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病句中的“一面与两面”问题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2) 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分析:例(1)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只涉及到 正面“保证生产安全”,因此前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为病句。例(2) 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虽然 没有两面词,但“心情”一词,可作正反两面理解,因 为心情有好有坏,因此能与前半句的两面词“好坏”搭 配,表述正确。
(3)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 事。 (2002年江苏淮安卷)
(4)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 标准之一。 (2002年浙江卷)
“能否”、“有没有”、“是否”、“敢不敢”、 “愿不愿”等兼指正反两方的情况,造句时应前后照 应,切忌一面和两面不搭配。(3)(4)两句谓语部分只讲 了正面情况,而忽略了主语部分“否”、“没有”所 指的反面情况,意思偏颇。(3)应删去“能否”,或将 “可”改为“可否”;(4)应删去“有”和“是否”, 或将“好文章”改为“文章好差”。这样句意前后就 相称了。
等于“天天都”。(4)反问本身已经表达了一重否定的 意味,本句是三重否定。(5)“不肯定”与“不否定” 的宾语应该相同。
标志:能不能 病症:去掉“我们能不能”。 总结:这种类型的病句,要抓住前后的呼应。如果不 注意,容易误选。
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有重要作用。(97高考题) B、他能不能如期而来,的确还是个问题。
一个句子中,若出现两面词,如“能否”、“是否”、 “高低”、“快满”、“好坏”、“有没有”等,要 仔细分析,不要一律视为病句。有两种情形:前半句 (或后半句)有两面词,后半句(或前半句)只涉及到一面, 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则为病句,如例 (1). 例(2)前半 句(或后半句)有两面词,后半句(或前半句)虽没有两面 词,但后半句(或前半句)的动宾搭配或作为宾语的名 词性短语可作正反理解,则不是病句。
两面对一面的病句

两面对一面的病句1. 你看“能不能考上大学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典型的两面对一面呀!就好像说一个人的脚大小决定他能不能跑得快,这合理吗?例子:学习成绩好不好决定人生是否成功。
2. “有没有好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哎呀,这可不对呀!这就好比说有没有翅膀是能飞的关键,那没翅膀咋飞呢?例子:有没有天赋是能否成为艺术家的决定因素。
3. “是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不是很奇怪吗?就如同说是不是吃饭就一定能长胖一样。
例子:是不是认真听讲就肯定能学好知识。
4. “能不能遵守纪律完全靠个人自觉”,这多片面呀!就好像说能不能种出好庄稼全靠天气一样。
例子:能不能养成好习惯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
5. “有没有兴趣决定是否能学好这门学科”,这太绝对啦!好比说有没有兴趣决定能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那努力就不算啦?例子:有没有天赋决定是否能精通这项技能。
6. “是不是聪明就意味着能成功”,这怎么可能呢!这就像说是不是长得高就一定能打篮球打得好。
例子:是不是有口才就一定能成为好主持人。
7. “能不能坚持决定最终的结果”,这也太简单化了吧!就跟说能不能走路决定能不能到达目的地一样。
例子:能不能早起决定学习成绩的好坏。
8. “有没有毅力是能否实现目标的唯一因素”,哇,这也太夸张了吧!如同说有没有钱是能否幸福的唯一标准。
例子:有没有决心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唯一条件。
9. “是不是勇敢就能够战胜一切”,这也太想当然啦!好像说是不是有力量就能够举起所有东西一样。
例子:是不是乐观就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10. “能不能吃苦决定人生的高度”,这也太绝对化了呀!就仿佛说能不能喝酒决定社交能力的强弱。
例子:能不能抗压决定事业的成就大小。
我的观点结论: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要仔细分辨,不能被这种错误的表达误导呀!。
病句(两面对一面)

病句(两面对一面)有些词语,如“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等,常常会造成“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意搭配不当,需要注意。
例如,一些高考题目中出现的病句,就需要我们进行修改。
比如,“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句话中,“能否”是一个两面词,但宾语“重大意义”只有一面,因此需要删去“能否”,改成一面对一面的表达。
再比如,“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这句话中,“进步与否”是两面词,但宾语“国家富强”只有一面,不对称,需要去掉“与否”,改成一面对一面,或者在“国家”与“富强”之间加上“是否”来表达两面对两面的关系。
还有一些病句需要加上相应的两面词语来修正,比如“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句话中,“抓不抓”是两面词,但宾语“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只有一面,需要在“事业”与“后继有人”之间加上“是否”或者将“抓不抓”改成“狠抓”来表达两面对两面的关系。
在修正病句时,还需要注意一种特例,即“两面对一面”的情况。
例如,“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这句话中,“能否”是两面词,但宾语“力度”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因此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又如,“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这句话中,“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质量”是一个词语,但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和“质量低”,因此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总之,在复备考时,我们不能“想当然”,需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避免出现语意搭配不当的问题。
病句二对一的特例解析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两种特例,我想到了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板反应。
如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再看下面的例子: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两面对一面”病句题如何判定?

两面对一面病句题如何判定?两面对一面病句题如何判定?修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什么时候是对的?一般情况两面对一面是错误的,但我今天做了一个题竟是正确的。
当你说的那个一面那个词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
比如像怎么怎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
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A解析:B并列词语搭配不当,应为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介词错误,经过改为通过;主谓搭配不当,在80%后加的患者;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3年)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 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正确答案为D。
A句培养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删除和培养句前后不能对应,前面有肯定和否定;B后面只有肯定,删除前面的否或将要改为能否句50万朵不能修饰花粉;C,应该在50万朵后面加花)。
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

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能否”“是否”下,前面出现的像“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析】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例3: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解析】此题为昨天的练习卷第3题的C项,前面有三个“是否”应与“建设”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建设”是一个词语,但“建设”内涵有两种情况,即“建设好” 和“建设坏”,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三个特例,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请同学们记住这三个特例。
【强化训练】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解析】这两个病句都属于一面对二面的错误。
1句中“好”“坏”是两个方面,句子后半部分“安全”是一个方面。
2句中“能”“不能”也是两个方面,显然不能说都是“根本任务”。
修改病句中一面对两面

修改病句中一面对两面
并不是有能否、能不能就是病句.按你的说法就是两面不能对一面、一面不能对两面.比如说: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能不能”是肯否皆有的一个词,即两面,而“关键是努力”只是对了“能考的好”这一面,这句话就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若将句子改成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就又成了一面对两面了。
应改为: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或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修改病句的方法: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类型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类型答案:前后不一致,因并列结构导致的搭配不当。
延伸: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如下:所谓一面,就是对某一件事情的肯定或者否定甚至有可能是指向某个方向的判断。
而两面,则是语句中含有是否、有无、能否、成败....等含有两个方向的词语。
病句中的“一面与两面”问题是常见的语病,也是高考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几乎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此类题。
病句修改例题: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修改:“做好”是一面的,而“能否深入”是两面的,是病句。
可以这么修改:“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修改:前面讲的是两面,后面是一面的,必须在“培养”前面加上“能否”。
3、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4、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5、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能不能”是肯否皆有的一个词,即两面,而“关键是努力”只是对了“能考的好”这一面,这句话就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若将句子改成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就又成了一面对两面了。
应改为: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或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高考成语病句0104 1538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修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什么时候是对的?一般情况两面对一面是错误的,但我今天做了一个题竟是正确的。
当你说的那个“一面”那个词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
比如像“怎么怎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
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
2、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3年)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正确答案为 D。
A 句“培养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删除“和培养” 句前后不能对应,前面有肯定和否定,;B 后面只有肯定,删除前面的“否”或将“要”改为“能否” 句“50 万朵”不能修饰“花粉” ;C ,应该在“50 万朵”后面加“花”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1996年)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正确答案为 A。
A 这个长句附加成分较多,运用简缩祛,句子的主干是“……单位,有……义务” ,没有语病。
两面对一面的病句例子

两面对一面的病句例子
1. 这个问题有两面对一面的看法,一方面这个政策可以带来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2. 对于这个事件,人们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认为这是一个重
要的突破,但另一方面也担心它可能引发更多的争议和冲突。
3. 在教育领域,存在着两派观点,一方面有人认为应该侧重于传统的
基础知识教育,而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
维方式。
4. 这个新产品的发布引发了两派观点的争议,一方面有人赞扬它的先
进技术和功能,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它可能对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
全造成潜在风险。
5.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有人对
其潜力和前景充满乐观,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它可能导致工作岗位
的流失和社会不稳定。
病句辨析__一面对两面

病句辨析:一面与两面句例1: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农村人口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2、农村人口不能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工业化和城镇化失败)。
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
再举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就利用上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农村人口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正确)2、农村人口不能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显然,这句话不合理。
“关键”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
比如像“什么什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
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
)下面这些句子都是对的:1、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决定着亚太地区是否稳定。
2、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3、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
例如: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正)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误)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正)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两面对一面病句

揭秘2014高考语文:病句选择题型两面对一面两面对一面的错误类型,比较简单,只需关注句子前后所描述的方面数是否一致即可。
1、在大多数普通乘客看来,高铁是否便民利民,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购票方便,换乘畅通,服务到位,旅途安全等(2014凉山二诊)。
(两面对一面)2、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传统,然而在我国内地的很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这种传统习俗,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却还保留着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14宁波二模)。
(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前面是“优劣”两面,后面只有“担忧”一面。
)3、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2014德阳二诊)。
(两面对一面)4、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两面对一面)5、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2014广安二诊)。
(两面对一面)6、很多做互联网行业的人都知道,一个产品的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企业的发展,然而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整个大环境对于企业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尚且不够,另外还要同时提防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借鉴或者说是抄袭。
(两面对一面,将“发展”改为“进退”)7、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两面对一面)8、司法腐败导致对有权势的罪犯的庇护,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是否有职权。
(属于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可将“是否”去掉)9、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去掉。
)10、网络问政要贴近民生实际,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倾听网络民意、是否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作为考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2014资阳二模)。
论证评价中两面对一面

论证评价中两面对一面病句中的“一面与两面”问题搭配不当是常见的语病,也是高考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几乎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此类题。
而“一面与两面”(又叫“二对一”)的问题又是搭配不当中的特殊类型,对这类题,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可能出现失误。
请看下面两例: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例1中,“做好”是一面的,而“能否深入”是两面的,是病句。
可以这么修改:“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例2前面讲的是两面,后面是一面的,必须在“培养”前面加上“能否”。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板反应。
如下题: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再看下面的例子: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C、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析:答案是B、D。
B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句中“不在于,而在于,”是并列关系,它们讲的也是一面的,前面讲的是两面的,应该在两个“它”后都加上“是否”,这样才能对应起来;D项“白眼”和“青睐”是相反的两面,“温暖”是一面的,应将其改为“冷暖”。
两面对一面病句

揭秘2014高考语文:病句选择题型两面对一面两面对一面的错误类型,比较简单,只需关注句子前后所描述的方面数是否一致即可。
1、在大多数普通乘客看来,高铁是否便民利民,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购票方便,换乘畅通,服务到位,旅途安全等(2014凉山二诊)。
(两面对一面)2、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传统,然而在我国内地的很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这种传统习俗,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却还保留着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14宁波二模)。
(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前面是“优劣”两面,后面只有“担忧”一面。
)3、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2014德阳二诊)。
(两面对一面)4、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两面对一面)5、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2014广安二诊)。
(两面对一面)6、很多做互联网行业的人都知道,一个产品的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企业的发展,然而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整个大环境对于企业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尚且不够,另外还要同时提防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借鉴或者说是抄袭。
(两面对一面,将“发展”改为“进退”)7、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两面对一面)8、司法腐败导致对有权势的罪犯的庇护,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当事人是否有职权。
(属于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可将“是否”去掉)9、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去掉。
)10、网络问政要贴近民生实际,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倾听网络民意、是否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作为考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2014资阳二模)。
修改病句 两点对一面

1、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3、要想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
4、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6、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7、能否坚持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8、能不能做好这件事,取决于你的态度。
9、能否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10、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决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以上十题是修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病句类型。这种类型的病句,前半部分讲了两种情况“能否”,到底是“能”还是“否”,没有说明确,后面半句全都是肯定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 两面对一面”病句例子】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3、要想取得好成绩续发展的关键。
5、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6、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7、坚持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8、要做好这件事,取决于你的态度。
9、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1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决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两面与一面病句辨析

两面与一面病句辨析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
例如: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正)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误)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正)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误)例(1)句的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例(2)句中的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
例(3)句中的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则慢。
因此,此句为正确的句子。
例(4)句后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不能作相反的理解,为病句。
如改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
这类容易正误相混的句子举不胜举,例如: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误)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
(正)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误) 例(5)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例(6)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取决于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
因此,这类句子为正句。
例(7)句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关键是看后一句子,如后面只涉及到正面的为病句,而后面可作正反理解的则为正确的句子。
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作正反理解呢?主要看后半句的动宾搭配或看做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修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什么时候是对的?一般情况两面对一面是错误的,但我今天做了一个题竟是正确的。
当你说的那个“一面”那个词
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
比如像“怎么怎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
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
2、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1993 年)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正确答案为D。
A 句“培养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删除“和培养”句前后不能对应,前面有肯定和否定,;B
后面只有肯定,删除前面的“否”或将“要”改为“能否”句“50 万朵”不能修饰“花粉”;C ,应该在“50 万朵”后面加“花”)。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1996 年)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
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
严肃处理。
(正确答案为A。
A 这个长句附加成分较多,运用简缩祛,句子的主干是“……单位,有……义务”,没有语病。
再看看附加成分,句意也明确。
B 项中“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
C
项中“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的应是“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而原句则为“护林员揭发问题”,
显然“气愤”的对象出现错误。
这是由于句中“问题”的定语表述不清造成。
如果在“护林员揭发”的后面加上一个“的”字,表意就明确了。
D
项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的对象是“事件”,谓语与宾语不能一一搭配,如“教育事件”就不通。
如果改成“对……极少数人”。
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就没有错误了。
)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7 年)
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正确答案为C。
A“推广”缺少宾语,应是“推广……喂猪技术”。
B“并没有消沉”与“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应是递进关系,显然,因用错了连词“而是”造成了错误。
可将“而是”换成”而且”“并且”。
D“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是由于表程度的状语和补语连用而出现错误,可将“分外”与“多”删除一个。
)
18、(05 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
1993 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
100 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答案】D。
尽管D 项看上去在表述上似乎有些罗嗦,但比较起其他选项来说,没有原则性错误。
A
项在于“累计”和“超过”的矛盾,应该改成“已经累计100 万人次”或者“已经超过100 万人次”。
B 项的错误在于概
念的并列不当,“生活用品”应该包括“床上用品”在内。
C 项的错误在于前后呼应不当。
“能否”的两面表
达与后面“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搭配。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6 全国卷1)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
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
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分析:A 。
B 项应改成“倍受新老顾客的依赖”。
C 项“予以否认”什么不明确——“是收门票还是不收门票”。
D
项缺中心语,在“免费提供教科书”后面加“的范围”。
2004年5.两方面与一方面不对应
(1)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全国丙卷第6题A项)
前面三处都讲了两方面“好坏”“优劣”“高低”,后面只讲了一方面“健康发展”,前后不对应,应在“健康”前面加上“能否”。
(2)
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福建卷第5题C项)
前面讲了“好坏”两方面,后面只讲“用了”“用得是地方”一方面,前后不对应。
可将后面改为“是否用了”“用得是否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