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

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库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一、名词解释:1、相对优越性2、创新的采用3、创新的扩散4、发明5、创新二、填空:1、美国学者罗杰斯根据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

2、农业创新总体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与每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在农业中应用实践的(),使农业创新的扩散呈现明显的(),而某项具体的()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

3、在农业推广学中,S形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4、根据扩散曲线中不同时间扩散速率的特性变化,可把其分为4个不同时期()、()、()、()。

5、代代连续不断的往下传的方式叫()。

三、简答题:1、简答创新的特性。

2、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3、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

4、简答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5、技术的适用性具体有几种情况?四、论述题:1.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1.试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第二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一、名词解释:1、科学2、技术3、科技成果4、科技成果转化5、应用性研究成果二、填空:1、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是()、()、()。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有()、()、()。

3、科技成果依据表现形式分为()和()。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建立在()和()基础之上的更高形式的综合性效益。

5、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的运行机制是()、()、()6、衡量成果质量的标准有()、()、()、()、()。

三、简答题1、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2、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3、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素。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什么?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常见的运行机制是什么?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是什么?第三章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2、群体3、心理定势4、个性5、兴趣6、能力7、气质8、性格9、思维10、情感11、意志二、填空题:1、人的心里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的反映。

农业推广工程师测试题

农业推广工程师测试题

农业推广工程师测试题
1. 种植技术
农业推广工程师在种植技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请写出你对以下几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的认识:
- 水稻
- 小麦
- 玉米
2. 肥料与施肥
肥料施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请简要描述以下几种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有机肥料
- 化学肥料
- 微量元素肥料
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请列举几种主要的病害和虫害,并分别说明其防治方法。

4.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请就以下几种
农业机械进行简要介绍:
- 拖拉机
- 播种机
- 收割机
5. 农业生产管理
农业生产管理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

请总结出你认为农业
生产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6.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品质和销售价格。

请简要说明
以下农产品的加工与贮藏方法:
- 水果
- 蔬菜
- 粮食
以上为农业推广工程师测试题内容,希望你能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农业推广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重要性在哪里?2. 农业推广学的原则有哪些?请简要解释。

3. 农业推广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4. 农业推广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阐述。

5. 农业推广活动的评估和监测对于推广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请阐述其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答案:1. 农业推广学是指通过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方法,将农业科技成果有效地传播给农民,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学科。

其重要性体现在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农业推广学的原则包括:- 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和方案。

- 综合集成:将农业科技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推广多种农业技术。

- 领导力和动力: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领导能力和动力,推动农民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

- 可持续发展:推广的农业技术应注重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3. 农业推广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等。

为实现这些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发布和传播农业技术信息:通过农业媒体、农技人员等渠道,向农民传递农业技术信息。

- 开展培训和示范: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并建立示范基地,让农民亲自参与农业技术的实践。

- 建立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社和合作组织的方式,组织农民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 制定奖惩政策:通过奖励表彰、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

4. 农业推广的方法和手段包括:- 农业培训和学习班:通过组织培训班和学习班,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 农民示范和试验田:在农田中设置示范和试验田,让农民亲自参与农业技术的实践,并观察效果。

- 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合作组织,推动农民共同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 农业科技推广站: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站,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服务。

农业推广考试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考试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考试试题一、农业推广的含义及功能农业推广是一种农村发展的社会教育、传播和咨询活动。

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两类。

直接功能具有促使农民改变个人知识、技能、态度、行为及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的作用,而间接功能是通过直接功能的表现成果而再显示出来的推广功能,或者说是通过改变农民的状况而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的功能。

(一)直接功能1.增进农民的基本知识。

农业推广工作者是在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为农村农民提供了良好的非正式校外教育机会,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把大学带给了农民。

2•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这是传统农业推广的主要功能。

通过传播和教育过程,农业技术得到扩散,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农民的职业工作能力,使农民能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满意的农业生产或经营成果。

3.提高农民的生活技能。

农业推广工作内容还涉及到农家生活咨询,因此,通过教育的传播方法,农业推广工作可针对农村老年、妇女、青少年等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从而提高农村农民适应社会变革以及现代生活的能力。

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农业推广工作通过行为层面的改变而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

农业推广教育、咨询活动引导农村农民学习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使农村农民在观念上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农业推广工作要运用参与式原理激发农村农民自主、自力与自助。

通过传播信息与组织、教育、咨询活动,农村农民在面临各项问题时,能有效地选择行动方案,从而缓和或解决问题。

农民参与农业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必然提高农民的组织与决策能力。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答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答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P4-5推广工作的内容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拓展到生产和生活的综合咨询农业推广已经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范围进入到农村居民以及一般消费者生活的领域,工作范围由单纯的生产技术性逐步向经济性和社会性发展.由于农民、农业、农村三位一体,当农业推广工作对农民和农业进行指导活动室,其内容自然无法排除包含农家生活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信息.eg.家庭经济咨询活动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②推广对象范围扩大农业推广的对象由农村民众拓展到除此之外的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③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远化目前世界影响较大的农业推广组织机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社会团体型、企业型、自助型5种类型;④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式推广工作更加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引进行为学和心理学,旨在诱导推广对象其行为自觉自愿改变2.框架模型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P15农推广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而系统图,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目标群体,前者是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的生存环境,后者是推广对象农村农民为主、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沟通和互动联系起来;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和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机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及农村区域环境等.3.农业创新采用过程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的运用.P221认知阶段:农民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了某项创新的存在,但是没有获得详细信息也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在农业推广宣传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推广项目的价值和更具体的信息;2兴趣阶段:当农民了解到某项创新与他的生活相关,并对他有利时,他就会对此项创新感兴趣,并且向不同的人打听消息,那么在推广工作中要加强咨询服务工作,加强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3评价阶段:一旦或得了该项创新的相关信息,农民就会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价,因此在推广工作中可以优先找合适的示范户,增加可信度;4试验阶段:农民经过评价确认了创新的有效性,决定小范围实验的阶段,这是推广组织就应该协助农民使他们可以获得有关的技术;5采用放弃阶段:实验结束后农民根据实验的结果决定采用还是放弃创新的阶段,所以要增加创新的可靠度和稳定性.4.影响创新采用率的因素有哪些 P28-31A.创新的特性,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共有以下5个特性相对优越性:创新比其要取代的原有创新优越程度,创新一定要在某方面有相对优势;一致性:创新一定要同现行的价值观念、以往的经验以及潜在采用的需要相适应;复杂性:某项创新理解和使用起来越简单越容易被接受;④可实验性:某创新可以小规模实验的程度⑤可观察性:某创新的成果越明显越容易被推广B.创新决策的类型:权威决定型,个人选择型,集体决定型,在决策速度上第一个最快,第三个最慢C.沟通渠道的选择:主要有大众传媒和人际沟通D.社会系统性质: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①社会结构,如家族系统一般是权威决策型②系统规范,主要是文化、宗教等规范③意见领袖关系,一般社会系统中的意见和决定由意见领袖的行为表现出来④沟通网络,良好的沟通网络有利于创新成果的扩散⑤创新的结果,由于采用或拒绝采用某项创新后个体或社会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E.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5.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P176. 如何根据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规律做好农业推广工作 P18-216. 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P56-57需要是人们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中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按农民的需要进行推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也是行为规律所决定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推广中的指导作用有:1.应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员应用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订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如边远地区首先解决的是温饱问题,针对问题提供适宜的技术,实施地膜玉米温饱工程,对小康水平地区,则应该考虑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的主导性就是在众多的需要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7. 期望激励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P59-61所谓的行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行为冲动,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它对农业推广工作的知道意义有:1.正确的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期望理论标明恰当的目标会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目标的确定是增强激励力量的重要环节,在确定目标时尽可能的在组织目标中能够包含更多的农民的共同要求.使农民可以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才能更好的把组织目标与个人利益高度联系起来,否则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削弱2.认真的分析农民的心理,热情诱发农民兴趣.根据不同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你的项目对于农民来说是有价值的,重要的,其效价越高,其激励力量也就越大,反之,则会使农民产生抵触情绪;3.提高推广人员的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增大期望值,到头来却没有实现会反遭心理挫折,低估了,容易使人泄气,影响信心.所以要对期望值有个恰当的估计,同时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排除不利因素,创造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8. 群体意识形成的条件及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P65群体意识形成的条件有:A.共同的目标利益B.合理的奖惩制度C.自然义务领导人物D.亲近和友爱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服从、从众、相容、感染与模仿9. 如何利用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做好农业推广工作在农民的行为改变的过程中,首先是知识改变,态度改变,再是个体行为的改变,而群体行为的改变是最困难,最费时,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农民的群体行为改变心理一般表现为服从,从众,相容,感染与模仿的规律;在农民群体行为改变首先是群体意识的培养,并把群体意识上升为集体主义意识,然后发展为群体行为的改变.根据以上的规律与农民心理,可以进行如下的农业推广工作:A.采用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规范标准等方法和手段改变和影响农民的行为;B.在农业推广工作中选择科技示范户,在农村一般都会有带动型,追随型和潜力开发型农民,选择带动型的农民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在取得了成果后使其他的追随型和潜力开发型的农民也自发的追随,利用农民的追求利益和从众的心理进行推广工作;C.注意新科技成果,新方法的显性成果的比重,可以看见的成就更容易被农民接受10.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1.道德素质:热爱本职,服务农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勇于探索,勤奋求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谦虚真诚,合作共事;2.业务素质:A.学科基础知识实践能力;B.农村社会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C.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营能力;D.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E.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11. 试述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2. 分析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策略.13. 农业推广沟通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改变推广对象的行为.14. 农业推广应遵守哪些原则简述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15. 如何做好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16. 农业推广试验与科研试验有何异同17.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试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景.18. 根据成果研究的性质,农业科技成果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19. 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说成果质量是影响成果转化率的主要因素20. 物化类科技成果有什么特点推广时应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21. 技术方法类成果有什么特点推广时应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22. 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和原则是什么23. 农业推广项目选择的原则是什么24. 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有哪些经济评价指标。

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学试题和答案(总)

自学考试农业推广学试题和答案(总)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农业推广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选(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业推广的转化功能是(A.转变农民的行为B.把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C.转变农民的观念D.有限资源的转化利用2.媒介是()中一个常用的概念。

A.教育学B.经济学C.社会学D.传播学3.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是()年成立的。

A.1949 B.1990C.1993 D.19954.农业推广干预过程是沟通的()A.目的B.手段C.信息D.组织5.推广服务系统是指()A.供应农业推广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B.供应推广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C.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D.参与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的总体6.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

A.推广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B.推广系统和研究系统C.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D.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7.推广项目的技术不具备(),则没有推广价值。

A.计划性B.先进性C.社会性D.公正性8.推广对象的规模,一般比推广工作者个人所接触到的农民群体()。

A.小B.大C.差不多D.无法比较9.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己拟定计划,这种方式是()A.自上而下的计划拟定方式B.自下而上的计划拟定方式C.联合拟定方式D.上下结合双程式10.农业推广服务必须有明确的()和指明努力方向的计划,才能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农村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目的。

A.具体步骤B.具体内容C.建议D.目标11.农业推广教育是(,指开发农村的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A.咨询B.宣传C.开发D.传播12.进行农家记帐、家庭工副业生产管理、粮食保管、防鼠、食物营养、食品卫生、环境美化、子女教育、庭院经济等为内容的教育称为()A.“四健”教育B.管理教育C.技术教育D.家政教育13.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用()评价。

A.转化率B.转化模式C.转化体系D.转化途径14.经济上限或成果分布的提高都不能超过甚至达到相应的()A.转化率B.推广度C.推广指数D.技术上限15.对准备专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的教学活动是()A.职前培训B.职后培训C.在职培训D.个别指导培训16.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的推广项目一般是由()制定。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推广学的定义是什么?A. 扩大农业产出的学科B. 传播农业知识的学科C. 研究农业发展的学科D. 提高农业技术的学科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推广学的目标?A.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B.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答案:D3. 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包括下列哪些?(多选)A. 农技培训B. 农民示范C. 种植合作社D. 农业咨询服务答案:A、B、D4. 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哪些?(多选)A. 农业科学B. 经济学C. 社会学D. 农村发展答案:A、B、C5. 农业推广的过程包括以下哪些阶段?(多选)A. 识别问题B. 制定方案C. 实施推广D. 宣传推广效果答案:A、B、C二、问答题1. 农业推广的意义是什么?农业推广的意义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农业推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农业推广的主要任务包括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供农业咨询服务、培训农村人才、组织示范和推广示范等。

3. 农业推广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推广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减少农业生产损失,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农业推广的实施步骤是什么?农业推广的实施步骤包括识别农业问题、制定推广方案、实施推广活动、评估推广效果等。

5. 农业推广学与农业科学有何区别?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如何将农业科学知识传播给农民并促进其应用的学科,注重传递和推广农业技术与管理方法,而农业科学则是研究农业生产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案例:李某是一个农村种植大户,他种植的水稻近几年产量一直不高,农民之间也没有有效的知识交流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收到了李某的求助,并对其田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农业学: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农业学: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农业学: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目录简介一、选择题:共108题二、简答题:共33题一、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我国农业推广人员中技术职务最高的是()A.高级农艺师B.专家教授C.推广站长D.推广研究员正确答案:D2、单项选择题语言在农业推广中必然是最重要的()。

A、宣传工具B、传播工具C、交际工具D、推广工具正确答案:C3、单项选择题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是()A.农业新技术B.农业新信息C.农业推广D.农业政策正确答案:C4、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亚系统的有()A.用户B.推广C.贮存D.管理E.研究正确答案:A, B, E5、单项选择题“S”型曲线表示()A.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釆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B.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C.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己釆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D.在一定时间内,己釆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正确答案:A6、单项选择题一个地区某农民将一个玉米新品种带给另一个地区该农民的亲戚种植,这种扩散方式属于()。

A、传习式B、波浪式C、跳跃式D、接力式正确答案:C7、多项选择题按我国国家科委的统计口径,可判定成果已被推广的情况为()A.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度>15%B.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度N20%C.一项农业管理技术(或其他软科学成果)推广度N50%D.推广面积必须达到100万亩E.推广总经济效益必须达到1000万元正确答案:B, C8、单项选择题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A.行为规范的不一致性B.人们心理特征的不一致性C.人们获得资源能力的不同D.目标人口的一致性正确答案:D9、单项选择题我国在二十世纪()年代初以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的形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C10、单项选择题要提高经济上限,首先要提高()A.技术上限B.经济效益C.资金周转D.农民素质正确答案:A11、单项选择题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的发现是()。

农业推广复习题(答案版)

农业推广复习题(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组织与教育或沟通农民,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2。

推广服务系统:指推广人员、组织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

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4.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是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

5。

效价:又目标价值,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 6。

行为操纵: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

7. 沟通: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身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

8.正式沟通: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以及特定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9农业推广沟通: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推广对象了解需要,提供信息、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推广对象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10.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11。

创新的采用: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11.创新的扩散:指某项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13。

大众传播法: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14。

集体指导法:又群体指导或团体指导,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有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有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农业推广:(狭)农业创新的传播活动。

(广)农业创新的传播、采用和扩散活动。

2。

相对经济效果:[新成果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对照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单产(产值)增量缩值系数3。

农业创新传播:指推广组织、科研院校及其科技人员通过宣传、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有意识地推广农业创新的过程。

4。

项目推广:以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借助项目经费,从事以项目内容为课题的农业推广活动。

5.农业创新集群传播:是推广人员把农民集中起来传播创新的方法。

6。

农业推广学:研究农业创新传播、采用、扩散规律及其方法的科学.7.推广上的农业创新: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内的成果、技术、知识、信息等对推广对象而言是新事物的统称。

8。

农业推广示范:在推广过程中,以观看实物、讲座说明和动手操作,直接有效地此向农民展示科研成果,加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兴趣和认识的一种活动。

9。

农业创新扩散:指一项创新被传播到农村之后,农民之间对创新的交流沟通和模仿学习的过程,是农民的无意识推广活动。

10。

农业创新人际传播: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单独接触,通过交流传播农业创新的过程。

11、案例研究法:从若干典型案例中找出一般性规律的研究方法。

12、经验效应:指人们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认识某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

13、成果示范:把在当地试验成功的某项技术成果,在农业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由科技示范户采用,将其技术成果在大田生产的表现展示出来,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鼓励他们效仿采用的一种推广方法。

14、推广度和推广率:推广度:反映创新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

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 推广率:16、先驱者农民:最早接受或采用具有创新性的知识或技术的农民。

17、刻板效应: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将某一类人或事物的特征给予归类定型,然后将这种定型的特征匹配到某人或某事上面。

18、现代农业: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参考)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参考)

农业推⼴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参考)第⼀讲农业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2.农业发展:⼀靠政策,⼆靠科学(关键,潜在的知识形态的⽣产⼒),三靠投⼊。

3.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的⽣产⼒,有⼀个成果转化、扩散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农业推⼴。

4.农业发展三要素:农业研究、农业教育和农业推⼴。

5.科技进步对⼈类社会的任何贡献都是通过推⼴实现的。

6.传统农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的各种⽣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7.传统农业特点:农业技术的长期不变、⾃给⾃⾜的⾃然经济、反风险的经营⽬标、贫穷的永久化。

8.传统→过渡→现代。

9.过渡农业特点:①在资源投⼊种类上,除了⼟地、劳动、资本等基本资源外,还有⽣产技术、发展政策的创新,投⼊资源的供应和农业推⼴⼯作等促进资源。

没有基本资源就没有农业⽣产,没有促进资源农业就不能现代化。

②资本投⼊⽐传统农业时期有较⼤幅度的增加,但与现代农业相⽐仍然很少。

如农机具的使⽤还不⾜以取代劳动⼒直接作⽤与农业⽣产环节。

③过渡期农业已不仅以总产量的增加为⽬的,更重要的是追求单位⼟地⾯积和牲畜单位产量的增加。

④过渡期农业,已有少数农民接受农业创新,并在农业推⼴⼯作⼈员的指导下,向⼴⼤农民推⼴。

这⼀时期的农民⾃⾝⽆法得到各种促进资源,需要政府提供农业推⼴服务,才能取得加⼤发展。

10.现代农业的特点:①⼟地、资本、劳⼒的⽐率随职业结构变化,⾮农业就业机会增加,农业技术已明显地改进。

也就是说,单位耕作⾯积增⼤,⼈地⽐例降低,资本投⼊增加,全⾯实现机械化。

②农户⽣产经营效率由于技术的改进和机械化实现⽽得以提⾼。

农民在劳动⼒机会成本增⼤和寻求较多休闲的情况下,开始追求单位劳动⽣产率的提⾼,⽽⾮追求单位⾯积⽣产率的提⾼。

③农产品的种类和品质随⼈们的消费⼼理和习惯的变化⽽不断变化。

换⾔之,农产品的⽣产和加⼯的选择主要受到市场导向的影响。

④农民⽣活与⽣产经营的资源配置与利⽤容易划分和安排,农民具有企业化经营思想和采⽤创新的⾏为。

农业推广学模考试题(附答案)

农业推广学模考试题(附答案)

农业推广学模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联系方式是()A、沟通与运动B、沟通与互动C、沟通与援助D、沟通与互助正确答案:B2、农业推广人员准确的界定是OA、农业推广系统的成员B、从事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C、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D、农业服务人员正确答案:B3、为了评价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需要考察()。

A、农民的产量与产值增加情况B、推广人员培训农民数量的多少C、农民的经济效益提高情况D、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认识程度正确答案:D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是在()年颁布的A、1993B、1995C、1991D、1997正确答案:A5、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是OA、推广率B、推广度C、转化率D、推广指数正确答案:A6、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OA、采用新技术B、发展生产力C、增加收入D、提高产量正确答案:B7、推广项目的技术不具备(),则没有推广价值。

A、先进性B、计划性C、社会性D、公正性正确答案:A8、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己拟定计划,这种方式是()A、上下结合双程试B、联合拟定方式C、自下而上的计划拟定方式D、自上而下的计划拟定方式正确答案:C9、实际推广面积与适宜推广面积的比较为()A、推广指数B、推广成效率C、推广率D、推广效益率正确答案:B10、以下属于群众性农业推广组织的是OA、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B、国营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C、农村专业技术协会D、县农机化站正确答案:C11、关于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A、作物生长发育规律B、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扩散-接受”的形式、特点和规律C、科技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民行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D、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形式、特点、规律正确答案:A12、一般推广项目计划最佳期限为OA、2年B、1年C、3年D、4年正确答案:C13、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类型不包括OA、普及推广性B、技术经济服务型C、农业专家型D、技术经济实体型正确答案:C14、科技刊物是一种()A、集体指导方法B、大众传播方法C、传播媒体D、简报正确答案:B15、国外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国家是O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16、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OA、培训B、沟通C、扩散D^创新正确答案:B17、用以指引推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满足农民日常需要,最具体可行的目标是()A、工作目标B、基本目标C、中间目标D、一般目标正确答案:A18、推广成效率是()除以适宜推广面积。

农业推广技能与实践_习题集(含答案)

农业推广技能与实践_习题集(含答案)

农业推广技能与实践_习题集(含答案)《农业推广技能与实践》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根据不同农民的特点选择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方法,是()论在农业推广上的应用。

A 社会关系论; B 社会类型论;C 个人差异论;D 文化规范论2.传播的农业创新,一要引起农民的注意,二要农民所接受,是()理论在农业推广上的应用。

A 文化规范论;B 两面传播理论;C 信源可信度理论;D 劝服理论3.以下哪项不是创新时效性的原因?A被新创新取代;B地点变化;C 政策变化;D 市场变化;D优越性丧失。

4.一个地区某农民将一个玉米新品种带给另一个地区该农民的亲戚种植,这种扩散方式属于()。

A、传习式;B、波浪式;C、跳跃式;D、接力式5.技术产量上限与技术经济上限的关系是()。

A、技术产量上限>技术经济上限;B、技术产量上限=技术经济上限C、技术产量上限<技术经济上限;6.在农业推广中,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电视录像、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原则的具体应用。

A、理论联系实际;B、启发性;C、因人施教;D、直观性7.美国学者罗杰斯把最后才接受创新和拒绝接受创新的人称为()。

A 最后者;B、顽固者;C、胆小者;D、反对者8.一个作物新品种是()。

A、开发性成果;B、基础性成果;C、应用性成果;D、理论性成果9.一个作物新品种的配套技术是()。

A开发性成果;B、基础性成果;C、应用性成果;D、理论性成果10.根据平衡理论,当一个人的认知不平衡时,就会引起内心的()。

A高兴;B、紧张;C、不愉快;D、BC11.传播的农业创新,一要引起农民的注意,二要农民所接受,是()理论在农业推广上的应用。

A 文化规范论B 两面传播理论C 信源可信度理论D 劝服理论12.以下哪项不是群体成员的行为特点?A 服从B 从众D 感染与模仿E 相容13.理想是人的()需要。

A自然B社会C安全 D 道德14.动机的产生的内内在条件是()。

农业推广复习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复习题及答案

一、农业推广内容、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内容:狭义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活动。

广义农业推广涵义:是狭义推广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

现代农业推广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一种专门活动。

地位:农业推广、农业研究、农业教育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同等重要!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质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桥梁二、农业推广学性质、任务是什么 ?性质:农业推广性质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和形式相结合农村社会教育,是农村智力资源开发,而不是单纯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任务:揭示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过程中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总结各国农业推广产生及发展历史;研究探讨农业推广机构;(4)研究探讨有效农业农业推广学理论部分包括:农业创新传播扩散原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民行为特点转变原理;农业推广学产生及发展史;农业推广及外部环境关系;社区发展理论;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农业推广技能部分包括:推广程序及方式、方法;试验及示范;信息服务;经营服务;写作及讲演;计划管理及评价;推广人员管理及培训;农业推广教育科学及技术区别和联系?区别:科学必须具有新发现和学术价值;技术必须具备发明创新和应用价值联系:科学使命是运用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最后形成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揭示事物存在本质形式及发展规律。

技术社会职能是基于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已知科学知识,经过试验研究,开发出能够支配、改造和利用自然客观事物途径、方法和技能。

农业推广A卷及参考答案

农业推广A卷及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农业推广练习A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 形成。

2.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 。

3.农业推广程序中的三个基本步骤是 、 、 。

4.农业推广人员可以分为农业推广、 、 和推广指导员等四种类型。

5.农业推广项目的计划的依据主要有 的需要、 需要、 需要(写出任意三种即可)。

6.依据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农业推广方法可以分为 、 和 等三大类型。

7.现代农业的基本特性有 、 、 、整体性。

8.狭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 、广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教育、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 。

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判断对得1分,错扣1分)1.( )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是科技成果的研究与评价。

2.( )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

3.( )在社会系统中,首先采用创新的人被称为创新者。

4.( )一般来说,农业创新扩散的曲线呈直线。

5.( )根据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原则要求,农业推广整体系统和某些上层组织机构应不断调整。

6. ( )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每亩最高产量称为技术上限。

7. ( )一般推广方式在管理上实行的是平行管理。

8. ( )展示果树修剪的推广方法是方法示范。

9.农业推广方法效果评价的尺度应是改变农民行为的程度。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选对得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不得分) 1. 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指( )。

A.农村B.农业研究C.农民D.农业教育E.农业推广 2.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活动称为()。

A.劝农 B.教稼 C.后稷 D.课桑 E.诱导 3.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包括( )A.认识阶段B.突破阶段C.紧要阶段D.跟随阶段E.随大流阶段 4.选择推广项目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技术先进适用B.综合效益显著C.适宜范围广D.考虑环境和生态质量的维护和提高E.技术成果鲜未人知,科技含量高 5.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的原则B.动态中稳定的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原则C.合理发挥部门功能,从整体系统上求得最佳结构的原则D.技术领先原则E.组织设计利于组织自身功能发挥的原则四、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选对得1分,选错扣1分)1.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为主A.农村社会教育B.种植业的发展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D.畜牧业和林业 2.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A.成年农民B.农村青少年C.农村妇女D.农村老年人 3.在中国远古时代,最早被封为“后稷”的人是() A.姬 B.舜 C.弃 D.禹4.中国农业推广机构的中枢和骨干分别是()A.国家农业部和县农业局B.省农牧厅和县农业局C.县农业局和乡镇农技推广站D.地区农业局和乡镇农技站5.农业推广学理论的发展由双向沟通的理论进入到同质类群向异质类群的转变,可概括为以下哪种推广模式?()A.“用户导向”式B.“物质援助”式C.“技术传输”式D.“政府导向”式6.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示范,称为()A.试验示范期B.发展期C.成熟期D.衰减期7.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答案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答案

农业推广学作业题答案农业技术推广学作业题答案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一、名词解释:1、相对优越性:是指人们认为某项创新比被其所代替的原有创新优越的程度。

2、创新的采用:是指采用者个人如何采用一项农业创新的过程。

3、创新的扩散:是指一项创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或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及应用的过程。

4、发明:是新技术的发现。

5、创新:是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为当事人带来利润。

二、填空:1、创新先驱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2、无限性、有限性、周期性、创新成果 3、S扩散理论4、投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5、世袭式扩散三、简答题:1、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一致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

2、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用阶段、采用阶段。

3、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传习式扩散方式、接力式扩散方式、波浪式扩散方式、跳跃式扩散方式。

4、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5、技术的适用性具体有几种情况:立即见效的技术和长远见效的技术、一看就懂的技术和需要学习理解的技术、机械单纯技术和需要训练的技术、安全技术和带有危险性的技术、单项技术和综合性技术、个别改进技术和合作改进技术、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

1 / 38四、论述题:1、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答:首先是经营条件的影响,农业企业及农户的经营条件对农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影响很大,经营条件好的农民,他们具有一定规模的土地面积,有比较齐全的机器设备,资金较雄厚,劳动力充裕,经营农业有多年经验,他们对创新持积极态度,容易接受新的创新措施。

其次是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主要取决3个因素,第一技术的复杂程度,第二技术的可分性大小,第三技术的适用性。

再有就是看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了农民的年龄、户主的文化程度、还有家庭关系的影响。

最后是其他社会、政治因素包含了这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第二社会机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还有政治因素的影响,以上这些是影响农民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答: 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1)农业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农业推广已日益超出严格意义上的农民与农业生产的范围,进入了农村居民以及一般消费者生活的领域,工作范围由单纯的生产技术性逐步向经济性和社会性拓展。

2)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

农业推广工作对象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

这说明农业推广工作是全社会的需求,而不仅是为农村民众所提供的服务。

3)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

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远远不只是政府各级推广机构和人员,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业、民间组织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4)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人们对沟通过程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特别着重于研究如何根据推广对象的需要及其面临的问题以项目的方式向其提供有效的知识、技术与信息,以诱导其行为的自觉自愿改变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2. 框架模型理论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答:从框架模型理论得知,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目标群体)系统,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

框架模型理论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有以下方面:1、农业推广工作要以目标团体系统需要为原则;2、农业推广工作通过沟通和互动将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联系在一起,为目标团体系统提供信息、传授知识、指导技术;3、通过提升推广服务系统成员素质,提高其扩散效率;4、通过提升目标团体系统成员素质,提高其接受效率。

3. 在创新采用过程各阶段如何做好推广工作?答:1)认识阶段。

加强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的宣传,把新品种、新技术及生产中技术意见及时进行发布、宣传。

2)兴趣阶段。

通过让农民实地参观,使他们更快地接受新事物,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评价阶段。

通过农业试验、示范工作的开展,筛选出适宜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技术,并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4)试验阶段。

定期深入田间,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在生产的关键环节和生产中遇到不可预知的情况时,及时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5)采用(或放弃)阶段。

4. 影响创新采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采用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除此之外还有创新决策的类型、沟通渠道的选择、社会系统的性质以及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等。

6. 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和主要障碍?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改变推广对象的行为。

答: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有:1、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公共性、指导操作性;2、沟通媒介相对薄弱、资源难以整合;3、接收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4、了解农村社会背景是沟通不可忽视的基础;5、沟通主体间关系的多面性。

农业推广沟通的主要障碍有语言障碍、观念障碍、角色障碍、心理障碍、组织障碍等。

举例:在推广烟草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烟农以前一直有个认识误区:烟叶要肥要大。

不但每亩亩产有保证,而且由于每亩株数少,田间管理耗工也相对更少。

不少烟农每亩种植密度大约在900株左右。

烟叶标准化生产,要求每亩种植密度提高到1100-1200株。

许多农民不理解,认为密度提高,烟叶就会长得薄小一些,亩产会受影响。

在推行标准的初期,有不少烟农不能接受,甚至与农技人员发生冲突。

经过技术人员耐心开导,分析收入与质量的关系后,烟农纷纷开始接受标准化种植,烟叶质量提高了,烟农获得的经济收益也直线上升。

7. 需要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需要理论: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需要是引起动机,进而导致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分为5各层次,并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按农民的需要进行推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为规律所决定的。

需要理论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有:1)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

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

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根据需要理论,推广人员应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制订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

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在农民众多需要当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一经满足,就会起到较大的带动效果。

8. 期望激励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期望激励理论:所谓行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行为冲动,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沃隆提出的,他认为,确定适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以产生激励力量。

期望激励理论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有: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

期望理论表明,恰当的目标会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

目标确定是增强激励力量的最重要的环节。

在确定目标时,要尽可能地在组织目标中能够包含更多农民的共同要求,使更多的农民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把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高度联系起来;在确定目标时,要尽量切合实际。

2)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热情诱发农民兴趣。

同一目标,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效价;甚至同一目标,由于内容、形式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价,所以要根据不同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深入地进行思想动员,讲深讲透所要推广的项目的价值,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

3)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的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

要使期望变为现实,还要求推广人员训练有素,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还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排除不利因素,创造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

11. 农民在何种情况下易于接受农业创新技术?答:根据行为改变理论,分析农民行为改变的过程、动力和阻力、策略与方法,实现农民行为的自愿改变。

农民在以下情况下易于接受农业创新技术:(1)亲眼目睹新技术示范成果时。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所以,成果示范作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个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对某项新技术感兴趣之时。

兴趣是激发、促进行为改变的前提要素,因此,通过适当方法激发农民接受农业创新技术的兴趣有利于推广工作开展。

(3)遇见所信赖的推广者时。

同一项创新技术,不同的人去推广,效果不同,可信赖的人(熟人),有名望的人(名人),年长者的话比较易于接受和采纳。

推广人员应广交农民朋友,提高自己水平,成为农民“心中的偶像”。

(4)需要使用该项技术时。

农民乐于“现学现用”,不马上用的知识,学后易忘,效果不好,所以农民培训应注意时效性、“用前学习,学了就用”。

(5)用综合方法推广技术时。

据研究,人们靠听觉所获知识能记住25%;视、听结合记住65%;视、听、做结合记住86%。

因此,推广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示范、参观、操作、讨论等多种形式。

有条件的推广组织,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声音、图像、动画结合,提高推广效果。

(6)推广措施配套时。

动员农民采用农业创新技术,需解决:产前:生产资料、资金投入、基础材料准备;产中:技术指导、关键技术环节;产后:储藏、运输、加工、销售问题。

农民需要“包扶持,包技术,包销售”的(三包)措施配套。

15. 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答: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具备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分别要求如下:1)职业道德要求:热爱本职,服务三农;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勇于探索,勤奋求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2)业务素质要求:A、学科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B、农村社会学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C、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营能力;D、教育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E、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总之,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农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23. 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说成果质量是影响成果转化率的主要因素?答:一、衡量成果质量通常有五项标准:即成果的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适用性、实用性。

1、成果的创新性是指其创新点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技术等方面,比已有成果更具有科学先进的实用价值。

2、成果的成熟性是指成果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程度。

成熟的成果应经多年、多点观察、试验、验证,具有重演性,定性-成熟。

3、成果的效益性是指成果采用后,应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其中经济效益是决定成果转化快慢的关键。

有些难以协调三效矛盾,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的成果转化问题,就需要一定的政府行为来组织转化。

4、成果的适应性是指成果在生产上的适应范围。

适应性广的成果易转化,否则转化成本高,规模效益差,难以转化。

5、成果的实用性是指成果在应用推广过程中的难易程度。

有些技术,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都没毛病,但操作复杂,要求实施条件苛刻,甚至现有条件无法实现,这样的成果只能作为储备技术。

二、在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中,有的商品化程度高,转化快,容易被推广应用,甚至是“不推自广”的态势,并且采用率高,应用范围广,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而有的却不容易转化,推而不广,甚至会造成损失。

究其原因,是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

那些本身质量不高的农业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有难度的。

所以说,农业科技成果本身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转化的根本因素,是影响成果转化率的主要因素。

24. 试述我国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现状和发展趋势。

答:我国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现状主要表现在:1、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农户需求。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商品化进程加快,农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农技服务需求与单一的政府农技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投入资金短缺。

投入资金的短缺使得公益性的农技推广体系很难实现其服务功能。

3、高素质人才缺乏。

由于工作环境及待遇不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很难吸引、留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

4、体制管理不顺。

多头管理体制是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和技术推广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5、服务强度弱化。

近年来,我国乡镇农技机构的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有所冲突,农技推广活动的服务强度弱化,乡镇机构的农技人员的精力被许多乡镇行政事务所分散,业务时间不能保证。

6、推广方式陈旧。

目前的推广方式主要是现场会、试验、示范等小组辅导,以及黑板报,小册子等原始方式,信息传递速度慢,缺乏时效性,无法保证农民对技术、信息的有效掌握。

我国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1、推广经营服务体系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完善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机制;2、逐步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科学推广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实行股份合作、中外合资、拍卖转制等措施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3、推广经营服务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将进一步完善,面对新形势在心的《农业法》基础上修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使农业推广经营法制化,真正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部分;4、推广营销将会伴随着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