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课时作业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P
α
3
2
3 1
点P的坐标为:
2 ,2
P点的坐标是唯一确定的吗?
1 3
- ,
2 2
O
x
A(1,0)
课堂探究
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
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交点P的
坐标能唯一确定吗?
当角α确定时
角的终边确定,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确定
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唯一确定的
思考: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是否可看成关于角α
的函数?
探索新知——三角函数第一定义(单位圆定义)
三角函数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它的终边与单位
圆相交于点P(x,y)
(1)把点P的纵坐标y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α,即
y=sinα;
(2)把点P的横坐标x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α,即
x=cosα
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值仅与α有关,而与点P在
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05 课堂探究 -例题讲授
例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2,-3) ,求α的三个
三角函数值. 【解】∵ x 2 , y 3 ,
∴ r 22 (3)2 13 .
y
3
3 13
∴ sin
;
r
13
13
x
则|P0M0|=|y0|,|PM|=|y|,
|OM0|=|x0|,|OM|=|x|,
可得
y0
1
y
r
y
∵ y与y0同号 y0
r
x
y
同理可得:
cos , tan
r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课件: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P
55,2
5
5,
所以 sin α=y=255,cos α=x= 55.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二十分。
1.(变条件)本例(2)中条件“角 α 的终边落在射线 y=2x(x≥0) 上”变为“角 α 的终边为射线 y=-34x(x≥0)”,求角 α 的正弦、 余弦和正切值.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二十分。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二十分。
1.若角 α 是第三象限角,则点 P(2,sin α)所在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选 D.由 α 是第三象限角知,sin α<0,因此 P(2,sin α)在第 四象限,故选 D.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二十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二十分。
【解】 (1)因为点 P35,y(y<0)在单位圆上, 则295+y2=1,所以 y=-45,
所以 tan α=-43. (2)设射线 y=2x(x≥0)与单位圆的交点为 P(x,y),
则xy=2+2yx2,=1,解得x= 55,
x≥0,
y=2 5 5,
即
正弦、余弦函数值的正负规律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二十分。
1.若-π2<α<0,则点(tan α,cos α)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选 B.由-π2<α<0 知 α 为第四象限角,
则 tan α<0,cos α>0,点在第二象限.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二十分。
2.若 cos α=- 23,且角 α 的终边经过点 P(x,2),则 P 点的横坐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的,所以它们之间也是函数关系,称为正切函数.
角确定→角的终边唯一确定→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确定→角的三角
函数值(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确定,所以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关于角的
函数,通常我们把自变量角记为x,对应的函数值记为y.
我们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把它们
记为:
正弦函数:y=sinx, x∈R;
与y1相等吗?对于余弦、正切也有相同的结论吗?
y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概念可得:
sin
OM x
MP y
MP y
x; tan
y; cos
OP 1
OM x
OP 1
与按本节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结论是相同的.
P(x,y)
O
α
M 1 x
四、应用新知
5
【例1】求 3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为三角学在平面、球面
几何中的应用奠定了基
础.对16世纪的数学家
产生了极大影响.
哥白尼的学生雷提库斯
将传统的弧与弦的关系
改进为三角函数的关系,
把三角函数定义为直角
三角形的边的比,使平
面三角从球面三角中独
立出来,定义了正弦、
余弦、正切、余切、正
割,余割六个三角函数.
大大推动了三角学的发
展.
韦达将平面三角形和斜
5
【解析】在坐标系中作出∠AOB= ,易知:
3
1
3
∠AOB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 2 , 2 )
,
5 1
5
3
5
sin
,
cos
, tan
3.
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教案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2)【教学内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诱导公式一及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2.掌握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的简单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诱导公式一.教学难点:诱导公式一的应用.■微思考 1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由什么决定?提示: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值由单位圆和角终边交点坐标决定,所以其符号由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决定.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如图所示:正弦:一、二象限正,三、四象限负;余弦:一、四象限正,二、三象限负;正切:一、三象限正,二、四象限负.简记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2.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由此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一):sin(α+k·2π)=sinα,π 4 π4 cos(α+k ·2π)=cos α,tan(α+k ·2π)=tan α,其中 k ∈Z.■ 微思考 2根据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反过来,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时,角是否一定为终边相同的角呢?提示:不一定,如sin α = 1 ,则α = π + 2kπ或α = 5π + 2kπ(k ∈Z ). 2 6 6探究点 1 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定例 1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cos 250°;(2)sin − ;(3)tan −672°;(4)tan 3π;(5)tan 120°sin 269°.【解】(1)因为 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 cos250°<0.(2) 因为− π是第四象限角, 4 所以 sin − <0.(3) 因为 tan ( − 672°) = tan(48° − 2 × 360°),而 48°是第一象限角,所以 tan −672°>0.(4) 因为 tan3π = tan π + 2π = tanπ,而π的终边在 x 轴上,所以 tanπ = 0.(5) 因为 120°角是第二象限角,所以tan 120°<0.因为 269°角是第三象限角,所以sin 269°<0. 所以tan 120°sin 269° > 0 .11π 6正弦、余弦函数值的正负规律探究点 2 公式一的简单应用例 2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 cos 9π; 4(2) tan − ;(3)sin810° + tan 1125° + cos 420°.【解】(1) cos 9π4= cos= cos π 4 + 2π = 2; 2(2) tan − = tan= tan π 6− 2π = 3. 3 3原式= sin 2 × 360° + 90° + tan 3 × 360° + 45° + cos (360° + 60°)= sin90° + tan 45° + cos 60°π 4 11π 6 π 6= 1 + 1 + 12= 52利用公式一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步骤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两个知识点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正弦:一二象限正,三四象限负;余弦:一四象限正,二三象限负;正切:一三象限正,二四象限负.简记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2.诱导公式一sin(α+k·2π)=sinα,cos(α+k·2π)=cosα,tan(α+k·2π)=tanα,其中k∈Z。
人教版A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1)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第五章《三角函数》,本节课是第3课时,这是节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课.三角函数是高中范围内继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后学习的函数,是函数的一个下位概念,与指对数函数、幂函数属于同一抽象( 概括)层次。
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学中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
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等于相应边长的比值。
在此基础上,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引入弧度制,相应地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此时它与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 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
认识它需要借助单位圆、角的终边以及两者的交点这些几何图形的直观帮助,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锐角三角函数到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再到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直至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
本节课将围绕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展开,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能够利用单位圆认识这个概念是解决教学重点的关键。
A.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B.根据定义认识函数值的符号,理解诱导公式一;C.能初步运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D.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1.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多媒体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 1弧度角的定义【答案】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答案】︒︒︒≈==30.571801180)(弧度,ππ3. 关于扇形的公式【答案】.21)3(;21)2(;12lR S R S R l ===αα)( 4.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 【答案】.tan ,cos ,sin abc a c b ===ααα二、探索新知探究一.角α的始边在x 轴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教案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教学目标:借助单位圆理解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会求具体弧度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达到水平二的要求.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用角的终边上的点刻画三角函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大家回忆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弧度制的概念是什么? 同时思考:如何刻画圆周运动中点的位置变化?学生思考回答.(二)探究一: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师讲解:我们可以把单位圆与坐标系结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教师:当6a π=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学生:点P 12) 教师:当2 23ππα=或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学生:点P 的坐标分别是(0,1)和(12-). 教师: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R ,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点P 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学生:能.教师:结合函数的定义,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点P 的横坐标x 、纵坐标y 都是角α的函数. 教师:当2πα=+k π(k ∈Z )时,α的终边在y 轴上,这时点P 的横坐标等于0,所以tan y a x =无意义.除此之外,对于确定的α,y x的值也是唯一确定的.所以tan y a x =(x ≠0)也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正切函数.由坐标系中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的横、纵坐标间的对应关系,得出结论.教师总结三角函数的定义:1.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 ,它的終边OP 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1)把点P 的纵坐标y 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y =sin α;(2)把点P 的横坐标x 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x =cos α;(3)把点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 x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y x α=(x ≠0).2.记法:通常将三角函数记为:正弦函数:sin ,y x x =∈R ;余弦函数:cos ,y x x =∈R ; 正切函数:tan ,()2y x x k k ππ=≠+∈Z .探究二:三角函数概念的本质教师: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设0,2x π⎛⎫∈ ⎪⎝⎭,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锐角x 的正弦、余弦、正切,与按本节角函数定义求得的x 的正弦、余、正切相等吗?大家还记得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吗?学生:记得,锐角三角函数是以锐角为自变量,边的比值为函数值的三角函数. 教师:通过建系,将锐角α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则α为第一象限角,如图.由相似三角形,不妨取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 (a ,b ),则它与原点的距离1=.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则线段OM 的长度为a ,线段MP 的长度为b . 请分别用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本节三角函数的定义求sin α,两者的结果是否一致?学生:一致.教师:用这两种定义计算出的cos α和tan α结果一致吗?学生:一致.教师:本节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推广,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的载体由直角三角形变成了直角坐标系.(三)课堂练习例1.已知(2,)P y -是角α终边上一点,且sin α=,求cos α与tan α.答案:因为点P 到原点的距离为r =所以sin α==,所以2245y y +=,所以21y =,所以r ,又易知0y <,所以1y =-,所以cosα==1tan 2α=.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1.三角函数的定义.2.运用三角函数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板书设计:1.正弦函数:sin ,y x x =∈R ;2.余弦函数:cos ,y x x =∈R ;3.正切函数:tan ,()2y x x k k ππ=≠+∈Z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5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案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借助单位园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会利用相似关系,由角a 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得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3、能根据定义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在各个象限及坐标轴上的符号,会求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理解并掌握公式一,并会用公式一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或恒等式的证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及定义的理解.三、情景导入江南水乡,水车在清澈的河流里悠悠转动,缓缓的把水倒进水渠,流向绿油油的田地,流向美丽的大自然,把水车放在坐标系中,点p 为水车上一点,它转动的角度为a,水车的半径为r ,点p 的坐标如何表示?四、预习检查五、教学过程① 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②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定义前面,我们已经把角的范围扩展到了任意角,并用弧度制来度量角,将角和实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接下来,我们将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刻画单位圆上点P 位置变化情况.(以点A 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191 sin -1050tan 3π︒、()2sin ,cos ,tan Pαααα、已知角 则分别是多少?以单位圆的圆心为原点,以射线OA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1,0),P(x,y)射线OA从x轴非负半轴开始,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终止位置为OP.(1)把点P的纵坐标y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α,即y=sinα;(2)把点P的横坐标x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α,即x=cosα(3)把点P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比值y叫做α的正切函数,记作tanα,即xy=tanα(x≠0).x我们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例1、2.同角三角函数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例2、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4.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对应三角函数相同.其中k ∈Z做题时,把角同化为(0~2π)即(0°~360°)终边相同的角,简化计算. 例4: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点P的横、纵坐标都能唯一确定。
抽象定义
﹒
1.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单位圆中设α是一个
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则
正弦
余弦
定
正切
义
三角函数
y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y
x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 α,即cos α=x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α=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
圆上的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
理解定义
﹒
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 α
R
sin α=y
cos α
R
cos α=x
tan α
| ≠ +, ∈
2
tan
α=
(x≠0)
探究:在初中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
求证:sinα = ,cosα = ,tanα = .
证明:如图,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0(x0,y0).分别过点P,P0
作x轴的垂线PM,P0M0,垂足分别为M,M0,则
|P0M0|=|y0|,|PM|=|y|,|OM0|=|x0|,|OM|=|x|,△OMP∽△OM0P0.
因为y0与y同号,所以y0= .即sinα= .
同理可得cosα= , tanα= .
于是
0 0
1
=
,即|y0|= .
总结:角α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不会随P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来自《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五章《三角函数》5.2.1三角函数的概念,这是一节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课.三角函数是高中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后学习的函数,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学中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中,一些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而本节课是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比较抽象,学生的思维跨度大,比较难理解。
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利用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分析】1、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客观世界中存在大量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比如日出日落、钟摆,摩天轮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现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指数函数模型来刻画病毒增长问题和储蓄复利问题;用对数函数来刻画地震的震级变化问题和溶液PH值问题,那我们该用什么函数模型来刻画周期现象的运动规律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连串的追问下,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
(二)探索新知1、不失一般性,我们先研究单位圆上点的运动,如图,单位圆⊙O 上的点P 以A 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建立一个函数模型,刻画点P 的位置变化情况.根据已有的研究函数的经验,你认为我们可以按怎样的路径研究上述问题?2、角α的始边在x 轴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
当6πα=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 当322ππα或= 时,点P 的坐标又是什么?它们唯一确定吗? 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点P 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设计意图: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解决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概括能力。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案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掌握诱导公式一,初步体会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教学重点: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教学难点:对诱导公式的发现与认识.PPT课件.资源引用:【知识点解析】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知识点解析】对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引导语: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已有的学习函数的经验,你认为接下来应研究三角函数的哪些问题?预设的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发言.一般而言,学生会直接把问题指向“图象与性质”.教师可以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指出三角函数的特殊性:预设答案:因为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比值就是三角函数,而单位圆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反映到三角函数的取值规律上,就会呈现出比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更丰富的性质.例如,我们可以从定义出发,结合单位圆的性质直接得到一些三角函数的性质.设计意图:明确研究的问题和思考方向.一般地,学生不习惯于借助单位圆的性质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所以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二)新知探究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问题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所在的象限,你能发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值的符号有什么规律吗?如何用集合语言表示这种规律?预设的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预设答案:用集合语言表示的结果是:当α∈{β|2k π<β<2k π+π,k ∈Z }时,sin α>0;当α∈{β|2k π+π<β<2k π+2π,k ∈Z }时,sin α<0;当α∈{β|β=k π,k ∈Z }时,sin α=0.其他两个函数也有类似结果.设计意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不难,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用集合语言表示,可以复习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等.例1 求证: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sin θ<0,①tan θ>0.② 预设的师生活动: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预设答案:先证充分性.因为①式sin 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三或第四象限,也可能与y 轴的负半轴重合;又因为②式tan 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因为①②式都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只能位于第三象限.于是角θ为第三象限角.再证必要性.因为角θ为第三象限角,由定义①②式都成立.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2.诱导公式一问题2:联系三角函数的定义、象限角以及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你有发现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探究,发现诱导公式一.追问:(1)观察诱导公式一,对三角函数的取值规律你有什么进一步的发现?它反映了圆的什么特性?(2)你认为诱导公式一有什么作用?预设答案:(1)诱导公式一体现了三角函数周期性取值的规律,这是“单位圆上的点绕圆周旋转整数周仍然回到原来位置”的特征的反映.(2)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2π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时,由公式一可以发现,只要讨论清楚三角函数在区间[0,2π]上的性质,那么三角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就清楚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发现诱导公式一及其体现的三角函数周期性取值的规律,这是“单位圆上的点绕圆周旋转整数周仍然回到原来位置”的特征的反映.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发展直观想象等素养.例2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器验证:(1)cos 250°; (2)sin ⎪⎭⎫ ⎝⎛-4π; (3)tan (-672°); (4)tan 3π.解:(1)因为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 250°<0;(2)因为4π-是第四象限角,所以sin ⎪⎭⎫ ⎝⎛-4π<0;(3)因为tan (-672°)=tan (48°-2×360°)=tan 48°,而48°是第一象限角, 所以tan (-672°)>0;(4)因为tan 3π=tan (π+2π)=tan π,而π的终边在x 轴上,所以tan π=0.例3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sin 1 480°10′(精确到0.001);(2)cos4π9; (3)tan ⎪⎭⎫ ⎝⎛-6π11. 解:(1)sin 1480°10′=sin (40°10′+4×360°)=sin 40°10′≈0.645;(2)9πππcos cos(2π)cos 444=+==(3)11πππtan()tan(2π)tan 6663-=-==. 师生活动:以上都是教科书中的例题,难度不大,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作课堂展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变形方法得出答案.在用计算器验证时,提醒学生注意角度制的设置.(三)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82页练习第1,2,3,4,5题.(四)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5.2第1,3,4,5,7,8,9,10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cos (-23π6); (2)tan 25π6.设计意图:考查诱导公式一,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是Q,点Q的纵坐标是12,说出几个满足条件的角α.设计意图:考查正弦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一.3.对于①sin θ>0,②sin θ<0,③cos θ>0,④cos θ<0,⑤tan θ>0与⑥tan θ<0,选择恰当的关系式序号填空:(1)角θ为第二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2)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设计意图:考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案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案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它是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来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引入与“解三角形”有直接关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它与“解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因此,与学习其他基本初等函数一样,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用三角函数描述一些简单的周期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以锐角三角函数为引子,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三角函数.由于三角函数与单位圆之间的这种紧密的内部联系,使得我们在讨论三角函数的问题时,对于研究哪些问题以及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问题等,都可以从圆的性质(特别是对称性)中得到启发.三角函数的研究中,数形结合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之间的联系,并在角的变化过程中,将这种联系直观地体现出来.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三维目标1.通过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并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认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2.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3.正确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表示出来,即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4.能初步应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教学难点: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刻画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符号;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用几何形式表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 1.我们把角的范围推广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还能适用吗?譬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那么sin200°的值还是三角形中200°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吗?类比角的概念的推广,怎样修正三角函数定义?由此展开新课.另外用“单位圆定义法”单刀直入给出定义,然后再在适当时机联系锐角三角函数,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思路 2.教师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思考”,通过这个“思考”提出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回忆锐角三角函数概念,体会引进象限角概念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比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从而为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教科书在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之前,作了如下铺垫: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问题①:在初中时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你能回忆一下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问题②: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口头回答,突出它是以锐角为自变量,边的比值为函数值的三角函数,教师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回答不出来的同学给予提示和鼓励.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角三角形.教师提示:前面我们对角的概念已经进行了扩充,并且学习了弧度制,知道了角的集合与实数集是一一对应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师在直角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画出角α的终边;学生给出相应点的坐标,并用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图1如图1,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a,b),它与原点的距离22b a >0.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线段OM 的长度为a,线段MP 的长度为b.根据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我们有 sinα=OP MP =r b ,cosα=OP OM =r a ,tanα=OP MP =ab . 讨论结果:①锐角三角函数是以锐角为自变量,边的比值为函数值的三角函数. ②sinα=OP MP =rb ,cosα=OP OM =r a ,tanα=OM MP =a b . 提出问题问题①:如果改变终边上的点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为什么?问题②:你利用已学知识能否通过取适当点而将上述三角函数的表达式简化?活动:教师先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并让他们动手画画图形,看看从图形中是否能找出某种关系来.然后提问学生,由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选几个点,计算一下对应的比值,获得具体认识,并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最后可以发现,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不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过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取到原点的距离为1的点可以使表达式简化.此时sinα=OPMP =b,cosα=OP OM =a,tanα=OM MP =a b . 在引进弧度制时我们看到,在半径为单位长度的圆中,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等于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符号由角α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O 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这样,上述P 点就是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锐角三角函数可以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图2如图2所示,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1)y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y;(2)x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x; (3)x y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xy (x≠0). 所以,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教师出示定义后,可让学生解释一下定义中的对应关系.教师应指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学生在锐角三角函数学习中建立的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与学生在数学必修一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经验也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熟悉的函数y=f(x)是实数到实数的一一对应,而这里给出的三角函数首先是实数(弧度数)到点的坐标的对应,然后才是实数(弧度数)到实数(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对应,这就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已有的几何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先建立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与第一象限角的联系,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锐角三角函数,得出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比值)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结论,然后再“特殊化”引出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应点拨学生注意,尽管我们从锐角三角函数出发来引导学生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三角函数之间并没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体会到,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反映本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三角函数定义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对应关系有什么特点,函数值是什么.特别注意α既表示一个角,又是一个实数(弧度数).“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包含两个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把三角函数看成是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值得注意的是:(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2)sinα不是sin 与α的乘积,而是一个比值;三角函数的记号是一个整体,离开自变量的“sin”“tan”等是没有意义的.讨论结果:①这三个比值与终边上的点的位置无关,根据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有 sinα=OP MP =rb ,cosα=OP OM =r a , tanα=OP MP =a b . 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不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②能.提出问题问题①:学习了任意角,并利用单位圆表示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引入一个新的函数,我们可以对哪些问题进行讨论?问题②: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域、值域是怎样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在数学必修一中的有关函数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总结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总结的东西进行提问,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回答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的学生给予提示和补充.教师让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探究”,教师提问或让学生上黑板板书.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下问题:请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先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弧度制下的定义域填入下表,再将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填入图3中的括号内. 三角函数定义域 sinαcosα tanα图3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定义出发,利用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特征得定义域、函数值的符号等结论.对于正弦函数sinα=y,因为y 恒有意义,即α取任意实数,y 恒有意义,也就是说sinα恒有意义,所以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R;类似地可写出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对于正切函数tanα=x y ,因为x=0时,xy 无意义,即tanα无意义,又当且仅当角α的终边落在纵轴上时,才有x=0,所以当α的终边不在纵轴上时,xy 恒有意义,即tanα恒有意义,所以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α≠2π +kπ(k∈Z ).(由学生填写下表) 三角函数定义域 sinαR cosαR tanα {α|α≠2π+kπ,k∈Z } P 在第一、二象限时,纵坐标y>0,点P 在第三、四象限时,纵坐标y<0,所以正弦函数值对于第一、二象限角是正的,对于第三、四象限角是负的(可制作课件展示);同样地,余弦函数在第一、四象限是正的,在第二、三象限是负的;正切函数在第一、三象限是正的,在第二、四象限是负的.从而完成上面探究问题.即“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讨论结果:①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②y=sinα与y=cosα的定义域都是全体实数R ,值域都是[-1,1].y=tanα的定义域是{α|α≠2π +kπ(k∈Z )},值域是R . 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0(-3,-4),求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活动: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明确可以用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来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但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既不失一般性,又简单,更容易看清对应关系.教师要点拨引导学生习惯画图,充分利用数形结合,但要提醒学生注意α角的任意性.如图4,设α是一个任意角,P(x,y)是α终边上任意一点,点P 与原点的距离r=22y x +>0,那么:图4 ①r y 叫做α的正弦,即sinα=ry ; ②r x 叫做α的余弦,即cosα=rx ; ③x y 叫做α的正切,即tanα=x y (x≠0). 这样定义三角函数,突出了点P 的任意性,说明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值只与α有关,而与点P 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深刻理解这一点. 解:由已知,可得OP 0=22)4()3(-+-=5.图5如图5,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分别过点P 、P 0作x 轴的垂线MP 、M 0P 0,则|M 0P 0|=4,|MP|=-y,|OM 0|=3,|OM|=-x,△OMP∽△OM 0P 0,于是sinα=y=1y =||||OP MP -=||||000OP P M -=54-; cosα=x=1x =||||OP OM -=||||00OP OM -=53-;tanα=x y =a cos sin =34. 点评:本例是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角α的三角函数值问题.可以先根据三角形相似将这一问题化归到单位圆上,再由定义得解.变式训练 求35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图6 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AOB=35π,如图6. 易知∠AOB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21,23-), 所以sin 35π=23-,cos 35π=21,tan 35π=3-. 例2 求证:当且仅当下列不等式组成立时,角θ为第三象限角.⎩⎨⎧><.0tan ,0sin θθ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验证在不同的象限内各个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有什么样的关系,提示学生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来探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知道:三角函数的定义告诉我们,各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取决于x,y 的符号,当点P 在第一、二象限时,纵坐标y>0,点P 在第三、四象限时,纵坐标y<0,所以正弦函数值对于第一、二象限角是正的,对于第三、四象限角是负的;同样地,余弦函数在第一、四象限是正的,在第二、三象限是负的;正切函数在第一、三象限是正的,在第二、四象限是负的.证明:我们证明如果①②式都成立,那么θ为第三象限角.因为①sin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三或第四象限,也可能位于y 轴的非正半轴上;又因为②式tan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因为①②式都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只能位于第三象限.于是角θ为第三象限角.反过来请同学们自己证明.点评:本例的目的是认识不同位置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其条件以一个不等式出现,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把问题的条件、结论弄清楚,然后再给出证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变式训练(2007北京高考)已知cosθ·tanθ<0,那么角θ是( )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D.第一或第四象限角答案:C例3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sin390°;(2)cos 619π;(3)tan(-330°). 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有什么特点,终边相同的角相差2π的整数倍,那么这些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角的终边的关系到角之间的关系再到函数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然后再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由此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一):利用公式一,2π(或0°到3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个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解:(1)sin390°=sin(360°+30°)=sin30°=21; (2)cos 619π=cos(2π+67π)=cos 67π=23-; (3)tan(-330°)=tan(-360°+30°)=tan30°=33. 点评:本题主要是对诱导公式一的考查,利用公式一将任意角都转化到0—2π范围内求三角函数的值.思路2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3x 上,则10sinα+3secα=.活动: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一题目,本题虽然是个填空题,看似简单但内含分类讨论思想,可以找两个学生来板演这个例题.对解答思路正确的学生给以鼓励,对思路受阻的学生要引导其思路的正确性.并适时地点拨学生:假如是个大的计算题应该怎样组织步骤.解:设角α终边上任一点为P(k,-3k)(k≠0),则 x=k,y=-3k,r=22(-3k)k +=10|k |.(1)当k>0时,r=10k ,α是第四象限角, sinα=r y =kk 103-=10103-,secα=x r =k k 10=10,∴10sinα+3secα=10×10103-+310=-310+310=0. (2)当k<0时,r=k 10-,α为第二象限角, sinα=r y =kk 103--=10103,secα=x r =k k 10-=10-, ∴10sinα+3secα=10×10103+3×(10-)=310-310=0.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均有10sinα+3secα=0.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清楚当k>0时,P(k,-3k)是第四象限内的点,角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当k<0时,P(k,-3k)是第二象限内的点,角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内,这与角α的终边在y=-3x 上是一致的.变式训练设f(x)=sin 3πx,求f(1)+f(2)+f(3)+…+f(72)的值. 解:∵f(1)=sin3π=23,f(2)=sin 32π=23,f(3)=sinπ=0, f(4)=sin 44π=23-,f(5)=sin 35π=23-,f(6)=sin2π=0, ∴f(1)+f(2)+f(3)+f(4)+f(5)+f(6)=0.而f(7)=sin 37π=sin 3π,f(8)=sin 38π=sin 32π,…,f(12)=sin 312π=sin2π, ∴f(7)+f(8)+f(9)+f(10)+f(11)+f(12)=0.同理f(13)+f(14)+f(15)+f(16)+f(17)+f(18)=0,…,f(67)+f(68)+…+f(72)=0,∴f(1)+f(2)+f(3)+…+f(72)=0.求函数y=a sin +tanα的定义域.活动:让学生先回顾求函数的定义域需要注意哪些特点,并让学生归纳出一些常见函数有意义的要求,根据函数有意义的特征来求自变量的范围.对于三角函数这种特殊的函数在解三角不等式时要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求含正切函数的组合型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时,正切函数本身的定义域往往被忽略,教师提醒学生应引起注意这种情况.同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一个集合,所以结论要用集合形式表示.解:要使函数y=a sin +tanα有意义,则sinα≥0且α≠kπ+2π(k∈Z ). 由正弦函数的定义知道,sinα≥0就是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纵坐标非负. ∴角α的终边在第一、二象限或在x 轴上或在y 轴非负半轴上,即2kπ≤α≤π+2kπ(k∈Z ).∴函数的定义域是{α|2kπ≤α<2π+2kπ或2π+2kπ<α≤(2k+1)π,k∈Z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必须sinα≥0,且tanα有意义,由此推导出α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的定义域.变式训练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sinx+cosx;(2)y=sinx+tanx; (3)y=xx x tan cos sin +;(4)y=x sin +tanx. 解:(1)∵使sinx,cosx 有意义的x∈R ,∴y=sinx+cosx 的定义域为R .(2)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sinx 与tanx 有意义.∴有⎪⎩⎪⎨⎧+≠∈2ππk x R x ∴函数y=sinx+tanx 的定义域为{x |x≠kπ+2π,k∈Z }. (3)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tanx 有意义,且tanx≠0. ∴有⎪⎩⎪⎨⎧≠+≠πππk x ,k x 2(k∈Z ),∴函数y=xx x tan cos sin +的定义域为{x |x≠2πk ,k∈Z }. (4)当sinx≥0且tanx 有意义时,函数有意义, ∴有⎪⎩⎪⎨⎧+≠+≤≤2x ,1)(2k 2k ππππk x (k∈Z ). ∴函数y=sinx +tanx 的定义域为 [2kπ,2kπ+2π)∪(2kπ+2π,(2k+1)π](k∈Z ). 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解答: 1.sin 67π=21-;cos 67π=23-;tan 67π=33 点评:根据定义求某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sinθ=135;cosθ=1312-;tanθ=125-. 点评: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的坐标,由定义求角α的三角函数值.3.点评:熟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进一步地理解公式一.4.当α为钝角时,cosα和tanα取负值.点评:认识与三角形内角有关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5.(1)正;(2)负;(3)零;(4)负;(5)正;(6)正.点评:认识不同位置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6.(1)①③或①⑤或③⑤;(2)①④或①⑥或④⑥;(3)②④或②⑤或④⑤;(4)②③或②⑥或③⑥.点评:认识不同象限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7.(1)0.874 6;(2)3;(3)0.5;(4)1.点评:求三角函数值,并进一步地认识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公式一.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给出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且讨论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实质上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扩展,是将锐角三角函数中边的比变为坐标与距离、坐标与坐标的比,记忆方法可用锐角三角函数类比记忆,至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可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得到.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两个内容,一是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二是一组公式,两者的作用分别是:前者确定函数值的符号,后者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0°到360°角的三角函数,这两个内容是我们日后学习的基础,经常要用,请同学们熟记.作业课本习题1.2A组题1—9.设计感想关于三角函数定义法,总的说来就两种:“单位圆定义法”与“终边定义法”.这两种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因为此,各种数学出版物中,两种定义方法都有采用.在学习本节的过程中可以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函数定义进行类比、学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不但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也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紧扣三角函数的定义,善于利用数形结合.在利用三角函数定义进行求值时,应特别强调要注意横向联系,即不仅仅能求出该值,还要善于观察该值与其他三角函数值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来求解.(设计者:房增凤)第2课时导入新课思路 1.(情境导入)同学们都在一些旅游景地或者在公园中见过大观览车,大家是否想过大观览车在转动过程中,座椅离地面的高度随着转动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二者之间有怎样的相依关系呢?思路 2.(复习导入)我们研究了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学习了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成0°—360°角的三角函数的一组公式,前面还分析讨论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这些内容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之上的,这些知识在以后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内容时,是经常、反复运用的,请同学们务必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加强记忆.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对于角α的各种三角函数我们都是用比值来表示的,或者说是用数来表示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几何表示法.我们知道,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与坐标轴的方向有关.因此自然产生一个想法是以坐标轴的方向来规定有向线段的方向,以使它们的取值与点的坐标联系起来.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问题①: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三角函数定义并思考: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用几何中的方法来表示,应怎样表示呢?问题②:回忆初中学过的线段,若加上方向会怎样呢?什么是有向线段?活动:指导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单位圆,设任意角α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x 轴的正半轴与单位圆相交于A(1,0),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过A 作单位圆的切线,这条切线必平行于y 轴(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设它与角α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点T.教师点拨学生观察线段的方向与点P 的坐标.显然,线段OM 的长度为|x|,线段MP 的长度为|y|,它们都只能取非负值. 当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我们可以把OM 、MP 都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如果x>0,OM 与x 轴同向,规定此时OM 具有正值x;如果x<0,OM 与x 轴正向相反(即反向),规定此时OM 具有负值x,所以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有OM=x.如果y>0,把MP 看作与y 轴同向,规定此时MP 具有正值y;如果y<0,把MP 看作与y 轴反向,规定此时MP 具有负值y,所以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有MP=y.引导学生观察OM 、MP 都是带有方向的线段,这种被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于是,根据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就有 sinα=r y =1y =y=MP, cosα=r x =1x =x=OM. 这两条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MP 、OM 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类似地,我们把OA 、AT 也看作有向线段,那么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就有tanα=x y =OAAT =AT. 这条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AT,叫做角α的正切线.讨论结果:①能.②被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提出问题问题①:怎样把三角函数线与有向线段联系在一起?问题②: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怎样规定的?当角α的终边变化时,它们有什么变化?活动:师生共同讨论,最后一致得出以下几点:(1)当角α的终边在y 轴上时,余弦线变成一个点,正切线不存在.(2)当角α的终边在x 轴上时,正弦线、正切线都变成点.(3)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都是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所以作某角的三角函数线时,一定要先作单位圆.(4)线段有两个端点,在用字母表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时,要先写起点字母,再写终点字母,不能颠倒;或者说,含原点的线段,以原点为起点,不含原点的线段,以此线段与x 轴的公共点为起点.(5)三种有向线段的正负与坐标轴正反方向一致,三种有向线段的数量与三种三角函数值相同.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讨论结果:①略.②略.示例应用思路1例1 如图7,α,β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点P,Q,过A(1,0)作切线AT,交图7射线OP 于点T,交射线OQ 的反向延长线于T′,点P 、Q 在x 轴上的射影分别为点M 、N,则sinα=______________,cosα=______________,tanα=______________,sinβ=______________,cosβ=______________,tanβ=______________.活动:根据三角函数线的定义可知,sinα=MP,cosα=OM,tanα=AT,sinβ=NQ,cosβ =ON,tanβ=AT′.答案:MP OM AT NQ ON AT′点评:掌握三角函数线的作法,注意用有向线段表示三角函数线时,字母的书写顺序不能随意颠倒.变式训练利用三角函数线证明|sinα|+|cosα|≥1.解:当α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时,正弦(或余弦)线变成一个点,而余弦(或正弦)线的长等于r,所以|sinα|+|cosα|=1.当角α终边落在四个象限时,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sinα|+|cosα|=|OM |+|MP |>1,∴|sinα|+|cosα|≥1.例2 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或终边所在的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1)sinα=21;(2)sinα≥21. 活动:引导学生画出单位圆,对于(1),可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A(x,y),则sinα=y,所以要作出满足sinα=21的终边,只要在单位圆上找出纵坐标为21的点A,则OA 即为角α的终边;对于(2),可先作出满足sinα=21的角的终边,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角α的范围.图8。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案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 版必修一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案题型三: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三角函数线【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 60sin 210---;(2)311011sin cos sin 6310πππ⎛⎫⎛⎫---- ⎪ ⎪⎝⎭⎝⎭。
【考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三角函数线 【难度】1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无【解析】 略【答案】(1)原式11cos60sin(18030)cos60sin 30022=++=-=-=; (2)原式7411sin 4cos 2sin 6310πππππ⎛⎫⎛⎫=-+-+- ⎪ ⎪⎝⎭⎝⎭ sin cos sin 6310πππππ⎛⎫⎛⎫=-+-++ ⎪ ⎪⎝⎭⎝⎭11sin cos sin 0.3090 1.3090631022πππ=++=++=【例2】 化简:sin[(21)]2sin[(21)]()sin(2)cos(2)n n n n n απαπαππα+++-+∈--Z【考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三角函数线 【难度】2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无【解析】 略【答案】原式sin[()2]2sin[()2]sin()2sin()sin(2)cos(2)sin cos n n n n παπαπππααπαππααα+++--++-==--sin 2sin 3sin cos cos ααααα--==-【例3】 已知1tan(720)31tan(360)θθ++=+--,求2221[cos ()sin()cos()2sin ()]cos (2)πθπθπθθπθπ-++⋅-+-⋅--的值。
【考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三角函数线 【难度】2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无【解析】【解答】由1tan(720)31tan(360)θθ++=+--得(4tan 2θ+=+,所以tan θ==, 故2221[cos ()sin()cos()2sin ()]cos (2)πθπθπθθπθπ-++⋅-+-⋅--222221[cos sin cos 2sin ]1tan 2tan 122cos θθθθθθθ=++⋅=++=++⋅=+【例4】 ⑴求下列三角函数值:①cos 225︒;②25πsin6;③17πsin 3⎛⎫- ⎪⎝⎭;④32πtan 3⎛⎫- ⎪⎝⎭. ⑵将下列三角函数化为0︒到45︒之间角的三角函数:①sin85︒;②3cos π5;③πtan 3;【考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三角函数线 【难度】1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无【解析】 略【答案】⑴①cos 225cos(18045)cos 45︒=︒+︒=-︒= ②25πππ1sinsin 4πsin 6662⎛⎫=+== ⎪⎝⎭③17πππsin sin 32πsin 333⎛⎫⎛⎫-=-⨯== ⎪ ⎪⎝⎭⎝⎭④32πππtan tan 11πtan 333⎛⎫⎛⎫-=-+== ⎪ ⎪⎝⎭⎝⎭⑵①sin85sin(1590)cos15︒=-︒+︒=︒②3πππcos πcos sin 521010⎛⎫=+=- ⎪⎝⎭③ππππtantan cot 3626⎛⎫=-+= ⎪⎝⎭【例5】 化简:⑴sin(1071)sin 99sin(171)sin(261)-︒⋅︒+-︒⋅-︒ ⑵21sin(2π)sin(π)2cos ()ααα+-⋅+-- ⑶sin(2π)cos(π)cos(π)sin(3π)sin(π)ααααα-+----【考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三角函数线 【难度】2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无【解析】 略【答案】⑴原式sin(33609)sin 99sin(1809)sin(36099)=-⨯︒+︒⋅︒+-︒+︒⋅-︒+︒sin 9sin 99(sin 9)sin 99=︒︒+-︒⋅︒0=⑵原式21sin (sin )2cos ααα=+⋅--221sin 2cos αα=--22cos 2cos αα=-=2cos α-⑶原式[]sin()(cos )cos(π)sin(π)sin(π)ααααα-⋅-=-⋅-+⋅-+(sin )(cos )(cos )sin sin ααααα-⋅-=-⋅⋅1sin α=-【例6】 已知1sin 3β=,sin()1αβ+=,求sin(23)αβ+的值。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1)
可以借助角α的大小变化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又根据弧度制的定
义,角α的大小与⊙O的半径无关,因此,我们可以先研究单位圆
上点的运动。现在的任务是:
O
如图1所示,单位圆⊙O上的点P以A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
建立一个函数模型,刻画P的位置变化情况。
P A
图1
新课引入
探究新知识
下面我们利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以单位圆的圆心O为原点,以 射线OA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的坐标为(1,0),点P的坐标为(x,y)。 射线OA从x轴的非负半轴开始,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终止位置为OP。
2.思想方: 3.学科素养: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新课引入
布置作业
教材第179页第2、3、4题
新课引入
结束语
谢谢观看!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解析式
y=sin x
y=cos x
定义域
R R
正切函数 y=tan x
三角函数值是比值,是一个实数,它的大小与点P在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只与角α的 终边位置有关,即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只与角有关.
新课引入
探究新知识
y
B
o
A
xC
。 建立锐角三角函数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联系,体会两个定义的和谐性
①正弦函数:
初中锐 角三角 函数的 定义
②余弦函数:
③正切函数:
新课引入
探究新知识
“画终边,找交点坐标,算比值(对正切函数)”
新课引入
探究新知识
新课引入
练习
探究新知识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
终边定义 单位圆定义 1.知识内容: 三角函数的定义 运用了类比法,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从特殊到一般 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人教A版(2019)
例1.求 5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y
3
思考 : 你认为由定义求三角函
5
数的步骤是怎样的?
3
x
o A (1,0)
建立坐标系 画出终边
求出交点坐标 求出(比)值.
B
(1 , 2
3) 2
解: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AOB 5 ,则
3
AOB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 1 ,
3
)
( 1 ,
3 )
2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5.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第1课时
引入
在初中,我们是在什么环境下来定义锐角的三角函数的?
在直角三角形中
在Rt△ABC中,∠OMP=90°,则
的正弦 :
sin
PM OP
的余弦 :
OM
cos OP
的正切: tan PM
OM
我们知道,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周而复始”的变化现象, 圆周运动就是一个
而纵坐标与横坐标之比可以为任意实数, 函数y tan x 的值域为R
三角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
对应 关系
值域
正弦函数y=sinx 余弦函数y=cosx
R
R
x 弧度数 角的终边与单位 圆交点的纵坐标
x 弧度数 角的终边与单位 圆交点的横坐标
[1,1]
[1,1]
正切函数y=tanx
{x | x k , k Z}
2
x 弧度数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 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
R
返回
思考(4) : 前面我们回顾了初中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
那么,现在的这个定义与初中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矛盾吗?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
y
M
当角α确定时
x 角的终边确定,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确定
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唯一确定的
点P的横坐标x、纵坐标y都是关于角α的函数
概念生成
设是一个任意角, ∈R,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
(1)把点P的纵坐标y叫做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变式.已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P的坐标是(5a,12a)(a≠0),求sinα,cosα,tanα的
值.
变式2.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3, )( ≠ 0),且sin =
2
,求cos,
4
tan的值.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符号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确定正弦,余弦,正切的值在四个象限内的符号?
1.正弦函数值sin =
转角α,终止位置为OP.
点P的坐标如何求?
思考: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交点P的坐标能唯一
确定吗? 点P的坐标都是唯一确定的.
由特殊到一般
当α= 时,点P的坐标是什么?当α= 或α= 时,点P的坐标又是什么?
0,
1 P
方法:过点P向x轴做垂线,
得到RT∆OPM,可以用锐
作x轴的垂线PM,P0M0,垂足分别为M,M0,则:
∴sinα=y0, ΔOMP∽ΔOM0P0
则 |P0M0|=| y0|,|PM|=|y|, |OM0|=|x0|, |OM|=|x|,
| |
于是,
=
||
即| | =
∵ y与 同号 ∴ =
同理可得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于三角函数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何角都能作出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B.有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都不存在C.任何角的正弦线、正切线总是存在,但余弦线不一定存在D.任何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总是存在,但是正切线不一定存在答案 D解析当角的终边落在y轴上时,正切线不存在,但对任意角来说,正弦线、余弦线都存在.2.若角α的余弦线是单位长度的有向线段,那么角α的终边在( )A.y轴上 B.x轴上C.直线y=x上 D.直线y=-x上答案 B解析由题意得|cosα|=1,即cosα=±1,角α终边在x轴上,故选B.A.sin1>cos1>tan1 B.sin1>tan1>cos1C.tan1>sin1>cos1 D.tan1>cos1>sin1答案 C解析设1 rad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x,y),∵π4<1<π2,∴0<x<y<1,从而cos1<sin1<1<tan1.4.设a=sin(-1),b=cos(-1),c=tan(-1),则有( ) A.a<b<c B.b<a<cC.c<a<b D.a<c<b答案 C解析 作α=-1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可知:b =OM >0,a =MP <0,c =AT <0,且MP >AT . ∴c <a <b .5.若α为第二象限角,则下列各式恒小于零的是( ) A .sin α+cos α B .tan α+sin α C .cos α-tan α D .sin α-tan α 答案 B 解析如图,作出sin α,cos α,tan α的三角函数线. 显然△OPM ∽△OTA ,且|MP |<|AT |. ∵MP >0,AT <0,∴MP <-AT . ∴MP +AT <0,即sin α+tan α<0.6.已知MP ,OM ,AT 分别是75°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则这三条线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答案 OM <MP <AT解析 如图,在单位圆中,∠POA =75°>45°,由图可以看出OM <MP <AT .7.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tan 4π3与tan 7π6;(2)cos 11π6与cos 5π3.解 (1)如图1所示,设点A 为单位圆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角4π3和角7π6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为P ,P ′,PO ,P ′O 的延长线与单位圆的过点A 的切线的交点分别为T ,T ′,则tan 4π3=AT ,tan 7π6=AT ′.由图可知AT >AT ′>0,所以tan 4π3>tan 7π6.(2)如图2所示,设角5π3和角11π6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分别为P ,P ′,过P ,P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分别交x 轴于点M ,M ′,则cos 11π6=OM ′,cos 5π3=OM .由图可知0<OM <OM ′,所以cos 5π3<cos 11π6.答案 0,π4∪π2,5π4∪3π2,2π解析 由0≤θ<2π且tan θ≤1,利用三角函数线可得θ的取值范围是0,π4∪π2,5π4∪3π2,2π.9.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的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 (1)sin α≥32; (2)cos α≤-12;(3)tan α≥-1. 解 (1)作直线y =32交单位圆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则OA 与OB 围成的区域即为角α的终边的范围,故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α2k π+π3≤α≤2k π+2π3,k ∈Z .(2)作直线x =-12交单位圆于C ,D 两点,连接OC ,OD ,则OC 与OD 围成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即为角α终边的范围.故满足条件的角α的集合为⎩⎪⎨⎪⎧⎭⎪⎬⎪⎫α⎪⎪⎪2k π+2π3≤α≤2k +4π3,k ∈Z .(3)在单位圆过点A (1,0)的切线上取AT =-1,连接OT ,OT 所在直线与单位圆交于P 1,P 2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即为角α终边的范围,所以α的取值集合是⎩⎪⎨⎪⎧⎭⎪⎬⎪⎫α⎪⎪⎪-π4+k π≤α<π2+k π,k ∈Z ,如图.一、选择题1.已知α(0<α<2π)的正弦线与余弦线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那么α的值为( )A .5π4或7π4B .π4或3π4C .π4或5π4D .π4或7π4答案 C解析 因为角α的正弦线与余弦线长度相等,方向相同,所以角α的终边在第一或第三象限,且角α的终边是象限的角平分线,又0<α<2π,所以α=π4或5π4,选C .2.若α是三角形的内角,且sin α+cos α=23,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答案 D解析 当0<α≤π2时,由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知,sin α+cos α≥1,而sin α+cos α=23,∴α必为钝角. 3.如果π<θ<5π4,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cos θ<tan θ<sin θB .sin θ<cos θ<tan θC .tan θ<sin θ<cos θD .cos θ<sin θ<tan θ 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由于π<θ<5π4,如图所示,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AT ,由此容易得到cos θ<sin θ<0<tan θ,故选D .4.若0<α<2π,且sin α<32,cos α>12,则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 .⎝ ⎛⎭⎪⎫-π3,π3B .⎝⎛⎭⎪⎫0,π3C .⎝⎛⎭⎪⎫5π3,2π D .⎝ ⎛⎭⎪⎫0,π3∪⎝ ⎛⎭⎪⎫5π3,2π答案 D解析 由图1知当sin α<32时,α∈⎝ ⎛⎭⎪⎫0,π3∪⎝ ⎛⎭⎪⎫2π3,2π.由图2知当cos α>12时,α∈⎝ ⎛⎭⎪⎫0,π3∪⎝ ⎛⎭⎪⎫5π3,2π,∴α∈⎝ ⎛⎭⎪⎫0,π3∪⎝ ⎛⎭⎪⎫5π3,2π. 5.已知sin α>sin β,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是第一象限的角,则cos α>cos β B .若α,β是第二象限的角,则tan α>tan β C .若α,β是第三象限的角,则cos α>cos β D .若α,β是第四象限的角,则tan α>tan β 答案 D解析 解法一:(特殊值法)取α=60°,β=30°,满足sin α>sin β,此时cos α<cos β,所以A 不正确;取α=120°,β=150°,满足sin α>sin β,这时tan α<tan β,所以B 不正确;取α=210°,β=240°,满足sin α>sin β,这时cos α<cos β,所以C 不正确.解法二:如图,P 1,P 2为单位圆上的两点, 设P 1(x 1,y 1),P 2(x 2,y 2),且y 1>y 2.若α,β是第一象限角,又sin α>sin β,则sin α=y 1,sin β=y 2,cos α=x 1,cos β=x 2. ∵y 1>y 2,∴α>β.∴cos α<cos β.∴A 不正确.若α,β是第二象限角,由图知P 1′(x 1′,y 1′),P 2′(x 2′,y 2′),其中sin α=y 1′,sin β=y 2′,则tan α-tan β=y 1′x 1′-y 2′x 2′=x 2′y 1′-x 1′y 2′x 1′x 2′. 而y 1′>y 2′>0,x 2′<x 1′<0, ∴-x 2′>-x 1′>0,∴x 1′x 2′>0,x 2′y 1′-x 1′y 2′<0,即tan α<tan β.∴B 不正确.同理,C 不正确.故选D . 二、填空题6.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sin2α,cos α2,tan α2中一定为正值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 2解析 由α是第一象限角,得2k π<α<π2+2k π,k ∈Z ,所以k π<α2<π4+k π,k ∈Z ,所以α2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则tan α2>0,cos α2的正负不确定;4k π<2α<π+4k π,k ∈Z ,2α的终边在x 轴上方,则sin2α>0.故一定为正值的个数为2.7.若0≤θ<2π,且不等式cos θ<sin θ和tan θ<sin θ成立,则角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π2,π 解析 由三角函数线知,在[0,2π)内使cos θ<sin θ的角θ∈π4,5π4,使tan θ<sin θ的角θ∈π2,π∪3π2,2π,故θ的取值范围是π2,π.8.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0),则函数f (sin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答案 -π+2k π,-π2+2k π∪-π2+2k π,2k π(k ∈Z )解析 f (x )的定义域为(-1,0),则f (sin x )若有意义,需-1<sin x <0,利用三角函数线可知-π+2k π<x <2k π,且x ≠-π2+2k π(k ∈Z ).三、解答题9.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sin1和sin π3;(2)cos 4π7和cos 5π7;(3)tan 9π8和tan 9π7;(4)sin π5和tan π5.解 (1)sin1<sin π3.如图1所示,sin1=MP <M ′P ′=sin π3.(2)cos 4π7>cos 5π7.如图2所示,cos 4π7=OM >OM ′=cos 5π7.(3)tan 9π8<tan 9π7.如图3所示,tan 9π8=AT <AT ′=tan 9π7.(4)sin π5<tan π5.如图4所示,sin π5=MP <AT =tan π5.10.设θ是第二象限角,试比较sin θ2,cos θ2,tan θ2的大小.解 ∵θ是第二象限角,∴2k π+π2<θ<2k π+π(k ∈Z ),故k π+π4<θ2<k π+π2(k∈Z ).作出θ2所在范围如图所示.当2k π+π4<θ2<2k π+π2(k ∈Z )时,cos θ2<sin θ2<tan θ2.当2k π+5π4<θ2<2k π+3π2(k ∈Z )时,sin θ2<cos θ2<tan 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