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合集下载

专题六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专题六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DQE=2∠ODQ.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F,得△BEF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F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 ,
【解析】(1)由题意得:ቐ

= ,


= ,
解得ቊ
=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5x+4①;
(2)对于y=x2-5x+4,令y=x2-5x+4=0,解得x=1或4,令x=0,则y=4,
= − +
= −
得:ቐ
,解得ቐ = ,
=
= + +
=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
(2)∵正方形OBDC,∴∠OBC=∠DBC,BD=OB,
∵BF=BF,∴△BOF≌△BDF,∴∠BOF=∠BDF;
(3)存在.∵抛物线交正方形OBDC的边BD于点E,
设AB的中点为J,连接PJ,则J(-2,-2),

∴PJ= AB=2

,∴12+(n+2)2=(2 )2,解得n= -2或n=- -2,
∴P3(-1, -2),P4(-1,- -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3)或(-1,-5)或(-1, -2)或(-1,- -2).
在Rt△BOM中,BM=tan 30°·OB= ,∴ME=BE-BM=2- ,
综上所述,ME的值为:3 -2或2- .
考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解答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方法:
(1)假设其存在,画出相应的图形.
(2)分情况讨论:当所给条件不能确定直角顶点时,应分情况讨论.分别令三角形三个

如何解答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几何图形证明题

如何解答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几何图形证明题

数学篇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几何图形证明题通常较为复杂,需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才能顺利解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二次函数和平面几何图形知识的能力.下面结合几个例题,探讨一下如何求解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几何图形证明题.一、证明直线平行在解答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几何图形证明题时,经常会遇到证明两条线段或直线平行的题目,要先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来确定直线上点的坐标,以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然后结合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则两条直线平行,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例1如图1所示,点P 是双曲线y =k 1x上的一动点(x <0,k 1<0),过点P 作y 轴和x轴的垂线,分别交y 轴和x 轴于B 、A 两点,且和双曲线y =k 2x交于F 、E 两点(0<k 1<k 2).(1)图1中的四边形FOEP 的面积S 1为?(用k 1、k 2表达)(2)图2中,设P 点坐标为(-4,3),求证EF 和AB 平行.图1图2解:(1)略;(2)由题可得E (-4,-k 24),F (k 23,3),∴PA =3,PE =3+k 24,PB =4,PF =4+k 23,∴PA PE =33+k 24=1212+k 2,PB PF =44+k 23=1212+k 2,∴PA PE =PB PF ,又∵∠BPA =∠FPE ,∴△BPA ∽△FPE ,∴∠BAP =∠FEP ,∴EF ∥AB .二、证明三角形全等解答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大多需要先设出未知数,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点的坐标、角的度数等,并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建立这些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式,求得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内角的大小;再利用勾股定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题.例2如图3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CBAO 的边长为2,O 为坐标原点,A 点落在x 轴的正半轴上,C 点落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一条抛物线以D 点为顶点并且经过A 点,其中D 点为OC 的中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正方形CBAO 的对角线BO 和抛物线相交于E 点,并且FG 经过E 点且和x 轴垂直,并且交x 轴于F 点,交BC 于G 点.请证明EG 和OB 的长度关系;(3)点H 为抛物线上在正方形CBAO 中的任意一点,线段I J 过点H 和x 轴垂直,并且交x 轴于点I ,交BC 于点J ,点K 在y 轴的正半轴上,并且OH =OK ,求证△IHO ≌△CKJ.图3学思导引如何解答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几何图形证明题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杨扬30数学篇解:(1)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ax 2+b ,把D 点的坐标(0,1)以及A 点的坐标(2,0)代入解析式,便可得出a =-14,b =1.∴抛物线解析式为y =-14x 2+1(2)首先设E 点的坐标为(m ,m )(0<m <2),因为E 点在正方形CBAO 的对角线BO 上,同时也在抛物线上,由此可得m =-14m 2+1.∴m 1=22-2,m 2=-22-2(舍去).∴EO =2m =4-22,∴EG =GF -EF =2-m =2-22+2=4-22.∴OE =EG .(3)设点H 的坐标为(p ,q )(0<p <2,0<q <1).∵点H 在抛物线y =-14x 2+1上,∴p 2=4-4q ,∵OH 2=OI 2+HI 2=p 2+q 2=4-4q +q 2=(2-q )2,∴OH =2-q ,OK =OH =2-q ,∴CK =2-(2-q )=q =IH ,∵CJ =OI ,∠HIO =∠JCK =90°,∴△IHO ≌△CKJ .三、证明特殊四边形解答与二次函数有关的特殊四边形证明题,需先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四边形各个点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四边形的边长,并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各个点的位置;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四边形的对边是否平行,若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则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该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邻边互相垂直,且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该四边形为正方形;若该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该四边形为菱形.例3如图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是函数y =14x 2在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A点坐标是(0,1),直线l 交y 轴于点B(0,-1)且和x 轴平行,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C ,交直线l 于点Q ,连接QA 交x 轴于点H ,直线PH 交y 轴于R .(1)求证点H 是AQ 的中点;(2)求证四边形RQPA 是平行四边形;(3)证明平行四边形RQPA 是菱形.图4解:(1)已知A (0,1),B (0,-1),∴OA =OB ,又∵BQ 和x 轴平行,∴HQ =HA ,由此可得H 是AQ 的中点.(2)根据(1)可知AH =QH ,∠RHA =∠QHP ,∵PQ ∥AR ,∴∠HAR =∠HQP ,∴△HAR ≌△HQP ,∴AR =PQ ,∴四边形RQPA 是平行四边形.(3)设P 的坐标为(m ,14m 2),∵PQ 和y 轴平行,可得Q (m ,-1),PQ =1+14m 2,过P 作PG 垂直于y 轴,垂足为G ,在Rt△GPA 中,AP =AG 2+PG 2===14m 2+1=PQ .RQPA 是菱形.总之,解答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几何图形证明题,需能够将所学的函数知识、平面几何知识等融会贯通起来,通过数形结合,将问题转化为几何图形的长度、角度问题,以及直线和图形的位置关系问题.学思导引31。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小专题8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小综合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小专题8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小综合

解:在 y=-x2-2x+3 中,令 y=0,得 -x2-2x+3=0, 解得 x=1 或 x=-3, ∴A(-3,0),B(1,0). 在 y=-x2-2x+3 中,当 x=0 时,y=3, ∴C(0,3).
①当 AC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PQ∥AC,且 PQ=AC,
如图 1,过点 P 作对称轴的垂线,垂足为 G,设 AC 交对称轴于
入,得 - n=3k3+,n=0,解得kn==13,.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x+3. 设 P(t,-t2-2t+3)(-3<t<0),则 K(t,t+3), ∴PK=-t2-2t+3-(t+3)=-t2-3t. ∴S△PBC=S△PBK+S△PCK=12PK·(t+3)+12PK·(0-t)=32PK=32(-t2
-3t).
∵S△ABC=12AB·OC=12×4×3=6, ∴S 四边形 PBAC=S△PBC+S△ABC=32(-t2-3t)+6=-32(t+32)2+785. ∵-32<0, ∴当 t=-32时,四边形 PBAC 的面积最
大,此时点 P 的坐标为(-32,145).
类型 2 线段和、周长最值问题 3.(2021·通辽节选)如图,抛物线 y=-x2+2x+3 与 x 轴交于 A, 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动点 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以 P,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周长最小时,求点 P 的坐标及△PBC 的周长. 解:在 y=-x2+2x+3 中,令 y=0,得-x2+2x+3=0, 解得 x=-1 或 x=3, ∴A(3,0),B(-1,0). 在 y=-x2+2x+3 中,令 x=0,得 y=3, ∴C(0,3).
②当 AC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
如图 2,设 AC 的中点为 M, ∵A(-3,0),C(0,3),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压轴题(原卷版)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压轴题(原卷版)

22.4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压轴题1.(2021·江苏中考真题)如图,点,A B 在函数214y x =的图像上.已知,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2、4,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OA OB . (1)求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 (2)求AOB ∆的面积; (3)若函数214y x =的图像上存在点P ,使得PAB ∆的面积等于AOB ∆的面积的一半,则这样的点P 共有___________个.2.(2021·湖北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交x 轴于(1,0)A -,(3,0)B 两点,交y 轴于点(0,3)C -,点Q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QO QA +的最小值;(3)过点Q 作//PQ AC 交抛物线的第四象限部分于点P ,连接P A ,PB ,记PAQ △与PBQ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设12S S S =+,求点P 坐标,使得S 最大,并求此最大值.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 (﹣3,0)和点C (0,3). (1)求此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顶点D 的坐标;(2)若过顶点D 的直线将△ACD 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并与x 轴交于点Q ,则点Q 的坐标为 . 注: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顶点坐标(24,24b ac b a a)4.(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一次函数333y x =-图象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二次函数233y x bx c =++图象过A 、B 两点.(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C ,点P 是对称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B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21·河北九年级二模)如图,抛物线21:42G y x kx =-++(k 为常数)与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和B ,直线:6L y =,L 交y 轴于点C ,交G 于点M ,N (M 在N 的左侧).(1)当1k =时,△直接写出抛物线G 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求AB 的长;△当05x ≤≤时,求2142y x k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2)是否存在k ,使1CM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当12x k ≥时,抛物线G 的最高点到L 的距离为1,请直接写出此时k 的值.6.(2020·江西赣州市·九年级期末)我们知道,二次函数y =a (x ﹣h )2+k (a ≠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现定义一种变换,先作这条抛物线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y ′,再将抛物线y ′向上平移m (m >0)个单位,得到新的抛物线y m ,我们称y m 叫做二次函数y =a (x ﹣h )2+k (a ≠0)的m 阶变换.(1)已知:二次函数y =2(x +2)2+1,它的顶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这个抛物线的2阶变换的表达式为 .(2)若二次函数M 的6阶变换的关系式为y 6=(x ﹣1)2+5. △二次函数M 的函数表达式为 .△若二次函数M 的顶点为点A ,与x 轴相交的两个交点中左侧交点为点B ,动点P 在抛物线y 6上,作PD △直线AB ,请求出PD 最小时P 点的坐标.7.(2021·湖南娄底市·九年级期末)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2x+3经过点C,与x轴交于点D.(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1)中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t(0<t<3),求△PCD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8.(2021·广西九年级期中)如图1,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点A(﹣3,0)和B(1,0),交y轴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若点E在抛物线上且S△BOC=14S△AOE,求点E的坐标;(3)如图2,设点F是线段AC上的一动点,作DF△x轴,交抛物线于点D,求线段DF的最大值.9.(2021·吉林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70,4A ⎛⎫- ⎪⎝⎭,点11,4B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22x -≤≤时,求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点P 为此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其横坐标为m ,过点P 作//PQ x 轴,点Q 的横坐标为21m -+.已知点P 与点Q 不重合,且线段PQ 的长度随m 的增大而减小. △求m 的取值范围;△当7PQ ≤时,直接写出线段PQ 与二次函数2123y x bx c x ⎛⎫=++-≤< ⎪⎝⎭的图象交点个数及对应的m 的取值范围.10.(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抛物线24y ax bx =++经过(1,0)A -,(4,0)B 两点,交y 轴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 ,求直线BC 的解析式;(3)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AP PC +的值最小,求点P 的坐标,并求出此时AP PC +的最小值;(4)点M 为x 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以A 、C 、M 、N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2021·广西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抛物线y =a (x ﹣3)(x +6)过点A (﹣1,5)和点B (﹣5,m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求a ,m 的值和点C 的坐标;(2)若点P 是x 轴上的点,连接PB ,P A ,当25PB PA =时,求点P 的坐标;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A ,B 两点到直线MC 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M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3,0、()1,0B 两点,对称轴l 与x轴交于点F ,直线m //AC ,过点E 作EH △m ,垂足为H ,连接AE 、EC 、CH 、AH .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当四边形AHCE 面积最大时,求点E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连接EF ,点P 在x 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F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2021·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其他模拟)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0y x bx c c =-++>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OB =OC =3,顶点为M .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 为线段BM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Q ,垂足为点Q ,若OQ =m ,四边形ACPQ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m 的取值范围;(3)探索:线段BM 上是否存在点P ,使PMC 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2021·上海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2(0)y ax c a =+≠过点(3,0),(1,4)P Q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A 在直线PQ 上且在第一象限内,过A 作AB x ⊥轴于B ,以AB 为斜边在其左侧作等腰直角ABC . △若A 与Q 重合,求C 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 △若C 落在抛物线上,求C 的坐标.15.(2021·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抛物线y =14x 2+bx +c 与y 轴交于点B (0,1),顶点为A .点F (2,1)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C (0,3)是y 轴上一点.点P 在抛物线上运动,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连接PF 和C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总有PF =PM +1;(3)若将“使△PCF 面积为2”的点P 记作“巧点”,则存在多个“巧点”,请求出所有“巧点”的坐标.是否存在使△PCF 的周长最小的“巧点”,若有,请直接写出“巧点”的坐标;若无,请说明理由.16.(2021·苏州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已知抛物线213y x bx c =++(b ,c 是常数,且0c <)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1)b =________,点B 的横坐标为________(上述结果均用含c 的代数式表示);(2)连接BC ,过点A 作直线//AE BC ,与抛物线213y x bx c =++交于点E .点D 是x 轴上一点,其坐标为(2,0),当C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17.(2020·湖北十堰市·九年级期末)如图,已知抛物线y =21322x -x ﹣n (n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点在B 点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 (1)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n 的值;(2)在(1)的条件下,点D 在抛物线上,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以BC 为边,以点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 ,E 的坐标.18.(2019·内蒙古九年级二模)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0a ≠与y 轴交于点()0,4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其中点A 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1x =与抛物线交于点D ,与直线BC 交于点E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 是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 使四边形ABFC 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平行于DE 的一条动直线l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P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 ,若以D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19.(2021·四川九年级期末)如图,抛物线经过A (﹣1,0),B (0,﹣4),D (3,﹣4)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AD 交y 轴于点G ,M 是线段GD 上动点,MN //x 轴与抛物线CD 段交于点N .MF △x 轴于F ,NH △x 轴于H ,当四边形MFHN 是正方形时,求点M 的坐标.(3)探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S △PBC =2S △DBC ?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20.(2021·江苏九年级二模)定义:如果二次函数2111y a x b x c =++(10a ≠,1a ,1b ,1c 是常数)与2222y a x b x c =++(20a ≠,2a ,2b ,2c 是常数)满足120a a +=,12b b =,120c c +=,则这两个函数互为“N ”函数.(1)写出21y x x =-+-的“N ”函数的表达式;(2)若题(1)中的两个“N ”函数与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图像只有两个交点,求k 的值;(3)如图,二次函数y 1与y 2互为“N ”函数,A 、B 分别是“N ”函数y 1与y 2图象的顶点,C 是“N ”函数2y 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连接AB 、AC 、BC ,若点(2,1)A -且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C 的坐标.21.(2021·重庆九年级期中)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若点P 为线段BC 上的一点(不与B 、C 重合),PM △y 轴,且PM 交抛物线于点M ,交x 轴于点N ,当线段PM 的长度最大时,求点M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当线段PM 的长度最大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Q ,使得△CNQ 为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22.(2021·湖北九年级一模)已知抛物线223y x mx m =--与直线1:l y kx b =+有一个交点P .(1)若点P 的坐标为12,2⎛⎫ ⎪⎝⎭,求m 的值,并写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若1k =,点P 在y 轴上,直线1l 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是Q ,当32PQ =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平行于直线1l 且经过原点的直线2l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PAB △的面积33PAB S =△,若对于任意x 的取值,满足223x mx m kx b --≥+恒成立,求b 的值.23.(2021·广西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0,3),顶点为C.平移此抛物线,得到一条新的抛物线,且新抛物线上的点D(3,﹣1)为原抛物线上点A 的对应点,新抛物线顶点为E,它与y轴交于点G,连接CG,EG,CE.(1)求原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在原抛物线或新抛物线上找一点F,使以点C,E,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点F 的坐标;(3)若点K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点B的上方,过点K作CE的平行线,分别交两条抛物线于点M,N,且点M,N分别在y轴的两侧,当MN=CE时,请直接写出点K的坐标.24.(2021·辽宁阜新市教育服务中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y ax bx=+-交x轴于点(1,0)A-,(3,0)B,过点B的直线223y x=-交抛物线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点B,C重合),求PBC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M在抛物线上,将线段OM绕点O旋转90°,得到线段ON,是否存在点M,使点N恰好落在直线BC上?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2021·广西中考真题)已知O为坐标原点,直线l:y=﹣1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点B(4,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点E,连接EC交x轴于点D.(1)求证:AD=CD;(2)求经过B、C、D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当x>0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S△PBC=53S△OAE?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训练题精选(含19题)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训练题精选(含19题)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训练题精选(含19题)1.如图1,抛物线y=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4,0),B(3,0)两点,动点D 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C方向运动,以AD为边作矩形ADEF(点E在x轴上),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抛物线y=ax2+bx﹣3的表达式;(2)过点D作DN⊥x轴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当t=时,求点M的坐标;(3)如图2,动点P同时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A方向运动,以BP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PQ(∠BPQ=90°),EF与PQ交于点G.给出如下定义: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且AB≠BC,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当矩形ADEF和等腰三角形BPQ重叠的四边形是“筝形”时,求“筝形”的面积.2.如图①,直线l:y=mx+n(m<0,n>0)与x,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AOB 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过点A,B,D的抛物线P叫做l的关联抛物线,而l叫做P的关联直线.(1)若l:y=﹣2x+2,则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若P:y=﹣x2﹣3x+4,则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2)求P的对称轴(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②,若l:y=﹣2x+4,P的对称轴与CD相交于点E,点F在l上,点Q在P 的对称轴上.当以点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4)如图③,若l:y=mx﹣4m,G为AB中点,H为CD中点,连接GH,M为GH中点,连接OM.若OM=,直接写出l,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3.如图1,抛物线C1:y=ax2+bx+c经过A(﹣1,0),B(5,0),C(0,)三点,直线DF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连接线段AC,∠CAB的平分线AE交抛物线C1于点E.(1)求抛物线C1的表达式;(2)如图1,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将原抛物线沿对称轴向下平移经过点C′得到抛物线C2,在射线AE上取点Q,连接CQ,将射线QC绕点Q逆时针旋转120°交抛物线C2于点P,当△CA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横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C1沿一定方向平移,使顶点D′落在射线AE上,平移后的抛物线C3与线段CB相交于点M、N,线段CB与DF相交于点Q,当点Q恰好为线段MN 的中点时,求抛物线C3的顶点坐标.4.如图抛物线y=﹣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C,D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连接BD交y轴于点E,抛物线对称轴交x轴于点F.(1)点P为线段BD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D,PE.点M是y轴上一点,过点M 作MN⊥y轴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N.当△PDE面积最大时,求PM+MN+NF的最小值;(2)如图2,在(1)中PM+MN+NF取得最小值时,将△PME绕点P顺时针旋转120°后得到△PM′E′,点G是MN的中点,连接M′G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H,过点H作直线l∥PM,点R是直线l上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S,使以点M′,点G,点R,点S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S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与y轴交于C(0,3),抛物线顶点为D点.(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对称轴右侧,若△ADP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P A交对称轴于点E,如图2,过E点的任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直线MD交直线y=﹣3于点F,连接NF,求证:NF∥y轴.6.如图,抛物线y=ax2﹣2x+c与x轴相交于A(﹣1,0),B(3,0)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位于x轴的上方,将△ABC沿直线AC翻折得到△AB'C,点B'恰好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点G为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求当△AB'G 面积最大时点G的横坐标;(3)点P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右侧的一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一点Q使得△BPQ为等边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直线AP的函数表达式.7.已知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点A(﹣1,0),B(5,0),交y轴于点C(0,5),点D是该抛物线上一点,且点D的横坐标为4,连BD,点P是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过P作PQ⊥AB交射线AD于点Q,以PQ为一边在PQ的右侧作正方形PQMN,设点P的坐标为(t,0).(1)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Q在线段AD上时,延长PQ与抛物线交于点G,求t为何值时,线段QG最长;(3)在AB上是否存在点P,使△OC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设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8.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线段AB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1,0),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现将线段BA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BD,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D.(1)如图1,若该抛物线经过原点O,且a=﹣1.①求点D的坐标及该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连接CD,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OB与∠BCD互余?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2,若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E(﹣1,1),点Q在抛物线上,且满足∠QOB与∠BCD互余,若符合条件的Q点的个数是4个,请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9.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的抛物线交y轴于C点,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1)中的抛物线上的第二象限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及△PBC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0.已知抛物线y=ax2+bx(a≠0)的顶点在直线上,且过点A(4,0).(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是否在抛物线上存在一点B,使四边形OP AB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C(1,﹣3),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确定一点D,使|AD﹣CD|的值最大,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11.已知抛物线过点(8,0),(1)求m的值;(2)如图a,在抛物线内作矩形ABCD,使点C、D落在抛物线上,点A、B落在x轴上,设矩形ABCD的周长为L,求L的最大值;(3)如图b,抛物线的顶点为E,对称轴与直线y=﹣x+1交于点F.将直线EF向右平移n个单位后(n>0),交直线y=﹣x+1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若以E、F、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n的值.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点A(﹣1,0)、B(3,0),顶点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2)点E是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BEC的面积为S,求出S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抛物线y=ax2+bx﹣3(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3,0),C(1,0),与y轴交于点A.(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坐标;(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不与点A,B,C重合),使得直线DA将四边形DBAC 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点P,Q,A,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D⊥AC,垂足为D,当线段PD 的长度最大时,点Q从点P出发,先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y轴上的点M处,再沿M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C停止,当点Q在整个运动中所用时间t最少时,求点M的坐标;(3)如图2,将△BOC沿直线BC平移,平移后B,O,C三点的对应点分别是B′,O′,C′,点S是坐标平面内一点,若以A,C,O′,S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S的坐标.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过A,B,C三点,点A的坐标是(3,0),点C的坐标是(0,﹣3),动点P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动点P在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过动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D,交x轴于点E,垂足为E,求线段PD的长,当线段PD最长时,求出点P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P,使得△ACP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6.如图,抛物线y=﹣x2+x+4与x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和B.(1)求点A,点B的坐标及AB的长;(2)已知M为AB的中点,∠PMQ在AB的同侧以点M为中心旋转,且∠PMQ=45°,MP交y轴于点C,MQ交x轴于点D,设AD的长为m(m>0),BC的长为n.①求n随m变化的函数解析式;②若点E(﹣k﹣1,﹣k2+1)在抛物线y=﹣x2+x+4上,且点E不在坐标轴上,当m,n为何值时,∠PMQ的边过点E?17.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O(0,0),A(﹣1,﹣),B(﹣3,)三个点.(1)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4,p),Q(t,q)为该抛物线上的两点,且q<p.求t的取值范围.(3)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C(不与点A,点B重合),使点A,点B到直线OC的距离之和最大?若存在,求∠BOC的度数,并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c(其中a、c为常数,且a<0)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此抛物线顶点C到x轴的距离为4.(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CAB的正切值;(3)如果点P是x轴上的一点,且∠ABP=∠CAO,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A、B两个顶点在x轴上,顶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已知OA:OB=1:5,OB=OC,△ABC的面积S△ABC=15,抛物线y=ax2+bx+c (a≠0)经过A、B、C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2,﹣3)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在线段OC上有一动点M,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O向C运动,(不与点O,C重合),过点M作MH∥BC,交X轴于点H,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秒,试把△PMH的面积S表示成t的函数,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3)设点E是抛物线上异于点A,B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F.以EF为直径画⊙Q,则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与x轴相切的⊙Q?若存在,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11页(共11页)。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解题技巧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解题技巧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解题技巧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根据y=mx+b,把一元二次方程mx+b=0化为ax+by+c=0的系数a=b,然后通过解方程得出y=mx+b的值,由于不知道b、 a的具体值,可以通过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分析来得到它们的大致范围。

例如,已知点( 1, 1),( 3, -3),直线( x, -3),( 4, 2);在(-3, 4)、(-1, 1)处画出一个坐标平面内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5, 2)处画出一个关于坐标轴对称的抛物线,使其解析式为y=x+b。

求这些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1。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mx+b。

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密切联系,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二次函数的基础。

设一元二次方程为x+b=0,则根据对称性可得,函数解析式为x+b=mx+c。

2。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by+c。

分析: a、 b、 c都是实数,且a>0,b>0。

设函数解析式为x+b=ax+by+c,代入上式可得, y=x+b/c=mx+c/c。

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a、 b、 c的值。

3。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by+c。

分析:根据对称性,可得y=bx+c, a、 b、c均为实数,且a>0, b>0。

设函数解析式为x+b=bx+c,代入上式可得, y=x+b/c=mx+c/c。

4。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by+c。

分析:解方程得y=mx+c,由对称性,得x+c=y+b,代入上式,可得, y=x+b/c。

二、用几何图形解题。

二、用几何图形解题,最好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图像,再列式解答。

因为几何图形看似复杂,但并不难,常见的如圆的周长、扇形面积、矩形的面积等等。

以下是应用这两种方法解二次函数综合题的例子,供同学们参考: 1。

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画出抛物线y=mx+b。

分析:首先将点( 1, 1),( 3, -3),直线( x, -3),( 4, 2) ;在(-3, 4)、(-1, 1)处画出一个坐标平面内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再设函数解析式为x+b=mx+c,代入上式得y=mx+c/c。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十一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十一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求得 P1C 和 P2A 的解析式是解答问题(2) 的关键,求得点 P 的纵坐标是解答问题(3)的关键.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对应训练] 1.(2016·遵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A(-8,3),B(-
4,• 0单),•击C第(此-二4处级,3编),辑∠A母BC版=文α°本.抛样物式线 y=12x2+bx+c 经过点 C,且对称轴为 x=-45,并与
证:PH=GH.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12×(-4)2-4b+c=3,
解:(1)根• 第据•三题第级意四• 得级第:五级-2×b 12=-45,
解得
b=45, c=-95,∴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Hale Waihona Puke =12x2+45x-95,点 G(0,-9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标为(-2,5).综• 第上五所级述,P 的坐标是(1,-4)或(-2,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如图 2 所示:连接 OD.由题意可知,四边形 OFDE 是矩形,则 OD=EF.根据垂线
段最短,可得当 OD⊥AC 时,OD 最短,即 EF 最短.由(1)可知,在 Rt△AOC 中,∵OC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三击个此步处骤 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解第二二次级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第一,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翻
译并转化• 为第显三性级条件;第二,要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逐个击破;第三,要善于 联想和转化,• 将第四以级上得到的显性条件进行恰当的组合,进一步得到新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

专题11 二次函数与图形几何综合(6大考点)(学生版)

专题11 二次函数与图形几何综合(6大考点)(学生版)

第三部分函数专题11二次函数与图形几何综合(6大考点)核心考点核心考点一线段问题核心考点二面积问题核心考点三角度问题核心考点四特殊三角形判定问题核心考点五特殊四边形判定问题核心考点六相似三角形判定问题新题速递核心考点一线段问题(2020·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4,2.若抛物线23()2y x h k=--+(h、k为常数)与线段AB交于C、D两点,且12CD AB=,则k的值为_________.(2020·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A(h,-1),与y轴交于点B1(0,)2-,点F(2,1)为其对称轴上的一个定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已知直线l是过点C(0,-3)且垂直于y轴的定直线,若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P(m,n)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PF=d;(3)已知坐标平面内的点D(4,3),请在抛物线上找一点Q,使△DFQ的周长最小,并求此时 DFQ周长的最小值及点Q的坐标.1.确定线段长关系式(根据已知线段关系求点坐标):①先在图中找出对应线段,弄清已知点和未知点;②再联系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设出未知点的坐标,使其只含一个未知数;③继而表示出线段的长度(如果该线段与坐标轴平行的话,则利用横纵坐标相加减确定;如果与坐标轴不平行的话,先转化为有边在与坐标轴平行的三角形中,再利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或相似确定).2.线段数量关系问题:根据前面所得的线段长的关系式,结合题干列出满足线段数量关系的方程,解方程求解即可(注意排除不符合题意的数值).3.线段最值问题:求两条线段和差、三角形周长、四边形周长等一类最值问题,首先联想到“对称性质”,最常见的有以下模型:(1)定直线与两定点①同侧和最小值问题②同侧差最小值问题③同侧差最大值问题④异侧差最大值问题(2)角与定点①一定点与两条直线上两动点问题②两定点与两条直线上两动点问题【变式1】(2020·贵州遵义·统考二模)如图,二次函数图象经过()20A ,,()00O ,且有最小值1-,若A 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B 点,过B 作y 轴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C ,在Rt ABC △的斜边AC 上有一动点D ,过D 作DE BC ⊥于E ,DF AB ⊥于F ,则EF 的最小值为()ABC.D.【变式2】(2021·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C 1:y =a 1x 2(a 1≠0)与抛物线C 2:y =a 2x 2+bx (a 2≠0)的交点P 在第三象限,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与物线C 1,C 2分别交于点M ,N .若PM PN =2n ,则12a a 的值是()A .2n B .n ﹣1C .n D .11n -【变式3】(2022·山东聊城·统考二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2y x =-平移得到抛物线C ,如图所示,且抛物线C 经过点()1,0A -和()0,3B ,点P 是抛物线C 上第一象限内一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Q ,则OQ PQ +的最大值为______.【变式4】(2021·陕西西安·交大附中分校校考模拟预测)如图,矩形ABCD 中,AB =2,BC =4,AE 为∠BAD 的角平分线,F 为AE 上一动点,M 为DF 的中点,连接BM ,则BM 的最小值是_____.核心考点二面积问题(2021·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2286y x x =-+的图象交x 轴于,A B 两点.若其图象上有且只有123,,P P P 三点满足123ABPABP ABP S S S m === ,则m 的值是()A .1B .32C .2D .4(2021·浙江·统考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的交点为()1,0A 和()3,0B ,点()111,P x y ,()222,P x y 是抛物线上不同于,A B 的两个点,记1P AB △的面积为12,S P AB 的面积为2S .有下列结论:①当122x x >+时,12S S >;②当122x x <-时,12S S <;③当12221x x ->->时,12S S >;④当12221x x ->+>时,12S S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1B .2C .3D .4中考数学,最后的三道压轴题,一般都会有一题考察二次函数动点。

二次函数应用几何图形的最大面积问题课件

二次函数应用几何图形的最大面积问题课件

对未来学习的思考和展望
深入学习二次函数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掌握更多解 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拓展学习领域,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学科知识,如线 性代数、微积分等,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供支持。
关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点,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THANKS
的最大面积。
03
几何图形面积的最大值问 题
几何图形面积最大值的求解方法
03
代数法
几何法
参数法
通过代数运算和不等式性质,求出几何图 形面积的最大值。
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通过作图和 观察,求出面积最大值。
引入参数表示几何图形,通过参数的变化 和约束条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面积最大值在二次函数中的应用
二次函数应用几何图形的最 大面积问题课件
目录
•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 几何图形面积的最大值问题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总结与思考
01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关 系
二次函数图像的几何意义
01
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其 顶点是函数的极值点。
02
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x=h ,顶点的纵坐标是k。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面积最大值问题 紧密相关,通过合理设定函数参数, 可以找到几何图形面积的最大值。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 种因素,如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 位置等,以及二次函数的参数和约束 条件。
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和顶点位置对几何 图形面积的影响是关键,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函数表达式,以获得最佳 效果。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矩形面积最大化
在给定长和宽的条件下,利用二次函数求矩形的最大面积。通过设定 长和宽为二次函数的形式,并利用求导数的方法找到面积的最大值。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学生版)--初中数学专题训练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学生版)--初中数学专题训练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 二次函数与图像面积的数量关系及最值问题【题型二】 二次函数与角度数量关系问题【题型三】 二次函数与线段长度数量关系及线段长度最值问题【题型四】 二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问题【题型五】 二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六】 二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题型七】 二次函数与代数或几何综合问题二、最新模考题组练1.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二次函数与图像面积的数量关系及最值问题1【典例分析】1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两点,点C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B1,0的交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S△POC=2S△BOC,求点P的坐标.2【提分秘籍】对于图形的运动产生的相等关系问题,解答时应认真审题,仔细研究图形,分析动点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解题过程的一般步骤是:①弄清其取值范围,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②确定其存在的情况有几种,然后分别求解,在求解计算中一般由函数关系式设出图形的动点坐标并结合图形作辅助线,画出所求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过动点作有关三角形的高或平行于y轴、x轴的辅助线,利用面积公式或三角形相似求出有关线段长度或面积的代数式,列方程求解,再根据实际问题确定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从而证得面积等量关系的存在性.④对于面积的最值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变量,建立面积关于自变量的函数,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用二次函数或一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3【变式演练】1如图,抛物线y=ax2+3x+c(a≠0)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8),点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CP,PB,直线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求△BCP的面积最大值.2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两点.,B3,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观察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y>0?(3)设(1)题中的抛物线交y轴于C点,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抛物线y=ax2+bx+4(a≠0)与x轴交于A(-2,0),B(6,0)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x轴交于点M.(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求△PAC周长的最小值.题型二:二次函数与角度数量关系问题1【典例分析】1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1,0)和B(3,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若点M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作MN平行于y轴,交直线BC于点N,当线段MN的长最大时,请求出点M的坐标;(3)如图2,若P为抛物线的顶点,动点Q在抛物线上,当∠QCO=∠PBC时,请求出点Q的坐标.2【提分秘籍】探究两个角相等的方法:①可转换为满足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的点,一般是通过此动点作已知两点连线的中垂线,再通过三角形相似以及中垂线的性质求出中垂线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最后通过直线解析式和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方程组求得动点的坐标;②通过构造两个三角形相似,再通过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建立等式关系,再通过直线解析式和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方程组求得动点的坐标.3【变式演练】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c过点A-2,0,B4,0,x轴上有一动点P t,0,过点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BC及抛物线分别交于点D,E.连接C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线段OB上运动时(不与点O,B重合)当△CDE∽△BDP时,求t的值.(3)当点P在x轴上自由运动时,是否存在点P,使∠DCE=∠DEC?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ax2+bx+5(a≠0)与y轴相交于点C,且经过A(1,0),B(5,0)两点,连接A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P为x轴下方抛物线上一点,M为对称轴上一点,N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点,若∠MNP=∠OCA,求点P的坐标.题型三:二次函数与线段长度数量关系及线段长度最值问题1【典例分析】1如图,已知经过A1,0两点的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C.,B4,0(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若线段BC上有一动点M(不与B、C重合),过点M作MN⊥x轴交抛物线于点N.求当线段MN的长度最大时点M的坐标;2【提分秘籍】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数量关系的方法:①先设点的坐标,再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度,然后分析表示线段长度的代数式,得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直线y=kx+b上点的坐标为(x,kx+b);抛物线y=ax2+bx+c上点的坐标为(x,ax2+bx+c);双曲线y=k x上的点的坐标为y=x,k x③已知点A(x,y),B(m,n),若AB与x轴平行,则AB=|x-m|;若AB与y轴平行,则AB=|y-n|;若AB既不与x轴平行又不与y轴平行,则AB=(x-m)2+(y-n)2。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题及答案

1.如图,抛物线21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过点A 作AP ∥CB 交抛物线于点P ,求四边形ACBP 的面积;解:〔1〕令0y =,得210x -= 解得1x =± 令0x =,得1y =-∴A (1,0)-B (1,0)C (0,1)-……………………3分〔2〕∵O A =O B =O C =1∴∠BAC =∠AC O=∠BC O=45∵A P ∥CB , ∴∠P AB =45过点P 作P E ⊥x 轴于E ,那么∆A P 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令O E =a ,那么P E =1a +∴P (,1)a a +∵点P 在抛物线21y x =-上 ∴211a a +=- 解得12a =,21a =-〔不合题意,舍去〕∴P E =3……………………………………………………………………………5分∴四边形ACB P 的面积S =12AB •O C +12AB •P E =112123422⨯⨯+⨯⨯=………………………………6分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AC =BC ,OA =1,OC =4,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b ,c 的值;〔2〕点E 是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AB 上一动点(点A 、B 除外),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 ,当线段EF 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EFP 是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假设存在,求出所有点P 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由得:A 〔-1,0〕 B 〔4,5〕…………………1分∵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像经过点A 〔-1,0〕B(4,5)∴101645b c b c -+=⎧⎨++=⎩…………………………………………………2分 解得:b=-2 c=-3…………………………………………………3分〔2〕如26题图:∵直线AB 经过点A 〔-1,0〕 B(4,5)∴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1……………………………………4分∵二次函数223y x x =--∴设点E(t , t+1),那么F 〔t ,223t t --〕………………………5分∴EF= 2(1)(23)t t t +---………………………………………6分=2325()24t --+ ∴当32t =时,EF 的最大值=254 ∴点E 的坐标为〔32,52〕………………………………7分 〔3〕①如26题图:顺次连接点E 、B 、F 、D 得四边形EBFD.可求出点F 的坐标〔32,154-〕,点D 的坐标为〔1,-4〕 S EBFD 四边行 = SBEF + S DEF =12531253(4)(1)242242⨯-+⨯- =758………………………………………………10分 ②如26题备用图:ⅰ)过点E 作a ⊥EF 交抛物线于点P,设点P(m ,223m m --)那么有:25232m m --= 解得:1226m =-,2226m += ∴12265(,)2p -, 22265(,)2p + ⅱ〕过点F 作b ⊥EF 交抛物线于3P ,设3P 〔n ,223n n --〕那么有:215423n n --=- 解得:112n = ,232n =〔与点F 重合,舍去〕 ∴3P 11524(,-) 综上所述:所有点P 的坐标:12265(,)22p -,22265(,)22p +3P 〔11524(,-). 能使△EFP 组成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13分3.如图,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P ,顶点为C 〔1,-2〕. 〔1〕求此函数的关系式;〔2〕作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顺次连接A 、C 、B 、D.假设在抛物线上存在点E ,使直线PE 将四边形ABCD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四边形,求点E 的坐标;〔1〕∵c bx x y ++=2的顶点为C 〔1,-2〕, ∴2)1(2--=x y ,122--=x x y . ……………2分 26题备用图〔2〕设直线PE 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b kx y +=由题意,四边形ACBD 是菱形.故直线PE 必过菱形ACBD 的对称中心M . ………3分由P (0,-1),M 〔1,0〕,得⎩⎨⎧=+-=01b k b .从而1-=x y , …5分 设E (x ,1-x ),代入122--=x x y ,得1212--=-x x x . 解之得01=x ,32=x ,根据题意,得点E (3,2) …………………………………7分.4如图,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顶点坐标为Q ()1,2-,且与y 轴交于点C ()3,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点P 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从点C 沿抛物线向点A 运动〔点P 与A 不重合〕,过点P 作PD ∥y 轴,交AC 于点D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当△ADP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在问题(2)的结论下,假设点E 在x 轴上,点F 在抛物线上,问是否存在以A 、P 、E 、F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假设存在,求点F 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抛物线的顶点为Q 〔2,-1〕∴设()122--=x a y将C 〔0,3〕代入上式,得()12032--=a1=a ∴()122--=x y , 即342+-=x x y …〔3分〕〔2〕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1为直角顶点时,点P 1与点B 重合(如图)令y =0, 得0342=+-x x 解之得11=x , 32=x∵点A 在点B 的右边, ∴B(1,0), A(3,0)∴P 1(1,0) 〔5分〕②解:当点A 为△APD 2的直角顶点是(如图)∵OA=OC, ∠AOC= 90, ∴∠OAD 2=45当∠D 2AP 2= 90时, ∠OAP 2= 45, ∴AO 平分∠D 2AP 2- .又∵P 2D 2∥y 轴, ∴P 2D 2⊥AO, ∴P 2、D 2关于x 轴对称设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为b kx y +=将A(3,0), C(0,3)代入上式得 ⎩⎨⎧=+=bb k 330, ∴⎩⎨⎧=-=31b k ∴3+-=x y ……………〔7分〕 ∵D 2在3+-=x y 上, P 2在342+-=x x y 上,∴设D 2(x ,3+-x ), P 2(x ,342+-x x )∴(3+-x )+(342+-x x )=0 0652=+-x x , ∴21=x , 32=x (舍)∴当x =2时, 342+-=x x y =32422+⨯-=-1 ∴P 2的坐标为P 2(2,-1)(即为抛物线顶点)∴P 点坐标为P 1(1,0), P 2(2,-1) …………………………………………………〔9分〕(3)解: 由题(2)知,当点P 的坐标为P 1(1,0)时,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10分〕当点P 的坐标为P 2(2,-1)(即顶点Q)时,平移直线AP(如图)交x 轴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当AP=FE 时,四边形PAFE 是平行四边形∵P(2,-1), ∴可令F(x ,1)∴1342=+-x x 解之得: 221-=x , 222+=x ∴F 点有两点, 即F 1(22-,1), F 2(22+,1) ……………〔13分〕3. 〔2021,25,10分〕如图,抛物线212y x x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顶点在直线y =-2x 上.(1)求a 的值;(2)求A ,B 两点的坐标; (3)以AC ,CB 为一组邻边作□ABCD ,那么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D ´是否在该抛物线上?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A 0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一、1、线段的和差最值问题例题:已知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一点 △P ,使得 PBC 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 P 的坐标 .2、抛物线与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例 1:已知抛物线 y=-x2+2x+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其中 A 点位于 B 点的左侧,与 y 轴交于 C 点,顶点为 P练习、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 y=ax2+bx+c(a≠0)与 x 轴相交于两点 (x1, ) B (x2,0)(x1<x2)与 y 轴负半轴相交于点 C ,若抛物线顶点 P 的横坐标是 1,A 、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4,且△ABC 的面积为 6。

(1)求点 A 和 B 的坐标 (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求四边形 ACPB 的面积变式(4)在抛物线上(除点 C 外), 是否存在点 N ,使得 △S NAB = S△ABC, 若 存在,求出点 N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5)设 M (a ,b )(其中 0<a<3)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试求四边形 OCMB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 M 的坐标。

练习 2:运动中的面积问题在矩形 ABCD 中,AB=12cm ,BC=6cm ,点 P 沿 AB 边从点 A 出发向 B 以 2cm/秒的速度移动;点 Q 沿 DA 边从点 D 开始向 A 以 1cm/秒的速度移动。

如果 P 、Q 同时 出发,用 t 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 <6)那么: (1)设运动开始后第 t 秒钟 后,五边形 QPBCD 的面积为 Scm2,写出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t 为何值时,S 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求四边形 QAPC 的面积;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

①当线段 PQ = AB 时,求 tan ∠CED 的值;二、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 12012 年扬州市中考第 27 题如图 1,抛物线 y =ax 2+bx +c 经过 A(-1,0)、B(3, 0)、C(0 ,3)三点,直线 l 是抛物线的对称 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 P 是直线 l 上的一个动点,当△P AC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 P 的坐标; (3)在直线 l 上是否存在点 △M ,使 MA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 条件的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 32011 年沈阳市中考第 25 题如图 1,已知抛物线 y =x 2+b x +c 与 x 轴交于 A 、B 两点(点 A 在点 B 左侧),与 y 轴交于 点 C(0,-3),对称轴是直线 x =1,直线 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 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3)点 E 为 y 轴上一动点,CE 的垂直平分线交 CE 于点 F ,交抛物线于 P 、Q 两点, 且点 P 在第三象限.3 4②当以 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3)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以便作答.图 1四、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1、已知三个定点,再找一个定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平面内有三个点满足)例 1.已知抛物线 y = -ax 2 + 2ax + b 与 x 轴的一个交点为 A(-1,0),与 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C .D x N⑴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⑵当点C在以AB为直径的⊙P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⑶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M和⑵中抛物线上的三点A、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已知抛物线y=x2-2x+a(a<0)与y轴相交于点A,顶点为M.直线y=12x-a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B,C两点,并且与直线AM相交于点N.(1)填空:试用含a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点M与N的坐标,则M(,),N(,);(2)如图,将△NAC沿y轴翻折,若点N的对应点N′恰好落在抛物线上,AN′与x轴交于点D,连结CD,求a的值和四边形ADCN的面积;(3)在抛物线y=x2-2x+a(a<0)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P,A,C,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B NCyO N′BP1CyOP2x AM第(2)题AM备用图2、已知两个定点,再找两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①确定两定点连接的线段为一边,则两动点连接的线段应和已知边平行且相等)1.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3ax+c(a>0)与y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A x
B O
C
D 专题: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一、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
1.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
)0(≠a 过点A (-3,0),B (1,0),C (0,3)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抛物线的顶点为P ,求∠PAC 正切值;
(3)若以A 、P 、C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求点M 的坐标.
2.已知一次函数1y x =+的图像和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像
都经过A 、B 两点,且点A 在y 轴上,B 点的纵坐标为5.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此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记作点P ,求△ABP 的面积; (3)已知点C 、D 在射线AB 上,且D 点的横坐标比C 点 的横坐标大2,点E 、F 在这个二次函数图像上,且CE 、 DF 与y 轴平行,当CF ∥ED 时,求C 点坐标.
二、二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
3.如图,直线y =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C ,经过A 、C 两点的抛物线y =ax 2
+bx +c 与x 轴的负半轴上另一交点为B ,且tan ∠CBO=3.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 (2)若点P 是射线BD 上一点,且以点P 、A 、B 为顶点的
三角形与△ABC 相似,求P 点坐标.【2014徐汇区】
1
2345
-1
-1-2
123456
x
y
O 图8
x
y
O
O N
C M
B
A
4.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与x 轴交与点A ,与y 轴交与点B ,抛物线
21
()2
y x m n =-+的顶点D 在直线AB 上,与y 轴的交点为C 。

(1)若点C (非顶点)与点B 重合,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015杨浦区) (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且CD ⊥AB ,求∠CAD 的正切值; (3)在第(2)的条件下,在∠ACD 的内部作射线CP 交抛物线的对称
轴于点P ,使得∠DCP=∠CAD ,求点P 的坐标。

三、二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Rt △ 等腰△ 等腰Rt △)
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 2
+bx+c (c>0)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OB=OC=3,顶点为M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线段BM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NMC 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理。

6.已知二次函数y=ax 2
+bx+c (a ≠0)的图像经过点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试探索该抛物线在x 轴下方的对称轴上存在几个点P,
使△PAB 是直角三角形,并求出这些点的坐标.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且点A(0,2),点C(-1,0),如图,抛物线y=ax 2
+ax-2经过点B. (1)求点B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点B 除外),使△ACP 仍然是
以A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理.
四、二次函数与面积
8.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直线y=-x+5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二次函数
c bx x y ++=2的图象经过点A 、B ,且顶点为C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sin ∠OCA 的值; (3)若P 是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上位于x 轴下方的一点,
且∆ABP 的面积为10,求点P 的坐标.
五、二次函数与梯形
9. 一次函数y=x+3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A.B 两点,某二次函数的图像也经过A.B 两点,且二次项系数为1.
(1) 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如果该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另一个交点记作C, 点D 在二次函数上,如果以A.B.C.D
四点作为顶点的四边形恰好为梯形,求满足条件的D 点坐标.
六、二次函数与特殊平行四边形(菱形等)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 2
+bx+c 的图像与x 原点的左侧,B 点坐标是(3,0),与y 轴交于点C (0,-3),点上一动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PO 、PC ,并把△POC 沿CO 翻折,得到四边形POP ′C ,那么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 ′C 为菱形?若存在,求
出此时的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 面积最大?并求
此时P 点坐标及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

七、二次函数与圆 11.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0,4),直线CM//x 轴(如图所示).点B 与点A 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x+b (b 为常数)经过点B ,且与直线CM 相交于点D ,联结OD . (1) 求b 的值和点D 的坐标;
(2) 设点P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若△POD 是等腰三 角形,求点P 的坐标; (3) 在(2)的条件下,如果以PD 为半径的圆P 与圆 O 外切,求圆O 的半径.
八、二次函数与运动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 2
+2x+3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B 左侧) ,
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顶点为E 。

(1)将抛物线向下平移,若平移后, 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S ▲ABC ,求此时直线BC 的
解析式。

(2)将抛物线作适当的平移,若平移后, 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2S ▲AOC ,且顶点E 恰
好落在直线y=-4x+3上,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