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美术基本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 美术基本技巧的学习和练习- 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美术创作实践2. 教学要点- 美术基本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的指导- 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创作思路的引导和实践三、教学方法1. 授课方式- 讲授:讲解美术基本技巧、材料使用方法和美术作品欣赏方法。
- 示范:展示优秀美术作品,进行创作示范。
-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 教学手段- PPT:展示美术作品、教学内容和创作步骤。
- 实物:展示材料和使用方法。
- 视频:播放美术创作过程和优秀作品欣赏。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创作过程。
- 作品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质量,包括技巧、创意和表现力。
2. 评价标准- 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有持续的进步。
- 美术技巧:掌握基本技巧,能熟练运用材料。
- 创作能力:有创意,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作品质量:画面整洁,色彩搭配和谐,构图合理。
五、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美术基本技巧的练习- 课题1:线条的运用- 课题2:形状的把握- 课题3:明暗的处理第二单元:材料的使用方法- 课题1:纸张的选择和使用- 课题2:笔的运用技巧- 课题3:其他材料的认识和使用第三单元: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课题1:中国美术作品欣赏- 课题2:外国美术作品欣赏- 课题3:美术作品分析方法第四单元:美术创作实践- 课题1:人物画创作- 课题2:风景画创作- 课题3:综合材料创作六、教学时间安排七、教学资源- 美术教材: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 参考资料:相关美术作品、教学视频、PPT - 材料:各种绘画材料,如纸张、笔、颜料等八、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人教版全册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册-人教版-全册第一章:线条与形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形状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条的种类和用法: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2. 形状的种类和用法:圆形、方形、三角形、矩形等。
教学步骤:1. 讲解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展示图片进行举例。
2. 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和形状的练习,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第二章:颜色与色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颜色和色调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颜色的基本概念:primary colors(红、黄、蓝),secondary colors(绿、橙、紫)。
2. 色调的种类和用法:明亮色调、暗淡色调、冷暖色调等。
教学步骤:1. 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展示图片进行举例。
2. 引导学生进行颜色和色调的练习,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第三章:简单的图案与纹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图案和纹理的画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图案和纹理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单的图案:点、线、圆、方等。
2. 纹理的种类和用法:粗糙、光滑、条纹等。
教学步骤:1. 讲解简单的图案和纹理的画法,展示图片进行举例。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图案和纹理的练习,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第四章:人物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人物画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比例、动态、表情等。
2. 不同的人物画示例:男孩、女孩、老人、孩子等。
教学步骤:1. 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展示图片进行举例。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第五章:风景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技巧。
一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泡泡飞呀飞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吹泡泡是小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泡泡,表现于泡泡有关的想象中的情景,也是学生乐于去做的。
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大瓶洗洁净调成的肥皂水,彩色纸、图钉、气球等。
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活动一: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激发表现这一情景的兴趣。
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通过透明的泡泡可以反映那些景物,除绘画外,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
活动二: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作品是怎样透过泡泡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和梦想的,使用了哪些新材料?启发学生讨论:如果让你表现“泡泡飞呀飞”,你会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什么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教师建议:可以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活动三:表现“泡泡飞呀飞”,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评一评谁设计的泡泡有新意,谁画的图想象力丰富。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富有创意的构思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及表现形式,用画泡泡或做泡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评价建议:1、是否能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学习基本线条和形状,绘制简单的图形。
2. 第二课: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绘制彩色图形。
3. 第三课:学习描绘生活中的物品,如水果、动物等。
4. 第四课:学习创作人物画,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
5. 第五课:学习组合画面,创作故事性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基本线条、形状、色彩等知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完成课堂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独立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第二部分)六、第六课:学习描绘自然景观,如山水、花草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学习描绘自然景观的基本技巧。
2. 创作具有一定意境的山水、花草作品。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册美术《可爱的动物》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可爱的动物》教案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目标: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2、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学习材料:课件、动物图片、动物录像、各种制作动物的媒材等。
教学过程:一、观察了解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1、游戏导入:你演我猜。
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或是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动物的录像和图片。
3、调查:你还了解那些动物的可爱之处?教学意图:做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非常愿意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
通过你演我猜,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的可爱之处,如动物的动作、外形、颜色或是玩耍的时候、吃奶的时候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动物的可爱。
二、欣赏感受艺术作品中可爱的动物:1、民间工艺品《布老虎》2、徐悲鸿的《奔马》3、《动物剪纸》4、米罗《鸟的爱抚》教学意图:通过赏析中外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探讨研究小朋友制作的可爱动物:1、赏析小朋友制作的可爱的动物作品。
如:纸做的、橡皮泥、折纸……2、探讨制作动物材料的运用以及制作方法。
如:想好动物,选择好材料或根据材料决定制作动物。
教学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进行欣赏,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以及制作动物的各种方法。
四、合作设计“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小小动物园”。
最新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精彩6篇)
最新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精彩6篇)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纸花。
教学难点:纸花的卷制学生用具准备:旧挂历,彩纸,吸管,胶水或胶棒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1、带领学生观察植物,并能对各种植物的外形、颜色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2、这节课我们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成鲜花好不好?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引导学生观摩各种植物图片或实物,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
可在适当分析植物结构的同时,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
老师还可通过示范仙人球等结构较特殊的植物,让学生领会多次多角度折,折纸成球等特殊表现法。
2、发展阶段“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颗与众不同的植物。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他们成长,鼓励学生把精心制作的纸花送给老师。
四、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课后拓展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各种植物。
2、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材料变废为宝。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篇二教学对象:一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观察,了解狮子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能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并能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3.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完成画面,进一步学习绘画技能。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学习,能了解够抓住狮子的基本特征,描绘出狮子威武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够大胆想象并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狮子。
教学准备:狮子图片、师范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谁是森林之王———狮子请几位小朋友来形容一下狮子的特征二.讲述新课1.欣赏图片师出示狮子的照片,生仔细观察2.总结狮子的特征狮子的脸很大,全身长满棕黄色的毛,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哄叫起来声音很大。
一年级美术点线面教案
一年级美术点线面教案【篇一:美术课_(点线面)教案】【篇二:绘画中的点线面教案】课题:绘画中的点线面课时:第1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课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点.线.面造型艺术的欣赏.体验与感受,能对点.线.面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学会用点线面进行造型设计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但“感觉”能否表现呢?又如何表现呢?这一系列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做出各种尝试。
因此,结合本课程内容及作业要求,针对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在《美术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造型设计的范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表现能力,形成基本的学术素养。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点.线.面的心理感受,视觉美感.形式美感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是基本的造型艺术语言之一。
并学会用各种工具和表现手段.形式及心理情感表现的美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相关图片赏析,启发引导,自主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但它是可以用自然界的事物把它表现出来,同样用几何形体也能表现我们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用点.线.面进行造型设计,感受联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学会用点.线.面来设计出精美的图片。
教学难点:对点线面的了解并不是绝对的尝试用点.线.面来表现抽象情感,并能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
教学方法:欣赏.解读.演示.练习.1.教法:放映关于点.线.面的相关图片请学生们欣赏并思考。
结束后,在黑板上做示范,运用点.线.面.色块来表达某一情感或事物,并请同学进行设计构思创作。
2.学法: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发挥想象力,运用点线面等在画纸上进行大胆尝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关图片学具准备:图画纸.各种笔.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请同学们准备好学具,先思考有关用点.线.面等做成的画面,并在纸上表现出来。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纸风铃》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纸风铃》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纸风铃。
教学内容包括纸风铃的起源、设计理念、制作步骤以及装饰方法。
学生将通过动手实践,学会运用剪刀、彩纸、胶水等工具,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观的纸风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风铃的起源和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剪刀、彩纸、胶水等工具,制作出富有创意和美观的纸风铃。
教学难点1. 学生初次接触纸风铃制作,可能对制作步骤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2.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独特的纸风铃。
3.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确保制作过程安全有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纸风铃样品、制作步骤图、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绳子、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纸风铃的起源和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示范:教师展示纸风铃的制作步骤,讲解制作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3. 实践:学生按照制作步骤,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学生在掌握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设计独特的纸风铃。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学生的知识。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纸风铃》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依次呈现各部分内容,重点突出教学过程和创作方法。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独立制作一个纸风铃。
2. 家长协助拍摄制作过程,上传至班级群,共同分享和学习。
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7课纸风铃》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纸风铃》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制作纸风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纸风铃的制作过程,掌握制作纸风铃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纸风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风铃的制作过程,掌握制作纸风铃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制作纸风铃,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纸风铃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选用和组合,以及细节的处理。
2.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纸风铃。
教具学具准备:1. 制作纸风铃所需的彩纸、剪刀、胶水、绳子等材料。
2.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纸风铃的制作过程和示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纸风铃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向学生讲解纸风铃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剪裁、组合等步骤。
同时,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剪刀、正确使用胶水等。
3. 示范: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一些纸风铃的制作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和效果。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每组配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纸风铃》人教版2. 正文内容:按照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包括制作纸风铃的步骤、注意事项、示例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或彩纸等材料,制作一个纸风铃。
2. 要求学生记录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剪裁、组合等步骤,并拍照或绘图进行展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纸风铃,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一、学生情况分析:虽然一年级学生已经度过了一个学期,但他们仍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年龄特征。
上学期我们已经加强了学生的行为惯教育,课堂纪律和绘画惯有了明显改善,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师的态度和理念对于教学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此,我们要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开始教学,让学生自然地喜爱美术课。
我们要加倍努力工作,尽可能让学生在舒适、融洽的氛围中研究美术,让所有学生轻松接受美术。
此外,学生的研究差异很大,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练和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包括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个课型。
其中综合与探索课程比重较大,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
以锻炼动手能力和认识感受能力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为基础,包括绘画、拼贴、剪贴、彩泥等。
题材丰富多样,有平时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比较新颖的,对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很有利。
除了常规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之外,本册教材还增加了手工制作等丰富的艺术方式,并加入了一些绘画技巧,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适应儿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任务: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研究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教学重、难点:本学期教学重点着重在让学生学会绘画中的着色,以及工艺制作中的剪、贴、拼、揉、捏等各种技能的理论和制作方式。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从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研究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难点是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五、教学措施:教学重点:了解自然物的特点,研究如何利用自然物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将自然物的特点融入创作中,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绘画操作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导致作品整体效果不够突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醒他们在绘画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举例:介绍色彩的基本搭配原则,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表现母爱的颜色,如温暖的色调。
2.教学难点
-难点一: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一年级学生对于人物的比例和结构掌握较为困难。
-举例:通过观察妈妈的照片或现场模特,指导学生注意人物头身比例、五官位置等,帮助他们在绘画时更准确地表现人物。
-难点二:色彩运用的协调性。学生在使用色彩时,可能会出现色彩搭配不协调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妈妈的节日》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母亲节的热情和对绘画的喜爱。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整个教学流程基本顺利,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新课的导入,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母亲节的表达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在绘画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对妈妈的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妈妈的节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谢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美术作品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色彩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
-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色彩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 能够运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
1. 色彩的定义和分类
- 主要颜色和辅助颜色
- 冷色和暖色
- 三原色、三间色和六间色
2. 色彩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 色相、明度和纯度
- 对比和协调
3. 运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 利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意境
- 运用色彩进行造型和构图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色彩,并讨论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概念讲解:介绍色彩的基本定义和分类,并展示相关图片进
行说明。
3. 色彩构成:解释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
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4. 对比与协调:讲解对比和协调的概念,并展示不同对比方式
和协调方案的例子。
5.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创作实践活动,要求他们运用
所学的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6.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讨论色彩运用的效果和感受。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
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
- 学生对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理解。
- 学生能够辨认和运用基本色彩进行创作。
- 学生展示的作品能够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意境。
参考资料
- 人美版初中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材
- 色彩理论相关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半圆形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半圆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作更多有趣的半圆形作品。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讨论和创作中分享想法,增进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半圆形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学会运用半圆形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对形状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半圆形的创新运用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能够将半圆形与其他形状巧妙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这也说明,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半圆形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半圆形物体,提高对形状的感知和识别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运用半圆形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绘画活动,提高造型表现力和美术创作技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创作自己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绘画基础: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线条、色彩和形状等基本绘画技能,为后续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2、绘画实践:以主题形式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3、美术欣赏: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绘画技能。
2、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四、教学资源1、教学工具:画笔、彩笔、白纸、颜料等。
2、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
3、教学场地:美术教室或多功能教室。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2、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六、评估方式1、学生的作品评分:根据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进行评分。
2、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
3、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或改进。
3、反思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或改进。
4、反思评估方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或改进。
5、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八、教案设计注意事项1、教案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教案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9课 化妆舞会》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9课化妆舞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9课《化妆舞会》。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妆舞会的主题、化妆舞会的场景布置、化妆舞会的角色扮演以及化妆舞会的道具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妆舞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化妆舞会的主题、场景布置、角色扮演及道具制作,培养学生对化妆舞会的认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化妆舞会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化妆舞会的主题创意: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化妆舞会主题。
2. 化妆舞会的道具制作: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具有特色的道具。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化妆舞会场景布置图、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废旧材料(如塑料瓶、纸盒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化妆舞会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化妆舞会的主题、场景布置、角色扮演及道具制作。
2. 讲解示范:讲解化妆舞会的相关知识,如主题创意、场景布置、角色扮演及道具制作。
同时,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妆舞会的布置过程。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化妆舞会主题。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运用废旧材料制作道具,布置化妆舞会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化妆舞会场景布置和角色扮演,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化妆舞会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第19课化妆舞会》教学设计一、化妆舞会的主题创意二、化妆舞会的场景布置三、化妆舞会的角色扮演四、化妆舞会的道具制作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化妆舞会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人教版初一美术教案
人教版初一美术教案初一美术教案:绘画静物写生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静物写生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绘画静物写生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绘画静物写生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几个简单的静物,如鲜花、水果等。
2.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纸张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向学生展示一幅写生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幅画的感受和评价。
Step 2 讲解:向学生介绍绘画静物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要学习和练习静物写生。
Step 3 示范:在黑板或白纸上画一只简单的花瓶,向学生展示如何用铅笔描绘一个静物形象的过程。
Step 4 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静物进行写生练习,可以选择鲜花、水果或其他简单的静物。
Step 5 展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Step 6 总结:总结绘画静物写生的基本技巧,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绘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继续勤奋练习。
Step 7 作业: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静物进行写生,并准备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静物写生练习,如用彩色铅笔或水彩进行绘画。
2.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或博物馆进行户外写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灵感。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对绘画静物写生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这些基本技巧进行更丰富、更有创意的绘画创作。
初中一年级的美术教案下册
初中一年级的美术教案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
2. 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色彩冷暖的理解和运用。
2. 绘画作品中色彩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知识、冷暖概念和优秀绘画作品欣赏。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优秀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2.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有什么特点?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讲解冷暖概念:暖色系(红、橙、黄)和冷色系(蓝、绿、紫)。
三、色彩实践(10分钟)1. 学生用水彩颜料进行色彩练习,掌握色彩的基本运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冷暖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冷暖色彩搭配练习,每组选择一种冷暖色调。
2.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色彩搭配的和谐性。
五、创作展示(1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色彩的奥秘,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让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基本运用。
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在冷暖练习中,学生学会了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加和谐。
整体来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色彩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奥秘,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部编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部编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案部编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引言1.1 教学背景1.1.1 部编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介绍1.1.2 美术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1.1.3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概述1.2 学生情况分析1.2.1 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 1.2.2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动机1.2.3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和困难1.3 教学策略和方法1.3.1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等 1.3.2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1.3.3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二、知识点讲解2.1 美术基本概念和原理2.1.1 美术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2.1.2 美术的基本原理,如构图、比例、透视等2.1.3 美术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分析2.2 绘画技巧和方法2.2.1 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素描、水彩、油画等2.2.2 绘画的步骤和方法,如起草、勾线、上色等2.2.3 绘画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3 设计基础和应用2.3.1 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比、重复、节奏等 2.3.2 设计的基本方法,如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2.3.3 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三、教学内容3.1 素描基础3.1.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3.1.2 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步骤3.1.3 素描作品的分析和评价3.2 色彩学3.2.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2.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3.2.3 色彩作品的分析和评价3.3 中国画3.3.1 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3.3.2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3.3 中国画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1.2 学会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1.3 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 过程与方法目标4.2.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2.2 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设计能力4.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4.3.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4.3.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美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5.1.2 绘画技巧和方法的熟练运用5.1.3 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灵活运用5.2 教学重点5.2.1 美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和演示5.2.2 绘画技巧和方法的示范和指导5.2.3 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实践和应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投影仪和计算机:用于展示美术作品和教学视频6.1.3 实物模型和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和技巧6.1.4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等,供学生实践使用6.2 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和文具:用于记录笔记和绘制草图6.2.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等,供学生实践使用6.2.3 设计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纸张等,供学生实践使用6.2.4 安全工具和设备:如安全剪刀、防护眼镜等,确保学生安全使用工具6.3 教学环境准备6.3.1 教室布置:确保教室整洁、宽敞,有利于学生创作和展示作品6.3.2 展示区域:设置展示区域,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6.3.3 安全措施:确保教室内的安全措施得到落实,如紧急出口的标识、灭火器的位置等6.3.4 舒适的座椅和充足的照明: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美术作品或讲述相关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7.1.2 提出问题: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7.1.3 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7.2 课堂讲解和实践7.2.1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7.2.2 示范和指导: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和设计的基本方法7.2.3 练习和实践: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和创作7.2.4 反馈和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的进步和努力7.3.2 提问和解答:回答学生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7.3.3 拓展延伸: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源和活动,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7.3.4 布置作业: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八、板书设计8.1 教学内容的呈现8.1.1 教学和目标:清晰地呈现教学和学习目标8.1.2 知识点和概念:通过图表、图像和关键词,展示美术的知识点和概念8.1.3 技巧和方法:通过步骤图、示范图和说明,展示绘画和设计的技巧和方法8.1.4 作品分析和评价: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8.2 教学过程的引导8.2.1 导入新课的引导:通过问题和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8.2.2 讲解和实践的引导:通过示范和说明,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和设计的方法8.2.3 练习和创作的引导:通过练习题和创作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创作8.3 教学互动和参与8.3.1 提问和回答:通过提问和回答,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8.3.2 学生作品的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8.3.3 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提供反馈和评价,促进他们的参与和合作8.3.4 教学互动活动:设计教学互动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机会九、作业设计9.1 基础练习作业9.1.1 绘画练习: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绘画练习,巩固绘画技巧9.1.2 设计练习: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设计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第二单元春天畅想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第一课---------- 广而告之第二课---------- 盛情邀约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课: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2.作品描绘了什么?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4.它来源于什么?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二、新授:(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
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三、课堂小结: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第二课时一、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分析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
(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c.思考讨论《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讨论: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怎样的影响?三、通过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再现性美术、表现性美术的特点。
真实——再现性美术抽象——表现性美术具有变形的特点四、评述请同学们谈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
五、小结任何美术创作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即使有一些作品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但它们都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和启发二次创作出来的。
美术创作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创造性劳动,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和生活内涵。
【课后反思】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分析、欣赏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快乐的向往。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
中国画尤其追求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课时安排:1课时一、组织教学课前准备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二、讲授新课1.分析作品: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
(1)出示作品《青蛙》,齐白石,水墨画。
展示作品细节。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
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
(2)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
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品中他手拉着的妻子像风筝似的在空中飘浮,构思巧妙地表达出他对婚姻的喜悦心情。
教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2.互动探讨: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展示齐白石作品,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如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
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
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提出问题:关于齐白石,你还想了解什么?3.知识拓展与延伸展示夏加尔的作品《散步》,提出问题。
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趣。
夏加尔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
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别具一格,追求天真纯朴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总结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情趣和意境的表现体现了画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文化修养等。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是,你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它的存在;生活的情趣也处处可见,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就能感受得到,能捕捉到生活中情趣,通过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
【课后反思】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引导获取络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色彩的学习形成一定色彩知识概念和常识,培养对色彩知识的求知欲,促进审美修养的提高。
教学重点: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及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使用色彩表现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水彩笔、范画、画纸等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一、导入拿出一盒水彩笔,做个小调查找几个同学选出他们心中能代表春、夏、秋、冬的画笔。
教师总结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本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的基础知识。
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大千世界的色彩,共同感受世界的美好,领略色彩的神奇魅力。
欣赏体会两幅作品思考,学生发表看法。
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展开研究与讨论一:1、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感悟它们的美。
2、赏析美术作品是如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之美和主观情感的。
播放幻灯片:教师展示一些色彩优美的摄影作品,同时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观看和欣赏作品,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边进行讲解和启发提问,用自然界美丽的色彩、实用性的美术色彩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绚丽多彩的领域中学生回答问题,说出各种色彩,以及感受。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了解的程度。
了解学生欣赏的感受,让学生知道世界因为有了色彩而更加美好。
色彩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深入播放幻灯片:颜料中的色彩、色彩的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的实验、色彩的功能及色性。
在春、夏、秋、冬四幅图中找出:1、互为类似色调的两幅图;2、互为对比色调的两幅图;3、互为冷色调、暖色调的两幅图。
四、小结色彩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
“色彩学”是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色彩的魅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色彩常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绿橙紫极色——黑白对比色类似色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相貌)明度(色的明暗深浅的程度,更亮或更暗的颜色调和提高降低明度)纯度(颜色调和后纯度降低)二、学习新知1、让学生了解色调的冷暖进退。
(1)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针对课本12页中表现活力、压抑、修养、遥远、寒冷、温暖的六福画,分六个组进行探究讨论合作学习,为什么画面的色彩给人这样的心理感受?教师引导:画面中有什么颜色、以什么色调为主、什么色调为辅、色调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结合所学色彩常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来讲解(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教师总结完善,强化学生的感受。
2、在春夏秋冬四幅图中招出互为类似色对比色,互为冷色调暖色调的图,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首先看图中有什么样的颜色,根据所学色彩常识定义,学生回答问题。
三、体验与实践学习了色彩知识与分析感受了不同色色彩效果,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创造一幅表现情感的色彩图片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出示作业:根据色彩常识结合自己对色彩的分析感受,尝试创作一幅表达思想情感或心理感受的图片,如:欢快、沉静、热烈、神秘等。
学生先讨论构思,然后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与讲评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谈创作思路。
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色彩,了解色彩与表现自我的关系,会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色彩的表现力。
六、课后拓展自主创作一幅表达思想情感或心理感受的色彩作品。
【课后反思】第2课春天的畅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品味感受春天,通过欣赏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大胆想象,构思春天,表现春天,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掌握色彩的规律行并能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