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1-2单元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精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1-2单元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精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1-2单元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第一单元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二归纳复习资料大全[最新]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二归纳复习资料大全[最新]

人教版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大全(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重点字词1.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ï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â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î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己亥杂诗(其五)》知识点归纳及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己亥杂诗(其五)》知识点归纳及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己亥杂诗(其五)》知识点归纳及练习【诗歌】已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文学常识《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二、问题梳理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画面:在弥漫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西下,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涯的家乡。

赏析: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可见诗人辞官心情的痛苦和决心之大。

2.请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现用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3.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答: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

答: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甘自弃,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6.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后人也常用来比喻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8.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诗歌主题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过关练习】一、基础知识1.《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填人名),号定庵,___________(填朝代)思想家、文学家,有《龚定庵全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经济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经济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经济文学常识经济文学是指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和揭示经济问题,旨在让读者对经济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七年级语文下册关于经济文学常识的内容概述:经济文学的定义和特点经济文学是文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它通过文学的表现方式,探讨经济活动、经济问题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文学既具有文学的艺术性,又具备经济学的理论性,使经济问题能够以更加生动、感性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经济文学作品通常以故事、小说、诗歌、戏剧等形式表达,其中融入了对经济现象、经济制度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同时也能够引发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经济文学作品类型经济文学作品种类丰富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经济小说经济小说通过讲述人物的生活遭遇、经济处境和经济冲突等来探讨经济问题,充满情感和故事性。

例如《围城》、《小人物的大世界》等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反映了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经济诗歌经济诗歌以诗意的方式表达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抒发情感和细腻的描摹来呈现经济人物和经济现象。

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归去来辞》等作品,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经济影响的感悟和思考。

经济散文经济散文是以散文的形式来探讨经济问题,透过散文方式的故事、抒情和议论,呈现经济的真实面貌。

例如《生活与花费》、《生在苦难中》等作品,透过平实细腻的文字,描绘了社会中人们的经济境遇和困惑。

经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经济文学能够激发人们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增强经济意识经济文学能够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增强对经济问题的意识。

通过阅读经济文学,人们能够提高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经济挑战。

激发社会责任感经济文学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通过展现经济冲突和社会关系,激发读者的社会责任感。

读者能够通过经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思考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和担当,从而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专题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专题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 《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他曾与李政道共同获得1957年物理学奖。

2 臧克家是山东诸城人,被人们誉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等。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原名,她的代表作有小说《》《》等。

4 《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一部由北宋主持编纂的体通史。

5 《木兰诗》是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编的《乐府诗集》,它与《》并称为“乐府双璧”。

6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字,中国家、家、家。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著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等。

7 《老王》的作者是,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译作《》等。

8 《卖油翁》的作者是 ,号 ,晚号 ,号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之一。

9 《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是,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之称。

他一生作品丰富,《》《》《》《》等都是他脍炙人口的诗作。

10 《逢入京使》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他与并称“高岑”。

11 《晚春》的作者是,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唐代文学家、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 叶圣陶,原名,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等等。

13 梁启超,字,号,别号,思想家、学者,著作大都收入《饮冰室合集》。

14 《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哲学家,有“”之称。

有《刘梦得文集》。

15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字茂叔,著有《》《》等。

16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7 《一棵小桃树》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商州》《》《》《秦腔》,散文集《爱的踪迹》《》,等等。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填空版,附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填空版,附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填空版,附答案)1、本文选自《邓稼先》一文。

邓稼先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被追授“功勋奖章”。

2、本文选自《说和做》一文,作者是山东诸城人、诗人。

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老马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是湖北浠水人,本名家骅,是一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3、本文选自《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作者是作家张迺莹。

她是黑龙江呼兰人,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等。

她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被誉为“鲁迅女儿”。

4、本文选自《孙权劝学》一文,该文节选自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该书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资治通鉴”,指编撰的目的是“资以通鉴”。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是一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5、本文选自《黄河颂》一诗,作者是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由谱曲。

6、本文选自《老山界》一文,作者是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7、本文选自《土地的誓言》一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等。

8、本文选自《木兰诗》一诗,该诗编入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部乐府诗集中。

《木兰诗》是一首诗,又叫《木兰辞》,它和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大风歌》一起被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三绝”。

9、本文选自《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暂无提及。

10、本文选自《老王》一文,作者是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

他的代表作有散文、译作《堂吉诃德》等。

该文讲述了老王的故事。

11、本文选自《台阶》一文,作者暂无提及。

12、本文选自《卖油翁》一文,作者是文学家欧阳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文学常识汇总1、《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奖。

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农民诗人”是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主义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期间1362年的史事。

第二单元文学常识汇总1、《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2、《老山界》的作者是陆定一。

3、《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其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是三十年代在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4、《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第三单元文学常识汇总1、《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莫基人。

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其代表作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2、《老王》的作者杨绛,著有散文集《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译有《堂吉诃德》等。

她是现代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的妻子。

3、《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代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4、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
一、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社会生活的,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审美、思想、情感和语言
的综合体现。

二、文学的分类
1.按体裁分类
文学按体裁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

2.按流派分类
文学按流派可分为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古典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等多个流派。

3.按创作背景分类
文学按创作背景可分为民间文学、宫廷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分类。

三、文学史
1.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可以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三个时期,传统古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唐诗宋词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近代文学主要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改良,有很多优秀的小说和散文作品;现代文学主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要形式,内容更加真实、深刻。

2.世界文学史
世界文学史可分为古典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多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希腊的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小说等。

四、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专门性文章,主要包括对作品内容、风格、主题等方面的评价,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写作技巧
写作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好的文学作品需要借助出色的写
作技巧实现。

写作技巧包括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情节设计、语言
运用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语言运用是最重要的一环。

六、作品分析
对于一个文艺爱好者而言,作品分析是提升自身欣赏和创作水
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把握其创作特点和内涵意义。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

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错。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童年是不幸的。

故答案为:B【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 陈涉复立楚国社稷。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C.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

D. 《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

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

【答案】 B【解析】【分析】B.错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故答案为:B【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卖油翁》是宋代⽂学家欧阳修创作的⼀则写事明理的寓⾔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巧的道理。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12课《卖油翁》课⽂原⽂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双,公亦以此⾃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睨之久⽽不去。

见其发⽮⼗中⼋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他,但⼿熟尔。

”康肃忿然⽈:”尔安敢轻吾射!”翁⽈:”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徐以杓酌油沥之,⾃钱孔⼊,⽽钱不湿。

因⽈:”我亦⽆他,惟⼿熟尔。

”康肃笑⽽遣之。

此与庄⽣所谓解⽜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居⼠,吉州吉⽔(今属江西)⼈。

他是北宋古⽂运动的领袖,唐宋⼋⼤家之⼀,著有《欧阳修全集》。

⼆、⽂⾔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 1.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

今义:吃⼀点试试;辨别滋味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 3.但⼿熟尔 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词多义 1.射:尝射于家圃 射箭,动词 尔安敢轻吾射 射技,名词 2.尔:尔安敢轻吾射 你,⼈称代词 但⼿熟尔 罢了,语⽓词 (三)词类活⽤ 1.但微颔之 名词⽤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是“点头”的意思 2.吾射不亦精乎 动词⽤作名词,射技 3.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四)⽂⾔句式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 ⾃钱孔⼊。

三、翻译课⽂ 原⽂: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双,公亦以此⾃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睨之,久⽽不去。

见其发⽮⼗中⼋九,但微颔之。

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能和他相⽐,他也凭着这⼀点⾃夸。

(他)曾在⾃家的菜园⾥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站在⼀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不在彰显着中国⼈的浪漫情怀。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20课《古代诗歌五⾸》课⽂原⽂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昂 【朝代】唐 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 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 【朝代】宋 飞来⼭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层。

游⼭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鸡豚。

⼭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箫⿎追随春社近,⾐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拄杖⽆时夜叩门。

⼰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20课《古代诗歌五⾸》知识点 登幽州台歌 ⼀、作者简介 陈⼦昂(661~702),字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唐代⽂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昂是唐诗⾰新的先驱。

他的诗思想进步⽽充实,语⾔刚健⽽质朴,风⾻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对唐代诗歌影响巨⼤。

现存诗⼀百多⾸,其中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

有《陈伯⽟⽂集》传世。

⼆、故事背景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昂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轻率,少谋略。

陈⼦昂进⾔,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翻译 前:过去。

古⼈:古代能够礼贤下⼠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

怆然:悲伤的样⼦。

涕:眼泪。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一、字词复习:彷徨..(páng huáng) 署.名(shǔ)钻.探(zuān)漂.白(piǎo)深恶.痛绝( wù ) 校.补(jiào)澎.péng湃.pài 狂澜.lán 诧.chà异惩.chéng罚祈.qí祷dǎo 钥.yào匙.shi 字帖.(tiè)挚.zhì痛亘.gèn古污.wū秽.huì诘.jié问霹.pī雳lì憎.zēng恶.wù滞.zhì笨骷kū髅.lóu 取缔.dì涎.xián水凹āo凼.dàng 累.léi赘zhuì别biè扭niu 修葺.qì伫.zhù立迸.bèng溅jiàn 忏.悔( chàn)矜持(jīn)无垠.(yín)羸.弱(léí)炽.热(chì)载.人(zài)负荷.(hè)凸.现(tū)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下《木兰诗》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2.不闻机杼.声(织布梭子)3. 惟.闻女叹息(只)4.问女何所忆.(思念)5.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6.愿为市鞍马....(为此)(买)( 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早晨)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的声音)10.万里赴戎机..(战争)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寒光照铁衣..(铠甲)14.策勋..十二转(记功)15.赏赐百千强.(有余)16.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17.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著.我旧时裳(穿)19.对镜帖.花黄(帖同“贴”)20.雄兔脚扑朔..(动弹)21.雌兔眼迷离..(眯着眼)22.双兔傍地走...(并排跑)(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

(四)古今异义1.愿为市鞍马:市:古义:买;今义:集市。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

3.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五)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六)句子的翻译: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4课知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4课知识归纳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111111第一单元(1~4课)知识点第1课《邓稼先》1.本课文学常识《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中心思想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本课重点字词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七年级语文下册(1-3)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汇编

七年级语文下册(1-3)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汇编

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汇编合水县乐蟠初中魏炜整理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华盖集》《而已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思想解放先驱,中国第一位白话小说作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课后词语:1攒(cuán):凑在一块儿。

2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3确凿(quâzáo):确实。

4菜畦(càiqí):菜地。

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

5桑椹(sāngshân):桑树的果实。

现在一般写作“桑葚”。

6轻捷(qīngjiã):轻快。

7蟋蟀(xīshuài):蟋蟀。

8拥肿(yōngzhǒng):肌肉肿胀。

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现在写作“臃肿”。

9脑髓(nǎosuǐ):脑浆。

10相宜(xiāngyí):适宜。

11书(shū)塾(shú):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12方(fāng)正(zhâng):正派。

13博学(bïxuã):知识渊博。

14蝉蜕(chán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

15人(rãn)迹(jì)罕(hǎn)至(zhì):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16人(rãn)声(shēng)鼎(dǐng)沸(fâi):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

鼎沸,本义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课下注释:【并】连同。

【珊瑚(shānhú)珠】珊瑚制成的珠子。

珊瑚,海洋里一种腔肠动物的分泌物聚集而成的东西,可以做装饰品。

【长(chánɡ)妈妈】鲁迅小时候家里的女工,常给鲁迅讲故事。

(完整版)部编版人教版最新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整理

(完整版)部编版人教版最新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整理

第五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1.文学常识《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

2.文章思想内容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3.重点词语挑逗(tiǎo dòu):撩拨;逗引。

枯槐(kūhuái):槐树意思:枯了的槐树。

终极(zhōng jí):最后,这里指的是(生命)最后的终点。

迸溅(bèng jiàn):向外四溅。

繁密(fán mì):繁多,密集,繁茂。

伫立(zhùlì):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níng wàng):目不注目远望。

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稀零(xīlíng):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jīn):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xiān lùqióng jiāng):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多喻美酒。

后比喻酒非常鲜美。

蜂围蝶阵(fēng wéi diézhèn):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

盘虬卧龙(pán qiúwòlóng):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如龙一般。

发端(fāduān ):开始,起头。

依傍(yībàng ):依靠。

4.重点句子(1)从三个方面写紫藤萝花答:A、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C、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汇总一、课内古诗文1.《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3.《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柳三苏,欧阳曾巩带一王)。

4.《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通书》等。

5.《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望岳》选自《杜诗详注》,五言古诗。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七言律诗。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家、文学家。

6.《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笔记体小说。

纪(jǐ)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二、附录古诗及名著阅读1.《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绝句。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诗画家。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2.《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作者热情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课文主要写了自己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去怀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事情。

作者笔下的鲁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4.《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

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7、《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等。

8.《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赞美了本兰的勇敢、谨慎、机敏。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切的敬佩和怀念10.《老王》的作者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著名的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

翻译著作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

课文叙写了一个普通人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写出了他的苦与善。

也表现了作者对普通的穷苦人的关心、理解与尊重。

11、《台阶》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

当代作家。

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

《台阶》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为叙述者,讲述了父亲为盖新房而拼命苦干的一生,作品交织着对农民贫困现状的怜悯和对其勤劳向上、坚韧不拔品质的崇敬。

12.《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记述了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2.《说和做》作者,著名的,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作者热情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原名张迺莹,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课文主要写了自己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去怀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事情。

作者笔下的鲁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4.《孙权劝学》选自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朝代)政治家、学家。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

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7、《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等。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是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赞美了本兰的勇敢、谨慎、机敏。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回忆性散文《》,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切的敬佩和怀念10.《老王》的作者 (1911—2016),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著名的作家、家。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

翻译著作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

课文叙写了一个普通人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写出了他的苦与善。

也表现了作者对普通的穷苦人的关心、理解与尊重。

11、《台阶》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

当代作家。

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

《台阶》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为叙述者,讲述了父亲为盖新房而拼命苦干的一生,作品交织着对农民贫困现状的怜悯和对其勤劳向上、坚韧不拔品质的崇敬。

12.《卖油翁》作者 ,字永叔,号 ,晚号六一居士,北宋家,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记述了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课文通过对叶圣陶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同时也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写话”“简洁”的语文主张。

14、《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当代作家。

小说通过记叙哀牢山树林中一个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15.《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著有《饮冰室全集》。

课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们不能躲避责任、苟且偷生,要勇于背负人生、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快乐。

16.《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以爱莲来表达自己对洁身自好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污浊世风的鄙弃。

17、《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选自《铁箫人语》。

《紫藤萝瀑布》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18.《一棵小桃树》的作者是贾平凹,选自《平凹散文》。

《一棵小桃树》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19.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诗人满怀生活热情,以劝告的口吻,热诚坦率地表达自己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20、《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作者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内心忧愤孤苦。

《望岳》作者杜甫,选自《杜诗详注》,杜甫多角度望泰山,面对高大巍峨、神奇秀丽的泰山发出要征服一切困难,勇于进取的豪迈气概。

《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中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选自《剑南诗稿校注》。

诗人告诉我们只要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崭新境界。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诗中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是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21.《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文章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他们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他们,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的崇高精神。

22、《太空一日》作者杨利伟,选自《天地九重》。

课文通过叙写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赞扬了宇航员们敢于冒险、不畏艰险、科学严谨的精神。

23、《带上她的眼睛》作者刘慈欣。

24、《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课文通过叙述找寺庙石兽一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而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践出真知。

叶绍钧,家、家、家。

课文通过对叶圣陶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同时也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写话”“简洁”的语文主张。

14、《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当代作家。

小说通过记叙哀牢山树林中一个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高尚品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