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之五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五节 《青春之歌》

第二章第五节 《青春之歌》

主人公形象:
小说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
变、成长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
二重血统
我是地主的女儿,也是佃农的女儿,所以我身上有白骨头 也有黑骨头[出自俄罗斯民间传说。白骨头代表贵族,黑 骨头代表奴隶和劳动人民——原注]
双重身份既是林道静成长的依据,也是起点。
小说公不应作为定型不变的人来表现,而应该是成 长中的变化中的人,是受到生活教育的人”
成长中的主人公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不断变化发展 着的“历史”紧密相连
《青春之歌》这部“成长小说”特有的艺术风貌, 是将“情爱”(“性”)与“政治”的并置
3、政治寓言:“知识分子”与主人公的“成 长”
“互文性”:抽象的知识分子问题,通过林道静成长的
“个案”得以具体化;反之,“个别性”的主人公成长 由于具有典型性,因而就能揭示知识分子问题的普遍规 律
马克思主义 :知识分子大多数出生于有产阶级家庭 ,具有
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双重性
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必
须经历一个“再锻炼、再教育、再改造”的过程,通过 不断地向无产阶级学习,逐步克服自己的阶级属性带来 的弱点,才有可能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于是找到了很好的谈话题目,余永泽不慌不忙地谈起了文学艺 术,谈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谈起雨果的《悲惨世 界》,谈起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海涅、拜伦的诗;中国的作
家谈起曹雪芹、杜甫和鲁迅……他似乎知道得很多,记得也很 熟。林道静睁大眼睛注意地听着从他嘴里慢慢流出的美丽动人 的词句,和那些富有浪漫气息的人物和故事。渐渐,她被感动 了,脸上不觉流露出欢欣的神色。说到最后,他把话题一转, 又转到了林道静的身上:“林,你一定读过易卜生的《娜拉》; 冯沅君写过一本《隔绝》你读过没有?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 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可是我觉得你比她们还更 勇敢、更坚决。你才十八岁是不是?林,你真是有前途的、了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概说
藏 象
最宝贵的器物
广义 泛指内脏

zà ng
喻指人体 的内脏 深藏于内
狭义
五脏
藏象


ng
贮藏

形象 解剖形态之象
生理之象 象 表象
病理之象
狭义的脏
以 象 测 藏
应象 内 脏 与 自 然 界 相 通 应的事物和现象
张景岳:“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 藏象。”
血是奉养精神与形体最为重要的物质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 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 生身,莫贵于此。”
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谓:“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相傅:辅佐、辅助。
治节:治理调节。
(4)“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是产生、耐受、解除疲劳的根本,为藏魂之所。 •肝藏血,血养筋,筋连属关节而主司运动。肝血 充盈,筋膜濡润,运动灵活,能够耐受疲劳;肝 血不足,筋失濡养,可产生疲劳,所以说肝为罢 极之本。 •肝为藏魂之处,魂是在神的支配下的无意识的精 神活动或动作,以肝血为物质基础,肝血充盈, 则魂有所舍,夜寐安和。
膀胱位居下焦,是三焦水液所归之地,故称之为 州都之官。
气化 此指以肾气(阳)为主的各脏腑之气对膀 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 升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两方面。
总之,十一藏的功能离不开胆,即十一藏的功能 正常与否与胆的功能密切相关。
但并非指胆是十一藏的主宰而凌驾于心君之上, 只是强调了胆的功能而已。
《内经》中类此而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提法并不 罕见,如“肺者,藏之长”,“胃者,五藏之本”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新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2章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新课课件
体温、水盐 呼吸、心脏
知识点二、学习与记忆
1、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是指神经系统不 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的 过程。 2、人类的记忆分类
(1)短时记忆
(2)长时记忆
●转瞬即逝,并不 构成真正的记忆。
●反复运 用、强化
知识点二、学习与记忆 3、物质基础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 神经递质 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 蛋白质 的合成。 (1)短时记忆:可能与 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 有关,尤其是与大脑 皮层下一个形状像 海马 的脑区有关。 (2)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 新突触 的建立有关。
上都有着特殊的神经反应模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适量运动有利于减少情绪波动 B、网游成瘾者比网游娱乐者的情绪调节过程相对困难 下丘脑 C、可以针对网游成瘾者的情绪调节障碍设计特定的治疗方案 D、经常熬夜玩网游可能会导致脑干参与控制的生物节律的紊乱
课本课后练习与应用
都可以 略
5,了解脑机接口及其发展潜力。
大脑皮层的功能 ①感知外部世界:产生 感觉 。 ②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 中枢。 ③语言、学习、记忆、 思维和情绪 等。
● 语言 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知识点一、语言功能 1、人类大脑皮层的 言语区 :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①运动性书写中枢(写,Write) ●W区发生障碍, 不能 写字 。
知识点一、语言功能
练习1、下列关于人语言功能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大脑皮层言语区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②大脑皮层言语区S区受损,患者不能讲话√ ③大脑皮层言语区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④大脑皮层言语区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声音╳ 听不懂

高等数学 第2章 第五节 高阶导数

高等数学 第2章 第五节 高阶导数

2
同样可求得
cos xn cos x n .
2
例6 求y ln1 x的n阶导数.

y ln1 x,
y 1 , 1 x
y
1
1
x 2
,
y
12
1 x3
,
y4
123
1 x4
,
, y n 1 n1 n 1! . 1 xn
6
例7 求f x x 1的n阶导数.
解:
f
x
1
x
1
4
例4 求n次多项式y a0 xn a1 xn1 an1 x an的n阶导数.
解:
y na0 x n1 n 1a1 x n2 2an2 x an1 ,
y nn 1a0 xn2 n 1n 2a1 xn3 3 2an3 x 2an2 ,
,
y n n!a0 .
uv uv 2uv uv uv 3uv'3uv uv,
,
uv n unv nun1v nn 1 un2v
2!
nn 1n 2n k 1 unk vk uvn .
k!
9
莱布尼兹公式可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自己证)。
莱布尼兹公式可写成下面形式:
uv
n
n
k 0
Cnk
代入莱布尼兹公式,得
k 1,2,,20,
k 3,4,,20,
y20 x2e2x 20
220 e2x x2 20 219 e2x 2x 20 19 218 e2x 2
2!
220 e2x x2 20x 95 .
11
补充例题: y xe x ,
求y (n)
解: y ( xe x ) xe x x e x ( x 1)e x

儿童游戏论第二章 第五节 后皮亚杰理论复习题

儿童游戏论第二章  第五节 后皮亚杰理论复习题

第二章第五节后皮亚杰理论
1什么是后皮亚杰理论?
2(游戏的唤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是皮亚杰之后的比较有影响的系统性也比较强的游戏理论。

3游戏的唤醒理论是什么?它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4游戏的唤醒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和哪两个因素有关?
5“唤醒”调节的具体过程。

6游戏的唤醒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

133p
7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8什么是“元交际”?
9元交际与言语交际的关系。

134p
10元交际与游戏的关系,人类学家贝特森揭示的游戏作为“元交际”的深刻意义。

136p
11元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137p
12元交际与学习的关系。

138p
13各种各样的游戏理论对于游戏的解释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异口同声”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游戏是重要的任务。

中医护理学课件第2章第2节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课件第2章第2节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行学说可用于说明病理情况下五脏之间的互相影响,主要采用的是五行生克异常关系。如肝病可以传脾,为“木乘土”,脾病可以影响到肝,为“土侮肝”,肝脾可以同病,为“木郁土虚”,肝病如果传心,为母病及子,如果传肺,为“木侮金”,如果传肾,为“子病及母”。他脏也可以这样类推,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病程中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特性和五行归类1.无形特性五行特性虽然来源于对木、火、土、金、水五者特性的具体观察,但实际上已超越了这五种具体物质的本身,而以它们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和现象。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特性和五行归类1.无形特性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所谓“曲直”,是以树木的干枝曲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姿态,因而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可归属于“木”。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所谓“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作用或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相互制约:如木克土,是指肝的疏泄功能可以抑制脾土的壅滞;土克水,是指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水克火,是指肾水上济于心可以抑制心火的过亢;火克金,是指心阳的温煦功能可以抑制肺的清肃太过;金克木,是指肺气的肃降功能可以抑制肝气的升发太过。这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的关系。
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借助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论可分析五脏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用五行相生说明五脏相互资生:如木生火,即肝生心,是指肝藏血以滋养心脏;火生土,即心生脾,是指心火可以温养脾土;土生金,即脾生肺,是指脾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可以营养肺;金生水,即肺生肾,是指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以助肾水;水生木,即肾生肝,是指肾藏精以滋养肝脏阴血。这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

第二章作品之五 李白《行路难》与《将进酒》

第二章作品之五 李白《行路难》与《将进酒》

第二章作品之五李白《行路难》与《将进酒》一、作家与作品简介“诗仙”,强烈的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创作的特征,他是那个时代毫不妥协的叛逆者。

李白是即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成就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达到浪漫主义艺术的顶峰。

二、朗诵课文。

三、(一)《行路难》中心思想:成诗于诗人政治失意之后。

它状写世途艰难,以抒发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反映诗人当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同时也表现他不屈不挠的追求和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豪放不羁的个性。

(一)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课文分析:1、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就值十千钱(樽zūn)2、玉盘里的山珍海味更是价值千万(羞:通假,同“馐”;直:通假,同“值”)。

3、放下了酒杯,掷下了筷子(箸,zhù),满桌的美酒佳肴却难以下咽。

4、拔出宝剑,四下张望,心中觉得茫然一片。

第一层:首先突出宴席上的豪华,写朋友们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5、想要渡过黄河,厚厚的冰层阻塞(sè)着河流。

6、将要登上太行(háng)山,大雪已经漫山飞舞。

(连同上句,用自然界的艰险暗喻人生道路的艰险)。

7、古时候的吕尚未遇周文王发迹时,就坐在磻溪水边垂钓。

8、以前伊尹“乘舟梦日”,美梦成真,受到商汤的聘用,忽然又在眼前浮现。

第二层:运用比喻表现仕途的挫折、理想的破灭。

还有,使用典故来表现内心矛盾的斗争,透出希望之花。

9、行路(仕途)难啊,行路难啊!10、那么多的歧途岔路,人生的正路如今在什么地方?11、(南北朝时)宗悫的“乘风破浪”的理想,总会遇上时机。

12、只要机缘一到,就会直挂云帆渡过沧海波澜(总有一天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5课时)《自由落体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5课时)《自由落体运动》课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 究
第五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一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进一步理解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物体在空气中下落时由于要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 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 可以认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由静止下落才可 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石块在 短时间内可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羽毛的 下落不能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音).在 0.1 s 内,水滴下落的距离 x=12gt2=12×10×0.12 m= 0.05 m,即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应为 0.05 m,故 A、B 均 错.n 次响声对应(n-1)个水滴下落后用的时间,所以一个水
滴下落时间为 t1=n-t 1,由 h=12gt2 得 g=2th12 =2(n-t2 1)2h,
②小组成员量出 FH 间的距离为 5.20 cm,计算出打点计 时器打下点 G 时的速度 vG=________m/s.
③利用 a=vGΔ-tvE得出 g=________m/s2.
④利用 a=xFH-t2 xDF得出 g=________m/s2.
分析:求解本题要把握以下三点: (1)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要领.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 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利用纸带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答案:B
名师点睛: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应先确 定研究对象,选定研究过程,明确物体的运动情 况,结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进行求解.
变式 训练
2.从离地面80 m的空中自由落下的一个小球,取g=
10 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上?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最后1 s内的位移. (3)下落一半高度时的速度. 分析:小球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 动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第二章五50----70年代小说 ppt2

第二章五50----70年代小说 ppt2

③小说的叙事语言吸取了一些生动活 泼的北方方言,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和阅读的新鲜感。
三、传奇性革命历史小说《林海雪原》
1同类题材比较
《长夜》:追求“真实地”表现 “复杂”的土匪 《林海雪原》:“教育”民众和 后人 《红高粱》:张扬奔放自由的生 活状态
2成功原因
思想原因: 《林海雪原》讲述解放军小分队在东北围 剿土匪的传奇故事,故事结构、人物性格、 思想主题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理论”
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有一种“现场”式的
逼真感。
2.峻青的小说着力渲染英雄人物崇高
精神与无畏的品质,在敌我对垒中展示英 雄悲剧的命运,形成了悲壮的小说格调。
第四节 “非主流”小说
一概念:
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主流 文学、小说来说的。指的是和十 七年小说一体化创作特征相异的 小说创作。从广义上说是指十七 年中所有不符合当时官方文艺规
(一)生平与创作
周立波(1908——1979) 1946《暴风骤雨》 1959《山乡巨变》
(三)小说特点 1周立波的小说在描写乡村社会变迁的同时, 融入了更多对乡村风俗与世俗生活的描写,
使其小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2小说语言融入大量的湖南方言,追求轻松
幽默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
③小说将英雄传奇故事放在深山密林、 莽莽雪原的自然环境与土匪出没、国 共纷争的社会环境中,它们为故事增 加了神秘感与传奇色彩。
四、抒情性革命历史小说《百合花》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
茹志鹃: 《静静的产院》《高高的 白杨树》。
(二)《百合花》与《山地回 忆》
1战争的背景下青年男女自然纯真的 交往是它们共同的内容,表面是“军 民鱼水情” 实则散发着人性的美好是 其共通的主题。

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一.选择题(共13小题)1.月球上没有空气,若宇航员在月球上将羽毛和石块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则()A.羽毛先落地B.石块先落地C.它们同时落地D.它们不可能同时落地2.从高处释放一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增加D.与两石子的质量有关3.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下落计时,在下落过程中的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A.1:2:3 B.1:4:9 C.1::D.1:3:54.下雨天,小李同学站在窗边看到屋檐上不断有雨水滴下.如图所示,他发现当第1滴水滴落地时,第4滴刚好形成,并目测第3、4两水滴的高度差约为40cm,假设相邻两水滴形成的时间间隔相同,则屋檐离地高度约为()A.5.5m B.4.5m C.3.5m D.2.5m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s B.1.5s C.s D.(﹣1)s6.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后落地,则在开始2s内和最后2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5 B.3:5 C.3:11 D.1:37.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水滴自8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当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g=10m/s2)()A.2 m B.2.5 m C.2.9 m D.3.5 m8.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则建筑物的高度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A.20 m B.24 m C.30 m D.60 m9.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11.25m B.15.25m C.20m D.31.25m10.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受测者将手放在直尺的某一刻度处,看到直尺下落(从静止开始下落),立即抓住直尺,记下此时的刻度.如果直尺下落的距离△h=45cm,则受测者的反应时间t为(g=10m/s2)()A.0.09s B.0.21s C.0.30s D.0.45s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1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C.物体在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比在两极时的小一些D.在地面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它们相差很大二.计算题(共7小题)14.小明同学在离地面为h高的阳台,如图所示,在长为L的细绳上下两端各栓一个小球,手提细绳上端,放手后两小球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着地后均不反弹,重力加速度均为g,求:(1)B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B;(2)A球下落的时间t A;(3)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t.15.如图所示,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 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木棒AB的长度?(2)D为AB棒上的一点,若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相同,求AD=?16.一个自由落下的物体在最后1s内落下的距离等于全程的,计算它降落的时间和高度?(忽略空气阻力,g=10m/s2)17.如图,直杆长l1=0.5m,圆筒高l2=0.3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45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g=10m/s2)求:(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18.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H=10m高的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t=0.2s 的时间内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h=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雨滴落地的时间t和落地时的速度v t;(2)雨滴经过窗口上边框时的速度v1;(3)窗的上边框距地面的高度h2.19.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下方距离为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20.一小球从楼顶做自由落体运动,他测的该小球落到地面前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楼高的,取g=10m/s2,求小球:(1)该楼的高度.(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月球上没有空气,若宇航员在月球上将羽毛和石块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则()A.羽毛先落地B.石块先落地C.它们同时落地D.它们不可能同时落地【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物体只受月球对它的吸引力作用,运动情况与地球上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相似,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下落时间由高度决定,高度相同,则运动时间相同.【解答】解: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只受月球对它的吸引力作用,运动情况与地球上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相似,根据h=可知:t=又因为羽毛和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故运动的时间相等,所以羽毛和石块同时落地.故选:C.2.从高处释放一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增加D.与两石子的质量有关【分析】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小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落地前第一个小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则第二个小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0.5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h1=h2=△h=h1﹣h2=gt﹣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大,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增大,C正确故选C.3.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下落计时,在下落过程中的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A.1:2:3 B.1:4:9 C.1::D.1:3:5【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从而得出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解答】解:根据h=知,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下雨天,小李同学站在窗边看到屋檐上不断有雨水滴下.如图所示,他发现当第1滴水滴落地时,第4滴刚好形成,并目测第3、4两水滴的高度差约为40cm,假设相邻两水滴形成的时间间隔相同,则屋檐离地高度约为()A.5.5m B.4.5m C.3.5m D.2.5m【分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为1:3:5:7:9.已知第3滴与第4滴水的间隔距离,根据比例关系求出总高度.【解答】解:根据比例关系,从上到下相邻水滴间距离之比为1:3:5:7:9,而3、4两滴间距离为40cm=0.4m,所以总高度H=(1+3+5)×0.4=3.6m.C选项最接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s B.1.5s C.s D.(﹣1)s【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第1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根据h=gt2,求出物体还要下落多长时间落地.【解答】解:根据gt2,h=gt′2,物体落地的时间t′=t=s.所以物体还需要下落的时间t″=﹣1s.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6.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后落地,则在开始2s内和最后2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5 B.3:5 C.3:11 D.1:3【分析】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求出下落2s的位移,而物体自由下落最后2s内的位移等于6s内的位移减去4s内的位移.【解答】解:物体下落前2s的位移为:物体下落6s的位移为:物体下落4s的位移为:所以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为:h6﹣h4=180﹣80m=100m故开始2s内和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0:100=1:5故选:A.7.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水滴自8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当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g=10m/s2)()A.2 m B.2.5 m C.2.9 m D.3.5 m【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4=1:3:5:7,利用上述规律计算即可.【解答】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4=1:3:5:7,故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为:=3.5m故选:D8.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则建筑物的高度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A.20 m B.24 m C.30 m D.60 m【分析】假设总时间是t,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表示出总位移和前位移,然后联立求解出时间和建筑物的高度.【解答】解:假设总时间是t,则全程有:h=,前过程有:,联立解得:t=2sh=20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11.25m B.15.25m C.20m D.31.25m【分析】由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求得第一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则通过第一秒与最后一秒中通过位移的关系可得出最后一秒的位移;则可设下落总时间为t,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列出方程解出时间,则可求得下落时距地高度.【解答】解:由h=gt2可得:第1秒内的位移h1=×10m/s2×(1s)2=5m;则最后一秒内的位移h2=2h1=10m;则设下落总时间为t,最后1s内的位移h=gt2﹣g(t﹣1)2=10m;解得:t=1.5s;则物体下落的总高度h=gt2=11.25m.故选:A.10.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受测者将手放在直尺的某一刻度处,看到直尺下落(从静止开始下落),立即抓住直尺,记下此时的刻度.如果直尺下落的距离△h=45cm,则受测者的反应时间t为(g=10m/s2)()A.0.09s B.0.21s C.0.30s D.0.45s【分析】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等于受测者的反应时间;由自由落体规律可求得下落时间.【解答】解:45cm=0.45m;由运动学可得:h=gt2解得:t=故人的反映时间为0.30s.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分析】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重力加速度,是由物体所在的位置决定的,与物体的体积、质量等都无关,随着地球的纬度的增大,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也增大,在赤道上时,重力加速度最小.【解答】解:A、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均相同;故A错误;B正确;D、高度及纬度不同,则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纬度越高,则重力加速度越大;故CD错误;故选:B.1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分析】重力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质量无关.【解答】解:A、重力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运动快慢无关,故A错误;B、重力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C、重力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轻物体与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相同,重力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所以轻、重物体同时、同高度释放,应该同时落地,故D错误;故选:C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C.物体在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比在两极时的小一些D.在地面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它们相差很大【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和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答】解:A、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A正确;B、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为g,故C正确;C、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物体在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比在两极处小一些,故C正确;D、在地面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相差并不大,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二.计算题(共7小题)14.小明同学在离地面为h高的阳台,如图所示,在长为L的细绳上下两端各栓一个小球,手提细绳上端,放手后两小球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着地后均不反弹,重力加速度均为g,求:(1)B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B;(2)A球下落的时间t A;(3)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t.【分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求解;(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求解;(3)求出两球落地点时间,然后求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解答】解:(1)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v B2=2gh解得;(2)由于h+L=,解得:t A=;(3)设B球下落的时间为t B,则而△t=t A﹣t B,则.答:(1)B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A球下落的时间为;(3)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15.如图所示,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 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木棒AB的长度?(2)D为AB棒上的一点,若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相同,求AD=?【分析】(1)木棒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分别研究杆下端B 到达C点过程和杆上端A到达C点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gt2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2)由于AB杆通过C点的时间已经求解出,故可以得到D点到C点的时间,然后求解DC间距,再求解AD间距.【解答】解(1)设木棒的长度为l,绳子剪断后木棒自由下落,故可将A、B 两端分别看做自由下落的质点,它们下落到C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依题意有:①②t1﹣t2=0.2 ③由①②③得:l=0.6m,t1=0.4s,t2=0.2s;(2)由于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相同,故时间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均为0.1s;DC=解得:DC=0.45m故AD=AC﹣DC=0.8﹣0.45=0.35m;答:(1)木棒AB的长度为0.6m;(2)D为AB棒上的一点,若AD、DB两段通过C点的时间相同,则AD为0.35m.16.一个自由落下的物体在最后1s内落下的距离等于全程的,计算它降落的时间和高度?(忽略空气阻力,g=10m/s2)【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分别对全程和最后1s 之前的位移列式即可求得高度和时间.【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对于下降的全过程有:H=gt2最后1s的高度:h=H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得:H﹣h=g(t﹣1)2联立解得:t=4s,H=80m答:它降落的时间和高度分别为4s 和80m17.如图,直杆长l1=0.5m,圆筒高l2=0.3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45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g=10m/s2)求:(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分析】(1)直杆下落时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速度即可求得速度V1;(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应为下落的总时间减去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可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解答】解:(1)对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gH(2)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为t1H=解得t1=0.3s直杆上端离开圆筒下方的时间为t2L1+H+L2=解得t2=0.5s综合解得t=t2﹣t1=0.2s答:(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1为3m/s;(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为0.2s18.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H=10m高的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t=0.2s 的时间内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h=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雨滴落地的时间t和落地时的速度v t;(2)雨滴经过窗口上边框时的速度v1;(3)窗的上边框距地面的高度h2.【分析】(1)根据h=gt2和v=gt求出雨滴落地的时间和速度.(2)已知通过窗口的时间和窗口的高度以及加速度,根据x=v0t+at2可求出通过窗口的初速度.(3)已知雨滴通过上边框的速度,根据v02=2gh′,求出窗的上边框距离屋檐的距离,从而求出上边框距离地面的距离.【解答】解:(1)根据h=gt2得,t===s;落地时的速度v t=gt=10×=10m/s;(2)根据x=v1t+at2代入数据解得雨滴经过窗口上边框的速度v1=9m/s.(3)窗的上边框距离屋檐的距离h′==m=4.05m.h2=h﹣h′=10﹣4.05m=5.95m.故窗的上边框距地面的高度为5.95m答:(1)雨滴落地的时间t和落地时的速度v t为10m/s;(2)雨滴经过窗口上边框时的速度v1为9m/s;(3)窗的上边框距地面的高度h2为5.95m.19.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下方距离为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分析】直杆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求解,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A到达D点的时间减去B到达C点的时间.【解答】解:(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时,由B端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B端下落到D点(自由下落h+b)止.由h=gt2,求得t=.则B端下落到C点所需时间为t1=,B端下落到D点所需时间为t2=故△t=t2﹣t1=﹣.(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时,由B端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A端下落到D点(自由下落h+a+b)止.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t2=答:(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20.一小球从楼顶做自由落体运动,他测的该小球落到地面前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楼高的,取g=10m/s2,求小球:(1)该楼的高度.(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分析】(1)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设总时间为t,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表示出总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然后根据题中比例关系联立求解楼的高度即可;(2)由位移公式即可求出第1s内的位移,由题中比例关系即可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解答】解:(1)总位移为:h=最后1s内的位移为:h联立解得:h=80m(2)第1s内的位移:h1=m最后1s内的位移:m答:(1)该楼的高度是80m;(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是5m,最后1s内的位移是35m.。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1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4.读准字音
佾( yì )
篑( kuì)
5.一词多义
①任重而.道远 连词,表示进一步,相当于, “而且”
而②人而.不仁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就①②就故.能有就道.而其深正焉动 动词词,,成接就近,靠近
答: 第一个“道”是道理、真理。第二个“道”是路。第三个 “道”是道德,侧重指品德、学问。
第一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 于爱生命的誓言。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应 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2.理解“好学”的内涵 (1)请结合《〈论语〉十二章》,说说“好学”的标准或条件。 答: ①坚定学习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 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②学习(工作)中应是多做少说。③遇到机会,时 常向道德高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2)孔子认为“好学”之“学”学什么?请结合第十二章谈谈。 答: 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诗经》经典。不学诗,无以 言。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与观察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 合群性,不仅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在与父母、国君的相处上。 总之,要“学”的内容很广泛。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那 么文学的文、质和做人有必然关系吗?
答: 无论是文还是质,谈的都是文学语言的审美风格;文质彬彬, 谈的是人的气质修养。按照哲学的话语,文,更理性,质,更感性。在 这里,大约是孔子对理想人格——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养成的思 索,即一个具备德行、才干、学识的人,如何培养。他看重的是 “文”(文学、文化等兼有)的教化功能。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 都看重文学的教化功能,按照康德的说法,“教育让人成为人”。所 以,即便是战乱年代,吴宓、朱光潜,还是要开“文学与人生”这样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_常见的植物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_常见的植物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常见的植物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分为种子植物(有性繁殖)和孢子植物(无性繁殖)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

1)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特征:既有根、茎、叶(营养器官),又有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代表植物:水果:苹果、西瓜、桃子、李子、橘等。

蔬菜:豌豆、青菜、萝卜、黄瓜、南瓜、葫芦、油菜、蚕豆、黄豆、大豆。

花:郁金香、睡莲、玫瑰、白玉兰、梅花、桂花。

树木:樟树、梧桐等。

2)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没有果皮包被特征:有根、茎、叶、花和种子、无果实,大多数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代表植物(松柏杉):松树、杉树、银杏(银杏的果实叫白果)、铁树、侧柏……三、孢子植物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是靠孢子繁殖后代。

其包括:藻类、苔藓类、蕨类1)藻类植物:特征: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但种类众多(约2万种),地球90%的光合作用由它们来完成。

繁殖方式:分裂、孢子。

代表植物:蓝藻、绿藻、褐藻、红藻、硅藻,水绵,海带,紫菜(藻黄素含量多)。

生活环境:水中,池塘和海洋中,少数在潮湿的地面上。

2)苔藓植物:特征:没有根,有小的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繁殖方式:孢子。

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

生活环境:树干、墙头或其他潮湿的环境。

3)厥类植物:特征:有真正的根、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繁殖方式:孢子。

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满江红,卷柏等。

生活环境:树林、田野、河流或湖泊边的阴湿环境中1、下列各种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苏铁B、小麦C、桫椤D、海带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不同的特征是()A、被子植物受精结果,裸子植物受精后不结果B、裸子植物适宜生长在干旱的地方,而被子植物却不能C、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被子植物则不发达D、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3、下列植物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是()A、葫芦藓B、紫菜C、仙人掌D、莲4、下列哪一种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A、苹果B、豌豆C、红松D、黄瓜5、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6、有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背面有孢子囊,据此我们推测它属于()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7、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8、下列植物中靠孢子繁殖的是()A、香蕉B、柳树C、地钱D、苏铁9、下列各种食物中我们吃的不是果实是的是()A、玉米B、花生C、土豆D、草霉10、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B、无子西瓜不是种子植物C、香蕉中没有种子,但它是种子植物D、柳絮中含有种子11、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叫___植物,它包括____植物和____植物。

第2章第5节 北极南极地区

第2章第5节  北极南极地区

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和南极地区教学目标:1、了解两极地区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相关资料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及其原因。

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方向。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图文分析、联系对比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本,并搜集相关的极地景观图片、文字等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1:极地动物导入。

展示北极熊和企鹅等极地动物图片,请学生回答它们生活的地区。

进而导入新课,展开探究。

方案2:极地忧患导入。

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让学生谈谈全球变暖对两极冰川的影响。

[两极地区冰川融化]进而提出问题:“两极冰川融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沿海平原、岛屿和低地将被淹没,如上海、伦敦、天津等城市被海水淹没。

]使学生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学习产生迫切感。

师生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58、59相关资料,参照图2-29和图2-31,解决以下问题:(1)观察两幅地图中的经纬线,说出北冰洋和南极洲所处纬度位置和所跨经度特点?(2)指图说出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而南极洲被哪三个大洋环绕?(3)北冰洋和南极洲是否就是我们所说的北极和南极地区呢?(4)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

估算一下,你的学校所在地到北极点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多远?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个站在南极点的人,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朝向什么方向?若站在北极点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教师点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它是半圆,方向不连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阶微分环节、二阶微分环节、振荡环节等可以 进行类似的近似处理,从而简化计算。 在本例中,在穿越频率ω=1附近,可以作下列近 似
K ( 1 + ( 0 . 1ω ) 2 ) 2
ω ( 1 + ( 5ω ) 2 ) 2
K K ≈ = 2 ω ( 5ω ) 25 ω 3
因为在ω=1 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为0dB 或者幅值为1,即 K
在伯德图上,若一个最小相位系统和一个非最 小相位系统具有相同的幅频特性,则最小相位 系统的相角滞后,总是小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 相角滞后。例如,从不稳定典型环节的伯德图 图2.52和图2.53上可明显地看出,它们的相角滞 后都大于所对应的稳定的典型环节的相角滞后。
最小相位系统的特征: 设一个最小相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的最 高次数分别是n和m,则当 ω → ∞ 时,系统的相频特 性必然趋于 − (n − m)90 o 。而对应的所有非最小相位系 统虽然具有相同的幅频特性,但 ω → ∞ 时,系统的 − (n − m)90 o 。在伯德图上,当系统的 相频特性不等于 对数相频特性的高频段趋于 − (n − m)90 o ,则为最小相 位系统,否则,是非最小相位系统。
由于低频段的延长线与 0db 线(横坐标轴)的 交点为 ω = 10 ,因此,K=10。 由于在转折频率处对数幅频特性和其渐近线的 误差为4.44db,由式(2.112)得
ς = 0 .3
20 lg 1 = 4 . 44 2ς
所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 s ) = 10(1 + s) s(1 + 2.5s)(1 + 0.06s + 0.01s )
2
=
400(s + 1) s(s + 0.4)(s 2 + 6s + 100)
例2.29 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 线如图2.58所示,确定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L (ω )
-20 -60 1 0 0.2 10
ω
-20
图2.58 最小相位系统的伯德图
解 由于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是-20dB/dec的 直线,所以,系统的传递函数有 1 个积分环节。 根据转折点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斜率的变化, 容易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 (s) =
10 (1 + s (1 + s )( 1 +
1 s) 2
1 s s + ( )2 ) 8 8
e − 0 .2 s
系统建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该尽可能了解系统 的信息,提出合适的系统模型。
所选择的逼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直线不是唯 一的。应该在满足建模精度的前提下,选择较 低阶的模型。 假设系统是最小相位的,则根据所选择的对数 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可以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例如,某系统的实验数据如表2.4所示,其伯 德图如图2.59所示。
表2.4 某系统的实验数据
ω
0.1 0.2 0.4 1 2 4 10 20 40
1 K (1 + s) 2 K (1 + 0 . 1s ) 2 10 G (s) = = 1 2 s (1 + 5 s ) 2 s (1 + s) 0 .2
在穿越频率ω=1处L(1)=0,由此或者G ( j ω ) ω = 1 = 1 确定K。 通常在穿越频率ω=1附近,转折频率在穿越频 率左边的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可以认为是 -20dB/dec的斜线,即可以近似为一个积分环 节。而转折频率在穿越频率右边的惯性环节的 幅频特性可以认为是0dB的水平线,即可以近 似为1。
25 ω
3

ω =1
= 1
因此得K=25,所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 (s) =
25 (1 + 0 .1s ) 2 s (1 + 5 s )
2
3. 频率特性的实验确定法
稳定的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实验确定法: 采用正弦波发生器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作 用于被测系统,测量系统稳态输出的正弦波的 幅值和相角。在尽可能宽的频率范围内不断改 变输入正弦波的频率,可以测得一组实验数据,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伯德图。最后在对数幅 频特性图上,用一组斜率为 –20ndb/dec(n=0, ± 1, ± 2,…)的直线逼近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 曲线,作为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
2.7.6 由伯德图确定传递函数
1. 最小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如果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 S 平面上没有极点 和零点,而且不包含滞后环节,则称为最小相 位系统,否则,称为非最小相位系统。 只包含比例、积分、微分、惯性、振荡、一阶 微分和二阶微分环节的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 而包含不稳定环节或滞后环节的系统则是非最 小相位系统。
1 s) 2 G(s) = 1 s s(1 + s)(1 + s + ( ) 2 ) 8 8 10(1 +
注意:这个传递函数仅仅是根据系统的对数幅频 特性实验曲线得到的,没有考虑系统对数相频 特性实验曲线,所以,这个传递函数是试探性 的。如果根据选择的模型绘制的曲线与实验得 到的曲线基本吻合,则所选择的系统传递函数 模型是合适的。如果误差太大,则要考虑模型 中某些环节是不稳定环节,或者包含滞后环节。
ω
0 0 .1 0 .4 1 4 .4 4 d B -6 0
图 2 .5 7 最 小 相 位 系 统 的 伯 德 图
解 由于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是 -20dB/dec的直线, 所以,系统的传递函数有一积分环节。根据转折点处 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斜率的变化,容易写出系统的传 递函数为
K (1+ s) G(s) = 1 1 s 2 s(1+ s)(1+ 2ς s + ( ) ) 0.4 10 10
如果高频段的相角符合 -(n-m)90 。 的关系, 则 是最小相位系统,否则是非最小相位系统。如 果高频段的相角有无限增大的趋势,则可能包 含滞后环节。 根据上面初步得到的传递函数,绘制其对数相 频特性曲线,如图 2.59 中虚线所示。可见,与 实验曲线是不吻合的。当 ω=10时, 实验曲线 与 ϕ (ω ) 之差为-115。, 而当ω=20 时,实验曲 ϕ( 线与ω ) 之差为-240。,这基本上和滞后环节 的相频特性 -0.2ω相符,所以系统的传递函数 应为
2. 由伯德图确定传递函数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是单值 对应的,因此,根据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就可以 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或者频率特性。 例2.28 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 如图2.57所示,确定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dB
40
L (ω ) -2 0
20
-4 0 -2 0 10
99.6
49.3
23.7Biblioteka 7.963.261.5
0.37
0.043
0.003
Y/R
-94.7
-99.3
-108
-127
-146
-182
-325
-476
-835
ϕ 2 − ϕ1
在图中,虚折线为所选择的对数频特性的渐近 线,根据图中 3 个转折频率ω1= 1,ω2=2,ω3=8 和ω3=8 附近的幅值,可以写出系统的传递函 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