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尿蛋白及本周氏电泳的意义
关于电泳中sds的作用
![关于电泳中sds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9d51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e.png)
2023年电泳中sds的作用2023年电泳中SDS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研究和了解生物分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医学、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对于生物分子的分析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究这些生物分子,电泳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SDS电泳是一种重要的电泳方法。
SDS电泳,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的常用方法。
SDS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中性化磷酸根结合,使蛋白质带有负电荷,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分子间吸引力,使得蛋白质在电场中产生电泳运动。
通过SDS 电泳,我们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性质来进行分离。
在2023年,SDS电泳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越发凸显。
首先,SDS电泳可以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确定。
蛋白质的分子量对于了解其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
通过SDS电泳,我们可以将待测蛋白质与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分子量。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SDS电泳在蛋白质亚单位分离和检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很多蛋白质并不是以单一的多聚体形式存在,而是由多个亚单位组成的复合物。
通过SDS电泳,我们可以将复合物中的亚单位进行分离,并确定其相对含量。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多肽链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复合物的功能。
此外,在诊断和监测疾病方面,SDS电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蛋白质的异常表达、结构改变或功能缺失有关。
通过SDS电泳,可以检测蛋白质的异常表达和异构化,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临床上通过SDS电泳可以检测出与肿瘤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SDS电泳也得到了一些改进和衍生技术的应用。
比如二维凝胶电泳(2D-electrophoresis)结合质谱分析,可以实现对复杂蛋白质混合物的高分辨率分离和鉴定;另外,远程同步分子测序与SDS电泳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蛋白质的全面测序。
2024尿液本周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4尿液本周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f8c6f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13.png)
2024尿液本周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骨髓瘤细胞所合成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其轻链与重链合成不平衡,因轻链产生过多,使游离Ig轻链(LC)过剩。
L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即本周蛋白尿或轻链尿。
此轻链即本周蛋白(BJP),有怀口人两种。
本周蛋白在pH4.9±0.1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至90~100。
C时溶解,而温度降低至56℃左右,又可重新凝固故称凝溶蛋白。
检测方法1.热沉淀-溶解法:基于本周蛋白在56。
C凝固,100℃溶解的特性,本法灵敏度不高,致使假阴性率高。
2.对甲苯磺酸法(TSA):基于对-甲苯磺酸能沉淀本周蛋白,而不与清蛋白和球蛋白起反应的原理而测定,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是较敏感的筛检试验方法。
3.蛋白电泳法:经乙酸纤维素膜电泳分离的检测原理,本周蛋白可在球蛋白区带间出现'M"带。
4.免疫电泳:样品用量少、分辨率高、特异性强5.免疫固定电泳:比区带电泳和免疫电泳更敏感。
检测尿游离LC最佳方法是电泳法和免疫固定电泳法,可以判断出LC是K型还是鹿或两者均存在。
6.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稳定好,是目前免疫学分析中比较先进的方法。
注意事项1•使用新鲜尿液标本,尿液浑浊时需离心取上清液。
使用热沉淀-溶解法时,若遇蛋白尿,须先用加热乙酸法沉淀普通蛋白质,然后趁热过滤,取上清液检查。
使用电泳法,需预先浓缩尿液10~50倍。
2.凝溶法应严格控制PH在4.5~5.5范围最适pH4.9±0.1电泳法操作时需同时检测患者及健康人,以正确判断区带位置。
3.本周蛋白过多时在90。
C以上不易完全溶解,需设置对照管进行比较(或将尿液稀释后再测)。
4.摄人如氨基水杨酸、氯丙嗪化学、大剂量青霉素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
碱性尿、严重尿道感染等可出现假阴性。
5.肌红蛋白、溶菌酶、游离重链等也可出现类似于M蛋白的区带,因此,当乙酸纤维素膜上出现波峰或怀疑有相关疾病时,应进行免疫电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f25c61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2.png)
02 实验材料
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丙烯酰胺(AA):用于制备凝胶,是聚合反应 的单体。
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剂,增加凝胶 的交联度。
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催化剂, 加速交联聚合反应。
所需的试剂和溶液
过硫酸铵(APS)
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
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用于变性蛋白质并促使其 带负电荷。
发展新型分离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发展新型的蛋白质分离技术, 如二维电泳、毛细管电泳等,以提高蛋白质分离的分辨率和准
确性。
应用多维度分析
在后续实验中,可以将SDS-PAGE与其他蛋白质分析技术相结 合,如质谱技术、免疫学检测等,进行多维度分析,更全面地
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THANKS FOR WATCHING
白质带负电荷,从而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能够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
03
对其进行分离。
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通过比较标准蛋白的迁移率和已知分 子量的标准蛋白,可以大致测定出待 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蛋白质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的对数成 反比,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待测蛋白与 标准蛋白的相对迁移率来推算其分子 量。
甘氨酸
作为分子量标准品。
Tris-HCl缓冲液
维持电泳过程中的pH值稳定。
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电源
为电泳提供电力。
凝胶板
放置凝胶的框架。
垂直电泳槽
提供电泳所需的基 本结构。
移液器
精确添加试剂和溶 液。
紫外透射仪
检测蛋白质条带。
实验前的准备事项
清洗电泳槽和相关器具,确保无残留物。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溶液,并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7ad9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6.png)
简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差异,通过电场作用将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带。
SDS-PAGE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SDS的作用: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蛋白质分子迅速与其结合,并赋予蛋白质大量的负电荷,使得蛋白质在电场中按照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
2.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聚合物,可以形成一种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孔隙,可以通过孔隙大小筛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蛋白质分子。
3.电场作用:在电泳槽中施加电场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会向阳极迁移,迁移速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质量和形状。
通过以上原理,可以将蛋白质样品加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隙中,然后施加电场,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最终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带。
2. 应用SDS-PAGE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以下是SDS-PAGE的几个主要应用:2.1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
通过SDS-PAGE,可以将混合蛋白质样品根据其分子量进行分离,得到纯化的蛋白质。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2 亚细胞结构研究通过SDS-PAGE,可以将细胞或亚细胞结构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内的定位、功能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揭示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功能机制。
2.3 蛋白质质量测定通过SDS-PAGE,可以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标准品进行比较,估计未知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4 蛋白质组学研究SDS-PAGE结合质谱技术可以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
尿蛋白电泳及尿本周蛋白检测在肾病中的应用
![尿蛋白电泳及尿本周蛋白检测在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a3c3307cd184254b3535f7.png)
4• 浆细胞 合成抗体蛋白,即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5• 免疫球蛋白 在免疫系统中被用来识别和消 灭如细菌或病毒等外源物
正常浆细胞
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骨髓瘤或其他恶性浆细胞增生
Normal Immunoglobulin
• 电泳技术就是利用在电场的 作用下, 由于待分离样品中 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 本身大小, 形状等性质的差 异, 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 迁移速度, 从而对样品进行 分离, 鉴定或提纯的技术.
• 在生化检测中, 主要用于分 离各类蛋白分子.
正常的电泳图谱
经过毛细管电泳后, 血清蛋白将会被分离成6个条带并同时标注出检测结果
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如果血清中未见异常,建议 做尿本周氏蛋白检测
原因: 先天免疫缺陷, 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 游离轻链病)
通过对血清蛋白电泳结果中出现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检测, 对免疫球蛋白疾病进行诊断
有症状型性免疫球蛋白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重链病 - 淀粉样病变
出现的单克隆M蛋白
正常免疫球蛋白 的电泳结果图谱 Normal Proteinogram
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的电泳图谱
Proteinogram showing Monoclonal peak
多发性骨髓瘤
人群分布:
多发性骨髓瘤仅次于白血病, 是目前发病率排第二位 的恶性血液肿瘤
占所有肿瘤的1% (每年超过15 000人死于该疾病) 欧洲目前有60 000患者, 世界范围有250 000 因浆细胞过度增殖,继而影响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本周氏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本周氏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82d6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0.png)
多发性骨髓瘤本周氏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黄国贤;颜绵生【摘要】目的探讨尿本周氏蛋白电泳、血清本周氏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和尿液轻链定量及其比值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3例尿本周氏蛋白电泳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尿标本分别用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本周氏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进行检测并分析四种电泳结果 ,同时利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及尿液中蛋白及κ、λ轻链的浓度,并计算κ/λ比值.通过与100例非MM病人血、尿检测结果对照,结合电泳结果评价本周氏蛋白检测在MM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结果血清本周氏蛋白电泳结合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可进一步提高MM筛查的阳性率及分型的准确性.尿液和血液中κ、λ的浓度,κ/λ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尿液κ/λ的比值对尿蛋白阳性病人的本周氏蛋白检出有一定的意义,在用于MM的筛查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7(035)006【总页数】5页(P933-937)【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本周氏蛋白;κ轻链;λ轻链;κ/λ值【作者】黄国贤;颜绵生【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输血科,广东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输血科,广东广州 5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R730.26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较少见,男女之比为3:2[1]。
而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检测技术不断提高,MM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尽管不断有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应用于MM的治疗中,但到目前为止MM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2]。
MM是由于单一株浆细胞异常增值,因而产生大量理化性质十分均一的免疫球蛋白,此蛋白称为单克隆蛋白(monoclonal protein,M蛋白),M蛋白大多无免疫活性,所以又称副蛋白。
蛋白胶中sds的作用
![蛋白胶中sds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100c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6.png)
蛋白胶中sds的作用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即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在蛋白质分析中,SDS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许多作用,包括溶解蛋白质、改变蛋白质的电荷、使蛋白质变性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SDS在蛋白胶中的作用。
SDS在蛋白胶中起到溶解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质,其溶解度常常较低。
SDS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分子解离,并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以更好地在电泳中迁移。
SDS能够改变蛋白质的电荷。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不同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电荷性质。
在蛋白胶电泳中,SDS与蛋白质结合后,使蛋白质分子带有负电荷。
由于SDS与蛋白质的比例是恒定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会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以一定的速率向阳极迁移。
因此,SDS能够使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呈线性迁移,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SDS还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SDS与蛋白质结合后,通过破坏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使蛋白质分子变性。
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不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如温度、离子浓度等。
这种变性作用使得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保持线性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检测。
除了在蛋白质电泳中的应用外,SDS还广泛用于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
在蛋白质提取中,SDS可以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使蛋白质释放出来。
在蛋白质纯化中,SDS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电泳或其他分离方法将蛋白质与其他污染物分离开来。
总的来说,SDS在蛋白胶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溶解蛋白质、改变蛋白质的电荷和使蛋白质变性。
这些作用使得蛋白质能够在电泳过程中以线性方式迁移,并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和检测。
此外,SDS还在蛋白质提取和纯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SDS在蛋白质分析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试剂。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9b1a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e.png)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1.1 电泳原理SDS-PAGE是一种基于凝胶电泳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其中SDS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的缩写,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使蛋白质样品中的蛋白质在电场作用下带负电荷,同时也能够给蛋白质提供线性结构。
1.2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利用膠體凝膠將生物物质分开的电泳技术。
在SDS-PAGE中,常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作为电泳介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聚合物凝胶,通过调整聚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的比例,可以调整凝胶的孔径。
1.3 SDS-PAGE的步骤SDS-PAGE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添加SDS、还原剂和草酸,使蛋白质样品变性和解离。
•准备凝胶: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之倒入电泳槽中,插入电泳板。
•加载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加入凝胶双孔板中,注意标记样品位置。
•电泳:将准备好的样品盖在电泳槽上,接上电源进行电泳分离。
•显色染色:将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显色染色,以观察结果。
•图像分析:利用成像仪或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的凝胶图像进行定量分析。
2. SDS-PAGE电泳的应用2.1 蛋白质分析SDS-PAGE电泳是蛋白质分析的基础技术,通过对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分离,可以获得蛋白质的表观分子质量、纯度和组成信息。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2.2 分子生物学研究SDS-PAGE电泳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有多种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分等。
此外,SDS-PAGE也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如核酸、小分子化合物等)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2.3 药物研发SDS-PAGE电泳在药物研发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药物候选化合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评估药物的结合能力和亲合力。
SDS尿蛋白及本周氏电泳的意义
![SDS尿蛋白及本周氏电泳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8a4c6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9.png)
室温
90~100℃
50~60℃
• 大多数骨髓瘤患者尿中有本周氏蛋白
本周氏蛋白
起因 结果
浆细胞增生症
血液中出现游离轻链 尿液中出现
影响
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CLL慢性白血病 MGUS .....
• 溶菌酶 见于局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血红蛋白 溶血性疾病,血型不合输血
• α1酸性糖蛋白 见于支气管肺癌
• 肌红蛋白
– ……
挤压伤,心肌梗死
•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 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
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定量分析蛋白尿
• 筛查
- 溴酚蓝试纸条检测〔> 150 - 200 mg/L 〕:蛋白尿阳性变 蓝,本周氏蛋白时会产生假阴性
• 定量检测方法
- 比浊法〔不建议使用〕 - 建议采用比色法〔焦性没食子酚红,考马斯蓝〕
尿中总蛋白的定量分析 无法检测到
低浓度的本周氏蛋白
特异蛋白测定
• 免疫法定量测定
▪ 肾小球性标志蛋白:
SDS尿蛋白电泳
Sebia
肾脏疾病:慢性隐匿,发病率急剧上升,早期就诊率2030%,局部患者首诊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KD〕的最 终结果
CRF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肾单位的生理结构和各类生理蛋白
2百万个肾单位
每天过滤180升 的血浆
polymerization
尿蛋白电泳
![尿蛋白电泳](https://img.taocdn.com/s3/m/80af4d84b90d6c85ed3ac676.png)
尿蛋白电泳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尿蛋白电泳-临床意义尿蛋白电泳是指是将尿蛋白按其分子量大小、顺序分为不同组分,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一种试验。
用尿蛋白类型按分子量分为低分子蛋白、中分子蛋白、高分子蛋白及混合性蛋白四种,此项检查,可以大致推断尿蛋白的来源(是溢出性蛋白尿还是组织破坏性蛋白尿);并可了解肾脏程度的情况,如仅有中分子量尿蛋白,病变较轻。
如低中高分子量尿蛋白均有,说明病变较重。
结论:SDS-AGE尿蛋白电泳技术对患者无创伤,电泳结果有助于判断尿蛋白的来源,分析肾脏损伤的部位以及程度,对临床诊断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本试验仅表示尿蛋白的来源,与免疫功能检查无关,本院已有尿十项检查,尿电泳可以不做。
强烈建议都做血清蛋白电泳,并了解电泳图样及其意义:记住三个人的形象(潘长江、王玥波、姚明),这是托儿所的教学方法,对于这些年轻、精神正常的人再听不懂、不理解、记不住,真是智商问题。
尿蛋白圆盘电泳(即尿蛋白电泳)尿蛋白圆盘电泳又称为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尿蛋白圆盘电泳临床意义区别尿蛋白的分子量,从而了解尿蛋白的形成原因和病变部位。
中分子和大分子的尿蛋白主要由肾小球损伤所致;小分子量尿蛋白为肾小管及其间质病变导致,混合性蛋白尿病变累及肾小管、肾小球和间质。
4尿蛋白圆盘电泳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l )正常类型:在白蛋白区带上下两侧,白蛋白为单独组成成分。
( 2 )低分子蛋白尿:主要区带在白蛋白及白蛋白以下,提示肾小管及间质病变或溢出性蛋白尿,如急、慢性肾孟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中毒性肾病等。
( 3 )中分子蛋白尿、高分子蛋白尿:前者蛋白区带在白蛋白上下附近,后者在白蛋白及以上。
主要反映肾小球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和妊娠高血压疾症等。
( 4 )混合性蛋白尿:特征为低分子与高分子蛋白质同时存在,白蛋白为主要区带。
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
![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0065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4.png)
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蛋白质SDS-PAGE电泳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技术和方法。
其中,SDS-PAGE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它通过电泳的方式将蛋白质按照其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和定量。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SDS-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来源的蛋白质进行分析,了解其分子量和纯度,并探讨其应用于蛋白质研究中的意义。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收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样品,如乳清蛋白、鸡蛋清蛋白等。
将样品加入SDS-PAGE样品缓冲液中,加热至100摄氏度,使蛋白质完全变性。
2. 准备电泳胶:根据实验需要,配制相应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加入TEMED和过硫酸铵使其聚合。
3. 装载样品:将变性后的蛋白质样品注入电泳胶槽中,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4. 电泳:将电泳胶槽连接至电源,设置合适的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分离。
5. 凝胶染色:将电泳胶取出,用凝胶染色剂染色,使蛋白质带可见。
6. 图像分析:使用分子量标准品作为参照,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蛋白质带的迁移距离,计算其分子量。
实验结果: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样品分离出来,并得到了清晰的蛋白质带。
根据分子量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我们计算出了各个蛋白质样品的分子量。
讨论:1. 分子量测定: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相互作用方式。
2. 纯度分析:通过观察电泳胶上的蛋白质带的清晰度和数量,我们可以初步评估样品的纯度。
纯度高的样品通常只有一个清晰的蛋白质带,而纯度低的样品则可能有多个模糊的带。
因此,SDS-PAGE电泳可以帮助我们选择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样品进行后续实验。
3. 应用前景:SDS-PAGE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固定电泳法检测尿本—周蛋白免疫的临床价值
![固定电泳法检测尿本—周蛋白免疫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5cf068577232f60dccca17e.png)
固定电泳法检测尿本—周蛋白免疫的临床价值目的采用固定电泳法检测非浓缩尿中的本-周氏蛋白(BJP),对比传统的热沉淀检测法以探讨固定电泳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分别以固定电泳法和热沉淀法对126例申请进行本-周氏蛋白检测的临床晨尿标本进行检测,对于固定电泳法检测呈阳性的标本还须进行尿蛋白定性分型。
结果固定电泳法检测结果显示,126例标本中有22例(17.46%)呈阳性,其中κ型10例,λ型12例,蛋白定性介于-~++之间;热沉淀法检测8例呈阳性。
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本-周氏蛋白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应当作为检测本-周氏蛋白的主要方法;热沉淀法由于检测过程影响因素较多而因应减少使用。
标签:本-周氏蛋白;固定电泳法;热沉淀法尿本-周氏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BJP)是一种单克隆游离免疫球蛋白,其通常是由恶性浆细胞通过无性繁殖得方式合成,临床上可以作为检测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重要指标[1-2]。
浆细胞恶性繁殖时合成大量本-周氏蛋白,实质上是蛋白轻链的合成过程出现紊乱。
BJP由约214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结构类似于正常的蛋白轻链,具有κ、λ两种轻链。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日沉淀性质,临床上多用热沉淀反和血清蛋白电泳作为尿标本BJP检测的主要手段,但该方法影响因素较多,不具有理想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本研究采用固定电泳法检测非浓缩尿标本的BJP,并与传统热沉淀法相对比,探讨固定电泳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检测标本选取我院2013年6月~12月申请本-周氏蛋白检测的126例尿标本,男71例,女55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56.2±10.4)岁。
标本均为晨尿,留取于尿杯中置于-20°C环境下保存。
1.2 检测仪器和试剂主要试剂:琼脂糖凝胶板、醋酸盐缓冲液、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等。
主要仪器:尿蛋白电泳试剂盒、免疫固定电泳试剂盒、全自动电泳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名词解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0bf7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2.png)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凝胶电泳过程中使用一种带有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可以将蛋白质分子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使其在电场中按照分子质量大小进行迁移,最终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并且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生物工程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实验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SDS线性化蛋白质:SDS是一种带有强烈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在凝胶电泳过程中,SDS可以与蛋白质分子中的亲水残基相结合,并使蛋白质分子呈线性状态,从而使蛋白质的电泳迁移速率与其分子质量成正比。
2. 分子质量分析:在电泳过程中,由于SDS的作用,所有蛋白质分子都被线性化处理,并且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率只与其分子质量大小有关,因此可以根据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来推断其分子质量。
3. 分离效果:由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蛋白质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因此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在凝胶中得到有效分离,形成清晰的电泳带。
二、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分离与鉴定: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将混合蛋白质样品有效地分离并形成清晰的电泳带,便于后续的蛋白质鉴定和分析。
2. 蛋白质定量: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来确定实验结果。
3.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为进一步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5f63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6.png)
在进行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的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蛋白质和电泳技术的基本概念。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最丰富的大分子化合物,它们参与了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结构、酶活性、信号传导等。
而电泳技术则是一种基于电场作用将带电粒子分离的方法,它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鉴定蛋白质的技术,其原理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其分子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的原理和相关细节。
1.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的基本步骤在进行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实验时,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在含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缓冲液中进行变性处理,使得蛋白质呈线性结构并且带有负电荷。
之后,将处理过的蛋白样品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并施加电场使得蛋白质开始迁移。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它们将在凝胶中以不同的速率迁移,最终实现分离。
2. SDS的作用原理SDS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得蛋白质呈线性构象,并且使得蛋白质的带电量与其分子质量成正比。
这样一来,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在电场中受到的阻力相对应也会不同,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3. 凝胶电泳的原理凝胶电泳是利用凝胶作为分离介质的电泳方法。
凝胶可以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或者琼脂糖琼脂糖凝胶。
在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中,聚丙烯酰胺凝胶是最常用的分离介质。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孔隙大小来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从而迁移较慢,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则会迁移得更快。
4. 电泳条件的影响在进行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实验时,电泳条件的设定对分离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电场强度的大小、电泳时间的长短、凝胶浓度等都会影响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和分离效果。
总结而言,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原理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其分子质量成反比的关系,通过SDS的作用使得蛋白质呈现线性构象并且带有负电荷,再利用凝胶电泳对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https://img.taocdn.com/s3/m/028ecd1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d.png)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以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SDS 凝胶电泳检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一、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而SDS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可以通过分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SDS凝胶电泳检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SDS凝胶电泳是一种离子交换电泳技术,通过在凝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S,可以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具有均一的负电荷,从而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分离。
具体原理如下:1. SDS:表面活性剂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够使蛋白质完全解离为带负电荷的复合物。
SDS与蛋白质按照1:1的摩尔比结合,使得蛋白质带有负电荷。
2. 凝胶:常用的凝胶材料有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蛋白质样品与SDS混合后,通过电泳将其分离。
由于SDS使蛋白质带有负电荷,因此在电场作用下,蛋白质会向阳极迁移。
由于凝胶的孔径大小不同,蛋白质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在凝胶中分离成不同的条带。
三、实验方法SDS凝胶电泳的实验步骤如下:1. 制备凝胶: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加入TEMED和过硫酸铵等物质,制备凝胶溶液。
2. 注射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与SDS混合,并进行热变性处理,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具有均一的负电荷。
3. 进行电泳:将混合样品注射到凝胶槽中,连接电源进行电泳。
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电压和时间。
4. 染色观察: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取出,并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银染和脱色染色等。
5. 分析结果:观察染色后的凝胶,根据不同蛋白质的条带位置和宽度,可以推断其相对分子质量。
四、结果分析SDS凝胶电泳的结果分析主要从条带位置和宽度两个方面进行。
蛋白电泳结果解读
![蛋白电泳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cd182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e.png)
蛋白电泳结果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蛋白电泳是一种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分析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以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通过观察蛋白在凝胶中的迁移情况,可以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电荷以及含量等信息,帮助科研人员深入理解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在蛋白电泳实验中,常用的凝胶材料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
SDS-PAGE在蛋白电泳中被广泛应用,通过添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将蛋白质变性并赋予负电荷,使蛋白质在电场中按照分子量大小迁移。
PAGE则是一种非变性凝胶电泳,在不添加SDS的情况下,蛋白质根据电荷大小和分子量来进行迁移分离。
对蛋白电泳结果的解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蛋白带的分离情况:在蛋白电泳实验中,蛋白质会在凝胶中形成条带,称为蛋白带。
观察这些蛋白带的分离情况可以了解不同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和迁移距离,从而判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情况。
2. 蛋白带的密度和宽度:蛋白电泳结果中的蛋白带密度和宽度可以反映蛋白质的含量和纯度。
如果蛋白带较暗且窄,则表示该蛋白质含量较高且纯度较好;相反,如果蛋白带较暗且宽,则可能表示该蛋白质含量较低或受到杂质的污染。
3. 蛋白质的分子量:根据蛋白带在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可以计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
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迁移速度较慢,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迁移速度较快。
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未知蛋白的分子量范围。
4. 常见异常情况:在蛋白电泳实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包括带重叠、带模糊、带倾斜等。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凝胶制备问题或者蛋白质本身的特性造成的。
对于这些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排除并进行调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蛋白电泳结果的解读是蛋白质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通过认真观察和分析蛋白带的特征,并结合实验设计和操作技巧,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蛋白电泳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机制提供有力支持。
sds-page电泳的原理
![sds-page电泳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8ac1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0.png)
sds-page电泳的原理
SDS-PAGE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差异在凝胶中进行电动力学分离。
首先,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液进行处理,使蛋白质完全解性,并在分子表面结合一定数量的SDS分子。
SDS的作用是给予蛋白质相同的电荷密度,使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与分子量成反比。
这样,蛋白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负极迁移到正极。
同时,在电解液缓冲液中加入还原剂(如2-巯基乙醇)和丙二醇等添加剂,可以防止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保持还原态。
然后,将蛋白质样品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孔中,然后施加直流电场。
由于缓冲液和凝胶都是离子导电的,电场通过凝胶时会造成凝胶中的离子产生移动,形成离子漂移流。
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会受到凝胶的糊精网络的限制,迁移速度较慢;而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迁移速度较快。
这样,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会在凝胶中产生分离。
最后,电泳结束后,将凝胶从电泳槽中取出,并经过染色或转印等进一步处理。
染色后,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形成的带状条带。
根据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绘制标准曲线,就可以确定待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总之,SDS-PAGE电泳利用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差异,在凝胶中进行电动力学分离,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尿蛋白电泳操作规程
![尿蛋白电泳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dad481524de518964b7d66.png)
尿蛋白电泳操作规程一.项目名称尿蛋白电泳(HYDRAGEL PROTEINURIE)二.检验方法名称SDS-琼脂糖凝胶区带电泳三.方法学原理在含有多量的阴离子去垢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液体中,蛋白质可与其连接,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蛋白本身的构造已经破坏,他们都表现出相同的构造和相同的负电荷。
当这种SDS—蛋白质复合物在具有适当筛选功能的介质中电泳时,如在含高浓度琼脂糖的HYDRAGEL 5 PROTEINURIE凝胶上电泳时,蛋白质按它们的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在HYDRAGEL 5 PROTEINURIE凝胶上能清楚分离来源于肾小管(分子量<65-70Kda)还是来源于肾小球(分子量>65-70KDa)的蛋白质,因此尿蛋白不仅能被检测到,而且能对蛋白来源进行分类(肾小球,肾小管性和混合性)。
四.方法学溯源自1930年由Tiselius发现了移界电泳(moving boundaryeectrophoresis),而后,这种技术的各种局限性已逐渐被区带电泳(zoneelecrrophoresis)所克服,区带电泳的条件和支持介质的选择是电泳成败的关键。
五.仪器(一)型号:SEBIA HYDRASYS (PN1210)(二)分析和计算参数:1.处理量:约14个样本/小时2.所需样本量:5ul3.检验时间:约50分钟4.重复性:有良好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5.电泳参数:电压0-300V(可选至3000V)电流0-500mA功率0-100W六.试剂及配套品(一)试剂1.HYDRAGEL 5 PROTEINURIE试剂盒(1)商标:SEBIA(2)包装规格:50测试(3)货号:PN41152.脱色液(1) 商标:SEBIA(2) 包装规格:Pack for 10×100ml(3) 货号:PN4540(4) 成分:柠檬酸3.洗涤液(1)商标:SEBIA(2)包装规格:Pack for 10×80ml(3)货号:PN4541(4)成分:叠氮钠(二)配套品尿蛋白质控(1)商标:SEBIA(2)包装规格:Pack for 5×1ml(3)货号:PN4781七.操作步骤㈠开机,启动电泳仪。
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目的
![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567f61e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e.png)
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目的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目的引言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分离蛋白质并确定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蛋白测定
• 免疫法定量测定
肾小球性标志蛋白:
Albumin, IgG, Transferrin
肾小管性标志蛋白:
b 2 microglobulin, RBP, a1 microglobulin
如果需要更多的特异蛋白信息,需要更多的测试
尿蛋白电泳 提供更全面的蛋白信息
在 HYDRAGEL 5 PROTEINURIE 凝胶上 主要的尿蛋白 电泳条带区域分析
(MW 50 kDa)
白蛋白(分子量 : 67 kDa) 起源于肾小球 的各类蛋白
(分子量 > 67 kDa)
转铁蛋白 (MW : 80 kDa) Ig G (MW : 160 kDa) Ig A (MW : 165 kDa) 结合珠蛋白 a2-巨球蛋白 (MW :900 kDa) 加样位置
注 : (Cystatin C),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肾小球过滤
• 大分子量蛋白(主要为>67kDa)无法透过肾小球进入 肾小管 • 其他决定各种蛋白被过滤的因素 : 分析形状, 带电量, 血
浆浓度.
• 还有一些血液动力学因素可影响蛋白的过滤.
肾小球损伤
• 原因
– 糖尿病 – 感染性损伤 (细菌感染, 乙 肝患者, 水痘, 梅毒, 单核 白血球增多症 ,…) – 其他系统性疾病 (自动免 疫系统, 癌症,…) – 中毒现象 (重金属, 药物中 毒,…)
7.对临床不典型的患者及微量尿蛋白的患者的诊断及各种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 动态分析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本周氏Bence-Jones蛋白 检测
本周氏蛋白(Bence-Jones Proteins,BJP)
• Henry Bence Jones 于1844年在一个骨髓瘤患者尿中 发现的一种具有特殊凝溶性质的蛋白 • 该种蛋白40-60℃发生沉淀,加热煮沸时溶解,冷 却后又沉淀。后被证明是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二聚体。
尿液的收集和保存
• 尿液收集:
- 24小时尿
- 晨尿中段
• 要注意是否为间歇性蛋白尿
• 保存
- 新鲜尿液
- 4° C保存最多一周 - 注意防腐,避免反复冻融(导致IgG浓度降低)
- 检测前离心(10min 3000 rpm)
尿蛋白检测
初级分析是否有蛋白增加
-直接进行总尿蛋白浓度测定
进一步分析:
> 67 kDa > 67
kDa
<< 67 67 kDa
kDa
• 白蛋白 (<30%) 及其它小分子蛋白 (小 于 67 kDa) 都将会在尿液中被找到。
混合性损伤
• 混合性蛋白尿 • 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 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时而产生的蛋白尿。 • 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 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 一致。
> 67kDa < 67kDa
2百万个肾单位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小分子蛋白 肾小球过滤 每天过滤180升 的血浆 小分子蛋白 肾小管重新吸收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小分子蛋白
肾小管的废弃物排放
同时产生大约1.5 升的尿液。 最后形成的尿液含有 1/3 的白蛋白 和 2/3 球蛋白
尿里的蛋白
在生理学角度讲, 正常的人的尿蛋白量小于 150 mg/24 h (大约在 100 mg/L)
本周氏蛋白电泳检测对象
• • • • • • • 肾病 不明原因水肿 尿蛋白阳性 血清蛋白电泳提示“M蛋白” 尿SDS蛋白电泳提示“轻链”存在 骨髓瘤患者 其他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
– 淋巴细胞白血病 – 浆细胞型白血病
谢 谢
5 PROTEINURIE
14.3 KDa 26.6 KDa 67 KDa 150 KDa
肾小球性蛋白尿
血清
Glomerular proteins ( > 67kDa) 肾小球性蛋白
肾小管性蛋白尿
Tubular proteins 肾小管性蛋白 ( 67kDa<)
Se r Se r
临床病例
MW
病理上的肾功能疾病: 当尿蛋白量大于 150 mg/24 h
主要的蛋白是 白蛋白
(少于 30 mg/L)
而此时,尿蛋白的成 分也是不定的。
尿蛋白含量增加的原因
间歇性的
生理因素 :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 寒,站立过久,
病理性的:
●
肾前性(溢出性)
●
●
选择性 非选择性
肾小球损伤
L 泳道: 抗 轻链抗血清 Kfree 泳道: 抗游离 轻链抗血清
参考泳道 重链
复合轻链
游离轻链
L free 泳道: 抗 游离轻链抗血清
免疫球蛋白
•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的正常生理成分 • 多克隆 抗游离轻链抗血清结合位置, • 分类
– 重链:IgG、IgA、IgM 、 IgD、IgE – 轻链:κ、λ – 10种类型
Bence Jones?
1. 2. 3. 4.
Bence Jones suspected No Bence Jones suspected Bence Jones suspected Bences Jones suspected
1. 2. 3. 4.
Bence Jones lambda (polymerized) No Bence Jones Bence Jones lambda Bences Jones kappa (polymerized)
起源于肾小管 的各类蛋白
(分子量 < 67 kDa)
Cystatin (MW : 11 kDda) b2-微球蛋白 (MW :12 kDa) 溶菌酶 (MW : 15 kDa)
视黄醇结合蛋白(MW : 21 kDa)
游离轻链 (MW 25 kDa) a1-微球蛋白 (MW : 33 kDa) 游离轻链的二聚体
……
7
肾后性蛋白尿
•
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 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 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
肾性蛋白尿
•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 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 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1)选择性蛋白尿(selective proteinuria):相对分子质量中等 的清蛋白为主 (2)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以相对分 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反映肾小球毛细管 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 •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在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因 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 为主的蛋白尿。
• 此时, 我们可以在尿蛋白中发 现白蛋白和其他大分子量蛋白 (大于 67 kDa)。
肾小管的再次吸收功能
• 在肾小球中被过滤掉的小分子蛋白, 分子量小于 67 kDa, 将会在肾小管内被重新吸收 (内吞作用). 99% 的在肾小球内被过滤的蛋白, 都将会被重新吸收利 用. 例如, 18 g/24-h 白蛋白将会被过滤掉; 30 mg/24-h 白蛋白在人的尿液中被发现.
2 : Light chain myeloma轻链性骨髓瘤 4 : Macroscopic Hematuria肉眼血尿
5: Overload Proteinuria with polymerised BJ 本周氏蛋白多聚体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的优点
1.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病人是肾小球受损还是肾小管受损,或者是小球小管均受 损伤的混合型尿蛋白。 2.操作简便、尿液无须浓缩,只需2个半小时即可出报告。 3.对不愿意进行肾穿检查的病人,可作为替代实验。 4.方法敏感,最小检出限度为15mg/L。 5.能得到尿蛋白剖像的电泳谱,便于比较和保存。 6.儿童尤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直接检测24h尿蛋白。
– 正常的轻链过剩
• 慢性肝病、红斑狼疮等多克隆增殖性疾病
– 伴随轻链 – 单一轻链
本周氏蛋白免疫固定电泳方法
仪器: Sebia 琼脂糖凝胶电泳仪 试剂:本周氏蛋白电泳试剂
方法: 点样,电泳,加抗体反应, 条带检测
ELP 泳道:
固定液
GAM 泳道: 抗IgG .A.M重链抗血清
K 泳道: 抗 轻链抗血清
●
●
肾性
●
肾小管损伤 混合性
●
肾后性
●
溢出性蛋白尿
> 67kDa < 67 kDa
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 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
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 吸收能力 形成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 正常。
肾前性(溢出)蛋白尿
常见蛋白种类及疾病
游离轻链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ß2微球蛋白 见于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 溶菌酶 见于部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红蛋白 溶血性疾病,血型不合输血 α1酸性糖蛋白 见于支气管肺癌 肌红蛋白 挤压伤,心肌梗死
肾小管损伤
• 肾小管损伤将会改变其对小蛋白 分子的重新吸收能力 (小于67 kDa 的蛋白) • 产生原因
– 遗传原因 (Fanconi syndrome) –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草酸中毒) –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扩增(myeloma, Waldenström) – 药物作用(氨基甙类抗生素 ) – 中毒 (金属中毒,氨基甙类)
SDS尿蛋白电泳
王连升 法国Sebia公司上海代表处
肾病的现状
肾脏疾病:慢性隐匿,发病率急剧上升,早期就诊率2030%,部分患者首诊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KD)的最 终结果
CRF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肾单位的生理结构和各类生理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