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ppt课件
› 发作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 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常;
› 继发性或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是已知其他神经系统疾 病或损伤的一种症状。
8
肌张力障碍同一患者的受累肌群相对恒定,具有 模式化的特点
舞蹈症患者的肢体远端显著、不规则、无节律动 作
9
肌张力障碍的不自主运动 肌张力障碍的异常动作并
1
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帕金森病; 用于疾病诊断时特指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运
动障碍性疾病,并非指肌张力异常 或肌张力增 高或减低; 1911年Oppenheimsh首次提出肌张力障碍的概 念,但至今国际上尚无明确的肌张力障碍诊断标 准。
2
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 运动或姿势异常综合征。
18
神经外科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 对苍白球内侧部(GPi)或丘脑持续电刺激已应用于 各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无效的 患者。
19
神经外科治疗 选择性外周神经和肌肉切除
› 适用于药物治疗或反复肉毒毒素注射没有反应的 痉挛性斜颈患者,必要时可以附加肌肉切除术。
› 合并显著的肌张力障碍性动作(迅速、肌阵挛样特 征)或合并头部震颤者不适合这种治疗。
在收缩高峰可有短时间持 非不适感所致,不能自我
续
抑制
抽动症多为单个、短暂的
抽搐样动作
抽动症则相反
10
肌张力障碍的重复运动(疾病早期表现为震颤) 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姿势性的特点。
有时多种形式的不自主运动可同时存在。
11
精神心理障碍引起的肌张力障碍
› 常与感觉不适同时出现,固定姿势,没有感觉诡计效用, 无人观察时好转
› 继发性或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是已知其他神经系统疾 病或损伤的一种症状。
8
肌张力障碍同一患者的受累肌群相对恒定,具有 模式化的特点
舞蹈症患者的肢体远端显著、不规则、无节律动 作
9
肌张力障碍的不自主运动 肌张力障碍的异常动作并
1
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帕金森病; 用于疾病诊断时特指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运
动障碍性疾病,并非指肌张力异常 或肌张力增 高或减低; 1911年Oppenheimsh首次提出肌张力障碍的概 念,但至今国际上尚无明确的肌张力障碍诊断标 准。
2
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 运动或姿势异常综合征。
18
神经外科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 对苍白球内侧部(GPi)或丘脑持续电刺激已应用于 各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无效的 患者。
19
神经外科治疗 选择性外周神经和肌肉切除
› 适用于药物治疗或反复肉毒毒素注射没有反应的 痉挛性斜颈患者,必要时可以附加肌肉切除术。
› 合并显著的肌张力障碍性动作(迅速、肌阵挛样特 征)或合并头部震颤者不适合这种治疗。
在收缩高峰可有短时间持 非不适感所致,不能自我
续
抑制
抽动症多为单个、短暂的
抽搐样动作
抽动症则相反
10
肌张力障碍的重复运动(疾病早期表现为震颤) 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姿势性的特点。
有时多种形式的不自主运动可同时存在。
11
精神心理障碍引起的肌张力障碍
› 常与感觉不适同时出现,固定姿势,没有感觉诡计效用, 无人观察时好转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病症PPT演示课件
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06
患者管理与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重要性
心理干预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常常因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如认知 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肌张力障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有助于改善患者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药物辅助治疗选择
抗胆碱能药物
如苯海索等,可用于辅助治疗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通过抑制乙 酰胆碱的作用,减少多巴胺的消耗,从而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COMT抑制剂
如恩他卡朋等,可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代谢,从而增加其进入脑 内的量,提高疗效。
MAO-B抑制剂
如司来吉兰等,可抑制脑内多巴胺的降解,延长左旋多巴的作用时间 。
基因定位
DRD相关基因主要定位于14号染色体 长臂(14q),特别是GCH1基因, 它是DRD的主要致病基因。
常见基因突变类型
GCH1基因突变
GCH1基因编码GTP环化水解酶I,是合成四氢生物蝶呤(BH4)的关键酶。BH4是酪氨酸羟化酶和色氨酸羟化酶 的辅因子,参与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GCH1基因突变导致BH4缺乏,进而引发DRD。
家庭护理和营养支持策略
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协助患者进行 日常活动,以及给予情感支持等,都是家庭 护理的重要内容。
营养支持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建议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社会资源整合和患者互助组织建设
肌张力异常讲课PPT课件
病例二:患者李某,女性,63岁,因“行走不稳伴双下肢僵硬1年”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肌 张力异常表现为双下肢铅管样强直。
病例三:患者王某,男性,28岁,因“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半年”就诊,诊断为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左上肢屈肌群痉挛。
病例四:患者赵某,女性,52岁,因“颈部不自主扭动3个月”就诊,诊断为痉挛性斜颈,肌张 力异常表现为颈部肌肉持续收缩。
章节副标题
定义与分类
肌张力异常是一 种神经系统疾病, 表现为肌肉紧张 度异常,影响运 动功能。
肌张力异常分为 肌张力增高和肌 张力减低两种类 型,每种类型有 不同的表现和病 因。
肌张力异常可能 是遗传、脑损伤、 药物副作用等多 种因素引起的。
肌张力异常对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 健康状况产生负 面影响,需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
肌张力异常的康复与护理
章节副标题
康复训练计划
制定康复训练计 划的目的和意义
康复训练计划的 制定原则和依据
康复训练计划的 实施步骤和方法
康复训练计划的 评估和调整
家庭护理与日常注意事项
家庭护理:对患者进行日常 生活照顾,协助完成日常活 动
日常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 饮食、运动和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肌张力异常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章节副标题
诊断标准与流程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症状、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以进一步确诊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
肌张力异常的诊断依据 肌张力异常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肌张力异常的鉴别诊断方法 肌张力异常的鉴别诊断标准
物理疗法
病例三:患者王某,男性,28岁,因“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半年”就诊,诊断为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左上肢屈肌群痉挛。
病例四:患者赵某,女性,52岁,因“颈部不自主扭动3个月”就诊,诊断为痉挛性斜颈,肌张 力异常表现为颈部肌肉持续收缩。
章节副标题
定义与分类
肌张力异常是一 种神经系统疾病, 表现为肌肉紧张 度异常,影响运 动功能。
肌张力异常分为 肌张力增高和肌 张力减低两种类 型,每种类型有 不同的表现和病 因。
肌张力异常可能 是遗传、脑损伤、 药物副作用等多 种因素引起的。
肌张力异常对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 健康状况产生负 面影响,需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
肌张力异常的康复与护理
章节副标题
康复训练计划
制定康复训练计 划的目的和意义
康复训练计划的 制定原则和依据
康复训练计划的 实施步骤和方法
康复训练计划的 评估和调整
家庭护理与日常注意事项
家庭护理:对患者进行日常 生活照顾,协助完成日常活 动
日常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 饮食、运动和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肌张力异常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章节副标题
诊断标准与流程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症状、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以进一步确诊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
肌张力异常的诊断依据 肌张力异常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肌张力异常的鉴别诊断方法 肌张力异常的鉴别诊断标准
物理疗法
肌张力不全型脑瘫诊断与治疗PPT
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电刺激 疗法、热疗等
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长期坚 持和定期评估
手术方法:选择性脊神经后 根切断术(SDR)
手术目的:改善肌张力,提 高生活质量
手术适应症:适合于肌张力过 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高, 需要谨慎选择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按摩等方法改善肌肉张力和功能 言语治疗:通过言语训练、发音矫正等方法改善语言功能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控制肌肉张力和改善症状
汇报人:
物理治疗:通过运 动训练、按摩等方 法改善肌肉张力
药物治疗:使用抗 痉挛药物、肌肉松 弛剂等药物控制肌 肉张力
康复治疗:通过康 复训练、言语治疗 等方法提高生活质 量
心理治疗:通过心 理咨询、心理辅导 等方法缓解患者心 理压力
早期发现:早期发现可以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预防与控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与控制可以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预防与控制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加强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心 理问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鼓励患者、给予关爱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PART SIX
孕期保健:定期产检,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出生后护理: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营养补充: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康复训练: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病史:了解患者病 史,包括家族史、 出生史、发育史等
肌张力障碍指南 ppt课件
1.原发性或特发性 2.肌张力障碍叠加 3.遗传变性病 4.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5.继发性或症状性
ppt课件
22
1.特发性或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 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上仅有的异常表 现,没有已知病因或其他遗传变性 病,如DYT-l、DYT-2、DYT-4、DYT6、DYT-7、DYT-13型肌张力障碍。
ppt课件
• 诊断: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N:\不自主运动录像\4.肌张力障碍\3.节段 性肌张力障碍\1004105-汪洪生-节段性 肌张力障碍\MOV03E.MOD
ppt课件
20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
N:\不自主运动录像\4.肌张力障碍\4.肌张力障碍(全身型)\00136.MTS
ppt课件
21
(三)根据病因分型
• 3.遗传变性病: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伴 • 有一种遗传变性病的其他特征,如wilson病、脊髓小脑性共 • 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综合征等。
ppt课件
24
(三)根据病因分型
• 4.发作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 • 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常。依据诱发因素的不同分为 • 3种主要形式:(1)发作性起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KD,DYT• 9),由突然的动作诱发;(2)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的运动障 • 碍(PED,DYT-10),由跑步、游泳等持续运动诱发;(3)发作 • 性非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NKD,DYT-8),可因饮用酒、茶、 • 咖啡或饥饿、疲劳等诱发。
挛样运动的肌张力障碍称为阵挛性肌张力障碍。但Okeso持反对 意见,他强调指出,肌张力障碍运动无论是持续性或电击样运 动(shock-like movemet)都应称做肌张力障碍,以与肌阵挛相鉴 别。
肌张力失常的诊断和康复治疗PPT课件
12
(3)伴有代谢病 氨基酸代谢病:戎二酸血症(gutaric
acidemia),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ricacidemia),高胱氨酸尿症 (homocystinuria)等。 脂质代谢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腊样 质脂褐素病,肌张力失常脂质沉积,神经节 苷脂沉积病,已糖胺酶A和B缺少等。 其他代谢病:Wilson病,亚急性坏死性脑脊 髓病、宗族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VE缺乏等。
8
肌张力失常原因分类
1、特发(原发)肌张力失常 A、散发性(特发行扭转肌张力失常 ITD) B、遗传性(遗传性扭转肌张力失常)
典型常染色体显性ITD(DYTI基因,9q34) 非典型常染色体显性ITD(非DYTI基因病) 常染色体,隐性酪氨酸羟基化酶缺乏
9
肌张力失常原因分类
2、继发性肌张力失常 A、肌张力+综合征(dystonia+syndrome) (1)阵挛性肌张力失常(myoclonic dystonia)
5
临床特征和相关疾病
原发性肌张力失常可有全身性(全身性 肌张力失常),亦可为局部性(局灶性 肌张力失常)如头(颅部肌张力失常)、 颈(颈部肌张力失常),同样也可发生 在身体连接部(节段性肌张力失常)如 颈、肩、上肢。最常见的肢体肌张力失 常为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
6
虽然本症表现形式多样,但有几种基本临床 表现:
(非DYTI基因病) (2)多巴应答性肌张力失常(DRD,GTP环水
解酶I 14q22.1~q22.2基因缺失) (3)快发作肌张力失常——帕金森综合征
(RDP) (4)早发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张力失常(EPD) (5)短暂性肌张力失常——舞蹈手足徐动症
10
(3)伴有代谢病 氨基酸代谢病:戎二酸血症(gutaric
acidemia),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ricacidemia),高胱氨酸尿症 (homocystinuria)等。 脂质代谢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腊样 质脂褐素病,肌张力失常脂质沉积,神经节 苷脂沉积病,已糖胺酶A和B缺少等。 其他代谢病:Wilson病,亚急性坏死性脑脊 髓病、宗族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VE缺乏等。
8
肌张力失常原因分类
1、特发(原发)肌张力失常 A、散发性(特发行扭转肌张力失常 ITD) B、遗传性(遗传性扭转肌张力失常)
典型常染色体显性ITD(DYTI基因,9q34) 非典型常染色体显性ITD(非DYTI基因病) 常染色体,隐性酪氨酸羟基化酶缺乏
9
肌张力失常原因分类
2、继发性肌张力失常 A、肌张力+综合征(dystonia+syndrome) (1)阵挛性肌张力失常(myoclonic dystonia)
5
临床特征和相关疾病
原发性肌张力失常可有全身性(全身性 肌张力失常),亦可为局部性(局灶性 肌张力失常)如头(颅部肌张力失常)、 颈(颈部肌张力失常),同样也可发生 在身体连接部(节段性肌张力失常)如 颈、肩、上肢。最常见的肢体肌张力失 常为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
6
虽然本症表现形式多样,但有几种基本临床 表现:
(非DYTI基因病) (2)多巴应答性肌张力失常(DRD,GTP环水
解酶I 14q22.1~q22.2基因缺失) (3)快发作肌张力失常——帕金森综合征
(RDP) (4)早发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张力失常(EPD) (5)短暂性肌张力失常——舞蹈手足徐动症
10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ppt课件
自08年开始,韩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吃, 运动协调能力差,情绪不稳,稍烦躁。后来感双 手指伸不开,逐渐发展至双上肢不自主运动,手 指灵活度差,平衡差,肌张力高。先后给予中药 、针灸、西药(激素、氯氮平)等治疗无明显效 果。
曾在上海XX医院就诊,考虑“运动神经受损” ,给予口服卡马西平、安坦效果不明显。韩先生 曾每年两次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最后一次为今年 1月。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此次症状表现为 右上肢屈曲强直,双上肢不自主活动,双手掌指 能伸开,拿东西不准确,走路不稳,会摔跤。口 服“氯硝西泮”每日早晚各1/4片,自诉对肌张力稍 有效。
术后经过积极治疗,韩先生病情平稳,身体
和精神日益康复。术后脑起搏器开机调控,经过 数次参数调整,当参数调整到最佳数值,韩先生 颈部及双上肢痉挛、不自主活动较前有好转。出 院时,韩先生精神、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无异 ,伤口愈合良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馨提示】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治疗肌张力障 碍的最佳术式——脑深部电刺激术(DBS):DBS可以有效 地缓解肌张力障碍,改善患者症状。而且DBS具有可逆 性和可调节性等优点,对组织无永久性损害,尤其适用 于脑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患者。
可单侧手术,也可双侧同时植入电极刺激。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
节段性: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 位,如Meige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 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
偏身性: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 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
韩先生,今年29岁,家在河南,因“双上肢 不自主运动5年”,为求进一步治疗,特于今年5 月份特前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脑外科门诊, 门诊以“肌张力障碍”之诊断收入院,功能神经外 科王学廉主任医师为其诊治。
小儿变形性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PPT
辅助检查
肌电图检 查:观察 肌肉电活 动情况, 判断肌张 力障碍类 型
脑电图检 查:观察 大脑电活 动情况, 判断是否 存在癫痫 等疾病
影像学检 查:如CT、 MRI等, 观察大脑 结构情况, 判断是否 存在脑损 伤等疾病
基因检测: 检测是否 存在基因 突变,判 断是否为 遗传性疾 病
心理评估: 评估患儿 的心理状 况,判断 是否存在 心理障碍
较好
并发症:并发症 少,预后较好
提高预后措施
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使用抗痉挛药物、抗癫痫药物等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进行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可以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庭适应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预后评估
预后:小儿变形性肌张力障碍的预后通常较好,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治疗效果: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需要定期复查和治疗 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需要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
转归情况
预后:大多数 患儿在成年后 症状会逐渐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
加强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 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家庭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饮食调理
营养均衡:保证 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 养素的合理摄入
家庭环境 评估:评 估家庭环 境对患儿 的影响, 判断是否 存在家庭 因素导致 的肌张力 障碍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 和紧张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疾 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 一姿势,适当进行 运动和放松
肌张力障碍的案例 分析
诊断过程:病史询问、体格 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症状表现:肌肉紧张、抽搐、 疼痛等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职业等
神经功能
物理治疗师:专业人员指导 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等 物理治疗目的: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肌肉功能 物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长期坚持
手术目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方法: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深部脑 刺激术等
手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 病情严重者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出现并 发症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护理人员
肌张力障碍概述
肌张力障碍的诊 断方法
肌张力障碍的治 疗方法
肌张力障碍的康 复训练
肌张力障碍的预 防与护理
护理人员:XX医 院-XX科室-XX
肌张力障碍概述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僵硬和痉挛 症状包括:面部肌肉抽搐、颈部肌肉紧张、四肢肌肉僵硬等 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脑损伤、药物副作用等 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家庭环境改造:为患者提供安 全、舒适的康复环境
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肌肉放松、 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
家庭护理:包括饮食、睡眠、 心理等方面的护理
肌张力障碍的预防 与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和紧
张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过度摄入咖啡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概述课件
THANKS
疾病概述
症状
治疗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包括肌 肉僵硬、动作不协调、步态异常等, 有时还可能出现震颤、抽动等症状。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主要依 赖于药物治疗,特别是使用多巴胺类 药物,如左旋多巴,可以显著改善患 者的症状。
诊断
诊断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需要进行 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评估,同时进 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 和基因检测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肌张力障碍症状。
遗传咨询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疾 病遗传规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日常护理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病 能力。
心理支持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压力,家属和医护人员应 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关爱。
伴随症状
震颤
患者可能会出现震颤的症状,如 手部或头部不自主抖动等。
言语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的症状, 如发音不清、言语不流畅等。
睡眠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的症状, 如失眠、睡眠质量差等。
04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出现肌张力障碍症状,如肌肉僵 硬、不自主运动等。
药物试验
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能药物(如左 旋多巴)后,症状明显改善。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注意事 项
及时就医
01
一旦出现肌张力障碍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
治疗。
遵医嘱治疗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概况课件
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 眼睑痉挛:
– 角膜炎 – 干眼症 – 牙关紧闭(破伤风)
•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 睁眼失用
– 眼睑下垂等 – 抽动
– 颞下颌关节病变
– 牙病
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 痉挛性斜颈鉴别:
– 颈椎骨关节畸形 •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 Arnold-Chiari畸形 • 先天性 Klippel-Feil 综合征 • 强直性脊柱炎
肌张力障碍的病理生理
• 抑制丧失 • 感觉传入异常 • 皮层感觉运动整合功能障碍 • 神经网络,皮层重组 • 大脑可塑性与运动学习 • 功能影像发现
肌张力障碍诊断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明确是否 肌张力障碍
判断肌张力 障碍是原发 性或继发性
确定肌张力 障碍的病因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8)
流行病学
•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病率约为370/100万 • 世界约超过300万人患病
• 存在认识不足造成漏诊、误诊,实际患病人数可能更多
•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 约1/3的脑瘫儿童可有肌张力障碍 – 约1/3的帕金森病可在病程中伴有或某个阶段(早期或治疗后)出现肌张力障碍。
万新华,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17(3),167-69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概况
肌张力障碍定义
• 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综合征
• dystonia用于疾病诊断时特指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形式的不自主运动,患者多 以异常的表情、姿势或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而引人注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8)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心理康复训练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 想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 识和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模 式
社交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的 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情感支 持和鼓励,帮助其面对疾病
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训练目标: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协调性、增强平衡能力 训练方法: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 训练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注意事项: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训练,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损伤
肌肉活检与病理检查
肌肉活检:通 过手术取出部 分肌肉组织进
行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观 察肌肉组织中 的细胞、纤维、 血管等结构, 判断是否存在 肌张力障碍综
合征
活检部位:通 常选择大腿、 小腿、手臂等
部位的肌肉
活检方法:包 括针吸活检、
切开活检等
病理诊断:根 据活检结果, 判断是否存在 肌张力障碍综 合征,以及可 能的病因和病
症状:肌肉紧张、抽搐、痉 挛等
诊断方法:临床检查、神经 电生理检查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康复治疗等
Part Three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观察
肌肉紧张:肌肉持续紧张, 无法放松
姿势异常:身体姿势异常, 如头部倾斜、颈部扭曲等
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下降,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保持乐观 心态
学校与社会教育支持
学校:提供特 殊教育服务, 如特殊教育课 程、辅助技术
等
社会:提供康 复服务,如康 复中心、社区
康复等
家庭:提供家 庭支持,如家 庭护理、家庭
康复等
政府:提供政 策支持,如特 殊教育政策、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常。
依据诱发因素的不同分为
三➢种发主作性要起形动式诱:发的运动障碍(PKD,DYT-9),
由突然的动作诱发; ➢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ED,DYT-10),
由跑步、游泳等持续运动诱发;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NKD,DYT-8),
-
8
四、肌张力障碍的鉴别诊断
1.精神心理障碍引起的肌张力障碍:
特点为常与感觉不适同时出现,固定姿势,没有感觉诡计效用,
无人观察时好转,心理治疗、自我放松及明确疾病性质后可好转
甚至痊愈。
2.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 眼部感染、干眼症和眼睑下垂应与眼睑痉挛鉴别;
➢ 牙关紧闭或颞下颌关节病变应与口一下颌肌张力障碍鉴别;
5.偏身型:
半侧身体受累,一般都- 是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常为对4侧半球、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三)根据病因分型
1.原发性或特发性:
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上仅有的异常表现, 没有已知病因或其他遗传变性病, 如:DYT-1、DYT-2、DYT-4、DYT-6、DYT-7、DYT-13型肌张力障碍。
2.肌张力障碍叠加:
-
3
(二)根据症状分布分型
1.局灶型:
单一部位肌群受累, 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障碍、痉挛性斜颈等。
2.节段型:
2个或2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如颅颈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轴性肌张力障碍等。
3.多灶型:
2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4.全身型:
下肢与其他任何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的组合,如扭转痉挛。
-
13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一、一般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 心理治疗、 家庭社会支持、 功能锻炼及中医治疗等, 可应用于所有肌张力障碍患者, 作为临床治疗的基本内容。
-
14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二、病因治疗
明确肌张力障碍的病因,对其长期、根本的治疗最为关键! 目前仅对一些症状性肌张力障碍采用特异性治疗。 与wilson相关的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可用D-青霉胺或硫酸锌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神经内科 张红
-
1
一、肌张力障碍的定义
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 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
-
2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一)根据发病年龄分型
1.早发型:
≤26岁,一般先出现下肢或上肢的症状, 常常进展累及身体其他部位。
2.晚发型:
>26岁,症状常先累及颜面、咽颈或上肢肌肉, 倾向于保持其局灶性或有限地累及邻近肌肉。
➢ 颈椎骨关节畸形,外伤、疼痛或眩晕所致强迫头位、先天性颈肌力量
不对称或第Ⅳ脑神经麻痹形成的代偿性姿势等应与痉挛性斜颈鉴别。
➢ 其他需鉴别的还有:
僵人综合征、后颅窝肿瘤、脊髓空洞症、裂孔疝肌张力障碍诊断原则 和方法的推荐要点
(一)诊断和分类
1.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和分类与临床上恰当的处置、 预后判断、遗传咨询及其治疗高度相关。
2. 神经系统检查仅能临床上鉴别原发性肌张力障 碍与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不能区别遗传变 性病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不同病因。
-
10
五、关于肌张力障碍诊断原则 和方法的推荐要点
(二)遗传学检测在诊断和咨询中的应用
1.对发病年龄小于30岁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
推荐DYT-1基因检测 及相关遗传咨询。
➢除肌张力障碍外存在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早期出现显著的延髓功能障碍,如构音障碍、口吃和吞咽困难
➢混合性运动障碍,即肌张力障碍叠加帕金森症、肌强直、肌阵挛、
舞蹈动作及其他运动;
➢成人单个肢体的进展性- 肌张力障碍;
7
三、肌张力障碍的诊断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可分为3步:
➢首先明确是否肌张力障碍, ➢其次肌张力障碍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最后明确肌张力障碍的病因。
2.对发病年龄大于30岁,但有早发病的罹患亲属,
也可进行诊断性的DYT-l基因检测。
3.对发病年龄大于30岁,表现为头颈部肌张力障碍,亦无早发病的罹患亲属, 不推荐进行诊断性的DYT-1基因检测。
4.对无症状的个体,包括年龄小于18岁、家族成员有罹患肌张力障碍者,不 推荐进行诊断性的DYT-1基因检测。仅凭阳性的基因检测(DYT-1等)结果 不足以诊断肌张力障碍,除非临床上表现出肌张力障碍的特征。
2.筛查或排除继发性肌张力障碍需行脑影像学检查,
特别是肌张力障碍症状累及较为广泛的儿童或青少 年患者。
3.除非怀疑脑钙化,
脑MIR检查对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价值优于脑CT。
4.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更复杂、高超的影像学技术,包
括脑容量形态测量、弥散加权成像、功能核磁共振
成像对肌张力障碍的诊断或分类具有任何价值。
5.对所有早发、诊断不明的肌张力障碍患者,应当试用左旋多巴诊断性治疗。
6.对肌阵挛累及上肢或颈部的患者,尤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应检测 DYT-11基因。
7.对PNKD应检测DYT--8基因。
11
五、关于肌张力障碍诊断原则 和方法的推荐要点
(三)神经生理检测在肌张力障碍诊断 和分类中的应用
对肌张力障碍的诊断或分类不推 荐常规的神经生理检测。
但是,在某些仅凭临床特征不足 以诊断的病例,对其异常表现应 用神经生理检测手段进行观察、 分析是辅助诊断的有力工具。
-
12
五、关于肌张力障碍诊断原则 和方法的推荐要点
(四) 脑影像学在肌张力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1.对成人发病、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
不推荐进行常规的脑影像学检查,
因为检查显示无异常所见。
可因饮用酒、茶、咖啡或饥饿、疲劳等诱发。
-
6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5.继发性或症状性:
肌张力障碍是已知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一种症状,病因多样, 如脑外伤后、颅内感染后、接触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等。
以下临床线索往往提示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起病突然,病程早期进展迅速;
➢持续性偏身型肌张力障碍;
➢早期出现固定的姿势异常;
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与其他的运动障碍疾病有关, 没有神经变性病的证据, 如:DYT-3、DYT-5、DYT-11、DYT-12、DYT-14、DYT-15型肌张力 障碍。
-
5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3.遗传变性病:
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伴有一种遗传变性病的其他特征,
如Wilson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