海岛字〔2010〕534号)44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3〕10号)正在修订,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一致之处,按新颁布的执行海洋环境保护类45关于印发《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国家级海洋公园评审标准》的通知(国海发〔2010〕21号)46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视工作有效应对海洋环境灾害与突发事件的若干意见(国海发〔2010〕15号)47关于实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工作的意见(国海环字〔2010〕635号)48关于印发《海洋标准计划项目立项审查程序规定》的通知(国海环字〔2010〕44号)49关于规范海洋环境公报(信息)工作的意见(国海环字〔2009〕511号)50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意见(国海环字〔2009〕163号)51关于印发《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8〕3号)52关于印发《海洋计量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8〕2号)53关于加强海洋倾废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国海环字〔2008〕525号)54关于印发《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环字〔2008〕367号)55关于印发《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环字〔2008〕64号)56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程序(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环字〔2006〕645号)57关于印发《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的通知(国海环字〔2006〕428号)58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海环字〔2006〕426号)59关于进一步规范海洋自然保护区内开发活动管理的若干意见(国海发〔2006〕26号)60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的通知(国海环字〔2004〕470号)61关于印发《海洋倾倒区选划大纲和选划报告编制格式及报批要求》的通知(国海环字〔2004〕89号)62关于印发《倾倒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海发〔2003〕23号)63关于印发《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海环字〔2003〕346号)64关于印发《海洋工程排污费征收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国海环字〔2003〕214号)65关于倾废航行数据记录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海办字〔2002〕30号)66关于印发《海洋石油平台弃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2〕21号)67关于印发《海洋赤潮信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海环字〔2002〕19号)68关于在自航式倾倒船上安装航行数据记录仪的通知(国海管发〔1996〕348)69关于在自航式倾倒船上安装航行数据记录仪的通知(国海管发〔1996〕347号)70关于颁发《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计划编报和审批程序》的通知(国海管发〔1995〕063号)71关于发布《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法发〔1996〕251号)72关于颁发《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化学消油剂使用规定》的通知(国海管发〔1992〕479号)海洋预报减灾类73关于印发《专项海洋环境预报服务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监发〔1996〕101号)74关于颁发《海洋环境预报与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发布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海管发〔1993〕251号)海洋科技类75关于印发《海洋创新成果奖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国海科字〔2007〕430号)76关于印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财字〔2007〕303号)77关于印发《海洋科技成果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1〕34号)78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科发〔1998〕006号)79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海科发〔1997〕111号)海洋法制及执法类80关于印发《海洋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工作规则》的通知(国海办字〔2009〕22号)81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实施细则》的通知(国海法字〔2009〕834号)82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国海规字〔2008〕430号)83关于印发《海洋听证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7〕28号)84关于印发《海洋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及示范文本样式的通知(国海发〔2007〕2号)85关于印发《海洋行政复议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5〕5号)86关于印发《海洋违法行为举报处理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海办字〔2006〕332号])87关于印发《海洋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规则》的通知(国海办字〔2003〕344号)——结束——。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上应急监视组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海管发[1992]002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上应急监视组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海管发[1992]002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上应急监视组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上应急监视组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1991年12月24日国海管发(1992)002号)各分局,指挥中心,监测中心,预报中心,信息中心,一、二、三所:为保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正确、及时、有效地组织实施海上事件的应急监视,适时进行海洋管理,现将《国家海洋局海上应急监视组织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国家海洋局管理监测司。

国家海洋局海上应急监视组织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保证国家海洋局系统及时、有效地组织实施海上应急监视,适时进行海洋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海洋局及其所属各单位。

经国家海洋局授予海洋监视权的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下列事件的应急监视。

(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向海洋倾倒废弃物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二)海岸工程、陆源污染物、船舶造成的重大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三)严重损害和破坏海洋资源;(四)海区严重赤潮等灾害;(五)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我国海域进行资源调查、勘探、开发活动的外国船舶、平台所进行的非法活动;(六)其他需要应急监视事项。

第四条海上应急监视按辖区管辖原则由该辖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并承担与应急监视有关的海洋行政管理责任。

近岸海域遇重大复杂的事件或直接涉外的事件,或跨基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辖区的事件,基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单独组织有困难时,应迅速向上一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上一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尽快负责组织应急监视。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1.07.26•【文号】自然资办发〔2021〕52号•【施行日期】2021.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52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

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1999.07.02•【文号】国海环发[1999]331号•【施行日期】1999.07.02•【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发布《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海环发[1999]331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单位:《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经1999年5月21日国家海洋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海洋局一九九九年七月二日海洋预报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海洋预报系统的整体效益,加强对海洋预报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更好地为沿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遵循建立和完善分工明确、避免重复、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海洋预报业务体制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适于各级海洋预报台和相关业务单位从事的海洋预报工作。

第四条各级海洋预报台应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台特点的实施细则,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海洋预报业务分工第五条国家海洋预报台:(一)负责全球气象资料(GTS),海洋站、浮标、雷达站、航空监测、卫星遥感和传真资料及公共信息网资料的获取、处理、质量控制以及传输。

(二)制作并发布我国近海、邻近洋区和大洋海洋预报、警报以及预报要素的诊断分析产品。

(三)开展为沿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和海上其他活动的专项海洋预报服务和海洋环境条件评价等活动。

(四)对全国的年度海洋灾害进行分析评估及预测;对重大海洋灾害进行灾情调查、分析评估和预报经验总结,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编制《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五)对全国海洋预报技术进行指导、解释和示范,开展与各级海洋预报台的预报会商。

(六)开展海洋预报业务的科技攻关、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及业务培训,促进海洋预报技术的发展。

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来源:国家海洋局发布时间:2015-07-1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海洋报讯(中国海洋报记者赵婧通讯员吴大千)近日,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沿海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和局属各部门单位切实提高认识,把落实《实施方案》当作“十三五”期间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牢,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海洋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水平、见实效。

“十三五”期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据悉,国家海洋局党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工作。

王宏局长先后两次听取汇报,专题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强调要成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小组,把编制《实施方案》作为贯彻落实的首要工作。

为此,成立了以王飞副局长任组长的协调小组,办公室、规划与经济司、法制与岛屿司、环保司、海域司、减灾司、科技司、财务司、人事司作为成员单位,并设立了专家咨询组。

编制过程中,为保证工作能落地、可执行,王飞副局长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率队赴福建开展专题调研,并专门听取了专家咨询组的意见,最终形成了《实施方案》,为“十三五”期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实施方案》着眼于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海陆统筹、区域联动”的原则,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为主线,以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和工程为抓手,旨在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海洋管理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十三五”期间有较大水平的提高。

从十个方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10个方面31项主要任务: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和约束,主要从规划顶层设计的角度增强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引导和约束,包括实施海洋功能区划、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实施海岛保护规划3个方面内容。

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

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

海洋监测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对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海洋监测工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海洋监测工程涉及海洋气象、海洋动力学、水质、生物资源等多个方面,是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维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全面了解海洋环境和资源分布情况,提高海洋预警和监测预报水平,有必要对海洋进行多维度、多时空尺度的全面、精细监测。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海洋监测系统,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获取海洋环境、水质、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和预警,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项目实施方案1. 海洋监测网建设(1)按照海洋环境分布情况,确定监测网布设方案,包括遥感站、浮标站、固定站等。

(2)对监测点进行地理勘察,确定布设位置,充分考虑地质、海洋生态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布设方案。

2. 海洋监测设备采购(1)针对不同的监测要求,采购相关的海洋监测设备,包括海洋遥感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声纳等。

(2)根据设备技术指标和实际需要,确定设备供应商,并严格把关设备质量。

3. 海洋监测数据处理(1)建立海洋监测数据库,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2)制定合理的数据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 海洋监测技术研发(1)对海洋监测技术进行研发和创新,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寻求更加有效、精准的海洋监测手段。

(2)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并消化吸收前沿的监测技术,推动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

5. 海洋环境监测(1)利用遥感技术,对海洋表面温度、叶绿素含量、海洋气溶胶等进行监测。

(2)通过声纳等设备,对海洋生物的分布和数量进行监测。

(3)建立海洋监测船队,对海洋环境进行实地监测。

6. 水质监测(1)布设水质监测站,对海洋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

(2)采用现场监测仪器,对水质进行快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

2023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

2023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

2023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方案资料:2023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背景介绍海洋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也是全球最容易被破坏与污染的环境之一。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预警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目标和任务目标•提高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精准性和普适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任务•建设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实施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增加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监测水平实施计划建设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1.在全国重点海洋区域建设监测站点,确保监测站网格化布局2.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站点网络,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和监测3.加强监测站点的设施和仪器设备更新,确保监测数据可靠性和精准性实施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标准1.制定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标准2.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管和控制3.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加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投入和更新1.增加海洋环境采集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投入和更新2.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测试和测评,提升仪器设备质量水平3.推广应用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覆盖范围和数据精度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信息化建设1.构建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2.推广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3.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和信息公开,提高数据利用率和社会影响力推进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监测水平1.鼓励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2.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推进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和产业化3.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监测人员和技术水平后续工作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应用研究,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监测管理和技术规范化水平3.加大对高风险海洋区域的监测力度,推动海洋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

海洋环境检测方案

海洋环境检测方案

海洋环境检测方案概述海洋环境检测是指对海洋水质、海洋生态、海洋气象和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估的活动。

海洋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预测和防治海洋灾害,为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海洋环境检测方案,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海洋环境。

方案概述该海洋环境检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监测目标: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需要监测的海洋环境参数,例如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

2.设计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制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位的选择、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仪器仪表的选购等。

3.实施监测计划:根据监测方案,组织实施具体的监测计划,采集海洋环境参数的观测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补偿和插补、数据可视化等。

5.结果评估和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果评估并生成监测报告,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参数和方法水温水温是海洋环境中常用的监测参数之一,它对海洋生态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长期定点观测:通过在指定的监测点布设温度传感器,定期对水温进行连续、稳定的观测。

•表层水温观测:通过船舶巡航或遥感等方法,对海洋表层水温进行间断观测。

盐度盐度是海洋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监测参数,它对海洋生态和海洋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密度法测盐度:通过测定海水中的盐分浓度来计算盐度,常用的仪器有盐度计和电导率计等。

•潜水器测盐度:通过潜水器携带的传感器对海水中的盐度进行实时监测。

PH值PH值是海洋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对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电位法测PH值:通过测量海水的电位差来计算PH值,常用的仪器有PH计和电位计等。

•指示剂法测PH值:通过添加指示剂,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PH值的高低。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水中溶解氧气体的含量,对于海洋生态和水体的供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DD22122810806520_pzCyzV.pd
f
TOP2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采 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广州广淘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2.2
2022-10-13
TOP3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货



DD23032711226520_OtNSjY.pd
广州挚信科技有3-27
(2)计算机设备(5)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采 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广州挚信科技有限 公司
2.0
TOP2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采 购电子验收单公示
广州余通网络科技 有限公司
1.5
2023-07-14 2022-12-01
本报告于 2023 年 09 月 01 日 生成
1.4.1 重点项目
(1)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服务(13)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国家海洋局二○○六年四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总体目标和原则 (2)2.1总体目标 (2)2.2阶段目标 (3)2.3基本原则 (3)3、系统总体结构 (4)3.1系统结构 (4)3.2数据流程 (6)4、动态监视监测主要业务工作 (7)4.1卫星遥感监视监测 (7)4.1.1监视监测内容 (7)4.1.2监视监测范围 (7)4.1.3监视监测精度 (7)4.1.4监视监测频率 (7)4.1.5监视监测产品 (8)4.2航空遥感监视监测 (8)4.2.1监视监测内容 (8)4.2.2监视监测范围 (8)4.2.3监视监测精度 (9)4.2.4监视监测频率 (9)4.2.5监视监测产品 (9)4. 3 地面监视监测 (9)4.3.1监视监测内容 (9)4.3.2监视监测范围 (10)4.3.3监视监测频率 (10)4.3.4监视监测产品 (10)4.4业务应用系统运行 (10)4.4.1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 (10)4.4.2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 (10)4.4.3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 (11)4.5海域管理信息服务 (11)4.5.1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公报 (11)4.5.2网站信息发布 (11)4.6 数据更新与系统维护 (11)5、能力建设 (11)5.1业务机构建设 (11)5.1.1国家级业务机构建设 (12)5.1.2省级业务机构建设 (13)5.1.3市级业务机构建设 (15)5.2监视监测数据库建设 (16)5.3传输网络建设 (17)5.3.1建设内容 (17)5.3.2建设方式 (19)5.4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应用系统建设 (19)5.4.1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办公系统 (19)5.4.2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20)5.4.3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 (20)5.5 信息发布平台 (21)6、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 (21)6.1组织管理机构 (21)6.2业务运行 (21)6.3管理制度 (22)6.4技术规范化 (22)6.5质量保证 (23)6.6技术培训 (23)7、进度安排 (23)1、编制依据本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建立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海域使用状况实施监视、监测”。

海洋专项监督活动方案

海洋专项监督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全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2.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3. 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活动内容1. 组织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 专项巡查:对沿海地区进行专项巡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3)海洋污染防治情况;(4)海洋执法监管情况。

3. 检查整治: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查处,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整改落实。

4. 监督考核: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5. 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信息、执法检查结果和整治成效。

四、活动步骤1. 组织准备阶段(1个月):成立海洋专项监督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2. 宣传发动阶段(1个月):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 巡查检查阶段(3个月):开展专项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查处和整改。

4. 整改落实阶段(2个月):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 总结评估阶段(1个月):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活动成效,提出改进措施。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海洋专项监督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人员保障:抽调环保、海洋、渔业、公安等部门人员组成专项巡查队伍。

3. 资金保障:保障活动所需经费,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发布机制,及时公开活动进展和成果。

5. 监督保障:加强对活动的监督,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赋予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海洋环境信息为沿海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公开目的和基本原则
(一)公开目的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布海洋环境监测信息,保障公众的海洋环境知情权,促进社会力量共同保护和改善我国海洋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各级海洋主管部门遵循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原则,分级负责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海水水质状况、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质状况、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等监测信息公开。

本方案不适用于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信息公开工作。

四、公开内容
(一)信息公开主体
信息公开主体为国家海洋局,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各分局。

(二)信息公开内容及时间
1.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每年“世界海洋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上年度《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发布本辖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海水水质状况
每年“世界海洋日”前,国家海洋局公开上年度国控监测站位海水水质监测信息;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公开所辖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信息。

信息公开内容和参考格式见表1。

表1 海水水质监测信息(示例)
3.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质状况
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在获取监测信息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实施监督性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质监测信息,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在获取监测信息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所辖区域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监测信息。

信息公开内容和参考格式见表2和表3。

表2 陆源入海排污口水质监测信息(示例)
表3 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监测信息(示例)
4.入海河流水质状况
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在获取监测信息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黄河、长江、珠江入海口水质监测信息;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在获取监测信息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所辖区域入海河流水质监测信息。

信息公开内容和参考格式见表4。

表4 入海河流水质监测信息(示例)
5.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于旅游季节每日公开所辖海域重点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监测信息,信息公开内容和参考格式见表5和表6。

表5 海水浴场环境监测信息(示例)
表6 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监测信息(示例)
* 水质监测信息每周四发布。

五、信息公开平台
国家海洋局在其政府网站发布年度《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开国控监测站位海水水质监测信息。

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在其政府网站发布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和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通过其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本辖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和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鼓励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本辖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六、监督管理
上级海洋主管部门应对下级海洋主管部门的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督;上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应对下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和监测质量核查。

七、实施时间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