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1
高一文言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高一文言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a3270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1.png)
高一文言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超群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受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怜悯,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琵琶行原文以及翻译,期望对大家有所关怀.《琵琶行》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仆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仆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快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参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白话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81ff19a26925c52cc5bfa7.png)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引导语:《》是唐朝诗人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朽、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4ce4e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8.png)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引导语:《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朽、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琵琶行(1)
![琵琶行(1)](https://img.taocdn.com/s3/m/203785b569dc5022aaea00d7.png)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要极力铺 一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 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 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 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你怎么看? 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 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 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 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 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 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 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 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 可贵的。 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 芳草的传统, 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 女或者高尚的贵妇, 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妓是较少 见的。 见的。
回顾全文,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 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 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 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 鸣和交流,成为知音, 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 重的进步思想。 重的进步思想。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 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 不容贤能的黑暗。 同是天涯沦落人, 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识” 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 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 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 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琵琶行》原文
![《琵琶行》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b5b4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2.png)
《琵琶行》原文《琵琶行》原文《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琵琶行》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琵琶行》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白居易的《琵琶行》全文
![白居易的《琵琶行》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f3202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0.png)
白居易的《琵琶行》全文白居易的《琵琶行》全文《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全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贪腐、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作品原文(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3)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4)然有京都声(5)。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6),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7),年长色衰,委身(8)为(9)贾人(10)妇。
遂命酒(11),使快(12)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3)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14)二年,恬然(15)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16)意。
因为(17)长句,歌(19)以赠之,凡(20)六百一十六言(21),命(22)曰《琵琶行》。
琵琶行。
郑重作浔阳江(23)头夜送客,枫叶荻花(1)秋瑟瑟(24)。
主人(25)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6)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27)声声思(28),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29)续续弹(30),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31)慢捻(32)抹(33)复挑(34),初为《霓裳》(35)后《六幺》(36)。
大弦(37)嘈嘈(38)如急雨,小弦(39)切切(40)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41)莺语花底滑,幽咽(42)泉流冰下难(43)。
冰泉冷涩弦凝绝(44),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45)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高一语文琵琶行1
![高一语文琵琶行1](https://img.taocdn.com/s3/m/1cba1536e2bd960590c67774.png)
• 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像,将实事实情转 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 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 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 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 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 不开的。
• (2010年高考山东卷)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 个小题)(6分) •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 (杜甫《登高》)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 (2)________ ,西北 望 ,射 天狼 。 ( 苏 轼《 江城 子·密州出猎》)
• • • • •
• • • • •
2.解释词语 左迁:贬官,降职。 委身:托身。文中是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使快弹数曲:让她尽情地弹奏几个曲子。快, 畅快,尽情。 悯然:忧郁的样子。 漂沦憔悴:漂泊沦落,容颜憔悴。 迁谪:贬谪,放逐。被动义。 瑟瑟:文中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 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 (3)点化(化用) •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作 进行加工再创作。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 可分为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 开拓。如: •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王实甫《西厢记》) • 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白居易《长恨歌》) • 解析: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 “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 • ②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的内容。 • ③句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 安得妍”的诗句意境。
《琵琶行》原文与译文
![《琵琶行》原文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1d98d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a.png)
《琵琶行》原文与译文《琵琶行》原文与译文《琵琶行》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
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原文与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一作: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行第一段
![琵琶行第一段](https://img.taocdn.com/s3/m/125f6d5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3.png)
《琵琶行》第一段
【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翻译】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赏析】
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
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
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
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
的压抑感。
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琵琶行1
![琵琶行1](https://img.taocdn.com/s3/m/8d92e6e1f8c75fbfc77db29b.png)
情绪大起大落,忽婉转,忽雄奇。其变态之 强烈,令听者感到内心冰炭交加,升天坠地。其 为音乐艺术,信可如此,而今日之琴曲,惟《广 陵散》可当之。
李贺 《李凭箜篌引》
琵 琶 行 并 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 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 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 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 感。
作者介绍
琵 琶 行 并 序
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 称 “刘白”。两年后病 终。葬于龙门 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著 有:《白氏长庆集》,另外代表作还 有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 行》。但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最 精华的部分,是他的讽谕诗,其中包 括《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 首.
琵琶女演奏琵琶曲
第二次 琵琶女叙说苦身世 (详写) 诗人自诉迁谪意 第三次 琵琶女促弦又一曲 明写 江州白司马青衫湿 (略写)
(侧面烘托琴技) 运用比喻 侧面衬托
明写
同 是 天 涯 沦 落 人 主 旨
( )
琵 琶 行 并 序
“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 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 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 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 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 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 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 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49618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3.png)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琵琶行》原文及翻译《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
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琵琶行》(并序)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beaa4e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71.png)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译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译《琵琶行》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这是抓住了要害的。
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琵琶行》原文(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注释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b73b9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6.png)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注释《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注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琵琶行 (1)
![琵琶行 (1)](https://img.taocdn.com/s3/m/71e2fc4cbe1e650e52ea99e8.png)
(3)“银瓶乍破水浆迸”是高潮到来 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则写出了 高潮时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 (4)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
第三段:江中听诉苦身世
»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过渡句——由弹奏琵琶转入自述身世。
» 自言本是京城女……秋月春风等闲度。
早年生活:奢华惬意
» 弟走从军阿姨死……梦啼妆泪红阑干。
诗 人 : 重 闻 琵 琶 青 衫 湿
四、请根据琵琶女的故事,概括她的形 象特点及意义 封建社会中被损害、被侮辱的妇女 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 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五、诗人又是个怎样的形象?
受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
八、找出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地方,并说 说其作用 1、开头。“枫叶”“荻花”“江月”写 出了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烘托了悲凉 的气氛,也突出了演奏的情感基调是悲 凉的。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描写音乐:
1、如急雨 2、如私语 3、珠玉落盘 4、莺语花底 5、冰泉冷涩 6、银瓶乍破 7、铁骑突出 8、如裂帛 悠 粗重急骤 轻微委婉 清脆圆润 宛转流畅 阻塞压抑 激越奔涌(高潮) 高亢雄壮 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
余音绕梁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女:音乐美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次演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序曲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第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乐曲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31a8b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8.png)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琵琶行》原文及注释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原文及注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妬。
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高一语文琵琶行1
![高一语文琵琶行1](https://img.taocdn.com/s3/m/dfb2ca154b73f242326c5f08.png)
•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 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 掩抑:低沉抑郁。 • 信手:随手。 • 间关:形容鸟声婉转。 • 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流出血来,文中形容杜鹃啼
• 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像,将实事实情转 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 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 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 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 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 不开的。
• (2010年高考山东卷)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 个小题)(6分)
• 9.开阔视野
• 古诗词中常用表达技巧
• (1)乐景写哀情
• 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 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 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 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 解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 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 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 (3)仰之弥高,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 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4)桃之夭夭,________。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 同是天 涯沦落 人 , ________ ! ( 白 居 易 《 琵 琶 行》)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 • 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 • 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
《琵琶行》原文及译文
![《琵琶行》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73d6b6783e0912a3162a29.png)
《琵琶行》原文及译文导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就是我们高中时长学的名篇,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学习。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
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cb3a0cbcd126fff7050b77.png)
三一文库()〔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
一、作品原文《琵琶行》(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1)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2)然有京都声(3) 。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4)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5),年长色衰,委身(6)为(7) 贾人(8) 妇。
遂命酒(9) ,使快(10)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1)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12)二年,恬然(13)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14)意。
因为(15)长句(16) ,歌(17) 以赠之,凡(18) 六百一十六言(19),命(20)曰《琵琶行》。
浔阳江(21)头夜送客,枫叶荻花(22)秋瑟瑟(23)。
主人(24)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5)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26)声声思(27),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28) 续续弹(29),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30)慢捻(31)抹(32)复挑(33),初为《霓裳》(34)后《六幺》(35)。
大弦(36)嘈嘈(37)如急雨,小弦(38)切切(39)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40)莺语花底滑,幽咽(41)泉流冰下难(42)。
冰泉冷涩弦凝绝(43),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44)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45),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46)收拨当心画(47),四弦一声如裂帛(48)。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eeb2d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6.png)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突然听到XXX来了琵琶声,我主人忘了送客的事,客人也不想走了。
我暗中寻声问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停下来,欲语还休。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弹琵琶的人过来,加酒回灯再次设宴。
千呼万唤之后,弹琵琶的人终于出来了,但半遮面还抱着琵琶。
他拨动琵琶的弦,发出了几声动人的旋律,虽未成曲调,却已经传达了情感。
琴弦掩抑着声音,仿佛在述说着平生的不得志。
他低着头专心地弹奏,说出了心中的无限感慨。
轻拢慢捻、抹弦、挑弦,先是《霓裳》后是《六幺》。
大弦嘈嘈地响着,像急雨,小弦切切地响着,像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在玉盘上。
间隔着莺语和花香,水面滑溜,泉水幽咽,冰下难以流动。
冰泉冷涩,琴弦也凝结了,凝结到无法发声。
此时,幽愁和恨意在他心中生发,无声胜有声。
银瓶破裂,水和酒四溅,铁骑突然出现,刀枪声响。
曲终人散,弹琵琶的人整理着衣裳,收起了琵琶。
他自言是京城女子,家住在虾蟆陵下。
十三岁开始学琵琶,名列教坊第一部。
曾经教过善才,化妆后每次都被XXX妒忌。
XXX争相追逐,一曲《红绡》弹得数不清。
XXX击节,XXX沾满了酒污。
今年欢笑明年又何其,XXX春风自在逍遥。
弟弟从军,阿姨去世,我离开京城,流落到浔阳城。
这里荒僻,没有音乐,一年四季听不到丝竹声。
住在湓江附近,地势低湿,XXX和苦竹包围着我的房子。
我听到了什么声音?XXX啼血,XXX悲鸣。
春江花朝,XXX夜晚,我常常独自喝酒。
难道没有山歌和乡村笛声吗?却只有嘲弄的嘶哑声,难以听入耳。
今晚,我听到了琵琶声,如同听到了XXX,耳朵一时间变得清晰起来。
请你弹奏一曲,为我演奏《琵琶行》。
我说完这话,他立刻坐下来,开始弹奏琵琶。
他的琵琶声凄凄惨惨,和之前完全不同,全场的人都掩面哭泣。
谁的泪水最多?是江州司马,他的青衫已经湿了。
我早已经听过琵琶的悲凄声,但她的诉说更加让我感到悲凄。
我们都是流落在天涯的可怜人,今天相遇,不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的长安城,被贬到浔阳江畔居住,经常生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教案綦江实验中学——邹翔目标:1.知识和能力知识目标: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诗歌知识。
②积累古汉语知识。
能力目标:①声情并茂地朗读,流畅地背诵。
②赏析音乐描写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过程:知识学习——思路梳理——细节赏析方法:引导,讨论,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情况,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女性,认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
2. 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赏析音乐描写。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一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清冷的月光,瑟瑟秋风,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琵琶行》。
二、文学常识和背景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继承和强调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
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2.写作背景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
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
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
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己沦落天涯的不幸。
3.乐府简介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这首诗属于后者。
4.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5.关于歌、行、引、吟:歌、行、引、吟是古代歌曲的几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特点:①形式大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三、朗读全诗1.注意读音铮(zhēng)悯.然(mǐn)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â)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 bì)谪.居(zhã)整顿衣裳.(cháng)间.关(jiān)2.朗读,指导。
四、疏通、翻译并熟读小序,积累字词明年——第二年年长色.衰——女性面容遂命酒..——摆上酒宴快.弹——畅快感.斯人言——被感动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歌.以赠之——作歌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五、作业:熟读全诗,梳理课文思路。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要求声情并茂。
读后交流评价。
二、作业检查,梳理课文思路。
序言:交待写作缘由。
1. 江头送客闻琵琶2. 江上聆听琵琶曲3. 歌女倾诉身世苦4. 同病相怜伤迁谪5. 重闻琵琶青衫湿三、课文分析1.诗歌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2.哪两句诗将主要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明确:①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京倡: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商妇: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心境:怨。
②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京官:高朋满座,诗酒流连,丝竹不绝,其乐融融;而今谪居:落魄凄凉,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心境:恨。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境况凄凉)。
③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感情共鸣的媒介是什么?明确:音乐。
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述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
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共同演绎出一段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4.琵琶女的命运令人感叹,结合后文,我们能否从琵琶声中,捕捉到她生活和情感变化的轨迹呢?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说尽心中无限事。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
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出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光。
青年时期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
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
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
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
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至此旋律转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
……此时无声胜有声。
”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第四乐章“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
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即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这正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契合。
小结: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
”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板书: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愤情)5.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湿青衫呢?明确:主要因为两个原因:①伤琵琶女: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小结:遭遇相似,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5、找出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分析这些风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
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字字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融融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
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小结: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动人。
(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板书设计: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愤情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第三课时一、导语音乐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翁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可观可触,它有声无形,奇幻缥缈,难以捕捉。
用诗歌语言来表现音乐的声音语言的作品历来很少,更罕见精品。
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是三首描绘音乐形象的著名古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更是被称为“千古第一音乐诗”,可谓因难能而可贵。
这首诗一经诞生,便被广为传唱,流播久远。
白居易死后,皇帝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曾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元代作曲家马致远根据此诗创作了杂剧《青衫泪》,可见《琵琶行》影响之远之久。
二、诵读第二节,划分层次,理解内容: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三、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