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重点笔记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总结
水污染控制工程 Wastewater Treatment一、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一)BOD5(5日生化需氧量):指5天内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二)水体自净作用:以河流为例,指河水中的污染物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1)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化学净化: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Screening):在水处理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阻塞水泵机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一种装置。
Screening to remove large subjects,such as stones or sticks that could plug lines or block tank inlets.(二)沉淀的基础理论1.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2.沉淀法的四种用法:1.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预处理手段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2.污水的初步处理(初沉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3.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简称二沉池)4.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池)3.沉淀类型(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
发生在沉砂池。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已整理)(DO
表面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用q表示,单位(量纲)是:m3/(m2•s)或m3/(m2•h),反映的是沉淀池的效率。
浅池理论:池长为L,池深为H,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的沉淀池中,在理想状态下,L/H=v/u0。
L与v值不变时,池深H越浅,可被沉淀去除的悬浮物颗粒u0也越小。
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为3等层,每层深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则只需L/3,就可将沉速为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小到1/3。
如果池长L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沉淀掉,也即处理能力可提高3倍。
把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
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沉淀理论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但主要是好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莫诺特方程:微生物增长速度和微生物本身的浓度、底物之间的关系;μ=μmax.ρS/(KS+ρS)----ρS:底物浓度、μ:微生物的比增长速率,单位生物量的增长速度、μmax:最大比增长速率、KS:饱和常数表观产率系数:微生物的净增长速率比总底物利用速率。
PS:在活性污泥法中为:指单位时间内,实际测定的污泥产量与基质降解量的比值。
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泥污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SVI)污泥负荷:基质的量(F)与微生物总量(M)的比,F/M污泥龄: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常用θc表示。
同步硝化反硝化:在没有明显独立设置缺氧区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内总氮被大量去除的过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笔记
绪论*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通俗地讲,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周围空间,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及这个星球上各种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环境问题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使环境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的变化。
*消耗型*污染型*破坏型有:*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水资源危机*海洋污染*酸雨*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土壤沙化*环境保护*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策*末端治理*区域环境管理*过程控制*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水污染控制的发展*点源治理*区域控制*流域控制*水污染控制实施过程*首先:环境规划—水质规划—目标—水质、水量控制方案*其次:法律—水质标准、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用水许可证*然后:工程—生产工艺、污水收集、输送与处理管理—监测、排污收费*总论*1-1 水污染的危害与性质*1-2 水体的污染与自净*1-3 水污染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处理方法§1-1水污染的危害与性质1.1.1 水圈与水循环一、水圈的定义指地壳表面向下连续的水层,其上界为海洋、湖泊、沼泽、江河、冰川、雪山等地表水;下界主要为渗透至底部沉积物中的水。
二、世界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概念⏹广义水资源:包括地球水圈中各个环节与各种形态的水资源量。
⏹狭义水资源:可供人们取用的水资源量。
2、世界的水资源*总水量:13.86亿km3其中:海水 13.38亿km3 占96.5%淡水 0.38亿km3占 2.53%其中:便于人们取用的 300万km3占总水量的0.2%3、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循环1、水的自然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及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重点归纳
九、1、水质分析指标:㈠物理性指标:①温度②色度③嗅和味④固体物质:总固体(TS)(溶解性固体(DS)、悬浮固体(SS));(挥发性固体(VS)、固定性固体(FS))。
㈡化学性指标:有机物指标、无机物指标。
⑴有机物指标:①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氧量(O2)(mg/L))②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BOD5:(20℃)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
一般说来,COD>BOD20>BOD5。
BOD5/COD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衡量指标。
比值越大,越易被生化处理。
一般认为BOD5/COD大于0.3才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③总有机碳(TOC,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参数。
④总需氧量(TOD):900~950℃下,将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有机物包括难分解的有机物及部分无机还原物质C、H、O、N、S),燃烧氧化成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后,载气中氧的减少量。
TOD测定方便而快速,只需几分钟。
水质条件基本不变时,BOD与TOC或TOD 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⑤油类污染物(石油类、动植物油脂)⑥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硬性洗涤剂(ABS))、直链烷基苯磺酸盐(软性洗涤剂(LAS))⑦有机酸碱:短链脂肪酸、甲酸、乙酸、乳酸。
⑧有机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⑨苯类化合物:芳香族卤化物⑵无机物指标:①植物营养元素(氮、磷)②pH:一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在6~9之间。
③重金属(汞、镉、铅、铬、镍)④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㈢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病毒2、水体的自净作用:受污染的河流经一段时间,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水体恢复到原有状态,或从最初的超过水质标准到最后降低到等于或低于水质标,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电解法: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在两个电极上引起的化学变化称电解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结构的薄膜对废水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一类方法的总称。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在有氧或缺氧的条件下,使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污泥负荷率:有机物和微生物之比分流式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种以上管道系统内排放的系统称为分流式排水系统。
生化需氧屋(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
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而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称为吸附。
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静11: 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泥龄: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厌氧生物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进而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答:水温,pH,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水力条件。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有哪些答:1、传统推流式2、渐减曝气法3、阶段曝气法4、高负荷曝气法5、延时曝气法6、吸附再生法7、完全混合法8、深层曝气法9、纯氧曝气法10、克劳期法口、吸附一生物降解工艺(AB法)1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13、氧化沟14、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ASS)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特征答:1、微生物方而的特征a、微生物种类丰富,生物的食物链长b、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有利于不同功能的优势菌群分段运行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a、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b、适合低浓度污水的处理c、剩余污泥产量少d、运行管理方便污泥浓缩方法,比较答:1、重力浓缩,所需的设备少,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占地大,浓缩效率低。
2、气浮浓缩,适用于相对密度接近1的轻质污泥(如活性污泥)或禽有气泡的污泥(如消化污泥)。
环境化学考研《水污染控制工程》2021考研笔记
环境化学考研《水污染控制工程》2021考研笔记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城镇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1排水系统的体制(见表1-1-1)表1-1-1 排水系统的体制图1-1-1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①合流支管;②合流干管;③河流图1-1-2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①合流干管;②溢流井;③截流主干管;④污水厂;⑤出水口;⑥溢流干管;⑦河流图1-1-3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①污水干管;②污水主干管;③污水厂;④出水口;⑤雨水干管;⑥河流图1-1-4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①污水干管;②污水主干管;③污水厂;④出水口;⑤明渠或小河;⑥河流图1-1-5 半分流制排水系统①污水干管;②污水主干管;③污水厂;④出水口;⑤雨水干管;⑥跳越井;⑦河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规定,现有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按照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
2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排水系统是指收集、输送、处理、利用及排放废水的全部工程设施,组成如图1-1-6所示。
图1-1-6 排水系统的组成①工厂排出的生产废水;②住宅排出的生活污水;③工厂区及住宅区排出的雨水;④城市管渠系统;⑤泵站;⑥格栅;⑦曝气沉砂池;⑧初次沉淀池;⑨鼓风机房;⑩曝气池;⑪二次沉淀池;⑫出水渠;⑬江河(1)城镇污水系统(见图1-1-7和表1-1-2)收集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污水并输送至污水厂,由房屋内部污水管道系统和城镇污水管渠系统组成。
表1-1-2 城镇污水系统图1-1-7 区域排水系统平面示意图①区域干管;②压力排水管道;③新建城镇总干管;④泵站;⑤废弃的城镇污水厂;⑥区域污水厂;⑦河流;⑧出水口图1-1-8 房屋内部的排水设备①卫生设备和厨房设备;②存水弯(水封);③支管;④竖管;⑤房屋出流管;⑥庭院管道;⑦连接支管;⑧检查井图1-1-9 街坊污水管道布置图①房屋出流管;②街坊污水管道;③检查井;④控制井;⑤连接管;⑥街道检查井;⑦城市污水管道图1-1-10 城镇污水排水系统总平面示意图Ⅰ,Ⅱ,Ⅲ—排水流域①街区;②排水流域;③排水流域分界线;④支管;⑤干管;⑥主干管;⑦终点泵站;⑧压力管道;⑨污水厂;⑩出水口;⑪事故出水口(2)工厂排水系统(见表1-1-3)收集各车间及其他排水对象所排出的废水,送至回收利用、处理构筑物,或直接排入城镇排水系统。
水污染控制工程笔记
第四节生物膜法一、生物膜: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1.1 生物膜概念1)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能够在载体上生长并形成膜样的生物污泥,即生物膜,主要是微生物和及其产生的细胞外聚合物和有机、无机物等。
2)生物膜经过形成(挂膜)、生长、脱落的过程。
3)生物膜本质上是土地处理系统的强化。
1.2 生物膜结构1)(以生物滤池为例)滤料、生物膜(厌氧好氧)、水(附着水流动水)、空气。
2)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和氧进行好氧呼吸。
3)传质过程,O2、BOD、代谢物CO2、NH3、H2S的物质传递。
4)生物膜本身不是一个生物,而是若干微生物形成的膜状的生物聚集体,是生物的栖息地。
(与活性污泥的菌胶团比较)5)生物膜长到后来,外层生物增殖越厚,内层厌氧,粘附性变差,最终会脱落,载体上再重新生长生物膜。
6)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走,在二沉淀池内沉淀,是否需要污泥回流视工艺情况。
回流可利于生物接种。
1. 3 生物膜的组成(填料、滤料)填料:细菌与真菌、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滤池蝇、藻类良好的物理性状---形状、密度、空隙率、比表面积等;机械强度---支撑、水流的剪切力;化学性质稳定---微生物不分解,不腐蚀;表面亲水和带(正)电特性---微生物容易附着生长;无毒无害---不抑制微生物生长;价格低廉,取材容易等。
1.4 生物膜技术的特点微生物方面:1)膜附着在载体上,世代时间长和短的生物都能够生长,所以生物膜的生物相比较丰富;2)有高营养级的生物存在,污泥产率低;3)容易使生物膜分段进行(如好氧-缺氧-厌氧; 高-中-低负荷),各段生长最适宜的微生物;能够一定程度实现脱氮与除磷。
工艺方面(与活性污泥比较):1)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操作稳定性较好,容易维护管理;2)生物膜的污泥含水率低,污泥沉降性能好,不发生污泥膨胀等问题,故运行管理方便;3)微生物浓度高,处理能力强,剩余污泥少,一般可以不回流污泥。
水污染控制工程笔记
水处理笔记整理:1)水质: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2)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量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可降解有机物直接氧化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可被化学氧化或被经过驯化、筛选后的微生物氧化共同点:最终被降解成无机物不同点:氧化方式的不同生活污水BOD570~250mg/L;综合污水100~300mg/L;垃圾渗滤液2000~30000mg/L7 第一阶段(碳氧化阶段):在异养菌的作用下,含碳有机物被氧化(或称碳化)为CO2,H2O,含氮有机物被氧化(或称氨化)为NH3,所消耗的氧以Oa表示。
与此同时,合成新细胞(异养型)9 合成的新细胞,在生活活动中,进行着新陈代谢,即自身氧化的过程,产生CO2,H2O与NH3,并放出能量和氧化残渣(残存物质),这种过程叫做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用Ob表示1 耗氧量Oa十Ob 称为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或称为总碳氧化需氧量、总生化需氧量、完全生化需氧量) 用La或BODu表示2 第二阶段是硝化阶段,即在自养菌(亚硝化菌)的作用下,NH3被氧化为N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用Oc表示,再在自养菌(硝化菌)的作用下,NO2-被氧化为NO3-,所消耗的氧量用Od表示。
与此同时合成新细胞(自养型)。
1 耗氧量Oc十Od 称为第二阶段生化需氧量(或称为氮氧化需氧量、硝化需氧量)用硝化BOD或NODu或LN表示。
BOD的定义中规定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至无机物质,第一阶段生物氧化中,有机物中的C已经氧化至CO2,N氧化成NH3,都已经无机化了。
所以氨的继续氧化不在考虑之内,即不考虑第二阶段生物氧化。
1.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改变,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整理
第九章1.作业P14-22.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应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BOD上升,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增加。
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mg/L)。
COD上升,有机污染物增加。
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COD与BOD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而言,重络酸钾化学需氧量与第一阶段BOD之比,可以粗略地表示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的可能程度。
TOD:总需氧量;TOC总有机碳,二者测定的都是燃烧化学氧化反应,TOD测定结果以氧表示,TOC以碳表示;水质不同TOC、TOD与BOD没关系,水质基本相同条件下,BOD与TOC或TOD存在一定相关关系:TOD>CODcl >BODl>BOD5>CODMn3.作业P14-4氧垂曲线:在污染河流中DO曲线呈下垂状,称为溶解氧下垂曲线。
临界点:DO从0点开始向下游逐渐降低,从0点流经2.5天,将至最低点,该点处耗氧速率等于复氧速率。
排放标准:地方比国家严格。
4.污水处理的分类:①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原理分离污水中的污染物,过程中一般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筛滤法、沉淀法、浮上法、过滤法和膜处理法等。
②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法: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膜析法、超临界处理。
③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按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养处理法和厌氧处理法;按微生物存在形式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④化学:中和法、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5.一般要求处理后的污水PH在6-9;无机物指标N、P,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生物性质的污染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病毒。
第十章1.格栅:第一个构筑物(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池)作用: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等设备,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水污染控制工程讲义_笔记
专题一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污水水质国际通用三大类指标: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水质分析指标物理性指标温度:工业废水常引起水体热污染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色度:感官性指标,水的色度来源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嗅和味:感官性指标,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固体物质:溶解物质悬浮固体物质挥发性物质固定性物质水和污水中固体成分的内部相关性水和污水中杂质颗粒分布化学性指标有机物生化需氧量(BOD)biological oxygen demand在一定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
(20℃,5d)。
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主要污染特性(以mg/L为单位)。
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全部生物氧化需要20~100d完成。
实际中,常以5d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称5日生化需氧量(BOD5);通常以20℃为测定的标准温度。
讨论:①任何日BOD与第一阶段BOD(L0)的关系生化研究试验表明,生化反应的速度决定于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含量,至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只要满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就可以,在反应初期,微生物的数量是增加的,但到一定时间后,微生物的量就受到有机物含量的限制而达到最大值,此时反应速度受到有机物含量的限制,即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该时刻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成正比,由于有机物可以用生化需氧量表示,所以水中的耗氧速率和该时刻的生化需氧量成正比d(L0-L t)/dt=KL t dL t/dt=-KL t式中: L0、L t─分别表示开始、t时刻水中剩余的第一阶段的BODK─反应速率常数,d-1积分得:任何时刻水中剩余的BOD为Lt=L0 e -Kt从而求得经t时间反应消耗的溶解氧BODt为:BODt=L0-L t=L0(1-e-Kt)=L0(1-10-kt) (k =K /2.303)(经验表明:20℃时,k=0.1 日-1,若t=5天,则 BOD5=0.68L0)系②反应速度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利用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可求得: K(t)=k(20)θ(T-20)式中:K(t)─20℃时反应速率常数,d-1k(20)─T℃时反应速率常数,d-1θ──温度系数(经验:在10--30℃时,θ=1.047)③第一阶段BOD(L0)与温度的关系L0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关系式为: L0(t)=L0(20)〔0.02T+0.6〕式中: L0(t)─T℃时的第一阶段的BODL0(20)─20℃时的第一阶段的BOD化学性指标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化学方法氧化水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的氧量(O2)(mg/L)。
《水污染控制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水质指标物理性指标:温度——工业废水常引起水体热污染,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
色度——感官性指标,水的色度来源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嗅和味——感官性指标,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
固体物质——分为溶解性物质和悬浮固体物质(挥发性物质、固定性物质)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化学性指标:无机类:植物营养元素——过多的氮、磷进入天然水体,易导致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尤其是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急剧变化,影响鱼类生存,并可能使某些湖泊由贫营养湖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pH和碱度——一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在6~9之间。
当天然水体遭受酸碱污染时,pH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
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按离子状态可分为三类: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
重金属——作为微量金属元素。
重金属的主要危害:生物毒性,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蛋白质凝固;逐级富集至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有机类: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sm carbon,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生化需氧量(BOD)——biological oxygen deman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武汉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复习题库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复习题Ⅰ.章节习题第一部分绪论1、水资源及其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概念。
2、水污染现状分析。
3、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
第二部分污水管网系统1、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
2、污水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第三部分污水处理技术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概述水体污染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
2、概述我国及上海市污水排放标准。
3、概述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
4、水污染控制技术可分为几大类型?简要介绍重要的控制技术。
5、污水处理方法与污染物粒径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之。
6、什么叫水体的自然净化?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取决于哪几个方面的因素?7、反映水中需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8、河流水体的主要自净机理是什么?氧垂曲线主要描述什么作用与过程?9、怎样辨别河流的受污状况与自净能力?10、湖泊水库中可能出现何种污染状况?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11、列表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12、一般情况下,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大于重铬酸钾(前者的标准氧还原电位为1.51V,后者为1.33V),为什么由前者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远小于由后者测得的COD值?13、通常COD>BOD20>BOD5>高锰酸盐指数,试分析的原因。
14、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分两个过程:氨化和硝化。
生活污水的BOD5与哪个阶段相配?氨化与硝化能否同时进行?15、试验表明,T(℃)时的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LT与20℃时的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L20有如下关系:LT=(0.027+0.6)L20。
试问L为什么依温度的不同而异?16、某城镇废水量为500m3/h,服务的当量人口为19.2万,若每当量人口每天排出的BOD5为25g,试根据上题公式计算10℃(冬季)及24℃(夏季)时废水中BOD5的总量(kg/d),并略述其对处理负荷的影响。
17、某厂生产废水为50m3/h,浓度每8h为一变化周期,各小时的浓度为20、80、90、140、60、40、70、100mg/L。
湖大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九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污水根据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
工业废水是城镇污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污水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三类。
(1)物理: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2)化学:生化需氧量(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 ),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10)5日生化需氧量(BOD 5):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以5天作为测定的标准时间,水中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08)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mg/l )。
(06)常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总有机碳(TOC ):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 ):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CO 、SO 2等,此时需氧量为总需氧量。
富营养化: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3)生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病毒。
3.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01)4.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1)物理净化: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稀释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净化过程。
(2)化学净化: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流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5.持久性污染物的完全混合模式:hw h h w w Q Q Q c Q c c ++= c----排放口下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 c w ,Q w ----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c h ,Q h ----上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6.氧垂曲线:当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水中溶解氧发生变化,在河流下游的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逐渐升高,最后恢复到原来水平,在溶解氧曲线上表现为呈垂索下垂,称为氧垂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水污染控制工程笔记第一章水污染控制工程绪论1.1水循环及水质水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有机体不可缺少的组分。
通过对水环境的研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加强和加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地球上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时刻循环中的。
(1)水的自然循环: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进行的无休止的运行称为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
水可经过下列途径进入大气层中:①蒸发(evaporation),②蒸腾(transpiration)当潮湿的水汽上升时,会逐渐冷却。
当水分最终累积到足够量并冷却到相当程度时.便会凝结在微小的颗粒上。
这些水珠或雪花的质量增加到足够大时便会降落,称为降水(precipitation)。
当降水到达地表后,一部分流经地表进入河流(称为地表径流或径流,surface runoff,一部分渗到地表下形成地下水。
(2)水的社会循环:生活用水、工业(农业)用水、集团设施(学校、医院、商场、宾馆、车站、饭店等等)用水。
(3)水质:(a)物理特征(Physical Characteristics)总固体(Total solids)TS总挥发性固体(Total volatile solids)TVS总固定性固体(Total fixed solids)TFS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浊度(Turbidity)浊度单位(TU)或散射浊度单位(Nephlomeric turbidity unit NTU)透明度/吸光度(Transmittance)温度(Temperature)电导率(Conductivity)色度(Color)溴与味(Taste and Odor)(b)化学特征(Chemical Characteristics)无机化学特征:氨NH4+有机氮Org N总凯氏氮Total Kjeldahl Nitrogen(Org N+NH4+)硝酸根和亚硝酸根总氮磷Phosphorus[总磷、有机磷、无机磷]pH碱度AlkalinityΣHCO3-+CO3-2+OH-H+氯离子Chloride Cl-硫酸根Sulfate SO 42-金属类As,Cd,Ca,Cr,Co,Cu,Pb,Mg,Hg,Na ……特别无机元素及化合物,Specific Inorganic elements and compounds 有机化学特征:BOD 5:Five-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TOC: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特定成分或组分:Specific organic compounds and classes (c )生物学特征大肠菌微生物Coliform organisms 特种微生物Specific microorganisms[Bacteria,protozoa,helminths,viruses]毒性Toxicity Tua(Toxic unit acute)Toxicity Tuc(Toxic unit chronic)(d )放射性: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开采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天然产生.使得建立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中的限制浓度标准很有必要。
(4)水质标准:美国于1974年12月16日签署了国家安全饮用水法。
见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2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I )水体的自净作用:物理净化(稀释、沉淀、扩散)、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分解)、生物净化(微生物氧化)。
(1)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竖向混合阶段(深度方向均匀)——横向混合阶段(横断面混合均匀)——断面充分混合后阶段(污染物在横断面上浓度处处相等,在下游持久性污染物浓度不变,非持久污染物浓度逐渐减小)(2)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a )持久污染物:浓度在充分混合后浓度保持不变,由质量守恒原理可得到hw hh w W qv qv qv qv ++=ρρρ其中:ρ——排放口下游河水污染物浓度w W qv ,ρ——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h h qv ,ρ——上游河水的污染物农的河流量(b )非持久性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降解:充分混合以后,污染物浓度受纵向分散作用和污染物自身分解作用不断减少,同样可以用质量守恒原理得到污染物浓度公式:ρρρK dxd M dx d u x -=22计算可得:⎥⎥⎦⎤⎢⎢⎣⎡⎪⎪⎭⎫ ⎝⎛+-=204112exp u KM M ux xx ρρ式中:u ——河水流速;x ——初始点至下游x 断面的距离;M x ——纵向分散系数;K ——污染物分解速率常数;0ρ——初始点的污染物浓度;ρ——x 断面处的污染物浓度。
(3)水体氧平衡需氧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氧化(生物、化学过程)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受污染水体的自净过程直接改变水中溶解氧的浓度,考察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对评价水体污染程度、水体自净能力、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等等都有重要意义。
S —P (Streeter-Phelps )公式:一维河流,不考虑扩散L LK dtd ρρ1=D L DK K dtd ρρρ21-=上述方程初始条件为:000)0(,)0(,)0(D D C C L Lx x x ρρρρρρ======解方程可得到:tK L L e 10-=ρρ)(21221010t K t K L t K D D e e K K K e ------=ρρρ)()(21221010t K t K L t K C CSCS C e e K K K e -----+--=ρρρρρ式中:0,L L ρρ——x 和x=0处的河水BOD 5浓度,mg/L ;0,D D ρρ——x 和x=0处的河水亏氧浓度,mg/L,)(C CS D ρρρ-=;0,C C ρρ——x 和x=0处的河水溶解氧浓度,mg/L ;CS ρ——河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t ——初始点至下游x 断面处的河水流行时间,d ,t=x/u 。
(II )污染物在不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1.3水处理单元技术简介(1)物理性单元:筛滤(格栅、筛网);调节池(水质调节、水量调节);沉淀池或气浮池或隔油池;砂滤池;混凝。
(2)生物性单元预曝气池;活性污泥池;生物膜过滤池;接触氧化池;厌氧生物法(消化池、UASB 、厌氧接触法);生物脱氮(硝化—反硝化);生物脱磷(生物富集—化学沉淀)。
(3)化学性单元化学沉淀(碳酸盐沉淀、硫化物沉淀、氢氧化物沉淀);酸碱中和;化学氧化还原;消毒(氯化、臭氧氧化)。
(4)物理化学性单元吸附(活性碳);离子交换;萃取;膜分离(超滤、反渗透、电渗析)。
(5)光电化学性单元电气浮;电氧化还原;电催化;光氧化;光解。
(6)几个中水回用处理的流程:1)混凝——接触氧化——过滤(膜、砂)——消毒——出水。
2)接触氧化——过滤(膜、砂)——吸附——消毒——出水。
3)接触氧化——过滤(膜、砂)——生物活性炭——消毒——出水。
4)循环接触氧化——(内压/外压)超滤——消毒——出水。
1.4污水出路(1)排放入水体:传统出路,但是由于工业发展,污染物的自然降解效率降低甚至自然条件下某些污染物不会降解。
所以该种方法越来越不符合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发展。
(2)污水回用:城市污水也是一种淡水资源。
城市污水回用领域包括:城市生活用水和市政用水(供水、绿地灌溉、市政建筑用水、城市景观);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用水;工业用水(工艺生产、冷却、锅炉补充水、其他);地下水回用……1.5污水排放标准1.浓度标准2.总量控制标准3.国家排放标准4.行业排放标准5.地方排放标准第1章水污染控制工程绪论1.1水循环及水质水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有机体不可缺少的组分。
通过对水环境的研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加强和加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地球上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时刻循环中的。
(1)水的自然循环: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进行的无休止的运行称为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
水可经过下列途径进入大气层中:①蒸发(evaporation),②蒸腾(transpiration)当潮湿的水汽上升时,会逐渐冷却。
当水分最终累积到足够量并冷却到相当程度时.便会凝结在微小的颗粒上。
这些水珠或雪花的质量增加到足够大时便会降落,称为降水(precipitation)。
当降水到达地表后,一部分流经地表进入河流(称为地表径流或径流,surface runoff,一部分渗到地表下形成地下水。
(2)水的社会循环:生活用水、工业(农业)用水、集团设施(学校、医院、商场、宾馆、车站、饭店等等)用水。
(3)水质:(a)物理特征(Physical Characteristics)总固体(Total solids)TS总挥发性固体(Total volatile solids)TVS总固定性固体(Total fixed solids)TFS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浊度(Turbidity)浊度单位(TU)或散射浊度单位(Nephlomeric turbidity unit NTU)透明度/吸光度(Transmittance)温度(Temperature)电导率(Conductivity)色度(Color)溴与味(Taste and Odor)(b)化学特征(Chemical Characteristics)无机化学特征:氨NH4+有机氮Org N 总凯氏氮Total Kjeldahl Nitrogen (Org N+NH 4+)硝酸根和亚硝酸根总氮磷Phosphorus[总磷、有机磷、无机磷]pH 碱度Alkalinity ΣHCO 3-+CO 3-2+OH -H+氯离子Chloride Cl-硫酸根Sulfate SO 42-金属类As,Cd,Ca,Cr,Co,Cu,Pb,Mg,Hg,Na ……特别无机元素及化合物,Specific Inorganic elements and compounds 有机化学特征:BOD 5:Five-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TOC: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特定成分或组分:Specific organic compounds and classes (c )生物学特征大肠菌微生物Coliform organisms 特种微生物Specific microorganisms[Bacteria,protozoa,helminths,viruses]毒性Toxicity Tua(Toxic unit acute)Toxicity Tuc(Toxic unit chronic)(d )放射性: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开采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天然产生.使得建立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中的限制浓度标准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