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有趣的折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有趣的折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292dd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8.png)
有趣的折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和基本技巧,掌握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折纸的基本概念:介绍折纸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折纸的基本步骤:讲解折纸的基本步骤,如折痕、对折、翻折等。
3. 折纸的基本技巧:介绍一些常用的折纸技巧,如折角、折边、折心等。
4. 简单折纸作品的制作:教授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的制作方法,如纸飞机、纸船、纸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技巧,简单折纸作品的制作。
2. 教学难点:折纸技巧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折纸作品样品、折纸图解、折纸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和基本技巧,并通过视频或图解进行演示。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简单的折纸作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折纸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和基本技巧。
2. 简单折纸作品的制作方法。
3. 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七、作业设计1. 制作本节课学到的折纸作品。
2. 创作一个新的折纸作品,并写一篇关于折纸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折纸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和基本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的制作。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初中折叠绳子教案
![初中折叠绳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287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d.png)
初中折叠绳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折叠绳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程度。
教学重点:1. 折叠绳子的基本技巧。
2. 创造性的折叠绳子方法。
教学准备:1. 绳子。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折叠绳子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展示一些有趣的折叠绳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本技巧(10分钟)1. 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拿绳子,掌握折叠的基本手法。
2. 演示如何将绳子折叠成各种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
三、创造性折叠(10分钟)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折叠绳子作品。
2. 提供一些创意灵感,如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
3.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5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折叠绳子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邀请家长参与作品展示活动,增进家校联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折叠绳子的基本技巧和创造性折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折叠绳子的技巧,还培养了耐心和细心程度,提高了审美能力。
《第2课重重叠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2课重重叠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923c38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6.png)
《重重叠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叠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叠纸作品。
3. 培养对折纸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叠纸的基本技巧,包括折叠、粘贴等。
2. 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叠纸作品,锻炼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的叠纸教材和图片。
2. 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折纸必备工具。
3. 教室布置:准备一个适合折叠的宽敞空间,并布置好桌椅。
4. 案例展示:准备一些已经完成的叠纸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猜谜语。
2. 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图案美在哪里?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再出示一些漂亮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发现1. 看看这些图案中藏着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什么样子的?2. 说说自己的发现:哪些地方一样?哪里不一样?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图案中重叠的部分,让学生初步感受重叠的美。
(三)欣赏评述1. 看看这些图案中哪些地方画得不一样?好在哪里?2. 老师评,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掌握重叠的方法,并让学生大胆尝试,体会不同的效果。
(四)创作表现(播放音乐)1. 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重重叠叠的东西?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 学生自由创作。
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互评: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重重叠叠的物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个性。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
(五)课后延伸(出示展示区)把画得好的作品贴到展示区,让没有作品展示的学生可以把彩色纸等材料叠出各种形状进行装饰。
设计意图:给那些没有作品展示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重重叠叠》圆圆的头巾——简单大方;多多的帽子——生动有趣;排排队——有条有理;图形拼组——色彩丰富。
几何折叠游戏教案中班
![几何折叠游戏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b818dc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c.png)
几何折叠游戏教案中班引言:几何折叠游戏是一种通过折叠纸张来构建各种几何形状的有趣活动。
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中班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几何折叠游戏来激发孩子们对几何学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一、目标:1. 培养孩子对几何形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手头准备一些彩色纸张和剪刀。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折叠样本,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孩子观察和感知几何形状: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形状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观察并描述这些形状的特点,如边数、角数等。
2. 学习基本的折叠方法:向孩子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折叠样本,如折叠正方形、长方形等。
教导他们如何按照折叠线将纸张折叠成所需的形状。
3. 进行几何折叠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折叠纸张,根据教师给出的折叠样本,尝试将纸张折叠成相应的几何形状。
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4. 创造性的几何折叠:鼓励孩子们利用所学的折叠方法,自由发挥创造力,尝试折叠出其他有趣的几何形状。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提示,如“折叠一个心形”或“折叠一只小鸟”等,引导孩子们进行创造性折叠。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的折叠过程和成果,评估他们对几何形状的理解和折叠技巧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折叠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延伸活动:1. 制作几何形状的拼图:利用折叠好的几何形状,将它们粘贴在纸板上,制作成几何形状的拼图,让孩子们进行拼图游戏。
2. 几何形状的彩绘:让孩子们在折叠好的几何形状上进行彩绘,发挥创造力,让形状更加生动有趣。
3. 几何形状的探索: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和识别不同的几何形状,激发他们对几何学。
《有趣的折叠画》教学设计
![《有趣的折叠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22962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0.png)
艺术活动(手工)
活动内容:《有趣的折叠画》
活动目标:
1.探索折叠添画的方法
2.初步感受作品中夸张手法的趣味
3.探究画面中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
活动准备:
4、纸,彩色笔,勾边笔相关展示图片
5、折叠画成品、微视频、PPT
活动预设:
一、PPT导入,及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会变身的画?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会变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播放PPT,观察视频(提示幼儿折叠画有隐藏秘密,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中的折叠画,是什么图案的?是怎么制作的?
二、微课展示,学习制作过程
(一)向幼儿展示有趣的折叠面成品(教师简单介绍)
师:除了视频中的这些有趣的画,会变身。
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张会变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这是一幅什么图形?除了这种小汽车?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汽车?
(二)播放图片,观看分享
师:你喜欢那一辆小汽车?为什么?
(二)播放微视频,学习制作过程。
师:汽车折叠画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让我们认真观察视频。
(一)观看微课视频
师:视频中,折叠画是怎么折的呢?怎么画的呢?
(二)讨论制作过程
师:视频中的汽车是怎么样的?
(三)分享自己的制作想法
引导语:你们想制作什么样的折叠画?(鼓励幼儿制作除了汽车之
外的物品画,尝试创新)
三、幼儿操作,制作折叠画
(一)教师巡回指导
(二)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制作自己的折叠画。
四、幼儿分享作品。
五下数学 数学好玩第2课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
![五下数学 数学好玩第2课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b6a7281d1f34693daef3eb5.png)
新时代双语学校 2019 教师个人备课分享稿 (2)、请学生标出这 个立体图形各个面的 名称。 2、做一做。 动手操作,将教材附 页三图一剪下,按虚 动手操作。 线折叠后,形状是一 座小房子。 3、试一试。 让学生计算出小仓库 的实际占地面积。 你叠出来的是一个小 仓库,而它各边的实 际长度是图中相应长 度的 100 倍。这个小 仓库的底面积是多少 平方米? 思考:(1)、说说底 面的形状,长是多少 米?宽是多少米? (2)、计算底面的面 学生思考、讨论、 积。 交流、集体订正。 4、画一画。 师:这是一座漂亮的 小房子(课件出示), 你们能在这个平面展 开图上将窗户,烟囱 和小鸟的大致位置标 出来吗? 教师展示平面展开图 ( 教 材 78 页 右 下 方),学生画一画, 指名一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价。
板书 设计
有趣的折叠
NEW TIMES BILINGUAL SCHOOL
新时代双语学校 2019 教师个人备课分享稿
《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学科: 数学 第 数学好玩 单元 第 2 课 课型: 新授 分享人: 刘影
NEW TIME2019 教师个人备课分享稿
《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学科: 分享人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数学
刘影
第 数学好玩 单元 第 2 课 课型: 分享时间
新授
2019 年 2 月 20 日
1、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 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的立体图形。
幼儿布简单折叠教案
![幼儿布简单折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53a9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3.png)
幼儿布简单折叠教案折纸是一项有趣且富有创造力的手工艺活动,适合幼儿进行。
通过折纸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幼儿的简单折叠教案。
教案概述:主题:幼儿布简单折叠目标年龄:3-4岁教学时间:30分钟材料准备:彩色布、剪刀、颜料笔、胶水教学步骤:1. 准备材料: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块彩色布和剪刀。
2. 引导幼儿观察布的颜色和纹理,让他们用颜料笔在布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 鼓励幼儿把布对折,然后用剪刀沿边缘剪出一个简单的形状,例如心形、星形或方形。
4. 引导幼儿用剩余的布块再次对折,然后再次剪出一个形状,形状可以与第一个形状相同或不同。
5. 鼓励幼儿将两个形状重叠并固定在一起,可以使用胶水或者简单的线缝合。
6. 鼓励幼儿用剩余的布块继续折叠和剪切,制作更多的形状,然后将它们添加到之前的作品中。
7. 让幼儿观察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用想象力来解释它的用途和意义。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和纹理的布来制作更多的形状和图案。
2. 引导幼儿制作一个简单的布袋,可以用来存放小玩具或珠子。
3. 鼓励幼儿用折纸技巧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物或植物,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创作。
4. 组织幼儿之间的合作活动,让他们一起制作一个大型的布艺作品,展示在幼儿园或家长会上。
通过这个简单折叠教案,幼儿可以在玩耍的同时培养各种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对布的折叠和图案设计充满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索和表达。
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手工艺活动,幼儿可以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艺。
线条折叠游戏教案
![线条折叠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c01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b.png)
线条折叠游戏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线条折叠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技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对象,小学生。
三、活动准备:1.准备纸张,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方形纸,纸张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2.准备工具,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
3.准备教具,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线条折叠的样例,以便学生参考。
四、活动步骤:1.介绍线条折叠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线条折叠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告诉他们在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在折叠纸张的时候要注意对称性,要保持纸张的整洁等。
2.示范操作。
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示范一些线条折叠的样例,让学生看一看折叠的过程和最终的效果。
3.让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动手操作起来。
可以先让学生折叠一些简单的图形,比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尝试折叠一些复杂的图形,比如动物、植物等。
4.展示成果。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总结经验。
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折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和技巧。
五、活动小结:线条折叠游戏是一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手工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技能,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85dc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a.png)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一折、做一做》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动手操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折纸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2.准备几何图形模板,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折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折纸活动,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折纸活动感知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几何图形模板,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这些图形。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折叠这些图形,边演示边讲解折纸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几何图形进行折叠。
按着形状折起来游戏教案
![按着形状折起来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a8ed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6.png)
按着形状折起来游戏教案引言。
折纸游戏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游戏,它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折纸游戏,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折纸游戏,帮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一、折纸游戏之折纸飞机。
1. 准备一张方形的纸张,将纸张对角线折叠,然后再将对角线的折痕对折,形成一个三角形。
2. 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3. 再将小三角形的两个角向内折叠,形成一个飞机的形状。
4. 将飞机的两个翅膀向外折叠,就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折纸飞机了。
这个折纸飞机可以让孩子们在室内或者户外玩耍,让他们感受到飞行的乐趣。
二、折纸游戏之折纸动物。
1. 准备一张方形的纸张,将纸张对角线折叠,然后再将对角线的折痕对折,形成一个三角形。
2. 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3. 再将小三角形的两个角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4. 将小小的三角形再次对折,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5. 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6. 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
7. 将长方形的一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8. 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
9. 将长方形的一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10. 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
11. 最后将长方形的一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12. 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
13. 将长方形的一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14. 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
15. 将长方形的一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16. 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
17. 将长方形的一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
18. 将正方形的两个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方形的展开与折叠》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方形的展开与折叠》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205b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3.png)
2.针对教学难点,我计划采取以下策略:
-对于折叠技巧的掌握,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折叠的准确性和速度。
-对于计算应用的难点,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直接计算和实际问题应用,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并能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
3.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作业:
-完成课本第56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练习中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利用一张正方形纸片,尝试至少三种不同的折叠方法,并将折叠后的图形画在作业本上,注明每种折叠方法的名称。
2.提高作业:
-在课后自主探索正方形折叠成不同立体图形的方法,选择一种最感兴趣的立体图形,并详细记录折叠步骤。
-尝试解决以下实际问题:如果要用正方形纸片制作一个无盖纸盒,如何剪裁和折叠才能使纸盒的容积最大?请将解题过程和最终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3.创新作业:
-设计一个以正方形为基础的创意图案,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折叠方法,并说明创作灵感。
3.反馈与评价:学生在练习后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请学生谈谈对本节课正方形展开与折叠的认识,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收获。
2.教师归纳:针对学生的总结,教师进行补充和归纳,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梳理知识结构,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在哪些实际问题中有应用?
《趣味折纸》教学设计一等奖
![《趣味折纸》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332bc0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2.png)
《趣味折纸》教学设计一等奖1、《趣味折纸》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掌握折纸的基本折法:向心折,并能运用此方法创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出折纸的基本方法,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创作出简单的折纸作品。
3、通过实践活动,对折纸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折纸探索的欲望,提高审美能力,在折纸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合作、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折好向心折,小组自由创造作品。
教学难点:在折纸的基本技法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创作折纸作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示范作品。
学具准备:各色正方形彩纸、彩笔、卡纸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掌握技法(一)教学基本折法: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折出美观漂亮的折纸,就要从学习一些基本折法开始。
1.对边折:谁说说怎样折对边折?(教师演示)谁知道在折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边缘对齐、压平折痕)2.对角折:(1)谁能再到前面来给大家做一个对角折?(2)你觉得他折的怎么样?小结:折纸最重要的一点是折叠要精确。
边角尽量做到仔细对齐,折痕要压实,这样的作品才会工整、美观。
3、两边向中心折:(1)这次有点难度,你们敢不敢尝试,自己拿起桌上的纸,试着折出一个两边向中心折。
(2)你是怎样折的?教师引导先对边折再两边向中心(线)折。
4、集中一角折:(1)那我们再看一种折法——集中一角折,这次我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集中一角折的折法,比比谁折的又工整速度又快。
(2)谁来评价一下这两位同学折的怎么样?引导学生不仅要折的工整美观,还要提高折纸的速度。
5、向心折:(1)小组合作探究向心折的折法:你们的小手是不是也想活动活动了?这里还有一种更重要的折法----向心折。
请大家认真看屏幕:小组合作探究向心折的折法:①说你是分几步完成的,比如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②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比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工整。
(拿出一张彩纸小组开始探究向心折的折法,折完后坐直坐正。
)(2)汇报展示:①哪个小组代表愿意到前面来边说边演示一下向心折的'折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有趣的折叠》备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c50d21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1.png)
抱歉,您的字数要求超出了我一次能处理的范围,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折叠》备课说课稿的大纲,您可以根据这个大纲来扩展您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有趣的折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进行有趣的折叠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空间想象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学生能发现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对应关系的表象,培养观察、操作、想象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现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对应关系的表象,发展空间想象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法、操作活动法、启发式教学法。
2. 学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想象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折叠。
2. 展开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发现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折叠活动,进一步感受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4. 总结提升:通过学生总结、教师点评,使学生明确平面展开图和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5.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望这个大纲能对您撰写说课稿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1239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f.png)
-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准确测量、规范剪裁,并将折叠作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
-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平面图形,进行折叠创作,并写一篇简要的说明,介绍你的创作思路和折叠过程。
2.选做作业:
-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如彩纸、卡片等)进行折叠创作,观察不同材料对折叠效果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折叠技巧和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教师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折叠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2.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过程?
-在折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你认为哪些折叠技巧在实际生活中有应用价值?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4.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折叠技巧和方法。
(四)课堂练习
-在家庭、社区中寻找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应用实例,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3.探究性作业:
-与家长一起探讨,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折叠的难易程度和立体效果。
-尝试设计一个独特的折叠作品,可以是一个立体图形,也可以是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物品(如纸盒、纸袋等),并撰写设计报告,阐述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和实用价值。
1.教师布置以下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折叠一个正方形,使其变成一个立方体。
折叠水果游戏教案小班
![折叠水果游戏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3d7b52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4.png)
折叠水果游戏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认识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
2. 认识颜色: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等。
3. 提高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水果卡片:制作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水果的卡片,每种水果分别制作5张,颜色不同。
2. 彩色纸:准备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等颜色的彩色纸,用于制作水果形状。
3. 剪刀、胶水、彩色笔:用于制作水果形状。
4. 教学道具:准备一块大纸板,用于游戏过程中摆放水果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拿出水果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水果,并问他们喜欢吃哪种水果。
然后引导幼儿认识水果的颜色,如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等。
2. 游戏规则将彩色纸剪成水果形状,每种水果制作5个,颜色不同。
然后在纸板上摆放水果形状,让幼儿参与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1)游戏开始前,教师将水果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看一会儿,然后盖上。
(2)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代表在规定时间内观察水果卡片,然后回到自己小组,用彩色纸制作相同的水果形状。
(3)时间到后,比赛结束,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水果形状,看哪组做得最像。
3. 游戏进行教师宣布游戏开始,让代表观察水果卡片,然后返回小组制作水果形状。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团队合作,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4. 游戏总结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水果形状,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同时,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幼儿猜猜看这些水果形状是什么水果,加深他们对水果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认识了不同的水果和颜色,还锻炼了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这个游戏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是一项既有趣又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五、延伸活动1. 水果DIY制作:让幼儿用彩色纸、棉花等材料制作水果模型,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
2. 水果拼图游戏:将水果图片印制成拼图,让幼儿进行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有趣的折叠
![有趣的折叠](https://img.taocdn.com/s3/m/0845956c336c1eb91a375d61.png)
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作者:杜娟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3期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
二、教材分析«有趣的折叠»是第七单元数学好玩第二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安排教学的。
本课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形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初一的几何以及高中的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与它们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但对其它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从未接触过,所以必须要通过充分的实践操作才能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而且有了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但在空间想象力上还很欠缺,所以只有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实践操作,去质疑思考,去交流反馈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验,充分掌握知识点,发展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明确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等操作活动发现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通过小组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交流等方式提高合作意识及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明确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掌握多角度,综合思考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的转化、对应思想。
六、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猜测验证法、实践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方法。
几何折叠游戏教案大班
![几何折叠游戏教案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d37792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0.png)
几何折叠游戏教案大班几何折叠游戏是一种有趣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几何形状、空间关系和手眼协调。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将带领大班幼儿一起参与几何折叠游戏,探索几何形状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几何形状;2. 能够观察、分析和比较不同几何形状的特点;3.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卡纸或彩纸,准备足够数量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2. 剪刀、胶水等制作几何形状的工具;3. 大型几何形状的模型或图片;4. 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展示几何形状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几何形状的特点,如边数、边长等。
2. 游戏一:几何形状折叠a.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正方形卡纸,指导幼儿将其折叠成一个正方形,并鼓励他们说出折叠的过程和结果;b.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长方形卡纸,指导幼儿将其折叠成一个长方形,并鼓励他们说出折叠的过程和结果;c.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三角形卡纸,指导幼儿将其折叠成一个三角形,并鼓励他们说出折叠的过程和结果。
3. 游戏二:几何形状拼图a. 将几个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放在桌面上,让幼儿自由选择并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b.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描述所拼成的图形的特点,如边数、边长等。
4. 游戏三:几何形状描绘a. 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一个几何形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b. 让幼儿模仿在卡纸上剪出相同的形状,并粘贴在黑板或白板上。
四、教学总结:通过几何折叠游戏的教学,幼儿能够认识、比较和描述不同几何形状的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几何形状,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并培养了他们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这个教案既寓教于乐,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几何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标面法判断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有趣的立体折纸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奥秘
1、回顾旧知,引出方法
通过判断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及对应的立体图形,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与折叠的相关知识,总结观察的方法。
3、拓展练习
做游戏色子,先出示规则,请一生读规则,再分组完成,集中反馈。
2、创设冲突,发挥想象
呈现有7个面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后判断是否能够围成封闭立体图形,为后续知识做铺垫。
3、运用方法,继续想象
观察房子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围成的形状。
具体想象怎么围,同桌互相说一说围的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围一围,验证想象。
操作后反馈,得到结论。
4、灵活应用,体中有面
求模型扩大后的底面积,体会面来自体,体中有面。
5、层层递进,体面转换Fra bibliotek看房子的立体图,想象房子的平面展开图。
在平面展开图上标窗子烟囱小鸟的大致位置。
学生自己标位置,再集中反馈。
三、灵活运用
1、练习1
想象三棱柱和四棱锥从平面展开图围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并反馈。
2、练习2
判断几个平面展开图是否能围成正方体,并想象围的过程。
《有趣的折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78、79页《有趣的折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在学生观察想象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折叠的方法。
解决问题: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