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来源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1. 砂岩 砂岩的研究在沉积学领域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本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的兴起,为地质各学科注入了新的生机。进入70年代,砂岩与板块构造的关系研究便应运而生。它将砂岩碎屑组分的物源意义与一定板块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盆地类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将砂岩成因的大地构造属性分析拓展到与全球构造相对应的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由于是建立在岩石薄片的微观鉴别和进行样品点的统计学基础上的模型分析,而研究对象为宏观的大地构造分区及较大尺度的物源区,因此有人将这种研究方法喻为大地构造的“指纹”分析法则。
因子分析可以实现用少数几个综合变量(主因子)来代表众多的具有一定相关联系的单因素变量,在此不仅可以利用主因子(重矿物组合)判别物源区的母岩性质,而且可以根据各主因子方差贡献大小确定主要母岩和次要母岩。高尚堡地区和柳赞地区Es33(Ⅱ+Ⅲ)段都存在两个重矿物组合,这表明两地区都存在中深变质岩类和中浅变质岩类两类母岩,但主次正好相反,重矿物组合相对稳定的中深变质岩类母岩主要影响高尚堡地区的拾场缓坡型扇三角洲和高西南扇三角洲,重矿物组合相对不稳定的中浅变质岩类母岩则主要影响柳赞地区的柳赞陡坡型扇三角洲。
重矿物法
01
02
2.1 实例-辉石
重矿物法
实例-石榴石
重矿物法
重矿物法
李任伟,李忠,等. 中国科学,2000,30(增刊).
合肥盆地碎屑石榴石组成及其对源区恢复和地层对比的意义。 对合肥盆地侏罗系沉积砂岩中189粒石榴石化学分析结果, 它们包括:三间铺组39粒,凤凰台组84粒,周公山组35粒, 六安取样处28粒。
合肥盆地侏罗系砂岩碎屑石榴石的组成特征 A, B, C, D, E, F, G, H,I均表示样品层位,ZG28取自六安县城附近露头; FZL为佛坪群的样品.括号内数字代表层位被分析的石榴石样品数

珠海水库水中嗅味物质来源变化规律和去除方法的探讨.

珠海水库水中嗅味物质来源变化规律和去除方法的探讨.

珠海水库水中嗅味物质来源、变化规律和去除方法的探讨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水质监测研究中心苏宇亮不良嗅味是国内外饮用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虽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但它降低了饮用水的质量,引起用户的抱怨及对水质的怀疑。

饮用水中的嗅味物质以引起土霉味的二甲基异冰片(以下简称2-MIB)和土臭素最为常见,我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附录A中将2-MIB和土臭素列入水质参考指标,并规定其限值均为10ng/L。

一. 2-MIB和土臭素的来源藻类、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是湖泊和水库产生2-MIB和土臭素的主要原因。

放线菌最初被认为是土臭味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随后,人们的注意力转向藻类,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藻类大量繁殖,水中几乎所有的浮游性藻类都能产生嗅味物质,其中主要是蓝藻,如鱼腥藻、颤藻等。

此外,真菌中的部分霉菌、原生动物阿米巴,以及极少数植物和倍足纲节动物也能分泌2-MIB和土臭素。

二. 珠海水库水中2-MIB和土臭素变化规律水质中心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水中2-MIB和土臭素的方法,对我市部分水库进行了采样检测,并与藻类检测结果进行对比,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部分数据见下图。

图1 凤凰山水库嗅味物质和蓝藻含量变化图2 南屏水库嗅味物质和蓝藻含量变化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凤凰山水库和南屏水库的土臭素含量均低于嗅闭值10ng/L,而2-MIB在两个水库中均有月份含量大于10ng/L,因此2-MIB是两水库水中土霉味的主要来源。

两个水库2-MIB含量与蓝藻数量有着较好的相关性,检测结果表明,2-MIB含量超标月份蓝藻主要种类是丝状蓝藻。

南屏水库为典型抽水型水库,而凤凰山水库为相对的非抽水型水库,两者存在水滞留时间、富营养化、咸潮等因素的区别,这可能是两个水库2-MIB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的原因。

不同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珠海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华”现象,因此对藻类和嗅味物质要全年进行监测。

同位素分析可追踪物质来源和迁移方向

同位素分析可追踪物质来源和迁移方向

同位素分析可追踪物质来源和迁移方向物质的追踪和迁移是许多领域的研究重点,如环境科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

同位素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追踪物质的来源和迁移方向。

本文将介绍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案例,以展示其在确定物质迁移路径方面的重要性。

同位素是指一个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具有不同质量数的核子。

同位素分析是通过测量和比较同位素的丰度,来确定物质来源和迁移路径的技术手段。

同位素的丰度通常以相对同位素组成的比值表示,如δ值。

δ值的计算公式为:δ = (R_sample / R_standard - 1) × 1000‰,其中R_sample为样品中同位素的相对丰度,R_standard为标准物质中的同位素相对丰度。

同位素分析可追踪物质来源和迁移方向的主要方法包括同位素比值分析、同位素示踪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比值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中同位素的比值来确定物质的来源和迁移方向。

例如,氢同位素比值分析可以用于追踪地下水的来源和迁移路径。

同位素示踪是将标记同位素添加到物质中,并通过测量同位素的丰度变化来追踪物质的迁移路径。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和地球表层物质的同位素组成和变化规律,从而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同位素分析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同位素分析可以用于追踪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路径,从而帮助环境科学家确定废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策略。

同位素分析还可用于追踪动植物的食物链,了解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营养来源。

此外,同位素分析还可用于研究地质过程和岩石成因,揭示地球的演化和构造运动。

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是利用碳同位素分析来追踪温室气体的来源和迁移路径。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测量空气中温室气体的碳同位素比值,可以确定不同来源的温室气体贡献比例。

例如,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而植被呼吸或生物分解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组成研究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组成研究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组成研究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主要由固态和液态的颗粒物质组成。

它们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组成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大气颗粒物来自多个不同的来源。

一方面,自然源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这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森林火灾等自然现象。

这些自然事件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质进入大气中,从而导致大气颗粒物的增加。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也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工业生产、交通排放、农业活动等均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其中包括大气颗粒物。

例如,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工厂烟囱排放的颗粒物等,都在不断地污染着我们的空气。

二、大气颗粒物的组成大气颗粒物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物是大气颗粒物中较为常见的成分。

它们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主要来自于燃烧排放和大气化学反应。

这些物质通常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还有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也常以无机形式存在于大气颗粒物中。

有机物是大气颗粒物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

它们来自于燃烧排放、高分子有机物的挥发和大气化学反应等过程。

有机物的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多环芳香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等。

这些有机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其中一些物质还被认为具有致癌性。

三、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方法为了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组成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大气颗粒物的采样与分析。

科学家们通过在不同地点设置采样站点,使用采样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收集下来。

然后,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采样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获得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粒径分布等重要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大气颗粒物的模拟实验。

科学家们利用实验室条件,模拟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探究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和转化过程。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演化规律。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和宇宙暗能量的来源研究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和宇宙暗能量的来源研究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和宇宙暗能量的来源研究暗物质是什么?暗物质是一种在宇宙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它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因此无法直接观测。

在物理学中,暗物质被定义为一种物质,没有发现它的来源,但可以确认与可见物质有相当重要的质量比。

简单地说,暗物质就是可见物质以外的一种物质。

暗物质还有一些特点。

比如,暗物质是不会发光的,是真正的黑暗,因此我们不能用望远镜去观测它们。

此外,它们也不会发射电磁波,不会在宇宙中留下任何迹象。

暗物质的研究暗物质因其神秘性质而引起了天体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试图找到暗物质的来源,并揭示暗物质在宇宙的真正作用。

至今,暗物质的存在还没有被直接探测到。

然而,科学家通过间接方法探测暗物质,如探测到暗物质引起的引力变化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上的拓扑结构等。

这些方法已成为了研究暗物质的两个基本途径。

不仅如此,许多试图解释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理论模型,包括宇宙背景辐射和星系和星系团的形成,也都需要暗物质的存在,从而促进了我们对暗物质的研究。

暗物质的来源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暗物质的存在,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来源一点都不清楚。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暗物质的可能来源:1. 天体物理学模型一种说法是暗物质是宇宙初期过多的“原初黑暗能量”,随着宇宙扩张而减弱。

这看起来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模型,但目前尚未得到广泛接受。

2. 新型粒子暗物质可能是宇宙中新型粒子的存在。

该粒子对电磁波不敏感,因此无法通过常规方法探测,科学家正在利用实验重点研究这种粒子,并计划通过探测事件和测量反应实现粒子探测。

3. 额外维度上的物质另一种假说是暗物质是来自额外维度的物质。

额外维度是有一个假设的物理学中的一个假想维度。

额外维度是我们看不见或感受不到的,但它们是真实的且与我们的四维世界联系在一起。

据此,暗物质可能来自这些额外维度,因此可以在我们所知道的四维空间中不可见。

暗能量的研究除了暗物质,我们还需要讨论另一种物质:暗能量。

世界物质的起源和演化

世界物质的起源和演化

世界物质的起源和演化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对世界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进行探索和思考。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不断开拓,我们已经逐渐了解到了物质的本质和演化规律,但这依然是一个庞大而充满未知的课题。

一、宇宙尘埃的形成在宇宙的早期,由于原始宇宙涌动、激烈的活动,一些质量非常小的物质颗粒形成了。

这些物质颗粒,随着宇宙本身不断的膨胀和扩张,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宇宙尘埃。

宇宙尘埃中,富含了各种元素。

其中,最丰富的是氢和氦元素。

这一点与地球上的元素分布有较大的不同,地球上的元素主要以金属元素为主。

二、星体的形成和演化在宇宙中,星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是宇宙中的能量来源,也是宇宙中物质演化的主体。

星体的形成大多数都是通过原有的气体云和尘埃经过塌缩和聚集形成的。

而在这一过程中,能量释放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会加速气体云和尘埃的塌缩,从而进一步促进形成新星体的过程。

而对于星体演化的过程,则极大的受到其起始物质的影响。

如质量较大的星体,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进化为白矮星、黑洞或中子星等不同类型的天体。

而质量较小的星体,则会演化成低温红矮星等。

三、地球和生命的诞生地球上的物质演化,可以说是宇宙演化的一个延伸。

地球上的物质来源来自于宇宙物质,但也有着一些与宇宙物质不同的特点。

首先,地球上的元素分布与宇宙物质有所不同,地球上的金属元素比例较高,而宇宙物质中氢和氦的比例是最高的。

其次,地球与宇宙物质相比更加稳定,这也为地球上的生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对于生命的诞生,也是地球上一个复杂而充满未知的课题。

但考虑到地球上有着适宜的环境、足够的时间和生命体所需的水、碳、氧等元素等有利因素,生命在地球上诞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四、未来展望对于世界物质的未来,我们目前只能进行一些揣测和预言。

但可以确定的是的是,物质的演化过程永远不会停止。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系泊系统,而物质的演化则是这个系统不断运行、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贝类中致癌物质含量及来源分析研究

贝类中致癌物质含量及来源分析研究

贝类中致癌物质含量及来源分析研究贝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许多地方都被视为美味佳肴。

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贝类中富含许多化学物质,其中一些可能是致癌物质,这已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贝类中的致癌物质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和重金属,它们的来源主要是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

例如,很多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海洋中,污染了贝类生长的海域;另一方面,贝类生长的过程中,它们吸收了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化学物质,因此,人们在食用贝类时也可能会摄入这些致癌物质。

研究表明,贝类中致癌物质的含量与其品种、生长环境、生长年限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贝类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河蚌。

河蚌生长环境主要是淡水河流和湖泊,它们主要吸收来自附近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河蚌中会积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和重金属,其致癌物质的含量较高。

其次是扇贝。

扇贝主要生长在近海浅滩和河口附近,它们通常选择自然环境污染较少的地方生长。

因此,扇贝中的致癌物质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在某些污染比较严重的海域中,扇贝的致癌物质含量也会较高。

第三是牡蛎。

牡蛎通常生长在腐殖质或泥沙中,因此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

研究表明,牡蛎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相对较低。

最后是海参。

海参通常生长在沿海地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研究表明,海参中的致癌物质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在污染较严重的海域中,其含量也可能较高。

针对贝类中的致癌物质问题,人们可采取多种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

首先是选择来源可靠的贝类,并尽量避免采食生长在污染严重区域的贝类;其次是注意食用贝类的季节和新鲜度,因为长时间保存或制作可能会导致致癌物质含量上升;最后是尽可能烹制烤炒类食品,在高温下可以使贝类中的致癌物质减少。

总之,贝类中的致癌物质含量和来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贝类的生长环境与品种差异,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几种常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几种常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几种常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毛光周;王向军;邓冰红;曹明平;刘晓通;安鹏瑞【摘要】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地球化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不同,同种矿床甚至同一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也会有不同.成矿物质来源包括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两方面,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研究六种常用同位素(氢、氧、硫、钕、锶、铅)的组成和演化特征,简述同位素在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为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等研究工作以及同位素方法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11页(P19-29)【关键词】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成矿元素;同位素;物质源区【作者】毛光周;王向军;邓冰红;曹明平;刘晓通;安鹏瑞【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浙江大昌建设集团大昌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0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成矿物质来源是研究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等工作的基础[1-4]。

广义的物质来源指成矿元素及其搬运介质——成矿流体,因而成矿物质来源可分为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两方面[2,5-6]。

二者有时同源,有时异源。

矿床通常具有成矿物质多源性、成矿作用多期性的特点。

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地球化学、成矿规律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成矿作用研究的重点[2,7]。

金属矿床物质来源研究主要采用构造地质学、矿床学、流体动力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理论,探讨成矿物质的宏观及微观信息[8-10]。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同位素在地质体中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研究,解释岩石和矿石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等地质问题[11-17]。

沉积物来源与分布规律研究

沉积物来源与分布规律研究

沉积物来源与分布规律研究沉积物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地质物质,其来源和分布规律对于理解地球演化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沉积物的来源和分布规律展开讨论,并探索其相关研究。

首先,沉积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岩石风化、河流运输、海洋沉积等多种途径。

其中,岩石风化是最主要的沉积物来源之一。

当岩石受到气候、风化作用和生物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时,其物质组成会发生变化,形成风化产物。

这些风化产物经过溶解、悬浮、沉降等过程最终沉积到地表,形成沉积物。

其次,河流运输是沉积物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

河流在其流经的流域内携带了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和溶解质,其中包括岩石颗粒、泥沙、有机碎屑等。

这些颗粒物在河流水的托力下被搬运和运输,并在河床沉积下来。

不同类型的水流速度和携带能力会影响沉积物的分布和组成。

另外,海洋沉积也是沉积物形成的重要途径。

海洋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陆地输入以及海洋生物遗物的沉积。

陆地输入的沉积物主要通过风吹、河流输运进入海洋,而生物遗物主要是指死亡的生物体,如贝壳、骨骼等。

这些沉积物在海洋中逐渐沉积下来,形成了海底沉积物。

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沉积物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山脉、盆地等地貌对沉积物的堆积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在山脉周围,沉积物相对更为丰富;而在盆地中,由于物质的沉积和堆积,沉积物较为储存。

其次,气候是影响沉积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直接影响岩石的风化和侵蚀速度,从而影响悬浮颗粒物的输入和分布。

例如,在干旱地区,风化和侵蚀作用强烈,悬浮颗粒物输入丰富;而在湿润地区,风化作用较弱,相对缺乏悬浮颗粒物。

另外,海洋环流也会对沉积物的分布产生影响。

海水的流动和携带能力会决定沉积物是否能够在海洋中输运和沉积。

例如,强大的洋流和暖流会带来更多沉积物,而寒流和潜流则可能减少沉积物的输运和沉积。

最后,生物活动也对沉积物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生物的生长和死亡过程会释放出有机物和无机碎屑,这些物质在逐渐沉积后形成了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的沉积物。

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研究方法-矿床学

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研究方法-矿床学

第十一章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研究方法第一节成矿物质来源与含矿建造现代矿床学研究表明,多数矿床,尤其是非成岩矿产矿床都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的特征,重视成矿物质多来源是矿床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趋势。

同时研究发现,许多矿床成矿作用具有复合成矿的特点,常不是一次成矿作用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预富集到再富集成矿的多次地质作用完成的。

我们把预富集阶段形成的成矿物质丰度较高的岩石组合称为含矿建造,含矿建造是包含一系列含矿岩石与非含矿岩石的岩石系列,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含矿建造中有一部分是成矿元素的富集岩,一部分是具有与矿化有关的矿化剂元素,如S、Cl、F、C等。

而根据矿床学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分为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

直接由地幔岩浆、花岗岩浆或沉积介质提供成矿物质到矿床中的物质来源称为直接来源,由幔源、壳源固结岩石,即矿源层或矿源岩提供成矿物质所反映出的幔源或壳源来源特征,称为间接物质来源。

对于成岩矿产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更多地反映直接物质来源,而对于非成岩矿产,由于其经过多次富集成矿,其物质来源特征可能更多反映间接物质来源。

一、上地幔物源含矿建造以上地幔为直接成矿物质来源的矿床局限于有限的矿床类型:1、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和部分碱性岩浆有关的矿床,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与岩浆岩有联系,矿产种类有钒钛磁铁矿、铬铁矿、铜镍硫化物、钛铁矿-金红石-磷灰石、金刚石、铌、稀土等,大部分是成岩矿产。

部分形成上地幔岩含矿建造,其中富集Ni、Co、Ag、Bi、U等。

2、与镁铁质火山有关的矿床,主要形成于火山期后热液自变质交代作用或喷流喷气作用。

其中包括块状硫化物、玢岩铁矿、黑矿型矿床等。

3、与上地幔煌斑岩岩浆有关的绿岩型金矿,可以通过地幔对流煌斑岩侵位形成金矿;富金煌斑岩浆在地壳浅层与地壳物质发生反应形成花岗岩浆或加入变质热液中参与成矿。

煌斑岩脉含金丰度一般87PPb,明显高于壳源岩,金一般以Au-F络合物搬运。

以上地幔岩为物源岩含矿建造,成矿物质间接来自地幔,这类矿床对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金矿最为重要。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综述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综述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综述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方法综述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大气颗粒物(PM)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和研究不同的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解析方法。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理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参考。

一、化学成分分析法化学成分分析法是目前研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离子色谱仪等。

这些分析仪器可以对大气颗粒物样本进行分析,了解其元素、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从而对大气颗粒物来源进行初步解析。

二、气溶胶物理性质分析法气溶胶物理性质分析法主要从颗粒物的粒径、形状、比表面积等方面入手,通过粒径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大气颗粒物进行表征。

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往往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态分布特征,因此通过分析颗粒物的物理性质可以初步判别颗粒物来源。

三、源解析模型源解析模型是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正反演模型、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和后向源解析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收集气象数据、颗粒物样品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并利用质量守恒原理、质量平衡原理或数学反演算法,推断不同来源的颗粒物的贡献量。

四、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是一种利用同位素比值测定颗粒物样品中不同元素的比例,从而判断颗粒物来源的方法。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氮氧同位素分析以及硫同位素分析等都可以被用来解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这些方法基于不同来源物质的同位素组成具有一定的区别,通过分析颗粒物样品中的同位素比值可以推断不同来源物质的贡献量。

五、纳米颗粒物分析法纳米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开展纳米颗粒物来源解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颗粒物分析方法包括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谱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纳米颗粒物的形貌、尺寸和组成进行精确分析,并通过比对各个来源的纳米颗粒物特征,推断出其贡献量。

肉制品中3 类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肉制品中3 类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肉制品中3 类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肉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肉制品中常常存在着一些有害物质,包括亚硝胺、多环芳烃和硝基化合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研
究如何控制这些有害物质的来源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肉制品中3 类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一、亚硝胺的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亚硝胺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常常存在于加工肉制品中。

亚硝胺的来源主要有
两个方面,一是由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生成,二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因高
温加工和烘烤等方式使含有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原料形成亚硝胺。

为了控制肉制品中亚
硝胺的含量,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方法。

控制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使用量。

通过限制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使用量,可以有
效降低食品中亚硝胺的含量,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加强对加工过程的控制。

加工过程
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转化起着关键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加工过
程的控制是减少亚硝胺含量的关键。

研究新的防控技术。

例如利用高压处理、酶法、辐照
等新技术对肉制品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亚硝胺的含量,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

控制肉制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通过加强对加工过程的控制、研究新的防控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肉制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障食品的安全,促
进人们的健康。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一领域,为控制肉制品中的有害物
质贡献自己的力量。

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

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

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成为地质学领域的重要一环。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生物演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应用案例。

一、意义和目的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组分的存在与含量进行分析,推测出沉积物的来源,从而推测沉积物形成的环境条件。

这对于地质学家了解古地理环境、判断气候变化以及评估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分析沉积物中的岩屑组分,可以判断其是由风力、水力或冰力沉积形成的。

河流和冰河在地球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研究沉积物中的岩屑组分,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洪水、飓风和冰川活动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

二、研究方法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岩石矿物学分析、有机质分析、同位素分析等。

岩石矿物学分析是通过对沉积物中的岩石颗粒进行化学性质和形态学特征的研究,以判断其来源。

例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确定岩石中矿物的种类和组成。

这有助于确定沉积物是由何种岩石破碎形成的。

有机质分析则通过对沉积物中有机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以判断其来源和环境条件。

例如,通过分析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可以推断出古植被的类型和环境湿度。

同位素分析则是通过对沉积物中同位素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以确定沉积物的来源和环境。

例如,氧同位素和碳同位素可用于推测古气候环境的变化。

三、应用案例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考古学中,通过分析古代沉积物中的遗物,可以推测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例如,通过对土壤中的陶瓷碎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工艺技术。

在环境科学中,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来源。

例如,通过分析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工业污染程度。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地质学中,沉积物物质来源指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各种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内外相互分配的科学,是研究地球层、地表、水体和大气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分布和迁移规律的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来源、地球化学过程、地球化学时标以及地球化学计量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一、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地球化学研究以元素和同位素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元素循环:地球上的元素在不同的地球系统之间进行循环。

例如,在岩石圈中,元素经历了岩浆作用、岩石风化和沉积作用等过程,不断地在地球系统中迁移和转化。

2. 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分馏是地球化学中的重要现象。

同位素的分馏是指在地质、化学或生物过程中,不同同位素的分布比例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同位素分馏过程,可以揭示地质、化学和生物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化和地球演化过程。

3. 地球系统的开放性:地球系统是开放的,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例如,大气中的的氧气可以通过生物作用与地壳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

这些交换过程对地球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是通过采集地球样品,利用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对样品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进行分析,来揭示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变化。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1. 野外样品采集:地球化学研究通常需要采集岩石、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类型的地球样品。

采集样品的方法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样品前处理:采集到的地球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破碎、磨粉、溶解等步骤。

这些前处理工作是为了获得样品中的溶液或粉末,以便进行后续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

3. 元素分析: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地球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4. 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是地球化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通过测量同位素的比例来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宁夏卫宁北山钴异常的物质来源研究

宁夏卫宁北山钴异常的物质来源研究

系北祁 连 造 山带 东 段 , 其 北 与华 北 地 台 阿拉 善 地 块
富集作 用一 后期表生改造作 用形成 , 其成矿 是岩相 、 地
层、 岩性 和构造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刘 勇 、 李廷 栋Ⅲ 4 等用
S H R I MP锆 石 U_ P h 法 获 得 宁 夏 卫 宁 北 山 金 场 子 闪 长
成矿 流体 特征 , 为卫 宁 北 山钴 矿 体 的进一 步 勘 查 及
其 形 成 机 制 的研 究 提 供 了 理 论 依 据 。
系列专题 研究 。1 9 8 8年 , 徐 国风 _ l 通过稳 同位 素
( 铅、 硫、 碳、 氧) 和 包裹 体研 究 , 认 为金 场 子金 矿 床 的 成矿物质 来源 于上 地 壳 , 金、 银、 铅、 铜 等 成矿 元 素来 源于石炭 纪和泥盆 纪沉 积岩 , 且成 矿流体 是大 气水 和
第 4 4 卷 第 4期 2 0 1 3年 7月








Vo l | 4 4 No . 4
J ( ) URNAI OF TAI YUAN UNI VE RS I TY OF TE CHN0I 0GY
J u l y 2 0 1 3
文章编 号 : 1 0 0 7 — 9 4 3 2 ( 2 0 1 3 ) 0 4 0 4 8 5 0 5

个统一 的岩浆一 侵入 系统 , 而 隐伏 的 中酸性 岩体可能 钴 作 为战 略性矿 产和稀 缺 资源在 宁夏首 次被 发
就是 卫 宁 北 山 地 区 多金 属 矿 的矿 源 和 中心 。
质、 水文地质 、 区域物化探 调查 、 区域矿产 评价 等基础

生物活性物质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活性物质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活性物质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生物活性物质天然产物指的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的特性。

它们通常存在于草药、植物、海洋生物等中,是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对象。

本文就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进行探讨。

一、天然产物的研究现状天然产物已被证明是药物开发的良好来源,但由于其化学结构复杂,效应难以预测,加之研究耗时费力、成本高昂,投资者并不总是愿意冒险。

因而,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药物研究相对欠发达。

尽管如此,对于有关天然产物的研究仍旧有一定的进展。

科学家正在研究更多的天然产物,以扩大药物的作用范围。

一些可能的无害方案包括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天然产物的效果;改善药物设计和测试技术;对天然产物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了解其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等。

二、天然产物的优势与局限天然产物具备一些优点。

首先,它们拥有广泛的化学多样性,因此能够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疗效范围。

其次,天然产物经过数百年的使用,发现它们具有较少的毒理学反应,并且与身体对应的代谢过程紧密相关。

然而,由于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复杂,其合成难度较大,因此生产成本高昂。

此外,天然产物的敏感性也比较高,可能会因环境因素、生长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变异,因此需要对其产地和栽培条件进行严谨的控制与管理。

相对于化学合成药物,天然产物也不太具有标准化的标准,这也给天然产物市场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天然产物的应用前景尽管天然产物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们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非常广泛。

其中包括化妆品、日用化学品、食品保健品、药物等。

在药物的应用方面,天然产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人类疾病,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比如,青蒿素(Artemisinin)就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药物,对于疟疾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治疗意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然产物在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将有更多的突破。

比如,利用天然产物提取工艺,结合绿色化合物提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高科技手段,将天然产物的化合物结构、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解析研究,以便更好地挖掘这些有潜力的药物来源。

多糖物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分析

多糖物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分析

多糖物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分析多糖物质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葡聚糖、纤维素、壳聚糖、甘露聚糖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中,是生命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之一。

一、多糖物质的来源多糖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 植物植物是多糖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植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多糖物质。

此外,植物中还含有许多水溶性的多糖物质,如果胶、木质素、植物黏液等。

2. 动物动物体内存在多种多糖物质,如软骨中的软骨素、肝脏中的肝素、眼球中的玻璃体聚糖等等。

此外,动物组织中还含有一些结构独特的多糖物质,如血液中的血糖蛋白、组织细胞邻居间基质中的透明质酸等。

3. 微生物微生物是多糖物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微生物所分泌的多糖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利用微生物生产的多糖物质可以制备生物胶、防御性食品膜、药物载体等。

二、多糖物质的生理功能多糖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医学、食品工业、生物材料等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1. 免疫调节多糖物质的一种重要功能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分为增强免疫和抑制免疫两种。

多糖物质可以提高自然免疫力,增强人体的防病能力。

2. 抗菌多糖物质中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以葡聚糖为例,其对黄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细菌的抑制率均高达90%以上。

3. 降血脂多糖物质还可以降低或控制血脂浓度,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比如,可通过摄入海藻多糖物质防止高脂饮食导致的血脂过高。

4. 补充营养多糖物质中一些糖类化合物被称为功能性糖,具有补充营养的功效,如有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多糖物质可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补品。

5. 生物材料多糖物质还可作为生物材料,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在生物医学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工业用途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三、总结多糖物质在生命体内具有多种复杂的生理功能,且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及其迁移转化机制

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及其迁移转化机制

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及其迁移转化机制近年来,大气气溶胶物质在环境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大气气溶胶物质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包括固态和液态物质。

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中产生。

了解大气气溶胶物质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机制对于保护环境、预防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气气溶胶物质的来源1.自然来源自然源是大气气溶胶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自然源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地壳风化、植物排放和海洋喷射等。

其中,火山喷发是大气气溶胶物质的主要自然来源之一。

火山口喷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其中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水蒸气等。

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后,受到上升气流的影响,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云雾,最终形成气溶胶。

2.人为活动来源人为活动是大气气溶胶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人类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都会释放大量的气溶胶物质。

例如,燃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此外,汽车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也是大气气溶胶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人为活动释放的气溶胶物质不仅会直接污染空气,还会影响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反应。

二、大气气溶胶物质的迁移转化机制1.物理过程大气气溶胶物质的迁移转化主要受到物理过程的影响。

其中,浮游运动是大气气溶胶物质的重要迁移机制之一。

气溶胶物质在大气中受到上升气流和风力的作用,形成大气混合层。

在这个过程中,气溶胶物质会随着气流上升、下沉和扩散,从而发生水平和垂直的迁移。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大气气溶胶物质迁移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大气中的气溶胶物质可以与大气中的气体发生反应,形成更复杂的化合物。

例如,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颗粒物。

此外,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和光解反应等也会导致气溶胶物质的转化和改变。

3.沉降过程大气气溶胶物质沉降是其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沉降过程受到颗粒物的大小、密度和大气湍流强度的影响。

较大的颗粒物通常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沉降到地表,而较小的颗粒物则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更大,容易在大气中长时间悬浮。

同位素标记剂法区别食物链来源分析方法比较

同位素标记剂法区别食物链来源分析方法比较

同位素标记剂法区别食物链来源分析方法比较同位素标记剂法(Isotope labeling method)是一种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物质进行同位素标记,来分析和比较食物链的来源。

在这种方法中,不同同位素的标记剂通过饲养或加入到食物链中的样本中,然后通过测定同位素的分布,可以推断出食物链的来源。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和转化能量的链条。

通过对食物链的来源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质流动,也可以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位素标记剂法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位素标记剂法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有氢同位素标记法、碳同位素标记法和氮同位素标记法。

首先,氢同位素标记法是一种通过对水的同位素标记来进行食物链来源分析的方法。

水是生物体中最基本和必需的元素,其组成中的氢同位素可以被标记剂更换。

通过分析不同食物中水的同位素含量,可以推断出食物链的来源。

其次,碳同位素标记法是一种通过对生物体中碳同位素的标记来进行食物链来源分析的方法。

不同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碳同位素含量是不同的,通过测定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体内的碳同位素含量,可以推断出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路径。

再次,氮同位素标记法是一种通过对生物体中氮同位素的标记来进行食物链来源分析的方法。

氮同位素在不同食物链中的比例是不同的,通过测定不同生物体内氮同位素的含量,可以推断出食物链的来源。

同位素标记剂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该方法准确度高,可靠性强。

通过测定同位素分布,可以直接反映出食物链的来源。

其次,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适用于各种样本的分析。

此外,同位素标记剂法还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样本,提高分析效率。

然而,同位素标记剂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方法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分析和数学模型推断,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其次,该方法对样本量要求较高,需要一定数量的样本才能进行准确分析。

再次,该方法需要标记剂的应用,对生物体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别成矿物质来源的方法

确定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是矿石矿物中的金属元 素来源是研究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确定找矿方 向,指导找矿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一般从如下 方面进行。


区域地质分析
一个地区特定的岩石建造组合、构造演化、岩浆 活动历史决定了特定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组合。 一个地区的岩石建造都可能成为提供成矿物质来 源的母岩,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等各种 岩石,地质判别标志是:

–花岗岩浆源磁铁矿富TiO2。
–基性岩浆源磁铁矿中MgO、V2O5、Cr2O3、Ni、Co较高;

因此磁铁矿中微量元素种类、含量可以反映成因 及物质来源。
2、铅锌矿中的微量元素 铅锌矿中Bi、Sn是高温成因标志,一般产在接触 交代矿床中;而Hg、Sb、Ag是低温成因标志,可 以产于层控矿床中。 层控矿床一般多是中低温成因,因此微量元素含 量都较低。

–个旧、老厂锡矿区,方铅矿中Cu(450—950×10-6)、
Sn(300—1000×10-6)含量高,Zn(10—160×10-6) 低; –独立铅锌矿床方铅矿中Cu<400×10-6)、Sn< 200×10-6,Zn>300×10-6。

共生方铅矿、闪锌矿中CdS可以作为地质温度计,尤其 是方铅矿中高温时,相关斜率增加。
8、金属矿物标型组合
矿 物 组 合 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 磁铁矿+钛铁矿+尖晶石 锡石+黑钨矿+辉钼矿 毒砂+黄铁矿+金+金碲化物+铅铋硫矿 含铋 Co-Ni-Ag 矿物+沥青铀矿 富银菱锰矿、硫锰矿 假象赤铁矿+镜铁矿+假板钛矿 辉锑矿+Sb2S3 凝胶+辰砂 黄铜矿+斑铜矿+铜蓝 钴青矿+方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 板状变晶镜铁矿+磁铁矿 成 因 类 型 岩浆伟晶岩气成 岩浆伟晶岩气成 伟晶岩气成热液 伟晶岩浅成热液 浅成热液 浅成热液 温泉喷气 温泉喷气 胶结带 动力变质岩 动力变质岩
3、碎屑岩中的元素组合
–S、B、C、Hg、Sn、Mo、Pb、W、Cu、Zn;
4、碳酸盐中的元素组合
–Sr、Ba、Li、Ca、Mg;
5、热水沉积岩元素组合
–K、Na、Si、B、Be、Sr、Ba、F、Mn、Cu、Ni、Co、
S。
一般以上述元素组合的富集程度或把成矿元素与上述组 合元素进行相关分析或聚类分析,是分析成矿物质来源 的重要方法,如果成矿元素与某组元素相关程度高,则 说明有某种物质基础(元素相关分析.ppt),相关分析应 该考虑元素在岩石中的赋存状态,否则会分析错误。 某些元素的相对值如Ca/Mg,Sr/Ba等及B的含量,可 用于海陆源环境分析。


2
稀土元素分配图解法
以稀土元素排列顺序La、Ce、Pr、Nd、Pm、Sm、Eu、Gd、 Tb、Dy、Ho、Er、Tm、Yb、Lu为横座标,以稀土元素分 析值分别被球粒陨石相应元素含量值相除得到标准化值, 并取其对数值作图,称为稀土配分图解。 一般有三种稀土分配型式,即正常型、轻稀土富集型与 轻稀土亏损型,再以Eu、Ce处曲线形状划分出Eu亏损型、 Eu富集型,Ce亏损型与Ce富集型(图11.4—1)。







4、热液成因标型矿物 高温:辉砷钴矿、辉钼矿、辉铋矿、石英; 中温:闪锌矿、硫锰矿、自然铋、铜矿物、方解石、白 云石; 低温:辰砂、辉锑矿、雄磺、雌磺、石膏、天青石、重 晶石。 5、区域变质标型矿物 深绿辉石(榴辉岩)、蓝闪石(高压低温)、硬绿泥石 (低级变质)、硬玉(高级富钠铝岩)、十字石、红柱 石、石榴石等。 6、海源卤水矿物 石膏-石盐-光卤石-杂卤石-泻利盐-钾石盐; 7、陆源卤水矿物 石膏-石盐-溢晶石-芒硝-钙芒硝-天然碱 (Na2CO3.NaHCO3.2H2O)。
3、黄铁矿微量元素 黄铁矿中的Co/Ni与S/Se比值可以判别黄铁矿成因或 成矿元素来源。 沉积成因黄铁矿S/Se>2×105,Co/Ni=0.6; 热液成因黄铁矿 S/Se =1 —2 × 10 4 , Co / Ni = 1.17 。


五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稀土元素是第三副族57—71号元素(La、Ce、Pr、Nd、 Pm、Sm、Eu、Gd、Tb、Dy、Ho、Er、Tm、Yb、Lu),也 叫镧系元素,包括39号元素Y,代号REE,TR,Ln。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极为相近,因此化学性质相近, 多呈三价,在自然界中总是作为一个整体产出。 他们间的分配系数可以反映一定的地质作用和物理化学 条件(稀土元素.ppt)。



1
稀土总量分析
稀土总量在判别母岩特征时有参考意义,一般稀土(特别是轻稀 土)是不相容元素,在岩浆体系中,只有少量稀土进入晶格,大 部分保留在熔浆中,这样导致残余熔体或重熔岩浆中稀土总量高 于原始岩浆或残留体中的稀土含量。 因此花岗岩浆的稀土总量高于基性岩浆,变质岩中长英质脉体稀 土总量高于基体。如果固相中有榍石、褐帘石等富稀土矿物则稀 土总量会增加。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利用不同相中稀土总量的关系求得结晶分异量 或熔融量。 部分熔融方程:C1/Co=1/F,C1熔融体,Co源区,F部分熔 融量。如,某岩体稀土总量100ppm,源区20ppm, 则F=20%,表明原岩经过20%部分熔融形成岩体。 结晶分异方程C1/(C1-Co)=1/F,在上述情况下,F= 0.80,表示母岩浆经80%的分离结晶后形成的残余熔体 岩体。

金伯利岩中另外还含有富镁钛铁矿、富铬镁铝石、 铬透辉石,多数矿物富含Cr、Mg。
2、花岗岩中的标型矿物 除主要造岩矿物外,特征的稀有矿物有锂辉石、 锂云母、磷锂矿、锂蓝铁矿、金绿宝石、黑稀金 矿、晶质铀矿、褐钇铌矿、钛铌铀矿、铌钇矿等, 以富含稀有、稀土成分为主。 3、碱性岩浆岩中的标型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霞石、方钠石、霓石、钠铁闪石等。 特征矿物有: K6(Fe,Ni,Ca)24S26Cl; KFe2S3;K3Fe10S14; NaFeS2.2H2O等钾钠硫化物。
与陨石原始物质相比,地球物质分异过程中,重稀土进 入地幔,轻稀土进入地壳,最近研究发现,热水流体中 有富集中稀土现象。 稀土元素.ppt



3
轻重稀土比值
轻稀土La-Eu含量和表示为LRE,重稀土Gd- Lu含量和表示为HRE。 LRE/HRE值,反映稀土的分异程度,值越大反映 分异越好,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表明岩石形成 过程中有富集稀土的相,如部分熔融中,有石榴石存在 于残留相或结晶相中,因此该参数是判别残留相(结晶 相)矿物组合的重要依据。 如白云鄂博稀土矿床∑Ce/∑Y=30,有强烈分异作 用存在,是导致稀土富集成矿的重要因素。 轻重稀土比值也可以用端元元素比较,如La/Lu等。

5、沉积作用 在沉积期间,成矿物质多来源混合,主要黏土吸 附。 6、控矿构造 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控矿构造在成矿中的作用 是不同的,一些大型深部贯通性构造可以提供深 部成矿物质来源,而中小型薄皮构造只能为含矿 围岩中的成矿物质提供活动空间。 7、矿化特征 层状或似层状矿体一般是围岩周缘或源自围岩的 矿化,而脉状强蚀变矿化体多是外源矿化。
自然矿物都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在一定物理化学区间内存在 的,因此某些矿物的存在与出现具有指示意义,可以作为矿床成因 或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的标型。


组合元素
1、中酸性岩中元素组合
–K、Na、U、Th、Li、Be、Nb、Ta、W、Sn、Pb;


2、基性超基性岩中元素组合
–Fe、Cr、Co、Ni、Pt、V、Ti、Cu、Zn、Sb、Mo;



矿物学分析
热水沉积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一般具有同源特征, 因此矿石矿物、脉石矿物及其组合研究就成为成 矿物质来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上地幔标型矿物: 地幔岩矿物有40多种,其中主要是:



镁橄榄石(Mg,Fe)2SiO4,57%; 斜方辉石(Mg,Fe)SiO3,17%; 透辉石-硬玉(CaMgSi2O6-NaAlSi2O6),12%; 铬镁铝榴石(Mg,Fe,Ca)3(Al,Cr)2Si3O12,14%。 其次是顽火辉石、钾质硬锰闪石、金刚石、碳硅石, 钾铁镍硫化物(K9.3Cu0.7Fe19.3Ni7.2S28)。


表11.2—2Βιβλιοθήκη 海陆相沉积岩中元素特征判别值
元素值 Sr/Ba(灰岩) Ca/Mg(灰岩) B(泥岩) V/Cr(页岩) V/Ni(页岩)
海相 >0.8—1 0.2 >60ppm >2 1.4—6.9
陆相 <0.8 2.2 <60ppm <2 <0.13—0.70
四 微量元素 1、磁铁矿中的微量元素 磁铁矿中类质同象现象非常普遍,高温形成的磁 铁矿中类质同象杂质元素较高,通常有TiO2、 Al2O3、MgO、V2O5、Cr2O3、MnO、CaO、Ni、Co。 不同成因的磁铁矿微量元素种类含量不同:
– 闪锌矿中FeS(分子%)=72.26695-
15900.5/t+0.01448logfs2-0.38918×(108/T2)(7205.5/T)logfS2-0.34486(logfS2)

如辽东地区
– 高温闪锌矿(400-500℃)FeS分子含量12.24—15.90%; – 中温闪锌矿(200—300℃)FeS分子含量4.63—7.74%; – 低温闪锌矿(100—200℃)FeS分子含量1.07—1.52%。
4 Eu、Ce异常值 Eu一般成三价,与其它稀土元素一样是共生的, 但成二价时,可以与其它稀土分离,出现负Eu异 常,如果出现Eu正异常,表明Eu与轻稀土共生; 如果出现Eu负异常,表明Eu与重稀土共生,因此 δ Eu值是划分岩石亚类的重要参数。

–壳型花岗岩δ Eu值0.46; –壳幔型花岗岩δ Eu值0.84; –碱性花岗岩<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