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倒算顺序)

合集下载

灌砂法试验方法

灌砂法试验方法

灌砂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2仪器标定:2.1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2.1.1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称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每次标定及以后的试验都维持该质量不变。

2.1.2 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5,准确至1g。

2.1.3 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关,并小心地取走灌砂筒。

2.1.4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

2.1.5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3次;最后取平均值m2,准确至1g。

2.2确定量砂的密度2.2.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

(1)将空罐放在台秤上,使罐的上口处于水平位置,读记罐质量m7,准确至1g。

(2)向标定罐中灌水,注意不要将水弄到台秤上或罐的外壁;将一支持放在罐顶,当罐中水面快要接近直尺时,用滴管往罐中加水,直到水面接近直尺;移去直尺,读记罐和水的总质量m8。

(3)重复测量时,仅需用吸管从罐中取出少量水,并用滴管重新将水加满到接触直尺。

(4)标定罐的体积按下式计算:V=(m8-m7)/ρW2.2.2 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罐砂筒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称筒内剩余的砂质量,准确至1g。

2.2.3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3次,最后取其平均值m3,准确至1g。

2.2.4 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ma =m1-m2-m3m1——罐砂入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m2——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m3——罐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2.2.5 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密度ρs:ρs =ma/V3试验步骤:3.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打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罐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罐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灌砂法

灌砂法

灌砂法: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尺寸见图.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

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孑L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铝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lg、0.1 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及0.25 -0.50清洁干燥均砂,约2040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他: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灌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灌砂法操作过程

灌砂法操作过程

灌砂法操作过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灌砂法操作过程:1、选定合适的仪器,确定各仪器材料使用状态正常,确定量沙数量够用。

2、向灌沙桶装沙至桶顶15mm左右,称取桶内沙的质量(M1),准确至1g。

3、打开开关让沙自由流出,并使流出沙的体积与试坑内体积或标定罐容积相当。

4、轻轻将灌沙桶移至玻璃板上,打开开关让沙流出,直至沙不再流出时关闭开关。

5、收集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沙或桶内余沙,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沙就是圆锥体的沙(M2)。

6、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7、用水测定标定罐容积V,准确至1mL。

8、在储沙桶内装入M1的沙,打开开关使沙自由流入标定罐至不在流出时关闭开关,去下灌沙桶称取桶内余沙质量M3。

9、量沙的单位质量:p1=(M1-M2-M3)/V。

10、在实验地段选一平地清扫,将基板置上,当表面比较粗糙时,将盛有M5量沙的灌沙桶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让沙流出至停止时,称量桶内沙M6。

11、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原处)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沙桶一致),在凿洞过程中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保持水分),试洞深度等于测定层厚度,不得混入下层材料,称取每次取出的松动材料的质量,将全部取出材料质量总和M8记下。

12、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去测其含水率W,对于粗粒土、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记为M9。

13、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M1沙的储沙桶下口对准基板中孔打开开关,让沙流入试坑内,停止时取走灌沙桶称取余沙M4。

14、在试洞挖好后将灌沙桶直接放在试坑上,中间不放基板,打开开关让沙流入试坑,停止时关闭开关,称取灌沙桶余沙M4。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是土工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
土体进行灌砂压实,来评定土体的压实度。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压实
度检测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灌砂法压实度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
以下工具和材料,灌砂装置、标准圆筒模具、天平、干燥砂、水桶、搅拌棒等。

其次,进行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土样放入标准圆筒模具中,并用手轻轻压实,使土样紧实
填充模具。

2. 在模具上方放置一个刚性平板,然后用水平力将其均匀压实。

3. 在压实后的土样表面平整铺设一层干燥砂,并用灌砂装置进
行灌砂,直到砂层高度达到一定数值。

4. 测量灌砂前后的模具重量差,即可得到土样的压实度。

最后,计算压实度。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
样的压实度:
压实度(%)=((灌砂前模具重量+砂重)灌砂后模具重量)/ (模具容积×砂的密度)×100%。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可以得到土体的压
实度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
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对土壤进行灌砂、振实、取样等步骤,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指标。

下面将介绍灌砂法的具体步骤及压实度的计算方法。

一、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灌砂法压实度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灌砂装置、振实器、天平、砂子、土壤取样工具等。

2. 操作步骤。

(1)取样,首先需要在待检测的土壤样品中取得足够的土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灌砂,将取样的土壤放入灌砂装置中,通过灌砂的方式逐渐增加土壤的压实度。

(3)振实,在灌砂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振实器对土壤进行振实,以确保土壤的均匀密实。

(4)取样,在灌砂结束后,需要从灌砂装置中取出土样,用于后续的压实度计算。

二、压实度计算方法。

1. 计算公式。

根据灌砂法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壤的压实度指标:压实度指标 = (砂子重量初始土壤重量)/ 初始土壤重量× 100%。

2. 计算步骤。

(1)测量初始土壤重量,在进行灌砂前,需要测量取样土壤的初始重量。

(2)测量砂子重量,在灌砂结束后,需要测量砂子的重量。

(3)计算压实度指标,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压实度指标。

三、注意事项。

1. 取样代表性,在进行取样时,需要确保取得的土样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体土壤的压实度情况。

2. 操作规范,在进行灌砂和振实操作时,需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每一步操作的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灌砂法压实度检测的方法及计算步骤。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为土壤工程和地基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对于土壤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例子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例子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例子
(原创版)
目录
1.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的概念和意义
2.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的具体计算方法
3.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案例
4.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对于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正文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是一种衡量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计算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从而判断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

在灌砂时,试坑上放有基板时,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为 m1-m4+m5-m6;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为 m1-m4-m2。

2.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湿密度=(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
试坑体积)×100%。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案例如下:假设某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灌砂法测量压实度,得到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为 100g,试坑体积为100cm,试坑材料的湿密度为 95%,则可以计算出压实度为 95%。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对于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平整度,从而延长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

第1页共1页。

土工灌砂法试验

土工灌砂法试验

土工试验中灌砂法的试验步骤是什么?满意回答我简单描述一下:1、选点2、用毛刷把地面浮土清扫干净3、称量砂和灌砂筒总质量4、标定粗糙面5、挖坑6、称取试洞中试样质量7、重新称取量砂和筒总质量8、灌砂9、称取筒中剩余砂质量10、测试样含水率11、计算结果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2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A、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2 。

B、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C、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D、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种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标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 ÷容砂瓶的容积(VR)。

3 灌砂法试验A、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B、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压实度之灌砂法

压实度之灌砂法

灌砂法灌砂法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2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A、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2 。

B、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C、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D、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种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标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 ÷ 容砂瓶的容积(VR)。

灌砂法

灌砂法

灌砂法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

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1]技术用途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 1.1.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1.2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3标准砂密度的测定1.2.1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2 。

1.2.2 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1.2.3 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1.2.4 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灌砂法计算压实度公式

灌砂法计算压实度公式

灌砂法计算压实度公式
灌砂法是土壤压实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土壤表面均匀撒布砂料,并利用自重和重力作用使其渗透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计算灌砂法的压实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压实度(%)= ((重量差)/ (初始土壤体积)) × 100
其中,
•重量差:指在进行灌砂前后,土壤的重量差异,即灌入的砂料的重量。

•初始土壤体积:指进行灌砂前的土壤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压实度时,要确保砂料的重量和土壤体积的测量准确,并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此外,压实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砂料的粒径和均匀性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计算结果,建议咨询土壤力学专家或进行实验室测试。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罐砂法: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

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仪器设备:1.1.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1.2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密度测定:1.2.1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3。

1.2.2 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1.2.3 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1.2.4 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1.2.5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1.2.6 标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 ÷ 容砂瓶的容积(VR)。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方法操作步骤: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2、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ρо)=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

5、试样的干密度(ρd)={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1+0.01ω)}÷(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

注:ω—试样含水率,%。

主要的计算公式:1、(筒+砂质量)-(剩余筒中砂质量-椎体砂重)=试坑里的砂质量2、试坑里的砂质量÷量砂密度=试坑体积3、湿土质量÷试坑体积=湿密度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扩展资料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

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在5mm-60mm之间。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步骤如下:
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2 、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ρо) =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 )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 ) ÷标准砂的密度(PS ) ) 。

5、试样的干密度(ρd) ={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 ) ÷(1+0.01ω)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 ) ÷标准砂的密度(PS ) ) 。

注:ω—试样含水率, %。

灌砂法基本原理:
灌砂法(标准方法, 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 或0.2~0.50mm 清洁干净的均匀砂, 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 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 , 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筒+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重=试坑里的砂质量
试坑里的砂质量/量砂密度=试坑体积
湿土质量/试坑体积=湿密度
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最大干密度是室内试验求得的。

灌砂法步骤

灌砂法步骤

1.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2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A、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2 。

B、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C、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D、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种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标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 ÷容砂瓶的容积(VR)。

3 灌砂法试验A、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B、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C、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4 试样的密度(PO)=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

副本压实度计算式(灌砂法)

副本压实度计算式(灌砂法)

工 地 取 样
含 水 量 大干密度 14.2 最佳含水量 土样编号 筒+砂重 9000 锥体砂重 800 糙面耗砂 80 筒+余砂 4611 耗砂重 3509 砂密度 1.42 试坑容积 2471 湿试样重 5135 试样湿密度 2.08 盒号 13 14 盒重 40.16 40.7 盒+湿土重 148.67 136.55 盒+干土重 134.35 124.12 水分重 14.32 12.43 干土重 94.19 83.42 含水量 15.2 14.9 平均含水量 15.1 试样干密度 1.81 压实度 97.1 1.86 14.2 9000 800 85 4615 3500 1.42 2465 5085 2.06 15 16 41.25 43.09 145.73 148.88 132.42 135.24 13.31 13.64 91.17 92.15 14.6 14.8 14.7 1.80 96.7 1.86 14.2 9000 800 75 4597 3528 1.42 2484 5140 2.07 17 18 40.15 44.46 137.76 140.12 125.40 127.57 12.36 12.55 85.25 83.11 14.5 15.1 14.8 1.80 96.9 1.86 14.2 9000 800 65 4513 3622 1.42 2551 5315 2.08 19 20 42.15 42.29 149.56 144.03 135.23 130.68 14.33 13.35 93.08 88.39 15.4 15.1 15.3 1.81 97.2 1.86 14.2 9000 800 60 4561 3579 1.42 2520 5245 2.08 6 5 37.24 38.17 142.99 143.08 129.36 129.24 13.63 13.84 92.12 91.07 14.8 15.2 15.0 1.81 97.3 1.86 14.2 9000 800 75 4477 3648 1.42 2569 5315 2.07 4 3 41.35 40.16 149.08 145.62 134.54 131.94 14.54 13.68 93.19 91.78 15.6 14.9 15.3 1.79 96.5

灌砂法试验步骤总结

灌砂法试验步骤总结

灌砂法测试原理: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仪具与材料灌砂筒;金属标定罐;基板;含水量测定器具;玻璃板;量砂首先掏挖试验用的坑,深度为测定结构层厚度收集掏出来的土块称量取出材料的总质量灌砂法就是在掏好的试验坑内填满标准沙,多采用标准沙。

要首先称量重量。

把称号重量的灌砂筒放到挖好的试验坑洞上,然后打开底下的开关,让标准砂自然的流到洞里。

整个过程都尽量不要震动,筒里的砂不再下落,也就是实验坑填满标准砂的时候,把下边的开关再关闭,然后称量余下的砂和筒重,这样,就能计算出实验坑里装的砂重量,再根据砂的比重,就能计算出坑的容积。

灌砂后的实验坑,多出来的是因为灌砂筒下部有一个圆锥体,这部分重量是要事先标好的,也就是在一块平整的灰土上放好托盘,把称号重量的满满的灌砂筒放上去,把阀门打开,等到不下落的时候,再称余下的重量,这就是椎体以及托盘缝隙的体积。

试验方法与步骤室内标定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记为m1;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灌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记为m2;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lmL。

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计算量砂的密度现场测试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砂法
(倒算顺序)
《1》、相对密度根据图纸提供,一般在≥0.75或者≥0.80左右,
再以实验室给出的最大最小干密度以及控制密度计算
公式:(实测干密度—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相对密度
(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实测干密度
《2》、控制干密度最值按实验室给出的间距值随意取出,不等超出或小于给出的数值。

《3》、平均含水率最值(灌砂法)一般在4~8之间(保留一位小数。

例:4.5)。

《4》、含水率取值同样在4~8之间(保留一位小数),两个含水率差值不得大于0.5。

《5》、干试样质量(干土质量)最值(灌砂法)一般在500左右。

《6》、水质量=干试样质量×含水率÷100
《7》、盒质量+干试样质量=干试样质量+盒质量
注:盒质量根据盒号现场称重得出盒质量。

《8》、盒质量+湿土质量=盒质量+干试样质量+水质量。

《9》、湿密度=〔(平均含水率×0.01〕+1〕×干密度
《10》、试坑内湿土质量取值(灌砂法)一般在6000~8000左右。

《11》、试坑体积=试坑内湿土质量÷湿密度
《12》、试坑耗砂质量=试坑体积×标准砂密度
《13》、量砂容器质量+原有量砂质量取值一般在10000以上。

《14》、量砂容器质量+剩余量砂质量=量砂容器质量+原有量砂质量—试坑耗砂质量
实验员:石志强(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