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生唐诗鉴赏

合集下载

《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蜀道难》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绝壁之险,还是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深受学者好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作品简介《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

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本文目前收录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课。

蜀道难唐代: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词句注释(1)《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吁嚱:三个都是惊叹词。

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难以考证。

探讨李白人生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

探讨李白人生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

探讨李白人生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
一、青少年时期(公元701年-725年)
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迁居四川
江油。

这一时期的李白,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受儒家文化
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功名显赫的官员。

代表作有《夜泊牛渚怀古》、《早发白帝城》等。

二、仕途起步时期(公元726年-744年)
公元744年,李白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作品以咏史抒怀为主,表现出对功名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忧虑。

代表
作有《将进酒》、《行路难》等。

三、仕途失意时期(公元745年-755年)
由于政治斗争,李白在公元755年被迫离开朝廷,开始了长达
十年的流放生涯。

这一时期的李白,对仕途失望,对民生疾苦有了
更深刻的体会,诗歌创作转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


表作有《蜀道难》、《边词》等。

四、晚年时期(公元756年-762年)
公元762年,李白在安徽当涂逝世。

这一时期的李白,经历了
人生的曲折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他的诗歌作品更加深沉,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感慨。

代表作有《月下独酌》、《静夜思》等。

总之,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作品成为了中国
文学的瑰宝。

通过对李白人生四个阶段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他的诗歌创作,领略他那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古诗词鉴赏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古诗词鉴赏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古诗词鉴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题北榭碑》是由李白所创作的,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唐代: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译文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注释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

钦:当是史郎中名。

一作“饮”。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

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迁客:被贬谪之人。

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

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赏析本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

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

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

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

唐朝诗人李白的详细介绍及诗歌鉴赏李白游览名山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因为文学这种东西不像是武功,不服打一架就行了,两人擅长的类型不同,读者的喜好不同,根本很难分出一个高下来。

而有趣的是李白、苏轼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才子,他们的风格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也是因此,才经常被拿来比较。

但是细细来看李白和苏轼又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从唐诗和宋词的风格来看,唐诗的气度更加豪放,而宋词则显得更加闲淡,这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分不开的,李白生在盛唐时期,他是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就像是天马行空,常人很难想象,其中流露出的少许仙气就足以让常人仰望了,而且他的诗歌之中体现了他的自由、不羁的性格,所以被称为诗仙。

而苏轼则是出生在宋朝,宋朝时期各种文体的形式都有着发展,诗这种形式已经不可能超越唐诗了,所以另辟蹊径,开发出了宋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苏东坡则是宋词的巅峰。

两人虽然都是奇人,但是李白的奇在于他的诗歌的意向高远,不似凡间,色彩斑斓,缤纷壮丽,有着超越现实的气度,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自由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就像是烈酒一样。

而苏轼最大的奇在于无论什么处境都能有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能够用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态度来对待。

所以说这两个人其实没有什么高下之说,各有所爱罢了,但是这两个人又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谁,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失色不少。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李白,想必大家对这个人物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

李白一生博闻多识,写下了许多飘逸优美的诗歌。

李白所写的诗,用词精美,字里行间充满了飘逸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无愧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这一称号。

李白的雕像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出生在公元701年,出生的地点大约是在西域的碎叶城。

李白从小便十分的聪慧,五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背诵六甲,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神童。

等到李白十五岁时,他出口成章,写得一手好诗。

李白写的'诗受到了当时上层名流的赏识,李白也变得愈发有名了。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古诗词鉴赏怎么做会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鉴赏《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

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

这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大赦放还。

九死一生,喜出望外,赶忙返至江夏。

希望朝廷还能用他。

但是他在江夏滞留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

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

两人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数十年愤懑,一齐涌上心头。

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阻挡湘水不能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仿佛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

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

他要铲去君山,实际上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情。

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能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然而,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似乎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生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这两句诗,既是实写自然景色,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表达他实写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解忧的愿望。

独坐敬亭山赏析

独坐敬亭山赏析

独坐敬亭山赏析篇一:独坐敬亭山赏析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此二句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个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显然是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可以想见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

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

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回肠荡气。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

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

送别古诗词鉴赏

送别古诗词鉴赏

送别古诗词鉴赏送别古诗词鉴赏1《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慢慢消逝,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合称“李杜”。

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

送别古诗词鉴赏2送别:王维朝代:唐朝【作品原文】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作品翻译】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漂浮。

【作品解释】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君酒:劝君饮酒。

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里。

之,往。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chuí)。

归卧:隐居。

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边缘。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但:只。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

一、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

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也许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

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

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对友人的关切、爱惜的深情厚意。

《秋浦歌 炉火照天地》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秋浦歌 炉火照天地》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秋浦歌炉火照天地》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秋浦歌·炉火照天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四首。

此诗是颂赞冶炼工人的正面作品,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因其在浩瀚如烟的古典诗歌中较少见而更加珍贵。

全诗展示了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

在诗人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作品原文:秋浦歌⑴炉火照天地⑵,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⑶,歌曲动寒川。

词句注释: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炉火:唐代,秋浦乃产铜之地。

此指炼铜之炉火⑶赧郎:红脸汉。

此指炼铜工人。

赧:原指因羞愧而脸红,此指脸被炉火所映红。

白话译文: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创作背景: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

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

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两岸,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

《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

一说此诗大约天宝十二年(753年)。

作品鉴赏: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旧注有的解释为炼丹之火,有的说是渔人之火,这些说法都不妥当。

清人王琦认为是冶铸之火,这个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

因为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多矿,尤产银产铜。

冶炼之炉火,红光冲天,故能照耀天地。

紫烟独具色彩的美感。

李白诗歌赏析200字

李白诗歌赏析200字

李白诗歌赏析2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李白诗歌赏析200字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内容】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李白唐诗鉴赏

李白唐诗鉴赏

李白唐诗鉴赏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自然清新,音律和谐多变,形成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独特风格,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一、创作背景简介二、《将进酒》全诗鉴赏三、《将进酒》鉴赏四、李白《将进酒》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五、《将进酒》在情感基调上的特色六、《将进酒》在艺术结构上的特色七、《将进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八、《将进酒》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九、《将进酒》中体现出来的积极乐观、昂扬奋进的人生态度十、《将进酒》中体现出来的感情深挚、高亢激越的爱国热情在艺术结构上的特色,是与酒、月、风、花等意象紧密相联的,使得整首诗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而又耐人寻味,同时,也更增加了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二、《将进酒》全诗鉴赏三、《将进酒》鉴赏四、李白《将进酒》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五、《将进酒》在情感基调上的特色六、《将进酒》在艺术结构上的特色七、《将进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八、《将进酒》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九、《将进酒》中体现出来的积极乐观、昂扬奋进的人生态度十、《将进酒》中体现出来的感情深挚、高亢激越的爱国热情在艺术结构上的特色,是与酒、月、风、花等意象紧密相联的,使得整首诗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而又耐人寻味,同时,也更增加了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1、《将进酒》赏析之一赏析之一:开头,把“悲愁”二字摆到句首,直接触目惊心地写出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

第二句就由这个开始,接下去“人生得意须尽欢”,把“得意”和“欢”连缀起来,构成了排遣郁闷的壮语,“须尽欢”三字把诗人放在这一宽阔的场面中,便把一种痛快淋漓的气势引向笔端。

他要以狂歌当哭,借酒消愁;他要借酒抒发心中无限的悲愤和感慨,只有这样才能够开拓出自己的心胸。

这样豪迈奔放的风格,这样通脱飘逸的笔墨,正是李白性格、情感、人生态度的艺术反映。

2、《将进酒》赏析之二赏析之二:颈联是诗人感情爆发的顶点,“天生我材必有用”,古人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诗人才敢说自己也是“天生”的“人才”。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

李白的诗及其赏析李白的诗及其赏析导语:唐诗宋词。

唐代以诗歌为盛,而诗中通达者无非诗圣诗仙。

诗仙李白的诗歌多潇洒隽永,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赏析一下,这位大神的作品吧|!1、《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作品赏析【简析】:燕,指今河北北部的辽宁一带,当年是戍边之地;秦,今陕西一带,系征夫们的家乡。

作品将少妇的心态刻画的逼真细腻。

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作描摹思妇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

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

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

“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

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

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平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

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

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

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

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

“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李白唐诗三首鉴赏精选

李白唐诗三首鉴赏精选

李白唐诗三首鉴赏精选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赠崔司户文昆季唐代:李白双珠出海底,俱是连城珍。

明月两特达,馀辉傍照人。

英声振名都,高价动殊邻。

岂伊箕山故,特以风期亲。

惟昔不自媒,担簦西入秦。

攀龙九天上,忝列岁星臣。

布衣侍丹墀,密勿草丝纶。

才微惠渥重,谗巧生缁磷。

一去已十载,今来复盈旬。

清霜入晓鬓,白露生衣巾。

侧见绿水亭,开门列华茵。

千金散义士,四坐无凡宾。

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路傍已窃笑,天路将何因。

垂恩倘丘山,报德有微身。

酬张司马赠墨唐代:李白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

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

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唐代: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诗人思想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

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长干行》李白唐诗译文及鉴赏《长干行》全诗赏析

《长干行》李白唐诗译文及鉴赏《长干行》全诗赏析

《长干行》李白唐诗译文及鉴赏《长干行》全诗赏析《长干行》由李白创作,全篇通过人物的独白,辅以景物相衬,把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诗的情调爽朗明快,真挚动人,且还带点故事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长干行》作者:李白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长干行》【注解】1.妾:古代妇女自称。

初覆额,指头发尚短。

2.剧:游戏。

3.骑竹马:儿童游戏时以竹竿当马骑。

4.床:指的是井边的护栏,《静夜思》中的也是这个意思。

弄:逗弄。

5.无嫌猜,指天真烂漫。

6.羞颜句:指结婚后,就一直含着羞意了。

详见下面的低头两句。

未尝:《全唐诗》校作“尚不”。

7.始展眉:意谓才懂得些人事,感情也在眉宇间显现出来。

8.愿同句:意谓愿意永远结合在一起。

尘与灰,犹至死不渝,死了化作灰尘也要在一起。

9.抱柱信:相传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届时女子不来,潮水却至,尾生为表示自己的信实,结果抱着桥柱,被水淹死。

事见《庄子·盗跖》。

《战国策·燕策》也以此为信行的范例。

10.岂上句:因深信两人的情爱都是牢固的,所以自己决不会成为望夫台上的人物。

望夫台,类似的望夫石、望夫山的传说有好几处。

李白《将进酒》诗词译文及鉴赏

李白《将进酒》诗词译文及鉴赏

李白《将进酒》诗词译文及鉴赏《将进酒》是由李白所创作的,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译文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将进酒》注释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李白诗歌赏析

李白诗歌赏析

李白诗歌赏析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词句注释⑴天门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白话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2]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发的。

[2]作品鉴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huai)”。

“月黑风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huai)”这样读起来才押韵。

因此在《回乡偶书》中的两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五种说法。

⑴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⑵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诗词赏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诗词赏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导语】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号“谪仙⼈”,是唐代伟⼤的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合称“⼤李杜”。

李⽩有《李太⽩集》,诗作多为醉时所写,代表作有《望庐⼭瀑布》《⾏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帝城》等。

下⾯是为⼤家带来的李⽩《与夏⼗⼆登岳阳楼》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与夏⼗⼆登岳阳楼 唐代:李⽩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去,⼭衔好⽉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杯。

醉后凉风起,吹⼈舞袖回。

译⽂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远处的⼭峰⼜衔来⼀轮好⽉。

在⾼⼊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回。

注释 夏⼗⼆:李⽩的朋友,排⾏⼗⼆。

岳阳楼:坐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丘上,“西⾯洞庭,左顾君⼭”,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三⼤名楼,于716年(开元四年)扩建,楼⾼三层,建筑精美。

岳阳:即岳州,以在天岳⼭之南,故名。

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下榻:⽤汉代陈蕃礼徐穉、周璆事,见《春陪商州裴使君游⽯娥溪》诗注。

⾏杯:谓传杯饮酒。

回:回荡,摆动。

赏析 乾元⼆年(公元759年),李⽩流放夜郎,第⼆年春天⾄巫⼭时遇赦,回到江陵。

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诗。

诗⼈⾸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岳阳,这⾥是指天岳⼭之南⼀带。

天岳⼭⼜名巴陵⼭,在岳阳县西南。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南⾯⼀带,⽆边景⾊尽收眼底。

江⽔流向茫茫远⽅,洞庭湖⾯浩荡开阔,汪洋⽆际。

这是从楼的⾼处俯瞰周围的远景。

站得⾼,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尽”、⼀“迥”、⼀“开”的渺远辽阔的景⾊,形象地表明诗⼈⽴⾜点之⾼。

这是⼀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法,不正⾯写楼⾼⽽楼⾼已⾃见。

唐诗《子夜秋歌》赏析精选十篇

唐诗《子夜秋歌》赏析精选十篇

唐诗《子夜秋歌》赏析精选十篇篇1:李白唐诗《子夜秋歌》赏析【作者简介】李白(7XX月8日—762年XX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篇2:李白唐诗《子夜秋歌》赏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韵译】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赏析】诗题又作《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

这里所选是第三.四首。

六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即有《子夜四时歌》,因属吴声曲,故又称《子夜吴歌》。

此体原为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独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有时代之新意。

笼统而言,这首诗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

“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

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

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

李白唐诗名篇赏析

李白唐诗名篇赏析

李白唐诗名篇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首送别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鉴赏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李白早期的诗作大部分为描写风景、记录 自己云游各地的写景诗,而少部分是表达 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渴望。他 的诗风十分清纯,带有大自然的气息。
李白中期诗作与赏析
代表作: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 赏析:这是李白为挚友贺知章还乡时写的一首送别诗。李 白在诗中回忆了与贺知章相识相聚时的种种欢乐,但是岁 月流逝,人事沧桑,李白这次重游越地,是想与挚友再次 畅饮,但贺老已去,但他们的真挚友情,长留心间。
结论
• 李白晚期社会动乱,朝廷腐败,他云游各 地,诗风十分豪放,有的诗也表达了对社 会朝廷的不满以及报国无能的惆怅之意。
李白早期诗作与赏析
代表作: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以半 轮明月引入。前两句的景物的描写,令人回味无穷。 后两句反映了内心对乡土的恋恋不舍。这首七言绝句, 全首诗也就28个字,这首诗中又包括了4个地名,在剩 下的仅有的16个字中,作者简练而又详细全面的写出 了离乡的不舍
李白简介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诗 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 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 艺术的完美统一。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 等手法综合运用,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一 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到 处游历,就是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 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 漫游,却一事无成。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 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 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李白反权贵的思想 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 的。
李白的诗风特点
早期诗作及诗风特点
中期诗作及诗风特点 晚期诗作及诗风特点
李白早期诗作与赏析
代表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这首诗是青年李白在山中大明寺习读时所作。 全首诗前六句一直在写山中的景色,“时见鹿”又 以动衬静,写出了大明寺及其宁静、超尘脱俗。整 首诗没有一句在写道士,也没有一字在写不遇。而 句句都在叙述去山中访道士而不见一事。
• 赏析:“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霓裳羽 衣一般,簇拥着她那玉容。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 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 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 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 想象忽又腾到玉山、瑶台、月色来映衬花容人面,令人叫 绝。
• 赏析:李白有远大抱负,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 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 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 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有侧面烘托。
清平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总结
• 通过研究李白的诗作我们了解了一位人生 阅历丰富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早年年轻气 盛,云游山水;中年进城做官,十分得意, 受到排挤。在晚年,他再次寄情于山水, 在山水诗中也有的表达了报国无能的无奈。
我们的分工
• 文字资料:徐亦舒、卢祎玮、张子沣、乔 丹 • 图片资料:万寅敏、徐之衍 • PPT制作:毛信然
结论
• 李白中期正当他在朝做官之时,所以他的 诗歌多为抒情,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 崇高希望,这时正是他的诗歌登峰造极之 处。诗风十分浪漫,富有想象力。
李白晚期诗作与赏析
代表作: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这首诗写于被贬之后,“古来圣贤皆寂寞”表达了自 己怀才不遇的境遇,以及一种豪放的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