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_24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_24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2、学生能够通过新旧知识及课内外资源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爱国素材;激励学生参与互动,激发情感。

3、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收集申奥的资料,中国参加的历届奥运会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华民族受过的屈辱史,知道了中国的大片土地被割让,中国的国宝被掠夺。

中国的人民被欺辱。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服,勇于和侵略者抗争的历史。

我们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正像一条巨龙一样腾飞在世界的东方,在各个方面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独特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先从体育说起。

二、感受中国的变化与腾飞活动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081、(课件播放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2、北京申奥成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乃至所有华人的心。

为什么一个体育赛事的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在多个申奥国家的竞争中,为什么奥委会会选择中国?(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在世界的影响力,而且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所以我们才会在那么多实力雄厚的竞争的国家中脱颖而出,才有北京奥运的申办成功,才会相约2008.(板书:相约2008)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历史吧!(板书:“东亚病夫”)你理解“东亚病夫”的意思吗?(生解释)活动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⒊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过程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

⒈20**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20**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

(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将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将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

让我们再来重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

⒉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

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课件演示申奥的条件与要求)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你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自豪与骄傲吗?(再次播放欢庆的场面)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先在小组里和伙伴们说一说吧。

看到大家说得热火朝天,我们班的小记者可坐不住了。

瞧,她来采访大家啦!(小记者随机采访同学们,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想说些什么?)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案1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案1

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品德与社会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让学生通过回忆、采访、查询等多种方式,收集有关中国申办奥运的图片、视频、文字(包括各国贺电)等资料,了解中国申办奥运的有关内容。

2、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中国奥运的资料,设计一张介绍奥运和中国变化的手抄报。

【教学课题】1、用讨论、介绍、游戏等方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中悟理。

2、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竞赛活动为主要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分析能力的提高。

3、通过调查、讨论、交流、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以及开展“时空对话”和“国事论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当灾难降临时》是人教版新教材《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1课。

内容分析:《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是小学六年级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的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今昔比较——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以后,对中国的屈辱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初步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再学习《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就会更加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学生们对奥运会这一盛事比较感兴趣,这一课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就会有话可说,通过今昔的比较更能很好的理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设计:认知目标:1、了解中国参加奥运的历史、申奥的情况,认识中国人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的发展历史,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体育事业的了解和认识。

2、知道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沸腾了,全国沸腾了。

(播放申奥成功录象)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向世界证明了的体育实力。

)师:对,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师:在旧,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仅仅参加过3次。

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唯一的运动员代表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

(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参加1936年奥运会,队被称为“鸭蛋队”队全军覆没。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_1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_1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能力目标:了解奥运会的历史和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知道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了解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历史,感受我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知道我国在国际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突出事件。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传播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建立为祖国发展而奋斗的理想和人生观。

弘扬女排精神,学习女排拼搏、不放弃、积蓄实力、机智决断,勇取胜利的精神。

珍惜女排夺冠给予人们的这种精神激励。

二、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和形成的阶段,富有理性与激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对事物的看法。

所以既要传授丰富的知识,还要传播积极的情感,激发正能量。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能力、行为,情感等方面都获得积极的体验。

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中国从“东亚病夫”到成为体育强国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体会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蜕变。

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了解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感受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难点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播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同学们,你们看过奥运会吗?看过啊,那你知道2008年是什么日子吗?对,是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日子。

下面我们来学习非常有意义的一课。

多媒体展示第一课课题《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多媒体展示第一节标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并板书第一节标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1》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1》教学设计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三单元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解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认知体验中。

教学设计力求扎根在“生活体验”的沃土中,让自豪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在回顾历史的体验中激发情感、提高认识.一、感受2008奥运精彩1.课件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冠的精彩瞬间。

2看了北京奥运的精彩,你感受到了什么?过渡:是啊!运动员辉煌的成绩让全国人民感到骄傲和震奋。

当鸟巢上空一次又一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相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我国运动员而骄傲。

然而,在旧中国,(板书:旧中国),同样是中国运动员,同样是在奥运会上,中国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令人痛苦的屈辱和讥讽。

二、历史回顾1.情境创设: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板:东亚病夫)。

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当时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

都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

请一个小组代表把课前搜集的有关这三次擦加奥运会的情况介绍一下。

2.学生随机介绍,教师相机点拨。

(1)学生介绍1932年中国参赛奥运会情况,出示刘长春照片。

(2)学生介绍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漫画成“鸭蛋队”,被讥笑为“东亚病夫”情况,出示柏林奥运赛场的图片。

小学品德与社会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1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1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以“奥运”为切入点,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及从身边实例入手展开教学,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2学情分析学生分析:中国申奥成功的时间为2001年7月13日,也就是十三年前。

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对申奥的感受应该不会很明显,所以教师应给予足够的引导,与时俱进,将重点转移到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同时,这一代的学生对旧社会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这也需要教师的帮助。

教学条件:科技发展到今天,教学的手段也日新月异。

宠大的卫星和育龙教学资源库,以及优秀的计算机硬件条件都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3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难点:带动学生体验,产生真实感受并表达出来,同时付诸行动。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导入(一)、情境创设,确定问题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以歌曲《歌唱祖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师: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运动呢?(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可真多,那么都有哪些同学在运动会上取得过名次呢?(生举手示意)这么多啊,那么老师想问一下,体育比赛中要想获胜,除了有强壮的身体外,还需要什么呢? (生回答)。

品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品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绩。通过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强盛。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培养学生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出示课本58页两幅插图:
你们知道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历史时刻吗?认真看这两幅图,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吗?
学生听歌曲,回答问题。
①《北京欢迎你》
②北京在欢迎……
③因为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因为……
学生认真看插图,描述插图内容。
耳熟能详的《北京欢迎你》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回到申奥成功时那一幅幅振奋人心的场景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通过图片、资料的收集等前期活动以及课中汇报交流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这是哪一年的奥运会?
在这届奥运会上,我国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位居第几?
②交流:是什么让我们祖国的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③总结:奥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凝结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自豪,只有新中国,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站起来!
学生阅读文本后回答。
学生讨论后交流
预设要交流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教案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教案〔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教案课题一、从困难中起步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步。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开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3、进一步开展探究、搜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新中国如何在困难困苦中建设国家。

2、了解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打算:1、检查学生的采访活动完成的情况。

2、中国政区图。

教学过程:1、导入。

〔1〕毛泽东主席说:“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跟更伟大,更困难。

〞毛泽东主席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社会状况描述为“一穷二白〞。

什么是“一穷二白〞呢?“一穷〞指什么?“二白〞指什么?朗读教科书第36页老师的内容。

〔2〕阅读教科书第37页的老师的讲述,以及观察图片。

2、交流与商量。

〔1〕请学生交流课前从长辈处了解到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在小组内局部享。

随后分享各自的感想。

〔2〕教师巡视并且适当给予说明解释。

〔3〕针对教科书第37页的内容,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课前搜索资料,教师板书记录,并做出相关指导援助。

〔4〕老师小结“洋货〞在新中国的背景资料以及“洋货〞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

3、商量与思考。

“当年人们的生活要依靠这么多洋货,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想到:“这些在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甚至早已被淘汰不用了的生活用品,在那时大多是从国外进口来的,国内很少有工厂能生产这些产品。

说明了旧中国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落后。

〞4、教师总结。

虽然“一穷二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写照,可是毛泽东主席却说“中国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

穷则思变……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的文字,好画最美的图画。

〞这些带“洋〞字的物品大多是从国外输入进来的,国内生产这些物品的工厂寥寥无几。

小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3.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案3

小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3.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案3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
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师: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
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
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
(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光荣、扬眉吐气、骄傲……)
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
活动三: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_4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_4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是六年级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主要通过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成绩的今昔比较,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以后,对中国的屈辱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已初步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再学习本课就会更加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学生们对奥运会这一盛事比较感兴趣,这一课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就会有话可说,通过今昔的对比更能很较的理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与国学知识相结合进行学习,进一步激发兴趣,达到渗透与传承良好效果。

三、设计理念:以体验为基点,通过新旧社会分别在体育上三次成绩的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今昔比较,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辉煌战绩不仅能反映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能反映出中国正在崛起、国际声望日益提高。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拓展传承国学知识,激发报国志向。

五、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六、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中国运动员的参奥历史及图片,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和归纳。

教师准备:搜集申奥成功的视频资料,搜集运动健儿夺冠瞬间视图片资料。

搜集古代体育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品德与社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品德与社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教学内容: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举国上下欢庆的气氛,体会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教学准备:1、开国大典的录像资料。

2、学生搜集的国旗、国歌、国徽的相关资料。

3、教学中用到的各种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你的生日是哪一天,祖国母亲的生日呢?(1949年10月1日)
2、简介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引出开国大典
二、探究新知:
1、播放开国大典视频。

(1)学生回忆:刚才视频中人们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生交流。

(2)指导学生交流:人们为什么那么激动?
2、探究国旗国歌的来历
(1)学生交流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资料(2)国旗国歌的含义
(3)会议上为什么没有规定国徽的图案?
三、指导学生行为
四、课堂检测
五、总结全课。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_25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_25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腾飞的祖国由四个话题组成。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是主题一。

内容选择了一些让学生能感受、能理解、能进行比较的人、事,从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切入,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

“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介绍了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到申奥成功的过程,力图通过体育折射出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以两个世纪开端的两个事件,体现中国国际地位日益增强。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东亚病夫”的由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较为陌生,对于中国在旧社会参加奥运会的屈辱历程及《辛丑条约》这一历史事件缺乏了解。

因此,需要有大量的资料补充才能让学生体会由“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艰辛和骄傲,在两个世纪开端的两个事件中感受祖国国际地位在日益增强。

从而认识到国家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关系到每个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荣辱。

课时安排本课需2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2、初步感受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3、在对比中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通过活动养成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通过比较明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国力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由“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的对比,得出两个时期中国在国力上的不同,由同样是世纪的开端,相隔100年,中国人在世界面前却是截然不同的形象,认识祖国在发展、在富强国际地位在日益增强,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刘长春参加1932年奥运会录像、许海峰登上奥运领奖台上的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盛况录像及幻灯片、各国条约11份,谈判桌一张等道具。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与骄傲。

能力: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知识: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祖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其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搜集与中国奥运历程相关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我国奥运冠军的情况;收集我国近年来参与国际活动的报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23”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回顾申奥成功的激动时刻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什么?为什么一届体育运动会的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板书: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23)【设计意图:由申奥成功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了解中国人为什么对申办奥运充满了热情。

】活动二了解旧中国参加奥运的经历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当时的刘长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看到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你怎么想?使学生了解到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比赛条件很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小结:运动员的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落后的体育事业是旧中国实力软弱的真实写照,三次参加奥运会,带回的是中国人民的耻辱和痛苦。

(板书:综合国力弱)【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由于国力衰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的悲惨遭遇。

】活动三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1.[ 播放课件:许海峰夺冠]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说明什么?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吗?使学生看到新中国国力强盛,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条件极大改观,为取得好成绩提供了物质保证,体会到只有新中国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案[5篇模版]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案[5篇模版]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站起来的中国人教案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是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今昔比较——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以后,对中国的屈辱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初步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再学习《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就会更加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学生们对奥运会这一盛事比较感兴趣,这一课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就会有话可说,通过今昔的比较更能很好的理解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今昔比较,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辉煌战绩不仅能反映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能反映出中国正在崛起、国际声望日益提高。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回顾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从中感受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增强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教学难点:体会申奥成功以及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成绩更能体现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搜集申奥成功后全国上下一片沸腾的相关资料。

2、调查身边的人们对申奥成功的感受,并制成调查表。

3、搜集中国运动员的参奥历史及图片,并以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和归纳4、搜集近年来中国运动员参奥的成绩和图片、影像资料。

教师准备:1、搜集申奥成功的视频资料和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资料2、搜集许海峰、刘翔夺冠瞬间视频资料。

人教新课标道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2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道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2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立起来了;2,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3,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2,通过对比感知中国人站立起来了。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自觉地为祖国地发展和繁荣而努力。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和情感体验,感知中国人站立起来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准备2008申奥成功的录像;中国健儿夺冠激动时刻的录像;录音带。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情导入1,回味2008激动申奥成功的时刻(播放申奥成功的录像)2,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的成功,会牵动那1,观看录像2,思考回答问题激发兴趣温故知新么多人的心?对比感知“中国人站立起来了”1,小组讨论:(1)从1896-1948年中国参加的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从“1984-2004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表”中你看到什么?感悟到了什么?(3)2008年中国我国夺得得奖牌总数时多少?世界排名第几?2,小结: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丢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我们是体育强国了,我们中国人站立了!3,欣赏中国运动健儿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的录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播放《红旗飘飘》,与学生齐唱快速浏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欣赏画面深情齐唱通过对比感知,引发情感萌动和情感波澜,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_27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_27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课标版年级:六年级册别:第十一册章节: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2.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3.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准备:申奥成功视频歌曲《红旗飘飘》教学过程: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08。

1、2008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2008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

(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

让我们再来重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

(课件播放申奥成功欢庆的场面)2、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

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你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自豪与骄傲吗?)(再次播放欢庆的场面)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是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今昔比较——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发展的关注,促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一)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三)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骄傲。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二)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申奥成功、2008年奥运会、奥运历程、部分体育健儿奥运会获奖的影像等资料。

(二)学生准备:收集中国申奥成功的资料,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图片、影像资料,以及近年来中国参加各种国际活动的相关报道。

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回顾,导入新课2001年7月13日,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揭晓,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从五个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段视频(播放中国申奥成功视频)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时,举国欢腾,世界把目光转向中国。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呢?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这是一种民族耻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⒊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xx。

⒈xx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xx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

(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将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将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

让我们再来重
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

⒉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

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课件演示申奥的条件与要求)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你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自豪与骄傲吗?(再次播放欢庆的场面)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先在小组里和伙伴们说一说吧。

看到大家说得热火朝天,我们班的小记者可坐不住了。

瞧,她来采访大家啦!(小记者随机采访同学们,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想说些什么?)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
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⒈(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解放前已经举办了14届,而偌大的中另仅参加过三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纪录”,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在奥运会上,中国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令人痛苦的屈辱和讥讽……
⒉(出示1932年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图片)这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中国第一飞人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参加了。

可是由于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根本无法正常训练,
再加上在海上漂泊了21天,使他疲惫不堪,中国第一飞人在两项比赛中,预赛即被淘汰。

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贫穷落后,使得第一个中国选手就这样告别了奥运会,大家想想,刘长春面对失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祖国强大,我就可以正常训练,如果祖国富强,我就不会在海上漂泊那么多天,就能以良好的状态参加比赛,为祖国争光,为我们中国人争光。

真希望祖国强盛,我要证明给世界看,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⒊是啊,刘长春是多么盼望我们的祖国能富强起来,我们中国人站起来,站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向他们展示我们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啊!52年后,刘长春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出示23届奥运会开幕式,师解说书59页第三段内容)(播放许海峰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激动人心的场景)在此次奥运会上,许海峰一声清脆的枪响,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

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此刻,许海峰心里在想着什么,他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
⒋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共赢得了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解放前的“零的纪录”,到84年的金牌榜第的名,是什么带来了这么大变化?
⒌是啊,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被人歧视,任人欺凌的弱国了,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了。

(逐幅出示女排夺冠图,刘翔夺冠图……)师生共同回顾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

⒍(出示1984——2004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表)日渐富强的祖国,在奥运会上一路走来,留下许多辉煌的印迹。

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运
动员夺冠的事情,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赶紧把你们课前收集的奥运会上精彩瞬间的图片、文字、纪念物品先在小组交流交流吧。

⒎小组代表展示小组交流整理成果,可以讲故事,出示图片讲解,讲纪念品的意义,同时表达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的心情。

⒏(逐幅出示奥运会上精彩瞬间,配上《五星红旗》的歌曲)当国际体育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了五星红旗的时候,世界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赛场上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还看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

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

让我们用一首小诗,一两句歌曲或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来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吧。

⒐(点击课件)有一位香港的歌手像大家一样深深热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他用歌声表达了他的这份深情,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抒发一下这份爱国之情吧。

(播放《我的中国心》)
三、百年反差,感受强大。

⒈体育的兴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祖国的强盛,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无能衰弱(出示签定《辛丑条约》图)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在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外国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等12个重要地区,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健国家。

⒉(出示2001年亚太会议图)百年后我们祖国又迎来了各国首脑,而这次却是在我们祖国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会议主题是:新
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这么重要的会议在中国举办,这么多重要的国家首脑聚集上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祖国一天天强大,祖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的祖国已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鲜活事例,体验强大。

⒈逐幅出示62页四幅图,并配上讲解。

师生共同感受~!最后四幅图定格在画面上。

⒉大家还从哪些渠道知道有关祖国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的报道,赶快来向大家说说吧。

(从互联网,电视媒体,报纸杂志……我知道了……)是啊,从这些大众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祖国的强盛,让我们越来越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走进生活,领略强大。

⒈介绍世博会自从1851年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起,世博会就一直在发达国家轮流举办,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xx年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改写了世博会从未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历史,全面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影响。

⒉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地位日益提高,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呢?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一起来交流交流,让我们分享一直祖国强大的幸福与骄傲吧。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反馈)
四、回顾总结,升华感情。

从解放前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一天天强大起来。

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的雄鹰”,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各个方面都大大提高了。

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让我们不尽
要大声欢呼“中国人站起来了!”那么日益强大的祖国,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经济得到了哪些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哪些改善呢?让我们到下一节课去探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