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卫生与安全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葡萄球菌(外毒素):A.革兰氏阳性菌B.无鞭毛,无芽孢,不能运动C.兼性厌氧或需氧D.最适生长温度35--37°但在0---47°都可生长,抵抗力较强E.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家畜的皮肤和牛的乳房中等F.致病菌种,金葡萄球菌
金葡萄球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对热抵抗力较强,耐盐性强,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其他中
3.添加量少,活性高,抗氧化性强
4.价格便宜,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5.在饲料中的存在易于测定
饲料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饲料中某些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称为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的分类:蛋白质类,矿物质类,碳水化合物类,维生素拮抗物类,刺激免疫系统的抗营养因子,综合性抗营养因子
蛋白质抑制因子:指能和蛋白酶的必须基因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抑制蛋白酶与底物结合是蛋白酶的活力下降甚至丧失的一类物质
1.影响动物生产,繁殖性能
2.干扰和抑制动物免疫系统
3.导致动物癌变死亡
4.影响畜产品安全
饲料的防霉措施:
物理防霉法:
1.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
2.改善饲料储存,运输条件
3.选育和培育抗霉菌的饲料作物品种
4.选择适当的种植或收获技术
5.应用辐射技术
化学防霉法:添加防霉剂
微生物防霉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降解霉菌毒素的毒性
3.引起饲料发热,招致微生物滋生
4.丧失营养价值
仓虫的控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加强对外检疫
2.仓储害虫的防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习性防治,高温杀虫,低温杀虫,气控防治,药物防治,谷物保护剂防治
饲料寄生虫的污染及控制
寄生虫:将其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另外一种生物上,同时对被寄生生物造成损害的一种生物
畜禽肉及内脏等饲料中常见的寄生虫:猪囊尾虫,旋毛虫,岗地弓形虫,肝片吸虫
水产品中寄生虫:华支睾吸虫,刚棘颚口线虫,肾膨结线虫
农产品中寄生虫:姜片吸虫,钩虫,蛔虫
污染控制(寄生虫)
1.饲料检疫
2.对饲料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处理
3.控制传染途径
4.加强环境和卫生控制
霉菌及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及控制
霉菌:是真菌丝体发达而又不形成较大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的俗称
雄性动物:乳腺肿胀,包皮水肿,睾丸萎缩及精液质量下降
饲料非生物性污染及控制
主要环境污染物:二噁英,铅,汞,镉,砷无机氟化物
二噁英的危害与预防:引起雌性动物卵巢功能障碍,抑制雌激素的作用使动物不孕,流产等,
雄性动物出现精细胞减少,成熟,精子退化,雌性化
免疫毒性:胸腺萎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致癌性
2.化学脱毒法:主要是碱化方法,氨水,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钙
氧化剂处理,过氧化氢,氯气,次氯酸钠
3.微生物脱毒法:微生物制剂和酶制剂
4.饲料添加剂:吸附剂,活性炭,膨润土,硅藻土
主要的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
AFT特点之毒性极强
急性毒性:
1.AFB1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最敏感的动物是雏鸭
2.急性毒作用,肝脏毒
脂肪酸败:脂肪长期贮存于不适宜的条件下,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其酸值,过氧化值,及熔点增高,并对油脂感观性质发生不良影响,这种变化为脂肪酸败
饲料脂肪酸败原因:
1.温度与湿度:温度↑,微生物生长↑,脂肪酸败↑
水含量↑油脂水解酸败
2.油脂含量和种类:油脂含量↑饲料易氧化变质
脂肪不饱和度高,精炼度低,易发生氧化
农药残效:农药除在使用时直接作用于虫害,病菌等发挥药效外,其在环境中消失或降解前仍具有杀虫杀菌的效果的现象
农药残毒:指人和动物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或饲料而造成的中毒反应,包括农药本身及其衍生物,代谢产物,降解产物,以及其在环境食品饲料中的其他反应物的毒性
污染途径:直接污染,间接污染
有机氯农药残留: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强在环境中不易被降解,环境中具有很高的残留量,可在动物体内长时间积蓄
1.假单胞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可运动
2.微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可运动
3.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有芽孢,可运动
致病性菌属:(内毒素是一次性的,外毒素是永久的)
1.沙门氏杆菌(内毒素):感染部位:大小肠,胃,肝脏
病症:胃肠炎,伤害,副伤害
2.大肠杆菌(内毒素):A.革兰氏阴性菌B.周身有鞭毛,能运动,无芽孢C.好氧或兼性厌氧D.最适生长温度37°,但在15--45°均可生长E.正常情况下为有益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会变成致病菌
仓库害虫的传播途径:
1.粮食自身带虫传播
2.仓内潜伏害虫的传播
3.包装器材或运输工具带虫传播
4.从仓外直接进入
仓虫生物学特性:耐干性,耐热冷性,耐饥性,繁殖性能高,食性广
影响仓虫发生的生态因子:营养因子,生物因子,气象因子,人为因子
仓虫的危害:
1.蛀食动植物原材料及其加工制品等
2.代谢物污染饲料使之有毒
人类肝癌流行病学
人类急性中毒
中毒表现:
1.损害肝脏等组织2.抑制动物的免疫系统3.致癌4.动物中毒死亡5.繁殖性能下降6.畜产品中残留
预防措施:
1.防霉:最根本措施,预防饲料被霉菌污染
田间操作:防虫,晾晒及时
贮藏:控制水分
化学方法:药物防霉
2.去毒:物理方法:挑选霉粒,碾扎加工发,加水搓洗,吸附法
化学方法:加碱处理,二甲基乙醚去油脂中的AFB1
细胞毒性,对肾脏的损伤较重
牙齿损伤
农药对饲料的污染及控制
农药的相关概念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动植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原药,有毒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和反应杂志的总称
饲料卫生与安全学
绪论
饲料(feed):能提供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动物健康、维持和促进动物生长和生产,合理使用不发生有害的可饲物质的总称。
饲料分类:
1.饲料原料:粗饲料,青绿~,青贮~,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饲料添加剂
2.配合饲料产品:全阶配合饲料,进料补充料(反刍),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
3.饲料产品形状:粉状,颗粒,膨化,碎粒,块状饲料
3.可使肝细胞坏死,肝出血,肿大,肝胆管上皮增生等
慢性毒性:
1.肝组织学变化: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肝管上皮增生及肝纤维化,肝硬化
2.肝功能变换:血清转氨酶,ATP,碱性磷酸酶,球蛋白升高
3.其他症状: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食物利用率降低,母畜不育或产子少
AF对人类毒性
人体细胞体外实验:抑制细胞分裂,DNA合成,染色体破碎
危害:慢性中毒损伤肾小管,引起贫血,干扰Zn,Cu,Fe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而产生
毒作用,对雄性动物生殖系统有明显毒害作用
砷的危害内致死,慢性中
毒被毛脱落肌肉萎缩四肢疼痛
氟化物的危害:长期进入机体,引起动物慢性中毒
影响骨骼生长和再生长
抑制骨髓活性,引起贫血
分类:(打不出来)
蛋白质抑制因子抗营养作用:
1.降低蛋白质利用率
2.造成动物的胰腺肥大增生
3.KTI影响动物生长
4.降低脂肪的吸收
5.KTI抑制因子明显影响饲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
蛋白酶抑制因子处理方法:
1.传统的蒸煮,高温高压,烘烤
2.红外线处理,微波处理和膨化处理
3.射线辐射照处理,没处理发芽处理等
2.复杂性:相互协同作用,自然污染毒性高于人工感染,呈现非典型症状,同一毒素对不同动物造成危害不同
霉菌毒素危害特点:
1.群发性和无污染性
2.无免疫性
3.地域性和季节性
4.引起损害的多样性
5.中毒症状复杂多样
饲料霉变的感官变化:饲料发热,发潮,结块,生霉,变色,变味,重量减轻,霉烂
霉变饲料对动物毒害作用:
饲料添加剂:指为利于养分消化吸收,改善饲料品质,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保障动物健康而参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饲料卫生与安全:是指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对动物健康及正常生长,畜产品食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等特性的概括
饲料生物性污染及控制
非致病性细菌:是引起饲料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评价饲料卫生与安全质量的重要指标
6.影响消化功能
7.致癌性
8.实质器官变化
9.影响畜产品质量
脂肪酸败防治措施:
1.注意油脂和饲料的储存条件
2.注意原料的选用和饲料的配合
3.饲料中合理添加适量抗氧化剂
抗氧化及添加注意事项:
1.抗氧化剂本身或与饲料组分作用后的产物对畜禽健康无毒害安全可靠
2.添加不同饲料产生异味和颜色,不影响畜产品质量
3.内毒菌(外毒素):A.革兰氏阳性菌B.有鞭毛,能运动,产生芽孢C.厌氧,是目前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D.最适生长温度35°,不产芽孢的细菌易于杀灭,芽孢抵抗力极强E.自然界中广泛存在F.毒粉型
临床症状:中毒后,最急性者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病畜出现四肢无力全身麻痹,运动不便,不能站立,等中毒症状,有的24h内即可死亡
临床症状:中毒动物发生剧烈呕吐,大量流涎,腹痛腹泻,粪便带血,严重腹泻后出现失水症状,肌肉痉挛,虚脱,体温大多正常
细菌菌相:指共存于饲料中的细菌种类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细菌数量:指单位重量饲料的细菌含量
饲料细菌污染的危害:
1.引起饲料腐败变质:是指以饲料细菌为主的多种元素作用下,饲料降低或失去营养价值等一系列变化
2.导致动物产生疾病和中毒:
细菌性饲料中毒:指动物因摄入了含有有害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饲料而引起的一切中毒
感染型饲料中毒:病原细菌污染饲料后在饲料中大量繁殖,这种含有大量活菌的饲料被动物摄入后,会引起动物消化道感染而造成中毒
毒素型饲料中毒:饲料中污染了某些细菌以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细菌在饲料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这种饲料被动物摄入以后引起的中毒
植物凝集素抗营养作用:
1.采食量下降的影响
2.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抑制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
4.抑制生长,胰腺增生
铅对动物的危害:
1.损害神经系统
2.影响造血功能
3.引起慢性肾炎,影响泌尿系统
4.影响消化系统
5.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
汞的危害:是一种神经毒,重金属元素,在脑中积蓄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脑组织代谢障碍,慢性汞中毒,可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甲基汞对肝脏的肾脏有毒害作用
镉主要以水溶性镉,吸附性镉,难溶性镉形式存在
综合法:抗氧化剂和酶合作的防霉剂---------新型高效防霉剂
严格执行饲料卫生标准
其他方法:低温贮藏,低氧处理等
霉变饲料的处理和利用:
剔除霉粒法:主要是霉变破损和虫蛀籽粒
混合稀释法:将为污染和轻度污染的饲料混合稀释
对饲料中霉菌毒素进行脱毒处理:
1.物理学脱毒法:水洗法,溶剂提取法,加热去毒法,辐射去毒法
3.微量元素添加计量
4.空气中的氧和过氧化物
维生素A,B-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部分氨基酸及肽类
5.其他原因:光照,表面积,存放时间,贮存不当
感官变化:色泽,透明度,气味,滋味
饲料脂肪酸败对动物健康和饲料品质的影响
1.降低适口性
2.降低营养价值
3.影响酶活性
4.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
5.影响免疫功能
新方法:高压破坏臭氧,微生物去毒
3.执行饲料容许量标准
4.动物治疗
镰刀菌毒素种类:1.单端孢霉素类2.玉米赤霉烯酮3.丁烯酸内酯4.串珠镰刀菌素5.伏马毒素
T-2毒素产毒菌:三线镰刀菌,拟枝镰刀菌,梨孢镰刀菌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状
雌性动物:乳腺肿胀,阴户和阴道水肿,阴道和直肠脱垂,子宫卵巢萎缩,产子数减少,流产及不孕
霉菌毒素:指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物
产毒条件:1霉菌生长受到一定限制时2温度,水分和相对湿度,氧气,营养因素
霉菌类型:
类型田间霉菌贮藏霉菌
感染期生长成熟过程中收获贮存过程
适宜生长条件5---25°25--30°
常见菌属镰刀,麦角,甘薯黑斑曲霉,青霉
霉菌毒素特点:
1.隐蔽性:慢性霉菌毒素污染,污染浓度不高,难检测
有机磷农药残留: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外界环境中以较快的速度经气化,地下渗透,氧化水解,土壤中微生物降解等作用,使其残留期缩短
预防饲料农药污染措施:
1.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3.制定农药生产使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4.对已污染或农残超标的饲料进行适当的去污处理或另作他用
饲料脂肪酸败及控制
3.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带菌畜产品
人畜共患病
饲料细菌污染的控制:
1.严格检测饲料原料,禁止使用被污染的原料,选择优质原料进行生产和加工
2.应保持原料新鲜
3.掌握正确的生产加工方法
4.利用畜禽粪便加工饲料需经高温干燥或发酵处理
5.保证良好的仓储条件
6.饲料中添加防腐剂
7.严格执行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仓储虫害污染及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