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物圈中的人

合集下载

2022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面是“缩手反射”的有关内容,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的神经中枢②手突然碰到火,手上皮肤里的感受器受到火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③肌肉收缩,手就缩回来了④神经中枢发生神经冲动⑤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手臂上的效应器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②→①→④→⑤→③D.②→④→⑤→①→③2、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

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⑤表示的是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④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在 A、B、C、D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植物油,在适宜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检测,会发现盛有下列哪些消化液的试管中植物油的量最少?()A.唾液、胃液、胰液B.胆汁、胰液C.肠液、胰液D.胃液、肠液4、某人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发现有红细胞、蛋白质,此人身体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盂B.肾小球C.肾小管D.肾小囊5、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①膀胱②大肠③肺④小肠⑤皮肤⑥肾脏A.①③⑤B.②③⑥C.③⑤⑥D.①②④6、课间操跑步时,同学们会呼吸加速,从而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本单元有七章组成。可以分为各有特色的三个专题部分。第一专题部分是人的由来。它回答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和“我从哪里来?”第二专题人体的生命活动,它包括人的营养,人的呼吸,人体内物资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专题部分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在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课程内容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单元集中体现了这一设计思路。其内容结构严谨,观点清晰,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7、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资料,观看录像、图片等方式,培养观察、探究、分析和概述总结的能力
2、结合讨论、交流、情境表演等,培养敢说、敢问、大胆发言、积极展示,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我。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4、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
3、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
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问卷调查
1、你是()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出现喉结了吗?
再一类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即可在教学中应用也可鼓励学生阅读,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
2、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
3、知道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措施的科学依据;

2021届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圈中的人考点强化 (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021届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圈中的人考点强化 (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021届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圈中的人考点强化(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单选题1.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A.原尿、动脉血、尿液B.动脉血、原尿、尿液C.静脉血、原尿、尿液D.静脉血、尿液、原尿2.如图是人的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B.②的内壁有滤过作用C.①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D.物质从④进入③的过程属于重吸收3.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中①、③表示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A.静脉、过滤作用B.动脉、过滤作用C.静脉、重吸收作用D.动脉、重吸收作用4.下图为人体局部血液流动示意图,a、b表示动脉,c表示毛细血管,a、b、c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c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气体交换B.物质交换C.过滤D.重吸收5.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为150L,而每天的排尿量仅为1.5L,这是由于(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D.肾单位的渗透作用6.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某人尿液中检出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推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①B.②C.③D.④7.取某健康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单位:克/100毫升)B.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为0.1,而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是因为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C.尿液中尿素含量为1.8,比原尿含量明显升高,这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D.血浆和原尿中尿素的含量相同,说明尿素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8.健康人的肾脏中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A.蛋白质、血细胞、无机盐B.血细胞、葡萄糖、尿素C.水、蛋白质、血细胞D.水、无机盐、尿素9.在肾单位中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A.尿道→输尿管→肾盂→膀胱B.输尿管→肾盂→膀胱→尿道C.膀胱→尿道→输尿管→肾盂D.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10.我们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食物,同时产生一些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化验单的数据,你的初步判断是此人患有()A.贫血B.高血压C.白血病D.有急性炎症【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血液中的成分特点,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红细胞的值在正常范围,A错误。

B.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如果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B错误。

C.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C错误。

D.白细胞的正常范围:(4~10.0)×109个/L,而测定值是12.8×109个/L,白细胞的数目明显偏多,高于正常值,由于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故身体的某个部位有急性炎症,D正确。

【点睛】根据血液中的成分特点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是解题关键。

2.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蛋白质和糖类B.脂肪和维生素C.水和糖类D.无机盐和脂肪【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

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

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A正确。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总结(超全)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总结(超全)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原因是()A.大部分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呼气排出B.大部分水通过汗液排出C.大部分水通过粪便排出D.大部分水在肾小管处重吸收回血液答案:D解析:虽然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但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也就是说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在肾小管处重吸收回血液。

故选D。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浓度会显著下降的成分是()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答案:B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血液经过肾小球时,除了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在肾小囊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浓度会显著下降的成分是葡萄糖。

故选B。

小提示: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

3、每年毕业季燕化附中高三的部分老师会将毕业的藏生送回家中,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高三老师从北京到西藏后红细胞数目变化的是(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红细胞数目)A.B.C.D.答案:D解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知识点题库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知识点题库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如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B.c液中没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的时候全部被重吸收C.因为c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a液和b液,所以c液是尿液D.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往往会引起蛋白尿2、神舟十三号出征前,宇航员吃下了精心设计的包子,每个包子13个褶,寓意“包十三号成功”。

包子这类面食中,含量最多且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无机盐B.水分C.蛋白质D.糖类3、小李同学善于整理和反思,下面是他针对消化系统图整理的相关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胰液是由图一中的③分泌的,④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B.图一②内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C.图二中Y曲线应该是肥肉的主要成分的消化曲线,最终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D.图二所示的消化类型属于化学性消化,E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4、医生从某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取自()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5、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文件、通知等主要以通讯APP、电子邮件等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A.保护森林B.节省办公经费C.减少垃圾D.实现现代化6、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根据所学请判断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古猿B.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C.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D.森林大量消失是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7、老李因病去医院,鉴于病情,医生让他做了多项检查。

经验血,医生告诉他可能有炎症。

请问医生做出该诊断的依据是()A.红细胞数量增多B.白细胞数量增多C.血小板数量增多D.白细胞数量减少8、一个患贫血的人因感冒引发肺炎,其血常规化验结果中最可能在正常范围值之外的是()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C.血小板、血红蛋白D.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填空题9、人体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由_____提供,备用能源物质是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形成原尿。
3.当原尿流经 肾小管 时,全部 葡萄糖 、大 部分的 水 和部分 无机盐 等被 肾小管 重
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 的 毛细血管 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 水 、
无机盐 和 尿素 等形成了尿液。 4.排尿的途径:肾→ 输尿管 → 膀胱 → 尿道 → 排出体外。 5.人体排尿的意义:排出 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 维持 组织细胞 的正常生理功能。
葡萄糖 、 尿素 等。 (3)血管②中大分子蛋白质的浓度比血管①中 高 或“低”)。
(填“高”
解析 (1)肾单位包括④肾小球、③肾小囊和⑤肾小管。(2)血 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可以经过肾 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水可以过滤,而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过滤,出球小动脉中蛋白质会因为水的减 少而浓度升高。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快乐预习感知
一、排泄
人体将 二氧化碳
、 尿素 ,以及多余的

和 无机盐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作排泄。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是由 肾
、 输尿管 、膀胱和
尿道组成的。
2.能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肾
;输送尿液的器官
是 输尿管
;能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膀胱 ;
排出尿液的结构是 尿道 。
才能被人
体吸收。
(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
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
有发生Biblioteka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
(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

主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第5节)

主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第5节)

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第5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命题点1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 (2021百色)酒驾易发生交通事故。

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动作反应慢、不协调、不准确,从而影响各项行车操作。

造成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A. 小脑B. 大脑C. 脊髓D. 脑干2. (2021大庆)植物人的神经系统由于受到过严重的损伤,他们虽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

据此判断,植物人的神经系统中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A. 大脑B. 脑干C. 小脑D. 脊髓3. (2021临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于5月5日正式发布,作品《初心盛放》设计历时一年,由代表14亿中国人民的14亿针绣制而成。

苏绣对于手的灵敏度要求极高,在绣花过程中,支配绣娘的手灵巧完成各项动作的结构是()A. 大脑和小脑B. 小脑和脑干C. 脑干和脊髓D. 大脑和脊髓4. (2021陕西)如图表示人体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第4题图A. 此图表示神经元的结构B. 此系统是神经系统C. 图中④代表神经末梢D. 此结构能独立完成反射5. (2021潍坊)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

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B. 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C. 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D. 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命题点2反射和反射弧考向1反射类型的判断6. (2021福建改编)下列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的是()A. 被针扎缩手B. 听故事大笑C. 见强光闭眼D. 寒冷使人打哆嗦7. (2021昆明)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有关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简单的反射B. 属于复杂的反射C. 人人生来就有D. 动物同样具有8. (2021江西改编)从类型上看,下列哪种反射与其他三项不同()A. 惊弓之鸟B. 谈虎色变C. 老马识途D. 雄鸡报晓9. (2021聊城)下列反射活动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A. 听相声时哈哈大笑B. 红灯停,绿灯行C. 眨眼反射D. 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10. (2021云南)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A. 青梅入口,分泌唾液B. 谈论青梅,分泌唾液C. 看到青梅,分泌唾液D. 嗅到青梅,分泌唾液考向2反射及反射弧的叙述及分析11. (2021眉山)人体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 感受器B. 效应器C. 神经元D. 反射弧12. (2021南通)如图是反射弧组成示意图。

【人教版】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北京多处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触摸时,对盲文敏感的细胞位于皮肤内B.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D.阅读盲文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答案】A【解析】【分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条件反射。

【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能接受盲文刺激并产生冲动的是手指皮肤中的感受器,故A正确;阅读盲文属于条件反射,并且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故B错误;阅读盲文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C错误;阅读盲文需要语言中枢参与,对抽象的文字符号做出反应,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复杂反射、简单反射、反射弧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2.经检查,某人的尿液中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则此人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球B.肾动脉C.肾小管D.肾小囊【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以外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详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

生物《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生物《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生物《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A错误;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B正确;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C正确;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脊髓既有反射,又有传导作用,D正确。

考点: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D.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内【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详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正确;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正确;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错误;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内,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点睛】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A流经的血管是入球小动脉,里面流动脉血B.血液A是动脉血,血液B 流经的血管是肾动脉C.血液B和血液A相比氧气减少,尿素增加D.血液B和血液A相比氧气减少,尿素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流经人体某一器官时,在该器官的毛细血管处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流出该器官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中血流方向,通常情况下可以判断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据此解答。

生物《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生物《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

生物《生物圈中的人》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果某人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你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体B.肾小囊C.肾小球D.肾小管【答案】C【解析】【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的红细胞、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肾小管主要是对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进行重吸收,则红细胞、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将还留着尿液中,因此尿液出现了红细胞、蛋白质等,故A、B、D不符合题意,C正确。

【点睛】一般出现蛋白尿,血尿时,说明病变部位可能是肾小球。

2.人吃到酸梅,看到酸梅,谈到酸梅时都会泌唾液,这三种情况依次属于A.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D.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

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看梅、谈梅时,都会有唾液分泌是吃过梅,知道梅子的滋味的基础上,当他看到梅的时候,通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流口水的条件反射。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带答案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引起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A.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空气→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空气→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D.空气→气管→支气管→鼻→喉→咽→肺2、如图是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之一B.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总是比女孩快C.女孩的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比男孩晚1~2年D.青少年的身高突增只与性激素有关3、如图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积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bc段,肋间肌收缩B.曲线cd段,膈顶上升C.b点肺内气压小于c点D.曲线bcd表示一次呼吸过程4、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心脏和血管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⑤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B.⑦一定是静脉C.由③灌入水,水将从①流出D.心脏四腔中B的壁比A厚,比D薄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出预防及治疗新冠肺炎的“益肺解毒汤”和“清瘟护肺汤”两个药方,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A.食道B.胃C.小肠D.大肠6、下列关于青春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B.男生比女生提早1-2年进入青春期C.卵巢和睾丸开始迅速发育,并开始产生生殖细胞D.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7、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胆汁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8、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有超过二分之一的超重或肥胖。

按照绝对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有6亿人超重或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排第一位。

下列有关“肥胖”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脂肪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B.乳化脂肪和消化脂肪的场所都发生在小肠C.肥胖的人运动时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体内的脂肪D.肥胖是由于遗传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填空题9、取一定量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内,静置数小时,管内的血液出现_________现象,试管中的一部分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B. 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时肾小球C.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 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答案】C【解析】解:A、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错误;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rightarrow 左心房\rightarrow 左心室\rightarrow 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B错误.C 、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rightarrow 心室\rightarrow 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D、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D错误;故选:C.2.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某种血管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使管腔变窄,管壁硬化,该种血管是()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生物中考《生物圈中的人》试题含答案

生物中考《生物圈中的人》试题含答案

生物中考《生物圈中的人》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A.避免呕吐B.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C.减缓紧张情绪D.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答案】D【解析】【分析】乘坐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或在遇到巨大声响时,最好要张开嘴或捂住耳朵,从而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分析。

【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

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

2.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A【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的换气)四个环节。

(2)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通气,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据此解答:【详解】通过分析可知,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一旦溺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A正确。

【点睛】掌握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3.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C.防止脑震荡D.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答案】D【解析】【分析】要知道巨大的声音,会对人的鼓膜造成伤害,如果鼓膜两边有较大的压强差,鼓膜会受到严重伤害.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

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

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会患什么病()A.夜盲症B.脚气病C.坏血病D.佝偻病【答案】A【解析】【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的缺乏症。

2.眼睛是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感官之一。

在下图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A.瞳孔B.角膜C.晶状体D.玻璃体【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虹膜, 2是瞳孔, 3是角膜,4是晶状体, 5是巩膜, 6是脉络膜, 7是视网膜, 8是视神经, 9是玻璃体。

【详解】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在视觉形成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是晶状体他像一个凸透镜,也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

【点睛】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3.心脏有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

其方向是()A.心房→心室→动脉B.心房→心室→静脉C.心室→心房→动脉D.心室→心房→静脉【答案】A【解析】【分析】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详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A。

【点睛】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4.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A.动脉和神经 B.静脉和动脉C.动脉和静脉 D.动脉和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分析】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起源1.人类起源的两种观点:神创论(各种生物是由神创造出来的)和进化论(各种生物不是神创的,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来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形态结构与人类非常相似,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类的进化证据:古人类化石,300万年前“露西”骨骼化石;东非人制造的工具化石;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在体质特征方面的相似性。

4.人类的发展体型: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会使用并制造各种复杂的现代化工具着衣: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美观二、人的生殖2.生殖过程①排卵:卵巢产生卵细胞后排出到输卵管内②受精:③卵裂: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④怀孕: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的过程。

⑤胚胎发育: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吸收母体的营养,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步发育成胚胎。

经过8周左右的发育,外形上初具人形,此时的胚胎叫做胎儿。

此后的发育叫做胎儿发育。

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除废物。

⑥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三、青春期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的结合过程,在众多精子中只有1个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1.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排出精液和尿液输精管:输送精子前列腺:分泌粘液精囊腺:分泌粘液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也是月经流出的通道子宫: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输送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第四单元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二、消化和吸收消化:食物(大分子)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同步习题(解析版)

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同步习题(解析版)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健步走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以下肢为主的全身运动,它的好处有很多,长期坚持健步走的人,他们的心肺功能都比较强大,心肺功能好,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在健步走过程中主要通过骨骼肌产热B.人在健步走一段时间后,会出大量的汗,应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C.在人体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可以通过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D.大量出汗时,肾脏中的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增加,人的排尿量就会减少2.下列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与其对应的功能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一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B.肝脏一分泌胆汁,合成糖原和解毒C.上皮组织一保护和分泌功能D.汗腺一排泄和调节体温3.世乒赛在火热进行中。

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着汗水,为国家争得一枚枚的奖牌。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赛场上运动员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B.运动员双臂展开准备接球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胜利的取得离不开场上队员的奋力拼搏,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D.运动员看到远处的乒乓球朝他飞过来,眼睛内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4.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尿酸和尿素等代谢废物是在甲处形成的B.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C.血液中的尿酸和尿素等代谢废物是在丙处形成尿液的D.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正常人每两次排尿是有时间间隔的,这是因为丙有储存尿液的功能。

5.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于4月16日7时在我市举行,2.1万名长跑爱好者参加比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

此时,运动员最应该补充A.纯净水B.浓茶水C.淡盐水D.鲜果汁6.下列关于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酸和尿素等代谢废物只能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B.人体通过呼吸能够排出二氧化碳、一部分水和无机盐C.人体通过汗液也能将一部分无机盐、水、尿酸和尿素排出体外D.人体如果出汗较多,尿液会相应的增加7.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A.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C.汗液通过皮肤排出体外D.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8.不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B.水C.无机盐D.尿素9.皮肤擦伤后有血液流出,这是因为擦伤了A.角质层B.生发层C.表皮D.真皮10.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汗B.排尿C.呼出二氧化碳D.排便11.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气、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月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月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月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A.群居生活B.后肢越来越粗壮 C.奔跑速度加快D.脑容量增加2、如图是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之一B.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总是比女孩快C.女孩的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比男孩晚1~2年D.青少年的身高突增只与性激素有关3、1949年末,我国城市共有58个,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大批县城改设为城市。

1949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3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65个,县级市67个;建制镇2000个左右。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整体比较曲折,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迟缓。

1978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93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01个,县级市92个;建制镇2176个。

改革开故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通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持续协调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作为一个生态城市,不一定具有()A.大面积的绿化地 B.高大的行道树C.垃圾分类投放箱 D.环境优雅的度假村4、下列有关营养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淀粉遇碘会变蓝色B.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固态物质C.燃烧脂肪会发出阵阵臭味D.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5、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B.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②和③C.和①④相连的血管都是静脉D.从③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6、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打开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呼吸道中只有鼻腔有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尘7、下列各项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的特点是()①成人的小肠一般有5~6米长②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③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④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如图是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C.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脐带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9、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所连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③是主动脉,管壁厚、弹性大B.Ⅰ是左心室,其壁最厚C.Ⅱ与Ⅲ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Ⅱ与肺静脉相连10、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况,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2021-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试题(含详解)

2021-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试题(含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眼球内部是一个“暗室”,使眼球成为暗室的主要结构是()A.角膜B.瞳孔C.脉络膜D.玻璃体2、生物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A、C试管中放有抗凝剂,B、D 试管中没有放,下图是静置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B.C.D.3、最近,雾霾天气成为热门事件之一。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加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鼻呼吸,鼻毛能阻止雾霾中的所有颗粒物进入人体B.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D.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过度不当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有关4、李大爷因咽炎引起发烧的糖尿病患者,检查他的血液与尿液,预测的结果分别是()A.血液白细胞偏高,尿液含有红细胞B.血液白细胞偏低,尿液含有红细胞C.血液白细胞偏高,尿液含有葡萄糖D.血液白细胞偏低,尿液含有葡萄糖5、细菌感染可引起扁桃体发炎,在患者血常规检查中可能高于正常值的血液成分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6、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B.使用一次性筷子 C.焚烧垃圾D.发展火力发电7、下图是消化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分泌的消化液呈强酸性B.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④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⑤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8、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A.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B.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遗传物质的控制作用9、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是A.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B.性器官开始分化形成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D.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10、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C.血液→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液D.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________________ 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人体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10%,经一段时间调整 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献血仅占总血量5%,不影响健康,应 积极提倡);若一次失血超过30%,需及时补给血液。人类最 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 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在缺乏 同型血且又是少量输血时,O型 是万能输血者, AB型 是万 能受血者。
分泌的消化液流入这里,有[5]分泌的 还有肠壁内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这里。
流入这里,
11.(1)2 口腔 (4)6 小肠
(2) 4 胃 (5)胰液
(3)3 肝脏 胆汁
(二)人体的呼吸、物质运输、废物的排除
知识点一:血液的组成
动 脉血 血液
的 组成 包 括 分为
特点 是
含 氧多 、 鲜 红色
可 以转 化 特点 是 含 氧少 、 暗 红色
数 量最 多, 分 布最 广, 管 壁极 薄, 管 径极 小, 红 细胞 单行 通 过, 血 流极 慢
【答案】D
【例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导致,而绝非人为因素所致 B、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C、生态系统的破坏只是暂时的; D、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解析】生态系统的破坏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致,不一 定是暂时的,一旦遭到严重破坏,会带来灾难,就不能通过 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只能从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3.根据提示填出下列方框内的内容。 唾液淀粉酶 (1)淀粉 胃液 (2)蛋白质 胆汁乳化 (3)脂肪 脂肪微粒 初步消化 肠液、胰液 甘油 + 脂肪酸 麦芽糖 肠液、胰液 氨基酸 肠液、胰液 葡萄糖
4.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人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 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小肠能够吸 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无机 盐和维生素等所有营养物质;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 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5.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其适于 消化、吸收的特点有:(1)小肠长、内表面具有环形皱 襞、小肠绒毛、微绒毛,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 的面积;(2)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 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上皮 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3)小肠内 外有各种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有利于食物消化。
【解析】此题考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物质的消化 吸收知识。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据图可知,①是口腔能够分泌唾液,可以把糖类分解成麦 芽糖、②是食道、③是肝脏能够产生胆汁,对脂肪有乳化 作用、④是胃能够分泌胃腺,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⑤是胰腺能够分泌胰液,对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消化作 用、⑥是小肠能够分泌肠液,对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消 化作用。 【答案】(1)消化道 (2)肝脏、胃 (3)胰腺 (4) ①
【例3】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健康成年人合理 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
【解析】此题考查合理膳食的知识。人体平衡膳食宝塔 从下到上第一类是谷类、第二类是蔬菜水果、第三类是 鱼、肉、蛋、第四类是奶类和豆类食物、第五类是油脂 类。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 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 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 淡少盐;饮酒应限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 宜体重;食物应该清洁卫生、不变质。 【答案】A
两 心房 包括
血管 包括 动脉 是 离 心输 送 血 液的 血管 特 点是 向 心输 送 血 液的 血管 是 特 点是 静脉 毛 细血 管 是 连 通微 小动 脉 和 静 脉之 间的 血 管 特 点是
管 壁厚 , 弹 性大 , 血 流快 , 多 分布 于身 体 较深 处
管 壁较 薄, 弹 性小 , 管 腔大 , 血 流慢 , 一 些管 腔中 有 瓣膜 , 有 些分 布较 深 , 有 些分 布较 浅
【答案】A
基础能力训练
1.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 是( A能分泌消化液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5.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在消化道内开始消 化分解的顺序是( A ) A.淀粉—蛋白质—脂肪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脂肪—蛋白质—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
【例1】内地派名教师赴疆支教。他们刚到高海拔地区时,红 细胞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
【解析】人体红细胞中有一种物质叫做血红蛋白,它具有 运输氧的作用,莱芜和高海拔地区比较,高海拔地区氧含 量减少,使人出现高原反应,刺激人体红骨髓的造血功能, 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来运输氧,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当红细胞增加到一定数量运输的氧能够满足人体生命活动 的需要时红细胞数量就会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上面的四个 曲线图中只有C符合这一变化规律。 【答案】C
脂肪 有 机物 包括 蛋 白质
能量
细胞
不 提供
维 生素 特 点是 种类 很多 需要 量小 作用 重要
例如

知识点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 生素、无机盐、水。其中作为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糖 类;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 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的是蛋白质;作为人体 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的是脂肪;既不构成人体细胞又不提 供能量,需求量小,但作用很大的是维生素;是细胞的主 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 重要的作用的是水;不能储存能量,但能够构成人体组织、 细胞的是无机盐。
知识点三:合理膳食
1.合理膳食要求我们要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 饮暴食营养的配置依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 其从下到上第一类是谷类、第二类是蔬菜水果类、第三类是 鱼、肉、蛋类、第四类是奶和豆类、第五类是油脂类。 2.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 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 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淡少盐;饮酒应 限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食物应该清 洁卫生、不变质。
【答案】D
【例6】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

【解析】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方面,生物 要适应所在的环境,必有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来适应不断变 化的环境。因而生物适应环境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生物发 生了变化。皮下脂肪较厚可以适应寒冷环境;堤溃于蚁穴是 生物(蚁)影响了环境;大树改变了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人 好乘凉,是生物影响了环境;春雪过后,气温过低,冻死一 些植物,是环境影响生物。
知识点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物质的消 化、吸收
消 化系 统 包括 分泌 唾 液到 分泌 胃 液到 分泌 肠 液到 分泌 胆 汁到 分泌 胰 液到 胰腺
口腔 咽 食管 消 化管 包括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 液腺 胃腺 肠腺 包括 肝脏 消 化腺
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左上腹部,最膨大的部 位)→小肠(腹腔内,最长5—6米)→大肠(阑尾位于右下 腹部)→肛门。 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肝脏是最 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 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 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 白质。
静 脉血 血 细胞 包括
血浆 溶 解并 运 输 营 养、 气 体 和 代谢 物 红 细胞 运输 氧 及少 量 二 氧化 碳
白 细胞 有 的可 以 吞 噬病 菌
血 小板 具有 止 血和 凝 血作 用
1.血液由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血浆和血细胞 组成。血细胞包括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有细 胞核、能够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业的白细胞;能够止血, 加速凝血的血小板。 2.红细胞里面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在氧含 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这样就形成了含氧多,颜色鲜红的 动脉血。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这样就形成了含 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3.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会影响血 液输氧的能力,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易疲劳,出现 贫血;此时病人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而当我 们检测到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过多时,就可以判断此人身体出 现了炎症
【例4】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 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 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 ; 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 ;
【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的稳定,主要是其物 质和能量的收支保持相对的稳定,但也会由于迁入迁出、出 生死亡等因素发生细微的变化,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 相应的变化。
知识点二:心脏和血管
上、下 腔 静脉 连接 右 心房 连通 两 心室 心脏 连接 功 能是 血 液运 输的 动 力器 官 肺 动脉 之 间有 肺 动脉 瓣 右 心室 不 相通 不 相通
心肌 构 成的 主要 组 织是
肺 静脉 连接 左 心房 连通 左 心室 连接 主 动脉 使 之 间有 主 动脉 瓣 之 间有 房 室瓣 使 血液 不 会倒 流
2.把左边的物质名称和右边的缺乏症用线连接起来。 维生素 A 维生素 B1 维生素 C 维生素 D 碘 钙 铁 、 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易患夜盲症、干眼症 易患坏血病,牙龈充血肿胀 易患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易患贫血 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例1】小明同学的饮食习惯不好,常吃肉类食品,不吃 蔬菜和水果,结果导致他的牙龈经常出血,原因是该同学 的体内缺乏 ( ) A.维生索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解析】本题考查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由题干叙述可 知,章华不吃蔬菜和水果,结果导致他的牙龈经常出血, 这是坏血病的特征,所以是缺乏维生素C.缺乏维生索A 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会患脚气病、口腔溃疡、皮炎 等。缺乏维生素D儿童会患佝偻病。成人会患骨软化症。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