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采购商供应商关系

(供应商管理)采购商供应商关系
(供应商管理)采购商供应商关系

采购商-供应商三角关系中的供应商-供应商关系:通过八个案例建立的理论

作者:Zhaohui Wu, Thomas Y. Choi

摘要:

关于采购公司如何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即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研究者众多。最近,研究人员还将这个领域进一步扩展,开始探究采购公司如何管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即供应商-供应商关系。换言之,与采购商-供应商关系一样,供应商-供应商关系对采购商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本文提供了八个案例,描述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机制。本文采用通过案例研究进行理论建设的方法,确认了五种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原型。每一种关系类型都具有独特的关系特点组合。本文还提出了与上述原型的前提条件相关的指导性命题,及其在实际经营中的运用。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商关系;采购商-供应商关系;供应链管理;原型;经营战略;案例

关于采购公司如何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这一命题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例如Ellram和Hendrick, 1995年; Heide和John, 1990年; ; Holm等人, 1999; Youssef, 1992年)。他们的研究都集中于探讨采购商应如何与供应商建立各种不同的关系。最近,有些研究者开始考虑采购商如何在供应商之间创建各种不同的关系(例如Choi等人, 2002年; Kamath和Liker, 1994年)。在某些情况下,供应商会被要求相互协作,而在其它某些情况下,他们则会被要求相互分开,保持距离(Asanuma, 1985年; Funk, 1993年)。简单地说,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于购买商十分重要,关系着甚至影响着企业未来的成功。

不过,以往的研究都没有根据经验数据对供应商-供应商关系进行系统化的考虑。本文运用理论建设方法,收集并分析了涉及一家采购商及其供应商的八个案例的定性资料,从而确定了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五种原型,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采购商-供应商关系和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文献资料,接着讨论所收集的案例数据,据此进行分析。本文将分别对各案例进行描述,然后对各个案例进行比较。在分析之后,本文将介绍各种关系原型,提出指导性命题,最后以讨论结束。

一、文献回顾

1、采购商-供应商关系

有关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现存文献主要研究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垂直关系。(Ellram和Hendrick, 1995年; Helper, 1991年)。这种一家公司对另一家公司的二分框架为公司间关系做了极其简要的概述。在现有文献中,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二分关系通常被描述为合作性关系和竞争性关系(Choi等人, 2002年)。合作性关系强调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开放性和协作状态,而竞争性关系则更多地强调保护信息和保持一定的距离。

合作性关系的结果是采购商和供应商双方相互视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实现相同的目标(Hahn等人, 1990年; Hartley等人, 1997年)。另一方面,如果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了

竞争性关系,那是因为他们都担心自身会出现经济风险。不管什么时候双方之间出现交易,他们都必然担心这次交易可能蕴涵着什么风险,不知道这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感到十分焦虑(Pilkington, 1999年; Walker和Poppo, 1991年; Walker和Weber, 1987年, William, 1979年)。

Helper(1991年)指出,美国汽车行业的采购商-供应商关系最初主要是合作性关系,后来转变成了竞争性关系,再后来又变回到了合作性关系。其它的研究也都证实了她的论点,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采购商更倾向于与他们的主要供应商建立合作性关系(Cusumano 和Takeishi, 1991年; Heide和John, 1990年; Kerwin, 1998年)。这种历史倒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近几年来,向供应商外包生产的趋势日渐明显,因此采购公司对与供应商的关系日益重视。

与此类似的是,在过去20年中,关于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Carter等人, 1998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从报道最佳行为事件开始,逐渐发展到采用复杂而先进的案例研究(Burns和New, 1997年; Ellram和Edis-Owen, 1995年)和数据分析方法(Anderson和Narus, 1990年; Monczka等人, 1998年)。研究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专家学者都试图从其它专业领域寻找理论支持,例如政治经济学(Stern和Reve, 1980年)、社会网络研究(Gulati, 1998年; Holm等人, 1999年)和复杂性理论(Choi等人, 2001年)。上述种种先进的研究表明,研究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语境应该跨越传统的二分框架,应考虑关系网络所包含的更复杂的动力和机制。作为新的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有些研究人员(例如Olsen和Ellram, 1997年; Smith和Laage-Hellman, 1992年)建议将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二分框架扩展为三分框架,从而探讨“采购商-供应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机制。

2、供应商-供应商关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Asanuma(1985年)最早明确提及供应商-供应商关系。他运用观察性证据,说明有些日本采购公司有时会让处于竞争关系的供应商相互协作,有时则要求他们各自分开,以便促进竞争。后来,Kamath和Liker(1994年)指出,有些日本汽车制造商让处于竞争关系的供应商相互协作的目的,不是让他们相互合作,而是让他们更好地开展竞争。采购公司可能邀请来自两家不同供应商的工程师到公司作为客座工程师,让他们并肩工作,看看谁能够做出更好的设计。

上述观察性证据指出了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已经有人对多元供应商的关系及其对采购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例如,有些研究人员探讨了在二元和多元采购来源情况下的采购策略(例如Richardson, 1993年)。这些研究发现,采购商和供应商的二分关系,在存在二元或多元竞争供应商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不经意的一看,采购商-供应商-供应商三分关系中的供应商之间似乎必然存在着简单直接的竞争关系,即两家供应商必然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正面的竞争。然而,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这种关系可能要复杂得多。供应商的竞争,通常远比两个人的竞赛更复杂(Dyer, 1996年; Fujimoto, 1999年; Harryson, 1997年; Kamath和Likerr, 1994年; Miyashita和Russel, 1994年)。例如,在谈判新合同的时候,采购商会让两家相互竞争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共同制订合同的最初基础条款,然后与他们分别谈判具体细节(Asanuma,1985年)。两家供应商可能被迫共同完成各种项目,同时又要相互进行竞争。

Brandenburger和Nalebuff (1996年)将这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称为“合作竞争”关系(即“合竞”,Coopetition)。后来,Choi等人(2001年)将“合作竞争”关系作为供应商-供应商关系三种理论类型的一种。他们探讨了采购公司在管理两家相互竞争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例如,Cross (1995年)说明了英国石油公司(BP)所面临的困难,为了实现各自的承诺,供应商必须共同协作,但他们就是不愿意。

Choi等人(2001年)试图掌握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复杂机制,列举了三种理论关系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合作竞争型。他们的研究的目标是从理论上捕捉相互竞争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非经常方面对采购公司的业绩的影响。同时,他们呼吁进行更多的经验性研究,进一步了解供应商-供应商关系。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研究就是对他们的呼吁的回应。我们采取了以收集数据为主的归纳研究法(例如Eisenhardt, 1989年),以现实的案例为基础进行经验性研究,从而探究上述种种关系及其机制在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

二、方法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调查研究,建立有关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理论。我们首先希望在经验层面上对供应商-供应商关系进行区分,然后建立能够反映供应商-供应商关系机制的理论主张。分类一直被认为是建立理论的一种方式,这通常称为配置法(Bailey, 1994年; Doty和Glick 1994年)。从事经营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已经开始运用这种方法理解复杂的组织现象(例如Boyer, 2000年; Bozarth和McDermott, 1998年)。我们所得出的理论主张将以经验证据为基础,显示突生结构之间的各种关系。

因此,我们的研究采取了有基础的理论建设方法(例如Glaser和Strauss, 1967年; Strauss和Corbin, 1990年)。更具体地说,我们所采取的是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的理论建设原则(Eisenhardt, 1989年; McCutcheon和Meridith, 1993年; Miles和Huberman, 1994年; Yin, 1994年)。因为我们所研究的是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案例研究被认为是合适的(McCutcheon和Meridith, 1993年; Yin, 1994年)。

案例研究的所有数据都是在2001年收集的。采访的对象包括采购公司以及供应公司的人员。通过多元渠道收集数据,我们就可以将我们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三角分析(Eisenhardt, 1989年; Miles和Huberman, 1994年)。我们通常要通过现场访问或电话通话进行若干轮的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通常为45分钟到2个小时。如果回答不够明确,我们一般通过电子邮件或跟踪访谈的后续问题加以澄清。

表1 样本公司概览

注:a 在这两个案例中,采购商因为与供应商有保密协议,拒绝提供供应商的名字。作为回报,我们有机会采访采购公司中的更多的人,以便收集关于供应商的资料。

表1为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公司的基本概要。应有关公司的匿名要求,表中所用名称都是虚构名称。我们尽量使用能够反映采购公司及其供应商-供应商关系安排的特有关系机制的某些方面的名称。

1、取样

我们采用了理论化的取样方法(Eisenhardt, 1989年; McCutcheon和Meridith, 1993年; Miles 和Huberman, 1994年)。首先,我们挑选了在采购行为方面享有楷模地位的公司,以使我们所得出的理论主张对于其它公司具有实际意义。我们通过《今日采购》、《财富》和《华尔街时报》等出版物确定上述优秀公司。我们首先挑选并联系了18家公司,其中有8家公司的数据最终用于本研究。最终的选择是根据公司所采购的产品类型确定的,这将在下一段中讨论。Eisenhardt(1989年)建议要建立理论,应该有7个案例,如果案例数量不够,这项研

究将失去可推广,但如果案例过多,研究人员可能没有处理定性数据的能力。

因为以案例为基础的研究通常缺乏外部有效性(Eisenhardt, 1989年; McCutcheon 和Meridith, 1993年),我们希望在研究中包含更广泛的产品采购案例。为此,我们采用了著名的采购产品矩阵(Kraljic, 1983年; Olsen 和Ellram, 1997年)。我们挑选的产品分布在这个矩阵的全部四个象限。

图1 以采购矩阵为依据的产品取样

而且,为了解决外部有效性的问题,我们希望在研究中包含至少几个服务采购项目。另外,为了提高数据方差,我们所挑选的案例都明显地落入了采购矩阵的四个象限。图1即为采购矩阵,显示了八个产品/服务项目的名称,它们分别代表八个案例。

“战略重要性”指采购项目是否成为公司的重大支出,所采购的部件对公司的终端产品的影响有多大。“供应风险”指供应来源的充足性,以及转换供应商的便利性。例如,测试设备每件价格是

50万美元,世界上只有9家可能提供这种设备的供应公司。因此,测试设备就放在了“战略项目”范畴之中。另如包装送货服务,这个项目有足够的备选供应商(转换成本很低),采购公司在这个服务项目上花的钱较少。因此,这个项目就放在了“非关键性项

目”范畴。

2、 数据收集

我们采用了一种半结构化采访工具,这种采访工具主要是参照Choi 和Hong (2002年)在案例研究中所用的工具,在他们正式发布(2002年)之前,我们就获得了一份他们的研究报告(2000年)。他们的研究与我们相似,主要针对供应网络中的关系问题。我们的采访工具附录于本文之后(参见“附录A ”)。

这种采访工具规定了一种三分关系框架。我们让采购商至少确定两家供应商,因为这是研究三分关系所需要的最少数量。因此,我们的所指单位是采购商-供应商-供应商三分关系,我们的分析单位是在三分框架中的供应商-供应商二分关系。

两家供应商的选择最初是依据以下两个标准:1、他们应该是同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对手(例如,他们具有类似的生产能力,提供类似的产品);2、他们必须都是采购商的主要供应方(按采购金额计算)。如果我们需要考虑多个供应商(例如必须考虑多家供应商才能充分理解供应商-供应商关系机制),我们的数据收集也会超越上述两家公司。事实上,我们在两个案例中考虑了多家供应商,如下文所述(参见表1)。

采购公司的第一接触点是采购总监、主管采购的副总裁或生产总监。我们首先介绍我们的研究目的,然后讨论我们概念中的产品采购框架。如果得到确认的产品和采购情况符合研究框架,我们将采访公司的相关主管。然后,该主管将介绍直接管理所确认产品及相关供应商的采购经理。这些采购经理通常负责供应商的选择、价格谈判和保持与供应商的关系。之后,我们让采购经理介绍采购公司中的其他人员。这些人经常在访谈中提到,对所确认的供应商或特定问题十分熟悉(例如采购者和现场质量工程师)。采购经理还向我们介绍供应公司中的联系人。所有访谈都加以记录,并誊写成书面文件。这些问题将送回给被采访者,以确认准确性。

供应公司中的被采访人包括销售部的客户经理、企业主和/或主管经营的副总裁。根据采购公司的被采访人确认,这些人员对所供应的产品以及与其他供应公司的竞争情况都十分了解。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与采购公司的人员经常互动的联系人。我们经常还可以采访到其他信息提供者,例如首席工程师或销售人员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内部有效性,我们安排了工厂巡回访问,走访了所有的工厂。工厂巡回访问为我们提供了框架信息以及关于产品的深入理解,而工厂巡回访问所获得的观察资料也被用于对采访数据进行三角分析。我们还收集和分析了来自采购公司的文件,其中包括业绩报告、年度报告、主要战略会议纪要以及与本研究所涉及焦点产品相关的新闻稿等。因此,数据的三角分析是在拥有不同公司的多个回答者以及各种不同的数据来源(采访、观察和文件)在基础上完成的。

3、数据分析

在收集到数据之后,我们要进行编码和分析。研究人员对采访手记进行编码,并对代码进行比较。如果新的数据不能为我们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提供新的信息,数据收集将停止,这标志着我们到了理论满和点(Eisenhardt, 1989年; Glaser和Strauss, 1967年)。

根据Miles和Huberman(1994年)的程序,我们首先开展案例内部分析,根据数据建立案例研究,从而获得主要建构。基本上,我们所确认的是采购商和供应商的供应战略,以及供应商之间在供应安排方面的关系机制。然后,我们进行了案例间分析。我们将在以下两个部分中显示案例内和案例间分析的结果。

在从数据中精选原型的时候(Doty和Glick, 1994年),每名研究人员都独立地将案例归为不同的类型。然后,如果出现差异,则需要漫长的讨论加以解决。评估人之间的一致性是根据一致意见的数率以及项目总数计算获得的(Miles和Huberman,1994年)。

三、案例内描述

案例内描述是案例内分析的结果,包含本研究所采用的八个案例的细节情况。每个案例都是根据我们通过数据三角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数据块编写的,案例的描述做到了内部一致性,编写尽量实现客观性,尽量减少主观的解释。

每个案例都以背景信息开始,然后讨论产品特点、采购商的战略目标、采购商-供应商关系、每家备选供应商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在案例描述中,供应商分别称为S1和S2等等。每个案例都配有特定关系网络的图示,箭头标明物流的方向,虚线标明沟通的存在,垂直实线代表一堵墙,即表示两家公司之间不存在沟通。

1、Coach:周边电子元器件

与Coach合作的两家供应商都是专业合约制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两家供应商的工厂都位于马来西亚。相对而言,Coach与供应商S1的关系更悠久、密切得多。之所以除S1之外还与S2进行合作,是因为Coach公司执行一种“二元采购政策”,其背后的理念就是所谓的“30%定律”,即公司不能占用供应商生产能力的30%以上。“30%定律”背后的显然动机是在经济兴衰周期中避免供应风险。如果某家供应商对Coach的业务依赖程度很高,那么只要Coach的市场需求一出现下降,就很可能让供应商饿死,从而永远地失去这家供应商。同时,在强盛的市场中,生产能力是取得成功的主要驱动力,30%的产能利用率保证每家供应商都还有能力为Coach扩大产量。

按从前的惯例,在新一代周边电子元器件的设计完成之时,Coach会制造少量的原型产品,检验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并进行设计调整。由于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Coach已经放弃了这个原型检验步骤,一开始就将设计交给供应商,马上投入批量生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供应商的生产工程师遇到困难,Coach的设计工程师就必须现场进行设计变更,这种情况已十分常见。

近几年来,在设计阶段,对周边元件和微处理器之间的整合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周边元件对于微处理器的整体设计越来越重要。因为微处理器的生命周期只有9个月,如果周边元件出现任何供应中断或质量问题,都会让Coach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两家供应商中,S1规模较小,是马来西亚本土的公司。七年前,Coach独自将S1培养起来,成为公司的供应商。这样,Coach和S1之间似乎存在着相互的尊重,沟通相当顺畅,而Coach和S2的关系则不那么密切。S2是一家跨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合约制造商之一,在Coach开展业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许多生产设施。实际上,Coach正不断扩张产品范畴,稳步扩大与S2的合作范围。

尽管与S1的关系十分融洽,但Coach与两家供应商都开展了密切合作,为他们都提供了设计软体和技术支持。正如公司期望的一样,由两家供应商生产周边元件的效果十分良好。如上文所述,Coach因此实现了很高的产能灵活性。而且,公司还在两家专业合约制造商之间制造了价格竞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Coach不让S1和S2相互合作。事实上,Coach要求两家供应商在生产和质量问题上共同努力,形成工程能力的合力。如果达到这个要求,在评估的时候两家供应商都可以获得额外的积点。因此,两家专业合约制造商的工程师都习惯于相互联系,跨越公

司界限开展工作。整体关系框架如图2所示。

在本案例中,供应商的共谋可能是现行二元采购模式的关注点。不过,就Coach而言,这并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公司拥有产品设计的知识产权,并对每家供应商的生产程序都十分了解。因此,Coach相信自己已经成功营造了一种环境,可以让供应商自由地共享信息。S1和S2这两家一般不会进行沟通和工程技术交流的竞争对手,现在也就Coach的项目进行了合作。

图2 Coach案例

2、Flip-flop:专业化注模零部件

S1是Flip-flop的原有供应商,而S2则是新供应商。S1生产专业化塑料注模零部件,在过去10 年中,一直是Flip-flop的唯一供应商。在此期间,两家公司至少在表面上保持着相互理解的关系。Flip-flop向S1购买塑料零部件,然后在自己的工厂整装。

不过,在这种表面之下,Flip-flop对于过度依靠唯一供应来源S1十分担忧。与此同时,Flip-flop 所不知道的是,S1一直垂涎于Flip-flop所从事的整装业务。因此,Flip-flop最终采取了一个重大举措,引进了另一家供应商S2,改变了现有的关系框架。S2对Flip-flop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为它的规模很大,具有更稳定的财务和技术能力。而且,S2的管理团队对与Flip-flop的业务关系相当热情。毋庸多言,这一举措让规模较小、资源较有限的S1感到十分不安,觉得受到了强大的挑战。S1也没有掩盖自己的不快。S1拥有模具软体的知识产权,拒绝与S2共享。只有当Flip-flop给予S1软体使用补偿费之后,S1才很不情愿地向S2提供模具软体。不过,S1还是不愿意与S2进行直接对话,更不用说共享任何生产知识了。

然后,在火上浇油的是,Flip-flop宣布公司将S1一直梦寐以求的整装业务外包给S2,并要求S1向S2提供零部件。这个决定引发了一系列事件。首先,由于不在承担整装工作,Flip-flop 关掉了自己的整装工厂。这样一来,有许多原来在整装工厂工作的Flip-flop工程师跳槽到就在同一城市的S1。然后,为了提高S2的生产,Flip-flop不得不请求S1为S2提供技术支持。而且,让Flip-flop雪上加霜的是,S2在整装业务中出现了质量问题。此时,Flip-flop 感觉到自己与S2的“蜜月”已经结束了,就像一名接受采访的Flip-flop人士说,“S2并不是想象中的玫瑰花。”因为Flip-flop的外包业务只占S2总收入的一小部分,S2不愿意投入任何技术资源进行必要的改进,还要求Flip-flop收回整装外包业务。

当Flip-flop考虑将整装工作收回自己工厂的时候,公司发现这个方案已经不可行,因为重新建设生产设施的成本非常高,已在公司承受范围之外。最后的选择就是将整装业务从S2手里转移给S1。经过一系列谈判之后,S1很勉强地同意接受这项曾经垂涎不已的工作。而S2似乎很满足于为S1提供零部件。最终,自从Flip-flop将S2引入原有的关系框架,大约过了4年之后,S1和S2变换了角色,而Flip-flop不得不承担了期间所有错误的所有代价。最终形成的关系框架如图3所示。

Flip-flop在供应商战略意图方面经历了几次反复。三家公司经过了四年的洗牌和重新洗牌才确定了最终的供应结构,让各方都能接受。最后,Flip-flop对S1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却是Flip-flop最初企图回避的现实。与此同时,Flip-flop承认,随着业务规模逐渐扩大,S1正不断向S2学习和吸收标准化的业务程序。S1成了Flip-flop期望中的像S2那样的供应商。

图3 Flip-flop的案例

3、Hands-off:机械加工零部件

Hands-off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美元采购高精密度的机械加工零部件。公司工厂做好零部件设计,然后向潜在的供应商招标生产。供应商要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工程分析,然后提出这些部件的报价。

在过去8年中,Hands-off一直致力于大幅度削减供应商的数量。面对顾客强大的成本压力(例如民航运营公司),Hands-off积极寻求海外低价供应商。同时,公司给国内供应商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要求他们降低价格。随着最近民航产业出现衰退,来自民航运营商的压力与日俱增。残酷的成本压力让Hands-off与供应商的关系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很大程度上,Hands-off在供应来源方面开展的供应整合计划算是成功的。不过,这一改变也导致了一些Hands-off所没有意料到的供应商-供应商关系格局的其它变化。新的格局主要体现为14家供应商的联盟,如图4所示。所有供应商都位于一个大都市的周围,地理位置的靠近,方便他们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在这个案例中,所有供应商都经受住了Hands-off的压缩企图,但成本削减的阴影还是悬这些供应商的头上。为了实行自我保护,这些供应商之间自发形成了某种供应商-供应商关系

安排,他们将这种安排称为“(州名)制造商网络”。

S1是这个组织的领袖,它将其他13家供应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供应网络。实际上,S1就是Hands-off外包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本研究中,在谈判机械加工零部件承包合同的时候S1扮演了领袖角色,而当获得了承包业务之后,S1负责将业务分配给其余13家供应商。当业务完成时,S1将他们的产品集中起来,集体向Hands-off交货。因此,其他13家供应商就成了Hands-off的二梯队供应商。在这种新的关系安排之中,供应商的活动是互补的。

S1还召集网络成员每月举行例会,共享产业信息,讨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的创新方法。S1还与当地的商会和市政府贸易部门合作,共同游说改变行业政策,以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州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而职业教育正是该供应网络的人才源头。

这种网络关系安排还有一个比较不明显的优点。从14家供应商的集体角度上看,在回应报价要求以及合同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这种关系安排降低了整体经常项目开支。据S1的经营部主任说,“我们不是14家供应商一起报600种零部件,而是每家供应商报20种左右的零部件,这样就减少了大家所要花的时间。”这样,不仅报价时间减少了,供应商的价格压力也减轻了。这种方法还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长期生产成本。

这种安排还有其它好处。网络模式还使生产能力保持机动灵活性,从而降低了成本。以往,当一家供应商获得采购商的大单的时候,它必须动应内部生产能力,雇佣更多的工程师和机械工,从而产生投资成本。因为航空产业的需求起伏很大,当需求下降的时候,供应商经常出现剩余产能。现在,形成网络的供应商不用进行新的资本投入就可以吸收增量需求。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扩大业务量,但不必扩大自身规模。

图4 Hands-off的案例

这样的密切合作并不排除网络成员之间的竞争。他们毕竟从前都是竞争对手,他们目前的合作,并不一定能消除互为对手的感觉。例如,价格竞争决定着谁会获得合同。因此,在分配工作的时候,价格就是主要决定因素。而且,也不是每个人对这个网络的期望都是一样的。因此,如S1一位被访问的人士说,尽管S1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某些网络成员的供应经营

还是很难协调的,因为他们可能不买S1的账,因为S1不是最终买家。网络安排实际上代表着网络成员之间的更复杂的关系。

采购公司管理层对这个网络的反应也是复杂的。在积极的一面,有些管理人员认可网络的价值,认为这是国内供应商与海外供应商进行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他们还很感谢S1减轻了供应商管理的负担。而在消极的一面,有些管理人员认为,这个网络是公司海外承包计划的障碍,因为这个网络一直在游说反对这个计划。而且,这些管理人员还认为这个网络通过形成集体,因此在价格谈判中具备了更大的谈判能力。

4、Mediator:物流服务提供商

Mediator从事连接家庭因特网路由器或电话交换机的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顾客包括电信公司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顾客建设现场安装电信设备。用于这种建设工作的基本建设材料包括电灯、梯子、光纤电缆导线等。这些材料本身是低科技的,但这些材料的物流服务却是复杂的工作,要求供应商进行高度协调的运作。

过去,Mediator通常大批量采购所需要的建设材料,存放在美国各地的自有仓库,然后在工程开始之前马上将材料运送到建设现场。不过,公司后来认识到大量库存的运输和管理必然产生很高的成本。因此,在90年代末,Mediator开始精简其供应链运作。公司首先对所有材料采购业务进行整合,承包给两家最大的经销商,要求他们采购所需材料,将材料存放在他们的仓库,进行分类并运送到不同的地址,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送到现场。这两家经销商(分别为S1和S2)的工作远不只是经销建设材料,他们是在向Mediator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

从一开始,Mediator就知道,要让两家相互竞争的公司进行密切合作,为同一家顾客提供同步的服务,这是很困难的。因此,Mediator十分谨慎地维持着两家供应商的平衡关系,避免出现正面的竞争和冲突。Mediator平均分配给予两家供应商的业务量,尽量让他们服务于不同的项目。不过,Mediator持续要求他们相互沟通,试图让他们了解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何的重要性。S1和S2也都很明白,至少在心里很明白他们必须进行十分密切的合作,才能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为Mediator在全国各地的现场提供物流服务。实际上,他们必须合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Mediator所要求的具体物流服务程序。

不过,就像通过媒人撮合的夫妻一样,S1和S2都觉得很难接受对方并彼此合作。尽管Mediator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但两家供应商的反应时冷时热,Mediator所期望的密切合作的供应商-供应商关系从来没有实现。让Mediator感到恐慌的是,在需要共享信息的时候,S1十分“内向”和犹豫。更糟糕的是,S1的决策权十分集中,公司对Mediator的倡议和询问的反应都要很长的时间。相反,S2马上就接受了Mediator的结盟思想,愿意共享公司内部运作的信息,对Mediator的要求反应也很快。S2的目标是成为Mediator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当Mediator在压缩规模的时候,S2接过了下岗采购人员所承担的采购活动,给予Mediator很大的帮助。

Mediator也意识到,S1和S2首先是竞争对手,不管他们对于相互之间可能的合作持什么态度。我们还得知,S1和S2曾经各自游说,说如果有一天Mediator要向单一供应商采购所有材料,他们都希望成为独家供应商。也就是说,S1和S2之间紧张的竞争关系从来没有缓和

过。

因此,Mediator不得不花很大的力气协调两家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供应行为,使预期的供应商-供应商关系得以起作用。例如,Mediator深度介入了两家供应商关于服务程序的主要决策过程。图5显示了目前的关系安排,其中S1和S2都直接服务于采购商。我们添加了一条垂直实线,表明S1和S2之间缺乏互动,他们对于相互沟通都采取了戒备心理。

图5 Mediator的案例

5、Organizer:测试设备

Organizer是各种微控制器和记忆产品设计和生产的产业领袖。测试设备是用于测试微控制器的质量和速度的关键设备。每过5年,Organizer都需要新一代的测试设备,这样才能满足其新产品测试需求。因为Organizer缺乏测试设备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通常向供应商采购测试设备。世界上有9家潜在的测试设备供应商。

每当需要开发新一代测试设备的时候,Organizer都要挑选合作的供应商。在挑选过程中,Organizer要求所有潜在供应商“解决问题”。首先,Organizer要让供应商进行积极的合作,群策群力想办法。公司要求所有9家供应商的工程师参加论坛,共同了解和讨论新测试设备的设计要求。Organizer希望听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一定意义上,Organizer公司充分利用了潜在供应商的知识基础,以及这些供应商在论坛上形成的关于新测试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的思想。在此后写计划书的几个月中,9家供应商的工程师可以自由讨论各自现有的技术以及新测试设备的技术要求。所有供应商的工程师都觉得,参与这样的开放式论坛对于更好的理解顾客的要求是必要的。潜在供应商甚至共同为Organizer撰写技术规格说明书和产品评估标准。

基础工作完成之后,Organizer就开始正式投标程序,所有供应商参与。每家供应商分别提出各自的测试硬件和软件价格和技术规格。他们甚至制造了设备原型,并进行演示。最后,Organizer会挑选一个赢家,即S1。

不过,Organizer不会马上将工作交给S1,生产由该公司设计的测试设备。相反,Organizer 要与S1组建合资公司,负责生产S1计划书中所描述的测试设备。其目的是让新的测试设备不仅能在公司内部使用,还能在公开市场销售。最后,合资公司为S1和Organizer创造了

巨大的商业收益,因为有许多公司也购买了由该合资公司生产的新测试设备。

图6显示了最终形成的供应网络结构。即使在Organizer 挑选了S1作为合资伙伴之后,我们还可以看到相互竞争的供应商之间在正式投标之前的坦诚沟通的痕迹。事实上,这样的非正式沟通从来没有停止过。九家潜在供应商在不同的业务环境中经常交换信息和新思想,例如他们都参加的行业协会等。

图6 Organizer 的案例(*为S1和Organizer 的合资公司)

6、Plotter :汽车模具系统

本案例是关于Plotter 公司为本公司的车门生产采购模具系统。该模具系统由一整套主要设备组成,将用于组装内外车门面板,生产最终安装到汽车上的白色门。组装操作一般分成10个密切关联的工作站。

在过去6年左右,Plotter 将S1作为理想的“全面服务供应商”,提供完整的模具系统。不过,Plotter 最近决定在当前的关系中注入一些竞争,因为公司认为当前的关系结构有些呆滞。为此,公司就采购新的模具系统进行公开招标。有6家供应商参与投标。每家供应商首先都要为10个工作站分别报价,然后提交一揽子计划书。

在所有供应商提交的完整计划中,供应商S2提交的包缝工作站计划最为出色,包缝工作站是将车门结合在一起的工作站。传统的包缝压力器都十分庞大,不便使用,但S2提交的包缝工作站很轻,很容易使用。S2提出了台式包缝器的设计计划,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技术,十分适合Plotter 经营的灵活的生产制造环境。最后,Plotter 选择S2作为包缝工作站的供应商。

那么其它9个工作站呢?最后的结果是,S1获得了其它9个工作站的合同。首先,S1的整体计划在技术上优于其它供应商。而且,这次Plotter 的对外公开招标大大触动了S1,使S1认识到他们作为独家供应商的地位不是轻易获得的,不能轻率地想当然。在招标之后,S1的价格还比其他供应商更有竞争力。因此,在S2获得包缝工作站供应合同的同时,S1获得

了其余9个工作站的合同。有趣的是,Plotter并没有直接向S2购买包缝工作站,而是要求S1向S2购买包缝工作站,然后与另外9个工作站进行整合,形成直接采购安排。这样,Plotter 只要与一家供应商(S1)打交道,就可以获得完整的模具系统。这种安排如图7所示。S1和S2之间存在着采购商-供应商关系,而Plotter则起到了居中协调作用。Plotter挑选了S2,但两家供应商直接进行合同条款谈判,不需要Plotter的介入。

图7 Plotter的案例

Plotter之所以在两家供应商之间安排垂直采购-销售关系,主要是因为S1与Plotter很熟悉,他们之间的互动很好,而S2则不熟悉。因此,Plotter希望依靠S1教育S2如何与采购商操作业务(例如问题报告和设计变更程序等)。随着S1将S2所提供的包缝工作站与其它9个工作站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新的供应商基本上就经历了完整的业务程序,就知道如何与采购商合作。如S1的经营部主任很有洞察力地指出,“我们正在教育着我们的竞争对手,有一天他们会接管我们的业务。”S1的尴尬处境不仅如此。尽管S1的高层主管让设计工程师在与S2共享技术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戒备,但前线的工程师经常别无选择,为了完成工作就必须共享技术信息。关于这种尴尬处境,Plotter的采购部经理说得很好,他说:“要完成任务,有时候工程师就必须违背高层主管的教诲,必须共享信息。”

7、Puppeteer:包装送货服务

Puppeteer采用两家主要包装送货服务提供商(S1和S2),负责小包装运输。运输货物包括危险品/分类材料,例如血浆、尿液和化学品。S1和S2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服务提供商,各自有先进的物流和配送基础设施。

Puppeteer管理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战略意图,是要让他们各自分开。在表面上,Puppeteer 宣称公司认为两家供应商没有什么必要在一起合作,每家供应商都有能力独自完成工作。但在这表层的下面,公司的真正意图是要让S1和S2相互猜测,始终维持一定的竞争压力。

Puppeteer故意将S1和S2的销售办公室同时安排在公司总部,让他们成为近邻,让两家供应商的销售经理每天都能看到对方。尽管Puppeteer没有让两家供应商到同一个房间里同时进行合同谈判,但由于相互距离太近,两家供应商之间不可能不存在一些互动,这些互动足以让各自了解对方的动向。S1和S2都知道另一方得到了什么业务。供应结构十分简单明了。如图8所示,S1和S2分别为Puppeteer提供服务,他们之间基本不存在任何直接的沟通。

Puppeteer并为就此罢休。在谈判合同的时候,他们让两家供应商相互竞争。Puppeteer甚至承认,有时公司会采用虚张声势的方式获得理想的价格或技术,尽管供应商十分不情愿。Puppeteer每月都要与S1和S2分别举行例会,讨论业务表现、服务内容和需求等。如果

Puppeteer对某家供应商不满意,或另一家供应商提出创造性的方案,Puppeteer会迅速调整给予该供应商的业务量。

持续给供应商制造压力的另一种方式,是避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同关系。公司肯定不希望与S1或S2签署任何长期协议。短期合同产生了一种局面,S1和S2时时刻刻都要预测Puppeteer的需求。Puppeteer猜测,如果给予供应商长期合同,那么供应商对公司要求的反应可能不会那么敏感。例如,有一家供应商最近提供了新的包裹跟踪信息技术应用方案,这就迫使另一家供应商也要提供这项服务。

图8 Puppeteer的案例

8、Risk-minimizer:衬底

衬底指的是微处理器和控制器的建造平台。与Risk-minimizer合作的衬底供应商有10家。在本案例中,Risk-minimizer向两家供应商采购了衬底(S1和S2),他们是通过一系列竞争投标被选中的。这两家供应商生产的衬底基本上都是来样加工产品,衬底的设计软体都是Risk-minimizer所有、提供的。因此,S1和S2还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生产工程能力,才能根据Risk-minimizer提供的蓝图进行加工。

尽管有许多供应商可供选择,但风险还是Risk-minimizer的一大管理难题。对于衬底而言,产品生命周期很短,而生产加工时间很长。因此,一旦选择了一家供应商,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也就是9个月的时间内,换成另一家几乎是不可能的。简单地说,转换供应商所需要的时间实际上要超过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为了缓冲这样的供应风险,Risk-minimizer采用了二元供应渠道,让他们在供应渠道中制造多余的产品,这就是公司为什么决定同时1和S2合作的原因。

成本竞争力对于Risk-minimizer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保持对供应商的控制,始终对他们施加竞争压力,Risk-minimizer故意向两家供应商相互隐瞒对方的名字,避免他们之间出现直接沟通。供应商不仅在竞标期间被分开,在批量生产阶段也是分开的。例如,S1知道有另一家供应商S2,S2也知道有S1,但他们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因此,当合同被给予报价低的投标者的时候,另一方都不知道是谁获得了合同。如Risk-minimizer的采购部经理说,供应商在公司名册上进进出出是司空见惯的。

S1和S2基本上处于自由市场式的竞争格局之中。供应结构如图9所示。两家供应商之间的垂直实线表明他们中间隔着一堵墙,因此不存在任何直接沟通。

图9 Risk-minimizer的案例

四、案例间比较

上文所描述的每个案例都经过了独特的发展进程,最后演化成每个图所示的各种网络安排。这种演化程序和各种网络安排所体现的关系特点如表2所示。

表2 案例间比较

表2罗列并比较了八个案例中的、采购商-供应商关系、供应商-供应商关系及它们对采购商及供应商业绩的影响。我们将在下文就每一个比较领域进行讨论。

1、采购商关于供应商及双方关系的战略意图

所谓采购商的战略意图,就是采购商创建包含两个或以上相互竞争的供应商的供应结构的战略目标。采购商选择供应商,为他们安排了一定的关系结构。在许多情况下,最终形成的结构不一定完全与采购商的意图相一致,如Organizer的案例所示。不过,在全部八个案例中,引发采购商反应以及此后一系列事件的,正是采购商的战略意图。

我们从表2可以看到,所有采购商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战略意图。首先,所有采购商都希望确保降低供应风险。如果他们只有一个采购来源,他们就希望增加一个作为可能的替补采

购来源(例如Coach, Flip-Flop, Plotter等)。而且,他们还希望确保供应商时刻都处于其他供应商的竞争压力之下。例如,Risk-minimizer将每份新合同都让所有供应商进行竞争激烈的投标。即使最终将工作交给了某家供应商,那也不意味着竞争压力的结束。被选中的两家供应商都明白,他们中有一家可能会被另一家所取代。当然,这种残酷的竞争压力不意味着采购商羞于利用供应商的资源。几乎在所有案例中,采购商都利用了供应商的工程能力。有时候,采购商会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例如Organizer, Mediator, Plotter),有时供应商自己会凑到一起,应对采购商的战略计划(例如Hands-off)。

2、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特点

我们使用合作、职业、联盟、交易性、保持距离、对抗和工作关系等描述标签来表明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特点,如表2第3栏所示。很明显,联盟和合作关系都表示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维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在Coach的案例中,采购商和两家供应商都有着相同的理念,因此他们共同努力实现相同的业务目标。在Organizer的案例中,为完成他们的业务目标,采购商和S1建立了合资企业。保持距离的和对抗性的采购商-供应商关系恰好相反。在Puppeteer, Risk-minimizer和Hands-off等案例中,采购商主要的兴趣在于降低价格,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不能获得理想的交易,他们的关系就不会继续。

交易性的和职业的关系特点介于合作关系-对抗关系的中间。采购商主要关注业务问题,并为供应商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Organizer与S2-S9以及Flip-Flop与S2的关系。同时,如果供应商不能满足采购商的业绩期望,采购商随时可能换掉供应商。

我们还注意到,在其中4个案例中,采购商与某家供应商的关系要比与另一家供应商的关系密切。采购商心里会有所倾向。在Coach,Flip-Flop和Plotter的案例中,采购商青睐的是已经与他们合作多年的供应商。采购商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和业务。话说回来,采购商还是要引进竞争者,以降低供应风险,并给他们所青睐的供应商施加一定的竞争压力。

3、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特点

随着两家相互竞争的供应商发生关系,表2的描述标签显示了复杂和动态的关系。事实上,这种关系比采购商-供应商关系更复杂和动态,其中的差异主要来自两个原因。首先,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特点是他们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竞争和合作以全新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从而实现每家供应公司的目标。其次,这种关系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他们之间的信息共享活动之中。如表2所示,所有案例之间的信息类型和信息共享过程中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

在Coach和Organizer的案例中,供应商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供应任务,尽管他们知道对方可能抢走他们的业务。他们都明白合作是竞争的前提,心甘情愿地合作也是理智的决定,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表现出这种诚意,这样采购商才会考虑继续给予他们业务。采购商对于供应商的政策一直保持明确和稳定,而供应商也很乐意参与采购商发起的程序。最后,两家供应商都接受了结果,觉得那是公平的。不过,在Flip-Flop和Plotter的案例中,他们的关系机制有些不同。供应商的合作比较淡泊,不那么强烈。供应商所做的只是履行合同义务。在此,一家供应商认为与另一家合作更有可能遭到损失。我们很明确地看到,要维持合作性的供应商-供应商关系,两家供应商都必须很乐意地看到他们的关系是公平的。

Hands-off的案例又是另一种情况,在采购商残酷的成本削减计划将供应商逼到墙角之后,供应商将他们自己组织成为一个网络,以提高与采购商谈判的份量。在此过程中,供应商走到了一起,相互合作,因为他们都要为一个相同的目标奋斗。他们创建了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的活动就不仅限于完成任务,而是要学会如何改善自己的处境。这个案例与其他案例不同的是,尽管这样的战略安排也对采购商有利,但这个同盟是由供应商自己创建的,也是为他们自己服务的。这是应对Hands-off的威胁的生存机制。

Mediator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两家供应商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最后的结果是一家情愿另一家不情愿。后者(S1)的企业文化官僚气息十足,对Mediator的动机持高度怀疑的态度。只有一家情愿的供应商(S2)是不足以创建合作性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就是所谓的“一只巴掌拍不响”。最后,在Puppeteer和Risk-minimizer的案例中并没有任何合作。在他们的案例中,自由市场式的竞争支配着供应商-供应商关系,供应商基本上都处于产品价格竞争之中。

在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方面,我们发现供应商的行为有几种模式。首先,当供应商就技术问题进行互动的时候,他们会公开交流信息。在Mediator的案例中,尽管两家供应上没有合作关系,他们也会交流诸如材料短缺或运输延迟等公开信息。在本案例中,两家供应商的合作从来没有达到Mediator的期望。不过,在其他案例中,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比较密切,我们发现他们不仅交流公开信息,还共享非公开信息。Hands-off的供应商通过资源共享,分别完成合同中所包含的不同部件,他们所共享的包括技术信息和公开信息,也包括非公开信息,例如如何谈判以后的合同,哪家供应商有多余的劳力,谁对数字比较擅长,如何获得银行贷款等。

关于信息共享,与我们的直觉相反的是,即使没有公开信息共享,非公开信息的共享也是存在的。我们原来认为公开信息共享也许是非公开信息共享的前提,但对于我们所研究的案例而言,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例如在Flip-Flop和Plotter的案例中,供应商被迫形成垂直的关系安排,采购商安排一家供应商向另一家供应商提供零部件或组装部件。供应商在关系安排中没有多少发言权。因此,供应商不愿意相互合作,不愿意共享诸如工程技术规格和蓝图等公开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被迫共享信息,但十分勉强。无论如何,因为他们必须相互配合,他们的程序也要连在一起,他们都要了解对方的业务程序和惯例。而且,他们还要经常访问对方,与对方的工程师交流,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关于对方的大量非公开信息。

4、对采购商业绩增长/下降的影响

为实现战略意图,采购商创建了某种供应结构,努力管理他们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及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采购商似乎在大多数案例中都是成功的,但在某些案例中,他们并不那么成功。

Coach能够缩短供应间隔时间,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同样,Plotter降低了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引进了一家新的供应商(S2)之后,也不用直接管理。其他大多数采购公司也都取得了成功。不过,Flip-Flop想降低对S1的依赖程度,但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在出现了一系列管理错误之后,原来转移给S2的工作又回到了S1手中。同样,Mediator 期望供应商提供完整的“交钥匙”服务,但最终并没有实现。

有些采购公司自己也感到惊喜,他们的业绩出现了增长。Flip-Flop并没有料到,当最后工作又回到S1手中的时候,S1能够那么快地提高速度和学习成熟的业务程序。同样,Organizer 在邀请供应商参加论坛的时候,起初并没有计划与任何供应商成立合资企业,或将测试设备变成公司的提款机。结果,当Organizer与S1的合资企业在公开市场销售测试设备的时候,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5、对供应商业绩增长/下降的影响

通过供应商-供应商关系获得的最主要利益,就是通过另一家供应商获得关于采购商的非公开知识。一家供应商还可能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关于另一家供应商的非公开知识。在Plotter 的案例中,通过已经与Plotter合作了很长时间的S1,S2得以了解Plotter的业务程序和惯例。在Flip-Flop的案例中,随着S1从一家小公司逐渐变成大供应商,它向另一家规模更大的供应商(S2)学习了关于如何更专业地开展业务的非公开知识。例如,作为小企业,S1以往都是以个人的方式向Flip-Flop获取消息,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有时公司的代表还会闹情绪。不过,在与S2合作了几年之后,S1学会了克服上述种种局限,业务模式也变得相当专业化。Flip-Flop的一位经理认为这种变化的S1和S2之间的关系的结果。

另一个收获是通过另一家供应商获得技术知识。在许多时候,因为两家供应商都知道,不管喜欢不喜欢,他们都要与对方合作,所以原来需要掩盖的知识最终也要被对方知道。例如,在Coach的案例中,在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小的S1不大可能获得规模较大的S2的技术知识。但是,因为Coach的二元采购战略将他们拉到了一起,他们就开始合作,技术知识就开始从S2流向了S1。当然,作为回报,S2也获得了关于顾客的知识,因为S1与Coach合作的时间更长。

供应商还能够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产能和技能管理的灵活性。Hands-off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Hands-off的供应商能够相互合作,各自分配合同的一小部分,共享最佳的行为和剩余产能。这样,他们就能够降低成本,缩短生产间隔时间,和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与其他供应商的关系还影响着一家供应商能从采购商获得多少业务。例如,在Hands-off的案例中,S1之外的供应商(S2、S3等)通过与S1的关系,得以让Hands-off 给予更多的工作。S1在相互竞争的供应商的管理和协调中扮演了领袖角色。此外,在Mediator 的案例中,供应商S2获得了Mediator更多的关注,因为S1拒绝与S2形成密切的关系,而S2则表现了这样的意愿。在这个案例中,由于缺乏密切的供应商-供应商关系,S2可能获得更多的业务。

当然,上文所讨论的各种关系安排也有负面的影响。例如,一家供应商可能会让另一家供应商抢走自己的业务。在Flip-Flop和Plotter的案例中,一家供应商由于与竞争供应商共享技术知识,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如果一家供应商不配合采购商的计划,它将失去采购商的好感。如上文所讨论的,在Mediator的案例中,S1失去了Mediator的欢心,未来有可能将业务拱手让给S2。因此,如在其它案例中,供应商一般都会与采购商进行配合。当然,配合采购商的计划,最终是把双刃剑。在许多情况下,采购商的兴趣在于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引进竞争,最终降低采购价格。Puppeteer和Risk-minimizer的案例就是最明确、最直接的例证。在此,供应商遵守采购商的计划,被迫降低价格以达到采购商的成本控制目标。他们获得了合同,但他们的利润率也受到了侵蚀。

某某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

一、总则 1. 制定目的 1.1 对向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进行正确的评 估,选择及管制,确保其产品及服务符合本公司品 质要求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向本司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所有协力厂商 3. 权责单位: 3.1 稽核部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工作。 4. 管理单位 4.1 稽核部门为本办法之管理单位 二、内容 5. 供应商分类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及其对公司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分为以下三类: (1) A类:重要物料、原材料、零配件、包装材料与成 品、半成品供应商及制模夹治量具厂商、制版、维 修商; (2) B类:除A类外一般物品、服务(含运输)等供应 商; (3) C类:所有供货地点在大陆以外的供应商。 6.管理组织 6.1供应商认可小组负责 6.1.1评估、选择合格供应商; 6.1.2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复核、评审。 6.2资材采购 6.2.1建立、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录; 6.2.2建立、更新供应商持续表现记录;

6.2.3必要时要求供应商进行质量改善。 6.3仓库负责定期提报“供应商表现考核评分表”

7.作业流程图 ………… 供应商调查评鉴表 ………… 供应商认可小组评 估审核 ………… 总经理核准 ………… 列入合格供应商名 录 ………… 仓库负责:“供应商 表现考核评分表” 资材科负责:“供 应商半年度考核表” ………… 供应商认可小组依供 应商日常表现 定期/不定期复核、评 估 删除 不采用

7.1原则 7.1.1生产性物料采购、设备采购等采购作业都需先对 供应厂商进行评估、选择、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只 有经供应商认可小组认可的合格供应商才能同其 发生采购行为。 7.1.2若生产急需,可以经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同意 后,对样品或相关资料已被认可的供应商进行采 购,供应商认可在合适时补做。 7.2供应商认可小组 7.2.1供应商认可小组由下述成员组成 副总经理、生产部主管、生管部主管、资材科主 管、PMC科主管、品管科主管、开发工程科主 管 7.2.2供应商认可小组运作 ①日常运作由生管部主管负责 A. 按需要,对新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认可; B. 每半年一次对已认可供应商进行复核、评审; C. 视供应商的表现,随时针对性进行复核、评审。 ②认可小组对供应商评估、认可或复核、评审方 式可以是: A. 召集小组成员开会讨论; B. 以文件、资料传递,由成员根据资料进行。 7.3供应商评估、认可程序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供应链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企业间协同的方式,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有效的信息交互,可以更加快速顺畅地进行业务往来。但是任何理论都不会停止发展,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国外企业对供应链理论和企业间协同进行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和尝试。 SRM是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正如当今流行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用来改善与客户的关系一样,它是一种用来改善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理念和软件系统。即如何与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实现业务往来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运作,如何既经济又准确地获得最好的策略资源,如何与其结成长期、稳固的战略伙伴,使供应商及其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自己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甚至是投放市场的过程中,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缩短产品开发、生产和投放市场的周期。 企业业务对外的两个最重要的出口就是广义的“买”和“卖”。在“卖”的方面,在20世纪末,管理软件供应商纷纷推出了CRM产品,企业也开始利用这种管理思想和工具来更好地开拓市场、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争取新客户和维护老客户。 然而,在“买”的方面,在与供应商的关系方面,却一直未能引起企业的重视,也许是由于是买方市场的原因吧,买家认为只要我有购买

需求,就会有卖家找上门来,企业无须下太多的功夫去关心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21世纪,随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调配,当众多企业发现彼此的贡献可以融合成一种新能力并产生综合效益时,这隐含着产业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与创意共享。这种与供应商合作创造的市场价值,是业务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西方市场,服装与食品配销业的供应链都在运作模式上共谋合作。例如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 )和CQ(Efficient Customers Response)完全改造了运送品质和响应能力。今天,就像与客户之间的伙伴关系一样,与其他供应商之间的伙伴关系转变了企业间彼此合作的方式。例如,当微软与英特尔结合力量共同开发微电脑芯片与操作系统时,他们一起改写了个人电脑行业的版图;许多零售商和分销商,以及制造商高效率地运用高科技的伙伴关系,使得诸如从剪羊毛到成衣挂到衣架上这样的业务过程只须很少的步骤和时间。 企业的首席采购执行官们(Chief Procurement Officer,CPO)经常负责管理着企业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预算。全球化使得采购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似乎已变得力不从心。现在,影响采购业务流程的因素有利润问题、采购提前期问题、业务

物资供应部供方管理办法

物资供应部供方管理办法(2009年修订)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供方管理,稳定供应商队伍,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通过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进行评估与选择,保证供应商之间,公平有序竞争,激励先进、淘汰落后。 2、适用围; 适用于物资供应部焦炭、废钢、生铁、铁合金、设备及备件、材料等物资的供应商管理。 3、职责 负责焦炭、废钢、生铁、铁合金、设备及备件、材料等物资供应商的管理。 4、供方管理 4.1供方资质认定 包括容: 4.1.1营业执照。 4.1.2税务登记证。 4.1.3组织机构代码证。 4.1.4生产许可证、专营、专卖证。 4.1.5能证明其质量保证能力、供货能力等资质的其他保证材料、装备水平、技术实力、检测能力、各种证书、供货业绩等。 4.1.6中间商应提供所供产品的相关资料及委托代理资质。 4.2潜在供方的管理 由综合计划科牵头,组织计划员、采购员经常深入未开发或未接触区域(潜在区域),也可通过互联网,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行情分析。不断收集各方面的供方信息和资料,建立潜在供方档案,以备参考。 4.3供方考察 计划员、采购员根据供方考察收集的供方信息以及业务实际需要,提出考察申请主管部长批准后对供方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依据考察结果填写《供方调查表》。必要时,可写出考察报告,交评审小组参考。若评审人员对考察结果有异议或疑问,可实行重复考察,或委派其他相关人员考察。 4.4新供方的引进 4.4.1.计划员、采购员通过各种渠道(网上了解、实地考察、其他单位证明、其他供方介绍)收集的供方信息,拟提新供方,由采购员签写《供应商评价表》,办理相关会签手续。 4.4.2.新供方必须资质齐全,且在质量、价格、技术条件、资金、售后服务等方面应有优势。

供应商关系管理 SRM

供应商关系管理 主要内容 一、供应商关系管理之供应关系建立 供应商关系建立的第一步是供应关系开发,一是现有供应商的关系开发,通过和现有供应商的合作,对彼此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维护、促进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双方关系越来越稳定紧密。另一种是新的潜在供应商关系的开发,即新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详细的考察、分析、商务谈判、评估等活动转将潜在供应商变为正式供应商的过程。 供应关系开发流程:根据供应物资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开发流程。若是一般重要的物资,比如印刷件等可以简化开发流程,以性价比为导向。如果是选择和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技术相关的重要物资,则应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慎重的选择。流程包括: (1)寻找供应商: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供应商,比如网站等媒体、同行介绍、行业刊物、公开招标等;也可以从现有的供应商预选库中寻找潜在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价和筛选。 (2)初选供应商:比如通过行业评价、向有意向的供应商发放调查问卷、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与供应商相关人员的交谈等途径尽可能的获得供应商的信息。 (3)实地考察供应商:对于重要物资的供应商,可以派遣采购人员先行考察,对供应商的现场、管理状况、设备状况、常规产品等有个初步的了解。 (4)评估供应商:组成评估团对有意向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质量体系、技术要求的符合能力、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资料和现场的评估。 (5)商务谈判:与评估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过程包括①询价:向供应商发出图纸和技术规格、交付要求,月度年度用量等文件资料和样品。②供应商报价: 要求供应商提供书面的报价,并列出报价的明细表。③价格分析:通过对供应商提出的材料成本、加工费用、人工费、管理费、利润等进行分析,并通过货比三家的方法,判断供应商报价的合理性。④谈判:在价格、交期、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的与供应商谈判,签订试用协议。 (6)试订单:对评估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半年左右的小批量试单,进一步评估核实质量、价格、交期、服务等状况。 (7)正式建立供应关系:谈判成功,试单合格之后,发出供应邀请函正式接受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二、供应商关系管理之供应商选择评估 供应商的选择评估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依据不同的伙伴关系战略地位而不同,着眼于短期导向的企业关心现在的选择及成果,追求单次市场交换的效率和单次获得的利润最大化,以“QCDS”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而需要长期合作的的供应商,是以后续一系列交易所带来的双方总利润最大化,包括削减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共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营收为导向,因此需要对其内部管理、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等综合状况进行评估。 质量:是采购物料的首要因素,最终会反映到企业的产品质量、总成本甚至品牌声誉,是衡量供应商的第一要素。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有一套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有效运行的质量体系,然后要确认其设备和工艺能力是否满足所购产品的要求。考察产品的质量不仅要从产品的检验入手,更要从供应商的内部去考察。采购产品的质量要符合生产所需,质量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合适的。 成本:零部件的成本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和增加利润有明显的作用。成本不仅仅是指零部件的采购价格,还应包括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和生命周期结束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具体如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贮等环节指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分为材料成本,定购成本,维持成本和缺料成本。总成本最低是短期交易所最求的目标。但基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不能一味的强调降低采购成本,应该用价值分析方法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析,用双赢的价格来节约成本,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交付:供应商能否按照约定的交货期限和交货条件进行供货,直接影响采购方的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效率。因此交货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按时交货的情况下,还得考虑采购方的库存,既要减少库存又要防止缺货停工的风险。另外,接受紧急订货能力也是考量供应商交付能力的因素。 服务:供应商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是采购方对供应商的一个普遍要求,供应商内部各作业环节,能很好的配合采购方的能力和态度。评价供应商的服务水平有以下几个指标:处理订单的速度和准确性,采购流程、生产流程、财务流程等顺畅有弹性,售前和售后的服务中其内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能主动走访用户,听取改进意见,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

最全金融公司供应商的管理办法完整版.doc

MX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供应商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供应商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供应链,推动公司采购工作向实力强、信誉好的厂家集中,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差异化供应商管理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供应商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供应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商分类管理、准入管理、综合评估管理与关系管理四个部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总分公司及各财富中心和营业部。 第二章供应商管理组织部门及职责 第五条供应商管理实行总分公司两级集中管理,总公司综合保障部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需求部门、技术部门、分支机构人事行政岗和特派员是参与部门。各部门和人员具体工作职责如下:(一)综合保障部职责:负责总公司供应商的考察、评选、评估和考核工作;负责供应商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工作;负责对授权分公司选用供应商的审核及评估工作;负责按供应商分类原则实施供应商分类管理;负责牵头制定供应商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 负责依据评估结果,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分

支机构采购供应商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和维护所属供应商信息库。 (二)各采购业务需求部门职责:参与需求供应商的市场考察和评估工作;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进行评估。 (三)总公司信息技术部门职责:负责对IT和信息类项目采购供应商的市场考察和评估工作;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技术能力进行评估;负责IT设备类技术验收工作。 (四)特派员工作职责:负责对分公司、财富中心和营业部自行采购供应商的审核和评估工作。 (五)各分公司、财富中心和营业部人事行政岗职责:执行总公司下发的供应商管理的相关制度;负责对自行采购供应商的市场考察、资料收集和评估工作;负责对自行采购供应商向总部综合保障部进行报备工作;负责按照供应商分类原则实施自购供应商的分类管理;建立、管理和维护所属供应商信息库。 第三章供应商分类及管理策略 第六条根据供应商服务内容不同,把供应商分为五大类: (一)工程类供应商,指工程类专用物资供应商与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单位供应商;

谈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谈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传统的供应商管理以压缩采购成本,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因此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仅仅是价格驱动下的竞争关系,双方合作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而未顾及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无共同利益驱动的合作注定只能是短期合作。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除了承受来自客户的压力外,还受到来自竞争者和投资者等方面的压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的改进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而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依然是企业采购实现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必须要有效地利用供应商关系。 正如当今流行的“用客户关系管理来改善与客户的关系”一样,企业必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就像与客户之间的伙伴关系一样,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与其结成长期、稳固的战略伙伴,以使企业获得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缩短产品开发、生产和投放市场周期的目标。 为此, 具有一支能快速提供高品质、低价格零部件和高效优质服务的供应商队伍,无疑这将是个前景广阔的企业,培养一支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战略联盟的供应商队伍是企业首要任务,更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点。 供应商的交付、质量、价格、服务是衡量供应商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采购部门工作质量的指标,所以购买部员工尤其是供应商管理技术人员义不容辞在提升供应商产品质量、降供低采购成本、供应资源及

时交付等方面付出努力。而一支供秀的供应商队伍的培养绝非仅仅靠购买部人员的努力就能实现。与供应商建立一种战略的、双赢的、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才是我们获得满意的质量、价格及优质服务的根本保障。 谁具有一支能共同发展的供应商队伍,谁就将是该行业的佼佼者。 空调公司经历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带领并形成了自已的配套体系,从最初的年产不足千台到现在的年产量超过60万台,这是空调公司领导及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空调公司与供应商密切合作的结果。空调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空调每一位员工的努力,更离不开供应商的大力支持。但回顾空调的发展,我们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只有真正建立起互惠的关系,空调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物质保障。 一、供应商与产品市场前期对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 建立客户、主机厂、供应商的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把产品的开发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产业链的大系统中,使供应商与市场衔接得更加紧密。而质量管理也不再只是在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而是存在于客户、主机厂、供应商、分承包方等各个环节。供应商可在早期的市场反馈中及时预见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这将有效的降低供应商的劣质质量成本,也降低主机厂的劣质质量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客户、企业、供应商的数据平台直接让供应商处理某些顾客抱怨,主机厂只需要跟踪质量分析和改进的结果。改变以往的供应商不了解市场,埋头生产缺乏主动改进和创新的机会,避免当主机厂快速发展对供应商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出现大量质量问题或供应不上的现象。最终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

营销供应商管理办法

X市XX地产营销管理有限公司 供应商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规范供应商的管理,客观评价供应商的履约能力,为采购的效果和效率提供基础保证,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营销公司的软性营销供应商(以策划或设计方案等非物质成果为合同主体的营销供应商,如销售代理公司、广告公司等)和硬性营销供应商(以制作、印刷、活动等物质成果为合同主体的营销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3定义 3.1合作供应商 指向公司提供直接用于项目的广告委托、销售代理、制作印刷、活动承办等业务的公司或组织。 3.2可试用供应商 指经资质审查合格,具备向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资格,尚未合作或首次合作存在问题但不严重,并有意再次试用的供应商。 3.3战略合作伙伴 行业知名企业或已经评定为的合格供应商,经公司批准确定为战略合作伙伴。 3.4不合格供应商 不符合公司供应商资格初选条件,或经资格审查、评审为不合格的供应商。 3.5黑名单供应商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严重违约等行为的供应商。

4职责 4.1公司领导 负责对供应商的入围、考核及退出文件进行审批。 4.2专业管理部 负责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初审、履约评审以及维保服务的评审 4.3项目营销部 4.3.1负责设置业务范围内供应商入围资格条件; 4.3.2负责参与业务范围内的供应商初选; 4.3.3必要时,参与业务范围内供应商的考察并提供专业意见; 4.3.4必要时,参与业务范围内供应商投诉调查并提供专业意见; 4.3.5必要时,参与对供应商的履约评审。 5供应商资格管理 5.1供应商资格要求 供应商资格必须符合公司规定的供应商入围资格条件。 5.2供应商信息收集与初审 专业管理部应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供应商信息,建立扩充供应商信息库,对于与业务需求相关的供应商应及时登记供应商信息。 专业管理部应要求拟纳入X市XX供应商信息库的供应商按照标准格式填写《X市XX地产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供应商信息采集表》(附件一)并须提供表中要求的附件资料,并在一周内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初审,对不能满足供应商资格初选条件要求,应报主管领导批准。 5.3供应商资格审查 公司应对满足供应商资格初选条件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参与考察的人员必须由包括专业管理部和财务资金部等2人以上组成。实地考察主要内容包括: (1) 供应商业绩、公司组织架构、公司管理等综合实力及服务质量; (2) 供应商在甲方市场的评价及市场知名度情况; (3) 供应商是否接受招投标、价格水平等商务条件;

西门子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西门子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摘要:传统的供应商管理以压缩采购成本,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因此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仅仅是价格驱动下的竞争关系,双方合作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而未顾及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无共同利益驱动的合作注定只能是短期合作。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除了承受来自客户的压力外,还受到来自竞争者和投资者等方面的压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的改进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而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依然是企业采购实现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必须要有效地利用供应商关系。 关键字:供应商,合作,管理 (1)采购从研发开始,让合适的供应商参与产品研发。 当企业引进高成熟度或中成熟度的供应商参与研发时,他们提供的信息可能会给营销和工程部门提示发展新产品的可能性,并且成本优化。 采购部门和合适的供应商为研发小组提供部件的成本、价格、性能、市场可得性、质量和可靠性数据,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共同合作,选择潜在供应商,被选中的供应商可能会参与设计。采购部门和合适的供应商可以为每一种方案提供原材料经济性和可得性的建议,采购部门可以提供关于“内部生产”的成本,可得性和材料质量的数据,也可以提供“外购”的成本,质量可靠性的数据,从而设计更切合顾客的需要,并且通过选用质优价低的零部件,使产品的成本得到控制,满足顾客对性能价格比的需要。 西门子的高级采购工程部门能够起到从设计源头上压缩采购成本的作用。如果设计原型中一个元部件的价格是11个欧元,但目标价格只有6个欧元,那么设计就要做相应的修改,用更少的元部件或用更加集成的元部件。有的时候,高级采购工程部门的任务就是用目标价格倒推成本。 (2)细分采购流程,强化供应商的合作与管理。 在21世纪的采购管理中,供应商早已不是以前的小供货商,而是企业的战略

供应商管理制度

编制日期:2011-8-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2020-05-26 文件编号:JA/9000-RH 新疆金奥置业有限公司 供应商信息化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JA/9000-GYS-11-01 版号:

目录 第一章供应商管理办法……………………………………………………3-8 1、总则………………………………………………………………………3-4 2、选择供应商…………………………………………………………………4-5 3、供应商评价………………………………………………………………5-7 4、供应商维护 (7) 5、供应商评估准入流程 (8) 第二章材料设备供应商管理制度…………………………………………9-13 1、目的 (9) 2、适用范围 (9) 3、管理职责 (9) 4、采购范围和采购方式 (10) 5、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11) 6、采购合同管理 (11) 7、材料设备的验收…………………………………………………………11-12 8、罚则…………………………………………………………………………12-13 9、附则 (13) 10.附件…………………………………………………………………………13-15 第三章重要设备采购招标办法……………………………………………16-19

1、总则 (16) 2、招标准备…………………………………………………………………16-17 3、发布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 (17) 4、开标、评标和中标 (17) 5、签订采购合同………………………………………………………………17-18 6、附则 (18) 7、招标管理流程 (19) 第一章供应商管理办法 1、总则 1. 1 目的 为了稳定供应商队伍,建立长期互惠的供求关系,特制定本办法。 1.1.2 修改历史

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最新版)

STANDARD CONTRACT SAMPLE (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HT-003857 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最新

公司供应商管理办法(最新版)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使管理更合理与高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主管部门及管理对象 本公司_____部和_____部主管供应商,生产制造、财务、研发等部门予以协助。供应商为向本公司长期供应原辅材料、零件、部件及提供配套服务的厂商。 第三条具体管理办法 1.供应商的筛选 本公司通过以下标准筛选供应商: (1)质量水平。包括:A物料来件的优良品率;B质量保证体系;C样品质量;D对质量问题的处理。 (2)交货能力。包括:A交货的及时性;B扩大供货的弹性;C样品的及时性;D增、减订货货的批应能力。 (3)价格水平。包括:A优惠程度;B消化涨价的能力;C成本下降空间。(4)技术能力。包括:A工艺技术的先进性;B后续研发能力;C产品设计能力;D技术问题材的反应能力。 (5)后援服务。包括:A零星订货保证;B配套售后服务能力。

(6)人力资源。包括:A经营团队;B员工素质。 (7)现有合作状况。包括:A合同履约率;B年均供货额外负担和所占比例;C 合作年限;D合作融洽关系。 2.供应商的评级 评级前,需给出上述各指标的权重和打分标准,形成指标体系,筛选后根据各供应商得分情况进行评价,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对每类物料,由采购部经市场调研后,各提出5~10家候选供应商名单;公司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评选小组初审候选厂家后,由采购部实地调查厂家,双方协填调查表;经对各候选厂家逐条对照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3.供应商的签约与候补 本公司根据评定结果把供应商划定为不同信用等级进行不同管理。 (1)对经过筛选与评级程序,达到本公司要求,核准为供应商的,本公司与之签订长期供应合作协议,在该协议中具体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言互惠条件。(2)对未达到本公司标准的供应商,请其继续改进,保留其未来候选资格。(3)对最高信用的供应商,公司可提供物料免检、优先支付贷款等优惠待遇。4.颁发许可证 本公司对零部件供应企业可颁发生产配套许可证。 5.与供应商的合作交流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供应合作协议后,本公司采取以下方式保持与供应商合作交流:(1)公司制定各采购件的验收标准、与供应商的验收交接规程。 (2)公司采购、研发、生产、技术部门,可对供应商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但

(供应商管理)采购商供应商关系

采购商-供应商三角关系中的供应商-供应商关系:通过八个案例建立的理论 作者:Zhaohui Wu, Thomas Y. Choi 摘要: 关于采购公司如何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即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研究者众多。最近,研究人员还将这个领域进一步扩展,开始探究采购公司如何管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即供应商-供应商关系。换言之,与采购商-供应商关系一样,供应商-供应商关系对采购商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本文提供了八个案例,描述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机制。本文采用通过案例研究进行理论建设的方法,确认了五种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原型。每一种关系类型都具有独特的关系特点组合。本文还提出了与上述原型的前提条件相关的指导性命题,及其在实际经营中的运用。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商关系;采购商-供应商关系;供应链管理;原型;经营战略;案例 关于采购公司如何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这一命题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例如Ellram和Hendrick, 1995年; Heide和John, 1990年; ; Holm等人, 1999; Youssef, 1992年)。他们的研究都集中于探讨采购商应如何与供应商建立各种不同的关系。最近,有些研究者开始考虑采购商如何在供应商之间创建各种不同的关系(例如Choi等人, 2002年; Kamath和Liker, 1994年)。在某些情况下,供应商会被要求相互协作,而在其它某些情况下,他们则会被要求相互分开,保持距离(Asanuma, 1985年; Funk, 1993年)。简单地说,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对于购买商十分重要,关系着甚至影响着企业未来的成功。 不过,以往的研究都没有根据经验数据对供应商-供应商关系进行系统化的考虑。本文运用理论建设方法,收集并分析了涉及一家采购商及其供应商的八个案例的定性资料,从而确定了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五种原型,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采购商-供应商关系和供应商-供应商关系的文献资料,接着讨论所收集的案例数据,据此进行分析。本文将分别对各案例进行描述,然后对各个案例进行比较。在分析之后,本文将介绍各种关系原型,提出指导性命题,最后以讨论结束。 一、文献回顾 1、采购商-供应商关系 有关采购商-供应商关系的现存文献主要研究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垂直关系。(Ellram和Hendrick, 1995年; Helper, 1991年)。这种一家公司对另一家公司的二分框架为公司间关系做了极其简要的概述。在现有文献中,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二分关系通常被描述为合作性关系和竞争性关系(Choi等人, 2002年)。合作性关系强调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开放性和协作状态,而竞争性关系则更多地强调保护信息和保持一定的距离。 合作性关系的结果是采购商和供应商双方相互视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实现相同的目标(Hahn等人, 1990年; Hartley等人, 1997年)。另一方面,如果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了

上市公司合格供应商管理办法

公司合格供应商管理办法 ------------(A1)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加强选择合格供应商管理,使采购的各类原、然材料,工矿配件,钢材,物资能够满足公司生产经营要求。 1.2、做到采购“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1.3、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合格供应商的资源,使其在同一平台展开有序竞争,以达到供需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1.4、对合格供应商的评价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增强操作可行性和透明度,并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 1.5、本管理办法适用于进入本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册的供应商。 2、合格供应商的要求: 2.1、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 2.2、合格供应商必须具有与供货规模相一致的资金实力。 2.3、合格供应商应基本了解我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采购需求。2.4、供应的物资、工矿配件等必须优质、低价、按时、服务好。2.5、合格供应商必须服从我公司的管理,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及规定。 2.6、合格供应商应具有熟悉供货物资的业务人员,确保供应物资符合采购要求。 2.7、合格供应商必须严格遵守商业操守,没有我司的同意,不得向第三方的企业/公司/个人透露/发表/刊登我司的任何商业秘密。 3、合格供应商的确认 3.1、新进入的供应商,必须经过试供料。经评价后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报请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供应部备案。 3.2、下一年度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的确认,由供应部负责依据上年度评价结果,结合本年度的供货及服务情况组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拟定合格供应商名录,报请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供应部执行。 3.3、经过考评,成为我司的合格供应商必须缴纳1-5万元的履约

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办法

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办 法

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客户及供应商管理,防范客户及供应商信用风险,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业务开展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总则 已经和公司发生业务往来或即将与我公司发生业务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往来的客户和供应商的管理。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客户是指公司为其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产生业务往来的国内外企业;本办法所称供应商是指为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产生业务往来的国内外企业。 第三条公司综合部设立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岗位,归口管理公司客户及供应商初次申请、资质审核、评价评级和信用控制等工作。 二、客户及供应商申请 第四条公司业务部门在与相关客户及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开始业务往来、签订业务合同等)前,应向综合部提交新增客户及供应商申请,获得审批后方可建立合作关系。 第五条新增客户及供应商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客户及供应商的名称、客户及供应商的简介、对方业务联系人和业务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合作内容。随同新增客户及供应商申请一并提交的材料还包括:客户及供应商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第六条综合部收到业务部门提交的新增客户及供应商申请及相关材料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 1(拟新增的客户及供应商是否属于股份公司禁止交易客户; 2(拟与新增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内容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3(拟新增客户及供应商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和 1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是否相互一致及是否在有效期内; 4(其他必要的内容。 第七条综合部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申请的业务部门核实,必要时业务部门应提交补充材料;综合部审核通过后应出具审核意见,并提交公司领导审批;公司领导审批通过后,由综合部通知业务部门。 三、客户及供应商日常管理 第八条综合部应设立公司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台账,登记公司所有客户及供应商信息,并保持实时更新。 第九条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台账应包括以下内容:客户及供应商名称、申请人、申请日期、合作内容、注册地址、注册资金、法人营业执照号码、法人营业执照到期日、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证到期日、税务登记证号码、税务登记证到期日、业务联系人姓名、业务联系人联系电话、业务负责人姓名、业务负责人联系电话、客户及供应商等级、信用额度、备注。 第十条综合部客户及供应商管理人员应在新增客户及供应商申请获得审批后将客户及供应商信息录入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台账,并在必要时向股份公司客户管理部门提交ERP客户及供应商申请。 第十一条综合部客户及供应商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客户及供应商管理台账,并提醒业务部门及时更新已经过期的信息,以保证客户及供应商信息的有效性。 四、客户及供应商评级 第十二条公司定期对所有的客户及供应商进行评级,评级结果包括A、B、C、D、E五个级别。A级为优秀类,B级为良好类,C级为普通类,D级为限制类,E级为禁止类。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建立与供应商的良好伙伴关系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建立与供应商的良好伙伴关系 连贯的采购-供应关系使得采购方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迎接机遇和挑战。由于外购活动的增加、产品越来越复杂,以及制造与服务的交付,还有自身供应能力的减弱,对供应商关系管理正逐渐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 一、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的好处 在商业策略中,发展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在很长时间内已经被引起注意了,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将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例如,采购方经常要提示供应商注意,应对订单上的突发情况,如采购方可能会突然要求增加商品的运输服务,或者,采购方可能会需要一船的商品作为库存。如果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存在良好的客户关系,这些类似的情况就会很容易被解决。 当处理不合格产品或是在谈判中遇到其他状况时,公正对待供应商将会更好地促进合作,它们同样会提供技术支持、库存水平以及其他的服务,同样,如果跟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谈判可能会更简短、关系可能会更简单、争议会降低到最少,而且合作关系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改善与供应商关系的方法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依赖于采购方的管理能力和对相互安全体系建立与发展的需求,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包括: ●要完善、清晰以下各种关系:需求、应用以及对采购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范围和限制,对连续使用以及可能需要的数量进行预计,对技术或商业方面的特殊需求。 ●就交流带来的状况和问题达成共识。 ●在双方的协议和意图方面建立基本的信任。 ●不能提出无理要求;对规定和条例等方面的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不同的观点要进行公开讨论;在不削弱服务质量及对双方没有危害的前提下,适当的放弃或是改变协议中的不重要的细节等各个方面,双方要表现出相互理解。 ●应该真正理解双方在采购与供应中的利益关系,而不应强调合同条例的满足(包括对产品费用的削减,包装、装运和使用方法,财务等)。 ●表现出热情,满足合同中规定的义务、降低调查及反应的时间、确保工作流程并及时付款。 ●当有机会出现时,不断改进订货的方法及程序。 ●加强同采购和供应组织中的员工接触,加强联系并提出新的思路。 1.高层管理会议 对于关键的供应商,各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定期举行会议,与关键供应商讨论长期战略及目标。 2.加强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 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理解他们为同一个最终客户服务,这样就会有共识。 3.及时付款 供应商需要依赖采购方支付的货款来支持自己的运作,延迟付款将会使供应商对采购方产生敌意,并且可能导致供应商的财政问题,影响供应商对它的供应商的支付能力或影响对合同的执行,从而对采购方的客户服务带来不良影响。 4.公平地对待供应商 对所有供应商提供相同的条例、变化和机会是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忠诚关系的关键。 5.定期供应商调查

供应商管理办法()

供应商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规范供应商的管理,客观评价供应商的履约能力,为采购的效果和效率提供基础保证,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供应商(包括总承包商、专业分包商、设备材料供应商)和服务类供应商(包括监理、勘察、设计、咨询顾问、营销策划/代理/模型/楼书等)的管理工作。 3.定义 3.1合作供应商 指向公司提供直接用于项目建设或维护的材料、设备、施工以及服务的组织。 3.2 可试用供应商 指经资质审查合格,具备向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资格,尚未合作或首次合作存在问题但不严重,并有意再次试用的供应商。 3.3 合格供应商 指与公司合作过,经公司评审为合格的供应商。 3.4 战略合作伙伴 行业知名企业或已经评定为的合格供应商,经公司批准确定为战略合作伙伴。 3.5 不合格供应商 不符合公司供应商资格初选条件,或经资格审查、评审为不合格的供应商。 3.6 黑名单供应商 在采购或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严重违约等行为的供应商。 4.职责 4.1 成本管理中心负责公司内材料,设备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初审、履约评审以及维保服务的评审的组织4.2 城市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项目部、工程部、造价采购部)

4.2.1 负责归口管理业务范围内的供应商资格初审和履约评审; 4.2.2 必要时,参与归口管理业务范围内的供应商初选; 4.2.3 必要时,参与归口管理业务范围内供应商的考察并提供专业意见; 4.2.4 必要时,参与归口管理业务范围内供应商投诉调查并提供专业意见; 4.2.5 必要时,参与对供应商的履约评审。 5.供应商资格管理 5.1 供应商资格要求 供应商资格必须符合公司规定的供应商资格初选条件。 5.2 供应商信息收集与初审 公司相关各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供应商信息,建立扩充供应商信息库,对于与业务需求相关的供应商应及时登记供应商信息。 公司各相关部门应要求供应商按照标准格式填写《供应商调查表》(附件一)并须提供表中要求的附件资料,并在一周内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初审,若不能满足供应商资格初选条件要求,应报主管领导批准。 5.3 供应商资格审查 公司应对满足供应商资格初选条件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参与考察的人员必须由包括业务需求部门和预算部等2人以上组成。实地考察主要内容包括: (1) 供应商业绩、公司组织架构、公司管理等综合实力及服务质量; (2) 供应商成本管理能力; (3) 技术与项目要求的符合性、施工管理能力; (4) 产品颜色、样式、外观、质感等项目可选用型。 考察结束后,必须组织填写《供应商实地考察评分表》(附件二)或编写《供应商考察报告》,参与考察人员要签字确认。 对于《供应商实地考察评分表》中得分60分以下或《供应商考察报告》评定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列入《不合格供应商信息库》。 对于《供应商实地考察评分表》中得分60分以上或《供应商考察报告》评定为合格的供应商,经公司审批后,列入《可试用供应商信息库》备用。 对于行业知名企业,可以直接报公司审批,列入《可试用供应商信息库》备用。 6.供应商的选择与评审 6.1 入围供应商确定 公司合作供应商的选择方式主要是邀请招标(定向招标)。

长期合作供应商管理办法

长期合作供应商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机构采购物资及服务的连贯稳定,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向机构长期提供办公室装修设计、建设项目管理咨询、固定资产及较大金额办公用品及设备物资采购的供应商。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行政部主管办公及地产类供应商,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2、对选定的长期合作供应商,行政部与之签订长期供应合作协议,在该协议中具体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互惠条件。 3、行政部负责对供应商评定信用等级,实行交货/服务质量、交货/服务 及 时、配合/服务到位等评分制,满分100分,每一项评分由每次采购得出其中每一项的分数,另设年度汇总表格。 4、行政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不合格的解除长期供应合作协议。 三、供应商的筛选与评级 行政部制定如下筛选与评定供应商级别的指标体系。 1、质量水平。包括:(1)物料来件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对质量问题的处理。权重:30% 2、交货能力。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品的及时性;(4)增、减订单的应变能力。权重:20%

3、价格水平。包括:(1)优惠程度;(2)消化涨价的能力;(3)成本下降空间。权重:30% 4、后援服务。包括:(1)突发订货保证;(2)配套售后服务能力。权重:15% 5、现有合作状况。包括:(1)合同履约率;(2)年均供货额外负担和所占比例;(3)合作年限;(4)合作融洽关系。权重:5% 筛选与评级供应商,根据形成的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和打分标准进行打分。 四、筛选程序 1、对每项采购和服务,行政部经市场调研或与机构有过成功合作案例的供应商中,提出候选供应商名单; 2、由行政部门组织供应商填写供应商信息表; 3、经对各候选供应商逐条对照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4、核准为长期合作供应商的,始得享有优先采购政策;没有通过的,请其继续改进,保留其未来候选资格。 五、公司每年对长期合作供应商予以重新评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从候选队伍中再行补充合格供应商。 六、管理措施 1、行政部对供应商供应的物资或提供的服务进行每批次质量检查。 2、行政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质量检测或现场检查。 3、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分散采购风险。

什么是供应商关系管理

一.什么是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RM),是企业供应链(Supply Chain)上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建立在对企业的供方(包括原料供应商,设备及其他资源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以及与供应相关信息完整有效的管理与运用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现状、历史,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沟通、信息交流、合同、资金、合作关系、合作项目以及相关的业务决策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支持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建立,涉及到广泛的基础信息,例如: ?供应商(现行的,过去的,潜在的)的基础资料,包括组织,人员,联络方法,地址,交通等; ?有关供货品种、价格、品质、周期等方面的信息; ?供货状态与历史数据,实际采购、供货情况的详细记录; ?潜在的供应品种,能力等; ?审核、评估的、改进的记录; ?重要的沟通、或事件处理(例如联络、退货、争议等)记录; ?双方合作的项目,未来的发展计划; ?双方交流的文件(例如合同、变更、设计资料、品质标准等); ?供方的其他信息,例如设计状态、进度,相关计划安排等; ?对状态趋势的预测;等等。转载请注明出自六西格玛品质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357017128.html,/cdb/,本贴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57017128.html,/cdb/viewthread.php?tid=222391二.贸易伙伴关系的产生和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在有关企业间贸易关系的研究中出现了公平贸易的概念和公平贸易伙伴关系的商业模式。公平贸易(fair trade) 是指通过贸易的方式寻求改善处于弱势地位的生产者的状况而促进其发展的一种贸易活动[1] (166) 。这个概念体现了贸易活动中对生产者利益的关注和某种程度的关怀。公平贸易的另外一种表述叫作“道德的贸易”(ethical trade ) ,因为公平贸易从宽泛的角度看就是将伦理道德注入到贸易活动中。就是说,“公平贸易”与“道德的贸易”是一对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公平贸易伙伴关系商业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Tallontire , Anne , 2000) : 第一阶段———友好销售(goodwill selling) 。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70 年代早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销商与生产者之间开始建立和发展比较稳固的关系,并开始考虑将贸易活动产生的一部分利益返还给生产者; 第二阶段———团结销售( solidarity trade) 。从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生产者是以团体或国家的形式组织起来,这对以往的贸易规则形成了挑战。这时候的采购行为绝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它往往意味着的是,采购方对生产者或生产国的团结。 第三阶段———互利贸易(mutually beneficial trade) 。90 年代初开始。随着贸易利润的减少和一些贸易公司因业绩不佳而惨遭倒闭情形的出现,贸易公司开始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开始将消费者的需求量与生产者的产量进行平衡。于是营销、产品开发以及产品质量等都成为贸易公司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贸易公司强调要与生产方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同时也让消费者知道贸易应该是互惠互利。 第四阶段———发展的贸易伙伴关系(developing trading partnerships)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贸易公司在这个阶段将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利互惠关系进一步定义为伙伴关系。从这一时期开始,明确地用“伙伴”关系的概念来描述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后来,贸易活动中“互利互惠”的概念逐渐演变成更加广泛的伙伴关系的商业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实践中许多组织将伙伴关系用来泛指所有与自己有公平贸易关系的供应商。转载请注明出自六西格玛品质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357017128.html,/cdb/,本贴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57017128.html,/cdb/viewthread.php?tid=222391三.供應商的評監 所谓优良的原料供给品质是指合理、稳定的、经济的品质.如何取得优良的原材料,最主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