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2013-03-25
金属跟盐溶液置换反应
先反应:Fe+2AgNO3= Fe(NO3)2 +2Ag, 说明:铁粉 后反应: Fe+Cu(NO3)2 = Fe(NO3)2 +Cu。 有剩余 Fe>Cu>Ag 3: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 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 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①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 则滤渣中一定有 Ag、Cu 、Fe ;
先反应:Fe +2AgNO3 === Fe(NO3)2 +2 Ag
后反应:Cu+2AgNO3 === Cu(NO3)2 +2 Ag
Fe+Cu(NO3)2 === Fe(NO3)2 +Cu Fe不能和Cu(NO3)2溶液共存
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 金属先与盐反应; 前换后,最前先换
例题: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 将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 别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和滤液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解释: 活动性:Zn > Cu >Ag。 先反应:Zn+2AgNO3= Zn(NO3)2 +2Ag, 后反应: Zn+Cu(NO3)2 = Zn(NO3)2 +Cu。
金属跟盐溶液置换反应 一、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前面 的金属能把位于 后面 的金属从它们的 位于_____ 化合物的 _____ 溶液 里置换出来。 (K、Ca、Na例外!) 填写下列表格(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 铜粉(Fe) FeCl2溶液 (CuCl2)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或Fe+CuSO4=FeSO4+Cu Fe+ CuCl2 = FeCl2 +Cu 主要操作步骤
6.金属及其冶炼(讲义)(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冶炼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知识点分析】一.金属与氧反应二.金属与酸反应1.金属活动性顺序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盐反应1.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举例】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先:Fe+2AgNO3=== Fe(NO3)2+2Ag 后:Fe+Cu(NO3)2=== Fe(NO3)2+Cu 反应后滤液、滤渣的成分分析2. 金属混合物与盐溶液的反应【举例】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到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先:Fe+2AgNO3=== Fe(NO3)2+2Ag 后:Cu+2AgNO3=== Cu(NO3)2+2Ag反应后滤液、滤渣的成分分析三.金属的冶炼: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是以游离态(即单质)的形式存在的,大多数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
2.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1)冶炼原理: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2)冶炼方法:用C、CO、H2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得到金属单质,如 C+2CuO高温 CO2↑+2Cu CO+CuO高温 CO2↑+Cu H2+CuO = H2O+Cu 【例题分析】一、单选题1.关于合金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合成材料B.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该合金的纯金属C.钢是碳铁合金,生铁不是碳铁合金D.钨的合金比单质钨更适合做灯丝2.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B.气球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代替C.实验过程中要先通入CO,后加热,目的是防止加热时玻璃管发生爆炸D.要证明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另外做对照实验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下图)。
盐酸除锈最佳浓度的选择
盐酸除锈最佳浓度的选择发布日期:2013-09-24 浏览次数:1804 核心提示:国内大多数去除钢铁表面的锈均采用盐酸除锈法,本文详细介绍了盐酸除锈的机理,最佳盐酸浓度控制与测定以及常温高效盐酸酸雾抑制缓蚀剂的应用。
1前言目前国内太多数热程镀锌、渗锌、电镀锌、电镀多元合金.去除钢铁表面的锈蚀均采用盐酸除锈的方法。
由于强调生产,追求产量.使酸洗液一直处于较高的浓度,而忽视了酸洗液的最佳浓度的控制与维护许多厂家不知道控制酸洗液的浓度,而简单地采取每周更新一次酸液,有些则一年更新两次,有的甚至从来更新。
通常是倒掉一些酸洗液,漆加一些新酸洗谴。
造成盐酸耗量过高,增加生产成本,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掌握与控制盐酸酸洗液的实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2盐酸除锈机理使用盐酸去除钢铁表面的铁锈时,一般认为有三种作用.即溶解、还原、少量氧化剥商作用。
而实际除锈机理远此上述复杂得多。
当钢铁与盐酸接触后.发生如下化学反应:(1)直接溶解作用(2)还原作用此还原反应,可加速溶解于盐酸溶液而成为可溶性FeCl2。
(3)少量剥离作用在上述反应中.第(1)、(2)化学反应进行得相当快。
对第(3)、(4)以及还原化学反应,通常要比(1)、(2)式幔得多。
(2)式析出的H2同时对难溶的黑色氧化皮起着冲裂和剥落的机械作用,提高了酸洗效率。
但往往由于钢铁制件基体在溶解时容易引起过腐蚀.而且析出台向基体内部渗透扩散产生氢脆而降低了机械性能。
尤其是高瑞钢、弹性钢制件由于氢脆而造成报废。
从化学方程式(1)中可知.在一定温度下,要使这一反应持续地向右进行.必颁控制盐酸淮度和FeCl2含量。
随着酸洗不断进行.FeCl2在酸槽中含量将会越来越高.当达到饱和状态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尽管延长酸洗时间技果也不太明显相反,在一定浓度下.FeC12不饱和,则酸渣仍具有裉强酸洗能力。
实践证明:酸洗建度快慢不仅考虑酸洗液的浓度,而重要的是决定于FeCl2,在该盐酸浓度下的饱和程度。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铁、铜及其化合物课件.
FeCl2
FeCl2 Mg2+
FeCl3
CuCl2 Fe3+
加过量铁粉后过滤
加过量铁粉后过滤 加Mg、MgO、MgCO3、Mg(OH)2中之一后过滤 先加氧化剂,然后再加Mg、MgO、MgCO3等物 质后过滤 加CuO、CuCO3、Cu(OH)2、Cu2(OH)2CO3中之 一后过滤 先加氧化剂,然后再加CuO、CuCO3、Cu(OH)2 等物质后过滤
答案
C
考点二 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
1.铜 紫红 色金属,具有良好的 _______ 导电 、 (1) 物理性 质:铜是 _______
导热 性和延展性。 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的反应
△ 2Cu+O2=====2CuO
2Cu+O2+CO2+H2O===Cu2(OH)2CO2
△ Cu+Cl2=====CuCl2
(1)Cu2(OH) 2CO3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成
(
)
)
(2)铜可作乙醇催化氧化的催化剂(
(3) 将铁片置于 CuSO 4 溶液中,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 比铜活泼( ) (4)Cu2+ 与碱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u(OH)2],这是鉴定Cu2+的原
理之一(
答案 (1)√
Fe+2H+===Fe2++H2↑ Fe+Cu2+===Fe2++Cu
2.铁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
化学式 俗名 FeO Fe2O3 铁红 红棕色 _________粉末 难溶于水 +3 _____ Fe3O4 磁性氧化铁 黑色 ______晶体(有磁性) 难溶于水 +2,+3 _________
溶液中含有Fe2+
专题2.2-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卷版+解析)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2-2 金属的化学性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目录 (1) (2) (4) (4)【基础巩固练】 (4)【发散思维练】 (8)【核心素养练】 (10)【中考提分练】 (11)1.金属活动性顺序【注意】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溶液中失去电子的能力。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金属活动顺序的主要应用(1)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应用广泛,例如帮助我们对以下问题做出判断:①不能用锡壶装酸性物质。
因为锡排在氢的前面,会腐蚀锡壶。
②不能用铁制的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铜的前面,能把铜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使药效降低。
(2)湿法炼铜的原理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此过程中金属铁失去电子的能力比铜强,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而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了金属铜。
1.金属活动性的实验验证方法首先应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有清晰的记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与不同物质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同时也帮助我们确定了金属的活动性。
(1)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设计如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方法1:取活动性居中的金属单质,如取Cu丝,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盐溶液,如ZnCl2溶液和AgNO3溶液,然后将Cu丝分别伸入两溶液中,通过是否有金属被置换出来而确定金属的活动性。
即“中间的金属,两端的溶液”的方法。
方法2:将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的盐溶液,例如取CuSO4溶液,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单质,如Zn 片和Ag片,然后分别将Zn片和Ag片放入CuSO4溶液中,根据是否有紫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
即“中间的溶液,两端的金属”的方法。
(2)比较四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设计如验证Mg、Zn、Cu、Ag的活动性。
一般情况下四种金属可分成两类:一类氢前金属,一类氢后金属,所以通常先取四种金属的单质和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分别将四种金属放于盐酸或稀硫酸中,根据是否有气泡产生,来确定Mg、Zn比Cu、Ag 活泼,同时又可根据产生气泡速率的快慢来确定Mg比Zn活泼。
初中化学盐和金属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盐和金属反应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化学盐和金属之间的反应规律,并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
1. 化学盐和金属的特性及反应规律
2. 化学实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
教学重点:
1. 掌握化学盐和金属之间的反应规律
2.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1. 化学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氯化钠溶液、铜片、铁片等
3. 实验记录表格
4. 安全措施:学生必须佩戴实验室安全眼镜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盐和金属的相关知识,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30分钟)
1. 讲解化学盐和金属的特性及反应规律。
2. 演示化学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三、实验操作(40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四、总结(10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盐和金属反应的规律。
2. 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实验记录表格,并写下实验报告。
2. 复习化学盐和金属的相关知识,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具:PPT、实验用具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化学盐和金属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注: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做到安全第一。
浅析循环腐蚀试验标准GMW14872—2013的应用
Zonghe 丫anjiu "综合研究 |浅析循环腐蚀试验标准GMW 14872—2013的应用黄艳(上海浩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201906)摘要:循环腐蚀试验标准GMW 14872—2013描述了评估零部件和总成件的加速实验室耐腐蚀性测试的方法,试验程序提供了循环条件(盐溶液、各种温度、湿度和周围环境)的组合,以加速金属腐蚀。
该程序可有效评估各种腐蚀机制,如一般腐蚀、电镀腐蚀、缝隙腐蚀等,可单独调整试验曝露/环境条件,以达到任何所的腐蚀曝露 。
GMW 14872—2013实施过程,试验条件 实 到的 合盐雾在试验过程中应用到的问题以及腐蚀片在试验的应用这3个方, 实测试 的。
关键词:腐蚀 性 性0引言GMW 14872—2013循环腐蚀测试方法包括1% (近似 值)的复合盐雾在高温 湿和温 的 应用。
一试验循环等于24 h ,—测试周1成,测试曝露是标试描述的, 标准提供的产以及 ,测试 试失所循环。
ASTM B117的雾耐腐蚀的考察, 测试样品在 条件耐腐蚀 的 , 整、零部件、总成件的通用标准应用很广泛,因此这个标准的试验应用更值得 研究。
本文以底盘件控制臂的测试为例,对试验过程中遇到 的3方的问题 单 ,一测试周在环境段喷4次盐雾,外观性检查进行6个循环周期,功能性检查63个循环周,腐蚀片的腐蚀如 6测试周期 时,腐蚀 0.84 土 0.14)g ;63测试周时,腐蚀 1 (9.47 土 0.38)g 。
1试验条件设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1.1 喷盐雾后30 min 内从100%RH 降湿至45%RH一测试循环由3测试 组成:(1) 第一 环境 温度 25 + 3)9;相对湿度为(45 土 10)%RH ;持续时间约8 h 。
(2) 第二湿温度为(49 + 2) = ;相对湿度约100%RH ;持续时间约8 ho(3)第三 温阶段。
温度为(60 土 2)>;相对湿度!30%RH ;持续时间约8 ho在第一 ,最实现的就是喷盐雾完成后迅速降湿多数箱体实情况如图1所示,达到标准要求,淋后产品曝露恒温恒湿至少1.5 h ,不被客户认可。
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ppt课件.ppt
金属与盐的反应
注意
(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元素的前面。 (K、Ca、Na除外)
(2)盐必须是可溶性的。 (3)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
考点1:判断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及反应现象
考点2:判断活动性顺序 考点4: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层次二: 制氢能力
不同金属与同种盐溶液 同种金属与不同盐溶液
考点5:判断速率快慢及产生氢气质量多少
考点6:根据反应图象比较
考点8:判断比较复杂的溶液或固体的组成
考点7:判断反应前金属混合物的组成
金属与酸的反应
注意
(1)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K、Ca、Na除外)
例5: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可 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BC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CuSO4溶液、Fe、Al D.AlCl3溶液、Fe、Cu
制氢能力 (1)将五种等质量的铝、镁、铁、锌、铜金属投入 到相同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盐酸中
例3:现有M、N、X、Y四种金属。将他们分别投入 盐酸中,Y溶解,X不溶解;将X浸入M的硝酸盐溶液 中,在X 表面有M析出;将M浸入N的硝酸盐溶液, 在M 表面有N析出。则M、N、X、Y的金属活动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 A )
A.Y>X>M>N C.N>M>X>Y
B.Y>X>N>M D.X>Y>M>N
Mg Al Zn Fe Cu
①制H2的速度由快到慢: Mg>Al >Zn>Fe Cu不反应 ②制H2的能力由强到弱: Al>Mg >Fe>Zn Cu不反应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6)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6)一、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答案:B解析:B【解析】A、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A说法不正确;B、木炭、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所以,反应现象中都有试管内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B正确;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置换反应,C说法不正确;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D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B.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答案: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金属铜在于硝酸银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金属锌完全反应,已发生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使溶液显蓝色;证明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银可能有金属铜。
一定没有金属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故答案选择B。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
2013全国各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含全国甲乙卷和各地试卷)讲解
2013国乙2013国乙07 2013国乙08 2013国乙09 2013国乙10 2013国乙11 2013国乙12 2013国乙13 2013国乙26 2013国乙27 2013国乙28 2013国乙36 2013国乙37 2013国乙38 2013国甲2013国甲07 2013国甲08 2013国甲09 2013国甲10 2013国甲11 2013国甲12 2013国甲13 2013国甲26 2013国甲27 2013国甲28 2013国甲36 2013国甲37 2013国甲38 2013北京2013北京06 2013北京07 2013北京08 2013北京09 2013北京10 2013北京11 2013北京12 2013北京252013北京262013北京272013北京282013山东2013山东072013山东082013山东092013山东102013山东112013山东122013山东132013山东282013山东292013山东302013山东312013山东322013山东332013浙江2013浙江072013浙江082013浙江092013浙江102013浙江112013浙江122013浙江132013浙江262013浙江272013浙江282013浙江292013福建2013福建062013福建072013福建082013福建092013福建102013福建112013福建122013福建232013福建242013福建252013福建312013福建322013安徽2013安徽072013安徽082013安徽092013安徽102013安徽112013安徽122013安徽132013安徽252013安徽262013安徽272013安徽282013天津2013天津012013天津022013天津032013天津042013天津052013天津062013天津072013天津082013天津092013天津102013重庆2013重庆012013重庆022013重庆032013重庆042013重庆052013重庆062013重庆072013重庆082013重庆092013重庆102013重庆112013四川2013四川012013四川022013四川032013四川042013四川052013四川062013四川072013四川082013四川092013四川102013四川112013广东2013广东072013广东082013广东092013广东102013广东112013广东122013广东222013广东232013广东302013广东312013广东322013广东332013海南2013海南012013海南022013海南032013海南042013海南052013海南062013海南072013海南082013海南092013海南102013海南112013海南122013海南132013海南142013海南152013海南162013海南172013海南182013海南192013海南202013江苏2013江苏012013江苏022013江苏032013江苏042013江苏052013江苏062013江苏072013江苏082013江苏092013江苏102013江苏112013江苏122013江苏132013江苏142013江苏152013江苏162013江苏172013江苏182013江苏192013江苏202013江苏212013国乙2013国乙0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答案:C2013国乙0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2013国乙0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答案:C2013国乙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第11考点 金属及其活动性顺序
三、 铁的冶炼
1.常见的铁矿石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 )。 是 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 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石灰石的作 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4.炼铁的产品:生铁。炼铁用的还原剂是CO。CO有 毒,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 气体,才能排放。如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气体。
二.金属的性质
【例2】(2015•金华)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植物灭菌治 病.配制好的溶液,若用铁制容器盛放,铁制容器内壁上 会产生一层红色物质.下列解释和结论正确的是( ) A铁的表面被腐蚀了,使铁生锈,该红色物质是铁锈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置换出铜,红色物质是铜 C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红色物质是铁诱 D铁与硫酸铜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红色物质是铜
2.(2014•荆州)铁钉在下列情况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B )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自来水中 D.浸没在植物油中
3.(2014•重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 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 结论不正确的是( B )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需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中考考纲 具体要求
年份 近三年广 东省中考 考查情况 2013 2014 2015
题型
填空
分值 6 9 9
难易 度 中 易 中
考查点
金属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和保护 金属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和保护 金属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和保护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 3=2Ag+Cu(NO 3)2Fe+CuSO 4=FeSO 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例如,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 2O+CuSO 4 = Na 2SO 4+Cu(OH)2↓+H 2↑ 2NaOH + CuSO 4 = Na 2SO 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2价的亚铁盐。
固相研磨法合成乙酰丙酮锌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固相研磨法合成乙酰丙酮锌 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 学号:专 业: 院 (系):完成时间: 2013年4月20日2013 年 4 月 20 日学校代码:11071 申 请 号: 密 级:摘要以无机锌盐﹑固体碱﹑乙酰丙酮为原料,在室温无溶剂的条件下采用固相研磨法合成乙酰丙酮锌,考察了锌盐﹑固体碱﹑乙酰丙酮的量及研磨时间对产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氯化锌﹑乙酰丙酮﹑固体氢氧化钠按1:4:1.8的摩尔比,在室温下研磨15分钟得产率最高。
关键词:固相研磨法乙酰丙酮锌室温无机溶剂Abstrat Take the inorganic zinc salt,solid alkali, the acetylacetone as a raw material, does nothave under the solvent in the room temperature to use the solid phase grinding method synthesis acetylacetone zinc,inspected the zinc salt,solid alkali,acetylacetone quantity andyield effect of grinding to the production rate the es infrared carries on theattribute to the goal product.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The zinc chloride,acetylacetone,solidsodium hydroxide according to 1:4:1.8 mole compared to, grinds 15 minutes production ratesunder the room temperature to be highest.Key words: Solid phase grinding method acetylacetone zinc room temperature inorganic solvent目录前言 (1)1.研磨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2)1.1固态反应原理 (2)1.2研磨的作用 (2)1.3催化剂的选择 (2)2.乙酰丙酮锌的制备方法 (2)2.1机理分析 (2)2.2固相法 (2)2.3乙酰丙酮盐的应用 (3)3.实验部分 (3)3.1仪器及试剂 (3)3.2合成方法 (3)4.结果与讨论 (3)4.1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3)4.2碱的种类及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3)4.3研磨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4)5.产物的结构表征 (5)6.结论 (5)前景展望 (6)参考文献 (7)致谢 (8)前言乙酰丙酮盐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其许多特殊性能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在化工、医药、石油、材料、机械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几种情况及练习
金属与多种盐混合溶液的反应常考的三种情况1、一种活泼金属与两种不活泼金属的盐的混合溶液反应将一定量Fe粉加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从Fe粉的量逐渐增加考虑滤液中溶质滤渣 Fe+ 2AgNO3=Fe(NO3)2+2AgAgNO3、Fe(NO3)2、Cu(NO3)2 Ag 少×多√√√Fe(NO3)2、Cu(NO3)2 Ag 恰×恰×√√Fe+ Cu(NO3)2=Fe(NO3)2+CuFe(NO3)2、Cu(NO3)2 Ag、Cu 少×多√√√Fe(NO3)2、 Ag、Cu 恰×恰×√√Fe(NO3)2、 Ag、Cu、Fe 多√少×√√2、两种活泼金属的混合物与一种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将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从AgNO3用量的逐渐增加考虑滤液中溶质滤渣 2AgNO3+ Fe=Fe(NO3)2+2AgFe(NO3)2 Fe、Ag、Cu 少×多√√√Fe(NO3)2 Ag、Cu 恰×恰×√√2AgNO3+ Cu = Ag+Cu(NO3)2Fe(NO3)2、Cu(NO3)2 Ag、Cu 少×多√√√Fe(NO3)2、Cu(NO3)2 Ag 恰×恰×√√Fe(NO3)2、Cu(NO3)2、AgNO3 Ag 多√少×√√3、一种活泼金属盐与一种不活泼金属的盐的混合溶液与活泼性居中的金属单质反应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滤液中溶质滤渣 2AgNO3+ Cu = Ag+Cu(NO3)2Al(NO3)3、Cu(NO3)2 Ag、Cu 少×多√√√Al(NO3)3、Cu(NO3)2 Ag 恰×恰×√√Al(NO3)3、Cu(NO3)2、AgNO3 Ag 多√少×√√练习:1(2014河西区)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如图1的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序号).(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______(要求一种方法即可).(3)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根据图2实验一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根据图2实验二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茜茜同学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绿色,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B.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CuSO4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答案;(1)A、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B、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C、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D、是利用了金属的硬度大的性质,故填:A;(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止铁锅和菜刀生锈可以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故填:氧气和水,擦干;(3)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是速率慢,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大;将铜伸入硝酸汞溶液中,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说明铜的活动性比汞强,故填:镁与稀硫酸反应比铁快,铜的活动性比汞强;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A、滤纸上不一定有铁,若是锌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没有铁,由于锌不与硫酸镁反应,故一定没有镁,故A错误;反应,故一定没有镁,故B正确;C、放入铁钉没有变化,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C错误;D、锌不与硫酸镁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滤液为浅绿色,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放入铁钉没有变化,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D正确;故选BD.2、(2013红桥区)Ag、Cu、Fe和Al是生产或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一刀切”法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问题
数理化学习 (V j ^Y 6I一刀切”法鮮金属与盘緣灰反启的问题■韩沙沙1,靳祖峰2摘要:关于金属和混合盐溶液的反应一直是河南 省中招考试命题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每年中招考试得 分率较低的题目.为了解决这类题目做题费时、得分率 低的问题,提出了“ 一刀切”法,即先按照金属活动性 顺序“由弱到强”排序,再根据题意“ 一刀切”,最后根 据“左渣右液”得到答案.该法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 得到答案,大大提高做题效率.关键词:“一刀切”;金属;盐溶液;初中化学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河南省中招考试命题的重 点与难点,也是每年中招考试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这类 题目包括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以及混合金属与盐 溶液的反应,甚至包含混合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虽然解决这类题目有很多方法,如挤牙膏法、“两点三 段法”、图示分析法m 等等,但是学生普遍反映方法较 难且浪费时间,尤其对于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更 是苦不堪言.下面介绍一种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方 法——“一刀切”法,该方法总结起来共八个字,即“由弱到强,左渣右液”,接下来请看详细过程.一、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如:将锌加人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当 加入的锌粉的量不同时,分别分析反应后的滤渣、滤液 的成分[2].分析:1.将该题涉及到的金属按照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序,即i A g 1 Cu2.具体分析如下:(1 )当锌较少时,锌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反应,即硝 酸银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银上面画一刀,即A iCuZnAg ,竖线右边的是滤液的成分:Ag +、Cu 2+、Zn 2+.(2)当锌恰好与硝酸银反应完时,锌的量只能将硝酸银反应完,但不能和硝酸铜反应,即锌的量在银和铜之间,故在银和铜之间画一刀,即,滤渣为Ag ,滤液为Cu 2+、Zn 2+.(3)当锌再多一点,锌不仅能将硝酸银反应完,还能和部分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铜上面画一刀,目卩丨A g 1::+丨Z n j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 Cu 2+、Zn 2+.(4)当锌恰好与硝酸铜反应完时,锌将硝酸银、硝酸铜都反应完了,但并没有剩余,故在铜和锌之间画一刀,即,滤渣为Ag 、Cu ,滤液为Zn 2 +.(5)当锌过量时,有锌剩余,故在锌上面画一刀,,滤渣为Ag 、Cu 、Zn ,滤液为Zn 2 + .可以看到,只需将金属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 序,再根据题意切一刀,最后利用“左渣右液”判断滤 渣、滤液的成分即可.整个用时不超过1 min ,大大加快 了做题速度,也保证了准确率.下面介绍该方法在中考 题中的应用.例1 (2019年河南23题)某金属(用R 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 ,相对原 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 03、Cu (N 03)2和R ( NO _, )2混合溶液中加入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 生.根据“左渣右液”,即竖线左边的是滤渣的成分:(1)写出R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作者简介:韩沙沙(1989 -),女,河南省汤阴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靳祖峰(1970 -),男,河南哲汤阴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2) 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自于___体上滴加盐2.具体分析如下:(1)当硝酸银溶液较少时,只能 与部分锌反应,即锌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锌上面画—刀,g 卩|Ag |Cu |Z ^.根据“左渲右液”,即竖线左酸时有气泡产生,所以滤渣中至少有R 出现,即或或这三种情况,故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 g 、Cu 、R .答案:(1)R +2HC 1=RC 12+H 2T (2) —定含有 Ag 、Cu 、R (3)Z ti 与AgNO ,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 Z n 与Cu (N 03)2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当增大的 质量大于减小的质量时,溶液质量增大.例 2( 2017年河南23题)在一定质量Cu (N 03)2、AgN 03和Ai (N 0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1) 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A g [C u,由于加人的锌是过量的,故只有一种情况,即P ^T z |t b i ,故所得固体的成分为Ag 、Cu 、Zn ,所以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答案:(1) Zn + 2AgN 03 —Zn ( N 03 )2 + 2Ag 或Zn + Cu (N 0,)2=Zn (N 03)2 +Cu(2)有气泡产生(3)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减小;锌与硝 酸铜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大,当减小的质量与增大 的质量相等时,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二、混合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如:向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人硝酸银溶液,当 加人的硝酸银溶液的量不同时,分别分析反应后滤瘡 和滤液的成分.分析:1.将本题涉及到的金属按照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序,即边的是滤渣的成分:八§、(:117〇,竖线右边的是滤液的 成分:Z t .(2)当硝酸银恰好与锌反应时,此时,铜粉还没有 参加反应,硝酸银的量位于锌和铜之间,故在锌和铜之间画一刀,即A g C u |Z n l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Zn 2+.(3)当硝酸银再多一点,不仅能完全和锌反应,还 能和部分铜反应时,铜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铜上面画一刀,即A g C UZ n i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Cu 2+ 、Zn 2+_(4)当硝酸银恰好 转化为了对应的盐溶液银并没有剩余,硝酸银白与铜反应时,硝酸银将铜和锌 即硝酸铜和硝酸锌,但是硝酸 5量位于银和铜之间,故在银和铜之间画一刀,即A g C u Z n |,滤渣为Ag ,滤液为/~> 2 + r -j 2 +Lu 、Zn .(5)当硝麵银过量曰寸,有硝酸银剩余,故在银上面画一刀,即A ;C u 1Z n ,滤渣为Ag ,滤液为Ag +、Cu 2+、Zn 2+_可以发现,“一刀切”法解混合金属和盐溶液反应 的问题时,仍然按照“由弱到强,左渣右液”的具体方 法做题,但与解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的问题不同的 是,划线的顺序变成从右至左.事实上,具体那一刀切 在哪儿,是需要根据题目来判断的,接下来通过中考题 来具体理解.例3 (2013年河南20题)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和A 1(N 0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下转第61页)②按图7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 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 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______;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 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 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解析:(4)①干燥管未放入稀硝酸前,里面空气的 压强就是大气压强.放人稀硝酸后,干燥管被封闭,烧 杯中的液面同时上升且高于干燥管内的液面,在大气 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共同作用下,烧杯内的一部分液体 会流人干燥管内而使管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大 于大气压强),直至大气压强与烧杯液面高于干燥管液 面造成的液体压强之和等于干燥管内的气压时.此时, 若装置气密性好,气体不外泄,管内气压就不会变化, 烧杯内的液体也就不会再流人管内,可以看到烧杯液 面仍高于干燥管液面,且干燥管内的液面在一段时间 内保持不变.②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千燥管铜片稀硝酸图7干燥管内的气体,干燥管内的气体压强就会逐渐变小 (小于装置外的压强),烧杯中的稀硝酸就会在外部压 强的作用下逐渐流入干燥管,去填补被抽出的气体,当 干燥管内的气体抽完,稀硝酸就充满干燥管;停止抽气 后,关闭弹簧夹,生成的气体就无法排出,干燥管内的 气体压强会逐渐增大(大于装置外的压强),里面的液 体就会被往外推到烧杯中,所以就可以观察到干燥管内液面下降,同时还看到铜片逐渐被稀硝酸溶解,并且 由于生成气体而可以看到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 由于生成硝酸铜而由无色变蓝色.答案:烧杯液面仍高于干燥管液面,且干燥管内的 液面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稀硝酸充满干燥管,铜片逐渐被稀硝酸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无色变蓝 色参考文献:[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 赵尚雄.对排水量气装置读数问题的“追问”及 本质探析[J ]•中学化学,2013(12) :21 -22.[福建省厦门市大嶝中学(3611 〇3)](上接第57页)图1(2)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3) 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由于溶液甲呈蓝色,所以溶液中一定有铜离子,故有三种情况,分别为或A g C u■或C uZ n ■.由于固体示得到溶液甲中一定含有CU (N 0,)2、Zn (N 03)2和A 1(N 03)3.答案:(1)没有(2)Al (N 03)3、Zn (N 03)2、Cu(N 03)2(4)C u +2AgN 03 —Cu (N 03)2 +2Ag ;Zn + 2 AgN 03 =Z n ( NO .,) 2 + 2 Ag [或 Zn + Cu ( N 03) 2—Zn (N 03)2 +Cu ]参考文献:[1] 叶茂.利用图示法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过 程[J ] •化学教学,2015(10) :85 -87[2] 陈龙.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探究[J ].中学生 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86.[1.河南省汤阴县文星中学(456丨5〇)2.河南省汤阴县教育体育教学研究室(456150)]中没有锌和铝,所以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根据图。
《盐的性质》盐PPT 图文
二. 盐的化学性质
还有部分盐如加热易分解哟!
1.盐
(可溶)
2.盐
+
金属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离子_Na_+ _Cl-_CO_32_- ,一定没有_Ca_2+。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 Na2 NhomakorabeaO3过量)
小结: 盐 的 性 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主要应用 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 做了母 亲,我 才深深 的知道 ,这样 的爱, 不带任 何附加 条件, 不因万 物毁灭 而更改 。只想 守护血 浓于水 的旧时 光,即 便峥嵘 岁月将 容颜划 伤,相 信一切 都是最 好的安 排。那 时的时 光无限 温柔, 当清水 载着陈 旧的往 事,站 在时光 这头, 看时光 那头, 一切变 得分明 。执笔 书写, 旧时光 的春去 秋来, 欢喜也 好,忧 伤也好 ,时间 窖藏, 流光曼 卷里所 有的宠 爱,疼 惜,活 色生香 的脑海 存在。
(3) Na2SO4 + Ba(OH)2 = BaSO4↓+2NaOH
(4) K2SO4 + NaOH = 不反应 (5) Na2CO3+ Cu(OH)2 = 不反应
看谁又 快又对
(6) MgSO4 + 2NaOH =Na2SO4+Mg(OH)2↓
初三化学寒-05-金属性质的研究
初三化学寒假班(教师版)金属性质的研究知识温习一、默写稀酸的通性(通式,举例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默写碱的通性(通式,举例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根据提示填空或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我们通常用_________来中和酸性土壤。
2.由于我们头发中含有油脂能够在_________性情况下溶解在水中被冲洗,所以洗发水一般都是_________性的,而为了保护头发,护发素一般是_________性的。
3.胃酸过多,我们可以尝试服用含_________或_________的药物来治疗。
4.波尔多液是良好的杀菌剂,它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混合制得的,其制取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残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残渣中一定含有Ag、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AgNO3
B.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u(NO3)2
C.残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D.残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的或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所以铁粉和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时,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和硝酸铜进行反应.
解答:解:根据题意残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生成,所以铁粉完全反应.
根据活动顺序可知,铁粉完全反应有四种情况:
一是:铁粉反应了一部分AgNO3,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AgNO3
二是:铁粉恰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此时残渣为银,滤液有Fe(NO3)2、Cu(NO3)2
三是:铁粉和一部分硝酸铜溶液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残渣为银和铜,滤液有Fe(NO3)2、Cu(NO3)
2
四是:铁粉恰好和硝酸铜溶液完全反应,此时硝酸银溶液也反应完全,残渣为银和铜,滤液有Fe(NO3)2
四种情况中滤渣中都有银,滤液中都有硝酸亚铁溶液.
对比四个选项只有选项D正确.
选D
点评: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
金属与酸、盐混合溶液反应的优先置换原理
从广义上(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看,金属跟酸、金属跟盐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当金属跟酸或盐的混合溶液反应时,其反应顺序如何判断呢?
在相同条件下,还原剂总是优先与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发生反应。
同样,氧化剂总是优先与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发生反应。
而物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的判断,则是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原子的还原性较强,则其离子的氧化性较弱;排在后面的金属元素其原子的还原性较弱,则其离子的氧化性较强。
例题:向粉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反应停止后过滤,若滤出的不溶物中含有铁,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滤渣中必定含有,可能含有
B. 滤渣中必定含有,可能含有
C. 滤液中必定含有,可能含有
D. 滤液中必定含有,可能含有
解析:几种金属(除外)与排在它们后面的一种金属盐溶液相互反应时,根据优先置换原理,首先是最活泼金属跟盐反应,当它反应完全后,才依次轮到后面的金属跟盐反应。
在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首先反应的是Mg,其次是Fe。
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Fe时,说明Mg已部分或全部与盐酸、反
应,生成了对应的;Fe可能部分参加了反应,过滤后滤渣应为被Mg(或Fe)置换出的部分铜(或全部铜),即滤渣中一定含有Cu。
由于滤渣中含有Fe,所以滤液中一定不含(Fe跟盐酸、均反应,不能共存);因盐酸、的量未知,故Mg可能有剩余;Fe可能参加了反应,也可能未参加反应,于是滤液中可能含有(不是一定含有)。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以Mg的质量为标准,对参加反应的盐酸、的量作3种假设:(1)Mg只部分反应,(2)Mg恰好反应完,(3)Mg已反应完,Fe部分参加反应。
其共同点:一是滤液中一定含有,滤渣中不一定有Mg。
二是滤液中不一定含。
答案:A、C。
题型一:考查核心:(1)活泼金属置换多种不活泼金属的顺序(2)反应物过量情况的分析。
四种经典题型,即金属加入混合盐溶液之后,滤渣、滤液的组成分析:
(滤渣就是金属单质)因为有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知道滤渣是什么?渣就是固体。
①滤液中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银离子)
②滤液中加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有铜离子)
③滤渣中加酸,不产生气体(说明没有氢前金属单质)
④滤渣中加酸,产生气体(说明滤渣中有氢前金属单质)
例1:在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全后过滤,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分步分析:
1.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顺序:Zn Fe Cu Ag(四种金属活泼性从强到弱)(先置换最弱的金属)
铁的量再多也置换不出来锌,因为锌比铁活泼。
① Fe+2 AgNO3= Fe(NO3)2+2Ag ,AgNO3反应完全之后
② Fe+Cu(NO3)2= Fe(NO3)2+ Cu
2.假设Fe的量不同时,滤渣中和滤液中分别有什么
(1)Fe的量很少,只反应掉部分AgNO3,反应①进行不完全,滤渣中有Ag,滤液中有Zn2+、Fe2+、Cu2+、Ag+(2)Fe的量恰好反应掉AgNO3,反应①进行完全,滤渣中有滤渣中有Ag,滤液中有Zn2+、Fe2+、Cu2+
(3)Fe的量反应掉全部AgNO3还有剩余,反应①进行完全、反应②进行不完全,滤渣中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Cu2+
(4)Fe的量恰好反应掉AgNO3和 Cu(NO3)2,反应①②均进行完全,滤渣中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5)Fe过量,反应①②均进行完全后Fe仍有剩余,滤渣中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3.据上述五种可能情况,由题中产生气体一项进行分析,只有第(5)种情况符合题意,选出A。
题目解完。
练习:某溶液中含AgNO3、Cu(NO3)2、Zn(NO3)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成A.B.C.D四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向A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组成是,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 __ ;
(2)向B所得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有蓝色沉淀产生,则滤渣组成是,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 __ ;(3)将C所得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组成是,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 __ ;
(4)将D所得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组成是,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 __ 。
确定滤渣组成的捷径:在争分夺秒的考场上,我们力求又快又好的解题方法。
读题之后,确定是滤渣中加酸,产生气体这种模型,解题步骤如下:
1.将H和题目中出现的金属元素(不论单质还是离子)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好:
Zn Fe H Cu Ag
2.按“在H前面,只找一个,往后扫描,一网打尽”读出答案。
在H前面的第一个金属Fe停下,从Fe起(含Fe),往后扫描题中出现的金属,就是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
即为Fe、 Cu、 Ag
在讲这些题时,应该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先置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