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12课《废物利用》

合集下载

六年级美术上册《废物新用》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废物新用》教案、教学设计
2.写一篇关于废物新用创作过程的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创作灵感来源、废弃物选择及处理方法、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等。
提交方式:将心得体会整理成电子文档,发送至教师邮箱。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社区废弃物分类回收、环保宣传等。活动结束后,小组提交一份活动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活动策划、实施过程、成果展示等。
提交方式:将收集的资讯、案例和创意整理成电子文档,发送至教师邮箱。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情感态度,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4.通过废物新用的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废弃物再利用的价值,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美术创作技巧,还能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全面提升,为构建和谐、环保的社会贡献力量。
3.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弃物巧妙地融入作品,展现废物新用的魅力。
4.课堂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废物新用的意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7.总结提升,激发潜能:在教学结束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强调废物新用的重要性和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废弃物再利用,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被我们视为废物的物品,其实它们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废物的秘密,让它们焕发新生。”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对废物新用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废物新用—神奇的瓦楞纸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废物新用—神奇的瓦楞纸 ︳湘美版

《废物新用—神奇的瓦楞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瓦楞纸的特点,学会利用瓦楞纸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废物利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了解瓦楞纸的特点。

2. 学会利用瓦楞纸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瓦楞纸的切割和粘贴技巧。

2. 创作的思路和方法的引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瓦楞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材料做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种材料叫做瓦楞纸,它是一种环保、可再生的材料。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瓦楞纸的特点:瓦楞纸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可以切割、折叠、粘贴,非常适合用于手工制作。

2. 教师出示瓦楞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怎么样?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是用瓦楞纸制作的,通过切割、折叠、粘贴等手法,可以创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

三、示范讲解1. 教师示范瓦楞纸的制作方法,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要小心。

3. 教师示范完毕后,引导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制作过程难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只要掌握好切割、折叠、粘贴的技巧,就可以轻松制作出瓦楞纸作品。

四、学生练习1. 教师发放瓦楞纸和制作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交流。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瓦楞纸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教学延伸1.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瓦楞纸的制作方法,尝试创作出更加复杂、精美的作品。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瓦楞纸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第12课废物利用(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废物利用(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废物利用(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废物利用的意义和环保意识。

2. 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3. 废物利用作品欣赏。

4. 制作废物利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制作废物利用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作品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废物利用作品案例。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废物材料(如塑料瓶、纸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废物利用的意义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废物利用。

2. 新课内容:讲解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内容,利用废物材料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第12课废物利用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见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件废物利用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身边的废物材料,设计一件废物利用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3. 学生作品的美感和创新意识是否有所提高,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合作精神。

5. 针对学生的表现,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创意十足的废物利用作品,如用塑料瓶制成的装饰品、用废纸盒制作的玩具等,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废物利用的好奇心和兴趣。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废物新用》课件02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废物新用》课件02
《废物新用》课件
——变废为宝
学习目标: 1.我能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 2.我能根据收集的废弃物的不同形状、材质特征 制作一件艺术品,并用文字描述出主题。 3.我能拓宽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重难点: 我能根据收集的废弃物的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 作一件艺术品,并用文字描述出主题。
Page 14
Page 15
Page 2
独学(课前前置)
看书思考: 1.哪些废弃物可以再回收做成艺术品? 2.选择一个自己准备的废弃物,根据其 外形、材质写出十个联想到的物品或三 个与它相关的物件。
Page 3
对学
Page 4
杯 子
1.对子检查独学完成 情况。 2.和对子分享对不同 材质的联想(这种材 料可以做成什么东 西)。
不同材质 制作的作品
Page 5
材料:鸡蛋壳
不同材质 制作的作品
Hale Waihona Puke Page 6材料:旧书
不同材质 制作的作品
Page 7
材料:纸杯、卡纸
不同材质 制作的作品
Page 8
材料:可乐瓶
群学
研讨: 1.不同废弃物的各种联想。 2.根据收集的废弃物的不同形状、材 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品,并用文字描 述主题。
Page 9
小提示:
同学们可以分工合作,共同选择一种材料, 进行设计创造。
注意正确使用剪刀,不要伤到自己和别人。 注意保持教室卫生环境,不乱丢纸屑。
Page 10
Page 11
作品赏析
Page 12
作品赏析
Page 13
拓展
罗丹: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 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

第12课 废物利用(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 废物利用(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废物利用(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废物利用,通过教授废物利用的概念,以及废物利用在艺术中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把无用的废物变为有用的艺术品,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废物利用的概念,明确废物利用的重要性。

2.了解废物利用在艺术中所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

3.学会使用废物创作艺术品,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技能水平。

4.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学习使用废物创作艺术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废品创作中找到灵感,如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废品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废物创作的过程和乐趣,最后通过交流展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废物创作的乐趣和美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废物利用的看法,引导学生认识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步:讲解1.讲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废物变废为宝的重要性和意义。

2.讲解废品创作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废品创作出艺术品。

第三步:实践1.让学生组成小组,分配废品并要求学生创作出一件艺术品,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步:交流展示1.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创作技能。

2.教师点评和总结,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学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价值和美妙,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废物利用的拓展性。

六、教学评估1.学生对废物利用的了解程度。

2.学生使用废品创作艺术品的技能水平。

3.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程度。

小学美术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 第12课《废物新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 第12课《废物新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废物新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 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方法与过程]: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 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2学情分析生活中有很多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如易拉罐、纸杯、破旧衣服等,通过本课的学习根据废旧物的材质、形态、结合学生的想象力体验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双手学着去创造美。

3重点难点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废物新用一、活动导入 , 激发兴趣:1、出示教师小作品,请学生说出制作材料。

师:这是老师做的“顽皮小人”小玩意, 谁想把它拆解开来好让大家知道这是用哪些材料做的?(鸡蛋壳、发夹、瓶盖、卡纸等做成)小结:美好的东西不一定要花大价钱去买,有时候它就在我们身边,包括被我们扔掉的废弃物。

2 、出示课题——《废物新用》。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材料分类:师:老师看到今天同学们带来的非常丰富的材料,在造型之前我们先给这些材料来分分类吧,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分类呢?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之后,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分类:(①纸质类②金属类③木竹类④布类⑤陶瓷类⑥玻璃类⑦塑料类⑧其他)3、不同材料造型方法的探讨:课件出示几幅作品,提问:看看下面这几幅作品,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类型的材料做的吗?猜猜造型的用了哪些办法?(第一幅是绳类材料:绕、捆的方法;第二幅是纸类材料:剪、贴的方法;第三幅是木头材料: 拼接、捆绑的方法;第四幅是塑料材料:借助大头钉插接的方法。

)4、手头材料尝试造型:请大家用手头的材料试一试刚才的方法,或者也可以研究下我们刚才没提到的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方法造型呢?(主要有:剪、卷、绑、贴、插接、绕等。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2.废物新用》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2.废物新用》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2. 废物新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废物新用》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概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废旧物品再利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如何将废旧物品创新性地应用于美术创作中,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概念,学会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创新事物的敏感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方法,学会创新性地运用废旧物品进行美术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将废旧物品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案例分析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废旧物品创新应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讲解与示范:讲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概念,示范如何将废旧物品创新性地应用于美术创作。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发挥创意。

4.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废旧物品的创新利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程标题《废物新用》、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2废物利用 |湘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2废物利用 |湘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废物利用 | 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2. 通过对废物的再利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关注环保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废物利用的意义和作用2. 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3. 废物利用的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废物变废为宝,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废物利用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废物利用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废物利用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将完成的废物利用作品进行展示,相互交流、学习,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废物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废物利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

3. 评价学生作品的美观程度、实用性和创意性。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废物利用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将废物变废为宝。

3.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定期组织废物利用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学会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构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废物新用》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废物新用》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
《废物新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探索利用废弃物设计并制作简单而有创意的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利用废弃物设计并制作简单而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废弃物;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创作吗?它的创作步骤又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废物新用》;
二、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作品《凤凰》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幅作品具有哪些特点?它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变废为宝—巧用废旧纸盒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变废为宝—巧用废旧纸盒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变废为宝—巧用废旧纸盒︳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旧纸盒的再利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发现废旧物品的潜在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废旧纸盒的再利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品的潜在价值。

2. 如何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作品的整洁和美观。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旧纸盒的再利用方法和创作技巧。

2. 演示法:展示一些变废为宝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废旧纸盒的再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废旧纸盒,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废旧纸盒可以用来做什么吗?二、新课内容1. 讲解废旧纸盒的再利用方法,如制作储物盒、笔筒、花盆等。

2. 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切割、粘贴、装饰等。

3. 展示一些变废为宝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实践环节1. 分发废旧纸盒和所需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邀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一个实用的物品。

2. 下次上课时,带来学校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废旧纸盒的再利用方法,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

同时,本次课程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废旧物品的潜在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环节。

第12课废物新用(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废物新用(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废物新用(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弃物,学会将废物变废为宝。

二、教学内容1. 废物利用的意义和原则。

2. 废物新用的创意和实践。

3. 废物新用的作品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将废物变废为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教学课件。

2. 学具: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盒、布料等)、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废物利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废物利用的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将废物变废为宝。

展示一些废物新用的创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六、板书设计1. 第12课废物新用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具与学具准备6. 教学过程7.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将作品拍照至班级群。

2. 课后思考: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废物利用,提高环保意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废物利用的意义和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弃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废物新用》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废物新用》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废物新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废物新用》是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成为重要的议题,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废旧物品,通过创意和手工制作,将废物转化为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的新物品。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些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艺术作品,如用易拉罐制作的机器人、用旧布料制作的靠垫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接着,教材介绍了废物新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收集废旧物品、构思设计、制作加工等。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本课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了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废物新用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到废旧物品可以通过创意和手工制作变成有价值的新物品。

2.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如裁剪、粘贴、编织等,能够运用这些技能将废旧物品制作成艺术作品。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废旧物品制作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废物新用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创意和手工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1.掌握废物新用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将废旧物品制作成艺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年级美术上册12课《废物利用》教学内容

六年级美术上册12课《废物利用》教学内容
双人旁:得、往、很孑子字旁(孩)扌提手旁(打把拉)辶走之底(过远近)(1)材料的选择、收集。
(2)确定制作主题、内容。
一架飞机一位老师一群老师一座房一间房子
木字旁:桃、树、林、机、桥(3)根据收集的废弃物等综合材料及制作的主题进行构思、设计草图。
真—假朋友—敌人漂亮—丑lou(4)作品展示、交流。
说来说去写来写去游来游去三、小组合作,实践创作。
1、我们先来了解《凤凰》背后的故事。教师讲解作品的制作背景及制作过程。
2、接下来我们欣赏作品的几个局部,欣赏并思考:凤凰的这些部位用了哪些废弃物作为材料?
3、师生交流后小结:《凤凰》制作的材料全部是施工现场的建筑废弃物及工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废弃物。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废弃物材料的巧妙联想与组合:铁锹拼接成“羽毛”、红色安全帽构成“凤冠”、建筑钢条及围栏布拼接成“凤尾”等。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2、主动寻求和开发利用废弃物品,运用丰富多样的媒材、技术进行美术创作,表达对生活、社会的关注。
3、在以个人和集体合作的美术学习中,发展综合学习能力,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开发利用废弃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
增强环保意识。
三、欣赏交流,深化认识
1、教师出示教材中彩绘木雕制作的《凤凰》,组织学生欣赏、思考:两件《凤凰》作品分别有什么用途?材料有何不同?给人什么感受?
2、出示一组综合材料造型的作品,学生欣赏,体会不同材质在作品中的作用。
四、课题小结,学习延伸
1、课堂小结。
2、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第二课时
一(块)稻田一(面)队旗一(场)球赛一(把)铜号个一个个一个个红红的苹果1、作业要求:分小组合作,策划并制作一件综合材料作品,并用文字描述作品要表达的主题。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十二课 废物新用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十二课 废物新用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十二课废物新用︳湘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第十二课,教学内容为“废物新用”。

此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教授学生废物再利用的概念,让学生学会感知废物的美,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创造具有实用和美观的手工艺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将达到以下知识目标:1.了解废物再利用的概念;2.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美学性质及其可再利用的价值;3.了解手工制作过程中如何创造美学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将达到以下技能目标:1.掌握废物再利用的基本技术;2.掌握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技巧;3.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将达到以下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教学内容1.环保教育: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相关情况,并引导学生重视废物及回收再利用;2.废物新用的介绍:通过图片等方式介绍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并让学生感受废物的美;3.创意手工制作: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设计创意产品,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会安排时间、分类材料等;2.教学流程本课程将被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通常情况下,老师将以幻灯片或图片等方式呈现环境污染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废物及废物反对的精神,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接下来,老师将介绍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及其美学价值,让学生感受到废物创意的概念。

这是创意出发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老师会在讲解细节中向学生介绍细节及技巧,介绍一些可以用于制作的废片、手工具材料等。

然后老师会示范制作过程,以便学生了解电动卷轴、剪刀、悟空钳等常见手工具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基本合理的手工产品的设计。

最后,第三阶段,老师将会让学生在设计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创造出一个可用及美观的手工艺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废物新用 ︳湘美版 (4)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废物新用 ︳湘美版 (4)

《废旧新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旨在培养学生的节约资源意识。

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

有较好的动手制作能力与色彩搭配知识。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超轻粘土的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废旧新用》一课的设计,旨在提升学生对超轻粘土制作的熟练程度,同时通过废旧物品与超轻粘土的巧妙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表现。

要有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废旧新用,如何将超轻粘土与废旧物品巧妙结合。

过程与方法:学会超轻粘土的制作技巧,并装饰废旧物品,使其重焕新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超轻粘土制作技巧,利用超轻粘土结合废旧物品的自身特点,使废旧物品重放光彩。

教学准备:超轻粘土枯树枝废旧物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大家可以一起跟着节奏打节拍。

(播放《爸爸去哪歌曲片段》)这是哪一个节目主题曲呢?师:爸爸去哪儿?师:老师也收到了村长的来信,一同去看看吧!(课件展示来信内容:亲爱的同学们,羊村要举办月光晚会,爸爸们也受到了小羊们的邀请。

可是给小羊们准备什么样的小礼物才会既经济实用又别具匠心呢?你们愿意帮助爸爸们顺利完成任务吗?)生:愿意。

师: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老师也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展示手工花)请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感受,体会超轻粘土与废旧物品的相结合。

引出课题)师:大家真是火眼晶晶。

老师通过想象创造,将废旧的枯树枝重新装饰,让它重换新生。

这种方法就叫做——废旧新用(学生齐说)。

(展示课题)(一)新课教学师:超轻粘土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欣赏运用综合材料制作的艺术品。
二、自主探究,获得方法
1、学习单种废弃物材料制作艺术品的方法。
(1)认识废弃物原有的材料属性,如材质,形状,色彩等。
(2)转换不同的角度观察。
2、学习综合材料制作艺术品的方法。
(1)材料的选择、收集。
(2)确定制作主题、内容。
(3)根据收集的废弃物等综合材料及制作的主题进行构思、设计草图。
(4)作品展示、交流。
三、小组合作,实践创作。
1、作业要求:分小组合作,策划并制作一件综合材料作品,并用文字描述作品要表达的主题。
2、学生分组制作。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作品完成后在教室放置,师生集体评价。
板书设计:
12、废物利用
废弃的纸盒、布料、塑料瓶等
教学重点:
开发利用废弃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难点:
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用具:
废旧纸盒、固体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欣赏感受
谈话导入,欣赏徐冰的《凤凰》作品。
1、同学们了解凤凰吗?你们心中的凤凰是什么样的?
2、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件很特别的《凤凰》作品,边欣赏边思考: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一、欣赏感受,形成认识
教师出示课前利用卫生纸圆通制作的艺术品。
1、学生欣赏后谈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利用这一废弃物来进行艺术创作的?
2、欣赏法国艺术家埃利亚斯的多幅作品。
3、艺术家把生活周围的有形材料,如废弃的机械零件,布料,塑料瓶等,进行加工处理后,将非艺术物质与材料变成艺术品。
4、提出本课的学习内容:自己动手利亚废弃物等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三、欣赏交流,深化认识
1、教师出示教材中彩绘木雕制作的《凤凰》,组织学生欣赏、思考:两件《凤凰》作品分别有什么用途?材料有何不同?给人什么感受?
2、出示一组综合材料造型的作品,学生欣赏,体会不同材质在作品中的作用。
四、课题小结,学习延伸
1、课堂小结。2、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提源自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第二课时
3、学生欣赏、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分析讨论,感悟认知
1、我们先来了解《凤凰》背后的故事。教师讲解作品的制作背景及制作过程。
2、接下来我们欣赏作品的几个局部,欣赏并思考:凤凰的这些部位用了哪些废弃物作为材料?
3、师生交流后小结:《凤凰》制作的材料全部是施工现场的建筑废弃物及工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废弃物。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废弃物材料的巧妙联想与组合:铁锹拼接成“羽毛”、红色安全帽构成“凤冠”、建筑钢条及围栏布拼接成“凤尾”等。
第12课废物利用
教学内容:废物利用
主备人: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习利用可回收的废弃品制作简单而又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内容包括对生活中各种废弃物材料的重新审视,学生能运用有关的技术将废弃物媒材进行艺术创作,促使其形成敏锐的视觉意识,帮助学生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美术的材料与创作方法以及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情分析:
对于废物利用,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但只会利用废物制作简单的创意作品。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2、主动寻求和开发利用废弃物品,运用丰富多样的媒材、技术进行美术创作,表达对生活、社会的关注。
3、在以个人和集体合作的美术学习中,发展综合学习能力,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