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特色图书馆建设构想
西部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讨——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信 息建设现 状 , 探讨 了民族 高校 图书馆建 立民族特 色文献馆藏 的必要 性 , 出了加 强 提 特 色馆藏建设 的途径 。
关键词 : 民族 高校 图书馆 ; 民族特 色馆 藏; 馆藏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2 8 G 5. 6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高校图书馆 的快速发展 , 大众化 的藏书服务越来越不能 满足广大师生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需求。高校 图书馆要想完成所 承载 的信息传播 、 知识增值服务等使命 , 就必须在馆藏信息 、 服务
I f r a i i u d rM u t u t r l v r n e t n o m t l n e l c lu a O i En i o m n
LI Xio h n , AO n h n N a — o g XI Yu - o g
ABS TRACT: h o g e a ay i o ec re t t iaino nv ri b ay Sifr t n t i p p rp it o t h T r u ht n ls nt ur n i zt f iest l rr ’ nomai ,h s a e ons u e h s h ul o u yi o t s otg s nu ie s yl r r ’ omainrs uc s o srcinu d r h c l r l n i n n , n us o w r o h ra e n v ri b ay S n r t eo re n t t n e i t i i f o c u o mu iut a vr me ta dp t r ads me u e o f
收稿 日期 :0 1 0 — 5 2 1 — 9 1
西部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整体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受到国家重视,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有关部门对于图书馆建设发展还不够重视,缺乏全面的发展规划,影响了图书馆建设的正常发展。
2、资金不足。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图书馆建设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导致图书馆建设工程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所需的资金。
3、技术力量落后。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建设技术力量也要不断提升,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落后,技术不够先进,跟不上图书馆建设的步伐,使得图书馆建设受到一定影响。
4、人员配备不合理。
西部地区图书馆的配备人员比较少,而且这些人员的素质也不一定高,使得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5、相关法规滞后。
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出现,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的法规滞后,不能够及时修改和调整,使得图书馆建设受到影响。
二、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中应采取的对策1、建立发展规划。
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科学规划图书馆的建设,以保证图书馆的建设可以按照计划有序、稳定的进行。
2、增加投入资金。
政府应该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以保证图书馆建设得到充分的支持。
3、提高技术水平。
西部地区应该通过专业培训和交流来提高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水平,以便能够跟上图书馆建设的步伐。
4、重视人员配备。
应该加大对图书馆人员配备的重视,增加配备人员的数量,同时也要加强对配备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以保证图书馆正常的运转。
5、及时修改法规。
西部地区应该及时修改和调整法律法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保证图书馆建设正常发展。
总之,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缺乏整体发展规划、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落后、人员配备不合理以及相关法规滞后等原因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发展规划、增加投入资金、提高技术水平、重视人员配备以及及时修改法规等对策。
西部地区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我 国西部 地 区地 域辽 阔 , 是 我 国少数 民族 聚集 的地 区 。 国家 西部 大开发 战 略实施 十多年 来 , 西部地 区基础建 设取 得重大 进展 、 经济 实力 大 幅提 升 、 社 会事业 全 面发展 。2 0 1 2年 2月 2 0日, 国务院 正式批 复
同意 《 西部 大开 发 “ 十二 五 ” 规 划》 ( 以下简 称 《 规划 》 ) , 这 必将进 一 步推 动西 部地 区经 济及 社会 各 项事 业
t he we s t er n r e g i o n o f Ch i n a .
Ke y w o r d s : p u b l i c l i b r a r y ;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d a t a b a s e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d a t ba a s e ; t h e w e s t e r n r e g i o n o f C h i n a CL C n u mb e r . G 2 5 0 . 7 4
l 我 国西部地 区省 级公 共 图书馆特 色数据 库建设 调查 分析
J l ANG Zh e n - b a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G 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i a l L i b r a r y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4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B y u s i n g i n t e r n e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o f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d a t a b a s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 r o v i n c i a l p u b — l i c l i b r a r i e s i n t h e we s t e r n r e g i o n o f C h i n a ,a n a l y s e s t y p e s a n d f e a t u r e s o f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d a t ba a s e s ,p o i n t s o u t
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
258百家论坛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李雪梅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图书馆摘要:我国的“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在2015年建立比较完备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大众公平、就近、便利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西部地区县级以下的基层政府或基层组织的建设能力相对来说较弱,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终点的社区和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仍然存在很多空白。
只有推进西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才能完成对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事业有帮助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本篇文章结合了西部地方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药遵循的原则,针对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的优化建议,以期促进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一、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构筑资金、人员、服务的三个要素,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能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一刀切”工程。
通过科学和合理的发展计划,可以避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发生,避免一次性的发展或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二)地区化原则根据地区制度原则,西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能盲目地参照海外和东部地区的建设经验,要根据西部地区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的科学和实用性的总分馆制模式。
(三)统筹计划制定原则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要制定战略计划,建立合理分布的别馆和移动图书馆,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并按照以结合行业提供的范围和服务人口为基准来构筑别馆布局。
在综合考虑个人方便、共享资源、管理的简单性、物流的便利性、技术支援等因素的条件下,科学地创建分馆和基层服务地点的数量和地址。
(四)适当原则西部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主体及管理单位的水平设定应适当。
一个是现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主体要适当。
即,总分馆制建设所需的政府层面经费是适当的。
乡镇部财力不足,承担不了建设主体的责任。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教育的基础建设,在信息化时代下,建设自动化、网络化的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资金条件和设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设策略,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少数民族 建设策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舒子谦少数民族在我国政治、经济、历史等多元化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是整合我国文化知识宝库的基础性工程。
加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如资金短缺、建设理念、建筑材料上涨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以促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建设资金短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有大多数改建的项目需要地方政府的投资,涉及范围广,这就导致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很难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财务预算中,致使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来源短缺。
然而,对于高校来说,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即使当地政府给予高校经费,其也只能维持高校正常工作的运转,却没有多余的经费投入到图书馆建设中,导致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财政拨款短缺的现象。
(二)设计观念落后在2000年,为了加大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当时设计的图书信息大楼主体为17层,裙楼3层,总建筑面积达到23000米。
但受资金条件的影响,当时的设计理念较较落后,尤其是图书馆的布局上,由于新大楼书库开间小,导致当时的设计理念与现在高、大、宽、空的观念有一定的差别,甚至有的人认为图书馆是高校的教学辅助机构,其没有独立的生存权,从而引发出图书馆建设等问题。
(三)图书馆建设专业人才的缺乏高校图书馆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宝地,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西部地区县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思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已逐渐成熟,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总分馆制的发展就是在信息技术、服务、资源、管理等方面拓展图书馆视野。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呈多元化,而总分馆制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为人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让基层群众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一、西部县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管建设条件县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顾名思义,是将县级区域当作一个基础单元,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馆、村图书室等为分馆或者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
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总馆,对各分馆和基层服务点提供业务指导。
(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主体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中,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一块版图,因为自身具有公益性,所以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全民、普及文化。
县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主体为县级人民政府,除了县级人民政府还有其他相关主体的参与,各相关部门,即各级图书馆要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业务指导,促使县级公共图书馆具有更强的综合能力,使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总分馆建设和服务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政府政策、资金的保障总分馆建设是当下公共图书馆新颖的发展方式,同时也是长期、复杂的建设过程,其中需要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支持,那么县域内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则无法顺利进行。
目前,国家已推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公共图书馆办馆资金和运行经费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近年来,国家给各级图书馆按不同级别支配的免费开放资金,使各级公共图书馆也有了较强的资金保障。
二、西部地区县域内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一)县级图书馆各类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图书馆各种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资金短缺,限制了县级图书馆作为总馆的能力。
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模式,以期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首先,西部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空间。
例如,可以设立民族文化专区,收藏和展示地方文献,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图书馆的文化教育功能。
其次,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的关键。
西部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模式。
例如,可以实行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决策,提高图书馆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方面。
西部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可以建立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检索,方便读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最后,人才培养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西部高校图书馆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还可以与高校其他部门合作,开展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域特色、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只
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域文献特色馆藏建设的思考
新 疆 各 民族 相 互 了解 , 进 民族 间 的 认 同 , 推 动 新 疆政 治 、 增 对
西 域 文 献 库 建设 也 存 在 方 向太 泛 、 路 模 糊 、 思 架构 混 乱 、 发 开
历史并 不长 ,但研究成果 已经赢得 了国内外学者 的关注 , 西
域 文献库则是西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支撑。20 以来 , 04年 在塔 里木大学的大力支持下 ,西域研究所与校图书馆通力合作 , 通过重新分类 、 鳞选 , 在有 限的与 “ 西域 ” 相关图书基础上 , 建
教、 科教 、 民俗 、 历史 、 地理 、 经济 、 旅游资源开发等 内容 的地
方文献 , 截至 20 0 9年 1 月 , 2 西域文献库馆藏 已达 2万多册 。 当前 , 西域文献库不仅为西域文化研究和教学提供 了丰富而 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 在提高全校师生和社会参观者深刻认识 西域文化的重要性方 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同时也对该校人文 社会学科 的发展和社科学术研究产生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 近 3年来 , 校获得 国家级 、 该 省部级社科基 金项 目立项逐年
的 学术 研 究 资料 为西 域 人 文 学科 研 究 和人 文特 色优 势 学科 建 设 服 务 的 高品 位 、 高规 格 、 色鲜 明 的文 献 库 和 西 域 文献 特 特 色数 据 库 。
【 关键词1 图书馆 高校
【 类 号] 2 8 分 G 5. 6
西域文化
地方文献
特色馆藏
历 史 上 的西 域 是 指 中 国 西部 疆 域 , 漫 长 的 历 史 发 展 过 在图书馆学刊 源自2 1 年第 5 00 期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思考
于 西 部 地 区 社 会 信 息 化 指 数 平 均 值 仅 为 2 .8 而 同 期 东 部 的 信 息 化 指 数 平 均 值 为 22,
4 .2西部地 区仅相 当于东部地 区的 5 .%。 22 , 28
2 1 事业经 费严重不足 。长期 以来 ,各 级 . 政府 对 文 化 事 业 的投 人 总 量 偏 少 ,低 于 全 国
水平 ,只相 当 于 东部 平 均 水平 的 5 % 。据 统 5 计 ,全 国共 有 公 共 图 书馆 2 7 1 ,西 部 仅 ,3 个 占 2 % 。无 图 书馆 或 者 图书馆 缺 少 新 书 的 现 7
弯路 和重 复 建 设 ,部 份 条 件 好 一 些 的 馆 可 以 较快 速 度 和 较 高 的 标 准 实 行 跨 越 式 发 展 ,直 接 实 现 多功 能 、网络 化 、智 能 化 的 目标 。而
绝 大 部 份少 数 民族 地 区 ,特 别 是 边 疆 地 区 。
象 主 要 集 中在 我 国西 部 地 区 。 例 如 :云 南 省
近 五分 之 二 的 县级 图 书馆 仅 有 30 0 0~5 0 0 0元 订 购 报 刊 的经 费 ,年 人 藏 新 书 只 有 10~20 0 0
由 于经 济 条 件 和 人 力 资 源 的制 约 ,要 有 传 统
代 化 管理 手 段 也 相 当落 后 ,从 整 体 上看 ,绝 大部 份 还停 留在 手 工操 作 上 。 22 人 员素 质 普 遍 偏 低 。从 整 体 素 质 看 , . 图书馆 本 身 的 人 力 资 源 还不 尽 如 人 意 。虽 然
各 馆 的在 职 人 员 几 乎 都 经 过 专 业 基 础 培 训 , 但 由于人 事 制 度 的 因素 , 图 书馆 在 人 事 管 理 上 没 有 自主 权 , 因 此 , 无 从 把 好 人 力 资 源 关 。至 少 社 会 上 有 这 样 的看 法 : “ 图书 馆 是 个 ‘ ’ 闲 人 的 好 去 处 。 一 方 面 图 书 馆 破 养 旧 ,新 书少 ,读 者 寥 寥 ;另 一方 面 ,管 理 人 员 三 五扎 堆 儿 闲扯 家 常 。进 一步 了解 ,正 儿 八 经 的 图书 馆 学 科 班 生 不 多 ,地 方 官 的亲 朋 好 友 不 少 ” (摘 自 《中 国 青 年 报 》 20 . .0 。多 数 从 业 人 员 都 是 半 路 出 家 , 00 6 2 ) 对 图 书馆 的 业 务 不 熟 ,知 识 面窄 ,文 化 水 平 偏低 ,年 龄 结 构 偏 大 , 可塑 性 不 强 ,这 些 同 样 是 制约 发 展 的 因素 。
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策略———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边疆特藏建设思考
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策略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边疆特藏建设思考顾淑彦,王㊀勇,孙㊀林(兰州大学图书馆,730000)摘㊀要: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特点,回顾和总结了兰州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并以兰州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的策略㊂关键词: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资源建设引用本文格式:顾淑彦,王勇,孙林.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策略 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边疆特藏建设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2):104-109.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ollectionLiteratur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Western China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for Northwest-Frontier SpecialCollections in Lanzhou University LibraryGU Shu-yan,WANG Yong,SUN Lin(Lanzhou University Library,Lanzhou㊀73000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special collection resources of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he special collectionwork of Lanzhou University Library,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ndeveloping special collec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special collection resourc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Key words :western region;university library;special collection resource;resource construction㊀㊀特藏资源是图书馆高品质文献资源的集中体现,是精准化用户服务的资源基础,是学科研究或领域创新的驱动力[1]㊂要想做到不可替代,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优势和价值[2]㊂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㊁科学研究和提升学校社会声望都颇有意义㊂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特点,揭示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兰州大学图书馆为例,对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进行有效的特藏资源建设提出建议㊂1㊀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特点国外图书馆开展特藏建设实践很早,且都非常重视特藏资源建设研究,也取得了非常多成果[3]㊂受此影响,我国图书馆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开始关注并陆续开展此项工作㊂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设立特藏室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后十年,更多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并开展特藏资源建设;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至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丝绸之路美术史 子课题 丝绸之路美术史:两汉至隋 (20ZD14);兰州大学图书馆馆内科研项目 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策略及实践案例 以兰州大学图书馆为例 (LZUL[202103])4012023年3月第41卷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大学图书情报学刊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Mar ,2023Vol.41No.2力度不断加大,特藏研究有了快速发展[4],特藏服务日益成为图书馆整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用户需求多元化的驱动,特藏资源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许多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范围不仅包含本馆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独有或少有的文献资源,还包括本校学生论文㊁历届考题㊁手稿㊁适应开放存取产生的机构知识库㊁学者库㊁科研数据管理平台㊁学位论文库,以及内容丰富㊁形式多样的专题馆藏[5]㊂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实践取向各异,但都反映了比较突出的地域特征与学科特征㊂厦门大学图书馆2008年组建特藏部,因历史原因和地域关系,偏重收藏东南亚㊁台湾研究特色文献[6]㊂石河子大学图书馆2011年成立特藏部,将保藏和传承地方文献作为责任和历史使命,特藏资源建设定位在以 兵团文献㊁中亚文献为主,古籍文献及珍稀文献为辅 [7]㊂西安交通大学在强化学科优势㊁突出历史特色的前提下,以主题聚类的方式建设 民国高等教育 特藏[8]㊂中山大学依据自己的优势,大力建设阿拉伯语特色馆藏[9]㊂浙江大学图书馆依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学校学科发展重点,逐步构建系统化的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体系[10],还与蒋研中心合作共建 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 [11]㊂学者对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研究角度也不同㊂张丽霞等分析了国内16所知名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情况,总结出特藏资源多具有地域化㊁稀有性㊁学科化㊁专题化㊁教育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强调大学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在于特色资源[12]㊂胡越慧采用一般调查法和全面调查法,对 211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了特藏资源较少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13]㊂王虹对 双一流 高校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97%的 双一流 高校图书馆都很重视特藏资源建设,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特色,而且36所A类高校图书馆中有19所建有 文库 ,虽称谓各不同,但功能相似[14]㊂陶冶从 一带一路 的视角下探索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问题,介绍了百色学院图书馆从学院所处的地域㊁学科发展㊁办学定位等方面建设特藏,总结了以 老㊁少㊁边 为特点的特色资源体系建设经验[15]㊂从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㊂以高校所在地区为中心,收集与地区历史㊁地理㊁人文㊁民俗等相关的文献㊂(2)独有性㊂学校独有的学者手稿㊁照片和录音,未出版的灰色资料等㊂近几年,随着开放获取(Open Acess)运动的蓬勃发展,机构知识库(IR)作为机构独有知识产出管理系统,亦成为重要特藏资源㊂(3)学科性㊂围绕学校优势学科或专业开展相关特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㊂(4)捐赠和资助也是特藏资源的建设方式之一,但所占比例不高㊂(5)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水平低,很多高校还未开展特藏资源建设及服务工作㊂(6)特藏资源仅供本校读者使用,不向普通民众开放㊂(7)数字化程度不高㊂(8)对特藏资源的整理㊁研究㊁开发能力不足㊂2 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边疆特藏文献建设我国西北边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曾是古代四大文明融汇之地,现在也是我国连接南亚㊁中亚㊁西亚及欧洲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6]㊂因其特殊的战略位置,从古至今都是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㊂古丝绸之路和继承其基本路线的现代亚欧大陆桥跨越我国西北边疆[17],对丝绸之路㊁西北边疆史等的研究,不但对国家经济发展㊁社会稳定㊁国际交流有着重要意义,而且随着 一带一路 畅议的提出,西北边疆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更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㊂兰州大学图书馆一贯重视西北边疆文献资源建设㊂建国初期,即开始筹建西北资料室和特藏室㊂据‘兰州大学1950年上学期行政工作报告“记载: (1950年)七月六日在楼上书库,初步成立西北资料室㊁特藏室㊁期刊室与丛书室 [18]㊂1985年建立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兰州大学资料中心[19]㊂1998年承担了敦煌学网站的建设项目,2001年 敦煌学数字图书馆 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支持并立项,2002年建立 敦煌学数字图书馆 [20]㊂2000年,随着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成立,开始筹建资料室,目前收藏中外文图书约3万余册,中外文报刊90余种[21]㊂2012年,筹建西北地区边疆文献中心,入藏图书共计4万余册㊂图书馆持续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与学校发展战略拓展特藏资源服务,坚持搜藏中外研究西北边疆的有关文献,为西北地区社会稳定㊁经济发展㊁民族团结㊁生态修复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填补了高校图书馆在西北边疆文献资源建设及创新服务方面的不足㊂图书馆西北边疆文献资源馆藏在学校学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㊂西北边疆主题的馆藏重点为西北各省区㊁各民族语种的边疆宗教及社会生活文献资料㊁跨国民族及中亚史地资料㊁敦煌学及其研究资料㊁西北地方史地研究资料㊁西北冰川冻土和沙漠治理资料㊁西北地方文物研究考释资料等[22]㊂全面建设馆藏501总第196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年第2期的同时,重点突出对敦煌学㊁民族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形成了图书馆㊁民族学资料室与敦煌学资料室结合,协同建设保障的局面㊂其中,敦煌学研究所资料室目前已拥有敦煌学专业图书12万册,是目前国内外敦煌学研究方面中文图书最齐全的资料中心[23]㊂近几年,学校相继获批一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如‘中国边境口岸志资料收集及整理研究“‘我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丝绸之路美术史“‘海外藏回鹘文献整理与研究“‘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整理与研究“等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㊁资助力度最大㊁竞争性最强㊁最具权威性的项目㊂这些项目的立项说明了兰州大学在敦煌学㊁民族学㊁西域文明㊁中亚历史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上的优势,也从侧面反映出图书馆对西北边疆文献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文献支撑保障能力㊂图书馆不断深化资源供给,提升特色资源的影响力㊂积极利用3C平台,满足读者多样化㊁特色化和个性化的特色资源需求,提高了读者粘性;加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力度,每年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中很大一部分资源申请都是西北边疆资源的需求,说明图书馆对这类资源的收藏与服务得到了本校与其他高校用户的认可,提高了本馆馆际互借服务影响力㊂当然,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数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现状㊂首先是经费问题㊂每年的资源建设经费留出一定额度开展特藏资源建设,多年无增加,实际上资源采购量在逐年减少㊂第二,特藏馆员的专业化问题㊂开展特藏资源建设需要专业精深的馆员做支撑,这种专业不仅指学科领域专业,还包括出版知识㊁版本知识㊁外语知识等㊂第三,顶层设计㊂比如对限制性文献如何服务㊁特藏文献边界的划分㊁学者(文献)遴选的标准等㊂第四,服务认知问题㊂从传统服务到基于用户的知识服务,其精准性有很大的差距㊂3㊀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策略从文献服务㊁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追求㊂提供优质的㊁让师生满意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最高目标㊂兰州大学图书馆在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探索,为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㊂3.1㊀特藏资源建设要有所取舍,重点关注与本校密切关联的学科资源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学科优势,集中部分人力和财力,建设符合馆藏定位㊁保障重点学科建设㊁反映地方社会文化特色的藏品资源是一条合理有效的发展途径[24],重点关注与本校密切关联的学科资源并持续建设㊂兰州大学位于西北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兰州市,与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比邻而居㊂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是由兰州大学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㊂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亦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㊂鉴于兰州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和所处的地域优势,图书馆以西北边疆文献阅览室为依托,围绕敦煌学㊁民族学两个本校重点学科,有计划㊁有目的㊁有步骤地收集相关文献资源,从少到多,逐渐积累,不断完善,形成初具规模,具有馆藏特色㊁地域特色㊁文化特色㊁学校特色㊁学科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助力兰州大学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㊂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经费普遍欠缺,只有有所取舍,依据自身优势抓住重点,才能有效建设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藏资源㊂3.2㊀利用LAM模式,让服务功效最大化LAM(图书馆㊁档案馆㊁博物馆,简称LAM)模式是将分散于三馆具有真实性㊁权威性和系统性,读者青睐的信息来源[25],按照特定诉求组织,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让用户体验更便捷,实现多机构㊁多维度㊁多层次资源的统一服务[26]㊂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能用于特藏资源的经费非常有限,实行各高校图书馆之间以及本校图书馆㊁档案馆㊁博物馆之间的特藏资源协作发展,有利于实现低成本㊁高效率的资源共建㊁共享,是适应现代发展的特色资源有效组织方式[27]㊂LAM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使得图㊁档㊁博之间实现了特色资源最大化利用,弥补各自某些学科资源的缺失,推动大数据时代行业或跨界联盟策略的改变㊂我国大学图书馆㊁档案馆㊁博物馆都有收藏㊁整理㊁宣传的使命,学缘结构相近㊂三馆协同合作,自然天成,可以弥补某些特藏资源不足的问题㊂如兰州大学举办的 刘德山教授藏品‘国家地理“杂志捐赠仪式暨主题展览 [28] 手迹㊃徜徉 档案中的师风学风展 [29]等,都是三馆协作与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兴起于国外的LAM模式不谋而合㊂3.3㊀充分利用3C资源,补充特藏资源之不足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系统)㊁601顾淑彦,王㊀勇,孙㊀林: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策略 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边疆特藏建设思考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㊁CADAL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均是国家投资建设,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整合国内高校图书馆㊁图书情报服务机构㊁学术研究机构的各类信息资源,提供个性化资源服务的联盟㊂依托3C(CALIS/CASHL/CADAL)进行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用好国家投资建设的资源,不仅弥补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某些特色资源的不足,给读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还能学习其他高校图书馆先进经验,对推动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提升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支撑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㊂比如CADAL只要是共建共享单位,读者注册后就能在线浏览其海量特色资源,兰州大学图书馆作为CADAL国内81家共建共享单位,深受其益,2019年的点击量就超过了30万次㊂依托3C资源,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不仅弥补了我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欠缺,给读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也从加入3C的其他高校图书馆,学习到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促进自身在管理㊁服务和理念上的创新㊂3.4㊀抓住文旅融合契机,以 文库 为突破口,建设特藏资源高校图书馆大都建有自己的 文库 ,它是展示学校精神㊁宣传学校文化特质㊁提供特藏资源服务㊁争取更多资源捐赠和资金支持的重要平台㊂ 文库 主要收藏本校教师㊁学生㊁校友以图书形式出版的研究成果以及能够反映学校历史与现状的各种特色资料㊂文旅融合给公共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环境,促使公共图书馆进行新的发展模式探究[30],也势必为高校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㊂西部地区多数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欠缺,和学科相关的特色资源比较少,赠送的资源也非常有限[31]㊂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上海交大文库 库区+展区 的模式[32]为西部地区高校文库的建设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㊂兰州大学图书馆2008年创建了 兰州大学文库 ,主要收藏本校教师㊁学生㊁校友以图书形式出版的研究成果以及能够反映兰大历史与现状的各种特色资料㊂因为兰大文库装潢典雅,独具特色,加上兰大图书馆所在的积石堂历史悠久,造型庄重㊁优美,本身就是兰州市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兰州大学的象征,因此,文库现已成为校外人员来兰大参观的重要备选项目之一,也成为校内很多单位举行主题党日等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选择㊂仅2020年一年,在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就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有组织参观共计约25次,人数达上千人㊂文旅融合的环境为高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 文库 的作用,以 文库 为突破口,通过宣传展示和引领效果,撬动部分校友捐赠科研成果或资金,促进特藏文献资源建设良性循环㊂3.5㊀重视灰色文献收藏和服务灰色文献是指非正式出版的㊁半公开的文献资料,是介于正式出版物(白色文献)和完全不对外公开文献(黑色文献)之间的一切文献资料[33]㊂灰色文献涉猎信息广泛,流通渠道特殊,一般流传份数极少,有极高的文献价值㊁情报价值㊁历史价值㊁数据价值㊁社会价值㊁智库价值㊁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34],是特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类型之一㊂目前图书馆灰色文献种类偏少,来源单一,建设速度㊁数量㊁质量和种类都远远不够[35]㊂作为百年高校,兰州大学也有很多灰色文献存在㊂2021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段一士手稿“(六卷本)一经出版,就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36]㊂这套书是段先生60多年来教学科研工作重要讲义和手稿的影印版,能获得如此殊荣,说明名家手稿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以及社会的认可度㊂可见,特藏资源建设不能忽视灰色文献的收藏和整理,应主动展示㊁报道乃至授权出版收藏的灰色文献,提高这些文献的利用率㊂3.6㊀加强特藏数据库建设新时代,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服务方式变化巨大,数字资源和相关服务占据了主要地位,可以预见,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然和必须的[37]㊂特藏资源的数字化既可以提高使用率,又可以减少原文献的破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功能[38]㊂兰州大学图书馆正在建设的大型特藏文献数据库 兰州大学图书馆CASHL大型特藏缩微平片数字化 项目,计划把CASHL大型特藏++项目中获赠的9套缩微文献数字化后进行深度揭示和服务,基于CASHL平台向包括兰州大学在内的全国CASHL用户,提供在线浏览㊁检索㊁阅读等多元化服务㊂专题特藏数据库的建设与持续发展,使得数据库内容不断丰富,资源深度挖掘和服务创新更为可能㊁多样,利于用户个性化㊁专业化的需求满足,让特藏文献更好发挥功能㊂4㊀结语在开展特藏资源建设的规划㊁实施㊁管理过程中,明确内设部门职责是前提,选取与本校密切关联的相701总第196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年第2期关学科资源以及对与本区域密切关联的地理㊁文化㊁宗教等资源长期关注㊁持续建设是关键㊂同时,要不断丰富特色资源建设的方式,兼顾纸本资源和数据库㊁自购与受赠㊁国内与国外,积极参与有关共享联盟平台建设㊂特色资源建设与空间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与文献品质或学校文化特质充分融合的特色空间㊂重视灰色文献的收集㊁整理㊁甄别,提高特色资源的组织与揭示能力,加强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队伍的培养,不断助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发展和服务创新㊂参考文献:[1]王乐.略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价值与发展方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3):12-17. [2]杨冰.基于特色文献构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J].图书馆建设,2007(3):27-29.[3]梁炜,卢章平,王正兴,等.国内外图书馆特色资源研究:脉络㊁演进与展望[J].图书情报研究,2021,14(2):89 -98.[4]叶素萍.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思考 以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41-44.[5]张红扬.弘扬文化传统彰显个性特色 试论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特藏的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 (2):83-87.[6]陈小慧.厦门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图书馆学研究,2010(4):36-38.[7]石河子大学图书馆[EB/OL].[2020-04-10].http:// /.[8]问书芳.主题聚类式特藏建设初探 兼论西安交通大学 民国高等教育 特藏[J].图书馆学刊,2015(6): 48-50.[9]何韵,冯彩芬,程焕文.中山大学图书馆阿拉伯语馆藏建设与合作发展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1):28 -33,41.[10]田稷,孙晓菲,韩子静.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的体系化建设规划与实践 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18-23.[11] 蒋介石与近代中国文献特藏室 揭牌[EB/OL].[2021-01-18].https:///s?src=11×tamp=1611110787&ver=2839&signature=zwEk4gq3bVoLekkFZtTMN7JHAtSQ36pecMtnliN2∗MiYyEyiR6R0tY67Kts∗TL34atjTKvnxFt7BIDXzTbaTCyk-WIzYnGFax0MCO2Kg4RAz1Zrxvq1FLtnWvSnVP2tX&new=1.[12]张丽霞,李明珍,刘旭.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探微 以清华㊁北大等16所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杂志,2008(9):66-68.[13]胡越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32-35. [14]王虹. 双一流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24):43-50. [15]陶冶. 一带一路 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初探 以百色学院图书馆为例[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9,31(3):133-137.[16]丁建伟,赵波.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17]马曼丽.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9.[18]兰州大学.兰州大学1950年上学期行政工作报告(1950-05-00)[R].兰州:兰州大学,1950:8-11. [19]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基地简介[EB/OL].[2021-12-24]./jidijianjie/20090612/220936.htm.[20]关楠楠,庄虹,张和伟.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G]//甘肃省图书馆.甘肃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述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7:299-301.[2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EB/OL].[2021-12-24]./c/201807/419.html.[22]兰州大学图书馆.本部图书馆西北边疆文献中心㊁伊斯兰文献中心今日面向读者开放[EB/OL].[2021-12-10]./xbbj/info-6629.shtml.[23]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一行莅临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指导工作[EB/OL].[2021-12-23]./xinwenzhongxin/20211223/0910268915224470e58.htm. [24]张楠,宋仁君.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流程的再思考 基于TALIS特色项目建设的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5,37(11):51-56.[25]罗红,罗小臣,陈京莲,等.基于LAM(图书馆㊁档案馆㊁博物馆)协作的图书馆馆藏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3):58-66.[26]贾琼,王萍.数字人文视角下LAM资源整合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21,39(4):157-164. [27]王罡,白庆珉.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图书馆知识联盟[J].现代情报,2007(12):145-146,150. [28]兰州大学图书馆.年逾鲐背,心系后生 刘德山教授藏品‘国家地理“杂志捐赠仪式暨主题展览 在图书馆举行[EB/OL].[2021-11-10]..cn/gwdt/info-11372.shtml.[29]兰州大学举办 手迹㊃徜徉 档案中的师风学风展 [EB/OL].[2021-11-10].https://.cn/c/201706/44312.html.801顾淑彦,王㊀勇,孙㊀林: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策略 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边疆特藏建设思考。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进 ,但现实存在 的问题仍然不少 。 如何调整西部地 区公共 图 书馆的运行机制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 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有效率的服务手段 , 满足人 民群众 的需求 , 就成为西部
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 的首要 问题 。 本 文从 分析德宏州公共 图 书馆事业的现状 出发 , 探讨 西部地 区应 如何构 建适合西部地
发展历程,德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可喜 的成绩 。
1 . 1图书馆信 息化 、网络化 、自动化建设取得实质性 的进展
自2 0 0 8年 全 国文化 信 息资源 共享 工程在 我州开 始实
施 ,至 2 0 1 1 年 ,全 州七 个公共图书馆全部完成 了文化信息
高效 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中央的部署安排,各地 各部 门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 重要位置 ,加 大财政投入 , 完 善相关政策 , 健全 设施 网络 ,拓 宽服务渠道 ,加快构建覆盖
县 市级图书馆 2 0万元、乡镇 5万元 的专项免费开放资金 。
由于经 费投入增加 , 各个 图书馆 实现全 副馆 长。
办证费、借 阅费、自修室使用费、电子阅览室上网费等费用
一
概取 消, 馆 内所有 公共 空间、 设施及服务项 目 全部免费开
畹町开发区。共有 7 个公共 图书馆 ,其 中州级馆 1 所 ,县市 馆 6所 :全州乡镇 、农场建立 5 5所文化站。初步形成 了州 、 县 ( 市) 、乡镇 多层次 的基础 文化服 务体系。纵观近年来的
2 0 1 1 年文 化部、财政部 出台的 《 关于推进全 国美术馆 公共 图书馆文化馆 ( 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 明确 了公共 图书馆 向公众全免 费开放 ,并安排 了州 级图书馆 5 0 万元 、
论地方图书馆地域文化特色馆藏建设
论地方图书馆地域文化特色馆藏建设地方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大众提供各种各样的读物,也承担着保存当地文化遗产的重任。
如何在馆藏建设上注重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吸引读者,提高馆藏使用率是地方图书馆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方法,以提高地方图书馆在地域文化特色馆藏建设上的效果。
一、推广地方特色馆藏地方特色馆藏是指馆内收藏的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的各类书籍、期刊、音像资料等。
如果这些材料能够直接推广给读者,就能够让读者了解到当地文化的历史,增强读者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推广地方特色馆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宣传活动。
在馆内或在其他适当的场所,针对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宣传,介绍特色馆藏的内容、特点和重要性,吸引读者和市民前来借阅或参观。
2.举办主题展览。
利用馆内展示空间,举办与当地文化特色相关的主题展览,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现当地文化特色馆藏的丰富性和历史价值,吸引读者前来参观和借阅有关书籍。
二、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馆藏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馆藏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呈现出来,加强馆藏的保护和传承,提高馆藏的使用价值。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下:1.将馆内珍贵的古籍、文物等通过数字传输方式进行复制,方便读者借阅和观看。
2.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当地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吸引读者。
三、增加地方文学馆藏的数量地方文学馆藏是地方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记录着当地的历史、文学和人文资料,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研究资源。
在选择文学馆藏资料时,需要考虑到文学馆藏的特殊性,从而选择当地文学经典名著、人物传记等资料收藏。
增加地方文学馆藏的数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与学术机构的合作,借鉴专家学者的意见,在馆内增加与当地文学相关的书籍、期刊、音像等馆藏。
2.鼓励本土作家参与馆藏建设,征集不同层次的作品加以收录,让地方文学作品得到更多展示和传播。
四、深入挖掘当地历史和人文文化地方图书馆的馆藏是维系当地历史和文化的桥梁,借助馆藏,可深入挖掘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弘扬地方文化特色。
试论西部地区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库的建设 . 而为将来实施全 国图书馆特色资源阿上检索和
共建 共 享 打下 基 础 。
广西 : 广西少数民族 旧文献 、 地方历史 文献 , 抗战时期的 桂林出版物 ; 善本 书 3 8 ; 9 种 康有 为在广: “ } 万木草堂 i 学 } 1 } F
方 面步伐相 当缓慢 , 资生 产有一定规模 的数据库和 电子书 投 刊困难 重重 ,因此,馆藏含金量相当高的特色文献仍尘封书
库. 待字 闺 中 。
本条件 , 也是西部地 区图书馆 网络体系和数字图书馆 建设的
未来 走 向。如甘 肃省 图 书 馆 , 有西 北 地 方 文 献 15 7种 . 藏 20 为 西 北 地 区 收集 之 最 ,从 而 成 为 海 内外 研 究西 北 史地 、西北 民 旗、 中西 交通 、 绸 之 路 、 煌 学 的 文 献 基 地 。 丝 敦
和开设视 听阅览室的只有省谐 和兰州市馆 . 其余地 l 市 j 州
和县 l 、 馆在现代化设施方面均末突破零 的局面 , 市 区) 使相 当数量 的地县馆很难加人文献 资源 整体化 建设上来 。 而这些
馆。 往往 又收 藏 着 一批 珍稀 的地 方 文献 民蕨 文 献 , 些 文献 这
料. 西北地方地理研究资料等 , 永乐南藏》 文溯阁 《 《 、 四库全
络化为发展 方向. 以实行特 色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f 关键词 l 西部 图书馆 特色资潍 网络建设
f 类号 ] 2 07 分 G 5 6
文化 部 20 0 0年 5| 出加 强西部地 区文化建设的 l q提 5 条意见 , 中第 5条意 见是推进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网络化 其 体系和数字图书馆建设 , 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为了贯彻 文化部关于西部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指示精神 , 有必要深人
关于在乌鲁木齐地区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的构想
关于在乌鲁木齐地区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的构想乌鲁木齐因连续十三年举办冰雪风情节而享誉国内外,冰雪风情成为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的一大标签,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可以进一步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弘扬乌鲁木齐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标签: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构想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
2002年,乌鲁木齐市以”丝绸之路+冰雪旅游+民族风情”这一独特的冬季旅游组合思路,打造出乌鲁木齐冰雪旅游的特色品牌。
如今,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已历经十三载,已然成为乌鲁木齐冬天的一道风景。
今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又在新疆成功举办,吸引了国内外、省内外的众多运动员、新闻媒体、冰雪运动爱好者相聚乌鲁木齐,冰雪风情节成为宣传乌鲁木齐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一、主题馆功能定位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展示乌鲁木齐冰雪魅力,丰富冰雪旅游文化内涵,是乌鲁木齊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一大举措,是向人们彰显乌鲁木齐深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文化气息的重要窗口;同时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的结合,也将丰富冰雪旅游文化内涵,以运动促旅游、以旅游促经济、以经济促文化,从而推进乌鲁木齐冰雪风情文化、运动、旅游整体发展,提高乌鲁木齐城市知名度,体现国际化大都市图书馆的创新理念。
乌鲁木齐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馆舍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收集不同语种的相关书籍、报刊不少于2000册(件),同时收集相关电子资源,结合VR虚拟技术,以书为媒,推行多元文化服务,力求将多种文化内容、文化样式、传播形式容纳于一体,丰富图书馆文化内涵,使图书馆不仅具有专题文献典藏、阅览、信息咨询等传统功能,还拥有提供文化活动、视听体验、文化休闲等综合服务能力,以满足不同阶层与文化背景人群的文化需求。
二、建设内容1.设计风格主题图书馆选址要考虑契合主题,馆外要有明显标识或雕塑,内部设施、设备与环境、格局配套,实现高质量的室外景观与室内空间完美结合。
西部地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构想
2 . 1 供需错配,图书流通难
西 部 地 区 普 遍 经 济 欠 发 达 ,按 照 国 家 关 于 农 家 书 屋 图 书 配 送 目 录 的 要 求 ,统 一 采 购 图 书 进 行 配 置 ,但 实 际 运 行 过 程 中 ,表 现 出 农 民 的 需 求 与 供 给 图 书 之 间 有 很 大 差 距 ,通 过 实 地 调 研 发 现 ,公 众 对
“五 个 振 兴 ”P1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展 望 未 来 四 年 的 乡
基 金 项 目 :甘 肃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 “西 部 欠 发 达 地 区 阅 读 推 广 研 究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项 目 批 准 号 :20Y B 154。
第 10期
高 峰 :西部地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构想
生 活 类 、青少 年 类 、文 学 类 图 书 的 需 求 占 到 总 类 目
的 2 9 % 、2 4 % , 1 9 % , 实 地 调 研 所 在 地 区 配 备 的 三 类 图 书 却 只 占 到 35%,供 给 与 需 求 的 差 异 比 较 大 。近 年 来 ,虽 然 有 图 书 补 充 更 新 的 配 套 政 策 ,但 图 书 补 充 更 新 较 慢 ,每 年 或 每 两 年 补 充 几 十 册 图 书 ,难 以
1 . 4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农家书屋提出的新要 求
新 时 代 文 明 实 践 中 心 与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一 样 ,都 是 2 0 1 8 年 出 台 指 导 意 见 的 ,关 于 乡 村 文 化 的 繁 荣 , 明 确 提 出 要 成 为 文 化 传 播 的 新 阵 地 。 也 就 是 说 ,乡 村 振 兴 、新 时 代 文 明 实 践 中 心 都 有 关 于 文 化 振 兴 的 设 计 与 目 标 。农 家 书 屋 建 设 可 以 考 虑 与 新 时 代 文 明 实 践 中 心 、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的 有 关 项 目 结 合 起 来 ,相 互 支 撑 、共 同 推 进 ,形 成 良 性 循 环 的 效 应 。 在 阅 读 活 动 方 面 ,农 家 书 屋 可 以 与 新 时 代 文 明 实 践 中 心 的 活 动 结 合 ,激 发 群 众 阅 读 兴 趣 。2 0 1 9 年 ,中 宣 部 等 十 部 门 发 布 了 《农 家 书 屋 深 化 改 革 创 新 提 升 服 务 效 能 实 施 方 案 》,主 要 是 解 决 在 乡 村 振 兴 、新 时 代 文 明 实 践 中 心 建 设 等 为 主 的 新 时 代 背 景 下 ,推 进 农 家 书 屋 提 质 增 效 。 因 此 ,农 家 书 屋 需 要 理 清 新 时 代 文 明 实 践 中 心 的 新 要 求 ,融 人 其 中 进 行 建 设 与 发 展 ,成 为 一 个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
关于在乌鲁木齐地区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的构想
关于在乌鲁木齐地区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的构想【摘要】在乌鲁木齐地区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是为了推动冰雪文化传承,提升乌鲁木齐地区文化氛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选址和规划应考虑便利性和吸引力,建筑设计要体现冰雪元素,图书馆藏书策划要重点围绕冰雪文化主题展开。
特色活动策划可包括冰雪展览、讲座、主题阅读等,吸引更多读者参与。
合作与推广可与当地艺术团体、学校等合作举办活动,提升知名度。
通过建立这样一所图书馆,可以为乌鲁木齐地区带来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冰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乌鲁木齐地区、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选址和规划、建筑设计、图书馆藏书策划、特色活动策划、合作与推广、冰雪文化传承、乌鲁木齐地区文化氛围、区域经济发展1. 引言1.1 目的引言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和弘扬冰雪文化:乌鲁木齐地区是一个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而冰雪文化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
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并展示冰雪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照片,向广大读者传达冰雪文化的精髓,促进冰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 满足人们的冰雪文化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对冰雪文化产生了兴趣。
建立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探索冰雪文化、了解冰雪知识的平台,满足人们对冰雪文化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3. 促进文化交流与互动:冰雪风情主题图书馆将成为一个集阅读、学习、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活动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丰富乌鲁木齐地区的文化生活。
1.2 背景乌鲁木齐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冰雪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冬季寒冷干燥,适宜冰雪运动的开展,具有独特的冰雪文化底蕴。
乌鲁木齐地区在冰雪文化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和发展。
目前,当地缺乏一个集冰雪文化资源、活动和知识于一体的主题图书馆,供市民学习、交流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地区特色图书馆建设构想
摘要:西部地区图书馆受经济条件限制,其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
本文分析了西部图书馆面临的现状,提出了在经费普遍短缺的情况下,走特色图书馆之路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西部地区特色图书馆
“十二五”规划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加大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其发展。
西部地区图书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服好务,是关系到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就西部地区特色图书馆的建设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1 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现状
1.1 经费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十一省一市,人口约3.8亿,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就有307个,占51.9%;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东、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如上海市全市的街道(乡)均建立了图书馆,1/3的里弄都建立了图书馆,而西部地区每步行30公里至100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图书馆。
1.2 文献匮乏,服务手段落后
2006年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藏书量、人均财政拨款排序数据表明,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排名:上海7.904元,居全国第一;而贵州省仅有0.098元,居全国第29名。
由于藏量减少,致使到图书馆阅览的人数减少,而图书馆文献利用率也逐年下降,降低了图书馆对社会的作用。
而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在西部地区大多数图书馆同样存在,它必然造成文献信息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观念保守。
1.3 图书馆人才缺乏
与其他行业相比,图书馆的工作被认为无风险性、“养老”的好地方,每天只需借还图书就可以了,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工资相对比较低,这种低收入在西部地区图书馆行业中更是不胜枚举。
这样就造成图书馆队伍不稳,“低薪”难以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图书馆人员的竞争意识、信息服务意识不强,思想上还没有摆脱“等、靠、要”的传统观念。
这种图书馆人员队伍与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能够从事高质量文献信息服务的复合型知识的专家型人才奇缺。
2 建立特色图书馆的方法途径
2.1 特色馆藏
特色馆藏,是特色图书馆的基础。
主要表现为文献收藏的数量、
载体、类型、文种、学科专业的特色,是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它以某一学科领域及相关文献的收藏为显著特点。
西部现有746个公共图书馆,如果要将所有藏书收集齐全,从目前图书暴涨、图书馆经费普通短缺的情况来看,任何图书馆都难以做到。
只有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优势的、地理优势、人才优势,开展文献收藏工作。
而文献资料收藏的特色化,对于西部地区图书馆,针对性收藏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可操作性。
如陕西省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以陕西地方文献、陕甘宁边区革命文献、陕西历史古籍文献为收藏重点,基本上形成了以适应陕西工农业生产、党政科研需要为重点的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地方文献以及边缘学科、新兴技术学科、工具书收藏为主体的藏书体系。
2.2 特色服务
主要是指图书馆开展一切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要新颖、有吸引力、服务效果显著,能满足特定读者的需要,它是图书馆特色化的核心。
特色服务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等特色,总之就是要结合实际,多方面、全方位地围绕特色馆藏开展特色服务工作。
笔者认为可重点搞好以下几项特色服务:一是为特定服务对象开发文献信息。
服务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或公司,甚至可能是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环境等。
如西部的甘肃省图书馆的“区域资料文献馆(室)”,以本区干旱面积大、经济不发达的劣势为研究对象,围绕专家提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发展战略,组织
专门人员,利用特殊的馆藏文献,编写了《甘肃省特产资料汇编》、《河西地区物产资料汇编》等约50万字的资料,为政府部门决策,使本地区的经济逐步发展起来。
二是可与生产企业、商业文化、教育部门及社会团体和个人联办各种生产、经营、销售、服务项目。
三是紧扣特色文献,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经贸、旅游。
如通过特色文献中记载的民风、民俗、节会、民间工艺等资料,举办文化夜市,促旅游开发,在提高了本地区知名度、充分展示和弘扬了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合进的经济效益。
2.3 特色人才
主要表现为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体素质和群体结构,它是图书馆特色服务的趋势。
特色馆藏需要专业人才去开发。
因此,此类人才除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特色文献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该地区的民族文献大都翔实地记录了当地居住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自然和人文状况,它是开发本地区自然资源,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可靠依据。
因此,图书馆更应注重引进和培养“特色人才”,只有他们才能使民族文献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
3 西部地区特色图书馆建设原则
3.1 因地制宜原则
特色图书馆建设应结合自己的文献资源特色、人才特色、地理位置、社会需求等特点,因时因地地确定项目和数量。
范围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方面的。
只有建立具有本地社会需要,满足本地读者需求的特色馆藏体系,才能赢得读者,所创建的特色图书馆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3.2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原则
长期以来,大多数图书馆都存在孤立地决定本馆的文献收藏方针,造成文献资源布局不合理。
特色馆建设切忌重复建设,应充分摸清本地区图书馆(室)的文献建设的基础和优势,建立起独树一帜的藏书体系,为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西部地区各省、区的公共图书馆如都能有一、二个特色馆藏,那么西部的公共图书馆就能更好地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3.3 坚持双效益原则
特色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服务时,既要追求良好的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要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强化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4 加大宣传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这个大好机遇下,今后西部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将会得到许多的关注。
而我
们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府和社会团体、企业的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西部地区将建立起许多门类齐全、文献资源丰富、服务方式多样、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图书馆服务体系,并为西部地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汤旭岩,李波.中国图书馆的特色化趋势[J].图书馆,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