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20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七常见的化学计算精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 常见的化学计算
,中考专题精讲)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此类试题解题时要抓住两个关键量,即相对原子质量和各原子个数。

解题方法如下: 例如:在化合物A x B y 中,已知A 、B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 、b ,则有: (1)A x B 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x +by 。

(2)A x B y 中A 、B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ax :by 。

(3)A x B y 中A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x ax +by ×100%,B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y
ax +by
×100%。

(4)m g A x B y 中A 元素的质量为max
ax +by
g 。

二、关于不纯物质的计算
1.有关混合物的计算(混合物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或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参加反应)。

2.原理。

将不纯物质的质量转化为纯净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公式。

(1)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的质量×纯度(或质量分数); (2)纯度=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样品的质量等)×100%;
(3)纯净物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4.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中每一项都应是纯净的物质。

(2)化学方程式中每一种物质代入或算出的质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

(3)有些参加反应的物质中还要分析是否完全反应,如反应不完全,该未反应部分质量不能按反应的质量进行计算。

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常用的公式及注意事项: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体积和密度之间的换算: 溶液质量(m )=溶液的体积(V )×溶液的密度(ρ);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的体积(V )×溶液的密度(ρ)×100%。

注意:溶液的质量可以直接相加减,但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相加减。

(3)溶液的稀释(用水稀释)。

原理: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进行溶液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要注意将溶液质量换算成溶质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所求得的物质质
量都是实际参加反应的(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1】(2015,贵阳)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270 g ,则需要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解: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 。

2H 2+O 2=====点燃
2H 2O 4 36
x 270 g
436=x 270 g
x =30 g 答:需要氢气的质量为30 g 。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
【例2】(2015,黔南)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不纯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锌粒样品,并取稀硫酸800 g ,平均分成4份,将四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加入到四份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6.5 13 19.5 26 生成H 2的质量/g
0.16
0.32
0.40
m
(1)上表中m 的数值是 。

(2)试计算这种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分析四次实验数据,对比实验1和实验2数据,样品质量不同,但稀硫酸用量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样品质量成正比,说明第一次实验中硫酸过量,第三次实验中锌完全反应,对比实验2与实验3数据,样品质量不同,稀硫酸用量一样,产生氢气与样品质量不成比例,说明硫酸已完全反应,即200 g 稀硫酸完全反应,可产生0.40 g 氢气,所以第4次实验中样品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0 g ,即m =0.40。

【答案】解:(1)0.40;
(2)设13 g 锌粒样品中Zn 的质量为x 。

Zn +H 2SO 4===ZnSO 4+H 2↑ 65 2
x 0.32 g
652=x 0.32 g
x =10.4 g 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4 g
13 g
×100%=80% 答: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0%。

,2017中考预测演练)
1.(2016,绵阳)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 1.2 g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 2 0.1 g ,则混合物中
的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B )
A.Mg
B.Al
C.Zn
D.Cu
2.1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与4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B )
A.8%
B.16%
C.24%
D.25%
3.(2016,泸州)某有机物R 与氧气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如下表:
R O 2 CO 2 H 2O 反应前质量/g 51 96 0 0 反应后质量/g
x
88
5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x 值为5
B.R 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
C.R 物质中碳、氢质量比为4∶1
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4.(2016,扬州)以FeSO 4为原料制备铁黑颜料Fe 3O 4(其中Fe 既有+2价,也有+3价)的过程如下: “转化”过程的反应为:4Fe (OH )2+O 2+2H 2O===4Fe (OH )3。

若原料中含FeSO 4 9.12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理论上与FeSO 4反应的NaOH 溶液的质量为4.8 t
B.理论上“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 2的质量为320 kg
C.该方法理论上最终可以获得Fe 3O 4的质量为4.64 t
D.若“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 2过量,则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偏小
5.将C 、CaCO 3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生成CO 2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求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原混合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C CO 2×100%=12
44
×100%≈27.27%
解析:因为生成CO 2的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且原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 2,故CO 2中C 的质量分数即为所求。

6.(2016,成都)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 t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厂每天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

解:设该工厂每天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

S +O 2=====点燃
SO 2 32 64 0.16 t x 3264=0.16 t x
x =0.32 t
答:该工厂每天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32 t 。

7.(2016,黄冈)200 g 稀硫酸与13 g 锌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Zn +H 2SO 4===ZnSO 4+H 2↑ 65 2 13 g x
6513 g =2
x
x =0.4 g 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0 g +13 g -0.4 g =212.6 g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12.6 g 。

8.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将25 g 该样品放入盛有100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测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m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5 g -116.2 g =8.8 g ;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100 44
x 8.8 g
100x =448.8 g
x =20 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0 g
25 g ×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9.(2016,河北)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10 g 。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Ca (OH )2+Na 2CO 3===CaCO 3↓+2NaOH 100 80 10 g x
10080=10 g x x =8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g
185.6 g -105.6 g
×100%=10%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10.(2016,威海)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30 g 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1.97 g ,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

Na 2CO 3+Ba (OH )2===2NaOH +BaCO 3↓ 106 80 197
x y 1.97 g
106197=x 1.97 g
x =1.06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6 g
5 g
×100%=21.2% 19780=1.97 g y
y =0.8 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 g -1.06 g +0.8 g =4.74 g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21.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74 g 。

11.(2016,广安)向160 g 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40 g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9 g 沉淀,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195.1 g 。

(2)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 Na 2SO 4 (填化学式)。

(3)求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CuSO 4+2NaOH===Cu (OH )2↓+Na 2SO 4 160 98
x 4.9 g
16098=x 4.9 g
x =8 g 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 答: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