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小说的特征

合集下载

小说与散文的文体特点与鉴赏方法

小说与散文的文体特点与鉴赏方法

小说与散文的文体特点与鉴赏方法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文体。

在中文文学中,小说和散文是两种常见的文体类型,它们在表达方式、结构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小说与散文的文体特点以及对它们的鉴赏方法。

一、小说的文体特点与鉴赏方法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文学形式,通过描写人物、情节和事件来展示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说一般由多个篇章组成,通过多角度的叙述和刻画,展示了人生百态和社会万象。

1. 故事性强:小说通常以一个或多个故事线索为核心,情节连贯、紧凑,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在鉴赏小说时,要关注故事情节的布局、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2. 人物塑造: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行为方式和言谈举止,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传递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鉴赏小说时,要关注人物的多维度塑造和形象转变,思考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3. 描述细腻:小说以言语为工具,通过对环境、场景和情感等方面的描写,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在鉴赏小说时,要注意作者的描写方式、语言风格以及运用修辞手法的功底,从而感受到小说的细腻与美感。

4. 多样化的写作技巧:小说的写作技巧丰富多样,例如倒叙、flashback、夸张等手法,能够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鉴赏小说时,要留心作者运用的技巧,并思考其对情节和主题的服务作用。

二、散文的文体特点与鉴赏方法散文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学形式,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为主要目的,常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表现。

散文不受限于故事情节,更注重对个体情感和思考的表达。

1. 自由散漫:散文以自由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篇章结构松散,情感流露自然。

在鉴赏散文时,要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倾诉,理解其思维跳跃和情感起伏。

2. 抒发情感:散文常常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借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鉴赏散文时,要关注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意境呈现,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表达。

鉴赏高考小说的文体特征

鉴赏高考小说的文体特征

鉴赏高考小说的文体特征一、小说文本特征如何考查分析小说的文本特征题是近两年高考出现的新型试题,这类题突破情节、环境、形象和主旨考查题的局限,紧扣特定文本的特征命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区分度也较强。

二、小说常见的文本特征及效果1.真实与虚构(真实性与文学性)“真实”体现在人物真实,有原型,情节真实,符合生活逻辑,故事真实可信,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

“虚构”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描写手法的使用等。

“文学虚构”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具有文学艺术性;“文学真实”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由“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使其富有文学真实性。

效果:真实与虚构二者似乎朝着两个方向前进,有着不可调和的张力,但二者在小说中却如同血与肉一样难以分开,现实是虚构的支点,虚构则提升了现实,使现实摆脱了庸俗。

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艺术真实的魅力。

2.历史(故事)与虚构(新编)交织“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

“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

合理安排“历史”与“虚构”,可以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

效果: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故事”本身于史有据,或符合历史事实,富有历史韵味(故事),采用新意的讲述方式或适度艺术夸张,贴合当今时代,能反映现实特点,解决当下问题,有现实意义,充满现代性与想象力( 新编),对历史及现实均做出关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主题)。

3. 历史与现实交织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

效果:拓展或补充情节,丰富或完善内容;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现实与小说叙述互相印证,使历史故事更具艺术真实。

小说艺术特点的探究分析

小说艺术特点的探究分析

小说艺术特点的探究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小说艺术的基本特征 (6)1. 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定义 (7)2. 小说艺术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 (8)3. 小说艺术的共性特征 (9)三、小说艺术的表现手法 (10)四、小说艺术的审美特征 (12)1. 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 (13)2. 情感美的体现 (14)3. 韵味美 (15)4. 象征美 (17)五、不同流派和风格的小说艺术特点 (18)1. 现实主义小说 (19)2. 浪漫主义小说 (20)3. 现代主义小说 (22)4. 后现代主义小说 (23)六、小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25)1. 数字化对小说形式的影响 (26)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说创作 (27)3. 面向未来的小说艺术创新 (29)七、结论 (29)1. 小说艺术特点的总结 (30)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简述小说艺术特点探究分析是对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旨在揭示小说的内在艺术特质和表现手法。

在这一段落中,我们将简要概述小说的基本内容,为后续详细分析小说的艺术特点做好铺垫。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基本构成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推动故事发展;人物则是小说的灵魂,通过其形象塑造展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环境则是小说赖以存在的背景,为情节展开和人物活动提供场所。

在内容简述部分,我们需要概括小说的主题、背景、主要情节以及关键人物。

主题是小说的核心思想,是作家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的重要观念;背景则包括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等,对理解小说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情节是小说的基本故事线,关乎全篇的起伏和走向;关键人物则是情节发展的核心,其命运转折、性格变化等对于揭示小说主题具有关键作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基本概述,我们可以为后续分析小说的艺术特点提供基础。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

二)原因:
1、五四理想精神在文学上的体现,是五四启蒙的 产物; 2、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人生严肃思考的结果; 3、借鉴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结 果 (三方面借鉴:俄罗斯文学和东北欧文学; 挪威作家易卜生的问题剧; 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三)内容:

“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表现和思考的主 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 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与此密切相关 的是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 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有的作品涉及到了劳动 人民的疾苦、军阀混战带来的战祸,以及儿 童、教育、劳工问题等。因此,当时“问题 小说”的题材、主题相当广泛,透露出五四 时代特有的气息。
三、题材类型




1)教育界、学校生活:《饭》、《半年》、 《一篇宣言》 2)农村题材:《多收了三五斗》 3)革命题材:《夜》、《抗争》、《城 中》、《倪焕之》 4)小市民生活:《隔膜》 5)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四、《潘先生在难中》解读

1、 梳理结构:
发生于当年九月的江浙战争。这是一次直系军阀和 1)背景:反直系军阀之间的狗咬狗的。战争发生在福建、浙 江、江苏之间。
三、问题探讨
作家们找到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吗? 是什么方法?现实吗? 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冰 心
(一)概述:


冰心,原名 , 1900年10月 5日出生于福州, 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诗人。代表作 《 》 ,诗集《 》、 《 》等。1999年2月28日 于北京逝世,享年 岁。 1919-1920年,被五四的惊 雷炸上文坛的的冰心,最早 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表现 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 1919年在《晨报》上发表其 处女作《 》。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

1)背景:反江直、系江军 苏阀之之间间。的狗咬狗的。战争发生在福建、浙
2)人物: 潘先生——小学校长
仓皇逃命 冒险回乡
3)事件: 逃难
洋房避难
4)结构: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
来写人物。
A
23
2、思考、讨论: 潘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
24
善于把握时机
灵敏
有条理
潘先生
细致
顾家
有主见
有胆识
开药方”; 社会功利化追求所导致的观念化和抽象化
倾向。
A
16
五、评价:
1、“五四”问题小说集中、广泛地反映那个时代的 社会现实,尤其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因 此,问题小说已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具有了历史文 献的价值。
2、问题小说中非文学因素过多,社会问题被摆在首 要位置,问题小说的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它的 审美价值。
A
有责 任心
25
唯唯诺诺
卑琐自私
庸俗猥琐
奴性
怯懦麻木
潘先生
甘心屈辱
善于逢迎
苟安侥幸
精于计算 表里不一
A
临虚惊而失措, 暂苟安而又喜
26
衍生问题:
为什么对潘先生的评价有如此明显 的两极现象?
潘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
27
潘先生:
从个人及家庭来看,潘先生细心、周到地对待自己 的妻子及儿女,可以算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的交织融 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三个主要因素。
A
14
《命命鸟》
小说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 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最乐的宗教
精神。
《缀网劳珠》

细数狗血小说九大特征

细数狗血小说九大特征
需要正式协议签字就OK了。
*** *** *** ***
特征八:配角都是无能的,主角都是万能的。配角的渺小,才能衬托出主角
的伟大?很多书,其实根本就不需要配角的参与,主角自己一个人外加他的女友
大军就能搞定所有事情,主角只需大手一挥,配角们就前赴后继,赴汤蹈火。总
体力超群,一夜不停的耕耘,不但金枪不倒,还越战越勇,第二天照常起床上班
去也。而且主角以亚洲人的身子板儿,“家伙”却必须是欧美毛片的型号,好似
稍微正常的尺寸就会特丢人,被女主角们瞧不起似的。
*** *** *** ***
特征四:一帆风顺的人生,按部就班的升级打怪。当主角三级武士时候,十
么多高级精英都不屑一顾,随便透过车窗惊鸿一瞥就能看出主角的与众不同,英
武不凡。活了千万年驻颜有术的美女巫师,被只有十几二十岁的主角耍得团团转,
最终死心塌地爱上这个“坏男人”。从小经受现代一夫一妻制教育的姑娘们,女
警官,女CEO,女教师,大财阀千金们,顷刻间就“摒弃世俗眼光”,N女共
事一夫,彼此和谐相处,姐妹相称,大玩3P、4P、5P、NP。主角大人也
乾隆,动不动就微服私访,遇到不平之事,先是让那些注定要倒霉的势利小人嚣
张威风盖世化解,
要么打电话叫小弟帮忙摆平,最后亮明身份,围观者哗然,势利小人灰头土脸,
获救者当场石化,以身相许。再就是胸中雄兵百万或者底牌丰厚却一直保持沉默,
让友方同伴着急上火,甚至悲观绝望,最后不到火烧眉毛就死活不肯出手,以救
看似很重要的配角,到最后却只字不提,连个像样的结局都没有。稍微有点文化
的还能埋下些伏笔,有些小白作者干脆连伏笔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有的自己N久
以前埋下的伏笔一直到全书完本都想不起来要补上。这个属于不太明显的特征,

学习小说阅读小说特点与情节分析

学习小说阅读小说特点与情节分析

学习小说阅读小说特点与情节分析学习小说阅读:小说特点与情节分析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以其丰富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通过学习小说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的特点与情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说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情节分析。

一、小说的特点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

首先,小说以叙事为主要手法,通过描述人物的动作、对话和心理活动来展现故事情节。

其次,小说具有多样性,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和风格,包括爱情、冒险、科幻、历史等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此外,小说通常由多章节组成,每一章节都负责推动剧情的发展,给读者带来连贯的阅读体验。

最后,小说常常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分析,反映了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观察。

二、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构建故事结构和展开情节发展的基础。

对于读者来说,了解和分析情节对理解故事的整体逻辑和思想内涵至关重要。

在进行情节分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 开端小说的开端是情节发展的起点,通常包含背景介绍、主要人物的引入以及事件的发生。

通过分析开端,读者可以了解故事的背景设定和基本情节线索,对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出预期。

2. 发展情节的发展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涉及到人物的行动和冲突。

通过对情节发展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主要人物的成长和变化,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情节推进的手法。

3. 高潮高潮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最关键时刻,承载着故事的转折点和矛盾的爆发。

在高潮部分,读者可以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和挑战的来临,也可以观察到主要人物面对困境时的抉择和决策。

4.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对整个故事的走向和主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通过对结局的分析,读者可以理解故事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从而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小说阅读的技巧除了理解小说的特点和进行情节分析外,良好的阅读技巧也是学习小说阅读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小说阅读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浅析冰心的问题小说

浅析冰心的问题小说

浅析冰心的问题小说《超人》摘要:超人是冰心女士写于五四时期,意在暴露社会黑暗面,探索“人生道路”的一部问题小说。

也是其早期作品的一部代表作。

对于这部作品,文学界对其看法褒贬不一。

在我看来,在当时,这部作品的出现是伟大的,有着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

现在,多年过去,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文学创作手法上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关键词:问题小说何彬新的活力青年爱的哲学一、这是一部问题小说的代表作所谓问题小说,是指出现在20年代初期,以探索“人生究竟是什么”为目标的小说。

通过夸大黑暗现实,鼓吹社会改造,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方式,回答当时的社会人生问题。

这类小说大多以提出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观念为目的,而不请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但都深刻的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超人》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冰心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正值五四运动落潮期,这一时期的北京,进步青年们的斗志消弭,激情已悄然退却,取而代之的是空虚的苦闷和迷茫。

①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新青年》和《新潮》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O至一九二二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

许多青年从乐观救世变为悲观恨世,从悲观恨世再跌入厌世自戕的灭顶之灾。

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领域的领头人,冰心认为自己有义务站出来将青年们从迷茫中解救出来。

她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超人》及其主人公何彬的创造,就基于唤醒青年们新的活力而创作的,同时也是冰心本人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冷。

他信奉的人生哲学是“恨世哲学”,他的形象,可以理解成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②他拒绝爱和怜悯,并把这些善意看作是恶的来源。

造成他这样的原因,是因为社会抹杀了他的理想,他陷入了理想得不到伸展的苦闷状态之中无法解脱,心灵受到重创。

其实,在过去他也曾受到过爱的拥抱,那就是他的母亲给予过的,曾经的他,也是一名积极乐观的青年,只是深受打击以后,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问题小说的名词解释

问题小说的名词解释

问题小说的名词解释问题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旨在通过探讨社会和个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它具有一定的长度和深度,以多样的形式和结构呈现,不仅展示了人物和情节,还表达了作者对于问题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对问题小说进行名词解释,探讨其定义、特点和影响。

一、问题小说的定义问题小说是以讨论和探索各种社会和个人问题为目的的小说形式。

它对社会问题、人类命运、伦理道德、人性冲突等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向读者展示问题的本质和不同的解决方式。

问题小说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为人们思考和反思社会现象提供了思想和启示。

二、问题小说的特点1. 真实性:问题小说常常通过真实的、生动的人物和事件来揭示社会和个人问题。

作者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2. 多样性:问题小说的形式和结构多样化,可以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也可以灵活运用回溯、抒情和隐喻等手法。

这样的多样性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兴趣,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3. 人性关怀:问题小说注重对人性的关注和探索,通过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人们面临的道德困境和选择。

问题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复杂的、有缺陷的,这种塑造使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参与。

4. 社会批判:问题小说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色彩,借助小说的力量对社会现象进行鞭挞和反思。

它通过展示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鼓励读者思考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合理,激发他们主动追求变革和改善。

三、问题小说的影响问题小说带给读者的思考和启示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

它通过对人性、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入剖析,唤起了读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首先,问题小说鼓励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和研究。

它以鲜活的形象和故事吸引读者,引发他们思考社会的弊端和必要的改变。

问题小说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思考如何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问题小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认知。

初中语文的解析现代小说的特点与鉴赏技巧

初中语文的解析现代小说的特点与鉴赏技巧

初中语文的解析现代小说的特点与鉴赏技巧在解析、阅读和鉴赏现代小说时,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学生来说,了解现代小说的特点和鉴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现代小说的写作风格、主题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文学形式。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解析现代小说的特点与鉴赏技巧进行探讨。

一、现代小说的特点现代小说是在近代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与古代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现代小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现实主义特征:现代小说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它通常通过真实的人物、事件和情节来描绘人性、社会和历史的真实面貌。

2. 叙述方式多样化:现代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方式,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双重叙述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叙事手法,作家可以更好地展现情节的发展与人物的心理活动。

3. 多元主题:与古代小说相比,现代小说的主题更加多样化。

除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外,现代小说也涉及到个人成长、情感与家庭、友情与爱情等多方面的主题。

这使得现代小说的阅读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4. 心理描写深入:现代小说往往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通过深入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变化,作家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思想。

二、解析现代小说的鉴赏技巧要深入解析和鉴赏现代小说,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鉴赏技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技巧:1. 分析文学手法:现代小说使用了许多文学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比如对比、象征、比喻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家使用的文学手法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2. 把握人物形象:将人物形象分析得透彻是解析现代小说的关键一步。

我们需要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言语表达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来理解和评价人物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3. 解读寓意与主题:现代小说往往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寓意与主题。

我们应该通过仔细阅读与分析,揭示其中隐藏的寓意,并从中领悟到作家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 关注文化背景与时代特点:每一部现代小说都有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简述20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内涵和特征

简述20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内涵和特征

简述20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内涵和特征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问题小说”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

(1)问题小说的内涵问题小说是产生于“五四”启蒙运动时期,盛行于1920年代初的一个现代小说流派,以文学研究会成员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为代表。

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探索“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题材涉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如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

从而实现了该派“为人生”的文学创作主张。

这一流派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2)问题小说的特征①写作题材广泛当时以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传播为背景,形成了文学必须接触现实人生问题的启蒙主义主张。

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F等社会问题,还有些作品涉及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军阀混战所带来的灾祸以及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等,题材相当广泛。

②文学性不强问题小说的兴盛,是新的文学思潮的产物,这是借鉴外国问题文学的结果,同时也与周作人、胡适的理论倡导有关。

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强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比较理论与哲学,相对忽视了写作技巧,文学性不强。

③“只问病源,不开药方”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都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它与问题剧一样,都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

问题小说的名词解释

问题小说的名词解释

问题小说的名词解释问题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解决问题为主题,通过讲述故事的过程展示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方式。

以下是对问题小说的名词解释。

1. 问题小说的定义:问题小说是以解决问题为主题的小说。

它通过刻画人物的命运、追溯事实的真相、揭示社会的弊端等方式,探讨人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2. 故事线索:故事线索是问题小说中用来串联情节和情感的脉络。

故事线索贯穿整个小说,通过引出问题、发展情节、深化人物关系等手法,使读者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

3. 问题意识:问题小说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它关注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意识是问题小说独特的特点,它使小说更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

4. 解决方式:问题小说不仅提出问题,还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式。

这些解决方式可能是个体的努力,也可能是社会的改革,或者是对人性的思考。

解决方式是问题小说的核心,它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

5. 人物形象:问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人物形象通过语言、行为和思想等多种方式展现,使读者对问题产生共鸣和思考。

人物形象是问题小说的突破口和表达方式。

6. 社会背景:问题小说通常设定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描写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来展示问题。

社会背景是问题小说的基础,它提供了问题发生的土壤,并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7. 阅读效果:问题小说通过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受,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

阅读问题小说可以使读者思考社会问题、人生意义、道德价值等,从而提高个人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8. 动人情感:问题小说通常以真实的情感展现问题的存在和解决过程。

这些情感可以是愤怒、悲伤、喜悦等,通过情感的表达,问题小说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更容易接受和思考问题。

9. 文学形式:问题小说可以采用各种文学形式进行表达,比如传记、寓言、科幻等。

文学形式是问题小说的多样性来源,不同的文学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问题和解决方式。

问题小说名词解释

问题小说名词解释

问题小说名词解释
问题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指以探讨社会现象或人类心理问题为中心,通过描绘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引发读者思考的小说作品。

以下是对问题小说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1. 问题意识:指作者对社会现实或人类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问题意识可以表现为对社会问题、伦理问题、道德问题等的敏感和反思,通过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来探讨和展示这些问题。

2. 社会现象:指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现象。

社会现象可以是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习俗等,问题小说通过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和展示,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3. 人类心理问题:指人类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人类心理问题可以是人性的善恶、个体的心理困惑、心理冲突等,问题小说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分析,探讨和展示这些心理问题。

4. 故事情节: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引子、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问题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和安排,展示和探索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问题。

5. 人物形象:指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通常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言行等方面的描写,问题小说可以通过展示人物在面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问题时的反应和选择,引发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6. 反思:指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心理问题进行思考和评判。

问题小说通过展示和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鼓励读者关注社会现象、审视人类心理,反思自我和社会。

问题小说通过文学手法和艺术表达,以引发读者思考为目的。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问题的揭示和探索,问题小说希望唤起读者的思想和敏感,促使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及抒情小说

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及抒情小说
(五)冰心的情感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
1.“满蕴着温柔” 2.“略带着忧愁”——伤感情调
3.“欲语又停留”——委婉的叙述。受传统诗词的影 响。
二、许地山(1893—1941)
(一)许地山简介 笔名落花生。台湾台南人。其创作从问题小说
写作开始。传奇是其最大的小说特色。
主要作品《命命鸟》、《缀网劳蛛》、《玉官》、《春 桃》、《商人妇》等。
4.“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冰心、叶绍钧、许地山、 王统照、庐隐)
5. “问题小说”的局限性(形象化的要求较少,削弱 的文学的审美价值) 二、“问题小说”主要作家作品分析:五四女性作家庐隐
代表作:《海滨故人》、《或人 的悲哀》和《丽石的日记》
(一)《海滨故人》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1.语言美
“啊!多美丽的图画!斜阳红得像血般,照在 碧绿的海波上,露出紫蔷薇般的颜色来,那白 杨和苍松的阴影之下,她们的旅行队正停在那 里,五个青年的女郎,要算是此地的熟客了, 她们住在靠海的村子里;只要早晨披白绡的安 琪儿,在天空微笑时,她们便各自拿着书跳舞 般跑了出来。黄昏红裳的哥儿回去时,她们也 必定要到。”
出色的抒情才能青年男女好像是一朵含苞未放的玫瑰花美丽的颜色足以安慰自己诱惑别人芬芳的气息足以满足自己迷恋别人但是等到花残了叶枯了人家弃置自己憎厌花木不能躲时间空间的支配人类也是如此那么人生到底作什么
二十年代小说
第一节 问题小说及乡土小说
“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最要的一支。创作 主要成员是文学研究会及与之相近的未名诗、语丝社 的一些成员。
(二)情感过程
三、现代文学女作家家冯沅君
冯沅君,原名恭兰、淑兰, 笔名淦女士,沅君、大琦、 吴仪、易安等,河南省唐 河 县人,1900年9月4日出 生于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 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出 现的一位 颇有影响的著名女 作家、教育家、当代研究中 国古典文学卓有成就的女学 者。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
艺术成就: 灰色人生” 1、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 和客观描写, 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 义的特征。 同情与讽刺兼备, 义的特征。2、同情与讽刺兼备,是 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 本特色。 结构多变、精于布局, 本特色。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 讲究结尾饶有余味。 讲究结尾饶有余味。
倪焕之》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 《倪焕之》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它几乎动用 了作者在教育界生活的主要积累。原载于1928 1928年第 了作者在教育界生活的主要积累。原载于1928年第 12期的 1—12期的《教育杂志》。1929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 12期的《教育杂志》 1929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 小说以主人公倪焕之希望教育革新, 版。小说以主人公倪焕之希望教育革新,改造家庭 和社会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形象地再现了辛亥革命、 和社会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形象地再现了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以 及大命失败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及大命失败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展现了小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前进道路上追求、动摇、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前进道路上追求、动摇、幻灭 的精神历程。在小学教员倪焕之的身上, 的精神历程。在小学教员倪焕之的身上,叶绍钧比 较完整地写出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这一段期间的追求与遭遇。展现了20 20年代某些小资 这一段期间的追求与遭遇。展现了20年代某些小资 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性格演变史。 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性格演变史。倪焕之追求和幻灭 的三起三落,构成了小说严整的叙述框架。 20年 的三起三落,构成了小说严整的叙述框架。是20年 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 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
3.自叙传的痕迹 3.自叙传的痕迹 (二)庐隐小说的局限性: 庐隐小说的局限性: 1.抒情性叙事不事雕饰,激切直露,同时也嫌单 抒情性叙事不事雕饰,激切直露, 抒情性叙事不事雕饰 少含蓄。 调,少含蓄。 2.叹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力量 相对削 叹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力量,相对削 叹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力量 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 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 3. 结构上往往失于散漫拖沓。 结构上往往失于散漫拖沓。

问题小说资料整理

问题小说资料整理

一、问题小说起源:五四时期以反映社会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小说群体,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新小说的开端。

“问题小说”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

它与问题剧一样,都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

当时以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传播为背景,形成了文学必须接触现实人生问题的启蒙主义主张。

俄国文学、东欧文学、北欧文学特别是易卜生密切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的进步倾向,也影响并促成了中国问题小说的兴盛。

一般来说,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实或是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题小说”。

二、问题小说代表作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短篇小说,如他自己所说,“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而已”(《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

《每周评论》上胡适的小说《一个问题》,《新潮》上的小说像汪敬熙的《谁使为之?》,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晨报》上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三、问题小说特点: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

四、不同时期问题小说代表作家:五四时期: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

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

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

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

《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

《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冰心的思想中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

《分》将教授与屠夫的孩子从同一个产院的婴室“分”道扬镳的不同前途加以比照,透露了作者思想中开始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

第四讲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ppt.Convertor

第四讲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ppt.Convertor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第一节五四“问题小说”一、问题小说及其出现问题小说(1919—1923年)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主要的问题小说作家:《新潮》上的罗家伦、汪敬熙、杨振声;文学研究会的冰心、叶绍钧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

1.问题小说的概念与内容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实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以谓之“问题小说”。

其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涉及民众疾苦、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

2.问题小说出现的原因。

A. 是五四新旧更替时代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重估一切价值”,对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探索与追寻。

B. 是当时作家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作用的结果;“我做小说的目的,只是要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那旧家庭的不良现状,好叫人看了有所警觉,才想去改良。

”(冰心)C.受到欧洲、俄国等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文学的深刻影响。

“易卜生的问题剧”、《娜拉》所提出的个性解放与妇女解放问题;托尔斯泰的“为人生”“主义的写实主义”,俄国文学是“提出问题的文学”(高尔基)。

二、问题小说的创作1.冰心——“爱的哲学”。

是五四运动“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问题。

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

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

A.前期:暴露和批判社会种种弊病。

《两个家庭》(1919年,处女作):封建家庭与资产阶级家庭培育出来的女子两种绝然不同的命运;《斯人独憔悴》:具有时代意义的父与子的冲突;《去国》:“祖国呵!不是我英士弃绝你,乃是你弃绝我英士了呵!”《最后的安息》:控诉童养媳制度的罪恶,翠儿勤劳聪明,朴实可爱却备受婆婆的虐待和折磨而含冤死去;“慈怜温蔼”、天使般的惠姑抚慰她使之宁静愉快地走向极乐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现实主义浅析问题小说的特征
文学院11级汉语言文学(4)班:陈慧
摘要: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小说。

这类小说多以知识青年的生活为题材,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定义的问题,讽刺黑暗现实,支持社会改造,追求个性解放,鼓吹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等观念。

代表作家主要有有冰心、卢隐、王统照、许地山等人。

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

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结果,后来的问题小说不断发展,但始终没有脱离作家关心现实的这一优良传统。

问题小说作为时代的特殊产物,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本文主要从现实主义分析冰心,王统照等问题小说家的作品特征。

关键词:问题小说五四现实主义爱的哲学
一、问题小说的出现
“五四”时期,随着大量的翻译,介绍西方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文章作品的出现,使得现实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这些文学作品反响很大,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兴趣。

而受到“五四”时期我国国情影响,这些西方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传播到中国并被消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带上了浓重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点。

这时期发展起来的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和写实。

“为人生”强调文章应该直面人生,直面劳苦大众。

文章应该摈弃无用的华丽和粉饰,应该以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为重点。

“写实”则强调了文章应该以客观反映现实的写法,反对无病呻吟,以文学为游戏,卖弄文笔艺术。

文学研究会致力于反抗昏暗的封建社会制度,这和西方现实主义思潮中反抗资本主义是不同的,这也是由我国封建制度作为阻碍社会进步发展的第一大阻力及根本原因的国情决定。

问题小说体现了文学研究会早期的成果。

以冰心、卢隐、王统照、许地山等作家为主要力量,问题小说在文坛上开始发展。

二、问题小说的写作内容
从描写内容上看,青年知识分子问题是五四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而“问题小说”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也主要反映在青年对其人生路径的探讨和在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出现的迷茫。

庐隐的《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等就是描写知识青年对“人生是什么”所发出的焦灼而苦闷的呼问。

《海滨故人》写五个女青年从学校踏入社会,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的结局是热情消退,上进心丧失,甚至自我毁灭。

《或人的悲哀》则更为明显,亚侠在爱情与人生的大海中沉浮,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可是找不到出路,只有焦虑、悲愁和失败。

这些人肩负着时代的沉重包袱,热情地寻求理想人生,却落得个矛盾而彷徨的空洞结局。

三、问题小说的主要写作特征
(一)问题小说中的写实
问题小说的一大特征是写实。

冰心以创作时间之长,创作水平之高,创作作品数量之多成为问题小说的主要代表。

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


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1]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都展现了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的生活现状。

在她的小说《斯人独憔悴》中,爱国青年学生颖铭和颖石因在学校参加了反帝斗争的活动,校长告知其父亲后,身为官僚政府官员的父亲就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但他们却无力做任何的反抗,只能在苦闷中低吟“······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颖石说:“唉,处在这样黑暗的家庭,还有什么可以说的,中国空生了我这个人了。

”[2]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个受了新式思想教育的学生在祖国面临亡国危机时,渴望尽自己的力量为救国尽一份力,却被生生地困在家里,还要被迫做自己厌恶的工作时,是一种无力的绝望。

要让自己放下对祖国的爱,成为邪恶势力的拥护者甚至卖国者,是“五四”时期很多青年的无奈现状。

《超人》也是冰心五四时期写的暴露社会黑暗,探索人生道路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在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排斥,拒绝交际,后来由于深夜被一阵惨淡的呻吟所困扰,出钱给病人看病,最后被病人即小朋友禄儿的行为感化,从此改变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的故事。

全文看似只写一个简单而普通的人物前后转变的过程,却锲合了五四青年当时的愿望和要求,发人深省。

冰心作为一个女性青年知识分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深刻的责任感,这份责任感带动了冰心作品对当时社会各种问题的直接反映。

《斯人独憔悴》中身为官僚政府官员的父亲与作为爱国青年学生的儿子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封建势力与民主思想的对抗。

而在《超人》中主人公何彬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而压抑内心的爱其实也是一种矛盾冲突。

冰心的“问题小说”就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可调和的相互抵抗的矛盾,来真实地揭露社会的黑暗面。

另一位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王统照的作品中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点。

小说《山雨》是王统照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成熟的标志,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王统照的风格、奠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作品。

小说《山雨》展现了20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中国胶东大地上普通的农民因兵匪灾祸而导致的生活颓败,小说在日常事务的细致描写中充分展示胶东农民的性格和心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这两位作家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问题小说作家们关心现实,社会,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但问题小说由于急于表达对现实的批判,难免具有抽象化和观念化的缺点。

问题小说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问题小说中爱的哲学
问题小说的另一大特征是爱。

冰心初期的“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后期冰心的作品则注重爱的关怀和传播。

这就是“爱”的哲学。

《寂寞》着重描写了家庭、母爱的温暖,表现为真切、具体的是儿童晶莹无暇的纯美心地。

着重描写了家庭、母爱的温暖,表现为真切、具体的是儿童晶莹无暇的纯美心地。

小说以极其单纯的情节,描写了小小和妹妹相识到熟悉到友爱,在到妹妹的寂然离去后那种惆怅的心情,无不注入了作者那母性的关爱。

“他掀开竹帘子,母亲和一个年轻的妇人坐着。

他连忙上去鞠了躬,婶婶把他揽在怀里,没有说什么,眼泪却落了下来。

”[3]仅仅两笔,已把当时的气氛,一个母亲失去爱子的悲戚,逼真的表现出来。

把婶婶那种天生的母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爱的哲学是当时弥漫在五四文坛的温馨气息。

怀抱着拯救破败现实的善良愿望,同时受到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滋润,使初登文坛的作家们以爱的精神作为文章的主要表达思想。

叶绍钧、王统照通过优美温暖的文字寄托对“爱”与“美”的追求;许地山以基督教宽容、忍耐的博爱精神表达对人性、社会的救赎;冰心、陈衡哲等女作家则用永恒的母爱去去唤醒人性中柔软的成分。

其中,冰心是爱的哲学观念的最典范
的代表,她的作品中涌动着爱的潜流。

冰心的爱的哲学是对“人生究竟是什么?支配人生的,是爱呢,还是憎?”这一问题给出的答案,人类相爱,人与自然和谐是这一哲学的内涵,母爱、童心和自然是其文学表达的主题模式。

另一方面,王统照的小说也体现着爱的理念。

王统照小说创作的中,从一开始就是对“爱”与“美”的玄想与执着追求,贯穿在这些作品中的基调更确切他说是展示“爱”与美“的幻灭。

《微笑》中美丽的女犯人在无意中的一次微笑,竟然感化了小偷阿根。

这个神秘的微笑,使阿根出狱后“成了个有些知识的工人”。

[4]然而,黑暗、丑恶的现实不允许清醒的作家完全按照自己虚幻的理想去描绘生活,那个爱与美的化身的女犯人却处于终身监禁的地位。

这是对于“爱”的破灭的叹息。

而写1922年的《湖畔儿语》透露了王统照小说创作向某种新方向过渡的迹象。

小说《湖畔儿语》叙述的是一个十一、二岁少年的悲苦人生,他的父亲在烟馆里跑堂,生母已死,后母为了生活被迫沦为暗娼,为了不影响后母的营生,他每天就来到湖畔钓鱼以消磨时间,一直要到深夜才能回到家里。

小说通过我和他对话引出的“儿语”,表达了我的愤慨:“家庭啊!家庭的组织与所遇到的运命。

堕落啊!社会的生计的压迫呀!我本来在这个雨后的湖畔,为消闲来的,如今许多的烦扰而复杂的问题,又在胸中打起圈子来。

”[5] 作者由漫步湖畔欣赏黄昏景色到夜幕降临的美景消失,小顺由儿时的幸福到少年的苦难,其经历的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幻灭。

问题小说中善良唯美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启迪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问题小说结合了写实的现实主义和唯美的浪漫主义,但人物形象化要求较少,人物缺少真实性削弱了文学的审美价值。

另外,问题小说注重对抽象命题的提出和说明,缺乏客观的艺术表现手段,因此作品容易思想空滥。

难以挖掘深层的社会根源。

参考文献
[1]冰心从“五四”到“五四”
[2]冰心斯人独憔悴
/f/21176687.html
[3]冰心寂寞
/thread-310486-1-1.html
[4]王统照微笑
/f/20979694.html
[5]王统照湖畔儿语
/books/792/6521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