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范睢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范睢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睢从。
留数月,未得报。
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
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
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後,令无妄言者。
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後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於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
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
”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
”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王稽曰:“不敢。
”即别去。
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於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行十馀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
曰‘秦王之国危於累卵,得臣则安。
然不可以书传也’。
臣故载来。
”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
待命岁馀。
当是时,昭王已立三十六年。
南拔楚之鄢郢,楚怀王幽死於秦。
秦东破齐。
湣王尝称帝,後去之。
数困三晋。
厌天下辩士,无所信。
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泾阳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也。
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蔡泽者

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9—12题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
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
及见之,又倨。
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
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及二人羁旅入秦,继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
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注】①釜鬲:行厨炊具。
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学干诸侯干:求托、请托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困:困倦C.及见之,又倨倨:傲慢、放肆D.昭王新说蔡泽说:yuè,喜欢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B.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古诗文阅读】《史记蔡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史记?蔡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去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
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
及见之,又倨。
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
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居秦十余,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为秦使于燕,三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
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释: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 (2)及见之,又倨()(3)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4)卒事始皇帝()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3],曰:王至!范雎缪为曰[4]:秦安得王[5],秦独有太后、穰侯耳。
范雎说秦王 阅读答案附翻译

范雎说秦王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范雎说秦王阅读答案附翻译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史记·范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史记·范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范雎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侯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
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
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
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
赵孝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
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乎。
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
任郑安平,使击赵。
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
应侯席槀请罪。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候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徒③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
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孝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
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平。
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
任郑安平,使击赵。
《史记·穰侯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
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秦武王卒,无子,诸弟争立。
魏冉最贤,力为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
诛季君①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七年,魏冉为秦相。
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②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
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
魏献河东方四百里。
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昭王十九年,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
免二岁,复相秦。
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
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
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
王必勿听也。
’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
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
夫轻背楚、赵之兵,陵七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
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
原君熟虑之而无行危。
”穰侯曰:“善。
”乃罢梁围。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
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
穰侯益封。
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
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
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夫三晋③之相与也,秦之深仇也。
今破齐以肥赵,不利于秦。
夫齐,罢国也,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筴也,必死,安能弊晋、楚?……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
《史记·范雎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须贾。
..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雎得出。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
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
”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
须贾怪之。
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
”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
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注】箦(zé),床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文言文《史记穰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优题速享(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
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秦武王卒,无子,诸弟争立。
魏冉最贤,力为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
诛季君①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七年,魏冉为秦相。
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②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
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
魏献河东方四百里。
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昭王十九年,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
免二岁,复相秦。
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
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
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
王必勿听也。
’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
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
夫轻背楚、赵之兵,陵七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
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
原君熟虑之而无行危。
”穰侯曰:“善。
”乃罢梁围。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
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
穰侯益封。
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
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
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夫三晋③之相与也,秦之深仇也。
今破齐以肥赵,不利于秦。
夫齐,罢国也,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筴也,必死,安能弊晋、楚?……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
高中文言文《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范睢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睢从。
留数月,未得报。
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
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
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後,令无妄言者。
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後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於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
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
”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
”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王稽曰:“不敢。
”即别去。
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於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行十馀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
曰‘秦王之国危於累卵,得臣则安。
然不可以书传也’。
臣故载来。
”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
待命岁馀。
当是时,昭王已立三十六年。
南拔楚之鄢郢,楚怀王幽死於秦。
秦东破齐。
湣王尝称帝,後去之。
数困三晋。
厌天下辩士,无所信。
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泾阳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也。
文言文经典名篇及翻译

文言文经典名篇及翻译
《文言文经典名篇及翻译》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经典的
文言文名篇。
下面将介绍几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并对其进行翻译,以
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瑰宝。
1.《论语》中的《学而篇》:
事之宜也,不可不学也。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对于做事而言,必须要学习。
三年不改变对待父亲的方式,
可以称之为孝顺。
2.《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译文:因此,将领有五个危险:必死,可以被杀;必生,可以被俘;性急,可以被轻视;廉洁,可以被侮辱;关心民众,可以被烦扰。
3.《红楼梦》中的《秋夜梧桐雨》:
烟花缥缈半遮楼,许我东风与绿丝酥。
清明时节人去尽,天涯孤棹无回期。
译文:烟花模糊地遮住了楼阁,赐予我东风和翠绿的丝绸。
清明时节人已离去,辽阔的天涯只剩下一艘孤舟再无归期。
4.《史记》中的《范睢蔡泽列传》:
豪杰之患不足以观国久矣。
遭乱者折节者有二,一曰英雄,二曰奸雄。
译文:国家面临困境,不能仅仅依靠豪杰的支持来维持。
遭遇乱世时折节的人分为两类,一是真正的英雄,二是奸雄。
以上仅为几篇文言文经典名篇的介绍及翻译。
文言文作为古代文字的精华,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这些经典名篇的翻译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范雎者,魏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雎者,魏人也》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侯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
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王卒取魏齐头予秦。
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平。
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
任郑安平,使将击赵。
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
应侯席稿请罪。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秦策-范雎至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秦策·范雎至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范雎曰:“大王之国,战车千乘..,奋击百万。
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霸王之业可致。
今反闭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
”王曰:“愿闻所失计。
”睢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
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
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
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
”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
请问亲魏奈何?”范雎曰:“卑辞重币以事之。
不可,削地而赂之。
不可,举兵而伐之。
”于是举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
王曰:“寡人欲收韩,不听,为之奈何?”范雎曰:“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皋之路不通;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王曰:“善。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B.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C.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D. 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范雎谢曰”与“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不相同。
《范雎说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雎说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范雎说秦王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
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
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
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
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无以饵其口,膝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
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因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
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
范雎传阅读附答案

范雎传阅读附答案初,魏人范雎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及牛、酒。
须贾以为雎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
魏齐怒,笞击范雎,折胁,折齿。
雎佯死,卷以箦,置厕中,使客醉者更溺之,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范雎谓守者日:“能出我,我必有厚谢。
”守者乃请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雎得出。
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遂操范雎亡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雎夜见王稽。
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
雎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
”范雎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
”如是者三。
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
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
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
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
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王亦拜。
范雎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
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
”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了听者,范雎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府仰。
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
齐闵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王若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
《史记·范雎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须贾。
..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雎得出。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
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
”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
须贾怪之。
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
”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
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注】箦(zé),床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范雎说秦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范雎说秦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范雎说秦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范雎说秦王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
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
”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
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若是者,交疏也。
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俱归者,其言深也。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①之间。
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②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③,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④,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
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蔺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
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⑤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范睢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
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
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
”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赐之。
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
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
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睢曰:“主人翁习知之。
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
”
范睢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
须贾怪之。
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
”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
”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于是范睢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
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与天下之事。
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睢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范睢曰:“汝罪有三耳。
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
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
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
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
须贾辞于范睢。
范睢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
范睢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睢闻之,为微行微行:隐蔽尊贵身分改装出行
B.臣为人庸赁庸赁:受雇用的差役
C.乡者与我载而入者乡者:刚才
D.包胥辞不受辞:告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取其一綈袍以赐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为丘墓之寄于荆也设九宾于廷
D.更醉而溺我余扃牖而居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范睢的表述中,不难发现,须贾真正的仇人是魏国的丞相魏齐,须贾只是充当了爪牙和帮凶的角色。
B.须贾在得知落入范睢圈套的时候,主动承认错误并任由范睢处置,体现了须贾作为魏国使者的风度。
C.范睢把须贾骗入相府,当面历数须贾的三大罪状,最让范切齿的是,须贾曾经趁着酒醉将范睢沉入水中。
D.选文用详细的笔墨叙述了范睢接见须贾的整个过程,刻画了范睢爱憎分明、锱铢必较的鲜明的个性特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范睢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
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