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李伟忠(名师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
让美感铺满课堂
李伟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对于古诗,大家会的肯定不少,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听。
生:《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生:《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咱们一块儿把这首诗背一遍。
(生齐背《望庐山瀑布》)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也与庐山有关。(板书:庐山)
师:对于庐山,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庐山又名“匡山”。
生:我知道一句诗:“匡庐风光甲天下”。
师:大家知道得很多。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庐山的风光片吧。
(师生观看庐山风光片)
师:片子看完了,庐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怎样的庐山?
生:巍峨壮丽。
生:风景秀丽的庐山。
生: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庐山。
师:庐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觉得自己对庐山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于是感慨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屏幕显示诗歌)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这首诗的题目。
生:题西林壁。
师:注意“题”的后面稍作停顿,我们一块儿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春江花月夜》音乐起,学生自由练读后,指一生读)
师:大家请看这两个字,(屏幕显示两字的注音)“岭”“峰”都是后鼻音。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首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生字:“缘”。请同学们用部首查字法从字典中查出这个字。
(生动手查字典)
师:查好的同学请看第二个问题,“缘”字的第四笔名称是 ,第五笔名称是 。
生:第四笔是撇折,第五笔是横折。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缘”字,其他同学跟着写,边写边说出笔画的名称。
(一生上黑板书写“缘”)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再练写一遍。
师:写好的同学,轻轻地读读全诗。看看能读懂些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小组的其他同学。
(学生自由读,相互交流)
师:同学们都读懂些什么?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之所以没
有看到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他置身在庐山当中。
生:我读懂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庐山都不一样。
师:你是从哪句诗中读出来的?
生:“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不错,你真会学习!还有谁来说说?
生:横着看庐山是“岭”,侧着看庐山是“峰”。
师:“横着看”是在哪儿看?
生:(齐答)正面。
师:对了,从正面看庐山是——“岭”,侧面看庐山是——“峰”。(师板书:岭、峰)
师:“岭”“峰”都是“山”字旁,显然都与“山”有关,它们
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大家通过查字典、画图来研究这两个字的区别。
(学生查字典,画图)
师:谁想到黑板上画一画?其他同学从字典中找找它们的意思。
(请一生在黑板上画图)
师:查到的同学先说说。
生:“岭”是“山脉”的意思,“峰”是指“高而尖的山头”。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画的图。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怎样的“峰”,怎样的“岭”?
生:“岭”是连绵起伏的。
生:“峰”是高耸入云的。
生:我觉得“峰”是陡峭不平的。
师:对了,从正面看庐山是这样的(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这样的(高耸陡峭的)山峰。
师:那么,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又是怎样的情形?请你展开想象,试着说说看。(出示填空:从远处看,庐山 ;从近处看,庐山 ;从高处看,庐山 ;从低处看,庐
山 )
(生练说后交流)
生:从远处看,庐山很小,从近处看庐山很大。从高处看庐山很低,从低处看庐山很高。(生笑)
师:谁能选择更具体的形象说说?
生:从低处看,庐山就像一个巨人耸立在我们面前。
生:从近处看,庐山像一块巨大的石板,我们的双眼都包不住它。
生:从近处看,庐山顶天立地,像个巨人。
生:从高处看,庐山像湖面泛起的层层波澜。
师: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所看到的情景都不一样。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刚才这么多同学的发言?
生: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同学们,古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的,我们理解的时候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第一、第二句诗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组说说第三、第四两句诗的意思。先在小组间相互讨论一下。
(师展示填空:① ,是因为 。②因
为 ,所以 。③ ,所以 。④之所以 ,是因为 )
(生练说后交流)
生:之所以作者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他自己就处在庐山中。
生:因为作者身处在庐山这座山中,所以他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生:诗人看不见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他就身处在这座山中。
生:诗人自己身处在这座山中,所以看不见庐山的真面目。
师:说得不错,不过老师有个问题:到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给想个办法,把你的办法悄悄告诉你的同桌。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告诉我?
生:可以乘坐缆车在高处看庐山。
生:站在离庐山远一点的地方,站在高一点的地方看庐山,可以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生:从各个角度看庐山。
生:绕着庐山转一圈。
生:乘坐直升飞机看。
生:用摄像机把庐山的所有景色全部拍摄下来,回家再细细地看。
师:我们来综合大家的好主意,尝试把刚才说的办法写成一句诗。
(出示填空: ,才识庐山真面目)
(学生动笔写后交流)
生:只有走遍整座山,才识庐山真面目。
生:乘着飞机看庐山,才识庐山真面目。
生:各个角度来观望,才识庐山真面目。
生:四面八方看一看,才识庐山真面目。
师:看来大家对庐山的理解都不错。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咱们的朗读就能更深一步了。老师提供四段背景音乐:①《高山流水》;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