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T梁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1.2.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1.2.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JTJ004—89

米;中跨为29.30米。

669.6KN,边梁630.4KN;

675.0KN,边梁629.2KN。

C50混凝土,现浇连续段、现

C50混凝土,现浇桥面板采用C50防水混凝土。

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

,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Ey=1.95*105 Mpa,

OVM体系的BM15型扁锚。

。与其配套的

YDC240Q型千斤顶)。

焊接的钢筋均应满足可焊要求,

3.5.桥面防水:采用FS防裂型防水剂(粉剂),对C50混凝土其每方混凝土等代

水泥用量为30公斤,要求桥面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小于S18级。

4.设计要点

4.1.本通用图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 类构件设计。

4.2.主梁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 型梁和现浇混凝土桥面板组合而成。

4.3.设计计算采用我院编制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综合设计程序》

(GPRBP )编号A002、《简支梁计算程序》(SSBIQ )编号A003进行计算,横向按刚接梁考虑。

4.4.计算时考虑支座沉降5mm ,顶底板温差5 C 0 。分别按三孔、四孔、五孔一联

进行计算。设计时最大控制联长为五孔一联。

4.5.预制梁的强度达到85%标准强度后,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两端同时张拉,

锚下控制应力为0.75Rb y =1395Mpa ,未计入预应力钢筋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损失。

4.5.上部构造主要材料指标:

3、表中括号内数据适用于连续刚构,括号外数据适用于连续梁。

4.6.一片梁梁端支点最大反力:

5.施工注意事项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标准,除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89)有关条文办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5.1.结构连续和连续刚构上构施工顺序:主梁预制,存梁一个月→架梁(对刚构

应及时将梁底预埋钢板与墩顶预埋钢板焊接),焊接现浇横隔板钢筋,浇筑横隔板湿接缝→焊接连续段连接钢筋,浇筑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布设负弯矩钢束及墩顶部分桥面板钢筋,浇筑墩顶部分桥面板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实际立方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5%后,先拆除临时支座,再张拉负弯矩钢束→浇筑剩余的桥面板混凝土→附属设施的施工→成桥。

5.2.预制梁混凝土的实际立方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5%后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两端同时张拉和顶锚。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R b y =1395Mpa, 预应力钢束张拉采用双控,即同时控制张拉力及引伸量,每端引伸量详见图纸,各钢束锚下控制张拉力如下表:

5.3.张拉过程随时注意上拱度的变化,张拉时弹性上拱值与计算值误差按±

0.5cm 控制,张拉完毕后对锚具应及时作临时防护处理。预制T 梁在钢束张拉完成时,上拱度计算值如下表:

为了防止预制梁上拱过大,预制梁与现浇桥面混凝土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应太长,宜按一个月控制,存梁期密切注意梁的累计上拱值,若超过计算值 1cm,应采取控制措施。另由于预制梁上拱度较小,可不设反拱。

5.4.预制梁起吊时,应注意保持梁体的横向稳定,架设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横

向临时支撑,并及时将梁底预埋钢板与墩顶预埋钢板焊接,及时连接横隔板湿接钢筋,以增加梁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5.5.桥梁架设可采用落地龙门架吊装,也可采用架桥机吊装。架桥机在桥上行驶

时必须使架桥机重量落在梁肋上;施工单位应按所采用的架桥机型号对主梁、支承梁、墩柱及基础等进行施工荷载验算,验算通过后方可施工。

5.6.预制梁顶、预制梁端面与结构连续和连续刚构的端横隔板侧面混凝土表面应

进行严格的拉毛处理,最好在浇注T梁后及时进行。浇注桥面板及连续段混凝土前应将梁顶浮浆、油污清除干净,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

5.7.浇筑桥面板混凝土时,注意预埋护栏、伸缩缝、泄水管等公用构造部件及交

通工程方面的通讯管线预埋件,其构造和数量详见《桥梁公用构造图》及交通工程有关图纸。

5.8.其它未尽事宜请按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以及有

关规定办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