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论文:试论洪升剧作“长生殿”的主题思想范文
洪升《长生殿》的情感美学思想
的放 纵 主 义 由雅 到 俗
. 、
主 张 克 服 情 感异 化 而 达 到 情 感 净 化 和 自我 完 善境 界
;
对当时
从 情 到 欲 美 学趋 向 是 有 力 的 反 拨
、
。
他 还 把 生 死 相 许 这 种 情 感郁
结 点作 为 戏 剧 创 作 的 艺 术 肯 萦和 构 思 关 健
用 以 揭 示 情 感 本体 的超 越 力 量
》
努 力 避 免前 此 同 类题 材 在 对 李 杨 爱 情
、
“
女 人 祸水
,
”
偏见 和 褒 李贬杨
,
不 重情 感逻 辑
;
艺 术格 调 不 高 的 倾 向
,
。
在 思想
其所 宣 扬 成 真挚 专一 的情爱
“
具 有 近 代性 爱 色 彩
,
在人 物 塑 造 上
“ ”
将 杨 玉 环 形 象加
本 旨 出发
,
,
在
《
长生
殿
》
中时 李 杨 故 事 加 以 情 化
。
、
理 想化 艺术处 理
“
借 以 表现 情 感 的 解
放和 自由
出新
,
洪 升 强 调 戏剧
“
言情
、
擅场
,
”
,
于
“
情 在 写真 ” 基 础 上 求 奇
“
力 求 龄 造 格 调 高 推 的 情 感 诗 化 意境
,
他 通过
情悔
”
描 写否 定 情 欲
目新 奇 避免
,
务 求关
之意
,
“
排场近 熟
长生殿主题思想解析
《长生殿》主题思想之己见戏曲,是中国古代小说变形的之一,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至今仍在舞台上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
在戏曲这个广阔的海洋之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珍宝似的剧本,譬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洪昇的《长生殿》……这些都是经典的剧目,被不同的剧种所演绎,至今仍被传唱。
而《长生殿》这个戏曲的主题思想,至今仍是学术界不断争论的热点话题,或是称颂爱情,或是讽刺现实,或是历史再现,众说纷纭。
所以,我对此很感兴趣。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我想试着来谈谈我的想法。
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观点:1.“历史主题”说.:认为《长生殿》表达的是“兴亡交替”思想,借安史之乱的历史题材,寓故国兴亡全系于明皇、贵妃的浓情蜜意之中。
由于作者对故国眷恋之深,所以对奸佞双臣的辛辣讽刺,对蛮夷攻破河山的憎恶。
对李,杨“占了情场,弥了朝纲”,“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的封建统治规律,给以深刻揭露和提示,以“垂诫来世”,假借唐代“安史之乱”,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抒发对清初社会大动荡的强烈感叹!2.“爱情主题”说,:认为《长生殿》作者明确交代:“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劝惩淫乱,垂诫来世,而在于宣扬“至情”主义,歌颂“精诚不散,终成连理”坚贞爱情。
认为作者表现了进步的,民主的,自由的爱情理想,鼓吹“真心到底”的“儿女情缘”,以“至情”对抗封建礼教。
3.“双重主题”说.:有人认为《长生殿》的主题既有“劝惩”思想,又有歌颂意图,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复杂的,作者自己也说不清。
也有人认为作品的双重主题是主副关系,唤起民族意识为主,歌颂纯真爱情为副。
.还有人认为“双重主题”是辨证统一的,歌颂爱情悲剧加深了对社会动乱的痛恨,相反,谴责异族入侵,更强化了爱情的悲剧气氛。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对《长生殿》主题研究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杂糅主题说,是对以上主题的总和;二是自哀主题说,我认为作者在创作中带有作者自身难以言语的苦楚,或是爱情婚姻方面,或是家国天下方面,总之,有当时难以说明的事情,假借李杨的故事,顾左右而言它,表达自己心中的隐痛。
请论述《长生殿》的艺术特色及艺术成 就。
《长生殿》的艺术特色及艺术成就《长生殿》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杰作,以其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从剧本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和音乐表现等方面,论述《长生殿》的艺术特色及艺术成就。
一、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长生殿》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它一方面颂扬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崇高赞美。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成为了永恒的主题。
另一方面,剧本又联系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批判了统治阶级荒淫误国、祸害人民的罪恶,抒发出国破家亡的感慨。
这种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于现实的尖锐批判,使得《长生殿》具有了很高的思想价值。
二、艺术结构的精巧和严密《长生殿》的艺术结构非常精巧,整个剧本采用了“一生一旦”的双线结构,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安史之乱”和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为副线,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而又有序的艺术结构。
同时,剧本中的情节安排也非常巧妙,情节之间的转折和衔接都非常自然,使得整个故事的发展既符合逻辑又充满了戏剧性。
三、音乐表现的丰富和多样《长生殿》的音乐表现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剧本中的唱词采用了多种曲调,既有激昂高亢的唱腔,也有婉转悠扬的曲调,使得整个演出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同时,剧本中的音乐还与情节和人物性格紧密结合,通过音乐的表现来刻画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了演出的艺术感染力。
四、表演艺术的精湛和传神《长生殿》的表演艺术也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等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得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同时,演员们还通过丰富的表演手段,如唱、念、做、打等,将剧本中的情节和冲突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演出具有了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长生殿》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精巧的艺术结构、丰富的音乐表现和精湛的表演艺术,成为了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论《长生殿》的表层叙事与深层悲剧意蕴
论《长生殿》的表层叙事与深层悲剧意蕴洪昇的《长生殿》,表层叙事仍是李杨情缘,然其撼动人心的深层悲剧意蕴,则是寄托在情缘悲剧之中的历史兴亡感。
洪昇丢官失志的命运悲剧,亦因此而起,时人有云:“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而《长生殿·弹词》之“不提防余年值乱离”一段,更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之谓,正表明《长生殿》在清初盛演不衰的深层原因,乃因时人怀念亡明的故国之思得到了痛彻宣泄。
洪昇笔下的李杨情缘,是被真情观和伤感的浪漫主义改造了的情缘,其惟美的形态足堪成为洪昇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的载体。
正如他的《定峰乐府》题词所云:“二十一史中理乱兴亡,纲常名教之大,往往借帏房儿女、里巷讴谣出之。
”那么,李杨情事是如何进入洪昇的创作视野,洪昇又是如何成功地以“真情”为核心,将李杨的情缘悲剧与浓烈的充满悲剧意味的历史兴亡感,挽合扭结在一起的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索。
一、洪昇的真情观与《长生殿》的“三易稿而始成”洪昇的友人王廷谟称防思(洪昇)为多情之人,以为防思的多情,与《长生殿》中演绎生死情缘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是一致的。
他在《长生殿·序》写道:“防思,其耐庵后身耶?实甫、临川后身耶?殆玉环后身耶?抑明皇后身耶?……虽然,何其多情也。
多情而出于性,殆将有悟于道耶?然欢愉之词少,悲哀之词多。
防思其深情而将至忘情,以悟情之即道耶?”洪昇的诗歌,也抒发着他的多情之思。
其《玉钩斜》诗便有“于今艳色埋山麓,当日多情属帝家”之句。
在其专咏爱情的《四婵娟》杂剧中,洪昇更将真情视作人的第一需要和男女恋情的绝对核心。
该剧的《斗茗》一出,借李清照和赵明诚之口,以情之有无,将往古以来的婚姻分为夫妻和“不成夫妻”两大类;又据情缘接续与否,将夫妻分为美满、恩爱、生死、离合四等。
对那些没有真情,而只是由“父母之命”捏合在一起的“夫妻”,洪舁叹其“不成夫妻”而为之下泪。
他所私心羡慕的第一等夫妻是深爱终生厮守百年的美满夫妻。
浅析洪升《长生殿》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
浅析洪昇《长生殿》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长生殿》是元朝戏曲作家洪昇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主人公,描绘了他与唐玄宗的女儿李秀成的爱情故事和郭子仪和安禄山之间的战争。
通过描绘这段历史故事,洪昇刻画了郭子仪的形象,并对他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描绘。
首先,洪昇通过郭子仪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忠诚、勇敢、智慧的将领形象。
在剧中,郭子仪是一个一心报效国家,不畏强敌、不怕死亡的勇士。
他的智慧和策略也展示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击败安禄山之前的谋略和协调多方势力的功夫等等。
同时,洪昇也将他的爱情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浪漫和悲壮。
这样的形象塑造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钦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洪昇在《长生殿》中对唐朝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描绘,尤其是对安史之乱的描写。
在这段历史事件中,安禄山之乱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动荡,而唐朝的统治能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洪昇描写了唐朝宫廷内部的权力争夺和各方面力量的博弈,展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同时,他也描写了安禄山造反的背景和原因,使得观众对这段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对于这样的历史题材,洪昇洞察力敏锐,既注重人物的形象,又关注他们的背景和历史环境,使得整个剧作更加真实、生动。
最后,由于洪昇在清朝时期才被认为是一个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有着一定的宣传和带有时代性的特点。
因此,《长生殿》中对郭子仪历史描绘的角度可能也存在一些侧重点和倾向。
比如,洪昇为了加强故事的感性效果,有意将某些细节放大,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表达,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虚构和改变。
这种特点也是《长生殿》成为后来戏曲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的重要原因。
总之,洪昇在他的代表作《长生殿》中描写了唐朝时期著名将领郭子仪的历史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
这种历史描写的方式,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在后来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歌一曲——论《长生殿》的“爱国主题”
关键词 : 洪异 ;长生殿 》 爱国主题 ; 《 ; 民族意识
.
清初 剧作 家洪 异广泛参 考 了前 代 的文艺 作 品 , 花 了 十余 年 的时间 , 三易其稿 , 6 8 于1 8 年写成 了剧本 《 长 生殿》 。似乎注定 了不平凡 , 从它诞 生于世 开始 , 引起 就 了人们不 断的争论 , 以主题说让人难 以定论 。 尤 具有代 表性 的有 “ 爱情 主题 ” 、爱 国主题 ” 说 “ 说和 “ 双重 主题” 说三种 , 而我更倾 向爱 国主题 , 政 治 主题 ” , 因 即“ 说 原 有 以下两点 : 李杨 爱情 带有虚伪性和罪恶 的本质 1 . 李杨情缘的虚伪性。封建帝王的后宫妃嫔众多 , 据载李隆基妃嫔数量更 是 以往帝王不能 比拟的 。剧 中 洪舁袭用 了《 长恨歌》 等前代 文学作 品为杨 玉环安排 了 “ 三千宠爱在一 身” 的意态 , 只让她一个受恩承宠。 玉环初 入宫 时 , 隆基 同她 “ 李 花朝 朝 , 月夜偎 ” 镇 “ 相连似影追形 , 分不开如刀划水 ” 。貌似宠爱异常 , 实则 仅是李隆基的玩物 ,一 日几摩挲 ” “ 。他欣 赏杨玉环 的睡 态、 艳状 , 迷恋杨 玉环 的浴体 、 舞姿 ,尝尽 温柔 滋味 ” “ 。 他专宠玉环时 , 又密诏虢 国夫人入宫 , 以供 己悦 。 事发 , 玉环恐恩宠被夺 , 斥责李 隆基的心猿意 马 , 于是皇帝便
【 其他综合 】
长 歌 一 曲
— —
论《 生殿》 爱 国主题” 长 的“
吴 玉 鑫
( 宁职 业 学 院 , 宁 辽 辽
铁岭
l2 0 ) 10 1
摘要 : 洪舁是清初的戏剧 家, 长生殿》 《 是他的代表作。 长生殿 》 《 的主题一直存在 着争论 , 以爱国、 爱情、 双重主
长生殿论文
浅谈《长生殿》《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我将要从以下几点简要赏析《长生殿》:一、戏剧结构《长生殿》结构缜密,对剧情的设计别具匠心。
从内容上将整出戏剧以第二十五折《埋玉》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实写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而后面的部分则是虚写二人天上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也突出强调了李杨二人的真切感情和作者洪昇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与追求。
一实一虚本来是对立的,可是在这出戏里却是相互依存,难以分割。
前半部分以历史轨迹为重点,矛盾冲突密集,人物之间的爱恨纠葛相对复杂,类似于帝妃的爱情,宫妃的争宠,独宠贵妃,荒于朝政,政治腐败,百姓贫苦,发生叛乱,兵变马嵬,贵妃自尽等剧情舞台的表现力也相对较强一点,有着容易刻画的着力点。
而后半部分却是单方面表现李隆基的个人之情,有着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却平铺直叙表现了他对杨贵妃的思念和对曾经兴盛的大唐的思念。
同是思念,放在后二十五折戏里,就相比前二十五折戏显得有些寡淡和单薄。
我个人认为,《长生殿》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
而这种“头重脚轻”的原因可能是作者洪昇为了符合明清传奇里面的一般规律(前后部分戏剧折数相同和加大剧本容量)而加入的。
后半部分的《仙境》《见月》《驿备》等部分之中就可以感觉到累赘重复的地方。
而从结构上,作者设计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主线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凄美爱情,这一条线索还由着一个具体的物象表明人物关系——钗钿。
随着二人的感情变化,钗钿也跟着人物关系辗转变化。
副线是国家政治由盛转衰的变化。
作者没有单一的表现李杨二人的爱情变化,而是还加入了当时的政治变化和民间的疾苦。
正面表现了李隆基作为君主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昏庸,侧面表现了宫廷奢靡生活,李杨爱情带给民间的压迫。
长生殿
《长生殿》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1)“情”与“义”是长生殿的核心思想。
“情”是坚贞不渝的人间至情,“义”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儒家伦理。
“情”是核心“义”是统摄。
对真情的讴歌与追求贯穿了全剧始终,歌颂能够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纲常道德,希望再造封建治世。
2)《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李隆基倦于政事,耽于安乐,“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把国家陷于苦难的深渊。
他因宠爱杨玉环,而使杨家一门贵显,杨国忠专断朝政,炙手可热。
3)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作者虽然谴责了李隆基因宠爱杨玉环而致国事败坏,无法收拾,然而对他们两人的爱情悲剧却很同情。
他写李隆基退位后对过去之事有所悔悟,在深宫中为思念杨玉环而无限痛苦。
他让杨玉环的幽魂也知道忏悔,一直怀念上皇。
由于这种“真情”,两人终于在月宫重新团圆。
关汉卿剧作的思想内容关汉卿杂剧不论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还是取材于历史故事,都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多方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使他成为我国戏剧史上伟大的作家。
1)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著名的《窦娥冤》,还有《蝴蝶梦》、《鲁斋郎》。
2)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的。
那些貌似强大的坏蛋,在他们聪明的对手面前,一个个被簸弄得象泄了气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带有更多的喜剧意味。
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此外还有《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
《望江亭》。
关汉卿与别的戏曲作家不同,他在那些处于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妇女身上,看到她们的痛苦而美丽的灵魂,这是和他长期在“瓦舍”、“勾栏”与歌妓们朝夕相处的生活分不开的。
3)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的成就为最突出。
剧中主角关羽的出场在第三折,但第一、二折已通过乔国老和司马徽的口渲染了他的英雄业绩和盖世威风,造成了强烈的戏剧气氛。
电大论文:试论洪升剧作“长生殿”的主题思想范文
试论洪昇剧作“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兵团电大校部马海娟内容摘要:洪昇的《长生殿》是一部优秀的中国经典剧目。
《长生殿》通过李杨爱情的描写,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揭露,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民主思想,体现了洪昇垂戒来世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爱情悲剧福祸相倚生死悲欢善恶是非穷困不遇的境遇磨练了他的意志,再加上身处朝代更替之初,洪昇目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现实,激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雄心壮志,决心寄情于文学创作,以手中之笔抒发人生困惑、前途渺茫的郁闷之情。
一、洪昇及时代背景康熙年间,随着清朝统治趋向稳定,明亡的阵痛归于平静,文人们开始以更多的一种空幻与伤感的情绪来看待明清之际的历史兴亡。
这时,在戏剧方面出现了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名作,前者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后者直接以南明政权的覆灭为背景,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与上述社会情绪有关联。
而两位作者也因他们的优秀创作,获得“南洪北孔”的赞誉。
《长生殿》的作者洪昇,是清初最为杰出的南方戏曲作家。
他出生于世代官宦家庭,洪昇从小就熏陶于书香门第的教育氛围中,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他日后成为戏曲大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洪昇家道中途衰落,父母不和,父亲又曾“被诬谴戍”。
洪昇全家受到清王朝的迫害,弟兄都流离在外,且屡次考举不第。
后来托了人情,才在京城的国子监做了个小监生,一干就是十多年。
穷困不遇的境遇磨练了他的意志,再加上身处朝代更替之初,洪昇目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现实,激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雄心壮志,决心寄情于文学创作,以手中之笔抒发人生困惑、前途渺茫的郁闷之情。
据史料记载,洪昇以当时的诗人王士禛、施闰章为老师、朱彝尊、毛奇齿、吴仪一、查慎行、李式玉、陈维崧、赵执信等人也均是洪昇的诗友。
尽管他不曾有过一官半职,但与他交往的却都是当代文学界的优秀人物。
生平创作有传奇九种,《长生殿》外,有《回文锦》、《回龙记》、《锦绣图》、《闹高唐》、《节孝坊》、《天涯泪》、《青衫湿》、《长虹桥》。
(论文)略论《长生殿
(论文)略论《长生殿
《长生殿》是中国著名的文学作品,该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戏剧性。
本文旨在探讨《长生殿》的戏剧性,并从角色、情节和语言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角色方面。
《长生殿》中的角色构建非常鲜明,各具特色。
主角杜丽娘和潘金莲情感纠葛非常耐人寻味,而王婆则是整个故事中的解密者和推动者。
这些角色大都来自于《水浒传》中的故事人物,他们的性格和特点与故事背景相互照应,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戏剧性。
其次是情节方面。
故事情节在不断推进中不断升华,充满着紧张感和冲突感。
主要情节由杜丽娘、潘金莲和西门庆在长生殿中的故事展开,而杜十娘与潘金莲的对比也格外引人注目。
情节之间的变化总是充满着悬念和惊险,故事程度和节奏在持续升华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戏剧性。
最后,是语言方面。
《长生殿》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韵味,其中不乏奇特而优美的语言表达。
例如“登鹳雀楼,凝望数群山”等等,这些妙语不仅美化了整个故事情节,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该作品中还有丰富的对白,角色之间的互相诉说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使故事更具戏剧性。
综上所述,《长生殿》是充满戏剧性的文学作品,主要体现在角色、情节和语言等几个方面。
这不仅使得该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长生殿》之言“情”观[精品资料]
《长生殿》之言“情”观-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长生殿》深受明传奇以来重视“情”的影响,具有鲜明的而独特的情感美学思想(“言情观”)。
其中,一是强调“真情”,否定虚情假意;二是划分“有情”和“无情”,体现出他对“有情之人”的歌颂;三是“情悔”,认为情感可以得到升华和净化,这是“情”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真善美境界。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有机构成,《长生殿》的情感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给中国古代戏曲的爱情境界提供了新的典范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长生殿》;洪升;言情观;情悔洪升是清代的戏曲大家,其创作特点一向很明朗,即对“情”字的重视。
《长生殿》就是一部“专写钗盒情缘”之作,描写了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玉环的爱情故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洪升这里说的“情”,既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的忠厚情谊。
“情在写真,义取崇雅”洪升将对明末清初的传奇创作中形式主义“虚情”的愤懑转化为对“真情”的追逐,最终完成了《长生殿》这部“情在写真,义取崇雅”的传奇之作。
“情在写真”,表示出对真情真爱的理想追求,“义取崇雅”,意味着用雅正的诗化意境取代粗鄙恶俗的风月描写。
关于“真情”,《长生殿》中着墨最多的自然是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描写。
这种“真”是艺术上的“真”。
一方面,洪升有选择性安排历史史实,“凡史享秽语,概删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
另一方面,洪升特意美化了“杨贵妃”的角色,将她成功改造为一个美丽、多才、深情且果敢的痴情女子。
此举的目的,自然是宣扬李、杨二人真挚专一的爱情。
“情”字也体现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厚情谊上和爱国主义上。
一方面它通过李、杨的爱情悲剧而劝戒统治者,批判“穷奢极欲,必祸败随之”的纵欲主义倾向。
另一方面它还发出了“兴亡之叹”,寄寓了深层的爱国主义情感。
《长生殿》读后感
《长生殿》读后感摘要与概述《长生殿》是清代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一部传奇作品,该剧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两人从相知相爱到被迫分离的悲欢离合。
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长生殿》不仅是一曲爱情哀歌,更是一部深刻揭示封建社会制度弊端、探讨人性复杂性的经典之作。
大纲序章:《明皇登极》简述唐玄宗初登帝位时的辉煌与理想。
引出李杨二人相识的过程,奠定情感基础。
第一章:《定情·迎春》李杨二人通过“温泉赐浴”的情景加深了解和感情。
描述了两人从最初的宫廷生活到私下交往时的甜蜜与温馨。
第二章:《哭像·寿宫》着重描述杨贵妃死后的悲痛,唐明皇对旧日情缘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变化。
李杨二人灵魂在阴间的相聚,进一步升华了他们的情感。
第三章:《絮阁·闻铃》通过“马嵬坡”的事件揭示了封建帝王的无情和无奈。
描述李杨之间无法逾越的社会鸿沟及个人命运悲剧。
第四章:《重圆·团圆》虽然二人在生前未能如愿,但通过梦境的形式实现了一次心灵上的团圆。
以虚幻的重逢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与坚守。
尾声:《悔缘·归仙》真实历史与想象中的理想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终,李杨二人化为神仙,结束了人间悲剧,并寄寓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追求不灭的主题思想。
重要经验教训爱情的纯真与无奈:《长生殿》通过李杨二人的故事表达了对纯粹爱情的向往以及其在封建礼教压制下的脆弱和无常。
权力与人性的复杂性:该剧揭示了帝王地位虽然能够带来巨大的权力,但同时也限制了个人情感的发展。
它强调了权力对于人性扭曲的作用,提醒人们警惕过度追求权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悲剧命运与历史必然性:通过李杨爱情故事反映了个人选择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结语《长生殿》不仅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的美好与丑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它让我们反思历史、审视社会,并思考如何在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长生殿》读后感
《长生殿》读后感读完洪昇的《长生殿》,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作品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又凄美动人的历史画卷。
在《长生殿》中,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被描绘得细腻而深沉。
他们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波折与考验。
从最初的相见倾心,到后来的恩宠有加,再到马嵬坡的生死别离,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
他们的爱情不仅仅是帝王与妃子之间的情爱,更是一种超越了身份与地位的灵魂契合。
然而,这份爱情在政治与权力的交织中显得如此脆弱。
唐明皇,作为一国之君,本应心系天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但在爱情面前,他却沉迷其中,甚至为了取悦杨贵妃而不惜劳民伤财。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他的懈怠朝政,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让自己失去了皇位。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领导者的责任与担当是多么重要。
在权力的巅峰,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正确地权衡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那么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杨贵妃,她的美丽与温柔令人陶醉,但她也在这宫廷的争斗与权谋中逐渐迷失。
她享受着帝王的宠爱,却没有意识到这份宠爱背后隐藏的危机。
她的家族因她的得宠而飞扬跋扈,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最终,在叛军的逼迫下,她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她的命运让我感到悲哀,同时也让我明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与独立是多么不易。
然而,《长生殿》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悲剧,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它让我们看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看到了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荡以及人性的复杂。
同时,它也让我们思考爱情与责任、权力与欲望之间的关系。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洪昇的才华也让我赞叹不已。
他的文字功底深厚,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此外,《长生殿》中的其他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忠心耿耿的郭子仪、奸诈狡猾的安禄山等。
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情节,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长生殿》的读后感
《长生殿》是清代文学家洪昇的一部经典作品,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物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而深沉的历史画卷。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受震撼,对人生、爱情、权力、欲望等诸多主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我对洪昇的才情深感敬佩。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挣扎。
他的文字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人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他们的爱情之美,又能体验到他们的悲剧之痛。
其次,我对《长生殿》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唐明皇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他既是一代明君,又是一个深陷爱情的痴人。
他对杨贵妃的痴迷,使他忽视了国家大事,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而杨贵妃则是一个美丽而悲剧的女性,她的美丽和才华吸引了唐明皇,但也使她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这些人物的形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再次,我对《长生殿》中的主题有了深入的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权力、欲望、生死、道德等主题的探讨。
它让我明白,爱情虽然美好,但也不能忽视责任和义务。
权力和欲望虽然诱人,但也不能忘记道德和良知。
生死虽然无法避免,但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我对《长生殿》的艺术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将历史与现实、虚构与真实、悲剧与喜剧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小说的张力,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实的鲜活。
这种艺术价值,使我对《长生殿》有了更深的欣赏和理解。
浅析洪升《长生殿》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
浅析洪昇《长生殿》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
《长生殿》是中国元代戏曲家洪昇所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本主要基于唐朝名将郭子
仪的事迹。
本文将分析洪昇在《长生殿》中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
洪昇在《长生殿》中也展示了郭子仪曾经的失败和遭遇。
剧中揭示了郭子仪曾因失宠
而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失去了官位和声望。
这种失败的经历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
他的斗志和决心,最终重获荣耀。
洪昇对这一历史描绘的塑造,反映了郭子仪坚韧不拔、
勇于面对困境的品质,也展现了他在失败中得到的成长与改变。
洪昇在《长生殿》中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还凸显了他在军事策略上的优秀才能。
剧中
通过展示郭子仪制定战略、指挥作战的情节,描绘了他在战争中的聪明才智和卓越能力。
无论是采取伏击计、用计借敌等战术,还是在困境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胜利,都
充分显示了郭子仪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敢,也体现
了洪昇对郭子仪军事才能的肯定。
洪昇在《长生殿》中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还展示了他的英勇和不畏艰险的品质。
剧中
郭子仪孤军深入敌阵,奋勇杀敌的情节多次出现,展现了他英勇的一面。
郭子仪不畏艰险,大胆出击,直面敌人,这种坚韧的勇气和英勇的姿态,使他成为了众人敬仰和景仰的对
象。
洪昇在《长生殿》中对郭子仪的历史描绘呈现了他的忠诚和聪明才智,展示了他曾经
的失败和遭遇,凸显了他在军事策略上的优秀才能,展现了他的英勇和不畏艰险的品质。
这一历史描绘使人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了郭子仪这位杰出的将领和爱国者。
洪升的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洪升的长生殿的主题思想有人把“长生殿”完全看作是歌颂封建帝王生活、供统治阶级玩赏的作品,毫无现实性、人民性可言,因而,认为提出纪念洪升是不正确的。
有人从资产阶级的恋爱至上主义和超阶级的“人性论”的观点来肯定“长生殿”,认为:“长生殿”把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表现得异常真挚诚笃;所描写的杨玉环是一个善良、温柔,同时也是聪明、勇敢的妇女形象;月宫重圆的收场,表现了爱情战胜了死。
有人谈“长生殿”只列举出像“疑谶”、“进果”和“骂贼”等几出明显地同情人民疾苦的戏,说明“长生殿”值得肯定的意义,而对整个作品则缺乏全面的分析,因此,对“长生殿”价值的理解,也就是比较表面的。
有的地方举行纪念会,只介绍洪升的生平事迹,对“长生殿”的内容和为什么要纪念他的问题,却避开不谈。
长生殿”的创作,作者主要地是想表现一个真挚、生死不渝的爱情。
这是以前讨论“长生殿”的人的一种传统的看法。
长生殿”后半部,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之作。
洪升否认“女色亡国”的论调,却把罪过完全推之于“逆藩奸相”,这种看法当然仍然是表面的。
但,“长生殿”的伟大,却在于它形象的反映出了封建王朝灭亡前夕的昏溃、腐败的影象。
“长生殿”的创作,显然是要来抒写兴亡之恨。
对剧中人物的描写,忠于祖国的得到表扬,危害祖国的受到惩罚。
虽然,把天宝之乱,隐喻作明清间的变化并不确当,但,在它上面,确是凝结着人民的爱国主义的情绪。
同时,在“长生殿”许多地方,都接触到了人民生活的苦难;对危害人民的事物的讽刺与抨击,也或多或少的凝结着人民的思想和愿望。
所以,“长生殿”与人民的思想是有着联系的。
在“长生殿”中,也时时流露出作者主观意识中的封建思想和唯心的“情”的观念。
在前半部,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占着主导地位;但,在后半部中,它就上升为主导的地位,使作品坠入到了虚幻中去,成为空虚的、无意义的东西。
当然,后半部也有着几出如“骂贼”、“弹词”好戏,但,那只是个别的。
“长生殿”前半部,从主题思想、结构等方面看,是可以独立,而无损于艺术的完整性的。
《长生殿》主题
浅析《长生殿》的主题摘要:《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 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既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 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 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 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有关《长生殿》的研究仍然持续不断, 关于它的主题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
关键字: 长生殿主题爱情社会兴亡人生感慨《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所作的剧本, 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
洪昇说: “余读白天乐《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杂剧, 辄作数日恶。
”他深为两篇作品所感动, 又不满作品写的过于感伤。
于是《长生殿》写唐玄宗和贵妃杨之情事而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 以“垂戒来世”。
但它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二十一世纪以来,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长生殿》的主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可归纳为一下四种观点:1.爱情主题说有学者认为《长生殿》的主题纯粹是写情。
学者们从作者对相关历史材料的处理, 创作背景等入手, 探明作品的主题思想, 认为《自序》中“借太真外传谱新词, 情而已”一句已明确表明《长生殿》的主线、主题只是一个“情”, 并无意总结历史兴亡的深刻教训。
至于所谓的“垂戒”说法, 只是作品的客观效果, 是作品主题的引申,而不是创作的本意。
任何反映“乐极哀来”主题的作品, 都可以具有“垂戒来世”的客观效果, 而“用戏剧形式表现具有启蒙色彩的“至情”说, 这大概是洪昇创作《长生殿》的真正用意,也可能是剧本的主题所在。
”他们不赞同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与模糊主题说, 认为兴亡之感不过是文本创作前或创作过程中捎带附载上的用来表现李杨爱情的背景与影响的次要内容与思想。
2.爱情与社会说因为婚姻、爱情本来就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没有不存在婚姻或爱情的社会。
所以又有学者认为《长生殿》的爱情主题和社会主题是融合的, 硬把二者割裂开来是既不忠实于生活实际也不符合剧本真面貌的。
长生殿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
长生殿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长生殿读后感作文(篇1)“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
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生。
尘缘倥偬,仞利有天情更永。
不比凡间梦,悲欢和哄。
恩与爱,总成空。
跳出痴迷洞,割断相思鞚。
金枷脱,玉锁忪。
笑骑双飞风,潇洒到天宫。
”在中国历史上,有五位“大家”,曾以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唐朝陈鸿作《长恨歌传》,白居易作《长恨歌》,李商隐作《马嵬》(共两首),元代白朴作《梧桐雨》(杂剧,又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朝洪昇作《长生殿》(昆曲)。
其中,以洪昇的《长生殿》创作最为杰出。
洪昇改写《梧桐雨》,并配合《长恨歌》,将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演化为传奇,是李杨爱情故事最完美的呈现。
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世人皆知。
杨玉环本是唐明皇之子李瑁的妃子。
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因“机务闲余”而“寄情声色”。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这位天香国色的儿媳。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他欲纳其入宫中。
于是,唐明皇以“着为女道士”为名招入宫中,号为太真。
不久,册封其为贵妃。
玩物丧志,全然没了伦理道德。
杨玉环的万种柔情让李隆基不能自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李隆基纵情声色,与杨玉环“恩恩爱爱”,即使梅妃在李隆基心中仍有几分地位,即使两人曾偶尔拌拌小嘴,但杨玉环“欲擒故纵”,加上月宫宫主梦赐《霓裳羽衣曲》,使李隆基最终完全“臣服”于她的石榴裙下。
戴乃迭说过,“我不怕磨难多,那是上苍在嫉妒我们的爱情太美”。
“母亲大人”杨玉环的纵容,“父亲大人”李隆基的放怀,使原本一介庸夫的安禄山绝处逢生、一夜“跃龙门”,官运亨通。
不甘心寄人篱下,安禄山在暗中招兵买马后,最终以“除君侧”(针对杨国忠)为名发动安史之乱。
李杨二人只能西幸蜀中,不久,军士哗变,李杨二人阴阳相隔。
迫不得已,只能草草埋葬杨玉环。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肃宗接玄宗回朝后,李隆基这位太上皇已经大权旁落、名存实亡。
长生殿读后感800字(最新)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
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
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这部剧本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情节跌宕起伏,有几个高潮。
并让苏州音乐家徐麟帮助他严格地按照曲律填词,使整个音乐布局与曲辞密切配合,风格各异,与人物场景配合的恰如其分。
杨玉环酒醉后用《南扑灯蛾》曲"宛然一幅醉杨妃图";郭子仪唱用北曲雄浑激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洪昇剧作“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兵团电大校部马海娟内容摘要:洪昇的《长生殿》是一部优秀的中国经典剧目。
《长生殿》通过李杨爱情的描写,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揭露,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民主思想,体现了洪昇垂戒来世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爱情悲剧福祸相倚生死悲欢善恶是非穷困不遇的境遇磨练了他的意志,再加上身处朝代更替之初,洪昇目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现实,激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雄心壮志,决心寄情于文学创作,以手中之笔抒发人生困惑、前途渺茫的郁闷之情。
一、洪昇及时代背景康熙年间,随着清朝统治趋向稳定,明亡的阵痛归于平静,文人们开始以更多的一种空幻与伤感的情绪来看待明清之际的历史兴亡。
这时,在戏剧方面出现了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名作,前者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后者直接以南明政权的覆灭为背景,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与上述社会情绪有关联。
而两位作者也因他们的优秀创作,获得“南洪北孔”的赞誉。
《长生殿》的作者洪昇,是清初最为杰出的南方戏曲作家。
他出生于世代官宦家庭,洪昇从小就熏陶于书香门第的教育氛围中,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他日后成为戏曲大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洪昇家道中途衰落,父母不和,父亲又曾“被诬谴戍”。
洪昇全家受到清王朝的迫害,弟兄都流离在外,且屡次考举不第。
后来托了人情,才在京城的国子监做了个小监生,一干就是十多年。
穷困不遇的境遇磨练了他的意志,再加上身处朝代更替之初,洪昇目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现实,激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雄心壮志,决心寄情于文学创作,以手中之笔抒发人生困惑、前途渺茫的郁闷之情。
据史料记载,洪昇以当时的诗人王士禛、施闰章为老师、朱彝尊、毛奇齿、吴仪一、查慎行、李式玉、陈维崧、赵执信等人也均是洪昇的诗友。
尽管他不曾有过一官半职,但与他交往的却都是当代文学界的优秀人物。
生平创作有传奇九种,《长生殿》外,有《回文锦》、《回龙记》、《锦绣图》、《闹高唐》、《节孝坊》、《天涯泪》、《青衫湿》、《长虹桥》。
杂剧有《四婵娟》。
现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
洪升尚有诗集《啸月楼集》、《稗畦集》和《稗畦续集》。
诗稿《幽忧草》,词集《啸月词》、《昉思词》。
洪昇一生写下戏曲40余种,唯杂剧《四婵娟》和传奇《长生殿》流传至今(明清时期将富有传奇性故事的戏剧称为“传奇”)。
《长生殿》与《牡丹亭》、《桃花扇》被誉为明清传奇中的“三巨著”。
我们知道,洪昇的《长生殿》是在继承前人《长恨歌》和《长恨歌传》以及《梧桐雨》、《杨太真外传》的基础上,历经数十年,三易其稿,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才完成的。
可以这样说,洪昇把他毕生的才华都倾注在《长生殿》的写作中,而对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死相依的伟大爱情,更是进行了超乎前人的歌颂。
有道是:“都生难遂,死要偿,噙住了一点真情,历尽千磨障,纵到九地轮回也永不忘,博得个终随唱,尽占断人间天上。
”二、长生殿的主题思想《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
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
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称兵造反。
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
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
(一)爱情主题李杨间的爱情大致可以分为性爱、情爱、挚爱三个阶段。
他们的爱情由浅入深,逐渐趋向专一和成熟。
杨玉环本来是唐明皇的儿子李瑁的妃子,因为她无人能比的美貌及优美的舞姿,唐明皇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且唐明皇与杨玉环都有喜爱乐曲的共同点。
因此,他们互相倾情,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
《定情》一出则写出了玄宗见到她的第一印象,即为:“昨见宫女杨玉环,德性温和,姿容艳丽。
”于是唐明皇便决定册封她为贵妃,但此时他们的爱情是肤浅的,唐明皇只是迷恋于对方的美貌和肉体,而杨贵妃虽对唐明皇有一丝好感,但她心中好是深爱着他的丈夫李瑁。
所以,他们初始阶段的爱情尚未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
白居易《长恨歌》中也妥帖的用诗描绘了这个侧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可见此时维系他们的是一般帝妃间所常有的权势与美色的交换。
随着李杨相处时间的增多,彼此产生了好感。
但她不甘心唐明皇朝三暮四的性情,情不自禁的恼恨他们,也因此惹怒了唐明皇与他大闹了一场,结果是被放逐出宫,遣送回家。
杨玉环在家中对唐明皇日夜思念、茶饭不思,整日以泪洗面,而此时宫中的唐明皇面对没有贵妃的皇宫,他总是感到“对景总是生憎,触目无非惹恨……若不召她回来,教朕怎生消遣”。
唐明皇感受到到杨玉环对他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他们间关系的价值,可出于帝王的尊严、皇宫的规矩,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力士便帮他出了一妙招,高公公去杨府向杨玉环诉说皇上的矛盾心理,于是有贵妃《献发》一出:“只为欲表我忠肠”,“全仗你寄我殷勤……止鬓鬓发数根,这便是我残思断魂。
”这给无可更改的皇帝谕旨一个可以改变的借口。
于是,唐明皇将杨玉环复召入宫,两人又续情缘。
这表明“真情”的种子已经播下,但是“真情”种子成长过程中不免要经历些许风风雨雨。
唐明皇虽钟情于杨贵妃,但他仍不忘后宫佳丽三千,他背着杨玉环以皇帝之尊驾幸梅妃。
杨贵妃发现后便前去搅乱他的好梦。
虽然她过去曾表示:“愿承鱼贯,敢妒蛾眉”,但此时的她则坚持“钗不单分盒永圆”的理想爱情了。
她希望得到专一的爱,便当面揭穿和谴责唐明皇的变心和不专,并以缴还钗盒相威胁。
这时杨贵妃真挚的感情压过了理智,她无暇顾及后果,只把心中的一腔妒火宣泄出来。
唐明皇对于这一场暴风雨式的倾泻只是软言应付,并没有拿出皇帝的权威呵斥她,而是又惊又悔,因为他感受到了杨玉环的真情。
至此,两人的爱情达到了情爱的阶段。
白居易《长恨歌》也有诗为证:玄宗由贪恋美色而转入精神内在的情爱阶段“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密誓》一出是李杨爱情的转折点。
李杨爱情发展到了挚爱阶段,二人“七月七夕感牛郎织女之事,私誓生生世世愿为夫妇,则君王臣妾未曾有者”。
这完全是痴情男女的海誓山盟了,说明他们的情感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阶段。
《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表现出李杨爱情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境界,原来肤浅的爱情开始让位于两颗真心的结合。
《埋玉》一出,而人的感情更到了愿意为对方牺牲自己的忘我程度。
马嵬坡之变是对盟誓后李杨爱情的严峻考验,面对军队的哗变,杨于环虽也十分留恋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不让唐明皇为难,她自愿请死,表现出她对情爱的忠贞不渝及责任意识。
无力自救的唐明皇面对军队的威逼,只好牺牲杨玉环来保全自己。
杨贵妃死后,唐明欢触景伤情日夜思念杨贵妃,真挚的不可抑制的爱情更加强烈地从他的内心流泻出来。
《闻铃》、《哭像》、《雨梦》等出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明皇对贵妃的思念。
洪昇根据自己的爱情理想给这一对生死离别遗恨绵绵又痴情苦恋刻苦相思的情人以神话式的结局:双方在牵牛织女星的撮合下,最终在月宫团圆,这样自然的把生死之恋导向情爱永恒。
(二)政治主题从《长生殿》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杨玉环的得宠,不仅是建筑在宫庭内部的倾轧之上,而且是建筑在人民的灾难之上的。
在第十五出“进果”里面,集中的描写了这样的一个事件:南海和蜀州进果的使臣,为了在限期内把鲜荔枝送到杨玉环嘴里,飞奔前进,路上,撞死卖布的老人,马踏壤农民“每日盼成熟,求天拜神助”的庄稼,末了,两个地方的使臣,都为了自己不误期限,在驿站上引起了争马的纠纷。
最后,还让剧中人喊出:“杨娘娘,杨娘娘啊!只为这几个荔枝呵”!再如“疑谶”中,藉郭子仪的口,对封建王侯的“豪奢”,提出愤怒的抗议,“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痛骂“私门贵戚,一例逞妖狐”,同时,面对着混乱的社会,也激发出了忧世、爱国的情绪:“不知忧国是何人”。
这些剧情的描写,都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彩。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作者据以划分正面,反面形象的标准,体现着作者对待这一事件的态度,也往往就显示出来,作者创作这一部作品时所抱的目的与意图,拥护什么,反对什么。
“长生殿”中所描写的人物,正面的有郭子仪、雷海清、郭从谨、李龟年等;反面的有杨国忠、安禄山。
显明地可以看出来,作者在他们身上所赋予的意义是,忠于祖国的得到表扬,危害祖国的受到惩罚。
“长生殿”在第一出“传概”中就表现了作者创作思想的基本精神,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官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正如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所谈到创作动机时所言:“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
”并在剧中第一出《传概》中说:“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充分表明了对李、杨情缘的同情和赞赏,借这个故事歌颂人间真挚的爱情。
作者在《长生殿·例言》又说:“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且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未有不悔者也。
”这表明作者对因“逞侈心而穷人欲”所造成的国家和社会灾难、危害充满了不满和抨击的态度。
一方面从爱情角度热情歌颂和赞美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不渝之恋,另一方面又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对其沉湎于情欲而造成国家危难提出责难,爱情主题与政治主题并呈。
这两个主题似乎是矛盾、对立的,然而,这并非是艺术上的败笔,恰恰是作为文学大师的洪昇十几年三易其稿的良苦用心和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之所在。
在《长生殿》中,洪昇的内在追求是从表面的矛盾中去挖掘内在的哲理蕴含,那就是忘我的爱情与社会角色的矛盾是永远难以克服和弥合的。
在承认李、杨爱情与国家政治之间的矛盾问题上,《长生殿》与《长恨歌》、《梧桐雨》并没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是《长恨歌》和《梧桐雨》将二者的矛盾视为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矛盾,因而是人类永恒的遗憾。
它只有遗憾,没有解决的办法;而《长生殿》在此基础上却主张对这个永恒的遗憾用佛家出世的思想进行顿悟和超越。
总揽全剧,《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李、杨二人乐极生悲的故事,总结福祸相倚的人生哲理以垂戒来世;二是让李、杨历经劫难、遍尝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后大彻大悟,达到其人生“情缘总归虚幻”的认识的哲理高度,以此来使世人“清夜闻钟”,让他们“蘧然梦觉”。
这种题旨在最末《重圆》一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渲染和强调。
当饱尝人间悲欢离合的酸甜苦辣后,来到月宫的杨玉环看破红尘。
当月主娘娘宣布他们“本系元始孔昇真人、蓬莱仙子,偶因小谴,暂住人间。
今谪期已满……命居利仞天宫,永为夫妇”后,一切生死悲欢,善恶是非,不过是过眼烟云。
总之,洪昇创作“长生殿”的动机,是可贵的,他托古寓今,借天宝遗事,直抒胸臆,也可以说是人民心中的亡国之痛,这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