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共3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共33张PPT)
6、《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 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为实施该政策,清政府在 中央设置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 A、军机处 B 、理藩院 C、宣政院落D、总理衙门
7、明清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内阁首辅”=“宰相”?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对皇权影 响
要经皇帝及大 臣商议
制约皇权
直接由皇帝意 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 的产物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你知道吗?
• 和珅—清朝的一个贪官。据统计他的总家 产折合共11亿又6百万两,起码相当于当时 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和珅他官至首席军 机大臣,控制了军机处,那么,这个军机 处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呢?
当。” 利——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了权臣乱政
学思之窗 (对明朝废宰相制度)有的学者评论道:明中期
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 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 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 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其因 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
(3)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的中枢机构 职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跪受笔录
简 (机构简单)
(4)特点:精(人员精干)
速 (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密 (地处内廷,决策封闭性明显)
(5)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 呢?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课件: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课件: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题一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3-
主题一 主题二
从“备顾问”到“寄大政”——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 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据《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 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它 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 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 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 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 省的气象。
“隐然执政之府”——军机处对君主专制的作用 材料 由于任何制度、机构、历史事件的社会影响都是复杂多 样的,在任何情况下,历史演变的真实效果与当事者的主观动机都 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有时甚至朝相反方向发展,因此,对军机处 这样一个存在了近两百年之久的政治机构,治史者不应仅仅依据时 人对其创设初期运行情况的初步印象(特别是赵翼、王昶等人的部 分记录),而简单地得出全局性的历史结论。事实上,对军机处强化 皇权的作用,我们不但不宜过分强调,而且应充分重视其负面影响。
内阁D.拥分有割一事定权的相议互政牵权制,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加强君权,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决策过程的集体议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内阁与诸
司的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关闭
A
解析 答案
专题一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8-
主题一 主题二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共21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共21张PPT)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朝康熙帝
清朝雍正帝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 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 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 展的影响。
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
朱 元 璋
朱元璋容貌之谜
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在民 间有个传说。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 画像。第一位被召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 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 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 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 看后,龙颜大怒,画师吓得魂不附体,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 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只听得:“来人,给我拖出去!” 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画得更加
——封建制度的衰落
2、密折制——其实就是告密 “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 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 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佐伯富 “雍正时期密折政治的运行,可以说是空前绝 后之举,因直至康熙,密折尚未制度化;而乾 隆以降,密折形同题本,且硃批单调乏味,不 能与雍正期相比。” ——杨启樵
④意义:
三、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 了政治保障。
用心,但同样被拖出斩首。第三位很聪明,他悟出了 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但 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得威严沉稳。 朱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另据《明史》本传 记载一副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满脸的麻子.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 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 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精品课件(2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精品课件(26张PPT)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专制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 了所有刺激中国进步的因素。进步只有当一个人 确信不受干扰地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才可能发 生。但是,在中国首先考虑的总是皇帝的利益, 因为任何财产违反了他的主张是得不到保障的。 ——马嘎而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 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 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 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谢谢聆听
感谢指导
于是,我们不无遗憾地思考 这样一个问题:明清时期为什么 没能实现政治形态的转型?
政治形态的三种功能:
维护 公平与正义 保障 稳定与安全 推动 发展与进步
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2、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 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A. 三司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政治形态,就是政治权力、政治结构、 政治过程和政治意识的有机统一,其中 政治权力是决定性因素。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1、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主管军事, 负责监察系统。 2、汉武帝为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设立 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相对应。 3、唐在中央实行 制,分散了相权。 三省分别是 、 和 。 和 4、宋朝为分散宰相的权力,增设 作为 副宰相,设 管军事,设三司以总理财政
———(朝鲜使臣)《热河日记》

2018秋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同步教学课件: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共19张PPT)

2018秋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同步教学课件: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共19张PPT)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
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具体措施: (1)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2)重视边疆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3)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改土归流的过程:
明 内 阁 政 治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部权尽归内阁”


侍 从 顾 问 O 明太 祖
参与 机密

拟 权
事务
决策 明成 祖

变 图
X(时期) 明宣 宗 明神 宗
3.特点:
(1)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2)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百官;
(3)受宦官牵制。 4.影响: (1)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2)受宦官牵制,明朝政治更加黑暗。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 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 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结合资料,分析明太祖废丞相的原因(历史原因、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历史原因: (认为)是秦速亡的原因
奠定
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以及社会的安定;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2.消极作用:
(1)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成为阻 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2)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以致到近代无法抵挡列
各朝丞相大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课件: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课件: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六部百司 (3)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4.评价 (1)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司礼监 (2)受司礼监的太监牵制,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易错易混]
宰相的权力是由政治制度赋予的,拥有决策权,一定程度上对皇
宗教信仰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集权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主要措施
理藩院 (1)设立理藩院。
①地位:与六部相同。
蒙古 ②职责: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事务。
(2)加强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改土归流 (3)实行“改土归流”
明朝内阁制的特点 (1)变动性。 明朝内阁组织虽有四殿二阁, 但并不同时设置, 须视皇帝好恶而定, 大学士名额多寡不等。 (2)附属性。内阁职权出自皇帝授予,不得独立行使。 (3)个别性。大学士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责任亦不连带,各自独立以己见辅助 君主。 (4)明代内阁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历代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压抑相权以尊 君权的总趋势相符合,是皇权取得对相权彻底胜利的结果。
(4)特点 ①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封闭性 ②外界干扰少,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明显。 君主专制 (5)意义: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2.密折制
地方行政 (1)目的: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政治 (2)作用: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3.军机处和密折制设立的影响 (1)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海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2)特征: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5.历史功绩 稳定和巩固了国家疆域,近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专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 ——《皇明大政记》
[探究问题] (1)针对史料一中的现象明太祖采取什么举措?有何影响? (2)依据史料二,为什么“内阁之职,同于古相”?内阁与“古 相”的地位、职权是否相同? (3)为什么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1)举措: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 步加强。 (2)原因:票拟权使得内阁拥有直接参与决策的权力。 不同。丞相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内阁不是;丞相具有统领百 官之法定权力,内阁没有。 (3)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合圣意。结论:明 朝加强了君主专制。
责新疆和西藏的事务。
(2)实行“改土归流”
流官 ①背景:明代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_________________ 统 治的做法。
②实行: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实行“改土
归流”。 ③影响: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提示:内阁大堂的修建,说明了殿阁大学士开始有了办公场
所;另一方面建筑规模小,结构简单,说明了内阁大臣的地
[探究问题] (1)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与皇权关 系如何? (2)军机处有何特点?与皇权有何关系? 提示:(1)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初决定军国大事的中央议政
机关。权力很大,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和制约。
(2)军机处有官无吏 , 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军机大臣多为 皇帝的心腹之人;地处内廷 , 保密性强。军机处是皇权加 强的产物,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除丞相
(1)废除:明太祖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
皇帝 属于___________ ,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 (2)影响 ①皇权在同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达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 的目的。 高度集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共32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共32张PPT)
要原因。
①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推进新课
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
时期 内阁的变化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 品秩较低,不参与 士 理奏章 决策
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 地位逐渐上升,有 讨 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时期
内阁制趋向成 熟
可以“票拟”对奏 首辅权压群臣,六 疏的处理意见,地 部几乎变成内阁的 位变得更加重要 下属机构了
问 题 情 境
根据图示和材料分析,为什么明朝要设立内阁?
推进新课
朱元璋废丞相职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教 师 政务实在繁忙,于是朱元璋委派了一些有才学且办 讲 事较稳重的中下级官员,跟随皇帝左右以便随时接 解 受顾问,到明成祖时就专门成立一个秘书机构,称 为内阁。 然而又导致丛生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皇帝
推进新课
问 题 情 境 教 师 讲 解 军机处设立于何时?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和 根本目的是什么?
时间:清朝雍正帝设置;
原因:(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 事机密而设置;根本目的:加强专制统治,巩固清
朝政权。
推进新课
材料一 军机处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清会典》 材料二 内阁亦与机务完全无涉,大学士“必充军机始
推进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权臣篡位,一般都是以当丞相为第一 级台阶,曹操、刘裕、陈霸先等人,连同那个篡位未成的董 卓在内,都当过丞相。权臣夺权的就更多,例如:西汉末年
教 的王莽、唐朝末年的朱温、北宋第一代君主赵匡胤等等。鉴 师 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 讲 手。 解 朱元璋在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是诛杀李善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18 人民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18 人民版
明朝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 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 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 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 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 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 请罪。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说明明朝监察百官的厂卫特务 机构的无孔不入,也说明了明朝君 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加强对地方控制实行密折制建章立制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皇权到达顶峰皇太极康熙雍正内阁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其决定皇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其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结合资料,分析明太祖废丞相的历史原因 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 .直接
原因.根本原因? 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总揽地方军政大权 的行中书省,改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 直接原因: 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中央,地方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①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后,宰相权力过大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②宰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君权和相权矛盾更加激 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擅权专恣.1380 化 年 ,.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延伸: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 (了解一下)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
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 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 权起到制约作用。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 课件: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共23张PPT)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 课件:  第4讲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共23张PPT)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8-
概念阐释宰相与内阁 宰相和内阁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宰相是百官之 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 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约束力,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专题一
第 2讲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10-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主要目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具体措施 (1)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负责管理蒙古、 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 (2)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中央政府给予特殊的重 视。 (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施行“改土归流”。 4.历史作用 (1)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2)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9-
二、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立。 2.职能 (1)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3.特点 (扰少,办事效率较高。 (3)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4.影响 (1)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解析
关闭
答案
专题一 1 2 3
考情分析
第 2讲
真题体验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课件: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共68张PPT)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课件: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共68张PPT)
历史
第 4 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导入 1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 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 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 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再到宋朝的“中书门下”和 “枢密院”的建立,看似他们掌管着文武二柄,实则权力已经被皇 帝牢牢把控着。明朝洪武十三年后,更是不再设立丞相,明成祖时 期由出身秘书的 “内阁” 成员充当皇帝心腹。 清朝时的 “南书房” “军机处”看似重要,其实都是由大臣“兼职”。
历史
2.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其他措施 (1)密折制:中央的政治权力因这种制度而更为集中,也明显 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2)努力制定法规章程,使各衙 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 3.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⑥ 逐步加强,而地方 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历史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社会习俗和⑦
历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变化趋势? 为什么? 由此导入新课。
历史
导入 2 下列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示意图:
从上面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怎样 的一个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什么?(总结:秦汉时期 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元时期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 明清时期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由 此导入新课。
1.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
小事放权,因地制宜地进行行政管理。
历史
2.清朝对边疆的管理 (1)设理藩院。理藩院是主管⑧ 的机构,地 位与六部相同。(2)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 卫给予了特殊的重视。(3)“改土归流”: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 司制度。明代已出现废除土司而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 间,在⑨ 大规模地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大部 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这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件(共1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件(共17张PPT)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阅读史料和课本第18页第一段大字: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
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
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 吗?
清朝皇权的加强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皇权受限
皇权得以加强 皇权高度发展
军机处的由来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
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
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 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 解清朝军机处设置及评价。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请思考: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 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 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行政效率。
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 权利,军政大权完全 集中于皇帝手中,标 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 到了顶峰。
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消极影响
1、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 失误;
2、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 旧之风;
3、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 义、贪污腐化。
4、东西方拉开差距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 帝旨意而定;

高中历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高中历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③政治决策 □2 封闭性 特征明显。
(6)作用: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01新知导学 巧点妙拨
02互动探究 重难突破
03随堂检测 当堂反馈
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
2.密折制: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3 地方行政的
控制。 3.评价 (1)军机处和密折制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01新知导学 巧点妙拨
02互动探究 重难突破
03随堂检测 当堂反馈
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1 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主要措施
(1)中央设 □2 理藩院 ,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事务。
二、军机处 1.军机处
(1)时间:清朝 □1 雍正 年间。
(2)目的: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3)职责:协办军务,后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4)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01新知导学 巧点妙拨
02互动探究 重难突破
03随堂检测 当堂反馈
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
(5)特点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
02互动探究 重难突破
03随堂检测 当堂反馈
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
[概念辨析] 明朝内阁与军机处的区别 明朝的内阁在一定时期是有决策权的,是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明朝的 内阁首辅在某种程度上是行使相权的。 清朝军机处则纯粹是一处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 的决策,决策权完全在皇帝手中。 [思维点拨]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 形态的新变化,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它所反映的 本质问题则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人民版11709220168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人民版11709220168

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对点训练2〕
(2017·杭州)明朝初年为防止宦官干政,严格禁止太监识字,但明宣宗时设
太监学堂,鼓励太监识字,凡皇帝口述命令,先由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再交 内阁撰拟诏谕并由六部校对颁发。明宣宗的目的是( D ) A.设三省六部 C.设军机处 B.设三公九卿 D.以司礼监牵制内阁
相”“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说明明朝设立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御用侍
从机构,不是法定的正规机构,故A项正确;大学士对皇权没有约束力,排除B
项; C、D两项不是材料主旨。
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行政,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执掌群 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军事,但并未任命。②汉武 帝为强化皇权,建立中朝制度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
1 2 3 4 5
知 识 梳 理 疑 难 探 究 拓 展 深 化 随 堂 演 练
课 时 作 业
知识梳理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废除丞相制度
(1) 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 训,永远废弃丞相制度。 直接隶属于皇帝 ,并宣布成为定制。 (2)措施: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________________ 高度集权 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3)影响:达到了__________
拓展深化
1.宰相制与明清内阁制的比较 宰相制 相同 地位 不 同 职权 明清内阁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 法定机构,制度赋权 参与决策 非法定机构,咨询机构 无决策权
对皇权的作用
结论
制约皇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内阁的性质和职权 史料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 祸。 ——《明神宗实录》 解读 史料反映了明代阁臣只是皇帝的顾问,无宰相的职权;阁 臣权重往往祸害自身。
-11-
主题一
主题二
史料解读
真题溯源
高考例析
〔2014江苏单科,21(节选)〕材料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 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 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 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 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 职官一》 思考 根据材料,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提示:主要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 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 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 六部。
第4课时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3-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 (1)原因: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 (2)措施: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结果: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又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的弊端。 2.设内阁 (1)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特点: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 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3)职权: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4)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不能对君主起制约作用。
-15-
主题一
主题二
史料探究
高考例析
论从史出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比较项 朝代 设置 原因 不 同 权限 点 特点 相同点
内 阁 明朝
军机处 清朝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西北军务的需要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 经皇帝审 大事的商讨;明宣宗 批, 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 时拥有了票拟权 员执行 皇帝的最高幕僚、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 内侍机构 界干涉少(密) 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都无决策权
-9-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想一想梁启超曾把清朝的军机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 按字誊出耳”的写字机器。这种比喻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军机大臣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 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 员执行。
-10-
主题一
主题二
史料解读
真题溯源
高考例析
-4-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微点拨票拟权的出现并不能说明明朝内阁拥有决策权,内阁只是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 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5-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二、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立。 2.职能 (1)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3.特点 (1)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2)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 (3)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4.影响 (1)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8-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自主探究 辨一辨宰相与内阁有何不同?
项目 宰

地位 仅是顾问侍从, 权力源于皇帝个 人信任
总领行政, 参与决策, 有属 侍从咨询, 无决策权, 无属官 官 性质 国家法定中央机构 始终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 影响 对皇权无约束力 用
-12-
主题一
主题二
史料解读
真题溯源
高考例析
1.(2014课标全国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 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命题 立意
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信息,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考查明代皇权不断加强的史实 审题干 “明初……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严嵩”“张 找题眼 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解题 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思路 审设问 构或决策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 因此, 阁臣 找关联 权倾一时在本质上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
-6-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微点拨清代设立的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辅助皇帝处理 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 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皇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7-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主要目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具体措施 (1)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负责管理蒙古、 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 (2)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中央政府给予特殊的重视。 (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施行“改土归流”。 4.历史作用 (1)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2)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13-
主题一
主题二
史料解读
真题溯源
高考例析
解题 审选项 思路 找答案
废丞相, 设内阁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 内阁不会 削弱皇权, 故 A 项错误;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 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 因此内阁首辅操纵朝 政是假借皇权实施的, 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 内阁取代六部, 故 C 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 政的顾问机构,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 帝的, 并不是首辅权力失控,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14-
主题一
主题二
史料探究
高考例析
清朝军机处的运行机制 史料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 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 思考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 提示:筹划西北紧急军务,防止机密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