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点评及写作建议

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点评及写作建议

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点评及写作建议文章对2017年全国卷二高考作文题目进行了简要分析解读,指出出题的背景、特点,并探求其规律。

在解读基础上,文章作者就如何恰切地应对考题提出了多样化的建议,所写的示范文(部分)能够以举例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对作文题目的认识,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参考价值。

在2017年的全国卷中,卷Ⅰ与卷II的作文立意大相径庭。

卷Ⅰ从“一带一路”、大熊猫、中华美食、长城等“中国关键词”,写一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作文。

卷II从六大名句: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感触。

两卷都是选取三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述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两套题的作文模样非常的相似,看得出来,出题人力求使卷二与卷一保持大体一致的题型和难度。

相似度虽然高,难度却大不同,卷二的难度比卷一高得多。

第一,卷一的關键词(热词)不难理解,而卷二的诗文句子中1、3、4、5的意思对一般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既然理解都有困难,那“感触与思考”就更难了。

第二,要表达“感触与思考”,从文体上来说选择议论文比较合适,这是一般学生考场上可能有的首选,但是选择了议论文之后要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触并不容易。

卷一作文一般不会脱题或偏题,卷二作文很容易跑题、偏题及主旨不明(中心不突出)。

基于以上,我认为全国卷二难度相当大。

下面先简单说说六个句子的意思。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大自然、宇宙)以刚健姿态运行,君子(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应该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与天相应;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前一句写景点明季节到了白露时节,又引出下面的思乡之句,表达了深秋来临,思乡之情倍增之感;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赞美的是桂花,出自李清照的《鹧鸪天》,作者贬梅贬菊,模拟桂花口吻斥责“骚人”有眼无珠,为自己代言,为被埋没的“第一流”代言,借物抒怀、托物言志,表现出易安居士傲岸刚强自负的一面;清朝进步思想家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表面意思是阳光透过门窗只能使一个屋子变得光亮,而照遍天下的阳光使四面八方都变得光亮;鲁迅先生这个句子学生并不熟悉,出自杂文《论睁了眼看》,这个句子是激励青年人要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初中生就学过,教师做了精细的讲解,就不赘言了。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精讲(最完备)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精讲(最完备)
这话出自出自鲁迅先生杂文《论睁了眼看》, 意思非常清楚,什么事情的开始就是正视, 无论困难还是挫折、耻辱、过错,都必须从 正视开始。正视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也就 是直面问题不回避。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精神理想,需立时代之潮 头,发时代之先声,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 情怀来观照现实生活。
体现了思乡爱乡的家国情怀,具有旷远的意味。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两句说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有其风骨香魂,就是花 中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品,也说了李清照的词品,还有 人品。 不以其颜色秀丽取胜的信心,来自这份清香和品格。坚 守自己的本性。
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讲评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 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 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体现了力求自我进步,刚毅坚忍、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的生命追求。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二句比较有名,将思乡之情和月亮的亮度结合到一 起,用主观感受代替客观标准,意思本身讲的就是思乡忆 弟之情,但考虑到这里面点明了白露这个时令,也是二十 四节气之一,要考虑到里面蕴含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试题与答案与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试题与答案与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试题与答案与解析绝密★启用前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一、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专家点评思路一: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三、优秀作文欣赏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

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讲评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讲评

▪ 无数的中国人,带着这份从远古绵延无尽 乡愁,踏上征程。戍边的战士们,饱含着“不 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激情,却 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苦涩与深 骨如山忘姓氏,一代又一代征战的将士,远行 乡的国人,都怀着一份炙热的心前行,他们舍 大我,忘却个人的小小私利而不断砥砺前行, 的一抹翠色探出头来,不再拘囿与狭小的空间 开来,在古道洒下浓阴,让沙漠生出绿洲。
▪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贪婪地奢望那些不属 西,而习惯性地忽略甚至逃避我们的不足,其 邯郸学步,既得不到想要的,同时又失去了自 从而陷入无止境的极度渴望与自我唾弃的可怕
▪ 鲁迅曾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 敢作,敢当。”此言得之。然而,敢于正视自 仅仅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人性闪光 及对理想的坚定。古有晏子,身材矮小却足智 尺之躯维护国家尊严;今有马云,其貌不扬却 以一己之力创造亿万财富。
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 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
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
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 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 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 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 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 。
▪ 尘世不会轻易让一个人成功,你要敢于正 害和自身的不足,你要乐于正视自我的魅力与 守住本心。守不住,时代的洪流会将你卷走, 众生间仰视神明;守住了,你会自己走,走到 超的地方,然后,成为神明。
▪ 正视自我,坚守本心,别人的甜美蜜糖, 的穿肠毒药,正如耀眼的阳光对其它鱼来说是 于深海的鱼而言,却只是灼伤皮肤的炙热温度
▪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 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笔下望洋 河伯,用巨钩巨饵、踞会稽、投竿东海的任公 蛙与东海之鳖,还有“抟扶摇羊角而上”的大 恣肆的笔端分明流淌着两个词:眼界与格局。哲 在耳,社会上却早已喧嚣着浮躁、自我、狭隘 不见,“秀”成了“规定动作”:秀颜值,秀 秀爱人,秀仁善,秀孝顺!到底是要彰显对方, 卑自私自利地彰显自己?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

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九套)

2017年高考作文9套试题及专家名师解析1.2017年全国I卷(乙卷)作文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1:美丽中国,请你解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少华2017年广东高考全国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材料是一则调查,讲的是来华留学生所关注的12个“中国关键词”。

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

考生要使这两三个关键词形成有机联系。

读者对象是外国青年,目的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

材料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考题具有开放性,立意具有多种选择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考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发挥。

这是一则有多角度可选择的作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国的认识,从中选出三个关键词,并让他们形成有机联系,形成作文。

比如,可以选择“一带一路”“高铁”“京剧”,畅谈“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带动中国”高铁“的出口,可以扩大以”京剧“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比如,可以选择“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广泛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移动动支付又为共享单车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和技术支持。

这是一道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的作文题,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正确立场和方法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作文题引导考生要关注自己国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成就与特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外交流的自豪感,激发青年一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的使命感。

2017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2017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2017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6月的烈日之下,是我们迎来的日子。

每年的作文题目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下面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满分作文点评,仅供参考阅读!2017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真题:全国卷II(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关于材料分析作文题目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症结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所以对材料所给予的情境、概念、主体必须通篇考虑,逐个过关。

材料一共由两句话组成,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个主体、四个关键概念:一个情境:语文学习关系到个人发展、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这意味着在考虑什么是语文素养以及如何来提升语文素养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忽略语文学习的作用这个大情境。

质言之,语文学习的作用可以反推出我们该形成什么样的语文素养以及如何习得这种素养。

一个主体: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主体决定角度,讨论的主体应该扣住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来谈,不应泛化为谈所有人的人文素养、谈语文的作用、谈文化的意义等。

英语2017年全国二卷作文解析

英语2017年全国二卷作文解析

英语2017年全国二卷作文解析The 2017 National English Second Volume essay topic focused on the idea of experiencing failures and learning from them. From my perspective, this is a common theme in many successful people's lives. When we face failures, it is easy to feel discouraged and disappointed.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failures are just temporary setbacks that can be overcome with perseverance and determination.在2017年全国英语二卷作文中,主题侧重于经历失败并从中学习。

从我的观点来看,这是许多成功人士生活中常见的主题。

当我们面对失败时,很容易感到失落和沮丧。

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可以通过毅力和决心克服。

Failures can serve as valuabl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help us grow and develop as individuals. They often teach us important lessons about ourselves and what we are capable of achieving. When we embrace failure as a part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we can turn setbacks into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improvement. Success isnot defined by how many times we fall, but by how many times we get back up and keep moving forward.失败可以作为宝贵的学习经验,帮助我们成长和发展。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

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2017年全国卷2作文的审题指导与范文展示2017-08-01 张飞仰望语文的星空【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读懂材料(1)审清材料:化育后世的六个名句(2)审清关系:六个名句(并列、互补)→化育后世(3)审出问题:是什么:六个名句说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化育后世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思亲、乡愁、家国情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担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立足当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诗句详解(详解部分源于网络)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象传》,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取自这两句。

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2017高考全国卷2满分作文-格局与担当

2017高考全国卷2满分作文-格局与担当

2017高考全国卷2满分作文-格局与担当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格局;鲁迅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敢言敢作敢当,为同仁呐喊,为革命鼓与呼,这是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

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

担当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已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

自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脊梁”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还,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烈激烈慷慨赴死者……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什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

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对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这就是担当。

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精致利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我们不会忘记“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扎克伯格在回到母校演讲时说,FACEBOOK有志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气候变化与你我相关,基因组全球共享为治愈某些病症提供契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正视现实 正视历史 不避艰险 责任担当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责任,担当
整体阅读反复推敲!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 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 单独这两句来说,意思就是开多大的口子受多大的光,可以 看见多大的范围,也就可以有多大的作为。这是六句里比较 难的句子,估计选的人也很少,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史书上 见过,是《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清末“睁眼看世界”的先 驱。《海国图志》就是当时中国最全面的介绍世界的书。
• 位置决定格局 胸襟,远见,开放, • 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选自《鹧鸪天·桂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就 是说这两句说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有其风骨香魂, 就是花中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品,也说了李清照的 词品,还有人品。不以其颜色秀丽取胜的信心,来自 这份清香和品格。
反复思考!寻找材料的异同和规律!
•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 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 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 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 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 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 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 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 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作文要求,也是提示和得分方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 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 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 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出自《周易》的《象传》。即解释卦象的文字。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 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 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让君子学习天的运行刚健,永不停息,其 实就是主动与积极的面对人生。此句解释纷争很多,流传甚广, 很多人知道加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清华的校 训。但从乾卦原意出发,说的就是遵从天的运行规律,刚健不 息的人生态度。
自强,不息(坚持)奋发有为 进取实干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出自杜诗名作《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 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 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 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 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 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 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 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 以古鉴今,古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 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 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 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 • 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 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 • 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 与思索, • 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 系,等等。
• 内在美 豁达自信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
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 • 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
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 的改革。 • 代表作《海国图志》名句:师夷长技以制夷 •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床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 于天下照四方的意思就是说理想与志向,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位置决定格局 胸襟,远见, 开放,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 这句出自魏源《默觚·治篇十二》,原文是“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
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君子受言以达 聪明也亦然。或为一隅之偏听,或为一室之迩听,或为一堂之公听, 或为旌木、鼓铎、蒙瞽、刍荛之偏听,所受愈小则所炤(照)愈狭, 所受弥旷则所炤(照)弥博”。这两句原意是作为后文“君子受言以 达聪明也亦然”的类比,希望圣上广开言路,广泛采纳天下人意见。
给您支招!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 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 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 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 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 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 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下笔前注意!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 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 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 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 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 这话出自出自鲁迅先生杂文《论睁了眼看》,意思非常清楚,什么 事情的开始就是正视,无论困难还是挫折还是耻辱还是过错,都必 须从正视开始。正视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直面问题不回避。
• 下附节选的部分原文:
• 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 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 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 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句比较有名,将思乡 之情和月亮的亮度结合到一起,用主观感受代替客观 标准,意思本身讲的就是思乡忆弟之情,但考虑到这 里面点明了白露这个时令,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要 考虑到里面蕴含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亲情思乡,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月”意象
•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花》
问题来了!
• 写作思路:
• 作文题目要求“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 意,并合理引用”,也就说至少要有两句,这 就有15种组合,三句也有10种组合,那么就 必须在准确理解原意的基础上做思考延伸与 重新组合。六句话有诗有词,有思想有情感, 有历史有文化,有判断有态度,已经充分体 现了高考作文题拒绝套作,开放包容的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