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艺术形象分析
关公神像的描述
![关公神像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f5173e2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9.png)
关公神像一、关公神像的起源与意义关公神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它代表了忠诚、正义和勇气。
关公,即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公神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而在今天,它在中国各地的庙宇、公园、纪念馆等地都可以见到。
二、关公神像的造型与特点关公神像的造型多种多样,但最经典的形象是关羽身披青龙偃月刀,戴红色头巾,面容庄重,神情威严。
他通常被描绘成高大威武的形象,有时还会有长须和双翼的装饰。
关公神像的特点是力量感和威严感,给人一种庄重而威武的感觉。
三、关公神像的象征意义1.忠诚与义气:关公是忠诚和义气的化身,他对刘备忠心耿耿,被誉为“义之将军”。
关公神像的存在提醒人们要忠于信仰、忠于家国,同时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2.正义与公平:关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正义之士,他在三国乱世中秉持正义与公平,以身作则,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关公神像的存在提醒人们要追求正义,维护公平,不畏强权,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3.勇气与力量:关公是中国历史上勇猛无敌的将领之一,他在战场上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关公神像的存在激励人们要勇往直前,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屈不挠,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四、关公神像的文化影响关公神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宗教信仰:关公被尊奉为神明,许多人将他视为信仰的对象,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关公神像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对信仰和宗教需要的追求,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艺术表现:关公神像作为艺术形象,被广泛运用于绘画、雕塑、戏曲等艺术形式中。
关公神像的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素材,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形式。
3.社会团体:关公神像也成为了一些社会团体的象征和标志,例如关公文化研究会、关公义警队等。
这些团体通过研究、宣传和弘扬关公文化,增强了社会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国演义中关 羽的形象塑造与其象征意义
![三国演义中关 羽的形象塑造与其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917e9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9.png)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塑造与其象征意义《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塑造与其象征意义》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中,关羽无疑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英雄人物。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不仅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更在后世的文化传承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关羽的外貌形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这样的描述展现出关羽的高大威猛和不凡气质,让人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他的英雄气概。
他的绿袍金甲、青龙偃月刀,更是成为了其标志性的装备,使得关羽在众多武将中独树一帜。
关羽的性格特点鲜明且多面。
他重义气,这是其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点。
无论是对刘备的忠诚,还是对兄弟之情的珍视,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刘备势单力薄、四处奔波之时,关羽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左右。
即使面对曹操的厚待与利诱,关羽依然心向刘备,“过五关斩六将”,义无反顾地回到刘备身边。
这种义气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义”的典范。
关羽勇敢无畏,武艺高强。
在战场上,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温酒斩华雄,让他初露锋芒;斩颜良诛文丑,更是威震敌胆。
他的勇猛使得敌人闻风丧胆,也让他在三国众多名将中脱颖而出。
然而,关羽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他还颇具智谋。
水淹七军,便是他运用智慧和兵法取得的重大胜利,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但关羽的性格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他的骄傲自满,最终导致了他的败走麦城。
他看不起东吴将领,对吕蒙等人的计策疏于防范,过于自信自己的武力和威名,最终陷入了敌人的圈套。
这种性格上的弱点,使得关羽的形象更加真实和立体,也让人们在敬仰他的同时,对他的命运感到惋惜。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他象征着忠诚。
在那个乱世之中,忠诚是一种稀缺而珍贵的品质。
关羽对刘备的忠诚不二,成为了无数人向往和追求的典范。
他的忠诚告诉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应当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关羽还象征着勇气。
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激励着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要勇敢前行,不畏艰险。
关羽形象分析3
![关羽形象分析3](https://img.taocdn.com/s3/m/e020ce0bcc175527072208e8.png)
关羽形象分析上传: 黄涌云更新时间:2012-5-8 16:52:08《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它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关羽即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通过分析有关描写关羽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得出他的三个主要方面性格特点:一是刚毅勇猛;二是忠诚义烈;三是严正傲岸。
一历史上,关羽被尊称为“武圣”,成为妇孺皆知的勇将,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所以他性格的第一个方面即是刚毅勇猛。
关羽刚一出场,作者就细致地刻画了他的外貌(第一回):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这样一个人物,虽然此时还未描写他的任何行动,但一个勇将的形象却早已跃然纸上。
接下来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动情节刻画出了关羽的这一性格特征。
关羽武功盖世,杀敌神速,常常是手起刀落,就使敌将身首异处,透露出他锐不可挡的英雄气概。
“温酒斩华雄”(第五回)场面的精彩描写就很好地突出了他的这一性格特点。
董卓部下的骁将华雄,连斩数将,勇不可挡,虽然各路诸侯手下猛将如云,但遇到这样的场面却还是“众皆失色”,令他们束手无策。
此时关羽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去斩杀华雄。
曹操教人酾酒一杯为关羽壮威,但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随即提刀飞身上马,只听得关外一阵轰鸣的鼓声之后,他已经提华雄首级掷于地上,刚才所酾之酒尚有余温。
“诛颜良(第二十五回),斩文丑(第二十六回)”同样也表现了关羽万人敌的勇武。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的两员猛将,武功也非常了得(这从第五回袁绍所说的“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即可看出),但关羽一出马,不费吹灰之力就砍下了二将的人头,从而更加突出了他的勇猛。
关羽的神威在“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时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的消息后,尽管远隔千里之遥,也决计要去投奔他。
途中要经过五处关隘,这五处关隘是曹操拒敌的天然屏障,因此都派了重兵把守。
地方文化:关公文化艺术形象
![地方文化:关公文化艺术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e280635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d.png)
戏曲舞台艺术是⼀种内容⼴泛、具有民族特⾊的综合性艺术。
关公戏因其“乃戏中超然⼀派,与其它各剧绝然不同”,其舞台艺术除具有戏曲舞台艺术这个⼤范畴的所有特征之外—,⼜有其独特之处。
戏曲演员⼀般分为⽣、旦、净、末、丑五⼤⾏当。
⽣⾏⼜分为⽼⽣、⼩⽣、武⽣、须⽣、⽼武⽣、红⽣等。
“红⽣”是演关公的特有⾏当,京剧早期演关公的红⽣以⽶喜⼦最为有名,⾟亥⾰命前后以江南⼀带的王鸿寿(艺名三⿇⼦)演技。
脸谱,为戏曲特有术,⼀般以红⾊代表忠勇。
关公是正貌,以忠勇见称,脸谱当然是红⾊,这⾄少在元代已成定式;但关公的红脸⼜是发展变化着的。
清咸丰、同治年间,京剧名伶于四胜演关公只勾眼,上场前则痛饮⼀⼤碗酒,⾯⾊即很快变红,这是⼀种“醉”红。
程长庚受此启发,改关公为“重枣脸、丹凤眼、卧蚕眉,研墨和朱,细⼼描画,开脸之美,⼀时⽆匹”。
⼤约光绪初年,王鸿寿则将关公的脸谱改为⼤红⾊。
“五绺”髯⼝为扮演关公这个⾓⾊时所专⽤,五绺即⽿际两绺,嘴上两绺,须下⼀绺,此专称“关公髯”。
关公这⼀⾓⾊专⽤的盔头为绿⾊,缀黄绒球,后有后兜(披风),两⽿垂⽩飘带和黄丝穗,着绿蟒。
戏曲舞台的关公随⾝道具是青龙偃⽉⼑和红马鞭。
青龙偃⽉⼑则是关公的专⽤之物。
关公戏的表演,除戏曲中通⽤的基本程式外,还有不少特殊的极为严格的要求。
近代戏曲评论家周剑云在评论王鸿寿所演《⾛麦城》时说: 演者必熟读《三国演义》,定精神、艺术⼆类。
所谓精神者,长存尊敬之⼼,扫除龌龊之态(伶界对于关公崇拜之热度,⽆论何⼈,皆难⽐拟,群称圣贤爷⽽不名),认定戏中之⼈,忘却本来之我,虔诚揣摩,求其神与古会。
策⼼既正,乃进⽽研究艺术。
以予所见,第⼀在扮相之英武。
要求扮相之佳,尤在开脸之肖。
关公之像,异乎常⼈之像,眼也、眉也、⾊也(以真朱砂和油搅和)皆有特异之点,可以意会,难以⾔传。
第⼆在作⼯之肃穆。
要求之好,尤在举动之镇静。
关公之武艺,异于常⼈之武艺,儒将风度,重如泰⼭,智勇兼全,神威莫测。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与精神价值思考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与精神价值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b8dd7daa300a6c30d229fa9.png)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与精神价值思考临沂大学山东临沂 276000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宏伟壮阔的战争纷乱的年代里,历史演变的自然规律和不可抗拒的人物命运悲剧在各个阶层和人物身上上演。
就如《三国演义》开头一首诗歌点明小说的故事走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
其中关羽的人生结局安排更是作者罗贯中独具匠心和重点描绘的,这其中为塑造关羽的忠诚信义服务,更是区别史料记载,使得关羽命运的发展有始有终,有因有果。
一、《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毛宗岗评关羽为:“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
”关羽的形象更是在众多英雄将士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作者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这也使得关羽形象更具神异的色彩。
关羽作为《三国演义》中文必提诸葛,武必提关羽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尽管在性格上有不可或缺的局限,如刚愎自负,骄傲自大,大意致使失掉荆州,然而却不能掩盖他身上的亮点。
关羽性格和形象的鲜明和亮点也使得他在人们的心中深刻和与众不同。
(一)英灵儒雅借用毛宗岗评价,“则极其儒雅,则极其英灵”,在描写关羽的爱好时,爱读《春秋》,便可知关羽并不是粗鲁的武将,在小说开始的描写多以张飞和关羽作为刘备的辅佐而出现,而同样境遇,关羽更沉稳,冷静,从其描写的语气和用词的数量上就可以判断出,如第二回。
其二,从关于出场的形象描写也可以看出。
赤色是忠诚的代表,“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更是给人一种正义儒雅的感觉。
关羽形象描写是《三国演义》众多英雄形象描写最详细和深刻的。
外貌描写是侧面烘托,关羽行为更是体现儒雅的一面。
与刘备,张飞的兄弟之情,与刘备的君臣关系,都是检验君子的行为标准。
最突出的事件是“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这足以看出关于对待男女之色,遵循礼节,借曹操叹服不已侧面写出关羽威风凛凛的正义儒雅的形象。
(二)忠诚神武关羽作为“忠”与“义”的代表,首先是对刘备的忠诚是最直接的表现,如第一回三兄弟结拜并宣誓。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1148c4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3.png)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义薄云天、英勇无畏的英雄。
他高大威猛且武艺不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关羽的忠贞神勇、义薄云天是作者极力颂扬的英雄式人物,也是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他身穿绿袍、坐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多次描写,并塑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英雄形象。
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处境时,关羽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他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他的重然诺、讲义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f8d7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d.png)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英雄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广为流传的文学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关羽这一人物进行解析,探讨他的性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一、关羽的性格特点关羽是一个具有威严和忠诚的人物形象。
他以背信弃义、讲信用著称,被尊称为“义之典范”。
他非常忠诚于刘备,忠诚于兄长张飞,将忠诚看作作为一个武将最基本的品质。
他在演绎中表现出无私、正直的精神,深受观众喜爱。
其次,关羽的豪爽和勇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为人豁达,大度宽厚,待人和善,不计较私利。
他的勇武和胆识也是关羽的鲜明特点,无论面对敌人的攻击还是危险的情况,他都能保持冷静和勇敢。
另外,关羽还具备高度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
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能够维护军队纪律和指挥有力。
他能够赢得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是一个备受敬仰的领导者。
二、关羽的才能和战绩关羽作为一名武将,不仅拥有出色的战斗力,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精通骑射和剑术,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武艺。
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赢得了赞誉。
关羽最著名的战绩莫过于单刀赴会和守阪洛的故事。
在单刀赴会的过程中,他以一人之力闯入敌军大营,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勇猛和大无畏的气概。
而在守阪洛时,他坚守城池数月不退,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信仰的忠诚。
关羽的才能不仅限于战场,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
他在战术上善于利用地理优势和敌人的弱点,制定出精准的作战计划。
在刘备发起攻张鲁的战争中,关羽奉命率军攻取汉中,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智慧。
三、关羽对历史的影响关羽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文学作品中也被赋予了崇高的形象。
他的形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被广泛传颂。
关羽的形象也被艺术家们所借用和形塑,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关羽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他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为刘备建立的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忠诚、正直和勇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进程,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
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5d418c1c6edb6f1aff001f84.png)
附件2:衡水学院学年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内容摘要】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
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
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c60f2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7.png)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这部名著中塑造关羽人物形象,
种种形式都足以赞叹。
关羽作为一位群雄屈节之士,形象十分鲜明。
一方面,关羽的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令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关羽的果敢忠心,深受人们喜爱。
关羽的情义感人,其与弟兄的羁绊深植在心中,尤其是关于兄弟的约定前往襄
阳必及于许都,这种意蕴深邃的忠心情谊,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此外,关羽洒脱豪放地处世,不被世俗之见束缚,对待敌友慷慨通情达理,处事也是节衣缩食,拒绝腐朽纨绔,实为一位贞节的群雄令人敬佩。
在国力地位上,关羽的武功,让自己的坐标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即便遭受至深
的伤痕,屈节的关羽也依然维持着原本的坚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关羽对三国来说是一个崇高的象征,令人们敬佩。
三国关羽形象研究分析
![三国关羽形象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aca0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8.png)
三国关羽形象研究分析
首先,从关羽的外貌特征来看,他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和一对修长有力的眉毛,宽阔的鼻梁和深邃的眼神,这些特征彰显了他的英勇和威严,给人一种强悍的感觉。
他的身材高大而健壮,肌肉发达,这也表现了他的力量和勇猛。
同时,他穿着一袭绿色战袍,手持青龙偃月刀,这些视觉上的符号为他赋予了一种极具军事力量的形象。
其次,关羽的品行也是塑造他形象的重要方面。
他忠诚正直,对待朋友义气如山,从未背叛过刘备,一生都是全心全意为刘备效力。
他有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俘虏从未苛刻。
他还注重礼义,待人谦和有礼,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他坚守忠诚、正直、仁义的原则,成为了中国古代忠义的代表,广大民众称他为“关圣帝君”。
此外,关羽一生的伟绩也构成了他形象的重要部分。
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杀敌数以千计,展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他在长板桥与曹军百万大军周旋数月,以寡敌众,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
他平定南蛮、征服荆州等一系列事迹,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华。
这些战绩使得关羽成为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被后人称为“武圣”。
关羽的形象研究还应该从他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来进行。
关羽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混乱时期,战乱频现,百姓遭受战争的蹂躏。
而作为一个武将,关羽不仅是对抗外敌的勇士,也是保护百姓安全的守护神。
他在荆州任职期间,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百姓的生活,展现了他的仁爱和胸怀。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c3101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a.png)
(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
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
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
你看他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
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
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
面对如此强敌,关羽却有‚必胜之心‛。
曹操在他临行前‚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
试看‚某去便来‛说得多么轻松!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视敌如草芥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臶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却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
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表现。
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
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二)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
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
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张昭说他是‚为人强梁‛。
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
人物评析:关羽
![人物评析:关羽](https://img.taocdn.com/s3/m/8a332c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3.png)
人物评析:关羽1. 介绍关羽(约公元160年-234年),字云长,刘备部下五虎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之一。
关羽以其忠诚、勇猛和仁义而著称,被誉为“武圣”。
2. 忠诚与义气关羽与刘备结拜为兄弟,从此开始了他的忠诚之路。
在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艰难时期,关羽一直坚守在刘备身旁,无论在战乱或逆境中,他始终不离不弃,忠心耿耿。
关羽被封为荆州牧后,他更加努力地为刘备谋划,忠诚不渝。
关羽的义气也是他的突出特点。
在官渡之战中,关羽主动离开刘备去援救携带刘备书信的妻子,尽管这可能会让刘备感到担心。
他的义气和忠诚感受到了周围人的高度赞赏和尊敬。
3. 勇猛无畏关羽的勇猛无畏也是他备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他曾在官渡之战中单枪匹马地斩杀曹军大将颜良,更令曹军聞名於军中,威震一方。
他的武艺高强,刀术犀利,使敌人望风披靡。
在战场上,关羽横冲直撞,英勇无比,为刘备和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4. 仁义之心与关羽的勇猛相比,他的仁义之心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夷陵之战中,关羽曾赦免了被俘虏的敌人,给予他们机会重新加入蜀军。
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治理和平安,努力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 影响和评价关羽的忠诚、仁义和勇猛使他备受尊敬,被视为崇高的榜样。
他的形象在历史和文化中广为传颂,被后世称为“关二爷”。
许多文学作品、电视剧和影视作品都描写了他的生平和英勇事迹。
关于关羽的评价可以说是一致的。
他是一个位高权重但仍保持坚守原则和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物。
他的人格魅力和对道义的追求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
6. 结论关羽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如忠诚、义气、勇敢和仁义。
他的故事启示了我们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如何对待朋友和对他人的关心。
关羽的传奇故事和他的高尚品质将使他永远被人们所尊敬和怀念。
> 注:本文共计805字。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7f9d3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7.png)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小说《三国演义》之所以家喻户晓,不仅是因为故事情节生动诱人,同时,还因为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成就最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波,个性鲜明,这些英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品读作品,读者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小说《三国演义》,关羽是个性化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一。
历代仁人义士不仅称颂关羽的为人和英雄气概,而且,还将关羽与孔子的“文圣”并称于世,赋予了他“武圣”的美称,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还将关羽视为财神的化身,可见关羽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关羽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情感色彩,被后世人们所神话。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的性格中也有一些消极的因素,本文就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简要论述了关羽性格色彩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一、关羽人物形象中的积极因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文人志士各领风骚,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当然,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也会存在着一些差异,一般情况下,是在真实历史人物形象基础上,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经过文学作品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形象更生动,人物个性更丰满,同时,文学作品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夹杂作者的个人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我国文学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衰,小说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群雄争霸军事政治斗争,还以三国的兴亡为写作线索,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个性鲜活,性格色彩浓郁,至今仍为世人所周知和称颂。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性格色彩比较突出的人物,关羽义薄云天、威武神勇,忠贞不贰,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其性格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关羽最吸引人的地方。
关羽之所以被称为“武圣”,就是因为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万夫不当之勇。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_三国演义关羽.docx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_三国演义关羽.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09e6450856a561253d36f76.png)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_三国演义关羽XX广播大学( 文、作 ) 表目三国演中关羽的形象分析姓名教育次本科学号分校言文学教学点指教日期目摘要、关⋯⋯ ⋯ ⋯ ⋯ ⋯ ⋯ ⋯ ⋯ ⋯ ⋯ ⋯ ⋯ ⋯ ⋯ ⋯ ⋯ ⋯ ⋯ ⋯第1正文⋯⋯⋯⋯⋯⋯⋯⋯⋯⋯⋯⋯⋯⋯⋯⋯⋯⋯⋯⋯第1一、人物形象⋯⋯⋯⋯⋯⋯⋯⋯⋯⋯⋯⋯⋯⋯⋯⋯⋯⋯⋯⋯第2(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第2(二)毅果敢、深通略⋯⋯⋯⋯⋯⋯⋯⋯⋯⋯⋯⋯⋯⋯第2(三)忠冠、薄云天⋯⋯⋯⋯⋯⋯⋯⋯⋯⋯⋯⋯⋯⋯第3(四)傲自、愎自用⋯⋯⋯⋯⋯⋯⋯⋯⋯⋯⋯⋯⋯⋯第4二、悲命运⋯⋯⋯⋯⋯⋯⋯⋯⋯⋯⋯⋯⋯⋯⋯⋯⋯⋯⋯⋯第5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第 7 三国演中关羽的形象分析【内容摘要】关羽,演了千年不的精魂,演了气回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d05c2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9.png)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
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
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
你看他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
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
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
面对如此强敌,关羽却有必胜之心。
曹操在他临行前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
试看某去便来说得多么轻松!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视敌如草芥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臶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却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
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表现。
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
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二)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
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
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张昭说他是为人强梁。
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
成大事者必定具有超于常人的胆量,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至阴雨,骨常疼痛。
三国关羽形象分析
![三国关羽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338455f111f18583d05ae9.png)
三国关羽形象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学号编号分类理工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Adult Education B 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作者姓名xxxxxxx指导教师所在院系中文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2015年10月28日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摘要: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着。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
关羽在三国演义里的五处细节赏析
![关羽在三国演义里的五处细节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86b9d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1.png)
关羽在三国演义里的五处细节赏析
1.关羽与刘备的衣着差异:在小说中,关羽常常穿戴着锦衣华服,与刘备的朴素服饰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差异不仅展现了关羽的高贵气质,也凸显了他在刘备身边的特殊地位。
2. 关羽的忠诚与义气:在小说中,关羽一直保持着对刘备的忠诚,即使在经历了各种考验和诱惑后,他仍然坚定地选择了跟随刘备。
这种忠诚与义气也成为了关羽形象的重要标志。
3. 关羽的武艺与智谋:在小说中,关羽被描述为武艺高强、勇猛无比,成为了刘备手下的得力将领。
但同时,关羽也展现了不俗的智谋,如在定军山之战中,他与张飞共同破解了曹操的计谋。
4. 关羽的仁义之心:在小说中,关羽虽然是一名武将,但他也非常注重仁义之道。
比如,关羽在袁绍军中救下了一名妇女并保护了她的安全,这种仁义之心也让他深受人民爱戴。
5. 关羽的神话色彩:在小说中,关羽的形象被赋予了神话色彩。
他的长髯、大耳、青龙偃月刀、赤兔马等都成为了文化符号。
而在后世的文化中,关羽更成为了崇拜的对象,被尊为神明。
- 1 -。
豫剧《古城会》关羽艺术形象塑造
![豫剧《古城会》关羽艺术形象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5623a9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7.png)
豫剧《古城会》关羽艺术形象塑造豫剧《古城会》是中国豫剧艺术中一部重要的作品,其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塑造备受瞩目。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也是历史上备受尊敬和崇拜的英雄人物。
豫剧《古城会》中关羽艺术形象的塑造,突出了他的勇猛、忠诚和仁义之气,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真正英雄的丰富内涵和魅力。
首先,关羽的外貌形象在《古城会》中得到了准确的刻画。
他身穿精致的戎装,佩戴着典雅的羽毛头饰和独特的青龙戟。
面部线条刚劲有力,眉宇间透露着坚毅和果敢。
这一形象呈现出关羽英勇无畏、威武霸气的特点,准确地再现了他历史形象的雄伟和威严。
其次,在扮演关羽角色时,演员所展现的精神气质与关羽英勇忠诚的内涵相契合。
关羽是忠诚的象征,他对刘备兄弟情义深厚,对国家的安危忧心忡忡。
在《古城会》中,关羽的表演以身临其境、深情细腻为特点。
他的表情丰富多变,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完美地传达了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
演员将关羽英勇的一面和关羽心系国家百姓、顾全大义的一面完美结合,使其形象更加丰满,更贴近现实生活。
此外,关羽在豫剧《古城会》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也非常成功。
他是一个崇尚正义和伸张正义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儒雅风度的绅士。
关羽处事公正、宽厚仁慈,能够体察民情,对待百姓谦虚有礼。
他坚守信仰,尊重法纪,为人爽朗豪迈,充满亲和力,与同僚、部下和百姓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样的性格塑造使关羽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
最后,在《古城会》中关羽的武艺和战斗场面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羽战神般的英姿和他在战场上无所畏惧的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手握青龙戟,纵横战场,扫荡敌军。
他的每一次攻击都准确无误,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
与此同时,关羽的侠义精神在战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总是保护弱者,保护自己的兄弟和同伴。
这种英勇无畏与仁义的结合,使关羽成为受人敬仰的真正英雄。
总结而言,豫剧《古城会》中关羽艺术形象的塑造准确地再现了他作为历史人物的风采和魅力。
古代文学中的战争英雄形象与艺术塑造技巧
![古代文学中的战争英雄形象与艺术塑造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fe879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3.png)
古代文学中的战争英雄形象与艺术塑造技巧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战争英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以威猛的身姿、勇猛的战斗和高超的谋略征服了敌人,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这些战争英雄形象的塑造是通过艺术手法和技巧来实现的。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学中的战争英雄形象,并探讨其中的艺术塑造技巧。
一、古代文学中的战争英雄形象1.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描绘为一个仁义勇猛的战争英雄。
他拥有雄壮的体格和威严的气质,使得他成为了一代英雄的代表。
他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以及对刘备的忠诚令人赞叹不已。
关羽的形象塑造强调了他的武勇和忠诚,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令人敬重和崇拜的战争英雄。
2. 《水浒传》中的宋江《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另一个受到人们喜爱的战争英雄形象。
他聪明绝顶,擅长军事战略,并且具备非凡的领导能力。
他在梁山泊的聚义厅上表现出的胸怀和气度令人敬佩。
同时,他对忠诚和义气的追求也成为了他形象的重要部分。
宋江的形象塑造突出了他的智慧和领导力,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古代英雄人物的典范。
二、古代文学中的艺术塑造技巧1. 对外貌描写的运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战争英雄的外貌描写往往具有生动丰富的细节。
通过描绘英雄的身材、相貌以及服饰等特征,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雄的威严和气质。
同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出英雄的个性特点和战斗力,增强了读者对英雄形象的印象。
2. 对战斗表现的描写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战争英雄的战斗表现描写常常以生动的场景和精细的动作来展现。
通过描写英雄在战场上的豪勇和技艺,增强了读者对英雄形象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同时,通过描述英雄的战斗策略和谋略,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领导力,使英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3. 对内心世界的揭示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战争英雄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是塑造英雄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描写英雄的情感和内心独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英雄的思想和情感变化,增强了读者对英雄形象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同时,对英雄内心矛盾和纠结的揭示也使英雄形象更加真实和可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
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
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人物形象(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
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
孔子云: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
(《论语•阳货》)就是说君子有勇不可无义,只一味的匹夫之勇难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笔者将这些故事归纳为三点来分析关羽的勇武。
拳家认为:胆乃技击之主帅。
在技击中强调要有“必胜之心”。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
你看他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
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
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
面对如此强敌,关羽却有“必胜之心”。
曹操在他临行前“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
试看“某去便来”说得多么轻松!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视敌如草芥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却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
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表现。
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
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二)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
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
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张昭说他是“为人强梁”。
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
成大事者必定具有超于常人的胆量,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公这一壮举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艺术上,作者善于层层蓄势,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情节显得起伏跌宕,并且运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用众将士的“皆掩面失色”来衬托关羽的“全无痛苦之色,举棋自若”。
使得关羽坚忍性格更加生色。
华佗本是一代奇才,他那刮骨疗毒的方法也很奇特,而遇上关羽这样的奇人,三奇相结合,相映成趣,共同演义了一场小说史上的佳话(在此我们姑且不讨论此故事的真实性,单就本书而言)。
关羽的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在他镇守荆州时发动的襄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关羽选择了十分有利的战机:(一)刘备刚得到汉中,又攻占了上庸等地,蜀汉士气正盛;(二)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三)七八月间正是雨季,便于发挥关羽水军的优势。
其次,关羽在进攻襄樊时,对孙权可能从后方偷袭,是有准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多的军队,以备不测。
第三,他指挥得当,机智勇猛。
襄阳、襄樊两地隔汉江水相对,互为犄角,是曹军抗拒南方军的战略要地。
曹操派他的族弟镇南将军曹仁重兵驻守,并派平寇将军徐晃屯兵宛城,随时支援。
后曹操又派于禁领兵助守,曹仁命令于禁和庞德在襄樊城北屯驻。
可见曹军的部署已经相当完备。
但关羽并不畏惧敌人的严密防守,利用自己水军的优势,趁着暴雨,漳河水涨溢,樊城被洪水包围的形势发动进攻。
当时,城北的曹军已被淹没,于禁只得率领众将士逃避到高阜之处。
关羽早就抓到于禁平地扎营的弱点,趁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魏军猛攻。
于禁支撑不住,只能投降。
庞德率领一部分魏军继续顽抗,关羽集中力量围歼这部分魏军。
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庞德率领的魏军箭尽失竭,于是双方短兵相接,魏军大败,庞德突围企图乘小船向樊城逃去,关羽紧追不放,最终擒获了他。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云长水淹七军。
在这场战役里,关羽的勇猛、机智、锐利的眼光、卓绝的军事领导才能一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三)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忠”与“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历代文人作品中,表现这两方面主题的内容比比皆是。
如宋江的忠义,岳飞的忠义等。
“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本义指忠诚,尽心竭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
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
以后引申特指忠于君主,主要指君臣关系、主仆关系,是下属对上司的义务。
“义”本作“宜”、“谊”,“谊”从宜,故《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
”宜即适宜,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一切做法,正合其“度”,即有一定的尺寸,故做得恰如其分,就是义,否则,即是不义。
因此,就有君臣之义,老幼之义,贤愚之义,尊卑之义。
所以“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
“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
曹操为了收买其心,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
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
“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
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
当初若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四)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
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
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
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
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
第二,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
”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
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
关羽高傲自负,还表现在唯我是大,目中无人。
无论对友,还是对敌都是如此。
刘备攻取益州,汉中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当刘备派费诗将封关羽的敕令送至樊城前线时,关羽竟看不起黄忠,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烈!”不肯接受印绥。
最后经费诗百般劝说后方肯接受。
这样的目中无人怎不让黄老将军乃至手下的诸将心寒和气愤呢?我们且看费诗的说辞:“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又兄弟之义,视同一体。
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
岂与诸人等哉?”有这样美妙的誉词,试想有谁还不飘起来呢?高傲自负自然容易麻痹轻敌,孙权大将吕蒙正是利用关羽的这一性格弱点设下圈套。
先是让孙权将他调回,另换一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
陆逊此人非同小可,后来的八百里火烧蜀军连营就是出于其手,可以说是据蜀汉第一功臣,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他刚到任时,便修书一封恭维关羽,关羽得到书信后,觉得陆逊还是个年轻的后生,不足为道,收到陆逊的“名马、异锦、酒礼等物”,听到来使谦卑的说辞,“关公览毕,仰面大笑”。
将后方的军队调出一半增援襄樊,如此,荆州的防守便不足,给了吕蒙可趁之机,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白衣渡江、劝降士仁、糜芳、瓦解蜀军士气,并最终夺取了荆州。
关羽见此势,只得带领残兵败卒向西退守麦城,后在麦城突围后,依然一意孤行,不听谋士的劝谏,走小路最终被生擒,惨遭杀害,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悲剧命运关羽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本书中难得的有性格形成过程的人物,我们可以分析他的性格形成过程来看她最终悲剧的原因。
任何悲剧人物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特征,汉末诸侯纷争、三分天下的社会环境,是形成关羽悲剧命运的外部原因,而关羽缺乏战略眼光、骄傲自矜的性格缺点,又是导致其命运悲剧,乃致孙刘联合破裂、葬送蜀国大好河山的内因。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性格的悲剧性,首先在于他带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
关羽自幼熟读兵书,识书知理,且武艺超群。
忠心的希望能够作一个上报国家、下报黎庶的人,然而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却使他被迫杀了仗势欺人的权贵,“逃亡江湖五六载”郁郁不得志。
后遇上刘备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后,虽然情同手足,同食共寝,但是在诸侯割据、群雄角逐中由于刘备没有地盘,只好寄人篱下,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日。
关羽出身卑微,不得朝廷重用,尽受豪门士族的白眼,受尽侮辱。
“温酒斩华雄”是常为后人称赞不已的情节,透过“小将愿往斩华雄首级,献于帐下”的疾呼,透过袁术“量一笑弓夫,安敢乱言,与我打出”的无理呵斥,透过“如不胜,请斩某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和“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地下,其酒尚温”这一系列的情节描述,与其说是表现了关羽过人的武艺和勇敢,不如说是表现了其不愿甘于人下的性格和久寄人篱下的悲剧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