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B. 教师的教学方法C. 教育环境的优化D. 教育政策的制定2.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A. 智力差异B. 学习风格差异C. 性别差异D. 动机差异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教育公平理论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体对自己价值的评估C. 个体对自己外貌的评估D. 个体对自己地位的评估6.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A. 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B. 学习者的归因风格C. 学习者的社会支持D. 学习者的年龄7. 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班杜拉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8.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行为策略D. 情感策略9.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B. 个体对自己情感过程的认识和控制C. 个体对自己行为过程的认识和控制D. 个体对自己社会过程的认识和控制10.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评估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问卷法D. 实验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冲突”,并举例说明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3. 描述“自我决定理论”在激发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分析以下案例,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提出改进建议: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数学课上表现出色,但在语文课上却经常分心,成绩平平。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教育方法B. 学习过程C. 教学策略D. 学生心理发展2. 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哪些?A.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B. 认知动机和情感动机C. 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人对他人能力的评估C. 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个人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能力6. 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所有选项7. 学习风格理论中,哪种学习风格强调视觉信息的重要性?A. 听觉型B. 视觉型C. 动觉型D. 阅读/写作型8.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什么?A. 认知的认知B. 情感的认知C. 行为的认知D. 社会的认知9. 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评估学生学习的方法?A. 观察B. 测试C. 自我报告D. 所有选项10. 教育心理学中,哪种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强化?A. 认知主义B. 行为主义C. 人本主义D. 建构主义答案:1. D 2. A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D 1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发现来获取知识。
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布鲁纳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行为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质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以下哪个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而产生的动机,如好奇心、求知欲等。
外在动机则是由外部因素如奖励、惩罚、社会认可等引起的动机。
内在动机通常与更深层次的学习、持久性和创造性有关,而外在动机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学习效率,但可能不利于长期学习兴趣的培养。
2. 描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四个阶段。
答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包括八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为:1) 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通过与照顾者的互动建立信任感;2) 自主对羞愧(1-3岁),儿童开始探索环境并学习自主性;3) 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在尝试新事物时发展主动性;4) 勤奋对自卑(6-12岁),学龄儿童在学校学习中发展勤奋感。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大学教育中如何应用积极心理学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的积极特质、积极体验和积极机构的心理学分支。
在大学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积极心理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其次,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如小组合作、积极的反馈等,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再次,通过教授学生积极应对策略,如乐观思维、情绪调节技巧等,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最后,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态培养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袁书卷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袁书卷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60分)1.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解析:1.C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发展特点的掌握。
在解答这道题时,考生最适合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首先分析题干,在实际走过几次之后,能够通过回忆画出具体的路线图。
说明个体已经具备了表象和形象图式,因此可排除依靠感觉运动才能思维的感知运动阶段即A项。
个体通过回忆绘画路线图的过程体现了思维具有可逆性,知道去朋友家和从朋友家回自己家是同一条道路,因此可排除B项前运算阶段。
而最大的干扰项来自于C和D两项,尽管两个阶段的个体都已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具体这算阶段的逻辑思维是需要依靠实物和直观形象进行的,不能依靠单纯的符号运算。
即这一阶段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与真实、具体的物体相关的思维活动。
正如本题的前提“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所强调的。
而形式运算与具体运算最大不同在于它不局限于解决具体问题,而能够通过推断假设解决“如果--那么”的问题,就是说,即使没有去过某人的家,但知道具体位置,那么也能够通过头脑中存储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信息分析出去朋友家的具体方向。
这是我们思维的相对高级的形式。
因此本题应选答案C。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6-11岁儿童主要面临的心理发展危机是()。
[单选题] *A.自主感对羞耻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正确答案)C.主动感对内疚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答案解析:2.B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处于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始接受学习任务,因此这个时期面临的心理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A项,自主感对羞耻感针对的是2-3岁儿童;C项,主动感对内疚感针对的是4-5岁儿童;D 项,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针对的是12-18岁的少年。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问题?A. 教育政策制定B. 学生学习行为C. 学校建筑设计D. 教育资金分配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个概念是维果茨基提出的?A. 认知冲突B. 社会文化理论C. 认知发展区D. 学习风格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兴趣程度B. 能力评估C. 动机水平D. 情绪状态5. 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6.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A. 监控和调节B. 理解能力C. 记忆能力D. 注意力分配7.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最大?A. 家庭背景B. 教师期望C. 同伴关系D. 个人兴趣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个需求属于最高层次?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9. 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学习者对新信息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A. 动机B. 兴趣C. 态度D. 信念10.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A. 学习者的认知能力B. 学习者的认知压力C. 学习者的认知资源D. 学习者的认知需求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A. 家庭经济状况B. 学习环境C. 教师教学方法D. 学生个人努力12.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风格”包括哪些类型?A. 视觉型B. 听觉型C. 动觉型D. 阅读型13. 以下哪些属于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A. 记忆技巧B. 时间管理C. 同伴互助D. 问题解决技巧14. 教育心理学中的“情感教育”关注哪些方面?A. 学生的情感体验B. 学生的情感表达C. 学生的情感认知D. 学生的情感调节15. 以下哪些理论或模型与教育心理学有关?A. 布鲁纳的学习螺旋模型B.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C.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教育心理学中的“成就动机”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A)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A.桑代克B.加涅C.乌申斯基D.杜威2.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5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B.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3.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C )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6.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A )。
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用性D.永恒性7.“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了条件作用的( C )。
A.消退B.分化C.泛化D.维特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 B )。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9.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A )。
A.社会学习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0.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B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11.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
获得间接经验的学习理论是( C )。
A.认知发现理论B.认知同化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2.罗杰斯理论中的有意义学习强调( C )。
A.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B.新旧知识之间的非任意联系C.学习内容与个人经验和情感的关系D.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13.马斯洛是()心理学家,他将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位于最高层次的是(B )。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所谓实质性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表象、概念、命题建立内在联系;非人为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建立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它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3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4连续接近技术: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5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6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指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8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法则,即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9图式:图式是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以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11概念同化: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
12观察学习:也叫“替代学习”,就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行为。
13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4正迁移: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可能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
(C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反应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接近律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5、举一反三属于(A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动作技能D、运动技能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
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C、组块化编码D、及时复习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C )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D )A、诊断问题B、克服障碍C、行为矫正D、寻求发展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C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A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A、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就阶段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一、单选题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A.桑代克B.冯特C.班杜拉D.华生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A.19世纪初B.19世纪中叶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中叶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A.实验法B.问卷调查法C.测验法D.文件分析法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A.施测简便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
AA.个案研究法B.测验法C.教育经验总结法D.实验法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D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A.自我中心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A.内外B.内部C.外部D.以上都不对11.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以下哪种发展。
DA.认知B.情感C.社会性D.兴趣12.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是:A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1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A.桑代克B.奥苏贝尔C.维果斯基D.布鲁纳14.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AA.观察学习B.模仿学习D.直接学习15.哪种强化是观察者不直接受到,而看到榜样受到强化,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动机B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间接强化D.模仿强化16.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DA.知识B.领会C.运用D.评价17.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AA.游泳B.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C.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D.有效记忆的方法18.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BA.社会性B.稳定性C.整体性D.独特性1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之一是:CA.产生式B.概念C.命题D.原理20.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看法,学生在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时所表现出的是:DA.观念性知识B.策略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21.以下不属于动作技能的有:AA.想象B.书写C.体操D.舞蹈22.关于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A.不同的程序性知识,练习时所需问题的类型不同B.练习越快越好C.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D.练习要尽可能多样化23.关于动作技能,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考试考试试卷含答案
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考试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大学教师的能力包括()A、学术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B、—般能力与教育能力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D、学术能力与管理能力【参考答案】:B2、处在知识型、学习性的社会中,社会信息个更新不断加快,知识老化加速,则要求大学教师要是A、学术研究者B、终身学习者C、社会服务者D、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参考答案】:B3、社会心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几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
出发点是人们在心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一致的需要,当人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
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一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主要因素【参考答案】:C4、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
A、生理变化B、意识动机C、高尚动机D、生理性动机【参考答案】:A5、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长期从事智力的研究,提出了成功智力的理论,让人认识到,人生的成功,主要不是靠智商(IQ),而是取决于()。
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成功智力D、抑郁型【参考答案】:C6、美国心理学家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Lange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
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
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的产生。
James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A、物质文化C、心理过程D、制度文化【参考答案】:C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参考答案】:C8、语言的功能主要分为社会功能和()两方面,其中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A、生理过程B、思维功能C、自然过程D、物理过程【参考答案】:B9、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参考答案】:B10、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
心理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心理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处理模型中包含了哪些基本步骤?a. 感知、编码、储存、检索b. 观察、分析、解释、应用c. 分类、排序、评估、反馈d. 计划、执行、审查、完成答案:a. 感知、编码、储存、检索2. 学习理论中,哪个理论强调个体对学习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调节?a. 习得性条件反射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认知理论d. 偏差修正理论答案:c. 社会认知理论3. 经典条件作用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a. 强化和惩罚b. 反射和刺激c. 因果关系和联系d. 联想和关联答案:d. 联想和关联4. 情绪智力包括哪些要素?a. 自我认知、社交意识、情绪管理b. 注意力、学习记忆、问题解决c. 动机、意志力、成就动机d. 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答案:a. 自我认知、社交意识、情绪管理5. 儿童早期感觉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是什么?a. 视觉、听觉、触觉b. 听觉、触觉、视觉c. 触觉、听觉、视觉d. 视觉、触觉、听觉答案:c. 触觉、听觉、视觉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建立起对自己和他人认知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模式,并通过自我调节和反思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该理论强调人们对学习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调节作用,对于个体的社会发展和学习过程起到重要的影响。
2. 请简要说明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和管理能力。
它对于个体的情绪感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
情绪智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情绪智力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和情绪训练等方式,帮助个体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调节策略。
3. 请简要介绍儿童感觉认知发展的阶段。
儿童感觉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为:触觉、听觉、视觉。
在早期发展阶段,婴儿通过触摸和亲密接触来建立与母亲的情感联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教育方法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育政策D. 教学环境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风格的特点?A. 个体差异性B. 稳定性C. 可塑性D. 唯一性答案:D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动机理论中,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斯金纳C. 班杜拉D. 弗洛伊德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习动机的三个主要类型。
答案:学习动机的三个主要类型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成就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而进行学习;外在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进行学习;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了实现个人目标或超越他人而进行学习。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儿童通过与更有知识的他人的互动来发展认知能力。
这一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调教师和同伴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应当考虑到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解决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和反思来发现新知识。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讨论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活动。
答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一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教育制度D. 学生心理2.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4. 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是指:A. 学习材料的转移B. 学习场所的转移C. 学习成果的转移D. 学习动机的转移5.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6.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A.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成就动机B. 认知动机、情感动机、行为动机C.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社会动机D. 个人动机、集体动机、社会动机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的作用是:A. 提供学习材料B.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C. 增强学生社交能力D.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8.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学习风格?A. 视觉型B. 听觉型C. 动觉型D. 抽象型9.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能力评估B. 情感态度C. 行为习惯D. 社会地位10.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最大?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动机C. 家庭的学习环境D. 学校的教育资源答案:1-5 ABBCD;6-10 CBBC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说明其对教育的启示。
3.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4. 阐述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的重要性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现象B. 心理现象C. 教育现象和心理现象D. 教育实践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教育评价D. 教育政策答案:D3.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的定义是什么?A. 行为的改变B. 知识的积累C. 技能的掌握D. 以上都是答案:D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形成抽象思维?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答案:D5. 以下哪项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概念?A. 认知地图B. 认知发展C. 更近发展区D. 认知失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A. 成就动机B. 家庭背景C. 教师期望D. 同伴关系答案:A, B, C, D2.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学习行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文化理论答案:A, B, C, D3.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以下哪些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A. 编码B. 存储C. 检索D. 应用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 描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信息加工的过程,强调内部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学习者通过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来理解信息。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社会文化理论,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及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第一章★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表达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案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4.〔C〕以实用主义为根底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展改革教案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第二章★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开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开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反思性★第三章★1.教师在课堂教案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案环境,这集中表达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3.教案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鼓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4.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实践活动定期进展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案经历,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响,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案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X。
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第四章★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X服用兴奋剂后百M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4.以下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承受?〔C〕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第五章★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A.建立刺激——反响联结的过程B.认知同化过程C.产生顿悟的过程D.信息加工过程3.1904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响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响,这一现象称之为〔B〕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3.1905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教师撤除对他的批评,教师的这一做法属于〔B〕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3.1906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C〕A.马斯洛B.韦纳C.班杜拉D.阿特金森3.1907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一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1.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让·皮亚杰C. 卡尔·罗杰斯D. 埃里克·埃里克森2.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实现认知发展的过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近侧发展区D. 远侧发展区3. 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种学习策略被认为对提高记忆力特别有效?A. 重复阅读B. 双轨记忆法C. 深层处理D. 表面处理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接下来追求的需求是什么?A. 尊重需求B. 自我实现需求C. 社交需求D. 审美需求5.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使用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A. 讲授法B. 探究式学习C. 行为主义教学D. 认知主义教学6.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主要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和怀疑C. 身份与角色混淆D. 亲密与孤立7. 以下哪种评估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最终的成绩?A. 标准化测试B. 形成性评估C. 诊断性评估D. 终结性评估8.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9. 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个体倾向于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社会学习D. 交互学习10.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学生的记忆B.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C. 帮助学生组织思维D.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说明如何通过教育干预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考试基础试卷(含答案)
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考试基础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罗伯特?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一一成分、经验和情境。
A、生理过程B、因素理论C、自然过程D、物理过程【参考答案】:B2、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能够想方设法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同时,能够补偿自己的劣势或者不足。
这是人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A、奥尔波特B、能够认识C、吉尔福特D、艾森克【参考答案】:B3、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B4、二十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陆续介绍到中国。
中国学者朱光潜等较系统地评价变态心理学的各种学派,论述了这一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推动了当时中国变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o其后,不少学者相继撰写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并开展了实验与临床的研究。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实际应用D、制度文化【参考答案】:C5、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社会对心理制约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C、心理的发生,发展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参考答案】:D6、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弗洛伊德B、洛克C、布鲁纳D、斯滕伯格【参考答案】:C7、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A、自我熏陶B、道德灌输C、制度约束D、榜样作用【参考答案】:D8、下列属于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的是()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行为文化C、校园制度文化D、校园精神文化【参考答案】:D9、准确觉察他人的内在世界并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的技术是指()A、情感回应B、共情C、具体化D、内容反应【参考答案】:B10、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有多久()A、20多年B、30多年C、50多年D、与大学有同样长的历史【参考答案】:D11、广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一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态度发生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所谓实质性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表象、概念、命题建立内在联系;非人为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建立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它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3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4连续接近技术: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5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6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指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8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法则,即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9图式:图式是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以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的环境。
10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11概念同化: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
12观察学习:也叫“替代学习”,就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行为。
13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4正迁移: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可能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的作用。
15特殊学习迁移:是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所产生的影响。
16高路学习迁移:有意识的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迁移。
17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此外还有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18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19发现学习: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的首创者是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20先行组织者: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1智慧技能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22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2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认知心理学假定,人的认知结构是在观念的抽象、概括和包容程度上按层次组织的。
当学生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时,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
24认知地图:根据一个典型的实验即训练小白鼠走迷宫到达食物箱,托尔曼认为:白鼠之所以能选择最接近于食物的路线,是因为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作,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模式。
25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
26学习的顿悟说:这一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苛勒,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首先,学习不是简单的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结活动,而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其次学习过程这种直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
二、简答1. 简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1.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前者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后者是由其结果控制的。
而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行为。
2.强化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正强化: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负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一直此类反应的过程。
消退: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3.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行为塑造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复杂的行为可以通过塑造而获得。
塑造是指通过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这种方法也叫做连续接近。
程序教学所谓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逐渐加深,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2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答:行为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们是否将重复该特定性为,后果的类型及出现时间的选择能加强或减弱此行为。
(1)强化的类型凡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强化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
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后,自身获得强化效力,可分为社会强化、信物和活动。
同一物体对不同人而言,强化的效果会不同,甚至有可能截然相反。
(2)强化的程序强化的程序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
强化的程序可分为连续强化程序和断续强化程序。
断续强化程序又可分为间隔程序和比率程序。
如果在一个适当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强化,这叫连续性强化。
如果只在有些而非所有的反应之后呈现强化,这叫做断续性强化程序。
教师作为强化的操作者,应当选择合适的强化物已经恰当的方式的组合,以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
3 论述试分析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在学生行为塑造中的意义。
答:一.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有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后者是有其结果控制的。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做出的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景发生的高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正强化: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2、负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3、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一直此类反应的过程。
4、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三.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复杂的行为可以通过塑造而获得,塑造是指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在学生行为塑造过程中,对其中的部分行为反应进行奖励,忽视其中那些实验者不希望保留的行为反应,通过不断的奖励、强化而塑造出一种基本上是全新的行为模式。
学生行为的塑造与改变,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及时掌握与讲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和促进差生转变,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行为等方面,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
4.简述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过程。
答: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的习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研究,系统地形成了他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在保持过程中,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与存储。
在复制过程中,观察着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问题的基本看法是,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的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5. 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P42)答:定义: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运用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启动和改变。
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1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成功的经验、反复的失败个人的直接经验)2替代性经验。
3言语劝说。
4情绪唤醒。
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只有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扰时,更可能期望成功。
自我效能感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4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6.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答:加涅根据人类学习的结果,人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以下五种:(1)言语信息的学习,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学习。
(2)智力技能的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指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
(4)态度的学习,指影响个人对人、事和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5)动作技能的学习,指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7、简述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1974年,加涅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有关研究,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这一模式建立在人对计算机的类比基础上,把人和计算机都看做是一套符号操作系统,并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术语来描述人的学习和记忆的过程,认为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接受、加工、存储和提取几个环节。
(2)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加涅根据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并提出了每个阶段的教学设计。
①动机阶段;②了解阶段;③获得阶段;④保持阶段;⑤回忆阶段;⑥概括阶段;⑦操作阶段(作业阶段);⑧反馈阶段。
8. 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答: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