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2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9350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8.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五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味;2. 通过想象,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3.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课初五分钟展示:(一)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搜集的写景色的古诗师借助评价表进行评价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学期咱们学校要举行“古诗词吟诵”大赛选拔活动,要求吟诵要有节奏,有韵味。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21课《古诗三首》的《枫桥夜泊》,评选出诵读展示之星,参加学校的”古诗词吟诵”选拔,比比看,你在哪一级?1.能把古诗读准确,试着背诵(合格级)2.能说出诗意,并能读出感情、读出节奏(优秀级)3.能结合诗意及写作背景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卓越级)三、学习过程(一)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咱们先走进《枫桥夜泊》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师小结,带着感悟齐读课题活动一:生自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活动二:生展示古诗的诵读,比读,齐读师:通过诵读,你觉着想表达什么?生:愁师:愁眠啊愁眠,睡不着,那么看到了什么让他这样忧愁呢?让我们借助解释来看看师怎么表达他的愁绪的?任务二:借助解释,理解诗意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解释,大体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活动二:小组展示师预设:(1)生展示前两句时师:因为“愁眠”,他看到了什么?生:月落、江枫、渔火、霜师:谁来说一下对江枫、渔火的理解。
生:解释师:暗夜中,又听到了什么?生:乌啼师:请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并给你的同桌描述一下。
师:乌啼声传到了耳朵里,此时此刻睡觉了吗?能把这种愁绪通过你的吟诵表达出来吗?生读师:愁绪还没表达出来?谁还想读?师:你把看到的景物读重了,语速慢下来了,声音低下来,愁绪就有了?咱们一起读这两句。
(2)后两句师:在这万籁俱寂,诗人愁情满怀、夜不能寐的时候,诗人又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钟声师:这半夜的钟声述说着什么?生汇报师借助课件总结把你的感悟读出来,生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1a99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5.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2、丰富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自读自悟,理解诗意,然后充分发挥想象。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借助教师的点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进行突破。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
一、激情导入二、资料交流1、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教师简介古诗作者。
三、自读自悟1、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注意诗的节奏。
2、学生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4、学生初步感知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四、检查效果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图画。
一、复习导入指名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二、精读赏析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质疑,讨论问题。
三、想象诗境四、迁移拓展五、课堂小结〖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枫桥夜泊》2、欣赏《灵隐钟声》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感受音乐,了解中国的传统的寺庙文化。
[智育目标]:能有较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演唱《枫桥夜泊》。
[素质发展目标]:了解与钟声有关的故事,历史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2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2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20535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e.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2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描绘了作者在枫桥夜泊时所见所感。
本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通过学习本诗,学生可以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词。
但是,对于《枫桥夜泊》这篇课文,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可能还有些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难点:课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以及作者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背诵。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文件,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
然后,呈现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课文,解释生僻字词,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如作者的观察角度、描绘的景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诗人的语气和情感。
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行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处在作者的位置,会写出怎样的诗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体会诗歌的魅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并尝试解释课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7c20a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8.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课程背景•适用年级:五年级•课题:古诗鉴赏•教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生平。
2.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重点1.了解《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
2.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背诵并朗读古诗《枫桥夜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通过引言导入《枫桥夜泊》的主题。
2.背景介绍:介绍古诗《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
3.课文鉴赏: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古诗,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4.诗歌朗读:让学生诵读古诗,并进行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1.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诗歌赏析:让学生分享各自的理解,交流思维。
3.言之有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第三课时1.诗歌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枫桥夜泊》,并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展示。
2.思维拓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深入探讨古诗中的寓意。
3.课堂小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学习要点。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枫桥夜泊》,旨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表达,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领略古诗之美,感受诗意生活。
参考资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原文此为参考教案,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适度调整。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68e87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5.png)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枫桥夜泊》,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学习并理解《枫桥夜泊》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诗歌的美。
3.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枫桥夜泊》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诗歌的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文文本。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枫桥夜泊》的兴趣。
2. 初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情感。
3. 研读: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4. 朗读:学生齐读或个人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5. 讲解:教师对诗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6. 练习:学生进行诗歌默写和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枫桥夜泊2. 意境:江南水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3. 情感:愁、孤独、寂寞4. 意象: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5. 修辞:对仗、拟人、比喻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对本课的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枫桥夜泊》的意境。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同时,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诗中的难点讲解还不够详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3210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3.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领悟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解题:2、()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躁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一首诗让张继名垂千古,世界闻名。
3、展示书画,歌“枫桥夜泊”不朽失眠著佳作,千古名篇天下传!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古诗,品读“入境”。
1、读准字音,你读出什么感受?(凄凉……)2、师范读,生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3、这首诗写了些什么景物?(生答)1)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2)霜,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
品读这两句诗霜满天,地上霜(清冷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什么?(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5、江枫“对”?——面对,相伴。
“对”是什么意思?此时,谁与谁对?谁和谁相伴?江风和渔火相伴。
张继有人相伴吗?体会了张继什么心情?(寂寞)6、“眠”——睡了?谁“眠”?江枫、渔火、船家、周围的一切都睡了。
诗人怎么样?(难以入眠)7、后半句1)“客”思乡寂寞钟声响起(课件)讲解作者遭遇,抓文眼“客”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想法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想(体会寂寞愁苦)。
2)诗人在想什么?你能用语言表达作者的这种忧伤呢?不能,只能来读!三、读整首诗,诵读悟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077b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9.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简介《枫桥夜泊》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诗,是唐朝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离开长安途经寒山寺时所创作的。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等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满尽愁绪。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
2.抓住诗人笔下的景物,通过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借助、感情朗读、想象,体会张继忧愁至深的情绪。
3.初步学习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抓景,了解背景,想象等方法体会张继的愁苦。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古代的大诗人在夜晚又会做些什么事呢?文人墨客们极具浪漫情怀,他们或与清风为伴,或与明月为友,或与夏蝉和鸣,或与冬雪对话......他们以诗记美景,用诗表情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夜晚故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诗,板书枫桥夜泊,唐,张继。
【设计意图】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很好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二)解读诗题,整体感知。
1.诗题是诗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你能读懂什么?2.将诗人与题目连起来一起说一遍。
诗人张继夜游于江上,随后,他把船停靠在了枫桥边……3.在你的脑海中,又产生什么疑问呢?【设计意图】《新课标》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因此,以简洁的语言,运用将作者与诗题结合概括内容的方法,实现用教材教。
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e11f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e.png)
教案: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了解作者张继及其创作背景;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欣赏和表达能力;学会从古诗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古诗内容:介绍《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解析诗句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诗人通过描绘夜晚泊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漂泊的孤独之情。
2.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诗句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文化拓展:介绍古代诗词中的“夜泊”主题,让学生了解古人在夜晚停船泊岸时的情景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枫桥夜泊》;理解诗句的意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解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枫桥夜泊》的插图,引导学生欣赏夜晚泊船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朗读、欣赏和表达能力。
4. 讲解与解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5. 课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枫桥夜泊》2. 作者:张继3.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枫桥夜泊》这首诗,并注解其中的重点词语。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写自己对于“夜泊”的感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d4e3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e.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学情分析: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争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其一是让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过程中的质疑,激起解惑的兴致与情绪,引发学生思维的“野马”在言语材料的“草原”中东奔西突;其二,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在与言语材料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其三,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
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张继选词炼字的妙处,其中包括“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等6个意象,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位异乡游子在一个深秋夜晚的忧愁,孤独与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它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
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古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你们知道吗,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城西,有一座桥,这个桥叫枫桥,在离枫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寺庙,这个寺庙就叫寒山寺。
一座桥,一座寺,看似很平常的地方,凡是去苏州市的人大多要去看一看枫桥,要去听一听寒山寺的声音,甚至日本、韩国的朋友都特地来到中国苏州亲耳聆听一下那儿的钟声,用手抚摸一下那儿的桥,这是为什么呢对,这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写了一首有名的诗,叫做《枫桥夜泊》。
这首诗,千百年来,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读诗题,理解诗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c06a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9.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枫桥夜泊》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作者张继通过描绘枫桥夜泊的场景,表达了旅途中的愁思和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诗歌的语言和节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对学生来说仍有难度,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思乡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手段,营造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诗文的世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诗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朗读等。
2.诗文资料:收集与《枫桥夜泊》相关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枫桥夜泊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播放诗文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诗文,学生自读,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解读诗文内容,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模仿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然后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背诵诗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e524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收集作者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1、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2、读诗题,理解诗题。
3、创设情境,教师激情诵读。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再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
1、抓住“客”字,理解诗人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之愁。
2、介绍作者,补充资料,理解诗人人生求索之愁、忧国忧民之愁。
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4、从哪些景物中,你能感觉到诗人的忧愁?5、创设情境,朗读、背诵。
(四)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1、你想对满怀愁绪的诗人说些什么?2、在诗意的氛围中,齐声诵读诗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2】篇〗《枫桥夜泊》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课件2、学生准备: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收集写“愁”的名句,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1、请学生背诵积累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
在学这首诗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幅图。
出示课件:现代苏州枫桥师述:这是苏州一座很有名的桥,叫枫桥。
每天这里都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来领略枫桥的诗情画意。
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93bcb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a.png)
教案: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枫桥夜泊》。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内容1. 诗文内容:《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枫桥夜泊时所见所感。
全诗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生字词: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正确朗读、背诵《枫桥夜泊》。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欣赏古典诗词,感悟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多媒体课件。
(2)黑板、粉笔。
2. 学具:(1)课本。
(2)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枫桥夜泊》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学生齐读诗文,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注意字音、字形、字义。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诗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文,理解诗人所见所感。
(2)学生合作探究,深入体会诗文的意境。
4. 欣赏古典诗词(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感悟诗词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5. 朗读、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诗文。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背诵。
六、板书设计《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枫桥夜泊》,注意字迹工整。
2. 家长辅导孩子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1a913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
3、朗读训练,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幻灯机、幻灯、朗读录音、颜料教学过程一、谈活导入,揭示课题。
师:大家熟知唐朝的诗人有哪些?生:李白、杜甫生:白居易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位诗人——张继,了解这位大诗人的同学可以自由地来向大家介绍。
生;他写的诗歌多愁善感。
生:他的诗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师(相机以补充):《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伤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
二、自由读诗,了解诗意。
1、教师出示幻灯片。
2、出示学习方法。
1自由读诗。
2根据注解上台讲诗句的意思。
3、生朗读古诗。
4、生上台讲诗句。
生A:我知道“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是:生B:我知道:5、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
三、深入读诗理解思想感情。
1、听录音范读,画节奏。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师:诗歌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生:月亮生:乌鸦3、师:看着幻灯片,背诵诗歌,告诉老师这幅图该涂上明快还是阴沉的色彩。
生:阴沉师:表现阴沉的色彩该用什么颜色?生:蓝、灰生:淡绿、黄4、请学生将幻灯片上色。
5、师:这样的.图画,这样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哀愁。
生: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忧伤。
生:表达了作者的痛苦。
生:表达了作者的失望。
6、师总结:大家从诗句中的哪些景中读出这份情感?说一说。
7、生发言,师归纳;月西沉,乌鸦噪,清霜寒给人凄清的感受。
江枫摇、渔火闪、人独卧、无泫眠感知了诗人忧愁。
寒山寺、夜半钟、敲客船、落心头,深知诗人心境凄凉。
师:这样浓浓的哀愁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来。
生:用低沉的语气。
生:用压抑的语气。
生:用缓慢的语气。
8、指导朗读,师范读(以下带点的为重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6fed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f.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歌画面3、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了解诗人情感四、教学过程:1、导入孩子们,很高兴今天能够与大家一起在这里学习。
今天,宦老师要带着大家在诗歌的殿堂里徜徉,一起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魅力。
钟声,自古以来在诗歌中就是一种很独特的意象。
低沉、悠扬的钟声,缠绵悱恻,总能引起文人墨客的无限共鸣,低吟浅唱。
清代诗人王士祯这样写道——生:(读)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代高启如是说——生:(读)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宋代陆游曾感慨——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无尽的追思,只因一千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名叫张继的少年在此写下的不朽诗作——《枫桥夜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枫桥夜泊》,聆听张继的袅袅思绪······2、解释诗题读题(读)谁能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生:夜晚,在枫桥边上停泊。
非常不错,孩子们,我们在解释诗题的时候,就应该先解释每一个词,再用通顺的话将这些词串成一句完整的话。
3、自学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不过,还需要你们先自学,请看自学提示(ppt),请一位同学念给大家听一听自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诗意。
学习方法:1、放声朗读。
2、结合资料。
3、同桌交流。
4、批注重点词意。
现在,大家明确要求了吗?好,开始。
(6分钟)4、检查自学,理解诗意完成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吧。
生:(读)谁来点评一下?生:(点评)我们说,读诗不光要读准、读通,还应该读出节奏,融入感情。
谁再来试一下?生(读)让我们全班一起读一遍(读)看着你们读得那么有滋有味,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93bb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4、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忧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目1、你失眠过吗?什么情况下失眠的?老师也失眠过,晚上睡觉时当我们某种情绪特别强烈时就容易失眠。
2、出示课件,在13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唐朝有一位叫张继的诗人(板书)他也失眠了,就在他失眠的那个晚上,他写下了一首诗。
这首诗竟然让他名垂千古,让一座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众多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古今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他的失眠还被后人誉为“不朽的失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失眠之作《枫桥夜泊》(板题)3、学习多音字:泊。
这个“泊”字还有一个读音,出示:再来读一个词“水泊梁山”,还可以组“血泊”“湖泊”“枫桥夜泊”的“泊”是“停泊”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说?(夜晚,张继把船停泊在枫桥旁边。
)那是一个古老的石桥,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
来,咱们再读课题!二、简介诗人,读通诗句。
1、张继,(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2、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就让我们走进那个古老的枫桥,走进那个宁静的夜晚。
3、播放课件,师配乐范读。
4、请你们试着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从大家刚才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学习古诗的热情!谁来第一个读古诗?正音,注意平翘舌音。
(师鼓励表扬:谢谢你给大家开了个好头!谁再来?有模有样,不错,你来!你的声音真是太美了,太好听了!你读的很有味道!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读的有板有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b3d1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7.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孤寂与忧愁。
3、认读生字。
活动准备:《枫桥夜泊》课件、古诗作业纸活动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有时挂在树梢,有时挂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2.师:小朋友你们猜出来了吗?那月亮在什么时间出现呢?秋天的夜晚景色很美,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二)、出示《枫桥夜泊》古诗视频,幼儿欣赏,初步感知古诗。
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古诗所写的景象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幼儿自由回答。
2.呈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分句,并讲解本句含义: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秋霜。
3.呈现“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分句,并讲解本句含义(诗人坐在小船上,看到周围有些什么景象?)江边的枫叶若隐若现,江中鱼火点点,照着我的愁,我怎能安眠。
4.呈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分句并讲解诗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5.呈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分句,并讲解施迤崇拜的钟声是在什么时候传来的?夜半十分沉沉的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里。
(三)、听了解释,那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四)、教师领读,幼儿跟读。
(五)、古诗接龙游戏:教师说古诗名字,幼儿接龙可以(分组也可以分男女)(六)、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这首古诗的题目叫什么?师:作者是谁?师: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28a7c5f8c75fbfc77db265.png)
《枫桥夜泊》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并背诵《枫桥夜泊》。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引导学生以乐观的心态走出忧愁困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并理解诗句意思。
难点:通过诗句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并学会乐观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与生一同欣赏《涛声依旧》1、师:这首歌好听吗?生:好听。
2、师:大家对这首歌不太了解,这是九十年代初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座各位学生那时还未出生,不熟悉有情可原。
著名歌手毛宁因唱这首歌而红遍大江南北。
它的歌词是根据一首古诗改编的,那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关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生1:枫桥在哪里……枫桥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这座桥叫做枫桥?……4师:其实,一座很普通的石拱桥,它横跨在枫江之上。
曾名封桥,为古代水陆交通要道,设护粮卡,每当漕粮北运经此,就封锁河道,禁止别的船只通行,故名之为‘封’。
张继首称之为“枫桥”。
这一称呼很快为人所接受,于是便易“封桥”为“枫桥”,相承至今。
夜──泊?“夜”是什么?(夜晚),“泊”呢?(停泊),多音字,那“夜泊”就是──?现在,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讲一讲诗题的意思吗?生2: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旁边。
5师:很好!谁把船停泊在枫桥?生:作者张继。
介绍一下作者6师:就在那个晚上啊,他写下了这名扬千古的诗句。
来,咱们再读课题!生3:枫桥夜泊!师: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
(板书:枫桥夜泊,唐.张继)二、自主学习交流汇报(一)、出示导学提示,结合提示内容来完成学习任务1、自由读诗,同桌再互相听读,达到读准、读熟、读流畅。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
在小组内交流,试着讲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互相纠错。
3、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诗句中哪些词句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4、诗句中描写了作者看到的哪些景物,听到的哪些声音?你看出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二)、独立学习、思考(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朗读1师:师:好的,停下,抬头,挺胸,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fa6e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f.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泊”、“愁”。
2、指导朗读,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并背诵《枫桥夜泊》。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
一、导入新课,解诗题。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枫桥夜泊》。
2、谁能告诉我诗人是在哪里写这首诗的?3、是的。
谁会来解释一下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枫桥在哪儿?泊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谁写的呀?二、了解诗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张继)2、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张继?指名读PPT上内容。
(出示有关张继资料:张继,唐代诗人,湖北襄(xiānɡ)阳人。
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距今约1200年,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枫桥夜泊》。
)三、初读古诗1、弄懂了题目的意思,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读这首诗了。
我们先来把这首诗读熟。
2、出示自读要求:读书小提示:①自读第一遍,读准字音。
②自读第二遍,读出节奏(提醒:七言诗可以按照4-3来停顿)。
③第三遍同桌互相读,互相听,相互检查一下,生字读音有没有错误,如果有帮助纠正一下。
师:读得好!“霜”“愁”是翘舌音,“寒山寺”翘平转化也读得非常准确!师:读得还不错,要想读出诗的韵味,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好句末的平声字,“天”“眠”“船”我们要读得长一些。
引读:霜满天——对愁眠——到客船——4、谁愿意再给大家读一读?5、比赛读:我们就应该像她这样读,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我们小组之间开展一次比赛,看看哪个组读的好!四个组,一组读一行。
下面男同学和女同学开展一次比赛,看是男同学读的好,还是女同学读的好。
6、同学们,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啊?7、大家都能把古诗读得准确了,但是还缺少了一点情感,此时,就让我们走进古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3cfcb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与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泊”在这里为何意?师随学生回答而板书“停泊”。
这里指什么停泊?在哪儿停泊?对,在姑苏城外枫桥这地方的古运河上,唐朝诗人张继途径此地,泊船夜宿。
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读一读题目?指名生读。
请感觉一下第三个字带给你的感觉,再读。
很好,读出了感觉,读出了“泊”意,大家一起读。
学生齐读课题。
有感觉,有韵味,很好。
二、通读感知,读懂诗意1、自学字词,读通读顺。
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出了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拿出课文,自由朗读《枫桥夜泊》。
注意注音的生字要认真拼读,先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师出示古诗)生自由读。
好,谁来读一读《枫桥夜泊》。
指名生读。
正确流利,口齿清楚,很好。
这“寒山寺”的“寺”我们平时在念的时候有的同学将它念成了翘舌音,请注意,它是平舌音。
这位同学念准了,很好。
来,我们一起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预备起——生齐读全诗。
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1)好,字正腔圆,通顺流利。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也可以看看屏幕上插图,想想每一诗句的大概意思,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来读读《枫桥夜泊》,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
指名生读。
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听出来了没有?他读的时候,哪两句诗句的节奏是差不多的?你听出他是如何停顿的吗?对,这样读就叫做有节奏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读前两句。
21《枫桥夜泊》(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枫桥夜泊》(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0bf59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0.png)
《枫桥夜泊》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枫桥夜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张继及《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2. 诗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 诗文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解读关键词句。
4.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领略诗歌的美。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枫桥夜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解读关键词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诗文、图片、音频等资源。
3. 作业本:用于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夜晚,引导学生谈论夜晚的美景。
2. 引入诗文:分享《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朗读与解析(15分钟)1. 朗读指导: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文节奏和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4. 解析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解读关键词句,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三、诗歌欣赏(10分钟)1.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景象,体验诗人的情感。
2. 欣赏与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互相交流。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课堂作业:抄写《枫桥夜泊》,注意字迹工整。
2. 家庭作业:背诵《枫桥夜泊》,解析其他相关诗词。
板书设计:《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和欣赏等环节,使学生对古诗《枫桥夜泊》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能力点: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3、德育渗透点: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三、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忧愁
四、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五、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歌曲《涛声依旧》、《枫桥夜泊》古诗范读及古诗新韵。
3、让学生课前查阅诗人及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查查抒发诗人愁绪的诗歌。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自由漫谈、揭题、解题、介绍诗人
1、听歌曲《涛声依旧》的前两句,引出诗的题目和作者张继。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涛声依旧》的第二段。
(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倾听)你听出了什么?
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通俗歌曲,正是人们根据一千二百多年前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一诗而改编的,歌中所唱的内容正是借用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诗句。
借用了哪些诗句,我们学完了这首诗就知道了。
2、理解题目。
齐读诗题,你读懂了诗题是什么意思?
(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
这首诗的诗人是唐朝的张继。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
课前,同学们一定找到了一些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
他的生死年月资料上没有说明。
他在天宝12年中过进士,当过盐铁判官。
张继的老家是湖北襄樊。
张继是我国唐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
那年秋天,他去赶考,榜上无名。
于是他就买了一张船票,准备来年东山再起。
船在苏州城西枫桥码头停泊。
他带着满腔的羁旅乡愁,彻夜未眠。
拂晓时,他走出船舱,看见一轮圆月即将落下,成群的乌鸦啼叫着离巢去觅食,天空中布满了寒霜。
江边的枫树,渔人的灯火,好一幅美丽的霜天景象。
他又往远处看,城外的寒山寺朦胧可见,他想:昨夜听到的钟声可能就是从这里传来的
吧,于是他提起笔,即兴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
4、你们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
交流,出示学古诗四步骤:一读通,咬准音;二读懂,解诗意;三读会,达意境;四会读,有感情。
(二).学生按照“四学法”开始学习诗句
1、一读通,咬准音。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多名学生个别读全诗。
(全诗共28个字,没有生字,你都读对了,真了不起。
读对字音对你理解古诗的意思很有好处。
诗人没有想到,在科举考试时他的才华没有人欣赏,而在枫桥旁写的这首诗却会千古流传。
那好,就请同学们在下面试着读一读这首诗吧。
我们一起来读。
)正音:寺、苏、齐读2、二读懂,解诗意
过渡:同学们各自读通了全诗,下面老师要问问你们打算怎样做到二读懂,解诗意。
(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先解释重点词的意思,再把词义用通顺连贯的句子连起来,就解释了诗意。
翻译古诗的基本方法是代、调、补。
)
(1)借助诗下的注解,各自读诗自学。
(2)同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组读懂了哪些诗句的意思?或者哪些诗句读不懂?看看同桌能不能帮你解决?
(3)各组交流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过渡语:我看到了,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
那么,通过自学,在小组里交流,关于《枫桥夜泊》这首诗你都知道了大意?谁愿意说一说?
(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
(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解释成江桥和枫桥。
渔火:渔家的灯火。
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
)(姑苏:苏州。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
)(3)指多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大意。
(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
昨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客船上。
)
(4)出示插图,指名上台指图说全诗大意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诗,用“---”划出诗人看到的景物,用“~~~~”划出诗人听到的景物,用三角号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交流
(看到“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听到“乌啼”、“钟声” 描写时间的词是“月落”、“夜半”。
)(6)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板书:拂晓时景物追忆昨夜景色)
(7)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写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迷人的江南水乡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
你现在能体会到作者张继在写这首诗的感受吗?现在,谁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就是三读会,达意境。
3、三读会,达意境。
(1)女生读全诗,这首诗围绕哪个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描写了诗人夜晚停船在枫桥岸边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幅清静悠远的夜景,抒发了诗人的哀愁。
)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过渡语: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还有什么疑问?好,学贵有疑,能动脑思考找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讨论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为什么而忧愁?你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愁?
(张继应该是因为落榜而愁,思念家乡而愁。
张继常年在外,肯定思念家乡的亲人,他很可能是为思乡而愁。
)
(从月亮慢慢落下了,乌鸦在啼叫,江边的枫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一幅幽美的江中夜景,带着旅愁的诗人一夜未眠。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
在不言中了。
等等可以看出诗人的忧愁。
)
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质疑、解疑
(3)教师小结:是呀,通过这首诗,我们真的能体会到科考落榜、孤身在外的诗人的心事,他的失眠,他的忧愁,他的孤单:月亮落下去了,寒霜满天,枫桥边的树郁郁葱葱,只有对面的点点渔火让人感到一丝温暖,那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叫人难以入睡,正在这时,从寒山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在寂静的夜里,钟声显得是那么悠远、绵长,还带着淡淡的忧伤。
4、四会读,有感情
我们要做到四会读,有感情,首先要先注意读出诗的节拍。
(1)指名读,划出诗的节拍。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谁愿意再给大家读一读?你怎么读这首诗?
(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
“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
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
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
小结: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让人细细体会、再慢慢回味。
(2)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a、听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感受。
交流感受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b、指多名比赛读。
评议。
c、男女生练读。
(3)学唱古诗新韵(全班起立,老师范读时认真听,体会感情;学生唱第一遍歌词时,认真听、感受音乐,第二、三遍边跟着唱,边拍手打节奏。
)
2、小结
是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笑语欢歌,也有忧郁哀愁。
而张继呢,是变忧愁为诗,留下了这千古绝唱。
刚开始老师放的《涛声依旧》,也说明了这首诗的影响深远,它的歌词就是来源于这首诗。
《枫桥夜泊》的确影响深远。
如果有机会,请大家也选择一个深秋的寒夜,到苏州去,去看一看那江枫渔火,望一望那月落霜天,听一听那夜半钟声,感受一下这诗中愁的韵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2、用简笔画画这首诗,在班上展览。
3、改写《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