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题库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然地理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水资源的特性有()参考答案:时空分布不均匀性_有限性_循环性_利、害两重性2.在厄尔尼诺年份,下列关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太平洋东海岸较常年气温更高,降水增多3.中纬度气候不包括()参考答案:副极地大陆性气候4.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参考答案:3%5.关于气旋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中心气压低,空气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6.构造运动的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_具有方向性_具有非均速性_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7.理想状况下,全球共形成气压带,风带参考答案:7;68.山地背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迎风坡常发生焚风效应参考答案:错误9.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参考答案:正确10.气候的形成因子包括()参考答案:下垫面状况_大气环流_太阳辐射_洋流11.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时称为冷气团参考答案:错误12.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参考答案:正确13.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出现在()参考答案:东亚14.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为圣诞节前后南美洲沿岸海温上升现象参考答案:正确15.气候系统发生变化根本原因是系统的热量平衡收到破坏参考答案:正确16.下列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常见的变质岩对应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区域变质作用—大理岩1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主要包括参考答案:生物成分_非生物成分_消费者_分解者18.洋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暖流和寒流四类参考答案:错误19.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参考答案:正确20.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与同期降水量之比,称为()参考答案:径流系数21.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参考答案:正确22.黄土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参考答案:正确23.吸湿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着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参考答案:错误24.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及有机物的是()参考答案:细菌2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通过改变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生态机能或行为等特征而实现的参考答案:正确26.海洋岛按照成因可以分为火山岛和两类参考答案:珊瑚岛27.岩石的基本单位是参考答案:矿物28.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参考答案:干洁空气29.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是参考答案:上层滞水30.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过程矛盾的统一参考答案:生物小循环31.下述对生态因子一般作用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一个因子的缺失可以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32.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33.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参考答案:水平气压梯度力34.地形雨降水多发生在()参考答案:迎风坡35.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参考答案:温室效应36.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可将锋面系统分为哪几个类型()参考答案:锢囚锋_暖锋_准静止锋_冷锋37.板块构造学说主张()参考答案:刚性的岩石圈被各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个既不连续又互相“镶嵌”起来的球面块体,称为板块_板块漂浮于地幔软流圈之上_每个板块都在不停地运动,边生长,边运移,边消亡。
自然地理学试题_15599

自然地理学习题绪论和第一章地球一、名词概念解释解释1.黄道:太阳视运动的路线P282.太阳黑子:在太阳光球层发生的太阳运动,是太阳表面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3.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d5h48min46s P274.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d6h9min9.5S P275.光年:光行驶一年的距离6.天文单位:是一个长度单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7.经度: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P338.次生自然地理环境: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P29.原生自然地理环境: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P210.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P311.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12.日地平均距离:地球轨道间的平均半径13.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P2814.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P2415.日食:月球运动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同一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16.月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此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17.纬度: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P31二、填空题1.当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或秋分点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
此时,北半球或南半球各纬度地带的昼夜长度相等,南、北极的太阳高角度为0 。
2.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地段相对突出,两极比较扁平的椭球体。
P193.彗星是一种质量很小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
它由慧云、慧发,慧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
P154.由于地球的自转偏向力,所有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其运动方向都右偏转,在南半球都左偏转。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岩石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2. 下列哪项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A. 喀斯特地貌B. 河流地貌C. 冰川地貌D. 火山地貌3. 下列哪个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4. 下列哪个地形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A. 黄土高原B. 江南丘陵C. 四川盆地D. 云贵高原5. 下列哪项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交替B. 时区差异C. 地理极D. 黄赤交角答案:1.A 2.B 3.B 4.B 5.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______,位于______洲。
7.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______,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______。
8.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位于______地区。
9. 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的是______。
10. 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______。
答案:6.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 7. 昼夜交替;黄赤交角 8.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 9. 亚热带季风气候 10. 江南丘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答案: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产生时区差异;(3)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分布。
地球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1)产生黄赤交角;(2)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分布;(3)影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12. 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答案:(1)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2)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复杂,多山丘陵。
(3)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少雨,地形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科迪勒拉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答案:A2. 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A. 亚马逊河流域B. 刚果盆地C. 澳大利亚北部D. 中国南方答案:D3.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滩C. 澳大利亚沙漠D. 草原沙漠答案:A4.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加拿大B. 美国C. 墨西哥D. 阿根廷答案:D5.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智利海沟C. 阿塔卡马海沟D. 马来西亚海沟答案:A6. 下列哪个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干燥、高温、少雨?()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沙漠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C7. 地球上最高的山是()A. 珠穆朗玛峰B. 喜马拉雅山脉C. 埃及金字塔D. 阿尔卑斯山脉答案:A8. 下列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A. 澳大利亚B. 南非C. 加利福尼亚D. 中国南方答案:C9.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非洲?()A. 埃及B. 印度C. 巴西D. 加拿大答案:A10. 地球上最大的高原是()A. 巴西高原B. 西伯利亚高原C. 青藏高原D. 安第斯山脉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答案:尼罗河2.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______。
答案:亚洲3. 下列气候类型中,属于温带气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5. 地球上最高的山是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答案:错误2.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答案:正确3. 地球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
()答案:正确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自然地理学试题总汇十篇

自然地理学试题总汇十篇篇一:20XX年XX大学资源学院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山麓面2、沃克环流3、土壤质地4、季风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地带性二、简述下列问题(每个10分,共60分)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2、简述大气降水过程;3、滑坡的形成条件与触发因素;4、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与基本形式;5、中国河流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显著特点;6、什么是自然区划?说明其与类型划分的异同。
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60分)1、谈谈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基本特点和现成原因;2、试述不同气候带的风化作用及其主要成土过程;3、论述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区(biome)的地理因素,并举例说明这种影响。
19XX年XX大自然地理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1.新构造运动2.内海3. 大陆架4.牛轭湖5.生态幅度6.土壤相对年龄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
(15分)。
四、什么是土壤?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25分)一、简答(10分)1、世界气候计划(WCP)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2、写出两种以上XX气象观测手段的名称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二、解释下列术语(30分)1、梅雨2、酸雨3、气候系统4、臭氧洞5、季风6、积温三、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反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制(20)四、说明我国冻害发生的天气特征及冻害的主要分布区域(20)五、试述米兰柯维奇理论的主要内容,举出两种以上支持该理论的自然证据(20分)XX大学20XX年XX学院475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40分)1 干洁空气2 风沙作用3 (地下水)硬度4 流域5 诊断层6 基性岩7 季风8 生物多样性二、什么是湖泊?试简述人类活动对湖泊演化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试卷——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卷1.填空题15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宇宙中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3)太阳系的共有8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4)南北纬23度27分称为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叫做黄道。
5)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6)沉积岩的三种接触关系分别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7)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
8)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
9)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蒸发、降水、径流。
10)地表岩石或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化成分改变,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1)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12)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为竞争、捕食、寄生和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13)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4)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15)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地貌类型。
2.选择题151)一个天文单位是(B)A 1.496⨯104kmB 1.496⨯108 kmC 1.496⨯106 kmD 94 605⨯108 km 2)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岩浆岩(D)A 花岗岩B 玄武岩C 橄榄岩D 石灰岩3)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D)A 层理B 磨圆C 流纹D 化石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A 氮约占大气的78%B 氧约占大气的21%C 臭氧约占大气的0.01%D 二氧化碳约占大气的0.03%5)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C)A 1013.25 PaB 1013.25 kPaC 1013.25 hPaD 1013.25 N6) 下列哪项不属于湖泊(C)A 里海B 洱海C 地中海D 死海7)一条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D)A 上游、下游;B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C 上游、中游、下游;D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
本考试试题旨在评估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考试试题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2. 以下哪项不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A. 地形地貌B. 气候类型C. 人口分布D. 植被类型3.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多少?A. 21公里B. 6378公里C. 6371公里D. 40公里4. 以下哪种地貌属于侵蚀地貌?A. 火山B. 沙丘C. 峡谷D. 熔岩台地5. 气候类型中,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北美洲东部B. 欧洲西部C. 亚洲东部D. 南美洲西部...(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的大气层中,______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7.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半球。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9. 冰川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和______。
10. 地壳板块的移动可以导致______和地震。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2. 解释什么是洋流,并说明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在自然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14. 分析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阅读以下关于某地区气候和地形的描述,分析该地区可能面临的自然地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区描述省略]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作答,展示自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考试顺利![注:以上内容为模拟试题,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
自然地理学练习题集

《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1.河流袭夺:2.正地形:3.波浪变形:4.牛轭湖:5.逆地形:6.冰劈作用:7.混合溶蚀作用:8.气候地貌:9.溶沟与石芽:10.石河:11.大陆架:12.溯源侵蚀:13.侵蚀基准面:14.波浪折射:15.石海: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1. 不属于多风向沙丘的是( )A.新月形沙丘B.金字塔形沙丘C.蜂窝状沙丘D.星状沙丘2. 以下各种三角洲中属于鸟足状三角洲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三角洲B.黄河三角洲C.尼罗河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3. 某谷地走向较为顺直,横剖面呈梯形,谷坡陡峻,纵剖面崎岖不平,没有恒定的纵比降,谷底组成物质为沙或基岩,这个谷地应当是( )A.溶蚀谷B.河谷C.风蚀谷D.冰川谷4. 形似馒头,顶部浑圆上凸,边坡发育大量辐射状沟谷的黄土地貌为( )A塬 B.残塬 C.梁 D.峁5. 下列关于地貌成因的论述,错误的是( )A. 构造运动是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B.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作用是形成地貌的主导外动力C. 地貌发育是纯自然过程,人类活动无法改变地貌的发育D. 岩石的硬度、胶结程度、是理性质和结构等都会对地貌的发育产生影响6. 滑坡属于( )A.重力地貌B.流水地貌C.喀斯特地貌D.黄土地貌7.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平原的冲积性河床上,深槽与浅滩交替出现。
B.弯曲河床的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形成表流向凹岸底流向凸岸的横向环流。
C.岩槛和壶穴是由于河流被火山熔岩阻塞造成的。
D.边滩与心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 在我国陆地地貌分类系统中,基本地貌类型包括( )A.山地、高原、平原、丘陵;B.山地、高原、台地、盆地C.山地、台地、平原、丘陵;D.山地、高原、平原、台地9. 关于风沙作用和风沙地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风对地表细粒物质的作用包括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和风积作用。
B. 风对沙粒的搬运是以悬移和表层蠕动两种形式进行的。
自然地理学试题

自然地理学试题(一)(附参考答案要点)一、解释下列名词(25分)1、温室效应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其中一部分热能向下投向地面,称之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
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之为“温室效应”。
2、基座阶地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的。
因此阶地上部是由冲积物组成,下部由基岩组成。
3、顶极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里,植物群落主要受气候、土壤、地形和动物等因素分别控制,相应地可以形成许多顶极群落,如气候顶极等。
发育在显域生境上的,与当地大气候水热条件最相适应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即是气候顶极。
4、灰钙土它是钙积土的一个土类。
是荒漠草原区的地带性土类。
它是钙积层中具有石灰性反应、有厚淡色表层和变质粘化层、具有薄的腐殖质层的土壤。
5、沙漠化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二、说明下列诸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机制(30分,每小题10分)1、山地可以出现两个极大降水高度带降水随高度先增加,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递减。
这一高度视山地的湿度、温度、方位和季节而异。
关于极大降水高度,一般认为对同一个山脉来说只有一个,但也可能出现第二个甚至更多的极大降水高度,其原因有:(1)气流两次爬坡可以形成两个极大降水高度;(2)冰川风与谷风(valley wind)辐合可能造成高山降水极大值带;(3)鲜明的降水季节变化可能造成第二个最大降水高度;测点位置选择不当也可造成两个以至多个最大降水高度。
2、城市有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是城市化气候效应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的表现。
大量的观测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这是城市气候中最普遍存在的气温分布特征。
如果绘制等温线图,则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人们把这个高温区比喻为立于四周围较低温度的乡村海洋中的孤岛,称为“城市热岛”。
自然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A2. 地壳最厚的地区是:A. 大洋中脊B. 大陆架C. 大陆地壳D. 海沟答案:C3.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4.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热层D. 外层空间答案:C5.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受海洋影响?A. 热带雨林气候B. 沙漠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极地气候答案:A6.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火山D. 冰川答案:B7.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形成的?A. 石灰岩B. 花岗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潮汐D. 风化答案:A9. 地球上最大的洋流是:A. 墨西哥湾流B. 黑潮C. 暖流D. 寒流答案:B10.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高压系统控制的?A. 雷暴B. 晴朗天气C. 暴雨D. 雾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地壳运动的结果?A. 地震B. 火山爆发C. 风化D. 沉积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河流地貌?A. 河口B. 河谷C. 河漫滩D. 湖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大气层的组成部分?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热层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地球的自然特征?A. 地形B. 气候C. 植被D. 人类社会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______。
答案:地轴2.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______年。
答案:13.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______大陆。
答案:亚欧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海沟。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7、焚风效应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的现象8、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9、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10、南方涛动热带太平洋气压与热带印度洋气压的升降呈反相相关联系的振荡现象11、地域分异规律指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
12、径流模数流域内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生的径流量13、风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14、生态幅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15、垂直带性分异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16、离堆山河流上的河曲被废弃后,由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嘴17、气候系统决定气候形成、分布、特征和变化的物理子系统。
包括大气圈、水圈(海洋、湖泊等)、岩石圈(平原、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形)、冰雪圈(极地冰雪覆盖和冰川等)和生物圈(动、植物群落和人类)。
18、太阳常数表征太阳辐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等于在地球大气外离太阳1个天文单位处,和太阳光线垂直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所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19、地壳均衡漂浮在高密度、塑性的地幔上的低密度、刚性的岩石圈对表面压力变化而产生的平衡性响应20、河流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水平面21、生物小循环生物圈内的各种化学物质,通过传输介质大气或水在植物-动物-土壤(微生物)之间所构成的循环过程。
22、黄土堆积23、季风气候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
《自然地理学》试题(本科)A卷

地理系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本科)B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岩浆岩2.露点(温度)3.土壤肥力4.风化壳5.自然区划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傅科摆”的实验证明了()现象。
A 月球自转B 月球公转C 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2.下列地层的接触关系中,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的称为()。
A 整合B 假整合C 不整合D 侵入接触3.印度洋与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喜马拉雅山系属于()板块。
A 扩张型B 岛弧海沟型C 地缝合线型D 转换断层型4.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由所受的力决定的,作用空气的力中,()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 D 摩擦力5.右图所示为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6.甘肃省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有一著名的景点——“魔鬼城”,其地貌类型属于(),是由于()形成的。
A 丹霞地貌、风化作用B 丹霞地貌、风沙作用C 雅丹地貌、风化作用D 雅丹地貌、风沙作用7.由于弯曲河流具有“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特性,形成了()的流水地貌。
A深槽与浅滩 B 边滩与河漫滩C心滩与江心洲 D 河床与谷坡8.下列哪种性能不属于土壤溶液的性能()。
A 土壤的离子交换B 土壤的酸碱反应C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D 土壤的缓冲性9.重庆武隆的“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
A溶沟 B 喀斯特漏斗C落水洞 D 溶蚀洼地10.土壤的泥炭化过程是有机质以植物残体形式的累积过程,常见于()底部。
A 湿地B 湖泊C 河流D 沼泽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理环境按其结构和形式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
2.沉积岩主要包括________、黏土岩类、________三种类型。
3.温度、________、________是控制变质岩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学》题库

《自然地理学》习题集《自然地理学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壳及其运动》自编习题集及答案1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向外扩展到外围空间的磁力线所构成的地球外部磁场。
5、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莫霍洛维奇面或M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09年由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
9、康拉德面——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由地震学家康拉德发现。
10、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14年由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
11、莱曼面——内、外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36年由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发现。
12、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13、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14、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15、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以下哪项不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分支?A. 气候学B. 地形学C. 水文学D. 经济学答案:D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影响着我们的哪些方面?A. 自转影响昼夜更替,公转影响季节变化B. 自转影响季节变化,公转影响昼夜更替C. 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气候类型D. 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地球的地形特征答案:A3. 以下哪种岩石是火成岩的一种?A. 砂岩B. 页岩C. 大理石D. 花岗岩答案:D4.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形式?A. 风化作用B. 溶解作用C. 机械侵蚀D. 化学侵蚀答案:C5.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亚马逊雨林B. 太平洋C. 大陆架D. 生物圈答案:D二、填空题1.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五层组成,从地面向上依次是________、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答案:对流层2.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下水和冰川中。
答案:海洋3. 在板块构造理论中,板块之间的碰撞边界通常形成________,而分离边界则可能导致________的形成。
答案:山脉、大洋中脊4. 气候类型中,热带雨林气候的柯本气候分类代码是________。
答案:Af5. 地球上的生物圈大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________百分比。
答案:20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答: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构成,其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但在高温高压下部分岩石呈现塑性流动状态。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金属组成,内核则主要由固态金属构成。
地球内部结构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壳的板块运动、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等地质现象,这些现象对地形地貌、土壤形成、气候条件等有着重要影响。
《自然地理》全册试题(完整) 含答案

戊乙甲丁丙比例尺 1:50000等高距 50m一.选择题第 1 课时地球和地图(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图 1 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 1 题。
图1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2010 浙江高考)图4 是某地地形图,MN、PQ 是地形剖面线。
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 1--2 题。
2.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①B.乙、甲;②C.甲、乙;②D.乙、甲;①3.Z 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2010 江苏高考)图 6 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 9~I0 题。
4.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 线B.KMOP 线C.KMNQ 线D.KRQ 线5.拟在 K 点与T 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A.KRQFF 线B.KMNQPT 线C.KLOPT 线D.KST 线6.(2010 年天津卷)读图1,回答1~2 题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 年4 月30 日20 时10 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纽约——4 月29 日清晨B.新加坡——4 月30 日上午C.伦敦——4 月30 日中午D.巴西利亚——4 月29 日下午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 10—11 题。
7.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B 线表示山谷B.CD 线表示山脊C.E 处为陡崖D.F 处为山峰读图,回答7~8 题。
8.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9..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是()。
A. 相同B. 不同C. 无法确定D. 与地球半径成反比2. 下列关于大气环流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赤道地区常年受热,形成低压带B. 极地地区寒冷,形成高压带C. 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冷热空气相遇形成的D. 风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A. 氧B. 硅C. 铝D. 铁4.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圈5.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A. 河流冲积平原B. 火山锥C. 沙丘D. 冰川U谷6. 地球的年龄大约是()。
A. 40亿年B. 50亿年C. 46亿年D. 54亿年7. 以下哪项不属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A. 地球表层被分割成多个板块B. 板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C.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D. 板块边缘常有地震和火山活动8. 地球的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层是()。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D. 电离层9. 地球上的生物圈主要分布在()。
A. 地壳表层B. 大气圈的下层C. 地幔D. 地核10.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A. 沉积岩B. 变质岩C. 火成岩D. 混合岩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从地面向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于__________半球,而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半球。
3. 地壳中的岩石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5.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畴?A. 地貌学B. 气候学C. 土壤学D. 经济学答案:D3. 地壳最厚的部分通常位于:A. 海洋B. 大陆C. 山脉D. 平原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与洋流无关?A. 厄尔尼诺现象B. 拉尼娜现象C. 季风D. 潮汐答案:D5.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散逸层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63782.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3.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交角约为________度。
答案:23.5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5.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
答案:五大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以上)是由数个巨大的岩石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热流的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分离,形成了地震、火山、山脉等地质现象。
2. 描述全球气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全球气候系统主要由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和冰盖等组成,它们通过能量的交换和物质的循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状态。
3. 解释什么是生物地理学,并简述其研究内容。
答案: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
4. 什么是水循环?请简述其主要过程。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子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主要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和植物蒸腾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地理学总题库

题库之二《自然地理学》期终试卷姓名:班级: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1 风化壳;2 露点温度;3 径流模数;4 水力半径;5 生态平衡;6 地域分异;二、填空(每个0.5分,共15分)1 地壳运动具有、、、等特点。
2土壤具有、、、、五种吸收功能。
3 就羊背岩来说,其迎冰面,背冰面。
4 大气层可以分为、、、、等五个层。
5 按自老至新填写地质时代:震旦纪,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
5 新月形沙丘其迎风面,背风面,两翼指向。
6 已知r d=1.0℃/100m,r m=0.5℃/100m,凝结高度为1000m,当初始气温为20℃的气流翻越一座4000m的山峰后,到达山脚处的气温为。
7 北半球气旋呈旋转,反气旋呈旋转。
8 按地下水的埋藏方式可将地下水分为、、。
9 沉积岩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
三、简答题(每个5分,共25分)1 简述第一型冷锋与暖锋天气特征的异同。
2 简述常见的风沙地貌类型。
3简述径流形成的阶段及过程。
4 简述成熟锋面气旋的结构与主要的天气特征。
5 简述冰川地貌的垂直组合特征。
四、论述题(共36分)1 试述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0分)2 试述影响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10分)3 试述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内容。
(16分)题库之十《自然地理学》期终试卷姓名:班级:学号:得分:五、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1 太阳高度角;2 褶皱;3 气旋;4 径流模数;5 风化作用;6 土壤肥力;7 生态系统;8 地域分异规律;六、填空(每个0.5分,共18分)1 、与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重要因素。
2根据绝对高度,杀地可分为、、和四类。
3 地表流水包括、、三类。
4 新月形沙丘其迎风面,背风面,两翼指向。
5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和,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 自然地理学的分类重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研究自然环境个组成要素的称。
自然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回归线D. 极圈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大气层的组成部分?()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地壳答案:D4. 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风向B. 地转偏向力C. 海底地形D. 所有以上因素5. 以下哪种地形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A. 火山B. 河流C. 湖泊D. 沙漠答案:A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淡水生态系统答案:C7.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受纬度影响?()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极地气候D. 季风气候答案:A8.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 日出日落B. 昼夜交替C. 季节变化D. 时差答案:C9.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B. 石灰岩C. 大理石D. 玄武岩答案:D10. 以下哪种土壤类型适合种植水稻?()A. 沙质土B. 黏土C. 红壤D. 黑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气候?()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水体?()A. 海洋B. 河流C. 大气水D. 冰川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大气层的主要作用?()A. 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伤害B. 调节地球温度C. 维持生物生存所需的气体D. 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形地貌B. 气候C. 水文D. 生物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A. 土壤类型B. 有机质含量C. 矿物质含量D. 土壤水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轴是倾斜的,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习题集《自然地理学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壳及其运动》自编习题集及答案1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向外扩展到外围空间的磁力线所构成的地球外部磁场。
5、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莫霍洛维奇面或M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09年由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
9、康拉德面——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由地震学家康拉德发现。
10、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14年由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
11、莱曼面——内、外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36年由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发现。
12、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13、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14、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15、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7、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18、天体——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
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慧星、流星等。
19、恒星——由炽热气体(等离子体)构成的,能自行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20、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1光年=94605×108(亿)Km=3×108m/s(光速)×365天/年×24小时/天×60分/小时×60秒/分。
21、秒差距——恒星周年视差为l"时的恒星距离叫做1秒差距。
如图2.1所示:当星日连线和星地连线的最大张角为1"时,该星日距离长度定义为1秒差距。
22、变星——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年或更短)亮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恒星。
23、几何变星——是指两颗星的几何位置发生变化,即二者相互遮掩而引起亮度变化的星,又称为食变星。
24、脉动变星——是由于恒星的体积作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而引起亮度变化的变星,约2/3的变星属此类。
25、爆发变星——是因为恒星本身的爆发现象而引起亮度突然变化的变星,如新星和超新星。
26、新星——光度在几天内突然增加9个星等以上,亮度增大几万倍至几百万倍的变星。
27、超新星若光度增加更大,亮度增大到1000万倍至l亿倍以上的变星。
28、中子星——是指由中子组成的恒星。
29、脉冲星——就是具有强磁场的快速自转的中子星。
30、黑洞——巨大质量高度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密度极大,引力大到任何物质无法逃脱,辐射也被禁锢出不来的天体。
黑洞不发光,但可根据其强大的引力场,推测它的存在。
目前认为可能是黑洞的天体是天鹅座X-1。
31、银河系——是指太阳所在的整个星系,是比太阳系更高层次的庞大天体系统,是由构成银河系的气体、尘埃、恒星、星团以及星云所组成的密集区。
32、宇宙年——太阳以3万光年为半径绕银心作圆周运动,旋转速度约250km/s,周期约2.5亿年,称为一个“宇宙年”。
33、河内星云(简称星云)——由银河系内的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看似云雾状的天体。
如猎户座大星云等。
34、河外星云或河外星系——在银河系以外,类似银河系的庞大的恒星集团,由于它们距离太遥远,看上去也是云雾状天体,称为河外星云或河外星系。
如仙女座大星系等。
35、本星系群——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为300万光年的空间,包含约40个星系组成的星系群体。
除银河系之外,仙女座大星系、三角星系、大小麦哲伦星系等,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员。
36、红移——天体光谱中某一谱线相对于实验室光源的比较光谱中同一谱线向红端的位移,这一现象叫天体光谱的红移,简称红移。
37、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及其巨大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慧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38、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在太阳周围分布着九大行星。
39、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
40、人造天体——当今天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火箭、行星际飞船和空间实验室等,统称人造天体。
41、小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
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构成小行星带。
少数小行星轨道可伸入到木星和土星之间。
在地球周围空间也有极少量的小行星在运行着。
42、慧星——呈现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以扁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
43、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形式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44、太阳活动——是指发生在太阳大气层局部区域的、在有限时间间隔内的各种物理过程的总称。
主要表现为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太阳射电等变化现象。
其中,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明显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急剧猛烈的形式。
45、电离层——距地面约80-150km的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粒子辐射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称为电离层。
46、磁扰——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的不规则变化,叫做“磁扰”。
十分强烈的磁扰现象称为“磁暴”。
47、慧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体积庞大、质量较小、呈云雾状(或带慧尾)的天体。
48、流星——在行星际空间,游荡着无数的尘粒和固体块,称为流星体。
49、哈雷慧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名字命名的平均回归周期为76年的彗星。
50、流星现象——当流星体穿过地球大气时,具有很高的速度,因摩擦而发热发光,人们可看到一条亮光划破夜空,这就是流星现象。
流星一般在离地面80-120km高空才开始发光。
51、陨石——大块流星体穿过地球大气层后尚未燃尽,其剩余部分落到地面上成为陨石。
52、二体问题——将两个天体看成质点,研究它们按万有引力定律相互吸引的运动规律,称为“二体问题”。
53、摄动——任何行星除受太阳引力外,还要受到其他天体引力(摄动力)的影响,使天体的运动偏离二体轨道的现象,被称为“摄动”。
54、日月会合运动——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还在绕太阳公转,同时二者又存在着速度差异,因此从地球上看,月球相对于太阳也产生相对运动,称之为日月会合运动。
55、月相——月球由于反射太阳光才被人们看见,当月球与太阳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时,从地球上看来,月球的视形状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称为月球的位相,简称“月相”。
56、同步自转——月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它公转相同,天文学上称这种自转叫“同步自转”。
所以人们总是只看到月球的半边脸。
57、日食——在日月会合运动中,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朔日)、且日、地、月三球恰好或几乎在一直线上时,月球遮住了太阳,在地球上处于月影区域的观察者,看不见或看不全太阳的现象称为“日食”。
58、月食——在日月会合运动中,当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望日)、且日、地、月三球恰好或几乎在一直线上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在地球上处于夜半球地区的观察者,看不见或看不全月球的现象称为“月食”。
59、地平圈——我们观察天体出没升降的状况都是相对于当地的地平面而言的。
人们把地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地平圈。
60、晨昏线——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状态,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状态,称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
61、时刻——是指无限流逝时间中的某一瞬间,就像时间尺度上的刻度与标记,用以确定事件发生的先后,如:年号、月号、日号、时、分、秒等。
62、时段——是指任意两时刻之间的间隔,用以衡量事件经历的长短,如:年数、月数、日数、时数、分数、秒数等。
63、地方时——以本地子午面作起算平面,根据任意量时天体所确定的时间。
如量时天体分别为春分点、真太阳、平太阳所测量的地方时分别为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地方平时。
64、时区——是指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区域,理论上全球共分24个时区。
65、日界线——由于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7.5°合作一区,称为东西12区,并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
1884年起国际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起止线),简称日界线。
66、区时——理论上各时区均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平时,作为区内共同使用的标准时,亦称该区区时。
67、法定时——事实上,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现实时区,总是受政区界线约束的,而现实时区使用的标准时由法律规定,称为法定时。
68、世界时(UT)——192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将零时区的区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平时,即格林尼治时间)称为世界时。
显然世界时是以“地球自转钟”所计量的地方平太阳时。
69、原于时(IAT)——利用原于稳定的电磁震荡周期所计量的时间系统。
原于钟是一个与“地球自转钟”毫无关联的守时系统。
70、协调世界时(UTC)——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势必导致世界时与原子时计时系统产生时刻差,因此便产生了协调世界时。
71、历法——根据日、月的运行规律安排年历的法则。
如太阴历、太阳历、阴阳历。
72、大地水准面——就是全球静止海面,它是假设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把它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它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
73、地壳——是指地表至第一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
这个不连续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的,故取名莫霍洛维奇面。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24.4km,但厚度的变化很大,各地不同。
74、地幔——是指莫霍面至2900km深处的第二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
这个不连续面是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于1914年发现的,故取名古登堡面。
根据地幔物质组成的差异,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75、地核——是指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球中心的圆层。
因为在约5150km深处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是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在1996年发现的,叫做莱曼面,因此2900-5150km范围叫外地核,据推测可能是液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