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案教科版
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1.1信息及其特征
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1.1信息及其特征第一篇: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1.1 信息及其特征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科教版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一、设计思想通过身边的关于信息的实例引入到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信息,目的就是让他们在了解信息及其特征的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信息技术并不是纯粹的教他们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而是要培养他们养成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的要求: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载体和形态、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三、学情分析初中时主要注重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对“信息”的确切内涵和特征没有掌握,高中时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第一次接触时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应结合教材,多收集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从侧面和感性上理解这两个概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的载体和形态2)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描述信息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1)根据案例,能正确的分析它的特征2)能形成一种正确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收集使用信息的正确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认识信息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兴趣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五、重点难点重点:信息与载体的概念、信息的特征难点:信息概念的理解和具有的一般特征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七、课前准备相关的辅助课件、多媒体教室八、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抛出问题(学生用2-3分钟分析讨论)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什么?2:观看课本中第二页图片,你从图片中获取什么信息?3:从网上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什么信息?师: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教科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案教科版必修1【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
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节课时觉得非常棘手。
第一,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的讲授。
第二,想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任务。
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为班级和学校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基本的操作。然而,他们对信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能仍缺乏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等。
2.学会如何从生活实例中提炼出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析。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和存储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网络等,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以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工具为例,讲解信息的可转换性。
-通过数据分析、信息整合等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的可增值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信息及其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在生活中,你能想到哪些例子来说明信息的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转换性和可增值性?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例子中信息特征的具体体现。
2.汇报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和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1.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工具,完成以下任务: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抽象性:信息是对事物属性的抽象表达,不受具体物质形态的限制。
-普遍性:信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各种事物之中,无处不在。
-多样性: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可传播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如语言、文字、电子信号等。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4.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尤其是信息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2.掌握信息检索、评价和引用的方法,形成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使学生掌握信息分类、检索、评价和引用的基本方法,培养其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兴趣、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2.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关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3.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4.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及其特征的相关知识。
1.1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一、案例背景
本节教学案例围绕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第一章节“1.1信息及其特征”进行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如普遍性、客观性、层次性和时效性,以及信息在交流与传递过程中的基本方式。
3.故事引导:通过讲述与信息相关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讲授新知
1.信息的概念: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信息是传递知识、观点和情感的载体。
2.信息特征的讲解:分别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如普遍性、客观性、层次性和时效性,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信息传递的方式:介绍信息在交流与传递过程中的基本方式,如口头、书面和电子等形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实例导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递场景为例,如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2.情境模拟:设置模拟情境,如新闻采访、信息检索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信息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故事引导:通过讲述与信息相关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小组评价: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公正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3.作业总结: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总结,分享学习心得。
高中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精选五篇)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取自《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这节共设置了两部分内容:一、什么是信息;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从认识信息的含义作为出发点,然后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的起始篇,也是以后章节学习的基础。
但是,这些知识内容往往又都比较枯燥抽象,容易引起学生厌学,因此在初始阶段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信息与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同时产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是本节教学中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作为高一新生,他们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另外本节课的特点是:没有相关操作内容,基本是描述性的知识介绍与现实事例的判别。
所以,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案例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技能:(1)、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信息实例,从信息的表现形式、传播过程等方面去理解信息的含义。
(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发现并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2)、通过分组活动形成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任务驱动体验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保持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信息的含义及特征难点是:举例说明信息的某项特征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是高中的第一节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不甚了解,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对今后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具有开启含义。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所讲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演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及生活中的例子的形式以及小游戏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结合例子理解,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对信息及它特征是说明;(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2.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判断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难点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初中信息技术的回顾,引入高中信息技术的整体架构介绍,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学分认定等相关信息简介。
2、讲授新课一、丰富多彩的信息老:请同学们学习课本第2面导学部分,小结:所以,请看课本第二页第二部分内容,并用笔画起来,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可或缺。
参看课本第二页图片案例,请同学回答第3页的实践部分问题。
总结:所以说,不管是来自人自身还是自然界,都包含了很多丰富多彩的信息,你说,我们能不能没有信息?那信息是什么的基本条件,也是什么的基本需求。
(看课本第二页的第二部分)二、信息的一般特征老:课本上给我们列举了信息的4个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老:接下来,我们来逐个举例说明了解,并思考一下,除了这四个基本的特征之外,还有哪些特征呢?1、载体依附性为什么说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呢?我们来看看刚才给大家看的图片,这些图片传达的信息,是不是都是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的。
1.1《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每节课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填写一份学习反思表,内容包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同时,我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信息的定义、分类、特征等。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等。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信息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处理方法等。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记忆。
此外,我还会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还会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信息及其特征,提高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1
信息及其特征一、教材分析教材本节课节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属于教材的开卷篇,是一节讲授课、理论课,主要介绍丰富多彩的信息,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以信息的一般特征。
书本上是一些纯文字、纯理论的知识,虽然有许多例子,但叙述性内容较多,学生一般没有耐心去认真读、去理解它。
然而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却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那么,这节课的目的就是探究新教材怎样才能与学生发展融为一体,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要加强学生的活动,通过一些互动的活动,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起讨论、感受、体会,不仅要学习知识内容,而且要提高对信息的认识水平。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
2、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并且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接观察、案例分析讨论、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信息及其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信息、辨别信息、应用信息,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刻感受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
2、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习惯。
3、领会信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正确对待、健康使用信息。
教学重点结合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信息的定义与基本特征视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另外,信息的含义比较抽象,易成为学生的思维困惑区,对信息的一般特征的分辨时易产生混淆,尤其是信息与载体的关系,将这两点视为教学难点,需要重点突破。
二、学生分析作为90后的新生一代,我认为他们普遍具有3C的特性,即Creative、Cooperative、Competitive,也就是说他们善于创新,合作意识强,并且乐于竞争。
1.1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反思:要求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遇到的困难,互相提供帮助和建议。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大约在15-18岁之间。他们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较高的热情,尤其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处理和应用。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形成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2.内容区: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侧部分记录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信息的定义、特征、分类等;右侧部分则记录案例分析、实例展示等,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内容。
3.风格: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大小,避免过多装饰性元素,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提前规划好板书内容,避免临时发挥;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更新板书内容,保持板书的整洁;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板书设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第一篇: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1.1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持特征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教学方法】讲解法、分组探究【教学过程】导入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一:什么是信息?1、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①从图1-1以及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②小组合作,提取生活中的“信息”实例。
要求至例举四条,组长提交实例,集体评论。
③什么是信息?学生举手回答。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也就是说,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称为信息。
教学活动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情景描述:因计算机房维护无法使用,老师想请你通知班上同学,下周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室里上课,你会怎么做?(口头通知、黑板上写通知、贴纸条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中,“知己知彼”是什么意思?“百战不殆”能说明什么?(价值性)(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2)信息可以增值;(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信息及其特征》篇1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整个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
本节课主要是知识和概念的介绍,理论性较强,无动手技能方面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和学习形式的丰富多样,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趋于严密,在初中已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重要性及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含义,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信息几个特征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及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的理解,和信息实例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所以我将结合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力图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Ppt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Ppt播放四张图片:教师:与学生互动,从同学们熟悉感兴趣的微信QQ表情入手,提问能看到什么内容。
图1:QQ表情,擦汗无语;图2:QQ表情,我走了;图3:交通标识,禁止行人通行;图4:天气预报短信;我们能够从图中看到很多内容,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信息。
我们能够明白这是信息,但是信息的定义是什么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导入信息的含义,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信息讲授新课1.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香农)。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课标要求】“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课标分析】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但至今尚没有一个权威的、得到大家公认的关于信息的概念。
对于课标中提出的“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我的理解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信息重要性与普遍性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对有关事例是否属于“信息”进行识别与判断,能够对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很好地理解并能列举相关的事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普遍性,信息的三个流行的定义以及信息的主要特征,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如果处理不当,容易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畏难情绪,那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过深的纠缠“信息”的概念与定义,而是通过丰富的信息实例,来丰富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然后学生自己通过对相关感性认识进行归纳,并建构起自己对“信息”的认知。
另外本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相关的上机操作内容。
【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应该是来自不同初中学校的高一新生,他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形式主要采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的分组采用的是异质分组。
2.本节课内容基本是描述性的知识介绍与现实事例的判别,没有相关的操作学生兴趣可能不高。
因此课堂中用到的信息事例,力争做到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真对高一新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环境,都有一种渴望被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认可的心理,我在设计每项探究活动时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此过程我会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维度(1)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信息的普遍存在性。
在了解信息的不同定义的基础上,对是否属于“信息”能正确地进行识别与判断。
(2)能描述信息的特征,并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做进一步的说明2.过程与方法维度学生在对大量信息事例占有的基础上,去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信息的普遍存在性;去了解信息的不同定义;去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信息的特征的举例说明,来进一步的加深对信息的特征的认识。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2. 能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
3.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信息。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以传递知识、观点、情感等内容的符号或信号。
2. 信息的特征:多样性、动态性、层次性、价值性、时效性。
3. 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信息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如书籍、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信息的产生、加工、存储和传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
2. 教学难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特征和传递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信息的概念:讲解信息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信息的意义和作用。
3. 讲解信息的特征:逐个讲解信息的特征,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讲解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途径。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特征和传递过程。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让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7. 总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信息概念、特征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生对信息特征和传递过程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的思考。
七、教学拓展1. 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信息素养的培养,学会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教科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 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
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
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
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
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其他3~4位同学继续谈,掌握时间,避免夸夸其谈)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性、信息技术的种类及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教学目标: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法。
1.3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教学目标: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常用操作,了解应用软件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功能、常用操作、应用软件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1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基本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2 Internet基础教学目标:了解Internet的起源、发展,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
教学内容: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Internet的基本应用。
2.3 网络安全的概念与实践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安全的意义,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意义、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熟悉Word 2010的基本界面。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Word 2010的基本界面。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掌握Word 2010文档的新建、保存、打开等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文档的新建、保存、打开等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法。
3.3 文档的编辑与格式设置教学目标:掌握Word 2010文档的编辑、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教学内容:文档的编辑、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法。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高一《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附反思
1.1信息及其特色一、教课内容剖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色〞是教育科学第一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根基?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因为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假如不过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感觉乏味,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指引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商讨,而后归纳获取悉识。
出缺少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增补。
这样能让学生踊跃参加,开朗讲堂氛围,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育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b5E2RGbCAP二、教课对象剖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才升入高中的学生,依据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关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能够让他们从大批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当获取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指引的作用。
p1EanqFDPw三、教课目的:1、知识、技术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样信息,感觉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色;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XDiTa9E3d2、过程、方法目标:培育学生从平时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平时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激烈的求知欲,养成踊跃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加信息活动的态度。
RTCrpUDGiT生四、教课要点:、信息特色的。
五、教课难点:信息的含。
六、教课方法本观点性,践性弱。
采纳授法,法。
教课过程引入:同学,信息技程,我在初中段就已学。
那么下边同学一,什么是信息?在我平时生活中,你哪些属于信息?〔例〕 5PCzVD7HxA1:校园里声响,能够告我信息:上或下。
2:看校运会,能够得好多运会上的信息。
3:从网上能够得好多信息,如:学料、、新等。
4:在上能够认识国内外的信息。
⋯⋯:同学的例子特别好。
其信息在我平时生活周无不在,无不有,自然,信息不存在于我的周,同能够在我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听器来感知我的身体内部的化以确立病因,所以我能够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像、形、声音、情形、状等方式播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教材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
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节课时觉得非常棘手。
第一,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的讲授。
第二,想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任务。
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信息与人类的关系;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答案分别为: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指出三组答案中没有一个理想答案。
部分学生在教师分析完答案后就在下面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钢刀、打火机、指南针。
教师再进一步提示,打火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能源会用完;第二,会受潮。
所以,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
对于物质跟能量学生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下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2、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感觉剥夺实验的前部分,由学生猜测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猜测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由感觉剥夺实验与原始森林生存实验,给出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通过启发学生讲解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案例,避开信息定义
的漩涡。
我一天所接触的信息
时间事件信息的含义
6:30 听到闹铃响时间到起床
7:00 听天气预报决定今天需要多穿衣服,是否
需要带雨具
上学途中交通信号行人车辆的行和停
微机课上机器总是莫名其妙的重启可能感染病毒
教师最后归纳总结: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4、从信息经典案例中学习信息的一般特征。
按照认知规律,信息的特征按照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载体的依附性可伪性的顺序进行教学。
信息的价值性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活动:三个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教师活动:美国沃尔玛超市建立数据仓库按周期统计产品的销售信息,经过科学建模后提炼决策层数据。
结果,他们发现:每逢周末,位于某地区的沃尔玛超市连锁店的啤酒和尿布的销售量很大,而且单张发票中同时购买尿布和啤酒的记录非常普遍。
分析人员认为这并偶然,经过深入分析得知,通常周末购买尿布的是男士,他们在完成了太太交给的任务后,经常会顺便买一些啤酒。
如果你是沃尔玛超市的主管,为了让尿布与啤酒的销售额双双增长,你会样做?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分别回答。
得出这样的结果后,沃尔玛超市的工作人员尝试着将啤酒和尿布摆放在一起销售,结果,尿布与啤酒的销售额双双增长。
教师活动: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于其自身素质、修养、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
推导出信息价值的相对性
通过信息的价值性及其相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学习兴趣。
信息的时效性
教师活动:重提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说明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信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同学们必须要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下面就进行实践,锻炼同学们运用直接观察法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请同学根据课本图1-1快速获取校运会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图1-1快速获取校运会信息,然后分别有三人回答问题。
然后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信息的时效性。
载体依附性
(1)教师活动:大家看过武侠电视剧吧?(学生回答)
好,请听题:武侠电视剧里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
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思过崖山洞的墙上)(学生回答)
不错!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这个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2)幸运52,最佳搭档环节,大屏幕显示几个词语,一个人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另一个人来猜。
通过同学们的参与,来继续理解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板书),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
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共享性
教师活动:通过投影演示。
把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的文件分别复制到磁盘、优盘、移动硬盘,不同目的盘给不同的学生。
学生活动:三个学生分别打开文件,发现信息不丢失。
教师活动:总结信息的共享性。
教师活动:并且总结:信息是有价值的,并且具有时效性,但是任何信息不可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5、拓展训练:教师用投影显示诸葛亮“空城计”,请学生思考信息还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点评答案,提出信息的可伪性特征。
6、总结归纳
练习题:
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报纸上刊登的新闻B书本中的知识C存有程序的软盘D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2、下列信息说明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A(信息的共享性)B(信息的真伪性)C(信息的价值相对性)D(信息的时效性)
1、名扬千里
2、真假难辩
3、玉不琢,不成器
4、红灯停,绿灯行
3、我们借助福娃吉祥物来宣传和传递北京2008奥运会信息,这突出了信息的()
A 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价值性
4、阅读课本P5两则资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