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学生就业趋势六组数字分析(图解)
201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前景 就业形

201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前景就业形2016就业形势严峻吗?大家都说不敢轻易换工作,那么,小编就带大家看看201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前景,以及2016年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65万,再创历史新高。
最新发布的《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同比下降一半;学历越高,选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比重越大。
这项调查是由权威的职介平台智联招聘展开的,回收有效样本89170个,其中,国家重点211和985院校的毕业生占33.2%,普通本科大学毕业生占53.9%,专科院校毕业生占11.7%。
与2015年相比,今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比例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
虽然政策、投资环境和社会整体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鉴于大学生经验欠缺,资源积累不足等原因,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但从历年趋势看,2016年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比例由2015年的71.2%上升为75.6%。
选择继续学习(包括国内继续学习和出国继续学习)的比例有所下降,反映出目前“考研热”和“出国热”的降温,尤其海归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使得大学生对出国留学更为理性和谨慎。
从学历来看,学历越高,选择就业的比重越大:博士生选择就业的比例高出硕士生2.6%,硕士生选择就业的比例高出本科生4.7%,而本科生选择就业的比例则高出大专生3.2%。
调查发现,近九成应届毕业生认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其中,36.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很难,形势非常严峻”,但有50.0%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有点难度,但还可以接受”。
从历年数据来看,虽然应届毕业生的供给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但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自己选择“很难,形势非常严峻”的比例却呈现出下降趋势。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图解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图解
上图中十大专业就业率都很理想,相比较而言财务管理、计算机、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更高。
虽然财务管理就业率最高,但是其工资在十大专业里却是最低的,计算机与国贸高收入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是网络技术一个是贸易,收入不高才怪。
但是艺术设计收入居中很是不理解。
看晋升率,艺术设计在就业率和收入排行中都是出于不高不低的状态,在晋升率中却是第一,有关设计是对其要求很高的,设计师们要不断开发自己的大脑,
要想各种不同的创意,也是个很烧脑的活呢。
但是计算机这个就差了,毕竟技术也是跟经验挂钩的。
艺术设计与计算机专业离职率都是挺高的,其中有太多的因素,以后再做详细分析
大学选专业很重要,国贸的确很难找对口专业,报关报检证留在手里都找不到对口专业,毕竟它不想计算机专业在哪里都可以做。
以上仅供参考。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时间:2016-08-30 来源:阳光美文网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6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关键词:复杂而艰巨,仍难好转又是“最难就业季”,76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难?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
月末,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渐入尾声。
比起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规模显得小了不少。
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应聘者似乎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
不论男女,显然都经过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职场气质。
在与招聘方的礼貌克制交谈之中,应聘者们仍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
就业难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
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军中往届毕业生占了足足四成。
经济下行背景下,压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业传导。
以前老师老说我们专业工作难找,我想能有多难呢?但是就真的难到了这个地步,你不体验根本没法理解。
”聂少卿说。
他就读的专业是安全生产,如果毕业对口就业,则负责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等企业的安全生产。
但最近两年来,受“去产能”等宏观政策影响,相关职位需求人大幅减少、就业紧张。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城市选择取向调查: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变热门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梦想,这些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且足以让父母亲属们倍觉脸上有光。
2016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揭秘

2016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揭秘五大吸引人才能力最强省份排名为:No.1 广东省 10.9%No.2 江苏省 8.7%No.3 山东省 7.8%No.4 浙江省 7.7%No.5 河南省 5.4%实际上北京已经成了“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人口流出率和流入率持平,都是7.6%,广东却是一个默默吸纳人才的大胃王,大学毕业生吸纳率10.9%,高居全国榜首。
2.jpg 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例,本科生平均起薪为4565元/月,硕士生为6802元/月,高职高专生为3485元/月。
很多同学总是在犹豫。
究竟是要回归生活惬意的小城镇家乡,还是奔赴“北上广”等大城市辛苦打拼开拓人生?其实,这需要你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分对错。
2.你的专业还好吗?3.jpg2016薪资最高的专业排行No.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o.2 国际经济与贸易No.3 土木工程No.4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No.5 法学4.jpg 2016应届生就业最容易专业No.1 财务管理No.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o.3 土木工程No.4 会计学No.5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5.jpg2016应届生就业最困难专业No.1 生物工程No.2 法学No.3 环境工程No.4 市场营销No.5 国际政治和外交学很多曾经听起来含金量颇高的专业已经今非昔比,以法学专业来说,过半数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或考公务员,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占比很小,其中律师行业入行头5年几乎没钱赚的现状,也让很多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望而却步。
3.当梦想照进现实2016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虽然政策支持,投资环境也很活跃,但是大学生整体的经验缺乏和资源积累不足等明显略势导致创业成功率并不高。
曾经广深地区大学毕业生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小创业全体的CEO、CTO,但综合含金量?不说你也知道。
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

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可能只多不少。
大学生的就业春天不会来临,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1、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
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
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2、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
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
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比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得已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3、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
在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抢手”,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
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
2016就业形势解析

增长发挥了重要贡献。 4. 产能过剩地区失业风险上升,
就业质量有所下降。“去产能”是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三去一降一 补”五大任务之一,随着淘汰落后产 能工作的逐步深入推进,由此所带来 的失业风险也愈发凸显,特别是对东 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山西、陕西、河北
图2 2012年一季度-2016年二季度中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及同比变化
中国经济报告 2016年第9期
工方面,二季度末中国外出务工农民 工达到 17509 万人,同比增长 0.4% ; 农民工月均收入为 3202 元,同比增 长 6.7%。2016 年 1-4 月, 城 镇 失 业 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 173 万人,就业 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 52 万人,与 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可见,中国重点 人群的就业情况基本稳定。
2.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 体就业保持稳定。2016 年中国高校毕 业生人数达到 765 万人,同比增加 16 万人,再创历年毕业生人数的新高。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数据表明, 201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的“落 实率”达到 83.1%。而从目前情况来 看,2016 年至今,高校毕业生的初次 就业率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在农民
6.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将使未来 消费增长潜力不足。2016 年上半年,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6.5%,低于同期 GDP 增长率 0.2 个百
2016年第9期 中国经济报告
经济全局
044
ECONOMY OUTLOOK
分点,是 2013 年该数据发布以来连 续两个季度低于同期 GDP 增速。分 城乡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实际增速仅为 5.8%,连续 10 个 季度“跑输”GDP ;分地区看,一季 度全国有 22 个省份居民的人均可支 配收入实际增速慢于 GDP 增速。就 业与收入息息相关,居民收入增长放 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就业出现了 问题。2016 年二季度,中国城镇失业 领取保险金人数达到 237 万人,同比 增加 16 万人。并且企业直接减员或 变相裁员情况增多,灵活就业人员比 例上升。收入增长的放缓对未来消费 的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削弱消 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015-10-27-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三、毕业生的几种就业去向
五、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 2、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
3、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影响到就业水平
4、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导致劳动力流动新变化 5、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导致供求双方难以对接
史上更难就业季
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 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新增岗位 总量的22%。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 为412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 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 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而2006 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年实际 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三 个22%”,一个“19.9%”不但充分显示出2006 年高校毕业生十分严峻的就业寒流,而这股寒 流,还将持续影响2016年毕业生的就业,并可 能再度“降温”。
6、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150万人就业,经济下行势必会影 响到就业。我国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传统行业面临困境,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岗位增长 的支柱。 李克强总理在多种场合提到:就业是一切的基础;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万众创新都要先靠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政策从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预计2016年,政策方面将力保就 业。 除了大环境,社会人为因素也对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毕业生要求两极化,本科以上学历以 及有专业技能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较受欢迎,普通大专生遭遇就业尴尬;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 单位的要求差距依旧存在。
2、劳动力供求矛盾将继续对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
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交通运输学院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目录一、学院各专业签约就业情况1.各专业签约就业情况分析 (1)2.三年来全学院及各专业签约就业率走势分析 (2)二、学院毕业生就业区域分析1.学院生源地情况 (3)2.毕业生就业去向区域分析 (4)三、学院毕业生各行业就业情况1.全院学生在不同单位类型中的就业情况 (5)2.全院学生在各行业中的就业比例 (6)3.各专业毕业生在不同单位类型及各行业中的就业比例 (7)四、学院毕业生在航运物流类行业就业状况1.交通运输学院毕业生航运物流类行业就业状况 (12)2.交通运输学院各专业毕业生航运物流类行业就业状况 (13)3.2017年交通运输学院毕业生航运物流类行业就业展望 (16)交通运输学院共有航运管理(包含航运管理+英语)、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包含交运专)和交通工程四个本科专业。
2016年,我院本科毕业生总计619人。
截止至2014年8月25日,我院实际毕业610人,就业人数600人,就业率为98.36%,签约人数483人,签约率为79.18%,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在单位类型方面,签约毕业生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中供职的人数相差不大。
由于专业特色,大多数毕业生从事航运物流行业,因此工作区域基本在沿海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我院毕业生留沪工作率特别高。
一、学院各本科专业签约就业情况11、各专业签约就业情况分析经统计得出各专业就业、签约情况表(表1),由表可知物流管理、航运管理、交通工程专业就业率高达98%及以上,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6%以上,总体情况与去年相比有提升。
签约率除交工外,其余均较去年略有上升。
表1 各专业就业、签约情况注:签约人数包括签三方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签约率=(签约人数/毕业生人数)*100%,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人人数)*100%。
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有多种选择,比如工作、继续深造等。
经调查统计,我院毕业生的毕业方向以签三方为主,其中航运管理(含航运管理+英语)专业签三方人数最高,交通工程专业考研升学比例高达24.64%,航运管理+英语专业的出国深造比例高达27.59%,远超出其他专业。
2016年大学生就业趋势六组数字分析(图解)

2016年大学生就业趋势六组数字分析(图解)2016年大学生就业趋势六组数字分析(图解)2016-06-30 13:43 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导语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为92.2%,高职高专为91.2%,与2014届(92.1%)和2013届(91.4%)基本持平。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2016年已是第八次年度报告。
2015届大学生就业率表现如何?近三年又有什么变化?2016年就业蓝皮书亮点揭秘如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稳定】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7%)比2014届(92.1%)略低,比2013届(91.4%)略高。
其中,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2%,比2014届(92.6%)略低,比2013届(91.8%)略高;高职高专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比2014届(91.5%)略低,比2013届(90.9%)略高。
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平稳态势。
虽然去年与今年经济下行,但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
另一因素是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
【各经济区域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表2013~2015届各经济区域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单位:%*西部生态经济区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东北区域经济体2013届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根据2013~2015届各经济区域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2015届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最高(94.1%),东北区域经济体最低(89.8%)。
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8%平均月薪4376元

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8%平均月薪4376元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8% 平均月薪4376元中国经济网 06-12 18:35又是一年毕业季,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如何?6月12日,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2017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报告显示,2016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8%,其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软件工程,绘画、口腔医学、音乐表演等专业就业率较低。
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为4376元,其中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平均月薪最高,达5906元。
去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8%这份报告基于对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评价,数据显示,2016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8%,与去年持平;从就业满意度看,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6%。
从学科和专业来观察,上述调查报告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5%),其次为工程管理(95.9%)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8%);最低的是绘画专业(82.5%),其次是口腔医学(84.1%)和音乐表演(85.5%)。
2016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2016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2016届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1.5%,其中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就业率最高,达98.7%;初等教育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3.8%。
2016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为4376元报告称,2016届全国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4376元,其中平均月薪最高的三个专业是信息安全(5906元)、软件工程(5869元)、网络工程(5600元),最低的是学前教育(3562元)、医学影像学(3664元)和化学(3708元)。
2016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2016届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为3599元,其中社会体育专业平均月薪最高,达4442元;学前教育专业最低,为2777元。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图解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图解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图解)
财务管理专业今年拔得头筹,成为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而去年(2014届)名列第一的土木工程专业今年只排到第三名,与第一名相差2.7%。
法学专业更是连续三年(2013、2014、2015)垫底,成为十大专业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无论是在毕业半年后的工资还是毕业三年后的工资都稳居第一,而就业率排第一的财务管理专业工资水平却不尽如人意,毕业半年后与毕业三年后分别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艺术设计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成为毕业三年晋升比例最高的专业,均为57%,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晋升比例最低,仅为47%。
在十大专业中,土木工程专业离职率低,三年内更换雇主数少,是最为稳定的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对最不稳定。
土木工程与会计学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较高,都达到了80%以上。
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只有52%。
数据说明
麦可思对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6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5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2.3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2.7万。
麦可思曾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2013年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2万,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1.5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4.6万),2015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回收全国样本约4.1万例,其中本科生样本约2.2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9万。
文中十大专业是指2015届大学毕业生比例较高的前十位专业。
201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

5、就业渠道 调查数据表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 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 信息”,而不是像其他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为“大学招聘 会”。相比之下,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就业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 不低于其他家庭的子女,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最多、求 职成本最高,来自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需要得到更强的就业服务。 6、大学毕业生亟须改进沟通和创新能力 2015届大学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工作要求较好的依次为科学思 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 而本科毕业生亟须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 服他人等;高职毕业生则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和说服他人。这些 亟须改进的能力归属于沟通和创新能力。
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本科院校就业率有所下降,高职院校持平
此外,2015年就业报告还指出,2015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 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 苏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2、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自主创业的比例越低
一、当前就业形势概述
1、大学毕业生人数
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数据来自互联网) 年份(年) 2007 人数(万人)413 2008 495 2009 2010 2011 559 611 630 2012 660 2013 680 2014 699 2015 700+
2015年,中国将有750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 到的毕业生,可预计2016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00万左右。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2-2015年幸福感趋势:
从2012年增加了有关幸福感的题目之后,这4年的幸福感均值以2013 年为最低,2014年显著提高,2015年去年相对2014年又有了明显的降 低。如果比较这几年的就业压力趋势图,就会发现:就业压力与当年 的幸福感正好成反比,越来越大,幸福感越低;越来越小,幸福感越 高。表明就业压力显著2013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稍微缓和就业 压力后,2015年去年就业压力再次提高,甚至略高于2013 年的就业压力水平,在历年就业压力中排名第二,仅次于 2009年的水平。
期望月薪与压力体验
大学生求职的压力基本上有随着期望月薪的增加而降低, 过低的期望月薪会有更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必须在现在 的大学时光里将专业学习重视,培养好自身能力,优秀起 来才能更好就业,减少就业压力。
学校类别
我们发现,在层出不穷的大学就业难的社会大条件 下,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之和仅占26.5%,我们拿什么 和别人去就业,审视自己。
正确评价自我,认清环境, 提高自我,放低身段, 坚持梦想,不畏挫折, 努力向前。
哈佛图书馆墙 上的训言---此刻打盹,你 将做梦;而此 刻学习,你将 圆梦 。
大学生求职的压力体验
在衡量压力大小的三项指标上,以情绪化最为突出,大学生 求职时在情绪管理的意识与技能方面仍需提高。
专业类别与压力体验
在这人数最多的5类专业中,以经济/金融类专业的群体 感受到的压力最大,机械类的群体感受到相对最小的压力
学校类别与压力体验
两类重点高校的学生所体验到的就业压力均明显低于其他 四类普通高校。此结果也揭示了好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普 遍拥有的优越或者优势心理。
奋斗,只为明天的自己
财管1310班:刘江
我们对大学生活曾有过无数幻想, 我们在这里相遇、相知、相识, 我们品尝了得与失, 曾经迷失了自我...... 大学生活即将过去, 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 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就业问题。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可编辑版】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摘要:我国在2016年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重中之重,09年应届毕业生大约治理发愣功万人,但是09年的工作岗位只有150万个左右。
在这样大的基数下大学生就业显得格外的严峻,2016年的中国形势报告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失业率超过12%,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上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就业问题更加严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失业。
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1 2016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8%1、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16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16年增加64万人。
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同时毕业生的收入也出现明显下降。
统计显示,2017届211院校,也就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非21 1本科院校为87%,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为84%,与往年持平。
调查还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出现明显下降,但高职高专学生的薪酬降幅低于211院校本科毕业生。
其中,211院校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549元,同比下降14%,非211本科院校为2030元,同比下降11%,高职高专为1647元。
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经济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好学校,学历高的学生,而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经济实用的学生。
2、据了解,2016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治理发愣功万,此外,2016年~2017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因此估计2016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
2016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2016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考公务员是不错的选择昨天,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即将毕业的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来看,虽然毕业生总人数有所减少,但就业压力未有减少。
从用人单位实际岗位总需求分析,截至11月13日,本科专场招聘会总需求数达3.3万人,研究生专场招聘会总需求数近万人,比去年的本科生4.2万人和研究生的1.9万人用人需求,有明显下降。
另外,从2015、2016届毕业生情况分析,关于专业就业、就业单位以及就业地点等也有着一定变化。
2016届毕业生总量下降4000人就业压力不减2016年江苏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4.8万人,同比减少0.4万人,降幅0.8%,总量有小幅回落。
其中,毕业研究生4.9万人,本科生毕业生25.5万人,专科毕业生24.4万人。
从9月份至今,有关部门、各高校陆续举办校园招聘会,2016年秋招可以说达到了高潮。
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孙曙平介绍说,“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我们的总体判断是,总体稳定,压力不减。
”孙曙平分析,压力具体表现在:毕业生总量虽然呈缓解态势,但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预计达770万,比去年增加20余万人。
2016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峰值9.99亿,预计还将持续在高位运行,二者叠加,全国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江苏毕业生就业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
二是宏观经济运行压力加大,依靠经济高速增长的就业“红利”逐步消失。
“就业困难户”专业就业率均高达90%以上2014年,江苏曾公布一批“红牌”专业,其中旅游管理、园艺、应用心理、动物科学、应用物理等专业都属于“就业困难户”。
但这些专业2015年就业形势正逐步好转,孙曙平介绍,如本科的汉语言文学就业率92.7%、旅游管理就业率92.7%、广播电视新闻学就业率90.3%、专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率94.6%、市场营销就业率93.4%、旅游管理就业率92.5%。
曾经就业困难的专业为何变好了?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鲁学军解释,首先是得益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服务业近来迅猛发展高于第二产业,这些专业大多和服务业相关;二是高校已经开始加强专业改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28)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年度毕业生总数就业率同比签约率同比2011年1942 98.25% ——74.46% ——2012年2079 98.03% ↓0.22 77.33% ↑2.87 2013年2329 98.31% ↑0.28 79.6% ↑2.27 2014年2040 98.37% ↑0.06 82.99% ↑3.39 2015年2595 98.1% ↓0.27 ————2016年2652 98.24% ↑0.14 88.15% ——2017年3092 ————————2016届毕业生专业分布主要特点: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3092人。
毕业生涉及29个专业,其中,机械和电气工程技术方面专业毕业生比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6.89%,新能源和智能楼宇类专业比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37%。
毕业生男女生比例为1.42:1。
天津市生源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30.3%。
专业分布表序号专业序号专业1 计算机辅助设计16 工商企业管理2 模具设计与制造17 物流管理(国际物流与报关)3 数控技术(两年制)18 会计电算化4 数控技术19 商务管理(网商企业运营与管理)5 焊接技术20 投资与理财(理财服务)6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21 会展策划与管理7 电气自动化技术22 市场营销8 光伏发电技术23 环境艺术设计9 计算机网络技术24 影视动画1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两年制)25 广告设计与制作11 计算机信息管理26 艺术设计12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27 文物鉴定与修复13 机电一体化技术28 展览展示艺术设计14 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年制)29 服装设计与加工15 电子商务我院毕业生就业主方向仍然集中在天津市重大工业项目、支柱产业单位和中小科技型企业。
通过服务在建重大工业项目,建立长效合作的人才市场对接合作;通过优化和调整专业(含培训),学院建立了一批深度校企共建合作项目,就业指导办公室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企业一同筛选设置就业岗位、探访顶岗实习生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了现有就业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大学生就业趋势六组数字分析(图解) 2016年大学生就业趋势六组数字分析(图解)
2016-06-30 13:43
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导语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为92.2%,高职高专为91.2%,与2014届(92.1%)和2013届(91.4%)基本持平。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2016年已是第八次年度报告。
2015届大学生就业率表现如何?近三年又有什么变化?2016年就业蓝皮书亮点揭秘如下: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稳定】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7%)比2014届(92.1%)略低,比2013届(91.4%)略高。
其中,本科院校2015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2%,比2014届(92.6%)略低,比2013届(91.8%)略高;高职高专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比2014届(91.5%)略低,比2013届(90.9%)略高。
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平稳态势。
虽然去年与今年经济下行,但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
另一因素是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
【各经济区域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表2013~2015届各经济区域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单位:%*西部生态经济区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东北区域经济体2013届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根据2013~2015届各经济区域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2015届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最高(94.1%),东北区域经济体最低(89.8%)。
表2013~2015届各经济区域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
就业率变化趋势*
单位:%*西部生态经济区2013届因为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根据2013~2015届各经济区域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2015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最高(93.7%),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最低(86.3%)。
【就业量最大的TOP50专业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表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量最大的前50位专业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表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量最大的前50位专业的就业率变化趋势
注:
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政府教育机构统计的就业率通常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也就是本报告中的非失业率。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读本科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读本科人数。
数据说明:
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4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8万。
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5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样本约26.4万。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6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