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教学课件)中级花茶茶艺
合集下载
茶艺培训PPT讲课课件
绿茶茶艺的茶具的摆设,用3~4个玻璃杯取代壶、杯摆设在茶盘中 央,最好在茶盘上摆成一直排,即一字形。
拿取物器手法
拿取物器手法 茶巾的手法
什么是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材质主要有棉、麻等,棉质的茶巾是上选,主 要要吸水性好,无异味。多用于茶叶冲泡过程中用来擦拭茶汁和水渍,尤其 是茶壶和茶杯壁和底部的水汁。置于茶盘之上。 茶巾的作用
转身步:在行进中,向左转体时,要在右脚落地时,以 右脚掌为轴向左转90度;向右转体时相反;转体时都 要身体先转,头随后转,表示礼貌。
姿态
各种着装和鞋跟的走姿
着旗袍走姿:身体挺拔、胸微含,下颌微收,步幅要小,髋部可随脚步和身体重心的 转移,稍左右摆动。
着长裙的走姿:着长裙使人显得修长,穿长裙走路要平稳,步幅可稍大些,转动时注 意头和身体协调配合,尽量不使头快速地左右转动。走动时可一手提裙。
注意不要耸肩歪脑,双手叉腰, 或抱在胸前;不要插入衣袋。
姿态
坐姿
不论是在茶客的桌上冲泡或在台上表演,坐姿是一种静 态造型,坐姿不正确会显得懒散无礼,有失高雅。端庄 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自然、亲切 的美感。正确的坐姿是: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 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 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 放松;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 面部表情轻松愉快,自始至终面带微笑。切忌两腿分开 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 腰弓背、低头等。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 。
什么是茶艺?
所谓茶艺是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道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生活 中的泡茶技艺上升到一种表演艺术,使客人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泡 茶技艺偏重于生活,而茶艺表演则偏重于艺术,因而要求更高,影响也更大。
拿取物器手法
拿取物器手法 茶巾的手法
什么是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材质主要有棉、麻等,棉质的茶巾是上选,主 要要吸水性好,无异味。多用于茶叶冲泡过程中用来擦拭茶汁和水渍,尤其 是茶壶和茶杯壁和底部的水汁。置于茶盘之上。 茶巾的作用
转身步:在行进中,向左转体时,要在右脚落地时,以 右脚掌为轴向左转90度;向右转体时相反;转体时都 要身体先转,头随后转,表示礼貌。
姿态
各种着装和鞋跟的走姿
着旗袍走姿:身体挺拔、胸微含,下颌微收,步幅要小,髋部可随脚步和身体重心的 转移,稍左右摆动。
着长裙的走姿:着长裙使人显得修长,穿长裙走路要平稳,步幅可稍大些,转动时注 意头和身体协调配合,尽量不使头快速地左右转动。走动时可一手提裙。
注意不要耸肩歪脑,双手叉腰, 或抱在胸前;不要插入衣袋。
姿态
坐姿
不论是在茶客的桌上冲泡或在台上表演,坐姿是一种静 态造型,坐姿不正确会显得懒散无礼,有失高雅。端庄 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自然、亲切 的美感。正确的坐姿是: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 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 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 放松;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 面部表情轻松愉快,自始至终面带微笑。切忌两腿分开 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 腰弓背、低头等。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 。
什么是茶艺?
所谓茶艺是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道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生活 中的泡茶技艺上升到一种表演艺术,使客人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泡 茶技艺偏重于生活,而茶艺表演则偏重于艺术,因而要求更高,影响也更大。
茶艺师中级培训PPT课件
• 温度 温度是茶叶品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 越高,变化越快。以绿茶的变化为例,实验 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lO℃, 褐变速度要增加3~5倍。主要是茶叶中的叶 绿素在热和光的作用下容易分解。同时,温 度升高也加速了茶叶氧化(陈化)。因此, 茶叶最好采用冷藏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茶 叶品质变化。
29
• 湿度 湿度是促使茶叶含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水 分增加了,提高了茶叶的氧化速度,从而导 致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叶绿素含量降低, 红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也随之下降,严重 的会引起茶叶霉变。所以茶叶在储存运输过 程中必须重视加强防潮措施。
30
• 氧气 空气中约含20%的氧气,氧几乎能和所有物质 起作用而形成氧化物。茶叶中的茶多酚、抗 坏血酸、酯类、醛类、酮类等在自动氧化作 用下,都会产生不良后果。目前茶叶试用抽 气冲氮包装,其目的就是杜绝茶叶与氧气接 触,防止有效物质自动氧化。试用抽气充氮 包装的结果,对保持品质效果很好。
24
劣变茶
• 霉茶。 • 酸馊茶。 • 烟气茶。 • 焦气茶。 • 其他异气茶。
25
假茶的鉴别
• 凡不是从茶树上采下的芽叶制成的,用来充当茶 叶的都属于假茶。
1.感官审评 • 将可疑的茶叶进行开汤审评,将茶叶冲泡二次,
每次10 min,使叶片全部开展后,放在漂茶盘内 仔细观察茶叶形态特征。 • 真茶的边缘锯齿明显,锯齿上有腺毛,近叶基部 锯齿稀疏。 • 真茶的叶脉呈网状,有明显的主脉、支脉和细脉; 主脉与支脉呈45°~80°角,支脉伸展至边缘2/3 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止方支脉相连,构成封闭 式的网状系统。 • 真茶的芽叶背面均生茸毛,以芽最多,且密而长, 随芽叶的生长,茸毛渐稀、短,而逐渐落。
6
气候特征
29
• 湿度 湿度是促使茶叶含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水 分增加了,提高了茶叶的氧化速度,从而导 致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叶绿素含量降低, 红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也随之下降,严重 的会引起茶叶霉变。所以茶叶在储存运输过 程中必须重视加强防潮措施。
30
• 氧气 空气中约含20%的氧气,氧几乎能和所有物质 起作用而形成氧化物。茶叶中的茶多酚、抗 坏血酸、酯类、醛类、酮类等在自动氧化作 用下,都会产生不良后果。目前茶叶试用抽 气冲氮包装,其目的就是杜绝茶叶与氧气接 触,防止有效物质自动氧化。试用抽气充氮 包装的结果,对保持品质效果很好。
24
劣变茶
• 霉茶。 • 酸馊茶。 • 烟气茶。 • 焦气茶。 • 其他异气茶。
25
假茶的鉴别
• 凡不是从茶树上采下的芽叶制成的,用来充当茶 叶的都属于假茶。
1.感官审评 • 将可疑的茶叶进行开汤审评,将茶叶冲泡二次,
每次10 min,使叶片全部开展后,放在漂茶盘内 仔细观察茶叶形态特征。 • 真茶的边缘锯齿明显,锯齿上有腺毛,近叶基部 锯齿稀疏。 • 真茶的叶脉呈网状,有明显的主脉、支脉和细脉; 主脉与支脉呈45°~80°角,支脉伸展至边缘2/3 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止方支脉相连,构成封闭 式的网状系统。 • 真茶的芽叶背面均生茸毛,以芽最多,且密而长, 随芽叶的生长,茸毛渐稀、短,而逐渐落。
6
气候特征
中职茶艺ppt课件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口感醇厚 回甘,具有陈香、药香
的特点。
茶艺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茶艺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通过品茗悟道,人们可以领略到生活的真谛, 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茶艺是中国人社交的重要手段,通过品茗交流,人们可以增进友谊,拓展人际关系 。
制作
通过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 工艺流程,将鲜叶制成干茶。
茶叶的保存与品质鉴别
保存
保持干燥、避光、防潮、防异味,以 确保茶叶品质。
品质鉴别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 滋味等特征,鉴别茶叶品质。
CHAPTER 03
茶艺器具与泡茶技巧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茶具种类
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托、茶滤等,每种茶具都有其独 特的功能和特点。
茶艺与其他文化的融合
茶艺与文学
茶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都涉及到茶文化,如《茶经》、《红楼梦》等。
茶艺与艺术
茶艺与艺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茶具的造型、茶叶的包装等方面都体现了艺术之美。同时,茶艺表演本身 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CHAPTER 05
中职茶艺课程实践与展望
中职茶艺课程设置与实践
使用方法
茶壶用于泡茶,茶杯用于盛茶,茶盘用于放置茶具,茶托用 于托起茶杯,茶滤用于过滤茶渣。
泡茶技巧与注意事项
泡茶技巧
掌握水温、泡茶时间、茶叶用量等因素,能够泡出香醇可口的茶水。
注意事项
注意卫生,避免污染,不要用手触碰茶具内部,保持水温适中。
不同茶叶的泡制方法
01
花茶茶艺及解说PPT课件
?小口喝入茶汤使茶汤在口腔中稍事停留这时轻轻用口小口喝入茶汤使茶汤在口腔中稍事停留这时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茶汤充分与味蕾接触有利于更精细地品悟出茶韵
花茶茶艺及解说
第1页/共30页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她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 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 珠联壁合,相得益彰。
• 从花茶中,我 们可以品出春 天的气息。
第20页/共30页
细心地闻优质花茶的茶香,是一种精神享受。 • 您一定会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间,有一 股新鲜、浓郁、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清悠 高雅的茶香,氤氲上升,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第21页/共30页
第八道程序“品茶” • 我们称之为“舌端甘苦入心底”。 • 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在品茶时依然是天、地、人三才
• 我们称之为“春潮带雨晚来急”。 •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冲泡特级茉莉花
茶时,要用刚烧开的开水。
第15页/共30页
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 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16页/共30页
第六道程序“敬茶”
• 我们称之为“一 盏香茗奉知己”。
第17页/共30页
第六道程序“敬茶”
• 好,请让我以茶代酒祝大家多福多寿长健长乐。
第28页/共30页
谢谢观赏!
第29页/共30页
谢谢您的观看!
农业技术工程系
茶叶教研室
第30页/共30页
• 我们称之为“三才化育甘露美”。 • 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 • 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
第13页/共30页
“润茶” 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 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花茶茶艺及解说
第1页/共30页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她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 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 珠联壁合,相得益彰。
• 从花茶中,我 们可以品出春 天的气息。
第20页/共30页
细心地闻优质花茶的茶香,是一种精神享受。 • 您一定会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间,有一 股新鲜、浓郁、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清悠 高雅的茶香,氤氲上升,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第21页/共30页
第八道程序“品茶” • 我们称之为“舌端甘苦入心底”。 • 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在品茶时依然是天、地、人三才
• 我们称之为“春潮带雨晚来急”。 •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冲泡特级茉莉花
茶时,要用刚烧开的开水。
第15页/共30页
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 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16页/共30页
第六道程序“敬茶”
• 我们称之为“一 盏香茗奉知己”。
第17页/共30页
第六道程序“敬茶”
• 好,请让我以茶代酒祝大家多福多寿长健长乐。
第28页/共30页
谢谢观赏!
第29页/共30页
谢谢您的观看!
农业技术工程系
茶叶教研室
第30页/共30页
• 我们称之为“三才化育甘露美”。 • 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 • 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
第13页/共30页
“润茶” 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 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茶艺师培训课件PPT——花茶茶艺表演
花茶馨香味美,不仅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的 健康。在此也带去茶人的美好祝福。
九、喜闻幽香(闻香)
闻香时转动盖碗,冲泡后的茉莉花茶香气芬芳鲜灵,舌端甘苦入心底,沁人心脾。
十、一啜鲜爽(品茶)
小口品啜,鲜爽怡人。
花茶的冲泡程序
1、佳叶共赏(赏茶) 2、烫具静心(烫杯) 3、群芳入宫(投茶) 4、温润心扉(温润) 5、旋香沁壁(摇香)
三、群芳入宫(投茶)
用茶匙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里,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将花 茶誉为群芳,步入她们的宫殿。
花茶的冲泡程序
四、温润心扉(温润)
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水与茶的融合将使茶香更高、滋味更醇。用 细细的水流浸润茶叶,似轻轻扣开少女的心扉。此时的水量应为总 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五、旋香沁壁(摇香)
第二 章
花茶的冲泡程序
花茶的冲泡程序
一、嘉叶共赏(赏茶)
“香花绿叶相扶持”,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是上等的茉莉花茶,条索细 紧匀整,略见少许花干。
二、烫具净心(烫杯)
泡茶前给茶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水要柔和的倒入杯中,水量 为盖碗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提高器具温度,利于茶味迅速浸出的同时, 以表达茶艺师对客人的尊敬之意。
合上杯盖,轻轻旋转杯身,茶叶渐渐舒展,香气渐渐溢出。
六、飞泉溅珠(高冲)
悬壶冲水,似飞泉落入杯花茶的冲泡程序
七、天人合一(合盖)
冲泡花茶选用瓷制盖碗,盖为天、托为地、杯身为人。天人合一就是通过将杯 盖盖好的动作表明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八、敬奉香茶 (奉茶)
花茶的冲泡要领
二、泡茶水温
花茶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为一体,所以冲泡花茶 的基本要领是使茶尽展神韵,使花的香不散失。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掌握好水的温度,泡花茶 最适宜的温度90-95度。
九、喜闻幽香(闻香)
闻香时转动盖碗,冲泡后的茉莉花茶香气芬芳鲜灵,舌端甘苦入心底,沁人心脾。
十、一啜鲜爽(品茶)
小口品啜,鲜爽怡人。
花茶的冲泡程序
1、佳叶共赏(赏茶) 2、烫具静心(烫杯) 3、群芳入宫(投茶) 4、温润心扉(温润) 5、旋香沁壁(摇香)
三、群芳入宫(投茶)
用茶匙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里,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将花 茶誉为群芳,步入她们的宫殿。
花茶的冲泡程序
四、温润心扉(温润)
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水与茶的融合将使茶香更高、滋味更醇。用 细细的水流浸润茶叶,似轻轻扣开少女的心扉。此时的水量应为总 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五、旋香沁壁(摇香)
第二 章
花茶的冲泡程序
花茶的冲泡程序
一、嘉叶共赏(赏茶)
“香花绿叶相扶持”,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是上等的茉莉花茶,条索细 紧匀整,略见少许花干。
二、烫具净心(烫杯)
泡茶前给茶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水要柔和的倒入杯中,水量 为盖碗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提高器具温度,利于茶味迅速浸出的同时, 以表达茶艺师对客人的尊敬之意。
合上杯盖,轻轻旋转杯身,茶叶渐渐舒展,香气渐渐溢出。
六、飞泉溅珠(高冲)
悬壶冲水,似飞泉落入杯花茶的冲泡程序
七、天人合一(合盖)
冲泡花茶选用瓷制盖碗,盖为天、托为地、杯身为人。天人合一就是通过将杯 盖盖好的动作表明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八、敬奉香茶 (奉茶)
花茶的冲泡要领
二、泡茶水温
花茶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为一体,所以冲泡花茶 的基本要领是使茶尽展神韵,使花的香不散失。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掌握好水的温度,泡花茶 最适宜的温度90-95度。
(完整版)11花茶课件
--花茶分类--
1、按茶坯的不同分 如:龙井花茶、毛峰花茶、碧螺春花茶……
龙井花茶
毛峰花茶
碧螺春花茶
2、按所窨的花种的不同分
梅花第一,誉为花魁 牡丹第二,誉为花中之王 菊花第三,誉为高风亮节 兰花第四,誉为花中君子 月季第五,誉为花中皇后 杜鹃第六,誉为花中西施 山茶第七,誉为花中珍品 荷花第八,誉为水中芙蓉 桂花第九,誉为秋风送爽 水仙第十,誉为凌波仙子
亲的尸骨,无钱殡葬,陈古秋身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三 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一小包茶叶,说是三 年前那位少女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精品。“为什么她独独捧 着茉莉花呢?”两人有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出现
了。陈古秋一边品茶一边悟到:“以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 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将茉莉花加入茶中,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
二浓(猴王花茶的素坯全部来自山清水秀,自然品质优 良且富含有益微量元素的五陵山脉。猴王茶坯集山灵地 气,因而茶叶味鲜爽浓醇,特别耐泡。三泡仍有香、有 味、有色,饮后齿颊留香、心旷神怡。 )
三美(猴王花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油润,给人以 美感。 )
四纯(猴王花茶属国家绿色食品,无农残及任何污染的 纯净饮品。 )
政 和 茉 莉 银 针
品质特点
▪ 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绿尚润;内质 香气鲜灵浓郁,具有明显的鲜花香气,汤 色浅黄明亮,叶底细嫩匀亮。
▪ 茶叶苏松多细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和 气体
▪ 含有高分子的棕榈酸和萜烯类化合物,具 有吸收异味的特点
▪ 提花
1、外观:以条索、色泽、匀整度来评定。
① 条索(名优茶叫造型):要求紧结壮实。名茶有它自 己独特要求,如龙井茶要求扁平匀直;碧螺春要求卷曲 细嫩等等。但一般而言,春茶一般条索紧结重实,夏秋 茶就较轻瘦或粗松。高档茶要求芽毫多且肥壮。
茶艺课ppt课件
02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的分类与特点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未经发酵,色泽鲜绿,口感清爽鲜美,富含 抗氧化物质。
全发酵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具有浓郁 的果香和花香。
半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和,具有独特 的香气和滋味。
轻度发酵茶,色泽银白,口感清爽鲜美,具 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轻度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和,具有清 新的香气和滋味。
选购
选购茶叶时应选择包装完整、标识清 晰的产品,避免购买过期或受潮的茶 叶。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 选择不同品种和品质的茶叶。
03 茶艺器具与泡茶技巧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A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选择材质透气性好、保温性佳 的紫砂壶或瓷器壶。使用时注意不要让茶叶在 壶中过夜,及时清洗。
茶杯
用于品饮茶水,选择白瓷或青瓷材质,注 意茶杯的保温性能。使用前用热水清洗消 毒。
02
茶文化的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 球性的文化现象。
03
茶文化的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茶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与现代社会文 化相融合,展现出新的活力。
茶叶的保健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茶叶的营养成分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咖啡碱、氨基酸、维生 素等营养成分。
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叶具有抗氧化、提神醒 脑、助消化、降压降脂等 多种保健功能。
B
C
茶盘
用于放置茶具和倒茶,选择木质或竹质材料 ,保持干燥清洁。
茶叶罐
用于存放茶叶,选择密封性好、防潮的罐子 ,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
D
泡茶技巧与注意事项
水温控制
泡茶时间
学茶艺课件ppt
座位安排
在泡茶前,应先确定客人的座位顺序。一般来说,主人应坐在主泡位置,而客人 则坐在主人的对面或侧方。如果有长辈或领导在场,应让他们坐在上位或主位。 同时,要注意男女、主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示尊重和礼貌。
茶艺表演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流程
茶艺表演一般包括备器、温壶、投茶、注水、倒茶、分茶、 品茗等步骤。在表演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范,确 保整个流程流畅、自然。
品茶的艺术与文化
品茶礼仪
01
了解品茶的基本礼仪,如端杯姿势、品饮方式等,以体现对茶
文化的尊重。
品茶感受
02
通过品饮茶水,感受其香气、滋味、色泽等方面的特点,培养
对茶的鉴赏能力。
茶文化传承
03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以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茶习
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05 茶艺礼仪
CHAPTER
沟通交流
在品茗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互相交 流心得和感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 解和友谊。
02 茶艺器具
CHAPTER
茶具的种类与用途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是茶艺中最常 用的器具之一。根据不同的泡 茶需求,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
形状的茶壶。
茶杯
用于盛放泡好的茶汤,供客人 品饮。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 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大小的茶 杯。
冰箱
对于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 茶叶,可以将其放入冰箱 中,但需要注意密封和温 度控制。
泡茶用水的选择与处理
泡茶用水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水源和加工方式,泡 茶用水可分为自来水、矿泉水、 纯净水等。不同种类的水泡出的
茶汤口感和品质有所不同。
水质要求
泡茶用水需要清澈、无异味、无 杂质,以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 同时,水的酸碱度也会影响茶叶
在泡茶前,应先确定客人的座位顺序。一般来说,主人应坐在主泡位置,而客人 则坐在主人的对面或侧方。如果有长辈或领导在场,应让他们坐在上位或主位。 同时,要注意男女、主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示尊重和礼貌。
茶艺表演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流程
茶艺表演一般包括备器、温壶、投茶、注水、倒茶、分茶、 品茗等步骤。在表演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范,确 保整个流程流畅、自然。
品茶的艺术与文化
品茶礼仪
01
了解品茶的基本礼仪,如端杯姿势、品饮方式等,以体现对茶
文化的尊重。
品茶感受
02
通过品饮茶水,感受其香气、滋味、色泽等方面的特点,培养
对茶的鉴赏能力。
茶文化传承
03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以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茶习
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05 茶艺礼仪
CHAPTER
沟通交流
在品茗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互相交 流心得和感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 解和友谊。
02 茶艺器具
CHAPTER
茶具的种类与用途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是茶艺中最常 用的器具之一。根据不同的泡 茶需求,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
形状的茶壶。
茶杯
用于盛放泡好的茶汤,供客人 品饮。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 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大小的茶 杯。
冰箱
对于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 茶叶,可以将其放入冰箱 中,但需要注意密封和温 度控制。
泡茶用水的选择与处理
泡茶用水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水源和加工方式,泡 茶用水可分为自来水、矿泉水、 纯净水等。不同种类的水泡出的
茶汤口感和品质有所不同。
水质要求
泡茶用水需要清澈、无异味、无 杂质,以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 同时,水的酸碱度也会影响茶叶
茶艺PPT课件
•
乌龙茶: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
盖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
29
• 馨香环绕好茶须配好茶具 • 茶文化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即便在
灯红酒绿、喧嚣躁动的今天,也总有人倾心那一 杯清茶,于清香弥漫之际寻找久违了的安宁与惬 意。而集沏茶良器与欣赏佳品于 一身的各式茶 具,更可以给人带来独特的文化享受。
2
3
4
安溪铁观音冲饮程序
安溪茶饮法八式
• 1.白鹤沐浴(洗杯) 用开水洗净茶具
并提高茶具温度
5
• 2.乌龙入宫(落茶) 放茶量大约按茶/
水1:20的比例
6
• 3.悬壶高冲(冲茶) 当开水初沸(100
度)提起开水壶冲入 茶具使茶叶转动、露 香
7
• 4.春风拂面(刮沫) 用瓯盖轻轻刮去
漂浮的泡沫,使茶具 清新洁净
• 各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大致如下: • 绿茶:透色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
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 •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
28
•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
盖杯。
•
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
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
•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莲花、举人茶。 五、涤洗茶海。 六、山茶入海。“竹林青翠花含笑, 山茶入海待波
涛”。 七、群芳沐淋。“遥闻山茶争奇艳,茶海展香脱俗尘”。 八、蜻蜓点水。 九、悬壶高冲。 十、沐淋鸥杯。表示茶人对品茗的重视。 十一、山茶入盏。黄芩养生效果奇,金莲花美数第一,
酸枣芽嫩令君迷。 十二、敬奉山茶。 十三、山茶谢客。
茶艺
1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 发冬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 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中国是发现 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 数千年的历史。茶树原产于中国的 西南部,云南等地至今仍生存着树 龄达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四川、 湖北一带的古代巴蜀地区据历史记 载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从唐代、 宋、元至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区 域不断扩大,茶文化不断发展,并 传播至世界各地。
花茶课件
颜色:视茶类而别,但都会有少许花瓣存在。
原料:以茶叶加花窨烘而成,如茉莉花,玫瑰花,兰花, 都可以加入各类茶中窨成花茶。 香味:浓郁花香,具有明显的鲜花香气 性质:凉温都有
产地分布:福建、江苏、浙江、广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 湖北、云南等地
泡茶用具
1、主泡器: a、盖碗:用来沏泡花茶 b、茶船(水方):用来盛放用过的水 2、备水器:随手泡 3、辅助用具:茶荷、茶则、茶匙、茶巾、储茶器
授 课 人 :
授课班级 :
李
娜
11春旅游
知识目标:了解花茶基本知识并掌握花茶的冲 泡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花茶的 冲泡技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茶文化,热 爱茶艺表演。
花茶的冲泡方法和步骤
花茶冲泡技术及解说
花茶基本知识
定义:花茶属再加工茶,是茶叶加花窨烘而成,这种茶富 有花香,以窨什么花就称该种茶的花茶,饮之既有 茶味又有花的芬芳,花茶又名“窨花茶”、“香片”。
操作:点头向客人示意。
温杯 冲水 品饮演示
盛茶 介绍茶叶
赏茶 奉茶
置茶
静坐回味
本节课重点讲授了花茶冲泡的方法
及技艺的指导,这些知识的掌握是进
行茶艺操作技能的基础,也是进入茶
艺馆进行茶艺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必要
条件。
1、必做题: 简述花茶冲泡的过程 2、选做题: 练习花茶行茶法
视频播放
第一步:温杯
操作:左手拿随手泡,将开水倒至盖碗中1/3处,右手拿杯 将温杯的水倒入茶船(水方)中。
解释:温杯是因为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不致冷热悬殊。
第二步:盛茶
操作:用茶则盛茶叶拨至茶荷中。
解释:将茶叶拨至茶荷中。
中国风茶文化茶艺茶道辅导学习PPT课件
亦 是 品 心 。
握一盏茶在手中, 一缕淡香的暖意弥散全身。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身。一份心灵的恬适,在清茶中温婉流淌,
悠长的回味是时光里最美的追索。
久沐禅茶,口齿噙香,人也变得神清气爽
起来。禅茶一味,人生在一份知足和平静中
拥一份淡泊寂雅。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可
、
。
道与意亦
,宁会有
是静,禅
为,不。
人使可
之心言
道灵传
。回,
归珍
本惜
性生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亦 是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之 道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握一盏茶在手中, 一缕淡香的暖意弥散全身。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身。一份心灵的恬适,在清茶中温婉流淌,
悠长的回味是时光里最美的追索。
久沐禅茶,口齿噙香,人也变得神清气爽
起来。禅茶一味,人生在一份知足和平静中
拥一份淡泊寂雅。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可
、
。
道与意亦
,宁会有
是静,禅
为,不。
人使可
之心言
道灵传
。回,
归珍
本惜
性生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亦 是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之 道
银杏树的叶子是扇形的,颇像一个蝴 蝶结。 嫩绿的 叶子上 有一根 根的叶 茎,叶 子摸起 来软绵 绵的, 非常舒 服。在 初春的 时候, 银杏树 还是光 秃秃的 。冬天 的寒风 使它褪 去了黄 黄的叶 子。
茶艺知识讲解ppt课件
• 茶道六用(茶道六君子)
• 茶则:用来量取茶叶,从茶叶 罐中取出茶叶
• 茶匙:用来向茶壶或盖碗中拨 出茶叶
• 茶漏:向茶壶投放茶叶时,将 茶漏放在壶口
• 茶针:用来疏通被茶渣堵塞的 壶嘴
• 茶架:在温杯过程中,用来夹 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 茶桶:用来盛放茶则、茶匙、 茶漏、茶针和茶夹的容器
12
茶具收拢
• 西湖龙井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 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 或二叶。
20
龙井茶冲泡方法
• 1、投茶 投入3克左右嫩芽得绿茶 (龙井茶)于玻璃杯中。
• 2、洗茶 往杯中注入80-90度开水, 茶水比例约1/3,摇动后, 快速洗去第一泡茶汤。
21
• 3、注水冲泡 再往杯中注入70-85度 开水,约7分满,待茶 叶吸水舒张。
33
• 该茶茶青为野生茶芽尖,采摘于武夷山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500米高山的原 生态野生茶树,6至8万颗芽尖方可制成一斤 金骏眉,结合正山小种传统工艺,加以创新, 由师傅全程手工制作而成,是可遇不可求之 红茶中的极品。其外形金黄黑相间,条索紧 结,色泽乌润。
34
特色
• 形状:绒毛少、条索紧细、隽茂、重实; • 色泽:金、黄、黑相间,色润; • 香气:复合型花果香、蜜香、高山韵香明显; • 滋味:滋味醇厚、甘甜爽滑、高山韵味持久; • 汤色:汤色金黄、浓郁、清澈、有金圈; • 叶底:呈金针状、匀整、隽拔、叶色呈古铜色;
目录 一、茶介绍 二、香文化 三、经营人心
1
为什么学茶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 一种清福。”
• 英国人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2
• 茶艺是一种高雅艺术, 通过学习茶艺可以提高 自身素质,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茶艺ppt课件
• 延缓衰老 抑制心血管疾病
• 预防和抗癌 预防和治疗辐射
茶
• 抑制和抵抗病菌病毒
的
• 美容护肤 醒脑提神 利尿解乏 药
• 降脂助消化
用
• 护齿明目
价 值
23
• 二.饮茶与季节 • ◆春饮花茶 ◆夏饮绿茶 ◆秋饮青茶◆冬饮
红茶 • 三.饮茶的禁忌 • ①便秘的人 • ②神经衰弱、失眠的人 • ③贫血者 • ④ 缺钙或骨折的人
家庭饮茶,难择建筑物, 但在有限的空间里,可寻 找适宜的位置。一般地说, 最好选择向阳靠窗处,配 以茶几、沙发或台椅。窗 台上摆设盆花,上方置藤 蔓植物。若无盆花,在茶 几上放上应时鲜切花也是
很相称的
20
公共饮茶场所,因其层次、格 调不一,要求也不—样。大众 饮茶场所,建筑物不必过于讲 究,竹楼、瓦房、木屋、草房 等入乡随俗。不论建筑如何, 要求采光好,使茶客能感到明 快爽朗。室内摆设可以简朴, 桌椅板凳,整齐清洁即可。大 碗茶也好,壶茶也好,均须干 净卫生 .
③品种搭配法:先熟搭配后熟茶,如红茶搭碧螺 春。
10
二.择水
①水质要清 ②水体要轻 ③水味要甘 ④水温要冽 ⑤水源要活
11
三.茶艺表演用具
1、 置茶器 ① 茶则② 茶匙③ 茶漏④ 茶荷⑤ 茶擂⑥ 茶仓
2、理茶器 ① 茶夹:② 茶匙 ③ 茶针④ 茶桨(簪)
3、 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
33分茶器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124品茗器茶杯品茗杯闻香杯杯托5涤洁器茶盘茶船茶池茶洗壶承渣方水方茶盂水盂涤方茶巾容则13普通绿茶可用浙江龙泉青瓷杯或者景德镇青花盖杯明前名优绿茶可用玻璃杯或白瓷敞口杯花茶宜用釉色盖碗或者福建脱胎漆器壶杯红茶宜用广州织金彩瓷杯宜兴紫砂壶涂白釉紫砂杯乌龙茶宜用潮汕工夫茶具福建乌龙茶具茶具种类主要有瓷器陶土漆器玻璃金属茶具竹木茶具14茶具图片赏析茶则茶匙图片茶漏茶荷15茶擂茶仓图片茶夹茶针16茶簪茶刀图片茶海闻香杯17茶船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