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银行发展趋势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子银行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电子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型金融企业组织形式和服务渠道,已成为银行业务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展示银行经营形象和竞争实力的重要窗口,它的产生与发展给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子银行发展的现状,进而浅谈电子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子银行终将成为人们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并设想最终发展为3g智能金融理财终端,成为虚拟银行的遥控器。

关键词:电子银行;需求分析;财富管理;虚拟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73-03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使命。电子商务、支付缴费、融资理财、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日益风行,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生活已经成为现实,“宅”经济的出现,使依托互联网诞生的电子银行带动生活变革。随着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子银行业务已经逐步纳入了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提供的基本银行服务范畴,并与柜面服务、客户经理一起构成了银行服务的三大主营销渠道。

一、电子银行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渠道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3月1日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的有关定义,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

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信通道或开放型公众

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在我国,自1996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电子银行业务以来,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功能日益强大,形成了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为主体的电子银行体系。同时,随着业务的发展及延伸,商业银行也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电子银行产品线,主要包括:企业与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1]。

(一)国内外电子银行发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电子银行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均远远超过了银行柜面传统结算、收付业务量的增长速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银行交易规模已超过了传统交易方式的业务笔数和交易金额,个别银行的电子银行甚至达到了总交易规模的90%以上。在国内,2011年,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占全部业务量之比已超过70%,电子银行已成为人们首选渠道。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充分展现了居民金融消费习惯的巨大变迁。

(二)电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

电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贡献度不断提高。电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贡献在于,它不仅作为独立的交易渠道存在,还是搭载资产、负债、中间等多项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它与银行其他业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银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中国对外资银行逐步全面开放,居民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的特点,并对银行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柜面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必须借助电子银行的技术和创新优势,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电子银行在服务过程中还能发挥很强的“锁定”效应:人们一旦选定一家银行的电子银行,往往会将其他业务也随之转到这家银行。

从商业银行服务至上的角度考虑,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银行通过标准化服务可以吸纳和转移大量大众客户,为分流柜台压力以及促进网点转型提供了可能。同时,电子银行又不仅仅是营业网点的补充和柜面业务的简单复制,电子银行还能不断创新银行服务内涵,比如黄金业务、外汇产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更重要的是,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银行服务,没有所处地点的限制,从而能与人们保持最紧密的接触,还能够最快速地响应人们需求,可以和人们建立互动关系,挖掘潜在资源,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为深化客户关系管理创造条件。

二、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电子银行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产生的,不同的客户(消费者)存在不同的消费倾向,对电子银行的产品提出了不同要求。因此,发展电子银行首先要科学细分市场,了解市场需求。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由过去单一的储蓄业务需求发展为集银行、基金、证券、信托、保险等为一体的一揽子理财服务需求,要求银行为其提供范围更加广泛、品种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二是要求银行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并将安全、快捷、方便作为对银行服务渠道选择的基本前提;三是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要求银行为其提供差异化的个性服务。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银行有更高的应变能力,这必将在客观上推动电子银行产品的市场环境日渐成熟。

(二)逐步提高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兼容度

电子银行业务涉及交易环节和支付结算环节,而涉及企业及个人的对外交易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支付、结算和税务等对外的财务往来业务,势必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直接的转账、对账、代收费等业务往来,而支付结算业务绝大多数是由金融专用网络完成的。把电子交易和电子支付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电子银行业务处理过程。商业银行只有增强与外部系统的对接能力,才能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竞争能力。

(三)完善内部机制,切实控制风险

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子银行业务普及、发展的一大瓶颈。《2012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用户网银比例为30.7%;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8.9%,在对手机银行安全调查中发现,46%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是安全的。武汉中南

社会调查研究所首席研究总监陈少君认为,安全性问题依然是人们认为电子银行需要改进的主要方面。人们对于电子银行的安全需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上的“安全”,更多是要通过使用方式、规则及技术手段让人们对电子银行综合”感觉”安全才是关键。为此,各家商业银行都针对电子银行的安全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例如:在网上银行系统设置多道防火墙,以有效防范对网上银行系统的非法入侵;建立了一支专业的信息安全防护队伍,对网络进行24小时安全监控;先后推出安全控件、u盾、动态密码、校验信息、设置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陆、交易金额限制措施等。与此同时,宅经济使网上购物成为潮流,不仅网上购物,还有网上缴费、网上订票等,这些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当前商业银行通过电子银行服务平台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复杂。商业银行除了关注本机构电子银行的风险,还需要面对来自第三方服务机构的风险传递[2]。

三、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银行品牌建设

近年来,电子银行追求品牌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比如工商银行的“金融e通道”、农业银行推出的“金e顺”、交通银行“金融快线”等。商业银行应大力推进电子银行的品牌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现今可供客户选择的银行越来越多,电子银行品牌建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商业银行提供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持续打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