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教学教材
《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教案8篇
《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教案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8篇《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教案,希望在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仍是进一步讨论如何建立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在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复杂程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2、教学目标要求:(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与面积有关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1、本节课的设计中除了探究3教师参与多一些外,其余时间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点、引、激、评,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2、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如何寻求、抓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准确列出方程来解答。
因此课堂上从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等一系列活动都由生生交流,兵教兵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流程分析:本节课是新授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可分为:活动1复习回顾解决课前参与活动2封面设计问题的探究活动3草坪规划问题的延伸活动4课堂回眸这有名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知2-讲
(2) 移项,得
2x2-3x=-1.
x2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3
1
x .
2
2
2
2
3
1 3
3
x x .
2
2 4
4
2
配方,得
2
3
1
x
=
.
4
16
3
1
x ,
4
4
由此可得
x1 1, x2
1
2
知2-讲
(3)移项,得
(1)当p>0时,方程(Ⅱ)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x1=-n-
p ,x
2=-n+
p;
(2)当p=0时,方程(Ⅱ)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x2=-n;
(3)当p<0时,因为对任意实数x,都有(x+n)2≥0,
所以方程(Ⅱ)无实数根.
知2-练
1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其中应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 加上4的
是(
)
12.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新运算“※”,其规则为a※b=a2-b2,根据这个规则求方程( 2x1 )※( -4 )=0的解.
解:根据新定义得( 2x-1 )2-( -4 )2=0,
即( 2x-1 )2=( -4 )2,
5
3
∴2x-1=±4,∴x1=2,x2=-2.
-41-
第二章
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
3
1
A.x,-4
B.2x,-2
3
3
C.2x,D.x,2
2
C )
10.已知关于x的多项式-x2+mx+4的最大值为5,则m的值为( B )
一元二次方程(讲义)
教学目标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建议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程,只有当时,才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且,它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了。
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由于,所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
如“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时题中隐含了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项,且出现“关于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
如:“关于的方程”,这就有两种可能,当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设计示例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目的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难点: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2.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引例: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分析: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出铁片的长和宽。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育教学课件
方程解法 之 基本方法 • 开平方法
【之一 开平方法】
(1)形如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 次方程 。
(2)如果方程化成x2=p(p≥0)的形式,那么可得x=± p 。 (3)如果方程能化成(mx+n)2=p(p≥0)的形式,那么mx+n=± p ,进而得出方程的根。
(x-2)(x+2)=0
即 x+2=0或x-2=0 ∴ x1=-2,x2= 2
方程解法 之 基本方法 • 因式分解法
十字相乘法
十字相乘法是因式分解法解 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一元二次方程左边为二次三项式, 形如x²+(p+q)x+pq=0,可化为 (x+p)(x+q)=0,从而得出:
x1=-p;x2=-q。
方程解法 之 基本方法 • 配方法
配方法的口诀
二次系数化为一, 分开常数未知数; 一次系数一半方, 两边加上最相当。
【例题】
1、解方程 x²+2x-3=0 解:把常数项移项得:x²+2x=3 等式两边同时加1(构成完全平方式)得:
x²+2x+1=4 配方得:(x+1)²=4 ∴ x1=-3 , x2=1
根据题意,得 [100(1+x)-50](1+ x)=63. 整理,得 50x2+125x-13=0. 解得x1=0.1 ,x2=-2.6 . ∵x2=-2.6 不合题意, ∴x= 10%. 答: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为10%。
解应用题 之 精选例题
概念解析 之 四种形式
【一般形式】
ax²+bx+c=0(a≠0)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案: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课题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未铺地毯区域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列出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把文字叙述的问题转换成数学语言的能力。
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学情分析本课通过丰富的实例:未铺地毯区域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让学生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概念,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没有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通过实例引入新课1.在开始新的一个单元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清楚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做到整体把握和概览。
2.进人本单元的第一节: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中心任务。
3.播放“未铺地毯区域有多宽”的课件,说明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课件要求制作得精美并且可以清楚得显示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4.给学生时间思考:如何明确并用数学式子表示出题目中的各个量?5.让学生回答他们的答案是什么,给予点评,让学生核对答案,可以以学生举手示意的方式掌握全班的情况。
6.继续进行下二个问题:板书P31的等式,提出问题: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8.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点评,其他学1.认真听讲,对本单元(一元二次方程) 有了一个较好的总体认识,为新的内容的学习作好准备。
2.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新颖的标题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3.很有兴趣地观看课件,对“未铺地毯区域有多宽”的问题产生了很强的探究的欲望,但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任务与原来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够辨别各项系数;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知识。
数学思考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情感态度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重难点、关键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各项系数的辨别,根的作用.难点:根的作用的理解.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问题情境】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盒底的长为 ,宽为 .根据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得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 ,,整理, 得问题 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分析:全部比赛共4×7=28场350752=+-x x 0350752=+-x x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 _____ 个队各赛1场,由于甲队对乙队的比赛和乙队对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全部比赛共 ______________场.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 得【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分析设出合适的未知数,列出方程回答问题.【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让学生体会方程这一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二、 探索新知【活动方略】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1)上面两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 ;(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归纳: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bx+c=0(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 2+bx+c=0(a ≠0)后,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设计意图】主体活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三、范例点击 例1 将方程3(1)5(2)x 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 解:去括号得233510x 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38100x x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活动方略】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去括号、移项等步骤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指出各项系562=-x x 562=-x x数.教师活动:在学生指出各项系数的环节中,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系数的符号问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例2 猜测方程2560x x --=的解是什么?【活动方略】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得到方程的解,比如可以用尝试的方法取x =1、2、3、4、5等,发现x =8时等号成立,于是x =8是方程的一个解,如此等等.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多种途径寻找方程的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 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取值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叫作根).【设计意图】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以及作用.四、跟踪训练。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1学习目标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2、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3、通过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难点:求根公式的条件:b2 -4ac≥0学习过程:一、自学质疑:1、用配方法解方程:2x2-7x+3=0.2、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比较麻烦,能否研究出一种更好的方法,迅速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呢?二、交流展示:刚才我们已经利用配方法求解了一元二次方程,那你能否利用配方法的基本步骤解方程ax2+bx+c=0(a≠0)呢?三、互动探究: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时,它的根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因此,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条件下,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就可以求得方程的根.注:(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在确定a、b、c时,需注意符号.(2)在运用求根公式求解时,应先计算b2-4ac的值;当b2-4ac≥0时,可以用公式求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就不必再代入公式计算了.四、精讲点拨:例1、课本例题总结:其一般步骤是:(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2)求出b2-4ac的值.(先判别方程是否有根)(3)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直代入求根公式,求出的值,最后写出方程的根.例2、解方程:(1)2x2-7x+3=0 (2) x2-7x-1=0(3) 2x2-9x+8=0 (4) 9x2+6x+1=0五、纠正反馈:做书上第P90练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课件 公式法
解:a=2,b=-(4m+1),c=2m2-1,
b2-4ac=〔-(4m+1)〕2-4×2(2m2-1)=8m+9.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b2-4ac >0,即8m+9>0 ∴m> 9 .
(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b2-4ac=0即8m+9=0
∴m=
9 8
.
8
(3)若方程没有实数根,则b2-4ac<0即8m+9<0, ∴m< 9 .
(1)当b2-4ac>0 时,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x1 b
b2 2a
4ac
,
x2
b
b2 4ac ; 2a
(2)当b2-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
x2
b ; 2a
(3)当b2-4ac<0时,没有实数根.
一般的,式子 b2-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通 常用希腊字母“∆”来表示,即∆=b2-4ac.
x 6 60 . 23
x1
3 3
15
,
x2
3-
15 3
.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x2+x-1 = 0
(2)x2-2 3 x+3 = 0
(3) 2x2-2x+1 = 0 观察上面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的情况与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 项有关吗?能否根据这个关系不解方程得出方程的解的情 况呢?
探究新知
【思考】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吗? ⑴ x2+2x-8 = 0 ⑵ x2 = 4x-4 ⑶ x2-3x = -3
答案:(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没有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实际例子引入:列出的方程分别为X-7x+8=0,(X-7)(X+1)=89,X+8X-9=0由学生说出这几个方程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新授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个未知数、最高次2次、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练习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形如aX+bX+c=0)任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一般形式,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零3:讲解例子4: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讲解例子6:一般步骤练习(三)小结(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实际例子引入:列出的方程分别为X-7x+8=0,(X-7)(X+1)=89,X+8X-9=0由学生说出这几个方程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新授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个未知数、最高次2次、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练习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形如aX+bX+c=0)任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一般形式,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零3:讲解例子4: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讲解例子6:一般步骤练习(三)小结(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目的】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理解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学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
2、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1、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2、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教学方法:指导自学,自主探究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导学提纲,了解本节课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一、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学,经历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1、请认真完成课本P39—40议一议以上的内容;化简上述三个方程.。
2、你发现上述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把这些特点用一个方程概括出来吗?3、请同学看课本40页,理解记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有关概念你觉得理解这个概念要掌握哪几个要点?你还掌握了什么?二、学以致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的理解与把握)1、下列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哪些不是?①②③④x2+2x-3=1+x2 ⑤ax2+bx+c=02、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3-6x2=0(2)3x(x+2)=4(x-1)+7(3)(2x+3)2=(x+1)(4x-1)3、若关于x的方程(k-3)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的值是多少?4、关于x的方程(k2-1)x2+2(k+1)x+2k+2=0,在什么条件下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它是一元一次方程?5、以-2、3、0三个数作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请你写出满足条件的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三、反思:(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自查自省:(通过当堂小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A、1个B、2个 C、3个D、4个(1)(2)(3)(4)(5)(6)2、将方程-5x2+1=6x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次项是_________,系数为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常数项为______。
17.1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蚌埠六中王薇一、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对已学过的实数、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巩固,同时又是对今后学习的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次方程、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17章《17.1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节课,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是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的重中之重。
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有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所以本节课也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在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观察归纳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都是他们可以胜任的。
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讲,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还有部分同学背概念背得很熟,但实际运用上有所欠缺。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建立成就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的情况等,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观察,经历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渗透方程思想,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必须要先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难点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并且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五、教学方法:类比教学、自主探究、讲练结合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关概念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情感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体验数学的严密性和深刻性.【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表现形式.【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识别方程中的“项”及“系数”.一、知识与回顾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如:4x+3=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如:3x-2y=5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①问题1中,要制作一个无盖的方盒,四角都要剪去一个相同的正方形,我们设正方形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宽为(50-2x) cm,盒底的长为(100-2x) cm,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方盒的底面积3600 cm2可列方程为(100-2x)(50-2x)=3600,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②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先去括号5000-100x-200x+4x2=3600移项合并同类项4x2-300x+1400=0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4) x2-75x+350=0【教学说明】针对上述问题可给予5~8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教师可相应设置如下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如果设四角折起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m,则制成的无盖方盒的底面长为多少?宽为多少?由底面积为3600cm2,可得到的方程又是怎样的?【讨论结果】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盒底的长为(100-2x)cm,宽为(50-2x)cm,由此可得到方程(100-2x)(50-2x)=3600,整理为:4x2-300x+1400=0,化简,得x2-75x+350=0,由此方程可得出所切去的正方形的大小.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由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得到x2-75x+350=0.显然这个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x的最高次数为2,这类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观察思考观察前面所构建的三个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得出这些方程的特征:(1)方程各项都是整式;(2)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归纳结论】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称为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想一想1.二次项的系数a为什么不能为0?2.在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时,a、b、c都一定是正数吗?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观察、比较、归纳的活动过程,教学时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注重类比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2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去括号,得3x2-3x=5x+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3x2-8x-10=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8,常数项为-10.【教学说明】以上两例均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选取几个优秀作业和有代表性问题作业通过幻灯片展示给全班同学学习与思考,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3x2+1x=0B.ax2+bx+c=0C.(x-3)(x-2)=x2D.(3x-1)(3x+1)=32.关于x的方程(k-1)x|k|+1-2x=3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 .3.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指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2)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3)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平方,求较短一段的长x.【教学说明】让学生当堂完成上述练习,达到巩固新知目的.最后全班同学核对答案即可.【答案】1.D 2.-1 3、(1)4x2-25=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25;(2)x2-2x-100=0,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1,-2,-100;(3)x2-3x+1=0,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1,-3,1.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交流,加强反思、提炼及知识归纳.(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式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0)中的括号是否可有可无?为什么?(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回顾,注重学生的交流发言..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1.1”中1、3题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孕育新知,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2.教师创设情境,给出实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教师引导与启发、点拨与设疑相结合,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地位.3.增设例题难度,让学生产生困惑,避免今后犯类似错误,增加课堂练习,巩固知识.4.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形成过程,要让学生大胆猜测,经过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成功.。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教学教案8篇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数学教学教案8篇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整体感知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构建本章的部分知识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当a≠2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 =2,b≠0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1.下列方程中,无论a为何值,总是关于x的一元
二次方程的是( D )
A.(2x-1)(x2+3)=2x2-a B.ax2+2x+4=0 C.ax2+x=x2-1 D.(a2+1)x2=0 2.当m为何值时,方程
>0
b 式子 2 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2)b24a c0,这b 时 2 4 a42a
c 0
即 x b b2 4ac =0
2a
2a
此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
x2
b 2a
即
x
b 2 2a
b2 4ac 4a2
因为a≠0,所以4
a
2
>0
b 式子 2 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3)b24a c0,这b 时 24 a42ac 0
一
元
∴原方程的根是x1=0 , x2=3
二
次
方
程
返回 首页
(2) 2 x2+13x -7= 0
解: 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
(2x -1)(x+7) = 0
∴ 2x -1 = 0 , x =0.5
一
或 x +7 = 0, x = -7
元
二
∴原方程的根是x1=0.5 , x2= -7
次
方
程
返回 首页
第(1)题答案:
巩固练习 (1) x2 = 2x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答案
首页
例 解方程:
(1) x2-3x = 0 (2) 2 x2+13x -7= 0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巩固练习
(1) x2 = 2x
答案
(2) 3 x2-27 = 0
答案
(1) x2-3x = 0
解: 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
x(x-3) = 0
∴ x = 0 或x -3 = 0
梳理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 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2+bx+c=0 (a≠0). 为什么?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 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 ;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 数项。
例题讲解
将方程(3x-2)(x+1)=8x-3 化为一 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 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
(m 1 )x4 m 2 2m 7 5 x 0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新知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 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解不 仅要满足所列方程,还需满足适合 实际。
活动1
4.(1)下列哪些数是方程 x2x60
的根?从中你能体会根的作用吗? -4,-3,-2,-1,0,1,2,3,4
2x2x60吗?
解:化二次项系数为1得:x21 x30
2
移项得: x2 1 x 3
2
配方得:x21x(1)23(1)2
24 4
即(x1)2 49 4 16
开平方得: x1 7
44
∴原方程的解为: x1 2,
x2
3 2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8x-15=0 (3)2x2-5x-6=0
(2)x2-5x-6=0 (4) x2+px+q=0(p2-4q> 0)
配方法小结:
1、配方法:通过配方,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一个含未
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运用直接
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的步骤:(1)化二次项系数为1 (2)移项
答案
元 二 次
(2) 3 x2-27 = 0
答案
(3) x2+x -12= 0
答案
方 程
心动 不如行动
例1: 用配方法解方程
x26x70
解: 移项得:x26x7
配方得:x26x32732
即(x3)2 16
开平方得: x34
∴原方程的解为:x11, x27
范例研讨运用新知
例2: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
而x取任何实数都不可能使 (x
b
2
) 0
,
2a
因此方程无实数根
b 一般地,式子 2 4ac 叫做方程
ax2bxc0
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它,即
3x2+3x-2x-2=8x-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2-7x+1=0
例题1
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2x2 50 (2)4x23y10
(3)a2 xbx c0 (4)x(x1)20
(5)a2 1 0 a
(6)(m2)2 1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1) ( 4 ) ( 6 )
例题3 例题讲解
因为a≠0,所以4
a
2
>0
b 式子 2 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1)b24a c0,这b 时 24 a42ac 0
即 x b b2 4ac
2a
2a
此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x1
b
x2
b 2 4 ac
2a
b 2 4 ac
2a
即
x
b 2 2a
b2 4ac 4a2
因为a≠0,所以4
a
2
(2)若x=2是方程 ax24x50的一个
根,你能求出a的值吗?
根的作用: 可以使等号成立.
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 (a≠0) 后,如果它的左边的二次三项式能因式分解, 那么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解这个方程
例 解方程:
(1) x2-3x = 0
(2) 2 x2+13x -7= 0
x+4= 0 或x -3=0
一
x1=-4 , x2=3
元
二
次
方
程
返回
第(4)题答案:
(3x+1)(2x -1) = 0
3x+1= 0 或2x -1=0
一
x1=? , x2=?
元
二
次
方
程
返回
例 解方程:
(1) x2-3x = 0 (2) 2 x2+13x -7= 0
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
巩固练习
一
(1) x2 = 2x
(3)配方(4)开平方(5)写出方程的解
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解: 把方程两边都除以 a
x2 b x c 0 aa
移项,得
x2 b x c
a
a
配方,得
x2abx2ba2ac2ba2
即
x
b 2 2ab2 4aFra bibliotek 4a2即
x
b 2 2a
b2 4ac 4a2
x2 = 2x
x2 -2x = 0
x(x -2) = 0
一
x1=0 , x2=2
元
二
次
方
程
返回
第(2)题答案:
3x2 - 27=0 x2 -9 = 0 (x+3)(x -3) = 0 x+3 == 0 或 x -3 = 0
x1=-3 , x2=3
返回
第(3)题答案:
(x+4)(x -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