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1e1ae3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5.png)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与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匠心,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
一、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通常可以分为四大类:宫殿式建筑、庙宇式建筑、园林式建筑以及民居式建筑。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构造方式。
1. 宫殿式建筑宫殿式建筑通常是为皇家或贵族所建,最具代表性的是故宫。
它们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设计和布局上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宫殿式建筑均采用对称的形式,通过形象的数字和符号表达皇权神圣性。
2. 庙宇式建筑庙宇式建筑是供奉神灵崇拜和宗教仪式所用。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特别崇拜神灵,庙宇式建筑则成为人们表达敬意和崇拜的场所。
庙宇式建筑通常采用高大雄伟的层层式建筑,以示神圣和庄严。
3. 园林式建筑园林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风格。
中国的园林是以人为本、注重景观效果的建筑形式。
园林通常以山石、水池、廊、亭、楼、台、阁、桥等元素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再现自然的美景,并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4. 民居式建筑民居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广泛的一类,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
中国的民居注重室内外空间的分割与连接,通常采用通透的布局和合理的结构。
一般住宅的建筑风格朴实、实用,注重环境和谐。
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信仰、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
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建筑秉承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传统建筑的设计和布局融入了周密的天文地理知识,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宇宙万物的氛围。
建筑的布局和材料选择都契合了自然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2. 礼制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与规划往往遵循着严谨的礼制文化。
宫殿式建筑在设计上充满了对等和对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
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相关论述
![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相关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8962ad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4.png)
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相关论述
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自然: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建筑布局和设计往往顺应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等级制度:中国建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有着不同的规模、形式和装饰。
这种等级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尊卑、高低、主次的认知,也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
3.礼仪规范:中国建筑注重礼仪规范,建筑的空间布局、装饰和陈设都体现了礼仪的要求。
例如,宫殿、庙宇等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装饰都体现了尊卑有序、尊卑有别的原则。
4.文化传承:中国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的形式、材料、装饰等元素,传承了中华文
化的精髓。
例如,传统建筑中的斗拱、藻井、彩画等元素,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地域特色: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异,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色。
例如,南方的建筑注重通风、防潮、防晒等功能,北方的建筑则注重保暖、防风等功能。
总结,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审美追求。
同时,中国建筑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的形式和装饰等元素,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品读中国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长沙岳麓书院为例
![品读中国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长沙岳麓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e2e3b10f46527d3250ce02d.png)
读 口
口口
中
国
古
建
筑
中
的
传 统 文 化 内涵
以长 沙岳 麓书 院为例
■ 姜 猛
建筑 是 人 类 文 明 和 民族 智 慧 的结 晶 ,是 历 史 沧 桑 的 见 证 ,更 是 文化 和 思 想 的 外 现 。 中 国古 建筑 在 几 千 年 的 历 史 演 变 之 中 ,诞 生 出 独 特 的形 式 语 言 。 无论 是 宏 伟 的 宫 殿 、 庄 严 的寺 庙 、 幽 静 的 园 林 ,抑 或 是 千 姿百 态 的 民宅 ,都 表 现 出 丰 富 而 深 刻 的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观 念 。 建 筑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文化 铸 就 建筑 的灵 魂 ,在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促 进 之 下 , 中国古 建筑 也有 别于他 ,成 为世 界上 独一 无二 的建筑 体 系。 本 文 以 多 元 化 的视 角 对 中 国 古 建筑 中 的传 统 文 化 内涵 进行 了解读 ,并分析 了有 “千年学府 ”之称 的长沙岳麓书 院 建 筑 群 中 有 关 于 传 统 文 化 的表 达 ,以期 为 中 国 古 建 筑 的 传 统 文化 思 考 抛砖 引 玉 。
3.民俗 文化 民俗 文 化 是 民间 民 众 的 风 俗 生 活 文 化 的统 称 ,其 对 于 中 国 古 建筑 的 影 响 集 中体 现 在 建 筑 装 饰 上 。 最 早 见 于 商 周 青 铜 时 代 ,彼 时 以 纳 祥 、 生 财 、 长 寿 、成 仙 等 为主 题 的吉 祥 图案盛行 于各类建筑之中。比如神兽龙 ,即为皇权 的象 征 ,仅 为 皇 室 所 用 ;森 林 之 王 狮 子 ,则 代 表 力 量 , 常立 在 宅 邸大门前用于辟邪镇宅。此外 ,古建筑 的屋顶 、门窗、 铺 地 等 不 同 部件 都 分 别 绘 制 着 不 同 寓 意 的 图 案 ,人 们 充 分 运 用 象 征 手 法 在 建筑 装 饰 中 表 达 美 好 的生 活 愿 景 , 图案 和 建 筑 融 为 一体 ,相 映 生辉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68f9b2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6.png)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是指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和艺术。
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卓越性。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阴阳五行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为,建筑应当符合天地人的三才之道,即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
建筑物的朝向、布局、材料、颜色、装饰等方面都要符合阴阳五行的要求。
2. 尊重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张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建筑物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如风水、地理环境、气候等。
同时,建筑物的造型和布局也应该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一种有机的统一。
3. 贴近人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注重与人性的贴近,尊重人的情感、需求和感受。
建筑物的设计应该考虑人性因素,如舒适性、便利性、美观性等。
此外,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也应该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4. 艺术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其建筑风格、构造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建筑物的风格和装饰必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是建筑艺术、文化和哲学的有机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承,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文化滋养和精神指导。
中国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1a3dd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e.png)
中国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特点,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中国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1. 依山傍水:中国建筑注重环境和谐,喜欢在山水之间建造房屋。
2. 讲究规划:中国建筑崇尚整体规划和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 造型奇特:中国建筑注重形式美感,前赴后继的历史亦孕育出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故宫、长城、泰山等等。
4. 注重装饰:中国建筑讲究精细的屋顶和立面装饰,注重细节和雕刻。
5. 强调文化内涵:中国建筑在设计时,强调体现华夏文化的内涵,富有哲学思想和艺术性。
6.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中国建筑常采用木材作为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是其它国家建筑不具备的显著特点。
总而言之,中国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富有独特魅力与历史积淀,请您好好欣赏、品味中国建筑的美丽。
简述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
![简述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627ae7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a.png)
简述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
宫殿是一种具有非常深远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它代表了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复杂意义。
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宫殿建筑是“天人合一”的典范,而在西方文化中,宫殿建
筑则代表了权力、财富和所谓的“王权神圣”。
首先,宫殿建筑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意义。
从古代
帝王朝代开始,宫殿作为帝王和皇室居所和政治中心,成为中华文化
的象征和代表,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价值观和审美观。
其次,宫殿建筑在中国文化中还具有宗教意义。
古代中国的皇宫
不仅仅是政治中心,而且是道教和佛教神秘宗教活动的场所,反映了
中华文化万物生于天而归于天的宗教信仰。
再者,宫殿建筑在中国文化中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宫
殿的建造规模宏大、格局严谨、装饰精巧,不但反映了建筑师的智慧
和技艺,也是真正“天人合一”的象征。
宫殿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整个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
最后,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的宫殿建筑,都是奢华与
权威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宫殿建筑代表着王权神圣,是权力和财
富的象征,多出现在君主制政体下的奢侈宫殿。
在中华文化中,宫殿
建筑的奢华则体现了整个国家的富强和强大,以及皇家尊严和至高无上的威严。
总的来说,宫殿建筑是中国和西方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建筑形式,也代表了各自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对人们的审美观和建筑思想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底蕴的认知
![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底蕴的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8a7593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4.png)
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底蕴的认知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建筑史和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建筑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建筑原理而备受关注,成为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建筑史上,传统建筑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
它们由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技术形成,为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底蕴的认知。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独特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它们通常包括城墙,宫殿,寺庙,园林等。
这些建筑都是根据中国的哲学和宗教思想而设计的,以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还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注重气势恢宏和上下对称的设计,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价值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深厚的艺术价值。
由于其设计理念和建筑原理的独特性,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文化艺术中,成为了艺术珍品和文化遗产的代表。
例如,古代的皇宫和庙宇中都有着庞大的传统建筑,它们是中国文化巨大遗产的体现,值得珍视和保护。
三、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包括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家庭礼仪、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显著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这意味着人类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而人类应当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然。
因此,传统建筑通常采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设计方式,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此外,在传统建筑中还体现了家庭和社会的道德规范,例如尊重传统、勤劳、诚实、谦虚等。
四、传统建筑的现代意义传统建筑仍然拥有很大的现代意义。
在当代中国,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使命,它们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文化桥梁。
借助于现代的建筑技术方法和现代的设计理念,传统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建筑实用价值得以更好地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建筑文化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是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体。
它们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为灵感,展现了人类智慧和艺术水平。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古代宫殿的建筑设计与文化内涵
![古代宫殿的建筑设计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62bbfa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c.png)
古代宫殿的建筑设计与文化内涵古代宫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其建筑设计和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宫殿建筑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和发展,从简陋的木质结构到繁华的砖石建筑,每一种宫殿建筑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和经济状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一、建筑设计1. 建筑形式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时期的宫殿建筑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从最早的殷商时期到明清时期,宫殿建筑形式逐渐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木质结构的官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宫殿大多采用木质结构,例如周代的鼎国殿和唐代的大明宫等。
这种宫殿建筑结构相对简陋,但因为木材的可塑性和易加工性,设计者可以在限制的空间内实现大量的精美装饰。
(2)砖石结构的官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宫殿建筑的结构也有所变化。
从南北朝时期到明清时期,砖石结构的宫殿开始出现,这种建筑结构更加坚固和牢固,装饰也更加华丽和精致。
(3)园林式宫殿园林式宫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导的宫殿建筑。
这种建筑形式非常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得宫殿建筑的空间更加开阔、自然,文化内涵也更加深厚。
2. 建筑布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特征,满足了古代帝王的严格要求。
一般来说,宫殿建筑布局分为前殿、中殿、后殿、侧殿、偏殿等,全都要在一个明显的轴线上面布置。
古人常说:“宫殿四面开,庭院中央立”,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在礼仪、美学及军事防御等方面均有光荣的传统。
3. 建筑风格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风格是一个巨大的群落,其中包括官方建筑,幸存的官员建筑以及平民居所。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在于其高度精致的装饰和工艺,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有着不可比拟的美感。
二、文化内涵1. 礼仪文化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礼仪文化方面。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大门宴会、会见外交使节、举办盛大的典礼等活动都需要在宫殿进行,因此宫殿建筑的精髓是以礼仪和规矩为基础的。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50274c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5.png)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一、引言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哲学、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精髓,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简述,以揭示其独特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1.木结构为主: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通过榫卯、斗拱等结构形式,实现了建筑的承重和装饰功能。
这种木结构形式不仅轻巧灵活,而且具有很高的装饰性。
2.布局严谨: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整体布局,讲究中轴线对称,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的布局、空间和尺度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实现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3.建筑与园林的结合: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园林的结合,通过园林的景观和建筑的空间布局,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园林中的山、水、石、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效果。
4.色彩丰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丰富多样,常用红、黄、蓝、绿等颜色进行装饰。
不同色彩的运用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5.雕刻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装饰丰富多样,包括木雕、石雕、砖雕等多种形式。
雕刻的内容广泛,包括花卉、鸟兽、人物等,通过雕刻手法细腻地表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1.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上,如院落的层次和叠落、建筑的高低错落等,都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顺应。
2.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注重礼制和秩序。
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计都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等思想,表现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追求。
3.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道家追求自然之美,强调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的园林设计中,追求自然之美和生态平衡,表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思考。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b2b49dc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b.png)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建筑技艺的智慧、宗教信仰与建筑的关系、传统社会制度与建筑的关系。
一、建筑技艺的智慧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集大成者。
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工艺等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智慧。
1. 建筑材料的智慧中国古代建筑从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到施工过程中都蕴含了智慧和技艺。
如运用石材、青砖、青石、木材、泥土等材料,经过薪火烧制、磨制、雕刻、拼接等工序,终成绝妙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构造方面,通过木构建筑、石构建筑、砖木混合、砖瓦木结构等多种技术手段,推陈出新,不断突破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装饰方面,注重艺术表现,塑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建筑装饰艺术品。
如石刻、木雕、铜铁铸造、彩绘、壁画等,都是表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二、宗教信仰与建筑的关系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古代的崇拜自然、祖先、神灵,到儒教、道教、佛教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与建造。
1. 崇拜自然、祖先、神灵的建筑中国古代人民崇拜自然、祖先、神灵的信仰影响了古代建筑的设计与建造。
如汉代的陵墓、唐代的佛塔、民间的祠堂等,都体现了对祖先、神灵信仰的表达,建筑形式与宗教思想紧密结合。
2. 儒教、道教建筑儒教、道教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十分重要,也对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孔庙、城隍庙、道观等建筑,都是在儒教、道教思想的指导下兴建的。
3. 佛教建筑佛教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其建筑风格和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如佛塔、佛寺、石窟等建筑,建筑形式与佛教信仰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三、传统社会制度与建筑的关系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制度的演变与建筑也有着重要联系。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e77306448d7c1c708a14510.png)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是什么?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种种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我们需要增强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在这个黄金时代整合建筑文化、让中国创造的中国房子能够走向世界、面向未来?房地产行业已经取得了壮观的物质成果,但和***中央最近提出的建立创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距离尚远。
在建筑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变异现象,造成了房地产开发不顾民情、建筑文化传统面临断裂的严重问题。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在新的时空和环境下,研讨建筑文化已经超过了学术的范畴,不仅对个人和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贡献。
反思是总结的前奏,总结是前进的基础。
在反思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追根寻源的同时,研讨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本质及其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的三大误区反思之一,中国建筑文化先天不足,后天多难。
中国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体系中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约束、皇权政治的主宰,中国建筑在世界的影响力很低;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强权经济、政治的侵略,薄弱的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断遭受到外国建筑文化的冲击。
在不平等的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中,尽管产生过有特色的作品,但先天不足的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和国家的命运一样,是多难的、落后的。
建国后产生出不少优秀的作品,特别是1959年通过北京兴建十大建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发扬;但此后对复古主义的批判、受俄罗斯建筑文化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多年紧缩和调整建筑标准,以及文革中的“大批判”,都波及到建筑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本来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却又受到“欧陆风”的侵袭;严重的“青黄不接”使西方建筑文化填补了我们发展的空间。
由此引发出的建筑文化问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
反思之二,对中国建筑文化业内至今定位不清,误区重重。
故宫建筑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故宫建筑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a4674e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e.png)
故宫建筑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自建成以来,故宫一直承载着中国皇室的权威与尊严,其建筑风格、布局与装饰都富含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一、对称与均衡故宫的建筑布局注重对称与均衡,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追求和谐平衡的审美理念。
整个故宫分为外朝与内廷两个层次,外朝是政治与仪式活动的场所,内廷则是皇帝及其家族生活与居住的区域。
故宫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沿用了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中心对称,众多建筑物相互呼应,形成了整体美感。
这种对称与均衡的布局不仅使故宫的建筑群看起来庄重肃穆,同时也代表了帝王权力的稳定与平衡。
二、黄色与金色故宫的外墙大多采用黄色,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皇权与尊贵。
故宫的黄色墙体与红色屋顶组成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独特的色彩组合,呈现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此外,故宫内的许多建筑物还以黄色和金色装饰,这是因为黄色与金色都代表着尊贵和富丽堂皇。
黄色与金色的运用使故宫显得庄严肃穆,彰显出帝王权力的威严与辉煌。
三、龙与凤龙与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最祥瑞的动物,与皇权紧密相连。
故宫内许多建筑都以龙与凤作为装饰元素,如龙凤斗、龙凤吉庆亭等。
这些装饰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也象征着皇帝的权威与祥瑞。
龙与凤还被用来装饰屋顶,传达皇家光辉灿烂的意象。
由此可见,故宫建筑中龙与凤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威严与荣耀。
四、花鸟与山水故宫的建筑装饰不仅包括了各种吉祥图案,还融入了花鸟与山水元素。
故宫内的画栋雕梁、壁画、陈设等,都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美好追求。
花鸟与山水的装饰元素给故宫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让整个建筑群更加生动多彩。
同时,这些装饰也体现了帝王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表达了他们与天地万物的紧密联系与和谐共生。
总之,故宫建筑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无论是对称与均衡的布局,黄色与金色的运用,还是龙与凤以及花鸟与山水的装饰元素,皆体现了古代帝王权力的神圣与尊贵。
中国古典楼阁建筑的设计特点及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楼阁建筑的设计特点及传统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bf27e8340c22590103029d1b.png)
唐金宝
(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 首先对古代楼阁建筑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古代楼阁的不同功能类别以及各自的建筑特点,同时对楼
阁的设计特点进行探讨,在与古代文化思想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古代楼阁设计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楼阁建筑,传统文化,设计特点
安的南城楼等。
中国古代传统院落建筑主要是通过群体布局的方式展
2)提示类楼阁。中国古代典型的提示类建筑为钟楼和 开整体空间序列,空间序列之间的层次感依靠院落之间的
鼓楼,在古代城市,寺庙以及宫廷当中起到了重要的报时作 合围不断深入推进,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秩序感。而楼阁建
用。钟楼和鼓楼的建筑地点一般位于寺庙,宫廷和城市的 筑由于本身在竖向空间上具有逐层向上的层次感,所以与
将钟鼓楼下层作为佛堂,而上层采用风子脚和四柱构成高 大的梗木,为了避免上部散木掩住钟声,其散木的高度不可 过低。
3)娱乐,休闲类楼阁。楼阁建筑在宋朝开始广泛在民 间流行,由于其建筑体量较大同时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所以被各阶层人民喜爱和接受。古代常见的娱乐休闲类楼 阁建筑主要包括有观景楼、酒楼和茶楼等。这类建筑主要 是以二三层的楼阁作为主体,屋顶形式采用歇山顶,同时设 置有底座和腰檐等构造,上层空间划分为阁子雅座,周边设 计有地面和栏杆组成的外挑廊,满足客人的观景需求。
使用功能也基本涉及了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 包括有古代的城防管理,休憩游玩等。不同使用功能的楼
窄,空间较为封闭,主要用来存储粮食。由于我国不同地区 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差别的原因,所以不同地区
阁建筑及其特点主要如下所述:
的楼阁建筑也具有一定的地区特色,例如江浙水乡的居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de0a13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5.png)
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凝聚着智慧和情感的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从多个角度展现出来:包括建筑的形式美、建筑的功能与环境的和谐、建筑的象征意义、建筑的审美价值以及建筑所蕴含的思想观念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
一、建筑的形式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形式美的呈现。
其造型独特、线条简洁且富有韵律感,充满了规矩与和谐之美。
古代中国建筑追求“以真为美”,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例如,中国古代古建筑常采用“三重”结构,即“悬空层、廊层、主体建筑”,形成渐进的空间感,使建筑在外观上具有层次感和透视感。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还注重虚实结合、对称平衡的原则,使建筑达到一种和谐的整体美感。
二、建筑的功能与环境的和谐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它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自然景观。
古代中国建筑常选址于山水之间,追求“山清水秀”的环境特色。
建筑的布局在考虑到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注重景观的表现。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四合院”的布局,将建筑围合成方形,形成一个安静、和谐的内院,以增加私密性和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三、建筑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建筑通常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例如,传统的宫殿建筑以黄色为主色,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地位;而道教和佛教寺庙常常以红色为主色,寓意喜庆和祥和。
建筑中的雕花、彩画等细节也常常以龙、凤、麒麟等神兽为主题,寓意吉祥和权益。
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充满了哲学思考和文化品味。
四、建筑的审美价值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并不是“美”的表面形式,而是一种寓意深远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建筑形式、布局、装饰等方面的精心设计,追求一种高尚、美好的境界。
如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气势磅礴,通过屋顶的翘角和柱廊的错落有致来表现建筑的宏伟和庄重。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空间的变化和对称,通过布局上的精心设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ff3904a8336c1eb91b375d30.png)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1)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就有。
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
《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
天也,自然也。
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
“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2)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
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
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
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
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
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
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
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
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2dba88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0.png)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
从建筑的形式、结构,到装饰的细节,再到其中蕴涵的深刻文化内涵,都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特点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巅峰时期。
明朝时期,随着都城北京的兴建,建筑风格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代建筑注重“气势恢宏、雕刻精美、琉璃装饰多样化”的特点,而清代建筑则更强调“工程技术的完备、装饰的细腻、笔墨的丰富”之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和寺庙建筑。
从形式上来看,皇家建筑常常具有宏伟的规模和高楼大厦,寺庙建筑则注重平衡与和谐。
从结构上来看,皇家建筑常常采用“四合院”结构,而寺庙建筑则更多地运用“三开间”或“六开间”结构。
从装饰细节上来看,皇家建筑善于运用琉璃、瓷器等装饰品,寺庙建筑则善于运用雕刻、绘画等技法。
此外,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还注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国古代建筑里“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建筑取材自然,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体,同时塑造建筑的形体和精神内涵,让建筑成为人类生活和文化的象征。
明清时期的建筑就尤其突出了这种思想内涵,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其次,建筑装饰也蕴含着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在明清时期,建筑装饰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为繁复、博大精深的水平。
例如,建筑物上的屏风、扇门、镜框等构件,装饰上运用了大量的花鸟、山水、人物、器物等图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例如,花鸟图案代表着吉祥,山水图案则寓意着安宁和沉静。
此外,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还反映了中国文化的道家、儒家、佛家思想和宗教信仰。
例如,大型建筑物通常会设有“前门”和“后门”,寓意着“先尊天后普度众生”的观念;而在寺庙建筑中,通常都会设置“佛殿”、“天王殿”、“罗汉堂”等房间,体现了佛家信仰。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bf05a5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4.png)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是中国古代人们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
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美学内涵。
从建筑的风格、结构、布局等方面,都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本文探讨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文化内涵。
1. 居住建筑与地理环境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大都采用膜拜构造,墙体大多为土墙,房屋的基础大多采用夯土桩,墙体使用稻草、木条等材料填充,由于使用了天然的建材,所以房屋在周围环境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布局和建筑朝向与山、水、地势等自然条件息息相关。
通过考虑环境因素,房屋具有良好的通风、保温、遮阳和抗震能力。
同时,居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处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观念。
2. 居住建筑与社会制度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形式、布局和空间利用方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特点。
例如,在封建社会,官王、商贾居住的府第,采用了围墙、厅堂、住宅、后苑等布局形式,体现了权威和身份的等级关系。
在城市与农村社会中,房屋和院落的大小、层次、位置等也与社会地位有关。
居住建筑的布局和设计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追求。
例如,中国的传统四合院设计中,以前厅为核心,分开两侧室的布局,象征着人们期望着团结一家人,共同生活、互相关怀。
3. 居住建筑与文化信仰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也受到文化信仰的影响,它反映了人们对宇宙万物和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缘分、吉祥、吉利等观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传统居住建筑中出现了许多象征吉祥、富贵的装饰元素,如蝙蝠、龙凤、瑞兽等。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颜色也与文化信仰相关。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
传统的中国居住建筑常使用红色作为默认的色调,如角楼、门框、门扇等。
4. 居住建筑与生活方式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布局、装饰和设计,也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生活方式。
例如,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建筑中常设置集中的厨房和饮水设施,同时结构上也保证了私密性和亲密性的平衡。
古代中式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解析
![古代中式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cd56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3.png)
古代中式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解析中式传统建筑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审美观念以及人文精神。
通过对古代中式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奥妙。
一、中式传统建筑的寓意与符号中式传统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符号,这些寓意和符号体现在建筑的结构、布局、装饰和色彩等多个方面。
比如,传统建筑的檐角和斗拱通常会以龙、凤、瑞兽等神话传说中的图案作为装饰。
这些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代表着吉祥和福气。
此外,中式传统建筑的建筑规模、位置布局和门牌号码等都有着深厚的寓意。
比如,庙宇的规模一般会根据寺庙所供奉的神明不同而有所不同,位置布局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而许多古代建筑的门牌号码也体现了吉祥的寓意,比如“九”代表长久、永恒,“八”则代表发财、发达。
这些寓意和符号通过建筑的形式语言传达出来,让人们在欣赏建筑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中式传统建筑的空间美学中式传统建筑注重对空间的处理,追求着一种默契的和谐感。
传统建筑常常采用对称的布局与设计,通过密植的建筑群体和严格分割的内外空间,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在古代建筑中,庭院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空间形式。
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庭院为核心,围绕庭院建造房屋,使每个房间都能够面向庭院,形成了一种开放的、以人为中心的空间格局。
这种空间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中式传统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中式传统建筑在材料和工艺上也有很高的标准。
传统建筑讲究以天地人合一为理念,建筑材料如木、砖、瓦等都是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传统建筑还注重工艺的精细和技术的独特性。
比如,传统建筑中使用的建筑碑刻、雕花、窗棂等装饰品常常需要经过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这些技艺代代相传,凝聚了无数工匠的心血。
而且,这些装饰品通常融入一些文化元素,比如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经典诗句,让建筑本身成为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艺术品。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f5d0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3.png)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主要指的是中国古建筑文化在影响及形成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所部分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由传统古建筑所构筑而成的精神象征。
中国古建筑文化包含了中国文明发展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现象、民俗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尊重自然、重视节约资源与劳动力,并以礼仪、敬畏天地、遵循天命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
在历史的演变中,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的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具体建筑形态的造型,更体现在大量神话传说、神秘学、哲学以及形而上学等宗教文化知识之中。
传统古建筑不但是一种审美格调,更是中华之灵魂,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中国古建筑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历史地位无可替代,是土地的记忆,是追求和谐的象征,是恢宏苍凉的印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5月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文/颜红影
摘 要: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数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为今天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
本文从传统自然观、礼制思想、宗教、民俗等方面探讨传统建筑反映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56-01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中国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所包涵的精神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流传至今,其睿智精华的部分经过时间的洗涤愈发显现出博大与深厚的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包含的面很广,从哲学到民俗文化,从礼制到宗教等。
一、自然观
中国古代文明是从几千年的农业经济中孕育出来的,中国人对自然充满依赖与敬畏。
正是这种依赖与敬畏,使得古代中国产生了崇尚自然、接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指大自然,“天道”即为自然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都统一于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这种观念表现在建筑上,意指人工创造的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共生。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使建筑的布局、形式等跟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风水学说中对建筑选址非常讲究,所谓“山环水抱、前山后势”等,都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强调“师法自然”,把大自然当作老师。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师法自然”的最佳典范。
园林虽是人为,却如自然世界的缩影,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供人居住、游览的综合艺术。
它不仅涉及建筑、生物等科学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传统的自然主义、宗教等哲学观念渗透到园林建设中,以自然天成的形式美展现出来。
中国古建筑在审美情趣和创作思路上也极力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例如明朝的天坛祈年殿采用圆形三重檐体制,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很明显的体现出“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封建礼制
《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有别。
”这句话的意思是区别等级社会中各阶级阶层的地位,建立起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
在儒家思想看来,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
它具有强制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
封建礼制对于建筑的制约,体现在建筑的体量大小、空间位置、装饰构件、色彩应用、屋顶式样等多个方面。
从皇宫殿堂到官府衙门到平民住宅,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绝不可淆乱。
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上位于中轴线的中间,体现其地位的尊崇;屋顶形式用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高形制的屋顶;屋顶用金黄色的琉璃瓦装饰,黄色是最为尊贵的颜色,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此外,装饰构件上的龙型图案、龙的雕塑也体现着皇帝贵为“天子”的身份。
封建家族中的礼主要体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体现。
在居室建筑的安排上父母居于正屋,并且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上,以显示其在家庭地位中的至尊。
在正屋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称为“厢房”,正房与厢房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
此外,在四合院的最前面有倒座,最后面有罩房,男仆住倒座,女仆住罩房,男女相见时候非常少。
因此,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也反过来被建筑形式所加强。
三、宗教意识
宗教建筑在欧洲建筑中占有主流地位,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神权是低于君权的,因此中国宗教建筑相对于代表君权的建筑而言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中国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没有过分地去夸张神的力量来衬托人类的渺小,而是始终保持人的理性,并且人的理性正是儒家所特别重视的。
宗教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宗教以道教和佛教为主。
中国建筑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其他异族的宗教建筑风格,并经过中国文化的洗礼,成为中国特有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
我国现存的宗教建筑中,佛教寺庙占多数。
佛教建筑有塔、寺、石窟三种主要类型,佛教意识决定并影响着佛教建筑的特点。
如佛塔的层层向上的形式,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上苍,代表佛教徒摆脱现世苦难、向往天国的愿望。
莲花寓意佛地净土的洁净高雅,是佛教建筑中的常用装饰图。
放生池是佛家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体现。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由殷商时期的鬼神自然崇拜,战国时期的方术和神仙信仰以及两汉时期的黄老学说糅合而成的。
道教信奉“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道教的宫观建筑就是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
四、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诞生于百姓市井、发展于民间,相对于作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民俗文化更加自由、生动、富有世俗的生活气息。
它往往源自民间的生产活动、民俗活动,因此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民俗文化映射到建筑领域,则体现在建筑的门窗形式、围墙的形式、屋顶形式、装饰手法等。
有些建筑的功能和形制就直接来源于民俗文化,比如宗庙和家祠的建立,源于人们对祖先的膜拜;戏台的搭建,是因为人们对戏剧等民俗活动的热爱。
民俗文化在建筑装饰上面得到尤为鲜明的体现,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绘画等的题材多源自于一些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戏剧题材,如白蛇传;更多的是用隐喻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常见的有“三羊开泰”、“五蝠捧寿”等。
结语: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是同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
它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是现代建筑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创作时取之不尽的源泉。
传统建筑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财富,我们有义务将其深刻领会并传递下去。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美术学院作者简介:颜红影(1982— ),女,宿州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
[3]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商业文化
156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