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06第六章抽样调查
自考-市场调查与预测-第6章-抽样方法
1 定义总体 确定调查对象全体:从抽样元素、抽样 单位、抽样范围、抽样时间角度考虑 例如…
2 确定抽样框架 抽样总体中,抽样元素的表现形式。总体中 的每一个元素都在抽样框架中出现一次,且 仅出现一次。如户籍簿。 适用性、完整性。 3 确定抽样单位 容纳总体的基本单位,大于等于样本元素。 取决于抽样框架和调查方法。 电话调查——电话号码 邮寄调查——地址或姓名
B 平均值估计 C 百分比估计样本容量
根据允许误差大小估计样本量
不同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 影响因素: 调查目的;总体大小;总体构成;抽样方式 计算公式:见表6-4
其它调查方法介绍
2、自愿样本
被调查者自愿参加,成为样本中的一分子,向
调查人员提供有关信息
–
例如,参与报刊上和互联网上刊登的调查问
第6章 抽样方法
普查与抽样调查 抽样程序
常用抽样方法
样本容量的确定
6.1普查与抽样调查
抽样设计的重要性 案例6-1 普查的相关概念和案例 P159 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是通过抽取总体中的部分单位,收集 这些单位的信息,从而对总体进行推断的 一种手段。 抽样调查的含义 P163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 抽样方法
6.3 常用抽样方法
1 简单随机抽样 2 分层随机抽样 3 分群随机抽样 4 等距随机抽样 5 任意抽样 6 判断抽样 7 配额抽样 8 滚雪球抽样
1 简单随机抽样 1、抽样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选定总体,首先对总体中所 有的观察单位编号,遵循随机原则,采用不放 回抽取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观察 单位组成样本。 2、具体方法 ①抽签法
《市场调查》:第六章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此一方式之抽样,开始只抽取少量样本,根据此少量样本之结果来决定是否接受某一假设,或应继续抽取样本,直到能够决定接受或摈弃假定为止 。
逐次抽样法应是费用较低且实用的一种方法。
4.分段抽样(Subsampling)
先由一母体中抽取n个单位随机样本(PUS),再由PUS中抽出m个单位(SSU),就SSU进行调查,称二段抽样。若续从SSU抽取更小单位进行调查,称为三段抽样。三段以上,称多段调查。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之时机:
(1)母体小,母体名册令人满意且为母体信息唯一来源。
(2)单位访问成本不受样本
先对母群体做一次初步抽样,搜集一些有关母群体之信息,根据所获得之信息,再做一次比较精密之抽样。通常对母群体认识极为贫乏之下,可用本法。第一次抽样,因所要信息较少,故样本数通常较大。第二次进行比较流入调查,样本数较小。
利用随机方法或社会调查选出原始受访者。再根据原始受访者提供信息去取得其它受访者。本法之目的乃母体很难寻找或十分稀少。例如单亲家庭计抽样属之。
随机抽样之种类有:
1.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母体中全部个体,完全委诸均匀机率分布抽取样本,使每一个体被抽出之机率均为己知且相等。简单随机抽样为其它各种随机抽样方法之基础。
准确度乃衡量母全体特性与实际母全体特性间之差异。两者之差异愈小,代表准确度愈高。
7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因为抽样时样本可能会偏离母群体,其间的差距称为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可用统计方法估计。
8 信赖水准(Confidence level)
以样本估计数推论母群体大小时,正确估计的概率有多少。信赖水准是95﹪,即正确估计概率为95%,调查者以此来表示其正确估计程度。
抽样调查
第六章抽样调查一、单项选择题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①准确性原则;②随机原则;③代表性原则;④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①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②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③修正普查的资料;④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3.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①样本;②单位样本数;③样本单位;④总体单位。
4.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①样本平均误差;②抽样极限误差;③可靠程度;④概率程度。
5.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①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②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③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④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①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②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③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1。
④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2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①2倍;②3倍;③4倍;④5倍。
8.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①分层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
9.全及总体按其各单位标志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①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②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③可列无限总体和不可列无限总体;④变量总体和属性总体。
10.抽样指标是( )①确定性变量; ②随机变量; 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
11.用考虑顺序的重置抽样方法,从4个单位中抽选2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目为( )①1642=; ②10!3!2!5=; ③12!2!4=; ④6!2!2!4=。
12.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一,无偏性是指( ) ①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②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③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④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
六章抽样调查-精选
(2) p=0.4%
p
p1p0.00 04 .996 0.2% 8
n
500
概率保证程度为0.6827时,t=1
p1p0.2% 8
pp0.4%0.2% 80.1% 2 pp0.4%0.2% 80.6% 8
第五节 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
一、重复抽样的样本容量确定 二、不重复抽样的样本容量确定
1.95% 2
三、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1、样本单位数的多少。抽样单位数越多,抽 样平均误差越小。
2、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总体标志变 异程度越大,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3、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类型抽样 的抽样平均误差最小。对于抽样方法,不 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要小。
第六章 抽样调查
22
第四节 总体指标的推断
第六章 抽样调查
2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⒈只抽取总体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⒉用一部分单位的指标值去推断总体的指标值; ⒊抽取部分单位要遵循随机原则; ⒋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并且可以控制。
第六章 抽样调查
3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一、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 二、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 三、样本容量和样本可能数目 四、抽样方法 五、抽样组织形式
耐用时间(小时) 灯泡数
800~850
35
850~900
127
900~950
185
950~1000
103
1000~1050
42
1050~1100
8
组中值 825 875 925 975
1025 1075
试求:⑴该厂全部灯泡平均耐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概率保证程度0.9973)
⑵检查500个灯泡中不合格产品占0.4%,试在 0.6827概率保证下,估计全部产品中不合格率的取值 范围。
第六章抽样调查练习及答案
第 六章 抽样调查一、填空题1.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 原则,使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机会 。
2.常用的总体指标有 、 、 。
3.在抽样估计中,样本指标又称为 量,总体指标又称为 。
4.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 ;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 。
5.抽样估计的方法有 和 两种。
6.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群内的 进行 的抽样组织方式。
7.误差分为 和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分为________和偏差;偏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
8.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
9.误差范围△,概率度t 和抽样平均误差μ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
10.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 。
二、单项选择题1.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A 30个B 50个C 80个 D100个2.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A 抽样平均误差B 抽样极限误差C 区间估计范围D 置信区间3.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 实际误差B 平均误差C 实际误差的平方D 允许误差4.是非标志方差的计算公式( )A P(1-P)B P(1-P)2C )1(P P -D P 2(1-P)5.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总体平均数是确定值,样本平均数是随机变量B 总体平均数是随机变量,样本平均数是确定值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 两者都是确定值6.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可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A 95.45%B 99.7396C 68.27%D 90%7.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情况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8.根据抽样调查得知:甲企业一等品产品比重为30%,乙企业一等品比重为50%一等品产品比重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 )A 甲企业大B 两企业相同C 乙企业大D 无法判断9.是非标志的平均数是( ) A -P)1P( B P(1-P)C pD (1-P)210.重复抽样的误差一定( )不重复抽样的误差。
练习06第六章抽样调查
第六章 抽样调查 课堂练习专业: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 区间估计表明的是一个(A )绝对可靠的范围 (B )可能的范围 (C )绝对不可靠的范围 (D )不可能的范围 2. 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A )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 )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3. 类型抽样的误差取决于(A )组内方差 (B )组间方差 (C )总方差 (D )总体标准差 4. 其误差大小取决于组间方差的抽样组织方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5. 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比较适合的抽样组织方式是(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6. 某厂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已知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A )144 (B )105 (C )76 (D )109 7. 在总体方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误差 (A )缩小1/2 (B )为原来的33(C )为原来的1/3 (D )为原来的2/3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缩小1/3,则样本容量(A )增加9倍 (B )增加8倍 (C )为原来的2.25倍 (D )增加2.25倍 9.抽样误差是指(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1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12.抽样平均误差是(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 )样本的标准差 (C )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 )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13.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二、多项选择题1.下面哪些说法是错的 (A )抽样调查中的代表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B )抽样调查中的系统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C )抽样调查中的随机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 )抽样调查中的随机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E )抽样调查中的系统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2.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A )无偏性 (B )数量性 (C )有偏性 (D )一致性 (E )有效性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 )样本容量 (C )抽样方法 (D )抽样组织方式 (E )可靠程度4.抽样组织方式有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机械抽样 (D )整群抽样 (E )重置抽样5.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A )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 (B )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C )样本是唯一的 (D )样本指标可有多个 (E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6.假设总体方差不变,当样本容量增加8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为原来的88 (B )为原来的1/3 (C )缩小1/3 (D )缩小2/3 (E )缩小88 7.抽样估计的特点是(A )运用演绎推理法 (B )运用归纳推理法 (C )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法 (D )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 (E )存在抽样误差 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全面性 (B )经济性 (C )时效性 (D )准确性 (E )灵活性 9.抽样调查的特点是(A )遵循随机原则 (B )与典型调查的特点相同 (C )必然产生抽样误差 (D )通过综合汇总达到调查目的 (E )用部分单位指标值去推断总体指标值三、计算题1. 户的资料如下:试以95.45%(t=2)的概率,估计以下指标的范围:(1)该储蓄所存款户平均每户的存款余额;(2)该所储蓄存款余额在30000元以上的户数占全部存款户数的比重。
06第六章 整群抽样
n
n
M
N M 1 S ( yij Y ) 2 为总体方差; NM 1 i 1 j 1 2
n M 1 s ( yij y ) 2 nM 1 i 1 j 1 2
2 b
为样本方差; 为总体群间方差;
M N 1 N 2 S (Yi Y ) N 1 (Yi Y ) 2 N 1 i 1 i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整群抽样概述 等概率整群抽样的情形 不等概率整群抽样的情形 设计效应和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一节 整群抽样概述
一、整群抽样的概念 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各单元划分成若干群(组),然后以 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群,对中选群内的所有单 元进行全面调查。确切地说,这种抽样组织形式应称为单 级整群抽样。 如果总体中的单元可以分成多级,则可以对前几级单元采 用多阶抽样(详见下章),而在最后一阶中对该阶抽样单 元所包含的全部个体(最基本单元)进行调查,这种抽样 称作多级整群抽样。本章只讨论单级整群抽样。 设总体被划分为N群,第i群含有Mi个次级单元,全部总 体次级抽样单元数记为M 0,即 M 0 M i 。当诸Mi都相等 时,称为等群;否则,称为不等群。
M n 1 n 2 (Yi y ) (Yi y ) 2 s n 1 i 1 n 1 i 1
2 b
为样本群间方差;
N M 1 S ( yij Yi ) 2 N ( M 1) i 1 j 1 2
为总体平均群内方差; 为样本平均群内方差;
二、分群的原则 尽量扩大群内差异,而缩小群间差异。 三、整群抽样的特点 1.在大规模抽样调查中,常常没有或很难编制出包括总 体所有次级单元在内的抽样框,而整群抽样则不需要编制 庞大的抽样框。 2.在样本单元数相同的条件下,整群抽样与简单随机抽 样相比,样本单元的分布相对较集中,虽然样本的代表性 较差,但调查组织实施过程更加便利,同时还可以大大地 节省调查费用。因此,实际工作中,在权衡费用和精度之 后,有时宁可适当增加一些样本单元数,也采用整群抽样 方法。 3.整群抽样的随机性体现在群与群间不重叠,也无遗漏, 群的抽选按概率确定。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
第六章抽样调查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灵活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2.抽样调查的目的的在于A.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了解抽样总体全面情况3.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B.调查的目的不同C.调查的对象不同D.调查的误差不同4.抽样调查中A.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C.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D.既无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5.抽样调查是建立在下列哪一理论的基础上?A.数学理论B.统计理论C.概率论大数定律D.经济理论6.抽样误差是指A.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B.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C.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D.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7.重复抽样误差与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两者无关8.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误差围9.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成数)的A.平均数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围的指标是A.抽样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C.概率保证程度D.抽样极限误差11.抽样极限误差和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概率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是A.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大B.抽样极限误差越小,概率保证程度越大C.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小D.抽样极限误差不变,概率保证程度越小12.当抽样误差围扩大时,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将A.保持不变B.随之缩小C.随之扩大D.无法确定13.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A.越小越好B.取决于同统一的抽样比例C.越大越好D.取决于对抽样估计的可靠性的要求1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高到95.45%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必要的样本容量应该A.增加1倍B.增加2倍C.增加3倍D.减少2倍15.当概率保证程度为0.6827时,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1.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该A.增加25%B.增加78%C.增加1.78%D.减少25%17.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A.扩大为原来的4倍B.扩大为原来的2倍C.缩小为原来的1/4倍D.缩小为原来的1/2倍18.抽样估计的无偏性标准是指A.样本指标等于总体指标B.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D.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19.抽样估计的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A.抽样指标小于总体指标B.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C.抽样指标大于总体指标D.抽样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18.抽样估计的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无关21.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抽样误差B.登记误差C.代表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22.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3.成数与成数方差的关系是A.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5,成数的方差越大B.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25,成数的方差越大C.成数的数值越接近1,成数的方差越大D.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成数的方差越大24.抽样误差的大小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C.可以避免,但无法控制D.无法避免,但可以控制25.一个全及总体A.只能抽取一个样本B.可以抽取多个样本C.只能计算一个指标D.可以计算多个指标26.在抽样调查中A.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B.样本是唯一确定的C.全及指标只能有一个D.样本指标只能有一个27.抽样估计中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的相应概率度为A.2B.3C.1.96D.128.抽样单位数与抽样误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29.抽样误差与标准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30.抽样单位数与标准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31.抽样单位数与概率度的关系为A.反比B.正比C.反向D.相等19.事先确定总体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表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A.纯随机抽样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0.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再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取必要的单位数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A.纯随机抽样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1.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A.纯随机抽样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2.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划分成若干群,再以群为单位从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些群,对中选群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的组织方式称为A.纯随机抽样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36.影响类型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组间方差B.组方差C.总体方差D.样本方差37.影响整群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群间方差B.群方差C.总体方差D.样本方差38.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点方法是A.类型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纯随机抽样39.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40.当总体单位数不很多且各单位间差异较小时宜采用A.类型抽样B.纯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41.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A.小于10B.不大于10C.小于30D.大于30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是A.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B.全面调查方法C.非全面调查方法D.对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E.典型调查方法2.抽样调查的特点是A.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抽样调查必然产生误差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E.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全面情况3.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的B.是可以事先计算的C.其大小是可以控制D.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E.只能在调查结束之后才能计算4.抽样调查适用于A.无法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B.检查和修正全面调查资料C.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D.对某些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E.适用于任何调查5.抽样调查的全及指标包括A.全及平均数和成数B.总体数量标志标准差及方差C.样本平均数和成数D.样本数量标志标准差及方差E.总体是非标志标准差及方差6.抽样调查是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C.登记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E.偶然性误差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样本容量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方式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8.抽样方法按照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重复抽样E.不重复抽样9.抽样估计的方法有A.点估计B.区间估计C.直接估计D.间接估计E.随意估计10.抽样估计的特点是A.在逻辑上运用归纳推理B.在逻辑上运用演绎推理C.必然存在抽样误差D在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E.在方法上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法11.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优良标准包括A.准确性B.有效性C.无偏性D.一致性E.全面性12.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A.类型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E.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13.区间估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概率度B.点估计值(样本平均数或成数)C.显著水平D.抽样极限误差E.估计标准误差14.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A.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B.允许的极限误差大小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方式E.概率保证程度15.为了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A.扩大估计值的误差围B.降低概率度C.提高概率度D.缩小估计值的误差围E.增加样本容量16.影响类型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类型组数的多少B.样本单位数目的多少C.类型组方差的大小D.类型组间方差的大小E.总体方差的大小17.影响整群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全部群数的多少B.样本群数的多少C.群方差的大小D.群间方差的大小E.抽样方法18.在区间估计中,保证程度与准确程度之间的关系是A.保证程度高,准确程度亦高B.保证程度低,准确程度高C.保证程度低,准确程度亦低D.保证程度高,准确程度低E.不能确定19.抽样平均误差是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C.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D.样本指标的平均差E.样本指标的平均数20.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围称作A.抽样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C.抽样极限误差D.样本方差E.允许误差21.纯随机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有22.对总体指标作区间估计的计算公式是A.x-△x ≤X ≤x+△xB.p-△P ≤P ≤p+△PC.X-△x ≤x ≤X+△xD.P-△P ≤p ≤P+△PE.P=P ±△P 或X=x ±△x三、填空题1.抽样调查是按照 从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用 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研究。
第六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第六章 抽样调查 习题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 C2、 A3、 D4、 D5、C6、 D7、 C8、 A9、 D 10、A 11、 D 12、 C 13、 B 14、 A 15、A 16、 B 17、 B 18、 D 19、 A 20、A 21、 A 22、 D 23、 D 24、 B 25、A二、 判断题1、 CD2、 AE3、 BCD4、 ABDE5、ABD6、 AB7、 ABCD8、 AC9、 ABCD 三、 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16、 √ 17、 √ 18、 ×四、填空题1、 随机、部分、总体随机、部分、总体2、 计算、控制计算、控制3、 重复、不重复重复、不重复4、 大于大于5、点估计、区间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6、 增加到4倍 、减少三分之二、、减少三分之二、 减少四分之三减少四分之三7、 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小样本8、 正、反正、反五、复习思考题1、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答: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1)(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2)(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3)(3)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相同。
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些。
要大些。
(4)(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抽样调查习题答案【篇一:抽样调查习题及答案】ss=txt>1. 抽样调查是遵循随机的原则抽选样本,通过对样本单位的调查来对研究对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出推断的。
2. 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从总体为n的单位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可能样本个数为n(n-1)(n-2)??(n-n+1)。
3. 只要使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即使遵守随机原则,抽样误差也不可避免会产生。
4. 参数估计有两种形式:一是点估计,二是区间估计。
5. 判别估计量优良性的三个准则是: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6. 我们采用“抽样指标的标准差”,即所有抽样估计值的标准差,作为衡量抽样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7.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分组)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分阶段抽样。
9. 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是95%,则抽样平均数是1000,极限抽样误差是40.82,抽样平均误差是20.41。
10. 在同样的精度要求下,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少,整群抽样比个体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多。
二、判断题3. 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
(√)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为原来的1/3,则样本容量必须增大到9倍。
(√)1. 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为原来的(c)a. 2倍b. 3倍c. 4倍d. 5倍2. 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叫做(d)a. 分层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等距抽样3.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若有多个样本标准差的资料,应选哪个来计算(b)a. 最小一个 b. 最大一个 c. 中间一个 d. 平均值4. 抽样误差是指(d)a.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b. 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c. 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d. 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5. 抽样成数是一个(a)a. 结构相对数b. 比例相对数c. 比较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 6. 成数和成数方差的关系是(c)A.成数越接近于0,成数方差越大B.成数越接近于1,成数方差越大C.成数越接近于0.5,成数方差越大D.成数越接近于0.25,成数方差越大 7. 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调查,所以整群抽样是(b)a. 全面调查b. 非全面调查c. 一次性调查d. 经常性调查8. 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则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40%)a. 4% b. 4.13% c. 9.18% d. 8.26%9. 根据5%抽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60%,乙产品合格率为80%,在抽样产品数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误差是(b)a. 甲产品大b. 乙产品大c. 相等d. 无法判断10.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乙企业工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随机抽样误差(b)a. 甲企业较大b. 乙企业较大c. 不能作出结论d. 相同四、多项选择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bcde)a.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 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避免的c. 是可以计算出来的d. 只能在调查结果之后才能计算e. 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2. 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c)a. 各次抽选相互影响b. 各次抽选互不影响c.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d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e. 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 3. 抽样调查所需的样本容量取决于(abe)a. 总体中各单位标志间的变异程度b. 允许误差c. 样本个数d. 置信度e. 抽样方法4. 分层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bcd)a. 各组样本容量占总体比重的分配状况b. 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程度c. 样本容量的大小d. 各组内标志值的变异程度e. 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5. 在抽样调查中(acd)a. 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的b. 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c. 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d. 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e. 全及指标是随机变量五、名词解释 1.抽样推断 2.抽样误差3.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4.区间估计六、计算题1.某公司有职工3000人,现从中随机抽取6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得到有关资料如下:(1)试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所在范围。
第六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A3、 D4、 D5、C6、 D7、 C8、 A9、 D 10、A11、 D 12、 C 13、 B 14、 A 15、A16、 B 17、 B 18、 D 19、 A 20、A21、 A 22、 D 23、 D 24、 B 25、A二、判断题1、 CD2、 AE3、 BCD4、 ABDE5、ABD6、 AB7、 ABCD8、 AC9、 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 12、√ 13、√ 14、×15、×16、√ 17、√ 18、×四、填空题1、随机、部分、总体2、计算、控制3、重复、不重复4、大于5、点估计、区间估计6、增加到4倍、减少三分之二、减少四分之三 7、大样本、小样本 8、正、反五、复习思考题1、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3)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相同。
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些。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2、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答: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畴。
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1)只抽取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2)用一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3)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第六章抽样调查习题
第六章抽样调查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准确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随机原则D、灵活性原则2、所谓小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A、30个以下B、100个以下C、20个以下D、50个以下3、重复抽样误差和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A、两者相等B、前者小于后者C、两者不定D、前者大于后者4、在纯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A、增加2倍B、增加到2倍C、增加4倍D、增加到4倍5、某工厂连续生产,在一天中每隔半小时取出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A、等距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纯随机抽样6、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9倍,则()。
A、抽样误差不变B、无法判断C、抽样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九分之一D、抽样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7、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中的()。
A、参数估计B、方差分析C、大数法则D、误差理论8、在抽样调查中()。
A、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D、既无登记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9、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
A、登记性误差B、允许误差C、系统性误差D、抽样误差10、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抽样误差B、代表性误差C、登记误差D、系统性误差11、抽样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为()。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不能断定大小12、抽样估计中,要概率保证程度为95%,则相应的概率度为()。
A、2B、3C、1.96D、1.813、抽样单位数与抽样误差的关系为()。
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14、抽样误差与标准差的关系为()。
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15、抽样单位数与标准差的关系为()。
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16、抽样单位数与概率度的关系为()。
A、反比B、正比C、反向D、相等17、一个全及总体()。
06-第6章抽样调查ppt课件
示意图:
a
k
k
k
k+a
2k+a
k
(n-1)k+a
(k为抽取间隔)
2.半距起点等距抽样
示意图:
k 2
k
k
k k 2
k
2k k 2
k
(n 1)k k 2
(k为抽取间隔)
3.对称等距抽样
示意图:
a
k
2k-a k
k 2k+a
k
4k-a
4k+a
(k为抽取间隔)
机械抽样的好处:
1. 可以使抽样过程大大简化,减轻抽样的 工作量;
2 N n
•
n N1
但 实 际 中 ,往 往 N很 大 , n很 小 , 故 改 用 下 列 公 式 : 2 n
(1 ) x nN
上例中,若为不重复抽样,则:
400 (1
100
) 1.99(小时)
x 100 10000
(二) 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已证明得:成数的方差为p(1-p)
在重复抽样情况下: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意义及基本概念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一般所讲的抽样调查,即指狭义的抽样调查(随 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 行观察,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以被抽取的那部 分单位的数量特征为代表,对总体作出数量上的推 断分析。
二、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抽样调查方法是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查 方法上的必然选择,和普查相比,它具有 准确度高、成本低、速度快、应用面广等 优点。
抽取样本 样本平均数 x 误差 x X
2
x X
10 10
10
10 20
15
七年级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与抽样调查课时练习
第2节普查和抽样调查一、选择题1.在2008年的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0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的方式是普查B.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C.样本是150个吸烟的成年人D.本地区只有850个成年人不吸烟答案:B解析:解答:调查的方式是抽查,所以A错误;样本是1000个成年人的抽烟情况,所以C,D错误;=15%,所以B正确.抽烟的成年人所占的比例约是:1501000故选:B.分析:根据调查的情况可以判断是抽查,根据样本与总体的关系进行判断.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以及总体与样本的关系.2.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A.为制作校服,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B.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情况C.了解一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D.了解我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答案:A解析:解答:A.人数不多,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所以A正确;B.人数较多,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所以B错误;C.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所以C错误;D.人数较多,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大,因而不适用普查方式,所以D错误.故选:A.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选用普查.3.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C.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答案:C解析:解答:A.要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应随机抽查一部分市民,只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具有片面性;B.要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应从全校中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不能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调查,不具有代表性;C.要保证“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是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D.要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范围广,宜采用抽查方式.故选:C.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作出判断.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选用普查.4.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某班同学立定跳远的情况B.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C.了解某种品牌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百分比D.了解全国青少年喜欢的电视节目答案:A解析:解答:A.了解某班同学立定跳远的情况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故适合用全面调查;B.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适合用抽样调查;C.了解某种品牌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百分比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适合用抽样调查;D.了解全国青少年喜欢的电视节目普查的难度较大,适合用抽样调查.故选:A.分析:分别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适宜的条件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解答.此题考查的是普查与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为了解全市1600多万民众的身体健康状况,从中任意抽取1000人进行调查,在这个问题中,这1000人的身体状况是()A.总体C.样本D.样本容量答案:C解析:解答:A.总体是全市1600多万民众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全体,错误;B.个体是所抽取的1000人中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错误;C.样本是所抽取的这1000人的身体状况,正确;D.样本容量是1000,错误.故选:C.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在这个问题中,这1000人的身体状况是样本.正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今年我市有4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B.3个C.2个D.1个答案:C解析:解答: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 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因此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7.为了了解某校300名初三学生的睡眠时间,从中抽取3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0名学生是总体B.300是样本容量C.30名学生是抽取的一个样本D.30是样本的容量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中总体是某校300名初三学生的睡眠时间,样本是抽取的3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因此样本的容量是30.所以A,B,C都错,D对.故选:D.分析:样本的容量指一个样本所含个体的数目,即抽取学生的数量是样本的容量,不带单位.掌握总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的概念.8.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A.400名学生的体重B.被抽取的50名学生C.400名学生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答案:A解析:解答:此题题考查的对象是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所以总体是400名学生的体重.故选: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确定总体.解此类题需要注意“考查对象实际应是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非考查的事物”,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9.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A.利用当地的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最高气温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水稻的实际产量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答案:D解析:解答:A.利用当地的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最高气温,不具代表性,所以此选项错误;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不具代表性,所以此选项错误; 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水稻的实际产量,不具代表性,所以此选项错误;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具有代表性,所以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别分析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的可靠性,利用抽样必须全面进而得出是解题关键.10.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A.甲同学B.乙同学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答案:A解析:解答:∵要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由于2分钟远远大于10秒钟,∴甲同学建议测量的根据代表性,误差更小些;∴选甲同学的方案.故选:A.分析: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大于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根据样本容量越大,越具有代表性进行解答.选此类题的方案时,注意样本容量越大越具有代表性.11.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①小芳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面包是否熟了,取出一小块品尝;②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向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③小琪为了了解北京市2005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5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向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解答:①和④的抽样调查符合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标准,是较科学的;②要了解初中三个年级的情况,一个年级的学生不具代表性,不科学;③一年中不同季节气温变化是很大的,调查时只选了一天的情况,调查的对象太少,缺乏代表性,也不符合广泛性.故选:C.分析:抽样调查只考查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1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答案:D解析:解答:采用抽样调查,必须使样本具有代表性.选项A、B、C都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可以代表这个学校的每日运动量,因而收集的数据是正确的.故选:D.分析:采用抽样调查,所调查的对象都有被抽到的机会.注意抽样调查的样本一定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13.为了让人们感受丢弃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某班环保小组的6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中一个月内丢弃废电池的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7,5,6,4,8,6,如果该班有45名学生,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该月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废旧电池的数量约为( )A.180B.225C.270D.315答案:C解析:解答: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废电池的数量+++++×45=270.为:7564866故选:C.分析:先求出6名同学家丢弃废电池的平均数量作为全班学生家的平均数量,然后乘以总人数45即可解答.此题主要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生产中遇到的估算产量问题,通常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14.某校七年级共320名学生参加数学测试,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其中15名学生成绩达到优秀,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人数大约有() A.50人B.64人C.90人D.96人答案:D解析:解答: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共有15名学生成绩达到优秀,∴样本优秀率为:15÷50=30%,又∵某校七年级共320名学生参加数学测试,∴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人数为:320×30%=96人.故选:D.分析:随机抽取的50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样本,可以用这个样本的优秀率去估计总体的优秀率,从而求得该校七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测试中达到优秀的人数.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来说,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对总体的估计就越精确.15.为调查某校15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A.1200名B.450名C.400名D.300名答案:D解析:解答:∵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占1—10%—5%—35%-30%=20%,该校共1500名学生,∴该校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1500×20%=300(名),故选:D.分析:先求出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百分比,再乘以总人数,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关键是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二、填空题16.为了了解一批圆珠笔心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方式进行调查;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宜采用方式进行调查.答案:抽样调查|普查解析:解答:了解一批圆珠笔心的使用寿命,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圆珠笔心全部用于实验,所以填抽样调查;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调查范围小,实施全面调查简便易行,且又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所以填普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普查.分析:要选择调查方式,需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应选择抽样调查.17.一个样本,各个数据的和为515,如果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5,那么这个样本的容量是__答案:103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得:样本的容量是:515÷5=103.故答案为:103.分析:样本的容量=样本中各个数据的和÷样本的平均数,根据这个关系就可以求解.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一般是用样本中各个数据的和÷样本的平均数,可以求得样本的容量.18.某商场在“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465(万元),你认为这样推断是否合理?答:(填“合理"或“不合理”)答案:不合理解析:解答:不合理,因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抽样调查时抽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数目不能太少.19.为了估算湖里有多少条鱼,从湖里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待标记的鱼全混合于鱼群中后,第二次捕得2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25条,我们可以估算湖里有鱼条.答案:800解析:解答:设湖里有鱼x条,则20025,解得x=800.x100故答案为:800.分析:第二次捕得200条所占总体的比例=标记的鱼25条所占有标记的总数的比例,据此进行解答.此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20.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3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答案:520解析:解答:该校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520人.时的人数是1300×15550故答案为:520.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样本中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三、解答题21.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答案:解答:(1)总体:该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个体:每一台该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样本:10台该种家用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样本容量:10;(2)为了了解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答案: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取的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50解答:总体: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个体: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抽取的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容量:50.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22.为了估计西瓜、苹果和香蕉三种水果一个月的销售量,某水果店对这三种水果7天的销售量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若西瓜、苹果和香蕉的售价分别是6元/千克、8元/千克和3元/千克,则这7天销售额最大的水果品种是________;答案:西瓜解答:(1)根据统计图得:西瓜的销售额为250×6=1500元,苹果的销售额为140×8=1120元,香蕉的销售额为400×3=1200元,∴西瓜的销售额最大;(2)估计一个月(按30天计算)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多少千克?答案:600×30=600(千克)解答:1407答:估计一个月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600千克.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得到每种水果的销售量,销量与单价的积就是销售额,由此比较大小;(2)首先从统计图中得到7天苹果的销售量,然后计算平均数,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的销售量.23.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除颜色外都相同的5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前提下,小亮为了估计其中的红球数,采用如下方法:先将口袋中的球摇匀,再从口袋里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然后把它放回口袋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小亮共摸了100次,其中有10次摸到白球.因此小亮估计口袋中的红球大约有多少个?答案:45解答:∵小亮共摸了100次,其中10次摸到白球,则有90次摸到红球,∴白球与红球的数量之比为1:9,∵白球有5个,∴红球有9×5=45(个).解析:分析:小亮共摸了100次,其中10次摸到白球,则有90次摸到红球;摸到白球与摸到红球的次数之比为1:9,由此可估计口袋中白球和红球个数之比为1:9;进而计算出红球数.此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24.小辰家买了一辆小轿车,小辰连续记录了七天中每天行驶的路程:请你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小辰家的轿车每月(按30天计算)要行驶多少千米?答案:1200++++++=40,解答:(1)∵362927404372337∴40×30=1200.即小辰家的轿车每月要行驶1200千米.(2)若每行驶100千米需汽油8升,汽油每升4.74元,请你算出小辰家一年(按12个月计算)的汽油费用大约是多少元?(精确到百元)答案:5500解答:4。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总体则是不确定的。
(V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X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X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标的代表性程度。
(X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
(X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V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V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V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 V )10.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11.重复抽样时,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
(X)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是V。
(V)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2倍。
(X)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差。
(X)1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比。
(X)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
(X)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于30。
(X)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V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
统计学相关 单选题第6章题目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D D D D C B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D B B B B D D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A A C A C C D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B C C B C D A C 题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C A D D A D B D D 题号8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 B C B A D C B B B 题号61 62 63 64 65 82 67 68 69 70 答案 B B C A C D C A C D 题号83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答案 A A A C A D A B B C 题号84 85 86 87 88 89 90 答案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了解总体单位情况C、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D、对样本单位作深入的研究2、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3、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A、可以避免的B、可避免且可控制C、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不可避免但可控制4、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所研究的总体不同B、调查对象不同C、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不同D、调查单位的选取方式不同5、按随机原则抽样即()A、随意抽样B、有意抽样C、无意抽样D、选取样本时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相等的机会或可能性被抽中6、样本是指()A、任何一个总体B、任何一个被抽中的调查单位C、抽样单元D、由被抽中的调查单位所形成的总体7、抽样框是指()A、总体B、样本C、由总体单位组成的名单或地图D、全部抽样单位组成的名单或地图8、抽样误差是指()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9、抽样极限误差是()A、随机误差B、一定可靠程度下抽样误差的最大绝对值C、最小抽样误差D、最大抽样误差的绝对值10、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11、抽样调查的误差包括()A、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12、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的()A、平均数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3、抽样平均误差与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抽样平均误差大于极限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小于极限误差C、抽样平均误差等于极限误差D、抽样平均误差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极限误差14、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随机事件的是()。
抽样调查-第6章整群抽样
s( y) v( y ) 18.81 4.34
于是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98.17±1.96×4.34, 也即[89.66元,106.68元】
2、整群抽样效率分析
在整群抽样中,由于
V (y) 1 f nM
Sb2
估计量的方差主要依赖群间的变异性。因此
整群抽样中
Sb2
S
2 w
较大,则整群抽样就会损失精度。
deff V ( y) 1 (M 1)
VSRS ( y)
这表明,整群抽样的方差约为简单随机抽样方差的
1 (M 1) 倍
整群抽样估计效应与群内相关系数 关系密切,
若群内各单元的值都相等,则群内方差S
2 w
0
此时, 1 为最大值,deff M 即整群抽样的估计
量方差是简单随机抽样估计量方差的倍。
v(Y )
N
2M
2v( y)
N
2M
(1 n
f
)Sb2
下面我们看一个整群抽样的例题
【例4.11】 在一次对某中学在校生零花钱的调查
中,以宿舍作为群进行整群抽样,每个宿舍都有M=6 名学生。用简单随机抽样在全部N=315间宿舍中抽取
n=8间宿舍。全部48个学生上周每人的零花钱 yij 及
相关计算数据如下表。试估计该学校学生平均每周
i1
M (N 1)
1 f nM
Sb2
定理4.3 V ( y) 的样本估计为:
v( y)
1 f nM
sb2
由于 sb2是Sb2 的无偏估计, 因而 v( y)是V ( y) 的无偏估计。
总体总值 Y NM Y 的估计量为:
Y NM y
总体总值 Y NM Y 的估计量的方差为: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第六章抽样调查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灵活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2.抽样调查的目的的在于A.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了解抽样总体全面情况3.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B.调查的目的不同C.调查的对象不同D.调查的误差不同4.抽样调查中A.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C.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D.既无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5.抽样调查是建立在下列哪一理论的基础上?A.数学理论B.统计理论C.概率论大数定律D.经济理论6.抽样误差是指A.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B.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C.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D.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7.重复抽样误差与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两者无关8.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误差范围9.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成数)的A.平均数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A.抽样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C.概率保证程度D.抽样极限误差11.抽样极限误差和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概率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是A.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大B.抽样极限误差越小,概率保证程度越大C.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小D.抽样极限误差不变,概率保证程度越小12.当抽样误差范围扩大时,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将A.保持不变B.随之缩小C.随之扩大D.无法确定13.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A.越小越好B.取决于同统一的抽样比例C.越大越好D.取决于对抽样估计的可靠性的要求1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高到95.45%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必要的样本容量应该A.增加1倍B.增加2倍C.增加3倍D.减少2倍15.当概率保证程度为0.6827时,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1.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该A.增加25%B.增加78%C.增加1.78%D.减少25%17.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A.扩大为原来的4倍B.扩大为原来的2倍C.缩小为原来的1/4倍D.缩小为原来的1/2倍18.抽样估计的无偏性标准是指A.样本指标等于总体指标B.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D.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19.抽样估计的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A.抽样指标小于总体指标B.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C.抽样指标大于总体指标D.抽样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18.抽样估计的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无关21.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抽样误差B.登记误差C.代表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22.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3.成数与成数方差的关系是A.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5,成数的方差越大B.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25,成数的方差越大C.成数的数值越接近1,成数的方差越大D.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成数的方差越大24.抽样误差的大小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C.可以避免,但无法控制D.无法避免,但可以控制25.一个全及总体A.只能抽取一个样本B.可以抽取多个样本C.只能计算一个指标D.可以计算多个指标26.在抽样调查中A.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B.样本是唯一确定的C.全及指标只能有一个D.样本指标只能有一个27.抽样估计中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的相应概率度为A.2B.3C.1.96D.128.抽样单位数与抽样误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29.抽样误差与标准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30.抽样单位数与标准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反向D.相等31.抽样单位数与概率度的关系为A.反比B.正比C.反向D.相等19.事先确定总体范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表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A.纯随机抽样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0.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再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取必要的单位数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A.纯随机抽样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1.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2.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划分成若干群,再以群为单位从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些群,对中选群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的组织方式称为A.纯随机抽样B.机诫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36.影响类型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组间方差B.组内方差C.总体方差D.样本方差37.影响整群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群间方差B.群内方差C.总体方差D.样本方差38.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点方法是A.类型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纯随机抽样39.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40.当总体单位数不很多且各单位间差异较小时宜采用A.类型抽样B.纯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41.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A.小于10B.不大于10C.小于30D.大于30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是A.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B.全面调查方法C.非全面调查方法D.对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E.典型调查方法2.抽样调查的特点是A.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抽样调查必然产生误差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E.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全面情况3.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的B.是可以事先计算的C.其大小是可以控制D.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E.只能在调查结束之后才能计算4.抽样调查适用于A.无法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B.检查和修正全面调查资料C.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D.对某些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E.适用于任何调查5.抽样调查的全及指标包括A.全及平均数和成数B.总体数量标志标准差及方差C.样本平均数和成数D.样本数量标志标准差及方差E.总体是非标志标准差及方差6.抽样调查是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C.登记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E.偶然性误差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样本容量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方式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8.抽样方法按照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重复抽样E.不重复抽样9.抽样估计的方法有A.点估计B.区间估计C.直接估计D.间接估计E.随意估计10.抽样估计的特点是A.在逻辑上运用归纳推理B.在逻辑上运用演绎推理C.必然存在抽样误差D在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E.在方法上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法11.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优良标准包括A.准确性B.有效性C.无偏性D.一致性E.全面性12.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A.类型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E.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13.区间估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概率度B.点估计值(样本平均数或成数)C.显著水平D.抽样极限误差E.估计标准误差14.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A.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B.允许的极限误差大小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方式E.概率保证程度15.为了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A.扩大估计值的误差范围B.降低概率度C.提高概率度D.缩小估计值的误差范围E.增加样本容量16.影响类型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类型组数的多少B.样本单位数目的多少C.类型组内方差的大小D.类型组间方差的大小E.总体方差的大小17.影响整群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全部群数的多少B.样本群数的多少C.群内方差的大小D.群间方差的大小E.抽样方法18.在区间估计中,保证程度与准确程度之间的关系是A.保证程度高,准确程度亦高B.保证程度低,准确程度高C.保证程度低,准确程度亦低D.保证程度高,准确程度低E.不能确定19.抽样平均误差是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C.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D.样本指标的平均差E.样本指标的平均数20.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作A.抽样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C.抽样极限误差D.样本方差E.允许误差21.纯随机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有22.对总体指标作区间估计的计算公式是A.x-△x ≤X ≤x+△xB.p-△P ≤P ≤p+△PC.X-△x ≤x ≤X+△xD.P-△P ≤p ≤P+△PE.P=P ±△P 或X=x ±△x三、填空题1.抽样调查是按照从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用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研究。
统计学原理 第六章 随堂练习题 (1)
2
答案:
16.(2) 17.(1)
18.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已知,则通常选用统 计量( )对总体平均数进行检验。
(1)
Z x X0 S n
(2)
Z
x X0
n
x X0 x X0 t t (3) (4) S n n 19.矿砂的5个样品中,测得其含铜量均值为
(
)
( )
10.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 6. × 7. √ 8. × 9. √ 10. ×
答案:
5.(4)
6.(3)
7.纯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 (1)样本单位数 (2)总体方差 (3)样本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占总体的比重 (4)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N n 8.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 N 1 这个因子总是( (1)大于1 (2)小于1 (3)等于1 (4)唯一确定值
变异程度的大小和抽样误差无关。 ( ) 7.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均值(期望值) X,一个 是方差 2 ,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 ( ) 8.原假设的接受与否,与选择的检验统计量有关,与 (显著
水平)无关。
( )
9.单侧检验中,由于所提出的原假设不同,可分为左侧检验
和右侧检验。
( x x)
n
2
,这是( )。
答案:
3.(2)
4.(1)
5.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 (1)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2)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3)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4)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
6.抽样误差的定义是( )。 (1)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2)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3)样本指标与所要估计的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 (4)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抽样调查 课堂练习
专业: 姓名: 学号:
1. 区间估计表明的是一个
(A )绝对可靠的范围 (B )可能的范围 (C )绝对不可靠的范围 (D )不可能的范围 2. 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A )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 )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3. 类型抽样的误差取决于
(A )组内方差 (B )组间方差 (C )总方差 (D )总体标准差 4. 其误差大小取决于组间方差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5. 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比较适合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6. 某厂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已知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
(A )144 (B )105 (C )76 (D )109 7. 在总体方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误差 (A )缩小1/2 (B )为原来的
3
3
(C )为原来的1/3 (D )为原来的2/3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缩小1/3,则样本容量
(A )增加9倍 (B )增加8倍 (C )为原来的2.25倍 (D )增加2.25倍 9.抽样误差是指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1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12.抽样平均误差是
(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 )样本的标准差 (C )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 )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13.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说法是错的 (A )抽样调查中的代表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B )抽样调查中的系统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C )抽样调查中的随机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 )抽样调查中的随机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E )抽样调查中的系统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2.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
(A )无偏性 (B )数量性 (C )有偏性 (D )一致性 (E )有效性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 )样本容量 (C )抽样方法 (D )抽样组织方式 (E )可靠程度
4.抽样组织方式有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机械抽样 (D )整群抽样 (E )重置抽样
5.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
(A )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 (B )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C )样本是唯一的 (D )样本指标可有多个 (E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6.假设总体方差不变,当样本容量增加8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为原来的
88 (B )为原来的1/3 (C )缩小1/3 (D )缩小2/3 (E )缩小8
8 7.抽样估计的特点是
(A )运用演绎推理法 (B )运用归纳推理法 (C )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法 (D )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 (E )存在抽样误差 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全面性 (B )经济性 (C )时效性 (D )准确性 (E )灵活性 9.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A )遵循随机原则 (B )与典型调查的特点相同 (C )必然产生抽样误差 (D )通过综合汇总达到调查目的 (E )用部分单位指标值去推断总体指标值
三、计算题
1. 户的资料如下:
试以95.45%(t=2)的概率,估计以下指标的范围: (1) 该储蓄所存款户平均每户的存款余额;
(2) 该所储蓄存款余额在30000元以上的户数占全部存款户数的比重。
2、工商部门对某超市经销的小包装休闲食品进行重量合格抽查,规定每包重量不低于30
(1)这批食品的平均每包重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若每包食品重量低于30克为不合格,求合格率的范围。
3、某企业收到供货方发来的一批电子元件,共有10000件,该企业想通过抽样检验的方法估计该批电子元件的合格率,根据过去的经验,已经该供货方的电子元件的合格率在80%—98%之间,若该企业希望在95%的概率保证下(t=1.96),对该批电子元件合格率的估计误差不超过3%,问: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分别需要抽查多少件电子元件?(结果保留整数)
四、简答题
(1)抽样误差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2)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