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注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集中注意学习时,成人经常去转移他的注意 , 儿童集中注意学习时,成人经常去转移他的注意,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会使儿童形成容易分散注意的不良习惯。 会使儿童形成容易分散注意的不良习惯。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 也叫“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 注意的分散,也叫 “ 分 注意的分散 心 ” , 注意的分散是指在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下, 注意的分散是指在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下 , 人们的注意离开应当完成的任务而指向无关的活 动与客体。 动与客体。 客观诱因:引起无意注意的某些无关刺激物转移 客观诱因 : 了人们注意的方向; 了人们注意的方向; 主观原因:因人的情绪、 主观原因 : 因人的情绪 、 疲劳或疾病等情况引起 注意不稳定。 注意不稳定。
(2)刺激物的对比差异。 刺激物的对比差异。 为什么有时学生在下面讲话, 为什么有时学生在下面讲话 , 老师采取停止讲课的方 式? 差异越显著,越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差异越显著 , 越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 越容易引起人们 的无意注意。如黑夜中的明灯 , 霜雪中的红梅 , 青滩 的无意注意 。 如黑夜中的明灯,霜雪中的红梅, 上的白鹤,帐本上的赤字, 上的白鹤 , 帐本上的赤字 , 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
(3)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活动的事物,如草丛窜出的野兔,天空扑来的飞鹰; 活动的事物 , 如草丛窜出的野兔 ,天空扑来的飞鹰; 变化的事物,如忽隐忽现的礁石 忽明忽暗的光线, 现的礁石, 变化的事物,如忽隐忽 现的礁石 , 忽明忽暗的光线 , 忽高忽低的歌声,忽抑忽扬的话语, 忽高忽低的歌声,忽抑忽扬的话语,都容易引起人们 的无意注意。 的无意注意。
1、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 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的注意。 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特点)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 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 一种艳色, 一种艳色,一股奇香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意。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在喧闹的人群中大声说话, 如在喧闹的人群中大声说话,不一定能引起人 们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上轻轻的耳语, 们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上轻轻的耳语,也 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4)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新异性。 千篇一律、司空见惯的事物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千篇一律、司空见惯的事物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 新异的东西则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 新异的东西则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绝对新异的 事物(即从未经验过的事物), ),如平生第一次见到的 事物(即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如平生第一次见到的 骆驼、大象、斑马等;相对新异的事物(即已知事物 骆驼、大象、斑马等;相对新异的事物( 的新组合),如动物杂技中的猴拉车,狗坐轿, 的新组合),如动物杂技中的猴拉车,狗坐轿,熊猫 ),如动物杂技中的猴拉车 擂鼓吹大号等,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擂鼓吹大号等,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其中相 对新异事物的影响作用更大。 对新异事物的影响作用更大。
首先, 首先,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虽属两种性质不同 的注意, 的注意,但它们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都是需 要的。 要的。 其次, 其次,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三)有意后注意
1、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 特征上讲, 上讲 特征。 特征。 从发生上讲,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因习惯与熟悉 发生上讲, 上讲 而发展起来的。 而发展起来的。 (1)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类型; 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类型; 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2)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这种注意。 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这种注意。
(三)注意的分配 1、涵义
指在同一时间内, 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别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 象与活动上。 象与活动上。
2、注意分配的条件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有一定联系
(四)注意的转移
1、涵义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影响因素 (1)原有事物引起的注意强度。 原有事物引起的注意强度。 (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活动)的性质。 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活动)的性质。 (3)对新事物(或活动)的理解程度。 对新事物(或活动)的理解程 (4)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4)合理地组织活动。 合理地组织活动。
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 注意; 注意; 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 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 注意; 注意; 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 什么是注意 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 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基本特征: 2 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集中性 注意---------------摄影 注意--------摄影 指向------取景-------选择摄影对象 指向------取景-------选择摄影对象 ------取景------集中------对焦-------调节对象的清晰度。 ------对焦-------调节对象的清晰度 集中------对焦-------调节对象的清晰度。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3)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 心理过程而产生的, 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心理过程而产生的 , 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 但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
第三章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认知理论 第三节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第四节 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本章要求: 本章要求:(1)了解注意的种类和注意的两种加工过程; 了解注意的种类和注意的两种加工过程; 掌握注意的认知理论与认知资源理论。 (2)掌握注意的认知理论与认知资源理论。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注意的理论模型 本章难点: 本章难点:注意的理论模型 本章课时: 本章课时:6课时
五、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稳定性
1、涵义 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所感受的事物或所从事的活动 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 时间上的品质
2、影响因素 (1)客体的复杂性。 客体的复杂性。 (2)主体的积极性。 主体的积极性。 (3)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4)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神经过程强的人,在完成不同智力任务时,大脑皮层 中的优势兴奋中心得到加强,活动的效率有时反而提 高;神经过程弱的人,注意容易分散。
9 8 7 6 5 4 3 2 1 0 4岁 6岁 7岁 9岁 11岁 13岁 11 岁 13 岁
注意广度
儿童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
3、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知觉对象的特点。 (1)知觉对象的特点。 一般规律是, 注意的对象越集中, 一般规律是 , 注意的对象越集中 , 排列得越有规律越 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就越大;反之就 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 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越小。 越小。 人们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2)人们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活动任务多, 活动任务多,注意范围小 知识经验丰富, 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
与注意的分散有本质区别的还有一种注意的起伏。 与注意的分散有本质区别的还有一种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注意强度或感受性的一种周期性变化, 注意的起伏是注意强度或感受性的一种周期性变化 , 它是由一种不随意的感受性变化引起的。 它是由一种不随意的感受性变化引起的。
(二)注意的广度
1、涵义 也叫注意的范围, 也叫注意的范围 ,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 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空间上的品质。 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空间上的品质。 2、测量 人们用速示器测量注意的广度,即在0.1秒的时间内, 人们用速示器测量注意的广度,即在0 秒的时间内, 给被试者呈现一组不相联系的对象( 给被试者呈现一组不相联系的对象 ( 字母或图形 被试能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其注意的广度。 等),被试能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其注意的广度。 成人在该时间内的注意广度一般为4 成人在该时间内的注意广度一般为 4~ 6个孤立的外 文字母,黑色的圆点8 文字母 ,黑色的圆点 8~ 9个, 3~ 4个无内在联系的 汉字。幼童一般为2 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 汉字 。 幼童一般为2~ 3个 。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 他们的注意广度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他们的注意广度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1)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2)个人的知识经验。 个人的知识经验。 自身了解的或经验过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 (3)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
1、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服从一定活动任务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 的注意。 的注意。 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 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 来的。 来的。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要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要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要培养间接兴趣。 要培养间接兴趣。
三 注意的意义与功能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两种学习态度效果的对比: 两种学习态度效果的对比: 学习 12个无意义 个无意义 音节的次数 甲 乙 9 89 12 100
学
习
态
度
注意学习, 注意学习,希望从速学会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并不注意学习
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2 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3 注意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 ● ● 选择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保持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3)要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要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为了克服内外干扰,一是要在客观上采取措施, 为了克服内外干扰,一是要在客观上采取措施,改善 环境,尽量消除无关刺激的影响。 环境,尽量消除无关刺激的影响。二是要在主观上自 我调节,增强意志,自主地排除干扰, 我调节,增强意志,自主地排除干扰,从而保持有意 注意,直到完成任务。 注意,直到完成任务。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适应性活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 适应性活动: 朝向刺激物
1、侧耳倾听;2、举目凝视;3、凝神苦想 侧耳倾听; 举目凝视;
(二)无关运动的停止。 无关运动的停止。 (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呼吸运动的变化。
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而且呼吸的时间也改 一般说,吸得更短促,呼得更长。 变。一般说,吸得更短促,呼得更长。 在注意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 在注意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 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屏息” 等,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屏息”。
四、注意的种类
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 无意注意( )、有 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 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 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 种。
(一)无意注意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会使儿童形成容易分散注意的不良习惯。 会使儿童形成容易分散注意的不良习惯。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 也叫“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 注意的分散,也叫 “ 分 注意的分散 心 ” , 注意的分散是指在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下, 注意的分散是指在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下 , 人们的注意离开应当完成的任务而指向无关的活 动与客体。 动与客体。 客观诱因:引起无意注意的某些无关刺激物转移 客观诱因 : 了人们注意的方向; 了人们注意的方向; 主观原因:因人的情绪、 主观原因 : 因人的情绪 、 疲劳或疾病等情况引起 注意不稳定。 注意不稳定。
(2)刺激物的对比差异。 刺激物的对比差异。 为什么有时学生在下面讲话, 为什么有时学生在下面讲话 , 老师采取停止讲课的方 式? 差异越显著,越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差异越显著 , 越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 越容易引起人们 的无意注意。如黑夜中的明灯 , 霜雪中的红梅 , 青滩 的无意注意 。 如黑夜中的明灯,霜雪中的红梅, 上的白鹤,帐本上的赤字, 上的白鹤 , 帐本上的赤字 , 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
(3)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活动的事物,如草丛窜出的野兔,天空扑来的飞鹰; 活动的事物 , 如草丛窜出的野兔 ,天空扑来的飞鹰; 变化的事物,如忽隐忽现的礁石 忽明忽暗的光线, 现的礁石, 变化的事物,如忽隐忽 现的礁石 , 忽明忽暗的光线 , 忽高忽低的歌声,忽抑忽扬的话语, 忽高忽低的歌声,忽抑忽扬的话语,都容易引起人们 的无意注意。 的无意注意。
1、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 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的注意。 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特点)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 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 一种艳色, 一种艳色,一股奇香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意。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在喧闹的人群中大声说话, 如在喧闹的人群中大声说话,不一定能引起人 们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上轻轻的耳语, 们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上轻轻的耳语,也 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4)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新异性。 千篇一律、司空见惯的事物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千篇一律、司空见惯的事物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 新异的东西则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 新异的东西则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绝对新异的 事物(即从未经验过的事物), ),如平生第一次见到的 事物(即从未经验过的事物),如平生第一次见到的 骆驼、大象、斑马等;相对新异的事物(即已知事物 骆驼、大象、斑马等;相对新异的事物( 的新组合),如动物杂技中的猴拉车,狗坐轿, 的新组合),如动物杂技中的猴拉车,狗坐轿,熊猫 ),如动物杂技中的猴拉车 擂鼓吹大号等,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擂鼓吹大号等,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其中相 对新异事物的影响作用更大。 对新异事物的影响作用更大。
首先, 首先,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虽属两种性质不同 的注意, 的注意,但它们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都是需 要的。 要的。 其次, 其次,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三)有意后注意
1、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 特征上讲, 上讲 特征。 特征。 从发生上讲,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因习惯与熟悉 发生上讲, 上讲 而发展起来的。 而发展起来的。 (1)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类型; 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类型; 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2)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这种注意。 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这种注意。
(三)注意的分配 1、涵义
指在同一时间内, 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别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 象与活动上。 象与活动上。
2、注意分配的条件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有一定联系
(四)注意的转移
1、涵义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影响因素 (1)原有事物引起的注意强度。 原有事物引起的注意强度。 (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活动)的性质。 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活动)的性质。 (3)对新事物(或活动)的理解程度。 对新事物(或活动)的理解程 (4)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4)合理地组织活动。 合理地组织活动。
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 注意; 注意; 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 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 注意; 注意; 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 什么是注意 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 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基本特征: 2 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集中性 注意---------------摄影 注意--------摄影 指向------取景-------选择摄影对象 指向------取景-------选择摄影对象 ------取景------集中------对焦-------调节对象的清晰度。 ------对焦-------调节对象的清晰度 集中------对焦-------调节对象的清晰度。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3)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 心理过程而产生的, 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心理过程而产生的 , 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 但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
第三章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认知理论 第三节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第四节 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本章要求: 本章要求:(1)了解注意的种类和注意的两种加工过程; 了解注意的种类和注意的两种加工过程; 掌握注意的认知理论与认知资源理论。 (2)掌握注意的认知理论与认知资源理论。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注意的理论模型 本章难点: 本章难点:注意的理论模型 本章课时: 本章课时:6课时
五、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稳定性
1、涵义 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所感受的事物或所从事的活动 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 时间上的品质
2、影响因素 (1)客体的复杂性。 客体的复杂性。 (2)主体的积极性。 主体的积极性。 (3)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4)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神经过程强的人,在完成不同智力任务时,大脑皮层 中的优势兴奋中心得到加强,活动的效率有时反而提 高;神经过程弱的人,注意容易分散。
9 8 7 6 5 4 3 2 1 0 4岁 6岁 7岁 9岁 11岁 13岁 11 岁 13 岁
注意广度
儿童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
3、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知觉对象的特点。 (1)知觉对象的特点。 一般规律是, 注意的对象越集中, 一般规律是 , 注意的对象越集中 , 排列得越有规律越 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就越大;反之就 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 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越小。 越小。 人们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2)人们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活动任务多, 活动任务多,注意范围小 知识经验丰富, 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
与注意的分散有本质区别的还有一种注意的起伏。 与注意的分散有本质区别的还有一种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注意强度或感受性的一种周期性变化, 注意的起伏是注意强度或感受性的一种周期性变化 , 它是由一种不随意的感受性变化引起的。 它是由一种不随意的感受性变化引起的。
(二)注意的广度
1、涵义 也叫注意的范围, 也叫注意的范围 ,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 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空间上的品质。 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空间上的品质。 2、测量 人们用速示器测量注意的广度,即在0.1秒的时间内, 人们用速示器测量注意的广度,即在0 秒的时间内, 给被试者呈现一组不相联系的对象( 给被试者呈现一组不相联系的对象 ( 字母或图形 被试能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其注意的广度。 等),被试能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其注意的广度。 成人在该时间内的注意广度一般为4 成人在该时间内的注意广度一般为 4~ 6个孤立的外 文字母,黑色的圆点8 文字母 ,黑色的圆点 8~ 9个, 3~ 4个无内在联系的 汉字。幼童一般为2 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 汉字 。 幼童一般为2~ 3个 。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 他们的注意广度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他们的注意广度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1)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2)个人的知识经验。 个人的知识经验。 自身了解的或经验过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 意。 (3)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
1、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服从一定活动任务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 的注意。 的注意。 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 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 来的。 来的。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要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要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要培养间接兴趣。 要培养间接兴趣。
三 注意的意义与功能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1 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两种学习态度效果的对比: 两种学习态度效果的对比: 学习 12个无意义 个无意义 音节的次数 甲 乙 9 89 12 100
学
习
态
度
注意学习, 注意学习,希望从速学会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并不注意学习
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2 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3 注意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 ● ● 选择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保持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3)要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要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为了克服内外干扰,一是要在客观上采取措施, 为了克服内外干扰,一是要在客观上采取措施,改善 环境,尽量消除无关刺激的影响。 环境,尽量消除无关刺激的影响。二是要在主观上自 我调节,增强意志,自主地排除干扰, 我调节,增强意志,自主地排除干扰,从而保持有意 注意,直到完成任务。 注意,直到完成任务。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适应性活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 适应性活动: 朝向刺激物
1、侧耳倾听;2、举目凝视;3、凝神苦想 侧耳倾听; 举目凝视;
(二)无关运动的停止。 无关运动的停止。 (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呼吸运动的变化。
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而且呼吸的时间也改 一般说,吸得更短促,呼得更长。 变。一般说,吸得更短促,呼得更长。 在注意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 在注意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 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屏息” 等,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屏息”。
四、注意的种类
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 无意注意( )、有 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 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 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 种。
(一)无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