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消化和吸收
消化与吸收课件PPT课件
预防吸收不良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肠道功能,注意饮食卫生和避免过 度饮食。
其他消化与吸收相关疾病
• 总结词:其他消化与吸收相关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 详细描述:这些疾病各有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如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胃炎是由于胃黏
膜炎症引起的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 治疗建议: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 • 预防措施: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情绪压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收。
预防消化与吸收问题的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消化 道健康水平。
控制情绪压力
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应学会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摄入不洁、变质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 和感染病菌。
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如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及 早治疗。
04 消化与吸收的疾病与问题
消化不良
总结词
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问题,表现 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治疗建议
针对消化不良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 措施,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等。
详细描述
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胃酸过多、胃酸 过少、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引起的,也 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 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导致的。
01
02
03
04
物理消化
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将食物破碎成小块,便于吞
咽和进一步消化。
消化系统
消化道平滑肌特性:兴奋性、 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①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比骨骼肌低; ②消化道平滑肌在体外适宜环境内,仍能保持良好的 节律性运动; ③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以维持 消化道的形状和位置,并使消化道管腔保持一定的基 础压力,产生平滑肌的收缩活动; ④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从而使消化道能 够容纳几倍于自己原初体积的食物; ⑤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牵张、温度和 化学刺激特别敏感。
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 (1) 肠-胃反射:酸、脂肪、渗透压、机械扩张→ 相应感受器传出 冲动→抑制胃的运动,收缩幽门(对酸最敏感); (2) 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 :酸、脂肪 十二指肠肠抑胃素(促胰液 素,抑胃肽等) 抑制胃的运动。
三、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
1、紧张性收缩:是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
蠕动 :消化道平滑肌顺序收缩所引起的 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食管-胃扩约肌:4~6cm高压区, 5~10mmHg , 生理性扩约肌,机械感受 器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迷走神经 →VIP →舒张。食物入胃后→胃泌素→ 收缩 。放止食物逆流。
蠕动
是消化道的基本运动 形式,是由神经介导 的,可使消化道内容 物向下推进的反射活 动。 其由两部分组成: 食物团块后面→收缩 食物团块前面→舒张
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其幅值为-60~ -50mV,波动较大。 其形成原因主要为K+外流和Na+-K+泵的 生电作用,还有Na+内流、CI-外流。
2、慢波电位(SW,基本电节律,BER)
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的基础
《鱼类生理学》第八章消化和吸收
第八章消化和吸收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仅要从外界摄取O2,还要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为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原料,也为机体代谢过程提供能量,但是天然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多为结构复杂,且难溶解于水的大分子物质。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1 消化:将天然的、结构复杂的,难以溶解于水的大分子物质,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可溶性的小分子的、能被机体吸收的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第一节消化生理概述一消化的意义1 把结构复杂的物质转变为结构简单的物质提供吸收、利用,通过机体代谢转变成本身组织成分。
食物蛋白——组织蛋白。
淀粉——糖原。
食物脂肪——体脂肪2 消化起解毒作用,消除蛋白质毒性,阻止食物吸收过速。
二消化机能的进化结构简单的原生生物:细胞内消化多细白生物: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痕迹:白血球吞噬细菌作用)物理性消化:食物经口腔进入消化管后,消化系统一方面使食物以适宜的速度沿消化管道不断移动,同时进行研磨、搅拌和混合使食物从大块、碎块,变成小块。
此过程由消化管各种运动形式来完成。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管、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对食物中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可吸收小分子物质。
三消化道的模式结构消化管的主要部分为食道、胃和肠。
由内到外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
粘膜层又分为上皮、固有膜和粘膜肌层三层。
粘膜下层是纤维性结缔组织,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肌层由肌纤维组成,在食道和肠部分的肌纤维都分为两层,内环外纵。
胃壁的肌层则分为三层,即内斜行,中环行,外纵行。
肌层在食道的上端是横纹肌,其下段和胃、肠一样都是平滑肌。
有的鱼类胃肠也混有横纹肌。
肌层之间有自律神经丛,称为肠肌丛。
外膜是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
外膜是被间皮和薄层结缔组织组成的浆膜包裹。
粘膜层是执行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有时褶成皱壁,有时下陷成窝,有时突出成绒毛,含有各种腺体,分泌消化液如唾液腺、胰腺。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基本概念消化,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身体把摄入的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呢,则是指这些被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我们每天吃进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米饭、蔬菜、水果、肉类等等。
这些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才能被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营养成分,这个过程就离不开消化和吸收。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理解消化和吸收,就得先了解一下我们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工厂,由多个部分协同工作。
首先是口腔,这是食物进入身体的第一站。
在这里,我们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把食物磨碎,同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对淀粉进行初步的分解。
接着是咽和食道。
咽就像一个交通枢纽,负责把食物从口腔引导到食道。
食道则是一条长长的管道,通过肌肉的蠕动把食物推送进胃里。
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
胃会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和消化。
胃还会通过不断地蠕动,把食物搅拌均匀,形成食糜。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很长,里面有很多的消化液,比如胰液、胆汁和肠液。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使其更容易被消化。
肠液也含有各种酶,能完成对食物的最终消化。
而且,小肠的内壁有很多的绒毛和微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物质。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食物经过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后,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
大肠会吸收其中的水分和一些电解质,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的消化器官,比如肝脏和胰腺。
肝脏能分泌胆汁,胰腺能分泌胰液,它们通过导管将消化液输送到小肠,参与消化过程。
三、消化的过程(一)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主要通过口腔的咀嚼、胃的蠕动和小肠的分节运动等方式来实现。
在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将食物磨碎成小块,舌头的搅拌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便于吞咽。
胃的蠕动就像一个搅拌机,把食物不断地搅拌和揉搓,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接触,进一步分解。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基本概念当我们把食物放进嘴里,开始咀嚼,这就是消化过程的第一步。
消化,简单来说,就是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分解成身体能够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而吸收呢,则是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
想象一下,我们吃了一块面包,面包中的淀粉需要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需要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需要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我们的身体吸收和利用,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和构建身体的材料。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完成消化和吸收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离不开我们身体里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从口腔开始,依次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到肛门。
这就像是一条长长的管道,食物在其中不断地被加工和推进。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第一站,我们用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同时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对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
咽是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管的通道。
食管就像一个运输管道,将食物从咽部输送到胃里。
胃是一个像口袋一样的器官,能储存食物,并通过胃壁肌肉的蠕动和胃酸、胃蛋白酶等的作用,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在这里,食物会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作用,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然后被小肠黏膜吸收。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除了消化道,消化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和肠腺等。
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湿润口腔、溶解食物和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其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有很强的消化作用。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在需要时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肠腺则分泌肠液,肠液中也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
消化和吸收课件
老年期
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牙齿咀嚼 能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易 出现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
饮食习惯对消化和吸收的影响
饮食结构
合理的饮食结构应包括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充足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偏食或挑食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消化和吸收。
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和吸收。暴饮 暴食、过快进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和吸收。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消化和吸收课件
汇报人:XX
XX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食物的消化过程 •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 消化和吸收的影响因素 • 消化和吸收障碍及其防治
PART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和肛门,是食物消化和吸 收的主要场所。
PART 0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开始被唾液淀 粉酶分解为麦芽糖,进入小肠后 被胰液中的淀粉酶彻底分解为葡
萄糖。
葡萄糖的吸收
葡萄糖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摄取 ,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进入血液循
环。
血糖调节
葡萄糖吸收后,血糖水平升高, 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的
药物对消化和吸收的影响
药物种类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或损伤,影响消化酶的分 泌和胃肠蠕动,从而影响消化和吸收。
药物剂型
不同剂型的药物在胃肠道中的溶解度和吸收率不同。例如,肠溶片在胃中不溶解而在肠道 中溶解,可能对胃产生刺激的药物制成肠溶片可以减少对胃的损害。
消化和吸收
(二)胃的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胃的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混合食物完全排空的时间为4~6小时。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胃内促进胃排空的因素
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壁内N丛和迷走-迷走 反射→胃运动↑→胃排空↑;胃泌素
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
肠-胃反射;胃肠激素
(三)非消化期的胃运动
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始于胃体上部,并向肠道方向扩布,每
(3)高渗溶液
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抑制分泌;
刺激小肠黏膜→胃肠激素→抑制分泌
三者抑制胃液分泌的能力依次为: 盐酸>脂肪>高渗溶液。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arry J. Marshall 巴里 ·马歇尔
J. Robin Warren 罗宾 ·沃伦
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
CA
餐
抑制
后
碱
潮
(2)盐酸的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 ②使食物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③杀菌; ④促进Ca2+和Fe2+的吸收; ⑤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主要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HCl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pH=2.0~3.5
(1)胃酸:
当胃窦内pH<1.2~1.5时,对胃酸分泌可 产生抑制作用。
机制:
1)HCl→胃窦G细胞→胃泌素↓→HCl分泌↓; 2)HCl→D细胞→生长抑素→窦G细胞→胃泌素↓
→HCl分泌↓; 3)HCl→十二指肠粘膜→促胰液素→HCl分泌↓
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2)脂肪
脂肪进入小肠后→小肠黏膜释放肠抑胃素。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2)吞咽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它使食团从口腔进人胃。根据食团在吞咽 时所经过的部位,可将吞咽动作分为下列三期: ①第一期(由口腔到咽) 这是在来自大脑皮层的冲动的影响下随意开始的。开始时,舌尖上举及硬 愕,然后主要由下领舌骨肌的收缩,把食团推向软愕后方而至咽部。舌的运动 对于这一期的吞咽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生理学基础
消化和吸收
考纲要求
1.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 2.熟悉胃液分泌的调节、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胃排空及其影响因 素,熟悉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及主要途径。
知识准备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道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人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运动的形式:机械消化与化学消化,前者主要是消化道运动参与,后者 主要是消化酶的参与。
②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端) 这是通过一系列急速的反射动作而实现的。由于食团刺激了软愕部的感受器, 引起一系列肌肉的反射性收缩,结果使软愕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了鼻、 口、喉通路;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并紧贴会厌,封闭了咽与气管的通路;呼吸 暂时停止;由于喉头前移,食管上口张开,食团就从咽被挤人食管。这一期进行得 极快,通常约需0.1 s。 ③第三期(沿食管下行至胃) 这是由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而实现的。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又称蠕动 (Peristalsis ),它是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在食团的下端为一舒张波,上端为 一收缩波,这样,食团就很自然地被推送前进。 食管的蠕动是一种反射动作。这是由于食团刺激了软愕、咽部和食管等处
消化
知识准备
一、口腔内消化 口腔的消化是通过唾液腺分泌唾液实现的。唾液由三大唾液腺(腮腺、颌 下腺、舌下腺)分泌,主要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球蛋白等。 1.唾液及其作用 (1)润滑口腔,溶解食物。 (2)消化淀粉:唾液淀粉酶使淀粉转变为麦芽糖。 (3)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电生理特性 :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RP): 产生于BER之上,去极化由Ca2+内流引起
肌肉收缩
复极化由K+外流形成。
AP BER RP
RP
BER
AP
肌肉收缩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腺:消化道黏膜内的腺体 消化液量:6~8L/日 消化液成份:水、无机盐、有机物(各种消化酶) 分泌过程:主动过程 主要的消化液: 唾液、胃液、小肠液、胰液、胆 汁、大肠液
胃底、胃体机械刺激
Ⅰ、Ⅱ、Ⅷ Ⅴ、Ⅻ、Ⅸ、Ⅹ Ⅹ 壁内N丛
中
Ⅹ
枢
胃
胃幽门部机械刺激
期 胃幽门部化学刺激
壁内N丛
幽门部
胃 腺
G细胞
12指肠
胃 液
机械 肠 小肠 期 化学
刺激
G细胞
小肠
胃 泌 素
缩胆囊素
I细胞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2.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⑴盐酸:
①胃窦pH1.2~1.5→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
(三)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营养作用 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第二节
一、唾液及其分泌
口腔内消化
腮腺导管 腮腺 咀嚼肌
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 颌下腺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及其分泌
唾液腺 分泌唾液 H2O: 占99% 无机物 有机物 无色、无味、中性液
(pH 6.6-7.1)
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富有伸展性 紧张性 自律性,缓慢而不规则 对化学、温度、机械牵拉刺激较敏感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50~-60mv,主要由K+外流形成,也与生电钠泵 有关。 慢波(slow wave): 在RP的基础上,产生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 节律性电位波动,又称为基本电节律(Basal electrical rhythm.BER),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 控制波。
第八章消化与吸收ppt课件
作用 防吸入空气入食管;避免食管内食物入肺 中段 ≈胸内压(两端>胸内压)。
下段 食管-贲门连接处上方(3~6cm)的高压区 (内压比胃高0.67~1.33kPa)。
作用 防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类似生理性括约 肌的作用,称为食管下括约肌。
影响胃液分泌的因素
━━━━━━━━━━━━━━━━━━━━━━━━━
促进
抑制
─────────────────────────
食物 蛋白质 糖
盐酸 脂肪 高渗溶液
────────────────────────-
激素 胃泌素 糖皮质激素 胰泌素 胰高血糖素
ACTH素 肠泌酸素 肠抑胃素 球抑胃素
(二)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1.胃粘液-HCO3-屏障 (见前页) 2.胃粘膜屏障
组成 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胃粘液-HCO3-屏障
作用 脂溶性物质易通透,而离子难以通过, 防H+向内
扩散、防Na+向外扩散。
3.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直接细胞保护作用
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
③十二指肠pH≤2.5→刺激S细胞分泌胰泌素→抑 制胃泌素分泌和抑制胃液分泌。
⑵脂肪
脂肪及其消化产物刺激小肠粘膜→肠抑胃素→抑
制胃液分泌。
(神经降压素、抑胃肽等)
⑶高渗溶液
①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抑制胃液 分泌。
②刺激小肠粘膜→“肠抑胃素”→抑制胃液分泌。
⑷其他 恶劣的情绪
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的化学消化 二、胃的运动
一、胃的化学消化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基本概念消化,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身体把吃进去的食物分解成可以被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呢,则是指经过消化后的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
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成分,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但这些食物在进入我们身体之初,可不能直接被细胞利用。
它们得先经历消化这一环节,被分解成更小的单元,像是把大分子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把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等。
然后,这些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吸收进入我们的体内,被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细胞,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支持生长、修复和各种生理活动。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了解消化和吸收,就得先熟悉我们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精细的工厂,由多个部分协同工作。
首先是口腔。
口腔是食物进入身体的第一站,我们在这里通过咀嚼和唾液的分泌对食物进行初步的处理。
牙齿把食物咬碎、磨细,而唾液不仅能湿润食物,其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还能开始分解淀粉。
接着是咽和食管。
咽是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管的通道,食管则像一个运输管道,通过蠕动把食物送到胃里。
胃是一个很重要的消化器官。
胃会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消化,把食物变成粥样的食糜。
而且,胃还能暂时储存食物,控制食物进入小肠的速度。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它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在这里,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以及小肠自身分泌的肠液,共同对食物进行充分的消化,把各种营养物质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
同时,小肠壁上有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极大地增加了吸收的面积,让营养物质能够高效地被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把剩下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三、消化的过程(一)口腔内的消化当我们把食物放进嘴里开始咀嚼时,消化过程就启动了。
牙齿的咀嚼不仅把食物磨碎,增加了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还有助于后续的吞咽和消化。
2023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选择题下列有关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胆汁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B. 不是所有营养物质都需经消化才吸收C. 大肠壁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D. 胃只能初步消化食物、不能吸收养分【答案】B【解析】胆汁内不含有任何消化消化酶,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消化。
肠液、胰液将脂肪分解成为脂肪酸和甘油,A错误;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正确;小肠壁的粘膜有很多皱襞及绒毛,扩大了消化吸收的面积,而大肠有皱襞,没有绒毛,C错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还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D错误。
选择题下列关于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B. 小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C. 小肠中含有丰富的消化液D.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答案】C【解析】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据此答题。
小肠长约5~6m,占比例较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A正确;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突起,叫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面积,B正确;小肠内具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食物,与吸收无关,C错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正确。
选择题相同重量的大米和花生种子中,含能量的情况是()A. 相等B. 大米种子能量多C. 花生种子能量多D. 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
科学家测定: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概述当我们吃下食物,身体会经历一系列复杂而神奇的过程,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吸收这些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
这一过程包括了消化和吸收两个重要环节。
消化,简单来说,就是将我们摄入的大分子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这些大分子食物,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在经过消化后,会变成氨基酸、单糖、脂肪酸和甘油等小分子,以便身体能够吸收和利用。
吸收则是指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吸收后的营养物质会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为细胞的代谢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原料。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了解消化和吸收,首先得认识我们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肌性管道。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入口,在这里,食物会被咀嚼和初步消化。
牙齿的咀嚼将食物磨碎,增加了食物与唾液的接触面积。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分解一部分碳水化合物。
咽是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管的通道。
食管则像一个运输管道,将食物推送至胃里。
胃是一个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
胃壁会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同时,胃的蠕动也有助于将食物进一步混合和磨碎,形成食糜。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它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将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彻底分解。
同时,小肠的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剩余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
这些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对于食物的消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食物的消化过程(一)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淀粉、蔗糖、乳糖等。
淀粉在口腔中就开始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概述当我们享受美食时,很少会去思考食物在身体内经历的奇妙旅程。
从进入口腔那一刻起,食物就开始了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为消化和吸收。
消化,简单来说,就是将我们摄入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以便身体能够吸收和利用。
吸收则是指这些被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被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为细胞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是一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它们共同保证了身体的正常运转和生长发育。
如果消化或吸收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肥胖等各种健康问题。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了解消化和吸收,首先得认识我们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从口腔开始,依次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最后以肛门结束。
这是一条长长的管道,食物在其中不断被推进和加工。
消化腺则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和肠腺等。
这些腺体分泌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肠液,它们含有各种消化酶和其他物质,能够帮助分解食物中的不同成分。
三、口腔内的消化食物进入口腔,首先迎来的是咀嚼和吞咽的过程。
我们的牙齿通过咀嚼将食物磨碎,增加食物与唾液的接触面积。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够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将其转化为麦芽糖。
同时,唾液还起到湿润食物、便于吞咽的作用。
在吞咽时,食物会经过咽和食管,通过一系列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顺利进入胃中。
四、胃内的消化胃是一个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器官。
当食物进入胃后,胃壁会分泌胃液。
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
盐酸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从而开始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分解。
同时,胃还通过不断地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
胃的蠕动还起到将食糜逐步推向幽门,进入小肠的作用。
五、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概述我们每天都会摄入各种各样的食物,从香甜的水果到美味的肉类,从清爽的蔬菜到丰富的谷物。
但这些食物进入我们身体后,并不是直接就能够被利用的。
它们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过程,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这一系列过程,就包括了消化和吸收。
消化,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吃进去的大块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比如说,把一大块面包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
吸收呢,则是指这些被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者淋巴循环,从而被身体各个部位所利用的过程。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了解消化和吸收,首先得知道消化系统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我们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精细的工厂,各个部分协同工作,完成食物的加工和处理。
从入口开始,有口腔。
口腔里的牙齿负责咀嚼食物,将其磨碎,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则能湿润食物,其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还能初步分解淀粉。
接着是咽和食管。
食物经过咽进入食管,食管就像一个运输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送至胃里。
胃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它能够储存食物,并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物质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消化。
然后是小肠,这可是消化和吸收的“主战场”。
小肠很长,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这里,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消化液会充分发挥作用,将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彻底分解。
最后是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三、消化的过程(一)口腔内的消化当我们把食物放进嘴里,牙齿开始咀嚼,舌头搅拌,这个动作不仅能把食物弄碎,还能让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将一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二)胃内的消化食物从食管进入胃后,胃会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并提供一个酸性环境,有利于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胃还通过蠕动来进一步混合和研磨食物,形成食糜。
(三)小肠内的消化食糜从胃进入小肠后,小肠内的胆汁能乳化脂肪,使其变成小颗粒,便于脂肪酶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消化和吸收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仅要从外界摄取O2,还要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为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原料,也为机体代谢过程提供能量,但是天然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多为结构复杂,且难溶解于水的大分子物质。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1 消化:将天然的、结构复杂的,难以溶解于水的大分子物质,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可溶性的小分子的、能被机体吸收的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第一节消化生理概述一消化的意义1 把结构复杂的物质转变为结构简单的物质提供吸收、利用,通过机体代谢转变成本身组织成分。
食物蛋白——组织蛋白。
淀粉——糖原。
食物脂肪——体脂肪2 消化起解毒作用,消除蛋白质毒性,阻止食物吸收过速。
二消化机能的进化结构简单的原生生物:细胞内消化多细白生物: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痕迹:白血球吞噬细菌作用)物理性消化:食物经口腔进入消化管后,消化系统一方面使食物以适宜的速度沿消化管道不断移动,同时进行研磨、搅拌和混合使食物从大块、碎块,变成小块。
此过程由消化管各种运动形式来完成。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管、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对食物中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可吸收小分子物质。
三消化道的模式结构消化管的主要部分为食道、胃和肠。
由内到外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
粘膜层又分为上皮、固有膜和粘膜肌层三层。
粘膜下层是纤维性结缔组织,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肌层由肌纤维组成,在食道和肠部分的肌纤维都分为两层,内环外纵。
胃壁的肌层则分为三层,即内斜行,中环行,外纵行。
肌层在食道的上端是横纹肌,其下段和胃、肠一样都是平滑肌。
有的鱼类胃肠也混有横纹肌。
肌层之间有自律神经丛,称为肠肌丛。
外膜是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
外膜是被间皮和薄层结缔组织组成的浆膜包裹。
粘膜层是执行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有时褶成皱壁,有时下陷成窝,有时突出成绒毛,含有各种腺体,分泌消化液如唾液腺、胰腺。
肝脏处于消化管外,有管道与消化管相同。
消化管的特点:增加皱襞,扩大管腔面积,增加与食物的接触,以利于对食物消化吸收,特别是小肠通过增加长度、褶皱和突起的绒毛等方式可扩大面积数百倍。
小肠形成褶皱,褶皱上有绒毛,绒毛上还分布很多微绒毛。
四消化道的运动方式一种是混合食物,即在消化管内任何一部分将内容物充分混合,此种运动是靠消化道壁的蠕动或局部的分节运动;另一种方式是推动内容物从一部位至另一部位的推进式运动,即推进食物在消化管内以适宜的速度前进,使之被消化和吸收。
这些运动包括蠕动、分节运动、摆动、紧张性收缩等。
五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液的作用消化液由消化腺的腺细胞分泌,消化液是由水盐类和有机物组成的,而有机物中,以具有蛋白质成分的消化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分泌过程就是分泌液在细胞内形成和向外排除的过程。
关于腺体分泌的机制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完满的解释。
曾经有人认为分泌是一个被动过程,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分泌液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腺细胞的主动活动过程,是腺细胞兴奋时的新陈代谢的结果,因此,需要消耗能量和氧,并且做了“功”。
消化液中含有很多不同的消化酶,以分解不同的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
消化同类食物消化酶对食物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如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蛋白质分解作用,消化液不提供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条件,如胃蛋白酶在酸性条件起作用,而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在碱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六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幅值波动较大,其形成机制主要与K+外向扩散有关(二)慢波电位:1.基本电节律的概念:消化道的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膜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电位,又称基本电节律。
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2.基本电节律的生理意义(1)提高平滑肌的兴奋性,使平滑肌有可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2)基本电节律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其传导方向决定了肌肉收缩的传播方向。
(三)动作电位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主要是Ca2+的作用,而Na+的作用较弱。
七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征(一)共性:兴奋性、收缩性(二)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潜伏期长。
2.富有延展性3.节律性运动:离体平滑肌器官(小肠),仍能作有节律的收缩,这种运动是平滑肌本身及其神经丛所产生的冲动影响造成的,但整体内,消化管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在工作,既受管腔内容物理化因素影响,也受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4.持续的收缩和紧张(不需中枢神经系统维持,相对于骨骼肌)。
这样的特性有利于维持胃肠的基础压力。
长时间处于微弱的收缩,称紧张性,使消化管保持一定形状和位置。
5.对化学、温度、机械牵张等刺激敏感: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生物组织产物刺激特别敏感。
肾上腺素使其舒张,乙酰胆碱使其收缩,机械牵拉,温度突然改变可引起强烈收缩。
第二节口腔和食道消化一口鱼类无唾液腺。
捕捉、撕裂、磨碎食物;有的鱼类口腔和咽头有味蕾,有味觉作用。
二咽鳃耙:滤食;咽齿:咀嚼三食道1.消化酶:无胃类,如鲤的食道内含有淀粉酶、麦芽糖酶和蛋白酶。
2.味蕾和横纹肌:具有选择食物的作用。
第三节胃内消化胃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
从低等动物到脊索动物文昌鱼,都没有真正的胃。
到了鱼类才开始有胃,但有些鱼类仍然没有胃,有的鱼类却具有复杂的胃。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位于食道后方,其近食道的部分称为贲门部,近肠的一段称为幽门部。
一般鱼类的胃组织结构有四层:最内为粘膜层,其次为粘膜下层,肌肉层,最外为浆膜层。
胃与食道交界处有贲门括约肌,与肠交接处有幽门括约肌。
在外形上可将鱼类的胃分成五种类型。
(略)胃的功能主要是贮存食物和消化食物。
胃的消化作用:胃运动机械消化、胃液化学消化。
一胃的运动(一)容受性舒张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团刺激咽和食道感受器,可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壁肌肉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容受性舒张能使胃容量增加,有利于进食后食物在胃内的贮存。
(二)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着某种程度的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
紧张性收缩能维持胃内一定的基础压力,有利于食糜和胃液的混合,并协助推动食糜向肠移动。
(三)胃蠕动方向是从贲门部向幽门部。
作用是使食物与胃液混合均匀并将食物由胃送入肠。
鱼胃蠕动较慢。
一定温度范围内,胃蠕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但超过一定温度会突然停止。
(四)胃运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增强;副交感神经:增强。
2.体液调节胃泌素:增强乙酰胆碱:增强肾上腺素:增强促胰液素:减弱胆囊收缩素:减弱二胃腺及胃液(一)胃腺贲门腺:粘液(粘液细胞)幽门腺:粘液(粘液细胞)、胃泌素(G细胞)胃腺:内因子和盐酸(壁细胞),胃蛋白酶原(主细胞),粘液(粘液细胞)以上均为管状腺。
注:鱼类的泌酸与泌酶细胞分工并不明确。
例1.软骨鱼类粘液细胞:粘液胃体部:颗粒细胞既泌酸,又能泌酶。
例2.硬骨鱼类粘液细胞:粘液胃体部和幽门部:酶原细胞既能分泌盐酸,又能分泌酶。
(二)胃液胃液中除了水外,主要含有盐酸、胃蛋白酶和粘液。
胃蛋白酶是由酶原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在盐酸和已经转变成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化而成的。
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为蛋白胨和蛋白月示,同时游离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胃蛋白酶适应于酸性环境。
一般来说,软骨鱼类要求pH2,硬骨鱼类要求pH2~3。
A盐酸的分泌:由壁细胞(泌酸细胞)分泌,两种形式,一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盐酸蛋白盐,一种游离,胃液中含酸量随动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哺乳类一般0.9-1.5,鱼类也是,还随胃内充实程度不同而改变,鲽空胃2.4-7.6,进食后增加。
B.盐酸的作用: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其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进入小肠内可引起胰泌素的释放,从而有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的作用;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和钙在小肠内吸收。
粘液的作用:胃粘膜细胞上皮及胃腺的粘液细胞分泌,主要成分为糖蛋白1.润滑:使食物易于通过。
2.保护胃粘膜,使之不易受到机械的或生化的损伤。
3.粘液为中性或偏碱性,覆盖于胃粘膜表面,降低胃液酸度,减弱胃蛋白酶活性,防止盐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消化。
值得提出的是,不同的鱼类,胃液成分不同,所含各种物质比例也不同。
这与它们的食性相适应。
如鲻鱼是植食性鱼类,虽然有胃,但并不分泌胃蛋白酶,却分泌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等。
无胃鱼类一般为草食性或杂食性,用肠消化代替胃消化,在整个消化道都有酶活性存在,如鲤鱼,整个消化道都有淀粉酶存在。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的分泌是复杂的,他的活动一般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在正常情况下,引起胃液分泌的刺激物就是食物。
不同食物引起具有不同成分的胃液分泌。
(一)哺乳类:哺乳类在空腹时,胃腺不分泌酸性胃液,只分泌中性或碱性的液体;进食时,开始分泌胃液。
哺乳类的胃液分泌由两个途径所引起,一为神经反射途径,一为食物入胃的直接刺激。
神经性反射途径是胃液的分泌通过迷走神经的兴奋引起的。
交感神经可以抑制胃液分泌。
胃液的分泌也可以建立条件反射。
食物入口引起胃液分泌,这是由于食物刺激口腔粘膜等处的感受器(化学和机械),通过脑神经(5、7、9、10)传至中枢,在经传出神经(10)传至胃腺,引起胃液分泌,迷走神经海促使胃幽门部的G细胞产生一种促胃液素(胃泌素),它被吸收入血后,循环到胃,引起胃液分泌。
当胃内盐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对胃的直接刺激可通过三个途径引起胃液分泌。
一是接触刺激,即食物接触胃壁,引起胃壁机械扩张从而引起分泌;二是化学刺激;再一是激素引起分泌。
饱食动物胃幽门部的G细胞产生一种促胃液素(胃泌素),它被吸收入血后,循环到胃,引起胃液分泌。
(二)软骨鱼类:软骨鱼类胃酸的分泌受交感神经的抑制。
破坏脊髓能使胃出现麻痹性分泌。
此时,即使胃中没有食物也分泌大量的盐酸。
注射肾上腺素(E)能使麻痹性分泌停止。
因此,麻痹性分泌可能是脊髓损伤后丢失了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之故。
软骨鱼类在空腹时亦能持续分泌少量的胃酸;直接刺激交感神经抑制这种分泌,而切断迷走神经或者注射阿托品对胃酸的分泌没有影响。
但在离体情况下乙酰胆碱和组胺能促进胃酸分泌。
(三)硬骨鱼类: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不同,它们在饥饿时胃呈中性。
在鲇鱼观察到神经系统对胃酸分泌的作用。
鲇鱼在刚刚吞下食物而尚未开始消化时就有大量的胃液分泌。
给长期饥饿的鲇鱼投喂活饵料并养成习惯,然后把它们放入有玻璃隔板的水族箱中,向隔板的另一边投入活饵料,鲇鱼多次试图吞食而撞在隔板上,同时有纯净的胃液经胃瘘管流出。
这表明鲇鱼的胃液分泌过程存在着条件反射。
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除神经调节外,胃液分泌也受体液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