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个人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个人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94e49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0.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个人档案管理,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编教师和聘任教师。
第三条教师个人档案是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学历、职称、考核、奖惩等信息的集中反映,是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工作的依据。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教师个人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2. 教育背景:学历、学位、毕业院校、毕业时间、专业等;3. 工作经历: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考核结果等;4. 考核鉴定:年度考核、职称评审、教学成果鉴定等;5. 奖惩情况:获得的各种奖励、表彰、处分等;6. 政审材料:入党、入团、出国(境)审批等;7. 健康状况:体检报告、工伤事故处理等;8. 其他:各类证书、证明材料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五条教师个人档案由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管理,实行集中保管、分室存放、专人负责。
第六条教师个人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阅等工作,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 收集:教师个人档案的收集工作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配合;2. 整理:教师个人档案的整理工作应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进行,确保档案内容完整、准确、有序;3. 归档:教师个人档案的归档工作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完成,新入职工应在入职后一个月内完成归档;4. 保管:教师个人档案的保管工作应严格按照档案保管规范执行,确保档案安全;5. 查阅:教师个人档案的查阅工作应按照学校档案管理规定执行,查阅者需出示有效证件。
第四章档案使用第七条教师个人档案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开、公正、公平;2. 保密、安全、合规;3. 限时、限量、限范围。
第八条教师个人档案的使用范围包括:1. 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2. 工资福利、社会保险;3. 人才培养、引进、选拔;4. 教学科研、学术交流;5. 其他需要使用档案的合法事项。
学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67411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教师人事档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业务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真实记录。
第三条学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2. 依法依规、规范管理;3. 保密安全、服务教学;4. 整体规划、分级负责。
第二章档案管理范围第四条学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范围包括:1. 教师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政治面貌等;2. 教师的教育背景,如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3. 教师的工作经历,如工作单位、职务、任职时间等;4.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业绩,如获奖情况、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等;5. 教师的考核、评价和培训情况;6. 教师的其他重要资料。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第五条学校设立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教师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阅和归档等工作。
第六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定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档案管理工作;2. 负责教师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归档;3. 负责教师人事档案的借阅和查询工作;4. 负责教师人事档案的保密和安全工作;5. 负责教师人事档案的更新和补充工作;6. 负责教师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
第七条教师本人对本人的人事档案有查询、使用和提出修改、补充意见的权利。
第四章档案管理流程第八条教师人事档案的收集:新入职教师应在办理入职手续时,将相关材料提交给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第九条教师人事档案的整理: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第十条教师人事档案的保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实行集中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
第十一条教师人事档案的借阅:教师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时,应填写借阅单,经批准后方可借阅。
第十二条教师人事档案的归档:教师离职或退休后,其人事档案应按规定及时归档。
教师发展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发展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202d5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师发展档案管理制度旨在全面记录教师个人发展历程,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支持,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教师。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教师发展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称、任职时间等;2. 教学业绩:教案、课件、教学反思、教学成果、教研活动参与情况等;3. 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培训、进修、职称评审、教学竞赛、教学成果奖等;4.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表现、获奖情况、违纪记录等;5. 教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辅导、心理测评等;6. 其他:个人荣誉、科研成果、社会活动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五条教师发展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由人事部门负责。
第六条教师发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等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收集:由教师本人提供相关材料,人事部门进行初步审核;2. 整理:按照档案内容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 归档: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序归档;4. 保管:妥善保管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5. 借阅:教师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需填写借阅单,经批准后方可借阅;6. 更新:根据教师个人发展情况,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第七条教师发展档案的保管期限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章档案利用第八条教师发展档案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为教师提供个人成长轨迹,便于教师自我反思和总结;2. 教师评价:为教师评价提供依据,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3. 教师培训:为教师培训提供参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4. 教师职称评审:为教师职称评审提供依据,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5. 其他: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第五章附则第九条本制度由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教务档案管理制度(4篇)
![教务档案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c7559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a.png)
教务档案管理制度是指学校或教育部门制定的一套规范教务档案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教务档案是对教育工作中各项事宜的记录和归档,包括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相关资料。
以下是教务档案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1. 教务档案的建档与维护:确定教务档案的建档标准和要求,明确档案的存储方式、保管期限和保密措施。
同时,规定教务档案的定期维护和整理工作。
2. 教务档案的分类与归档:对教务档案进行分类,包括教学档案、教师档案、学生档案等,明确各类档案的内容和管理要求。
并规定档案的归档时间和归档程序。
3. 教务档案的查阅与利用:制定教务档案的查阅和利用规定,明确查阅权限和程序。
同时,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规定档案的提取和使用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原则。
4. 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推动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库和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制定电子档案管理的规定,包括数据备份、安全性保护等方面。
5. 教务档案的销毁与转移:制定教务档案的销毁和转移规定,明确销毁的条件和方法,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于有转移需求的档案,规定转移程序和目标档案馆的要求。
6. 教务档案的管理责任:明确教务档案管理的责任人和管理团队,加强档案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教务档案管理宣传和培训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和执行教务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教务档案,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性。
同时,也能够保护教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档案资料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教务档案管理制度(2)是指对教务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档案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教务档案的安全、完整、准确和便捷的管理。
教务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档案的建立和归档:确定各类教务档案的名称、编号、格式、内容、存储方式等,并依据规定的流程建立档案。
2. 档案的保管:设立专门的档案保管室或档案库,严格管理教务档案的存放、保管和使用,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29b82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
第三条教师个人发展档案是记录教师个人成长历程、专业发展状况和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资料,是学校管理、评价和激励教师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教师个人发展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
2. 教学业务档案:包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成果等。
3. 继续教育档案:包括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术会议等活动的证明材料。
4. 荣誉奖励档案:包括获得的荣誉称号、奖励证书、表彰决定等。
5. 评价考核档案:包括年度考核、师德考核、教学评价等结果。
6. 其他相关材料:如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师德师风表现、学生评价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五条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管理,设立专兼职档案员。
第六条档案员职责:1. 负责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2. 负责档案资料的登记、分类、编目、统计等工作。
3. 指导教师做好个人发展档案的填写和更新。
4. 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维护和整理。
5. 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第七条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的管理要求:1. 档案资料应真实、完整、准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2.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便捷的原则。
3. 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 档案资料的查阅、复制、借阅等,应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
5. 档案资料的销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审批程序进行。
第四章档案利用第八条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密原则: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档案内容。
2. 依法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依法提供档案资料。
3. 有序原则:按照档案资料的性质、内容和利用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提供档案资料。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f249a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6.png)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教师档案是学校对教师进行综合管理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规范教师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教师档案管理水平,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二、档案的建立与归档1. 教师档案的建立(1)新教师档案建立:学校在教师入职时,由相关部门负责建立教师个人档案,并填写详细个人信息表。
(2)继续教育教师档案建立: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档案,并记录培训内容和成果。
2. 教师档案的归档(1)个人基本信息档案:包括教师个人信息表、身份证明、学历证书、聘任证书等相关材料。
(2)教育教学档案:包括教师评估、课程设计与备课记录、课堂教学观摩记录、学生作业与测试记录等。
(3)科研教研档案:包括教师科研项目、论文、研究成果、教研成果等相关材料。
(4)学生管理档案:包括班主任工作记录、学生评价、班级活动组织记录等。
(5)奖惩记录档案:包括教师获得的荣誉奖励和受到的惩处记录。
三、档案的保存与管理(1)档案室建设: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教师档案室,并设立合适的存储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2)档案保密:教师档案应保密,仅授权人员可查阅,并制定相应的权限管理制度。
(3)电子档案建设:学校应逐步建立教师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档案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档案的管理(1)档案编号:每个教师档案应有唯一的编号,并记录在档案封面。
(2)借阅管理:学校应设立借阅制度,规定借阅流程和期限,并记录借阅人和借阅目的。
(3)更新管理:学校应定期对教师档案进行更新,及时记录教师个人发展和工作成果。
(4)维护管理:档案管理员应做好档案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整理、清理、装订等。
四、档案的利用与评价1. 档案的利用(1)教师评价:学校应根据教师档案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为教师提供个人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2)奖励申请:教师可以根据档案中的相关材料,申请获得荣誉奖励,学校应及时对申请进行核实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61c79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4.png)
一、总则为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教师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完整性原则:教师档案应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2. 准确性原则:教师档案的内容应准确无误,确保教师个人信息和教育教学成果的真实性。
3. 安全性原则:加强教师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档案的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
4. 便捷性原则:提高教师档案管理的效率,为教师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管理职责1. 学校人事部门负责教师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2. 教师个人应积极配合学校人事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准确。
3. 各学院(部)应加强对教师档案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有序。
四、档案内容1. 教师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政治面貌、学历、学位、职称、职务等。
2. 教育教学情况:任课情况、教学成果、教学竞赛、教学质量评价等。
3. 科研成果:科研项目、论文、著作、专利等。
4. 管理与服务:担任学校、学院(部)及学生组织的职务,参与社会服务等情况。
5. 奖惩情况:获奖情况、处分情况等。
6. 其他相关材料:学历证明、资格证书、考核评价等。
五、档案管理流程1. 教师入职时,由人事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其个人档案,并进行归档。
2. 教师在校期间,人事部门负责对教师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3. 教师离校时,人事部门负责对其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并按照规定进行保管。
4. 教师档案的查阅、借阅,需经学校领导批准,并由人事部门负责办理手续。
六、档案保管1. 教师档案实行集中保管,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柜、保险柜等设施。
2. 档案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3. 档案室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
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4篇)
![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602e5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e.png)
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导言: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的灵魂。
为了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档案的定义、建立和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指为了记录、保存、鉴证、研究和服务于学校管理工作而制作和保管的教师相关资料的集合。
它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和经验总结,是教师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证明。
二、档案的建立(一)建档条件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具体条件包括:1.具备教师资格证书;2.具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果;3.有相应的学历和学位;4.参加过教师培训和进修;5.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二)档案内容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和工作信息两部分。
1.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学位、职称、入职日期、参加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情况等。
2.工作信息:包括教师的工作履历、教育教学工作成果、科研和教研成果、教学评估情况、培训和进修经历、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等。
三、档案的管理(一)档案的保密性学校要严格保护教师的个人隐私,严禁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透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只有相关部门和教师自己可以查阅档案,其他人员必须经过合法授权才能查阅。
(二)档案的存储和保管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的安全存储和保管。
具体措施包括:1.规范档案存放地点和方式,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2.制定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档案的管理责任和权限;3.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归类,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使用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三)档案的利用和评估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档案评估教师的工作表现和成长情况,为教师的晋升和职称评定提供参考。
(四)档案的更新和废弃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
教师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工作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5567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3.png)
教师工作档案管理制度教师工作档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成果、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学校评估教师工作表现、制定教师发展计划、保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教师工作档案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管理原则1、真实性原则教师工作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虚假记载或遗漏重要信息。
2、保密性原则教师工作档案中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和学校机密,应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随意查阅、泄露或公开。
3、动态性原则教师工作档案应随着教师工作的进展和变化及时更新和补充,确保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规范性原则教师工作档案的建立、整理、归档和查阅应遵循规范的程序和要求,保证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档案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学历、学位、职称、教师资格证编号、联系方式等。
2、教学工作(1)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反思等教学文件。
(2)教学任务书、授课时间表、课程表等教学安排记录。
(3)学生成绩册、考试分析报告、教学质量评估结果等教学效果记录。
(4)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获奖情况等教学创新与成果记录。
3、科研工作(1)科研项目申请书、立项通知书、研究报告、结题证书等科研项目记录。
(2)学术论文、著作、教材、专利等科研成果记录。
(3)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记录。
4、师德师风(1)师德表现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记录。
(2)师德师风培训、学习的记录。
(3)师德师风方面的奖惩记录。
5、培训与进修(1)参加校内培训、校外进修、继续教育的通知、证书、学习总结等记录。
(2)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短期培训课程的相关资料。
6、社会工作(1)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社团指导教师等工作的记录。
(2)参与学校管理、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的情况记录。
7、奖惩情况(1)教学、科研、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获奖证书、荣誉称号等记录。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8aab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0.png)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二、档案建立1.建立档案学校应在每位教师入职时建立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内容。
同时,还应建立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培训记录等专业档案,以全面记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情况。
2.信息完善三、存档管理1.分类归档教师档案按照个人基本信息、职业背景、教学研究、教学成果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归档,便于查找和利用。
2.定期整理学校应定期对教师档案进行整理,包括检查档案是否完整、是否需要补充、是否需要调整分类等。
对于已离职的教师,应及时整理和归档其档案,确保不丢失重要信息。
四、档案使用1.档案查阅教师可以申请查阅个人档案,以了解自己的历史信息和成长轨迹。
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和相关领导也可以根据需要查阅教师档案,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和对外评价。
2.档案利用教师档案可以用于教师职称评聘、政策调研、学术交流等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研究教师档案来了解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五、保密措施1.权限管理学校应根据教师的职务和需要,合理划分档案查阅权限,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2.电子化管理学校可以将教师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采用密码和权限控制等措施,提高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3.安全储存学校应将教师档案保存在安全的地方,防止损毁和丢失。
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信息,学校更应采取严密的保密措施。
总结起来,教师档案管理制度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希望学校能够认真制定和执行教师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局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教育局教师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09d7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e.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教师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障教师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教师档案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准确性。
2. 保密性原则:严格保密教师档案,防止档案内容泄露。
3. 安全性原则:确保教师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损坏、丢失。
4. 利用性原则: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档案管理范围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档案: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职称证书等。
2. 教师工作经历档案:包括工作总结、教学计划、教学日志、教研活动记录等。
3. 教师考核评价档案:包括年度考核、师德考核、教学质量考核等。
4. 教师奖惩档案:包括荣誉称号、表彰奖励、处分决定等。
5. 教师培训档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证书等。
四、档案管理职责1. 教师个人负责保管好自己的个人档案。
2. 学校档案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教师档案管理工作。
3. 教育局档案管理员负责本辖区教师档案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五、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收集:学校根据档案管理范围,及时收集教师相关档案资料。
2. 档案整理:学校档案管理员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档案归档:学校档案管理员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规定归档。
4. 档案保管:学校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5. 档案利用:教师或相关部门需要查阅档案时,需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六、档案管理要求1. 学校档案管理员应具备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2. 教师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按时提交相关档案资料。
3. 档案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档案管理员应加强档案保密工作,防止档案内容泄露。
5. 档案管理员应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档案管理工作情况。
七、监督检查1. 教育局定期对学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教师的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的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85a5e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a.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教师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师,包括在职、退休、离职及返聘教师。
第三条教师档案是教师个人基本信息、教育教学活动、学术成果、奖惩情况等内容的综合记录,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教师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师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教务处是教师档案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各学院应积极配合教师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档案内容第七条教师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
2. 教学档案:包括教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反思、教学质量评估、学生评价等。
3. 学术成果档案:包括论文、专著、教材、科研项目、专利等。
4. 奖惩情况档案:包括表彰、奖励、处分、违纪等。
5. 其他档案:包括工作总结、个人简历、工作变动等。
第四章档案管理要求第八条教师档案应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进行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教师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应遵循以下要求:1. 收集:各部门、各学院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及时收集教师档案材料。
2. 整理: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编号、登记,确保档案的有序管理。
3. 归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将整理好的档案材料归档。
4. 保管:采用防潮、防蛀、防火、防盗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5. 利用: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合理利用档案,为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依据。
第五章档案查阅与利用第十条教师档案的查阅与利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查阅:查阅档案需经本人或授权人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2. 利用:档案利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3. 保密: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fd652728ea81c759f57869.png)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教师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教师档案管理制度1(一)总则1、为了加强师资管理,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不断搜集、积累教师业务水平情况,对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行考核,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充分发挥业务档案在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晋升、奖惩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2、教师业务档案主要收集和记载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主要成果材料(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科研论文、专著、教材等以及对这些材料的评价,专家的学术鉴定材料、图片等)。
3、对教师业务档案的认真收集、整理是加强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业务档案搜集1、建立健全业务档案材料的搜集整理制度,材料要全面、完整、准确,由专人负责管理。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教师任课、进修、观摩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科学研究等成果、学术活动、外语状况、计算机情况、学术水平鉴定及参加有关会议总结等材料。
3、对归档材料要验证真伪和完整与否,要求用黑钢笔或黑水笔填写,书写字迹工整,不得用铅笔、圆珠笔填写。
(三)业务档案材料的管理1、对材料收集整理时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政绩材料向档案转化的重要步骤,这是项经常性的工作。
对接收来的材料,按理卷的要求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整理,大致分为六类;(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登记表、学历及职称复印件、奖惩复印件等;(2)教学活动,包括任课、进修、观摩、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材、改进实验方法、设备、措施等;(3)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学术交流,学术任职等(具有复印件)。
(4)科研活动,包括教学资料编写,科研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的登记及复印件;项目的立项运作,完成的情况;(5)计算机、外语考试、培训学习情况(证书复印件);(6)教学竞赛获奖证书、教案、反思及专家评课资料,业务上的工作奖励、鉴定、评语等据实记载(证书复印件);2、对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要求及时准确,利于考核、考查材料的准确程度及学术价值;3、业务档案的使用,要确定阅档人员范围,建立业务档案传阅制度。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e666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e.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师档案管理制度老师档案管理制度是指对老师个人档案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旨在全面、精确记录和保存老师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受、成果贡献等,形成完整、可追溯的老师档案资料,为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人事管理供应依据和支持。
一、档案管理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建立和完善老师个人档案管理制度,保障老师档案的真实性、精确性和完整性,为学校教育管理和人事决策供应科学依据。
2. 原则:(1)真实性原则:老师个人档案应真实记录老师的基本信息、任教状况、培训经受、成果贡献等,不得任凭篡改或删除。
(2)精确性原则:老师个人档案信息应精确无误,避开错误和遗漏。
(3)完整性原则:老师个人档案应包含老师的全部信息和重要材料,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4)保密性原则:对于老师个人档案涉及到的个人隐私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任凭泄露。
(5)准时性原则:对于老师新的工作经受、成果贡献等应准时更新档案,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二、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操作流程1. 档案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老师的姓名、性别、民族、诞生年月、籍贯等基本个人信息。
(2)任教状况:包括老师的所在学校、任教学科、职称等任教相关信息。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培训经受:包括老师参与的各类培训、进修等学习经受和证书材料。
(4)成果贡献:包括老师的教学成果、教育争辩成果、教研活动等相关证明材料。
(5)荣誉嘉奖:包括老师获得的各类荣誉称号、嘉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6)考核评价:包括老师的各类考核评价、绩效考核等相关材料。
(7)其他重要材料:包括老师的聘任合同、职业资格证书等其他重要材料。
2. 操作流程:(1)老师个人档案的建立:在老师入职时,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建立老师个人档案,并向老师供应档案管理的操作手册。
(2)档案信息的录入:老师个人档案信息由老师本人供应,并由教务处工作人员录入系统中。
录入后的信息经老师本人确认后方可生效。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f67654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4.png)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规范教师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程、制度和方法。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要点。
一、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1. 教师档案的建立教师档案应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履历表、考核评价等内容。
教师从入职之日起,应当按照规定提交以上相关材料,学校对其进行审核,建立个人教师档案。
2. 教师档案的存储和保管教师档案应当按照类别和年份进行分类存储,并采取防火、防潮、防尘等措施进行保管。
同时,教师档案的存储地点应当安全可靠,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档案丢失或损毁。
3. 教师档案的更新和变更教师档案应当及时更新和变更,包括新的学历、职称、教师资格等证书的添加,以及工作经历、任职职务等信息的变更。
相关信息变更后,教师应当主动向学校提供相关材料,学校进行审核并及时更新档案。
4. 教师档案的查询和使用教师档案应当对相关人员开放查询和使用,包括教师本人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教师本人可以查询和使用自己的档案,学校管理人员可以查询和使用教师的档案。
同时,教师档案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尊重教师的隐私和人身权益。
二、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要点1. 加强教师档案管理的组织领导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教师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同时,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教师档案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 完善教师档案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学校应当制定详细的教师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建立、存储、更新和变更等程序和要求。
同时,制定相应的流程和表格,规范教师档案管理的操作和记录,保证教师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科学。
3. 做好教师档案的维护和保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档案的保管,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教师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工作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a906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f.png)
教师工作档案管理制度教师工作档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学成果、专业发展等重要信息,对于学校评估教师工作、制定教师培养计划、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教师工作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档案建立1、新教师入职时,学校人事部门应负责为其建立教师工作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职称证书等复印件。
2、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材料,如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总结、教学评价、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应及时归档。
二、档案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贯、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2、教育背景包括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学位证书等。
3、工作经历包括入职时间、工作岗位、任职年限等。
4、教学工作(1)教学计划:每学期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
(2)教案:每节课的详细教学设计。
(3)教学总结:每学期对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4)教学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同行教师的评价、领导听课评价等。
(5)教学成果: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教学质量优秀奖等。
5、科研工作(1)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经费等。
(2)科研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著作、获得的专利等。
(3)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等情况。
6、培训与进修参加各类培训、进修的时间、内容、结业证书等。
7、奖惩情况获得的表彰、奖励,以及受到的处分、处罚等。
三、档案管理1、教师工作档案由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
2、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未经学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查阅、借阅教师工作档案。
3、档案的查阅和借阅应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查阅者需填写《教师工作档案查阅申请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人事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教师档案管理的规定(3篇)
![教师档案管理的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77d6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7.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教师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教师档案管理水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教师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真实性原则:教师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实际情况。
(三)完整性原则:教师档案应当包括所有反映教师个人和职业发展的资料,不得遗漏。
(四)准确性原则:教师档案内容应当准确无误,不得有虚假、误导性信息。
(五)保密性原则:教师档案涉及个人隐私,应当严格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
(六)方便利用原则:教师档案管理应当便于查询、检索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教师档案的构成第四条教师档案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基本情况档案:包括教师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任职资格证书等。
(二)工作经历档案:包括教师工作调动、岗位变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等。
(三)教育教学档案:包括教案、教学笔记、教学反思、学生评教、学生作业、试卷等。
(四)科研成果档案:包括论文、著作、专利、项目、获奖情况等。
(五)其他档案:包括教师个人荣誉、奖励、处分、培训、出国(境)交流等。
第三章教师档案的管理第五条教师档案的管理应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等)档案管理部门负责。
第六条教师档案的收集应当做到及时、全面、准确。
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等)应当建立健全教师档案收集制度,确保教师档案的完整性。
第七条教师档案的整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类型、时间顺序进行分类、编号、装订。
(二)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aff3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0.png)
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为学校管理、教学和评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参考。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教师的学校工作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三、档案管理责任
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档案管理的统筹和协调工作,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2. 校长或其授权人负责对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的审批、核查和归档工作。
3. 各教研部门负责对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4. 教师个人负责保管和使用自己的学校工作档案,并确保档案
的安全和保密性。
四、档案内容和要求
1. 教师学校工作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聘用合同、评价
报告、教学科研成果等。
2. 档案内容应准确、完整,要求按照时间顺序归档。
3. 教师学校工作档案应定期进行备份,并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档
案的保密性和可靠性。
五、档案使用和查询
1. 教师个人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查询自己的档案,在教师工作
时间内可以免费查阅。
2. 非教师个人需要查询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的,需提供相关的授
权文件和合理的理由,并经过审批后方可查阅。
3. 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的使用和查询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用于违法违规活动。
六、违规处罚
对于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将依据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为教师学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学校将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教师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四篇)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abb77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4.png)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从档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程序、档案管理的保密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教师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记录和管理教师的基本信息、学历背景、工作经历、人事奖惩、培训经历等,确保教师档案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教师档案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档案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背景、职称评审等情况,为教师的个人发展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晋升规划。
2. 为学校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教师档案是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档案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工作态度、教育理念等情况,为学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任职晋升、岗位调整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教师档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具,通过档案可以确定教师的岗位需求、专业构成等情况,为学校招聘、培养、使用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教师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审核原则。
教师档案应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避免虚假记载和不完整记录。
2. 保密原则。
教师档案是个人隐私的重要载体,管理者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档案中的个人信息,确保教师的隐私权和档案的机密性。
3. 持续更新原则。
教师档案应始终保持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及时更新教师的个人信息、职称评定、培训记录等内容。
4. 必要性原则。
教师档案管理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档案的内容和范围,不审查无关的个人生活及其他不具备教育教学意义的资料。
三、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程序教师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信息。
包括教师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学历背景。
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模版(3篇)
![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cd078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5.png)
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为了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我校制定了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导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制度文件。
本制度的实施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二、档案设立及管理1.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将个人教学经验、教学研究成果、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专业培训等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形成个人成长档案。
2.学校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管理系统,对教师成长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教师可通过系统自主上传个人资料和材料。
3.学校配备专人负责教师成长档案的管理、维护和更新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成长档案内容1.个人信息: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教师资历:包括学历、专业、毕业学校、获得学位等相关信息。
3.教学经历:包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任教学科和年级,教学成绩等。
4.教学研究:记录教师的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和相关论文等。
5.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记录教师参与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改革成果和改革经验。
6.培训经历:记录教师参加的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等。
7.评估结果:包括教师获得的教育教学评估结果、职称评定结果等。
四、档案使用1.教师成长档案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师应主动查阅和研究自己的成长档案,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学校可以根据教师成长档案的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和教学研究项目,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3.教师成长档案可以作为评估教师绩效和职称评定的参考依据,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进行科学评价。
五、保密与权益1.教师成长档案的管理、使用和查询应遵循相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保护教师的隐私权。
2.教师对个人成长档案有权了解、查询和补充,可以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3.教师有权要求学校删除、更正或修改不准确、不合理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档案管理制度篇一:教师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要明确一位副校长分管档案工作,应建立综合档案室合和建综合室档案专柜。
配备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要将档案工作和档案上等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分管领导和档案员工作职责;纳入教职工范围和考核奖惩制度。
(三)、档案人员的主要任务:1、负责单位文书、教学、教育、会计、后勤材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统计、利用和鉴定销毁工作。
文书档案:是指学校党、政、工、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及教师个人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教育档案: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会计档案:是指学校的财务工作中形成的帐、表、凭证等材料。
后勤档案:是指学校的基础建设、生产、科研等方面形成的材料。
2、凡学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由各部门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3、学校综合档案的归档时间:文书、会计档案材料每年四月份进行立卷归档;教学、教育档案材料每学年结束后立卷归档。
后勤档案和设备、仪器档案材料均在工作结束后和设备、仪器安装试用后立卷归档。
4、学校档案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个保管期限。
5、卷内文件应齐全完整。
收文应有正文、附件、办理结果;发文应有定稿、印本、附件;来往文书应有请示、批复;处分材料应有综合、旁证、个人交待和处理结果。
6、卷内文件排列要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印本在前、底稿在后;批复在前,请求在后。
各类案卷均要填写卷内目录。
卷内文件要编写张次号。
归档的文件材料字迹清楚,纸质优良、签署完备。
不准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书写,并拆除卷内金属物。
7、案卷装订要整齐美观。
标题一般应有作者、问题、名称,能反映卷内文件内容,政治上无误,文词上简明确切。
封面要用毛笔正楷字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洁。
8、文件材料归档后,档案人员应本着便于保管、方便利用的原则对案卷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编目、登记和统记,做到排列有序,并按年代和保管期限编号。
(四)、综合档案室要做到有专室、专柜、专(兼)职人员负责,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虫蛀、防鼠、防潮等五防工作。
(五)、借阅制度1、外单位人员查阅本校档案必须持组织介绍信。
2、严守档案材料机密,不准随便转借档案。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录和复制。
3、爱护档案,不得拆卷、涂改、撕毁、圈点、划道、拆叠等。
4、经批准摘录的材料,要经档案室工作人员审查。
证明性材料,必须校对无误后盖章。
5、外借档案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并向档案人员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借出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七天,超过时间另行办理手续。
(六)、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档案,了解需求,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档案室应根据工作编制大事记、组织沿革、基本情况、数字汇集、专题概要及综合档案室简介等有效的检索工作和参考资料,为提供利用档案创造条件。
(七)、学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学校综合档案室应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有关档案鉴定的规定。
认真做好档案的鉴定工作。
对超过保管期限,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可提出销毁意见,并填写销毁清册,报本单位领导和上一级档案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销毁。
销毁时应指定二人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防止失密。
篇二: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一、学校实施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的意义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是一种以教师为本,注重发展教师个体的制度。
它立足于在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以目标引领施以评价,促进发展,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教育功能和反思功能。
它能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确定个人发展需求(最近发展区),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
它能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更能促进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
二、学校实施教师成长档案管理制度的目的对于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建设是根本。
我们都知道深入发展教师才是学校创品牌的关键因素。
没有好教师,学校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原创力和可持续力。
因,学校以目标引领,价值凝聚策略,激发老师积极追求,同时,积极创设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提供研训一体的实践平台,提供充足的网络资源,帮助教师发展。
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记录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的成长经历,以此促进教师学习理论知识,交流教育教学思想,也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并反思自己的教学。
三、保障机制1、制定校本培训制度、联合教研制度、学科引领的合作共营制度、观课制度,努力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
2、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学中的问题生成课题,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校本研修制度,在研究中促进教师自我更新,主动发展。
3、建立校内督学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诊断性指导,对教师成长实施跟进研究。
4、依托资源优势,组建由校长领衔,辅与校内督导委员会成员组成督导小组,成立督导制度。
通过随堂听课,问卷调查,谈话交流,察看教案等方式,帮助教师理解新理念、新课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帮助教师准确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指导。
5、实施自主申报,分项奖励的项目管理制度。
学校把重点指标纳入项目管理,每学期采取工作实绩自主登录,分项目奖励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6、坚持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理念,开设校长讲坛、专家讲座、教师论坛;通过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
7、多元形式带教(专家引领、专业合作、伙伴互助),多种形式开课(包括:新进教师的汇报课、成熟教师研究课、骨干教师的展示课、主题类竞赛课),多元形式研究(包括:课例研究、项目研究、课题研究),建立区域合作,依托优质资源等提供多种有利于教师成长学习资源。
8、每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北仑职高新老教师带徒仪式》的专项培训。
9、学校每年准备一定资金用于教师各类培训10、教师成长档案中各项记录将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依据和学校年度考核的依据。
11、对材料收集整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征集材料向档案转化的重要步骤,这是项经常性的工作。
对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要求及时准确,利于考核、考查材料的准确程度及学术价值。
个人成长档案的使用,由办公室主管,每学期初由各教研组及教导处整理上学期的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档案室要经常检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形成,整理、归档及使用等工作情况,以便发现并解决问题。
篇三: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为了使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安全、保密和便于查找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制度:1.由教务科指定专人进行保管,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蛀工作。
2.各科室进行编号登记,每学期核对一次,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对增员缺档的教师即时建档。
3.教师业务档案的封皮、目录、规格、样式力求统一。
4.查阅教师业务档案应事先办理审批手续,经业务校长同意,方可查阅。
5.根据查阅单位用途,档案管理人员按需提供材料,就地查阅。
6.教师业务档案一般不外借,在特殊情况下,经业务校长批准方可借用,但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并按时归还。
7.查阅档案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撤换档案材料,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或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者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8.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党委、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由业务校长负责并指定专人管理,同时,与人保科搞好协调工作。
篇四: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师资管理,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不断搜集、积累教师业务水平情况,对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行考核,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充分发挥业务档案在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晋升、奖惩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2、教师业务档案主要收集和记载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主要成果材料(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科研论文、专著、教材等以及对这些材料的评价,专家的学术鉴定材料、图片等)。
3、对教师业务档案的认真收集、整理是加强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业务档案搜集1、建立健全业务档案材料的搜集整理制度,材料要全面、完整、准确,由专人负责管理。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教师任课、进修、观摩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科学研究等成果、学术活动、外语状况、计算机情况、学术水平鉴定及参加有关会议总结等材料。
3、对归档材料要验证真伪和完整与否,要求用黑钢笔或黑水笔填写,书写字迹工整,不得用铅笔、圆珠笔填写。
(三)业务档案材料的管理1、对材料收集整理时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政绩材料向档案转化的重要步骤,这是项经常性的工作。
对接收来的材料,按理卷的要求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整理,大致分为六类;(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登记表、学历及职称复印件、奖惩复印件等;(2)教学活动,包括任课、进修、观摩、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材、改进实验方法、设备、措施等;(3)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学术交流,学术任职等(具有复印件)。
(4)科研活动,包括教学资料编写,科研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的登记及复印件;项目的立项运作,完成的情况;(5)计算机、外语考试、培训学习情况(证书复印件);(6)教学竞赛获奖证书、教案、反思及专家评课资料,业务上的工作奖励、鉴定、评语等据实记载(证书复印件);2、对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要求及时准确,利于考核、考查材料的准确程度及学术价值;3、业务档案的使用,要确定阅档人员范围,建立业务档案传阅制度。
篇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考核档案(以下简称业务考核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业务考绩档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现就业务考核档案建立归档,收集,传递,传阅,保管等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建立业务考核档案,作为对本人考察、使用,晋升、奖励的主要依据。
业务考绩档案由学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和保管。
二、业务考绩档案范围1、任职资格申报表。
2、考核材料。
3、成果材料。
4、其他有关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价值的表册和材料,如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作辅导报告、优秀教案、先进班主任工作小结等方面。
三、业务考核材料的收集。
1、按归档材料的范围,形成收集归档材料的网络,将专业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己办理完毕的有关材料经负责人审核后,及时送交业务考绩档案的负责人。
2、业务考核档案的负责人应在每年6――7月份到到有关部门收集一次,拾遗补缺,经清理后利用暑假分类归档。
四、业务考核档案的传递和借阅1、专业技术人员调动工作时,其业务考核档案应及时转入有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转出时须办理登记注销手续,不得个人自带。
2、部门借阅,一般在档案室进行,特殊情况,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出,但不得超过借阅期限,如本人要求查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但只能借阅不得将档案带出档案室,有关的组织推荐意见,鉴定、民意测验一般不允许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