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同犯罪呢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成立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成立一、必须二人以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单独共同行为的主体,同样也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
二、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的犯罪,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认定共同犯罪的情形。
正确认定共同犯罪有利于惩罚犯罪,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也能体现司法公正。
一、必须二人以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单独共同行为的主体,同样也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
因此,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同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
一个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唆使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共同行为的,也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
对这种情况,认为教唆者是在把他人当工具使用,属于间接实行犯。
单位共同行为,虽然也可能有很多单位成员参与,但是此时是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出现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
因此,对于一个单位共同行为主体有数个责任人承担单位共同行为刑事责任的,只需要根据个人的罪责承担刑事责任。
单位共同行为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可能有:(1)二人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2)一个单位和一个自然人共同行为。
二、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的故意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各个共同犯罪人对该罪都有故意。
第二层意思是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所谓相同的共同行为故意,则指各共犯人均对同一罪或几个罪持有故意,而且这种故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不要求故意的形式与具体内容完全相同。
就故意的形式而言,双方均为直接故意、双方均为间接故意以及一方为直接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时,只要是同一共同行为的故意,皆可成立共同犯罪。
解读刑法之共同犯罪
解读刑法之共同犯罪在刑法中,共同犯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谋犯罪,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共同犯罪的存在在于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共谋和共同实施,对于共同犯罪的解读和理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主观方面的共同意图和客观方面的共同实施。
1. 主观方面的共同意图主观上的共同意图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策划、设计或决定实施犯罪的行为,即合伙犯罪的结果。
共同意图是共同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件,体现了合谋犯罪的合作性质。
2. 客观方面的共同实施客观上的共同实施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通过共同行动,实施刑法禁止的行为,即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实施必须是主观共同意图的真实反映,需要具备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等特征。
二、共同犯罪与共同犯责任共同犯罪行为中的参与者在刑法上共同承担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无论在共同犯罪中参与者的具体行为如何,他们将一同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罚。
1. 同等处罚原则同等处罚原则指的是在共同犯罪中,参与者在实施行为上的具体分工不同,但受到的法律后果应是相同的。
这个原则体现了公平和正义的原则,避免了选拔性执法。
2. 配套处罚原则配套处罚原则是指对共同犯罪中的参与者,应根据其具体的犯罪行为个体特征进行刑罚量刑的个体化操作,即对不同的参与者进行个别的处罚判断。
三、共同犯罪的类别根据共同犯罪的种类和特点,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同谋犯罪同谋犯罪是指多个人共同计划,准备实施犯罪行为,但尚未实施的犯罪形态。
同谋犯罪构成的核心是共谋,即主观上的共同意图,客观上的具体行动尚未实施。
2. 合作犯罪合作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共同犯罪过程中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合作犯罪具有实质性的合作,参与者在实施犯罪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3. 从犯从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与主犯共同参与,但承担次要责任的行为。
从犯并未参与到犯罪行为的策划或决策过程中,但在实施中起到辅助性或帮助犯罪行为的作用。
解析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及其法律后果
解析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及其法律后果刑法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对于犯罪行为有明确的罪名和刑罚规定。
在犯罪活动中,有时候会涉及到多人共同参与,共同犯罪就是指这种情况下的犯罪行为。
本文将对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进行解析,包括共同犯罪的定义、法律构成要件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
一、共同犯罪的定义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以上的人在一定的犯罪目的下,协同行动实施一起犯罪行为的行为方式,共同参与犯罪活动并承担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的特点是人数众多、分工明确、协同作案。
二、共同犯罪的法律构成要件1. 共同犯罪的共同行动共同犯罪必须涉及两人或以上的共同行动,表现为互相勾结、相互协作,并在行动中分工明确。
这种共同行动可以是犯罪组织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私人之间的勾结行为。
2. 共同犯罪的犯罪目的共同犯罪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目的,也就是有着共同的意图和目标。
这一犯罪目的可以是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也可以是实现一定的非法利益。
3. 共同犯罪的分工明确在共同犯罪中,参与者之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任务。
这种分工可以体现在指挥、执行、协助等方面。
三、共同犯罪的法律后果1.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参与共同犯罪的个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无论在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都将根据其参与的程度和罪责大小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2. 共同犯罪的刑罚共同犯罪的刑罚决定是根据参与者的具体情况和犯罪行为的性质、后果等进行确定的。
在量刑方面,法院将根据犯罪行为的主动性、危害程度、社会危险性等因素来进行评判,并分别判定个别参与者的刑罚。
3. 共同犯罪的法律适用在法律适用方面,对于共同犯罪,法院将根据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包括行为主观、客观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刑决定。
同时,法院也会注意判断各个参与者的具体行为,区分各自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以上的人在一定的犯罪目的下,协同行动实施一起犯罪行为的行为方式。
共同犯罪的法律构成要件包括共同行动、犯罪目的和分工明确。
共同犯罪有哪些分类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类共同犯罪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实践中,根据一些因素可以对共同犯罪进行分类。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共同犯罪有哪些分类。
一、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这是根据公共犯罪构成所需人数作的划分。
(一)任意共犯所谓任意共犯,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
从《刑法》来看,大部分的犯罪在主体数量上都没有限制,所以通常发生共同犯罪的都是任意的共犯,如抢劫、强奸、杀人、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绑架、诈骗、盗窃、抢夺等罪的共同犯罪均属于任意的共犯。
所谓“任意”,是指法律对犯罪主体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
也就是说从法律规定来看,实行这样的犯罪,其犯罪主体是单个的还是2人以上的,没有特别的限制,是随便的或任意的。
(二)必要共犯所谓必要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即该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主要是包括聚众性犯罪(如《刑法》第290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刑法》第317条聚众劫狱罪等)、集团性犯罪(如《刑法》第294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317条组织越狱罪)。
换言之,法律规定以采取数人共同犯罪为必要形式的犯罪,是必要共犯。
而这种规定只有在分则会有,所以必要的共犯主要是分则问题,也就是分则条文对犯罪主体数量有特别要求的情况。
或者说,以犯罪主体为“复数”,作为构成要件的情况。
必要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这种共同犯罪有以下三种:(1)对向性共同犯罪,指基于二人以上的互相对向行为构成的犯罪。
在这种犯罪中,缺少另一方的行为,该种犯罪就不能成立。
这种共同犯罪的特点是:①触犯的罪名可能不同(如行贿罪、受贿罪等),也可能相同(如重婚罪)。
②各自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如行贿罪和受贿罪中就是一个送,一个收。
③双方的对向行为互相依存而成立,如受贿行为以存在行贿行为条件始能发生。
2023刑法主观题柏浪涛10题
2023刑法主观题柏浪涛10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即只有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
这一原则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益,同时也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和合理性。
2. 什么是故意犯罪?请举例说明。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的行为。
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都属于故意犯罪。
3. 什么是过失犯罪?请举例说明。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没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造成了违法结果。
例如,过失致人死亡、过失损坏公物等都属于过失犯罪。
4. 什么是共同犯罪?请举例说明。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
例如,多人合谋抢劫、共同贩毒等都属于共同犯罪。
5. 什么是自首?自首有哪些法律效果?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愿向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自首可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但并不免除刑罚。
6. 什么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有哪些法律效果?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紧急避险行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等。
7.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有哪些法律效果?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行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等。
8. 什么是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下的行为有哪些法律效果?紧急状态是指在遭遇突发事件或危险情况时,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紧急状态下的行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必要性、合理性等。
9. 什么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对刑事责任有何影响?精神疾病是指由于脑部功能异常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异常。
精神疾病可以影响刑事责任能力,如果犯罪人在犯罪时患有精神疾病,可能会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
10. 什么是累犯?累犯对刑罚有何影响?累犯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犯罪的行为。
怎样算是共同犯罪
怎样算是共同犯罪在法律案件中,有些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不止一个,这就是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
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今天就来一起看看,怎样具体定义共同犯罪?法律案例张某、孙某、吴某均系某金笔厂职工,三人曾多次密谋盗窃该厂仓库内存放的铱粒。
某日深夜三人共同前往该厂作案,行至途中,吴某因惧怕借口胃痛不能前往,而返回家。
当晚十一点钟张、孙二人趁值班人员不备,潜至仓库门口,张叫孙在门外隐蔽处放风,自己撬开门锁,进入仓库。
孙在门外等了十多分钟不见张出来,以为张盗得铱粒后从别的出口溜走,遂离开仓库门口翻墙出。
厂值班人员听见响动,便前去仓库查看,将正在库内盗窃铱粒的张某抓获。
相关定义(一)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
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
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
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
共谋的共同犯罪名词解释
共谋的共同犯罪名词解释【共谋的共同犯罪名词解释】犯罪是社会秩序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共谋的共同犯罪更是其中一种复杂且普遍存在的形式。
本文将对共谋的共同犯罪进行解释和探讨,从定义、特征到影响等多个方面剖析其本质。
一、定义共谋的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以上的犯罪分子在制定和实施犯罪活动时达成意见,共同策划、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
与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共谋的共同犯罪通常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协同性的特点,多数情况下较为隐秘,难以被侦查人员发现。
二、特征1. 目的明确:共谋的共同犯罪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如经济利益、权力扩张、报复等。
不同于偶发性犯罪行为,共谋通常是事先经过充分讨论和设计的。
2. 分工协作:共谋的共同犯罪行为往往需要各个成员担负不同的角色和责任,相互协作、互相配合。
这种分工和协作可以提高犯罪活动的效率和隐蔽性。
3. 风险共担:与独自犯罪不同,共谋的共同犯罪中,每个成员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为多个人共同参与,将意味着更大的暴露风险。
然而,成员间互相共享风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承担的风险。
4. 隐蔽性高:共谋的共同犯罪常常采取隐蔽的手段进行,以避免被法律机构发现和干涉。
这些手段可能涉及信息传递的加密、秘密会面、用语暗号等,使得犯罪行为更加难以察觉和打击。
三、影响共谋的共同犯罪对社会和个体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1. 破坏社会秩序:共谋的共同犯罪往往会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损害社会公正和人们的法律信仰。
这种破坏可能导致社会恐慌、法治环境恶化,对法治社会造成威胁。
2. 伤害个体利益:共谋的共同犯罪常常以暴力手段或经济欺诈等手段实施,对个人的财产、身体和尊严造成严重伤害。
这种伤害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对个体自由、安全和人格尊严的践踏。
3. 破坏社会信任:共谋的共同犯罪使人们对其他人的诚信和善意产生怀疑,社会信任关系受到破坏。
这种破坏对于社会和谐、互助合作的建立产生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
共同犯罪的法律知识点总结
共同犯罪的法律知识点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其中共同犯罪成为司法公正与犯罪惩罚的关键议题之一。
共同犯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谋、协助实施同一犯罪行为。
本文将围绕共同犯罪展开,探讨其法律知识点。
一、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共同犯罪的构成要素包括共同故意、共同行为和共同意图。
共同故意指共同犯罪的人具有共同犯罪的主观故意,即明知或应知犯罪的性质和后果,并有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行为指共同犯罪的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互相配合、互相协助。
共同意图指共同犯罪的人具有共同的犯罪目标和犯罪动机。
二、共同犯罪的形态共同犯罪的形态主要包括共同犯罪、从犯和共犯。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共同故意、共同行为和共同意图的基础上,通过互相勾结,共同策划并实施犯罪行为。
从犯是指在犯罪中协助、辅助犯罪行为的人,从犯不必具有犯罪故意,只要其协助行为有助于共同犯罪即可。
共犯是指与犯罪阶段已经过去,但在共同犯罪中有过协助、共助行为的人。
三、共同犯罪的刑罚责任共同犯罪涉及刑罚责任问题,其刑罚责任的承担主体有共同犯罪人和从犯罪人。
共同犯罪人应承担一般刑事责任,对于犯罪行为应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
从犯罪人在犯罪行为中起次要辅助作用,其刑罚责任相对较轻,通常处以较为宽松的刑罚。
四、共同犯罪的证据法则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证据是定罪的重要依据。
共同犯罪的证据法则包括众证披露原则、亲手披露原则和刑事团伙原则。
众证披露原则指共同犯罪的人为了逃避刑罚责任,对其共同犯罪进行披露。
亲手披露原则指共同犯罪的人通过亲自提供证据,使得犯罪行为得以查证。
刑事团伙原则指共同犯罪案件中,可以通过犯罪团伙成员相互之间的证言互相印证。
五、共同犯罪的刑罚量刑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刑罚的量刑有一定的特殊性。
共同犯罪的刑罚量刑与个人犯罪行为的刑罚量刑有所区别,主要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方式和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
在量刑时,应综合考虑犯罪人的犯罪数目、影响面、犯罪的性质和后果等因素。
共同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什么共同犯罪是法律实践中常见的犯罪形式,近些年有组织犯罪及单位犯罪⽇益增多,造成的社会危害⼤,备受社会的关注。
在这⾥店铺⼩编收集了⼀些资料详细的给⼤家讲解什么是共同犯罪以及相关的构成要件等,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共同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什么⼀、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简称共犯,是相对于⼀个⼈单独实施犯罪⽽⾔的,共同犯罪是犯罪的⼀种特殊形式,⽐⼀个⼈单独实施犯罪复杂:⾸先,共同犯罪⽐⼀个⼈单独实施犯罪具有更⼤的社会危害性;其次,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每个共同社犯罪⼈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和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依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需要区别对待,处以不同的刑罚,这就需要规定不同于单独犯罪的处罚原则;第三,共同犯罪具有结构上的复杂性,有的共同犯罪不能直接适⽤以⼀个⼈实施犯罪为标准⽽制定的《刑法》分则条⽂,⽽需要另⾏加以规定其⾏为形式。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这⼀定义内涵明确、外延周延、提⽰了共同犯罪的本质牲,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的原则,因⽽是科学的。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是⼀种特殊形态的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除了必须具备故意犯罪的⼀般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必须⼆⼈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的⼈。
这⾥所说的⼈,既指⾃然⼈,还包括单位。
(1)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数量要求是必须⼆⼈以上。
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然⼈,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单位,还可以是⾃然⼈和单位共同实施犯罪。
(2)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
如果犯罪主体是⾃然⼈,则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
⼀个具有刑事责任能⼒的⼈和⼀个没有刑事责任能⼒的⼈共同实施危害⾏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由于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年龄,因此,在认定⾏为⼈能否成为某⼀犯罪的共同犯罪主体时,应当根据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要求进⾏。
刑法对共同犯罪是怎么规定的,主犯是什么意思
刑法对共同犯罪是怎么规定的,主犯是什么意思在很多时候有⼀些犯罪⼈员是团伙犯罪,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共同犯罪,那么共同犯罪是怎样规定的?⼀般情况下主犯是怎样进⾏认定的。
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法对共同犯罪是怎么规定的,主犯是什么意思1、主犯及主犯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的,是主犯。
可见主犯主要有两类,⼀类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犯罪活动的⼈,另外⼀类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的⼈。
对于主犯的处罚,刑法有⾮常具体的规定。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要分⼦,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处罚。
(2)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要分⼦以外的、其他类型犯罪中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及从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的,是从犯。
根据刑法的上述规定,从犯分为两类,⼀类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的⼈,另外⼀类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的⼈。
考虑到从犯仅仅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辅助作⽤,因此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协从犯及协从犯的刑事责任所谓协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他们是在他⼈威胁下、并⾮完全⾃愿参加犯罪的⼈。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及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教唆犯是指以利诱、怂恿、诱导、蛊惑他⼈进⾏犯罪的⼈。
成⽴教唆⾏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个条件。
(1)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的⼈;(2)必须有积极的教唆⾏为。
⾄于教唆⾏为的模式,刑法没有限制。
可以是书⾯,也可以是⼝头的;可以是指⽰,也可以是哀求;可以是威胁,也可以是利诱。
总之,教唆的⽅式多样,只要是教唆他⼈实施特定犯罪⾏为的,都可以认定为教唆⾏为;(3)必须具有教唆的故意。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行为-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多人一起作案是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危害性的,对共同犯罪的处罚力度也是十分大的,那么如何认定共同犯罪行为呢?认定共同犯罪要注意些什么?详情请看下文。
▲客观方面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共同犯罪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二是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三是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
单独犯罪行为,都是由我国刑法分则加以明文规定的。
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要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定罪就可以了。
而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
只有把这些行为与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
现将各种共同犯罪行为分述如下:(一)实行行为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
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
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
(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
当然,刑法分则中有的条文把某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在这一犯罪中,包含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
这一组织行为就属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
(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
真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是指什么
真正⾝份犯的共同犯罪是指什么 在刑法理论上,通常将以特殊⾝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刑罚加减依据的犯罪称为⾝份犯。
⾝份犯可分为真正⾝份犯和不真正⾝份犯。
你对真正⾝份犯制度多少呢?下⾯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真正⾝份犯的相关法律知识。
真正⾝份犯的共同犯罪 总的原则:按照正犯(实⾏犯)定罪。
(⼀)真正⾝份犯的共同犯罪 1、⽆⾝份者与有⾝份者的共同犯罪 不具有构成⾝份的⼈,不能单独成⽴该类犯罪,但可以与有⾝份者成⽴⾝份犯的共犯。
如普通公民不可能独⽴构成脱逃罪,但可以与罪犯成⽴脱逃罪的共犯。
2、具有不同构成⾝份的⼈共同犯罪(两者均有特殊⾝份) 难点总结: 例1: 妻⼦帮助丈夫(国家⼯作⼈员)收受贿赂。
丈夫是正犯(实⾏犯),⼆者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妻⼦是共犯(帮助犯)。
例2: 甲、⼄开车来到某公司,欲盗窃公司仓库,对公司保安经理王某(正式职员)说:“只要你放⾏,弄到值钱的,有你⼀份。
”王某答应。
甲、⼄盗窃了公司财物。
甲、⼄是盗窃罪的正犯(实⾏犯),甲、⼄和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王某是共犯(帮助犯)。
例3: 国有控股公司⾥,甲是安保经理(国家⼯作⼈员),⼄是物流主管(⾮国家⼯作⼈员)。
⼄利⽤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财物过程中,请求甲不要声张,甲答应。
⼄是职务侵占罪的实⾏犯,甲、⼄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甲是帮助犯。
例4: 甲、⼄开车来到某公司,欲盗窃公司仓库,对公司保安经理王某(正式职员)说:“你打开门,我们⼀起偷,偷到的东西你拿七成。
”王某答应照办,并分得财物。
甲⼄与王某构成共同犯罪。
甲⼄同时触犯盗窃罪(实⾏犯)和职务侵占罪(帮助犯),想象竞合,择⼀重罪论处,⼀般定盗窃罪(实⾏犯)。
王某同时触犯盗窃罪(帮助犯)和职务侵占罪(实⾏犯),想象竞合,择⼀重罪论处,⼀般定职务侵占罪(实⾏犯)。
例5: 甲(投保⼈)和⼄(保险公司职员)合谋诈骗保险公司的保险⾦,由甲负责制造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索赔材料,由⼄负责保险公司内部理赔。
刑法学习之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
刑法学习之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犯罪中具有共同犯罪主观意图,协同作案、分工合作,共同达到犯罪目的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规定,当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共同犯罪时,法律对他们的处罚会略有不同。
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包括共同主观方面和共同客观行为方面。
首先,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共同犯罪的基础。
共同犯罪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具备以下要件:非法犯罪的主观故意、共同意图和协作行为。
非法犯罪的主观故意是指参与共同犯罪的每个人都要具备犯罪的故意,即经过判断和自由意志决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并决心实施这一违法行为。
每个犯罪嫌疑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都有犯罪故意。
共同意图是指参与共同犯罪的每个人要有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即共同达到犯罪的目的。
共同意图是组成共同犯罪的必要条件,没有共同意图,即使有其他共同犯罪的要件,也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协作行为是指参与共同犯罪的每个人要有一定的行为举动,并在实际犯罪过程中有分工合作,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协作行为可以是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也可以是为了达到犯罪目的而提供帮助和支持。
其次,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方面是共同犯罪的具体表现。
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包括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和共同达到犯罪目的。
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是指在实际犯罪过程中,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可以是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例如盗窃、杀人等,也可以是间接提供帮助,例如提供犯罪工具、提供交通工具等。
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双方共同行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一方行动,另一方提供支持和帮助来实现。
共同达到犯罪目的是指在犯罪行为中,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达到了犯罪的目的。
犯罪目的可以是财产侵害、人身侵害等不同的目的。
关于共同达到犯罪目的,对于不同的具体犯罪行为,在法律中有不同的规定。
总之,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包括共同主观方面和共同客观行为方面。
共同犯罪的形成需要具备非法犯罪的主观故意、共同意图和协作行为这三个要件。
共同犯罪是什么意思
一、共同犯罪是什么意思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
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共同犯罪人除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还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这一定义内涵明确、外延周延、提示了共同犯罪的本质牲,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因而是科学的。
二、共同犯罪的共同故意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故意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各个共同对该罪都有故意。
第二层意思是共同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都明知共同犯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危害结果的发生。
所谓相同的共同行为故意,则指各共均对同一罪或几个罪持有故意,而且这种故意只要求在刑法的范围内相同,不要求故意的形式与具体内容完全相同。
就故意的形式而言,双方均为直接故意、双方均为间接故意以及一方为直接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时,只要是同一共同行为的故意,皆可成立共同犯罪。
就故意的具体内容来说,只要求各共具有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即使故意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也可成立共同犯罪。
其次,共同犯罪故意要求各共主观上相互沟通,彼此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共同行为,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
但是,通常这只是针对共同实行犯即共同正犯而言的。
对于帮助犯而言,片面的共犯是可以成立的。
例如,甲某知道乙某要丙某,同时自己也忌恨丙某,希望能借乙某之手丙某。
因此主动提出把自己的猎枪借给乙某打猎。
乙某使用甲某的猎枪将丙某。
共同犯罪名词解释
共同犯罪名词解释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以实现共同的犯罪目的或者各自不同的犯罪目的的一种形式。
共同犯罪通常包括从犯和主犯两个角色,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是互相之间起辅助作用。
共同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1. 合谋关系:共同犯罪的实施通常是经过事先协商和计划的,各个参与者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就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和合谋关系。
2. 互相关联:共同犯罪的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联,相互之间有特定的分工和协作,以便顺利实施犯罪行为。
3. 共同责任:共同犯罪的每个参与者都对犯罪行为承担责任,无论其在实施过程中扮演的是从犯还是主犯的角色,都需为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同罪在身:对于共同犯罪的参与者,无论其在实施过程中扮演的是从犯还是主犯的角色,其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应当受到同等的法律制裁。
在共同犯罪中,根据参与者的具体角色和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主犯:主犯是指共同犯罪中对实施犯罪行为起主要或关键作用的人。
主犯通常是有故意、主观恶意的犯罪分子,其行为对犯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从犯:从犯是指共同犯罪中对实施犯罪行为起辅助或协助作用的人。
从犯通常是在犯罪行为中充当配角,为主犯提供帮助或实施某些辅助行为。
3. 共同犯:共同犯是指共同犯罪中,多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中起到共同决策和共同实施的作用,他们共同承担犯罪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共同犯罪的参与者并不一定需要直接的身体接触或现场参与。
他们也可以通过指使、策划、组织和提供帮助等方式参与其中。
只要具备共同犯罪的行为要件,即使没有亲自实施犯罪行为,仍然可以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总之,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谋共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在犯罪行为中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承担犯罪责任。
共同犯罪的关键在于合谋和共同责任,对于每个参与者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其实施犯罪行为的事实和依法进行追究。
刑法关于犯罪协犯从犯共犯的定义是
刑法关于犯罪协犯从犯共犯的定义是犯罪协犯、从犯和共犯是刑法中常用的几个概念,它们都是指在刑事犯罪行为中与主犯有关的角色。
下面将依次介绍犯罪协犯、从犯和共犯的定义。
犯罪协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与主犯有共同犯罪意图,并参与犯罪行为的人。
协犯与主犯一起共同策划、实施犯罪行为,并对犯罪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协犯可以是共同犯罪中的一员,也可以是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人。
例如,盗窃案中,一个人负责看守,一个人负责实施盗窃行为,他们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关系,即构成犯罪协犯。
从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有明确的犯罪意识,但在犯罪过程中,只是辅助或参与某个环节,并不具有协助策划或实施犯罪行为的能力。
从犯在犯罪行为中起到次要的作用,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主犯提供便利条件或协助执行犯罪行为。
例如,抢劫案中,有人负责提供情报,而非亲自实施抢劫行为,这个人就可以被认定为从犯。
共犯是指与主犯共同进行犯罪行为的人,不同于犯罪协犯和从犯,共犯不要求与主犯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只要在犯罪行为中与主犯共同行动即可。
共犯与主犯在实施犯罪行为中承担相似的责任,不论其在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大小。
例如,被指控为共同实施贩卖毒品的人员,无论是负责销售、负责运输还是负责包装,只要他们参与共同实施贩卖毒品的行为,都可以被认定为共犯。
需要指出的是,犯罪协犯、从犯和共犯的区分主要是基于其在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犯罪意图的不同。
在具体应用中,法院和相关执法机构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权衡。
此外,共犯参与犯罪行为的程度和影响力也会影响对其的定性和刑罚的决定。
总结起来,犯罪协犯、从犯和共犯是刑法中常用的几个概念,它们指的是在犯罪行为中与主犯有关的角色。
犯罪协犯是指与主犯共同策划、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从犯是指有明确犯罪意识但只是辅助或参与某个环节的人;共犯是指与主犯共同进行犯罪行为的人。
这些概念的界定主要基于其在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犯罪意图的不同。
在具体应用中,法院和执法机构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权衡。
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他是指二人以上经共同策划,共同完成的犯罪行为。
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两个以上的法人;
三、一个以上的自然人和一个以上的法人。
共同犯罪的特征有以下二点:
一、共同犯罪人主观认识上的一致性,是指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要实施某一犯罪行为不是一个人单独实施可以完成的,而要与他人共同配合才能实现犯罪目的,并且共同犯罪人均认识到参与犯罪的人都会因此而对社会造成危害,其意志体现为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
二、共同犯罪人客观行为的一致性,是指共同犯罪人均为追求同一社会危害性而为之的彼此间相互联系,配合上的客观行为的一致性。
符合前述条件之一和两个特征的犯罪,可认定为共同犯罪。
如夫妻二人共谋划遗弃女婴,构成共同遗弃罪,又如保安与盗窃犯策划,确定在某一时间保安借故离开,保安和盗窃犯构成共同盗窃罪。
对于共同犯罪,应按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定罪量刑。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刑法不以共同犯罪处罚,而是按照他们所犯罪行分别处罚。
来源:/bianhu/fzzt/gtfz/45612.html
扩展阅读:犯罪构成四要件/bianhu/fanzui/smsfz/24610.html。
法律基本知识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和从犯有何区别
法律基本知识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和从犯有何区别共同犯罪和从犯是刑法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犯罪行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共同犯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同一个犯罪行为,而从犯则是指与主犯一起犯罪或在主犯犯罪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
本文将从角色、法律责任、处罚等方面详细介绍共同犯罪和从犯之间的区别。
一、角色共同犯罪中的共同犯是指与他人共同达成犯罪意图,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
他们具有共同的犯罪心理和犯罪手段,在犯罪行为中起到同等重要的角色。
而从犯则是指在犯罪行为中给予帮助或者共同犯罪中地位较次的人。
从犯往往是在主犯的指使下实施犯罪行为,起到辅助、配合的作用。
二、法律责任共同犯罪中的每一个共同犯都要对共同犯罪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即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每一个共同犯都将受到犯罪法律责任的追究。
从犯则是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具体作用和犯罪主体的地位来决定责任大小。
从犯的法律责任通常会低于主犯,但仍需承担犯罪法律的制裁。
三、处罚在刑法中,共同犯罪和从犯的处罚方式和幅度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根据犯罪的情节和后果,法院会对共同犯罪的共同犯和从犯作出不同的判决。
共同犯罪的共同犯通常会受到更重的惩罚,因为他们直接参与并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从犯则可能根据其在犯罪行为中的具体作用和地位给予较轻的判决。
在实践中,共同犯罪和从犯通常根据其在犯罪行为中的作用和地位来判定。
法院将综合考虑他们的具体行为、犯罪动机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其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共同犯罪和从犯中,共同犯通常是通过合谋和共同行动实施犯罪行为的,而从犯则是在主犯的指使下提供帮助或参与犯罪行为。
总结起来,共同犯罪和从犯在刑法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共同犯通常与他人共同参与犯罪行为,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犯则在主犯的指使下参与犯罪行为或提供帮助,通常承担较轻的法律责任。
对于法律的正确理解和行使,我们需要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并根据具体案情做出准确的裁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什么是共同犯罪呢在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
那么,什么是共同犯罪呢?现在,我们将在下文就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等方面为大家做具体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关地法律问题。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
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共同犯罪人主要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
二、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1、客观方面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二是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三是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
单独犯罪行为,都是由我国刑法分则加以明文规定的。
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要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定罪就可以了。
而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
只有把这些行为与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
现将各种共同犯罪行为分述如下:(一)实行行为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
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
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
例如,二人犯杀人罪,各对被害人砍三刀。
如果孤立起来看,砍三刀未必就能致人死亡。
但二人的杀人行为结合起来,砍六刀就足以致人死亡。
由此可见,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单独犯罪,具有其特殊性。
对此,我们在认定共同犯罪的时候必须加以注意。
(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
当然,刑法分则中有的条文把某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在这一犯罪中,包含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
这一组织行为就属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
而在其他犯罪中,例如抢劫集团,其中首要分子有的只在幕后起组织作用,本人不直接实施抢劫行为,其组织行为就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
对这种实施组织行为的首要分子定罪的时候,必须把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与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认定。
(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
教唆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
教唆行为的形式是各式各样的,例如劝说、请求、挑拨、刺激、利诱、威胁等。
教唆既可以用口头表达,也可以用书面表达,还可以用打手势、使眼神等人体动作表达。
(四)帮助行为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
帮助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帮助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帮助犯的定罪问题。
在共同犯罪中,帮助行为可能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
从帮助行为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狭义帮助和隐匿帮助。
前者指通过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或清除犯罪障碍等方法帮助他人实施犯罪。
后者指事前通谋,事后隐匿罪犯、罪证或湮灭罪迹等帮助行为。
从帮助行为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物质性帮助和精神性的帮助。
前者指物质上体力上的帮助,例如提供犯罪工具、窥测被害人行踪、排除犯罪障碍等,在刑法理论上又称为有形帮助。
后者指精神上、心理上的支持,例如帮助实行犯出主意、想办法、撑腰打气、坚定其决心等,在刑法理论上又称为无形帮助。
从帮助的时间来分,可以分为事前帮助、事中帮助和事后帮助。
事前帮助主要指事前为实行犯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
例如,仓库看守与盗窃犯合谋,首先打开仓库的大门,为盗窃创造有利条件,就是事前帮助行为。
事后帮助主要是指事后的隐匿行为,但它以事前通谋为前提,否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事中帮助是指实施犯罪的过程中进行帮助。
例如某甲把少女乙骗到家中,欲行强奸,其妻丙发现后不但不加制止,反而当场帮助按住少女乙的身体,使某甲强奸得以顺利进行。
丙应视为帮助犯,是事中帮助。
2、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共同犯罪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2)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有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1)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2)各共同犯罪人对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抱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主要形态有:犯罪集团与主犯(第26条)、从犯(第27条)、胁从犯(第28条)、教唆犯(第29条)3、主体条件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
这里要注意准确对"人"的理解,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
具体而言,即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后两种情况可称之为单位共同犯罪,对其处理既要根据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也要考虑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
4、主观条件。
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注意该共同犯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并不要求犯罪故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必须完全相同,如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只要双方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也可成立共犯。
二人以上通过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人的行为形成一个共同的有机整体,而因共犯比单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共同犯罪故意和单独犯罪故意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
单独犯罪故意,只是对本人行为的性质的认识以及对本人行为可能造成的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希望或放任。
而在共同犯罪故意中,还包括对其他共同犯罪人行为的认识以及对共同造成的危害结果抱着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并且以此表明共同犯罪人之间在主观上具有一定犯意联系,这种犯意联系将各共同犯罪人的思想沟通,成为共同犯罪的重要内容。
并且,除实行犯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例如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行为都不是由刑法分则所规定而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
因此,这些共同犯罪人只有在对本人的行为有所认识,并有意识地将本人行为与实行行为结合起来,成为协同一致的共同犯罪行为,并对实行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才能使之具备承担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
各种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可分述如下:(1)实行故意共同犯罪中的实行故意,是指实行犯对其犯罪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状态。
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除了这个实行犯明知是在和其他共同犯罪人,例如教唆犯、帮助犯一起实施犯罪以外,其对犯罪结果的故意心理状态无异于单独犯罪的故意。
而在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的情况下,各实行犯之间在主观上具有犯意的联系,并自觉地协调相互的实行行为,以便达到共同犯罪的目的。
在这一点上,共同犯罪中的实行故意不同于单独犯罪的故意。
对此,我们在认定共同犯罪的时候必须加以注意。
(2)组织故意组织故意,是指组织犯的犯罪故意。
组织犯是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以他为首建立犯罪组织,制定犯罪计划,领导、策划、指挥实施犯罪。
因此,组织犯对于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预谋以内的全部犯罪活动,都具有共同犯罪故意。
(3)教唆故意教唆故意,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这是教唆犯的主观恶性的体现。
教唆的故意,从其内容上分析,具有双重的心理状态。
在认识因素中,教唆犯不仅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的意图并去实施犯罪行为,而且认识到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将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在意志因素中,教唆犯不仅希望或者放任其教唆行为引起被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而且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4)帮助故意帮助故意,是指帮助他人(主要是指实行犯)犯罪的故意。
帮助犯在其主观上也具有双重的心理状态。
在认识因素中,一方面,认识到实行犯所实行的是犯罪行为和这种犯罪行为将要产生的危害结果;另一方面,认识到自己所实行的行为是帮助实施犯罪的行为,即以自己的帮助行为,为实行犯实施和完成犯罪创造便利条件。
在意志因素中,一方面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能为实行犯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希望或者放任通过自己的帮助,实行犯能够顺利地完成犯罪或者造成一定的犯罪结果。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共同犯罪是什么的法律解答。
从上文可知,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行为。
因为该罪的行为人之间具有事前意思联络,所以只要一个行为人犯罪,其他共同人也就触犯该罪,而不论其他行为人是否有直接实施相关犯罪行为。
如果您对共同犯罪还有其他疑问,请您及时联系赢了网,我们将尽快为您解答。
∙专利有哪些分类_实用新型专利需要什么资料/qq/865416.html∙专利行政复议收取费用吗_复议申请人的行政赔偿请求/qq/865415.html∙专利权人如何变更_变更专利权人需要哪些手续/qq/865414.html∙专利被侵权应向哪级法院起诉_专利侵权有哪些法律后果/qq/865413.html∙有关申请特殊标志登记文件解释/qq/865412.html∙什么是专利的交叉许可_如何进行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qq/865411.html∙专利标识标注办法(第63号) /qq/865410.html∙专利优先权是指什么_如何取得专利优先权/qq/865409.html∙本国优先权能否转让_如何要求专利优先权/qq/865408.html∙撤销专利权后会产生哪些法律效力/qq/865407.html∙国内集成电路自主产权现状是什么样子的/qq/865406.html∙怎么确定专利申请权的归属_专利申请文件的基本要求/qq/865405.html∙申请专利行政复议的条件有哪些_哪些情形不得申请复议/qq/865404.html∙复议机关的效力理论是什么样子的/qq/865403.html∙专利复审无效宣告程序_专利复审诉讼案件程序/qq/865402.html∙域名争议解决机构裁决和法院不一致如何处理/qq/865401.html∙发明专利的新颖性是什么_发明专利的新颖性如何判断/qq/865400.html∙本国优先权的范围_外国优先权的先申请原则的适用/qq/865399.html∙企业自有的财产有哪些/qq/865398.html∙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合同纠纷有哪几种/qq/865397.html∙专利复审请求文件有什么要求_专利复审费用如何提交/qq/865396.html∙什么是专利证书_专利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qq/865395.html∙详解专利权转让前发明创造的实施产生的法律后果/qq/865394.html∙国际专利申请是指什么_专利局受理哪些人的国际申请/qq/865393.html∙哪些案件属于专利纠纷案件_复审请求有哪些形式审查/qq/865392.html∙专利转让方给受让方什么资料_交付资料的时间/qq/865391.html∙如何签订专利转让合同_签订合同要注意什么问题/qq/865390.html∙商标侵权的查处程序和步骤具体是什么样子的/qq/865389.html∙什么是专利转让_专利转让要注意哪些问题/qq/865388.html∙专利侵权要赔偿多少_专利侵权纠纷的地域管辖问题/qq/865387.html∙专利代理委托合同范本/qq/865386.html∙实用新型和发明有什么联系_实用新型和发明有哪些区别/qq/865385.html∙专利权的宣告无效_专利权宣告无效的法律后果/qq/865384.html∙我国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有哪些/qq/865383.html∙技术合同有哪些条款_技术合同签订时要注意什么事项/qq/865382.html∙什么是专利中的优先权_专利中优先权的相关法条/qq/865381.html∙我国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有哪些/qq/865380.html∙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措施_在先专利权益的保护/qq/865379.html∙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种类有哪些_怎么理解其中的类型/qq/865378.html∙域名与商标的联系以及区别/qq/865377.html∙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有哪些/qq/865376.html∙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办法(第62号) /qq/865375.html∙申请专利的审批周期_申请专利的途径有哪些/qq/865374.html∙专利申请的类型有哪些_专利申请时间要多长/qq/865373.html∙著作权登记需要哪些手续/qq/865372.html∙外观设计专利的初审范围_外观设计专利的特征/qq/865371.html∙专利实质审查申请书(2018最新)模板/qq/865370.html∙外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能否备案_是否需要委托代理机构/qq/865369.html∙什么是专利侵权诉讼终止_专利侵权诉讼的中止有何规定/qq/865368.html∙请其他企业员工为本公司培训是否属于侵权/qq/865367.html∙哪些外观设计专利可以分案申请_哪些可以合案申请/qq/865366.html∙什么是职务发明_职务发明人有何报酬/qq/865365.html∙房屋管理部门要实质审查房产过户材料的真实性吗/qq/865364.html∙专利申请的时间怎么规定2018最新_如何申请专利/qq/865363.html∙专利费用减缓办法 /qq/865362.html∙认定网络域名注册使用行为构成侵权的要件有哪些/qq/865361.html∙商标具体特征有哪些 /qq/865360.html ∙专利申请费用是多少_受理专利申请的部门是哪些/qq/865359.html∙怎样行使专利权共有人之间的权利_新颖性宽限期是多少/qq/865358.html∙怎样认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的优点和不足/qq/865357.html∙专利权保全的期限_发明专利权保护时间计算/qq/865356.html∙pct专利如何申请_pct申请文件有哪些/qq/865355.html∙专利权的期限_怎样计算专利权的期限/qq/865354.html∙专利权有哪些保护范围/qq/865353.html∙关于聘请技术专家担任陪审员审理专利案件的复函/qq/865352.html∙公民个人如何申请专利_公民个人申请专利的注意事项/qq/865351.html∙什么是专利权年费_专利权年费何时缴纳/qq/865350.html∙如何确定专利申请日_专利代理机构有哪几种类型/qq/865349.html∙如何办理专利申请_办理专利申请注意事项有哪些/qq/865348.html∙怎样认定冒充专利_专利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qq/865347.html∙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_发明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qq/865346.html∙专利侵权该如何赔偿_如何确定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qq/865345.html∙国外专利的范围_国外专利申请注意事项/qq/865344.html∙为什么要申请专利_专利申请程序有什么/qq/865343.html∙外观设计是指什么_外观设计专利需要符合哪些要求/qq/865342.html∙专利申请说明书包含哪些内容_如何撰写专利申请说明书/qq/865341.html∙专利司法鉴定是什么意思_专利司法鉴定程序如何启动/qq/865340.html∙专利怎么申请_为什么要进行专利申请/qq/865339.html∙不属于著作财产权的有哪些/qq/865338.html∙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否贴花_公民如何对待专利申请权/qq/865337.html∙我国专利的具体种类_选择专利申请类型应考虑的因素/qq/865336.html∙哪些专利需要变更_外国人专利权转让有哪些规定/qq/865335.html∙专利申请复审费用要注意什么_复审委员会有什么职责/qq/865334.html∙布图设计的非自愿许可的情形有哪些/qq/865333.html∙专利实施许可的方式_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具备哪些内容/qq/865332.html∙发明专利请求书附件实质审查请求书/qq/865331.html∙专利申请有什么程序_专利申请步骤有哪些/qq/865330.html∙什么是技术转让合同_技术转让合同有哪些内容/qq/865329.html∙专利许可贸易是怎么样的_专利许可贸易的主要特征/qq/865328.html∙专利侵权赔偿的范围_专利请求中止的条件/qq/865327.html∙哪些条件可使对方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qq/865326.html∙什么是专利优先权_如何要求专利优先权/qq/865325.html∙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第56号)/qq/865324.html∙专利有哪几类_我国专利有哪些特性/qq/865323.html∙专利实施许可有哪几类_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有哪些条款/qq/865322.html∙什么是专利权_专利权具有哪些特征/qq/865321.html∙域名争议解决程序与诉讼或者仲裁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qq/865320.html∙哪些软件可以申请专利_保密专利申请的范围/qq/865319.html∙什么是专利实质审查_专利实质审查的内容/qq/865318.html∙涉及保密信息的申请是如何的/qq/86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