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尖卡斌引)

品味人生(尖卡斌引)
品味人生(尖卡斌引)

品味人生

作为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文字,一个个汉字,恰似一杯杯香茗,内涵隽永,耐人寻味。

一个成功的人士要做到能大能小能文能武能伸能曲能上能下

卡:上也行,下也行

“上”是一种荣光,更是一种责任。

教师不是官更胜于官,教师是一种职责,一种使命。在师德的锻铸中,在师能的千锤万击中,历尽竞争的挑战与洗礼,感恩师生的祝福与期待,走上名师岗位教师才能愈发走向成熟,才能愈发以夸父逐日般的执着与坚韧,时刻记住自己应该成为全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与支柱,应该更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笃信宗教和热爱劳动的典范,并在各方面成为活的规则和条例……以精神生活纯洁、对人厚道、履行职责、孜孜不倦和精力充沛来保持自己的威望……像太阳把太空照得四面通明一样,每天都要照亮所有学生的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如是说。

“下”是一种风范,也是一种责任。

教师不是官,但应该比官们更要懂得“能上能下”的道理,“上”的光荣,人人会做,“下”的风光,却让很多人跌价。

向来以“面子第一”的教师,“下”的时候更多,“下”痛苦更胜,“下”的考验更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从学生中脱颖而出的教师,为了事业的红红火火,为了学生的人才辈出,不论是组织决定的劝退,还是主动让贤的隐退,总有从幕前走向幕后的时候。那时,教师更应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豁达与大度、风格与责任、热情与奉献,以平常心对待荣与辱、名与利,以自信心面向未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自己“台前风光做事,台后风光做人”、“台上不自傲,台下不自卑”、“岗下品不下,离岗不离心”的君子风范继续给学生、同行及学校以无尽的精神财富,一如既往的地为他人做嫁衣,让学校承前启后,和谐发展。

斌:文也行,武也行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是所有国人的一种向往。作为一名教师,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内外兼修,以求“能文善武”。

一是既会教学,又会管理。教师理所应当的应该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且能教好学。只有把教学和管理,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教师才能成为“教师中的优秀教师”。教师要懂管理,会管理,让管理出质量、出效益、出品牌,实现学科教学的科学高效。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无法组织教学,教学就不可能会有好的成效。

二是既会说,又会写。教师要张得开嘴,伸得出手,才能不断以自己与日俱增的学识魅力和语言感召力,去吹响学生前行的号角,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航向,一步步实现学校美好的发展愿景。教师的“说”与“写”应该是有效的、学生乐意接受的,要努力做到向“根叔”们那样受学生欢迎。“平等的话”最能富有成效,“尊重的话”最能打动人心,“真心的话”最容易让人接受,“自己的话”最能赢得理解,“实在的话”最能赢得公信力,“贴心的话”最能萌发感染力,“前卫的话”最能产生吸引力。

三是既能指挥,又能战斗。教师的工作很繁杂,但简言之,就是“出主意”,为每位学生制定发展决策,“用干部”,最大限度的发掘并保护每位学生的特质和潜能,壮实自己的左膀右臂,“搞服务”,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保障。能调兵遣将,能身先士卒,团结家长教,教会学生学,引领干部干,做给大家看,事事做垂范,时时为模范。

引:屈也能,伸也能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励志联或许能诠释出“引”字的深刻哲理。

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要特别能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与挫折。无论是因工作失误,受到上级批评与处理;无论是因推行改革实验,受到教职员工和社会的误解与阻挠,受到学生的误解和不配合,受到家长谩骂和责罚;也无论是忙于工作,冷落家庭,因不解而受到家人的抱怨,都要坦

然面对,永远不抛弃,不放弃,不抱怨,不埋怨,而且要始终做到愈挫愈锐、愈挫愈勇、愈挫愈坚。

经得起委屈与挫折已属不易,能理智面对掌声和鲜花,则更是新时代教师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此,教师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因一时的掌声而沾沾自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善于在一个个新的起点上,不断厚实自身的文化底蕴。

尖:小也能,大也能

教师之“小”在于其为“孩子之王”,表现为他在工作中常犯“糊涂”,乐于“袖手旁观”,“不把眼光专盯在学生的每个缺点上,而是尽量背对学生的缺点,把目光盯在学生的优点上,寄希望于他们的工作、生活和进步上”(仿日本教育家小林国芳语);表现为他在生活中时常“忘掉”自己是位教师,不会讲“大话”,没有“豪言壮语”,与家长及师生员工或友或朋,或兄或弟,或姐或妹,进百家门,拉百家常。

在工作中时时想到自己是一位教师,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根,以教学为重,善谋大事,聚精会神提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让自己有思想,让教学有特色,让自己有风格,让学生有特长。这或许就是教师“大”之所在。

品味“四字”,并以其所蕴含的“能上能下、能文能武、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辩证的思维理性去做人做事,教师师德素养必将得到不断提升。要达此目的,教师还要以“贤、严、谦、宽、坦”五字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贤”: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学的高手,管理的内行,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能恰当地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学生的工作动力,能够充分听取和采纳广大学生和家长及同行的建议,让他们献计献策,参与教学的日常管理,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严”: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行为检点。一个言行不一、不干实事、溜须拍马、滥用权力、任人唯亲、假公济私的教师,就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忌说空话、大话、假话、脏话和伤感情的话,尽可能说关心人的话,做到严慈相济。

“谦”:教师要树立威信,不能对学生和家长居高临下地发布指令。只有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凌驾于学生群体之上,方能取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严守“谦受益,满招损”古训,以谦虚的态度促进自身进步,助力于人际交往。

“宽”:倡导教师学会与不同性格、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相处,有着对性的帮其进步,对待学生的正确诉求,能够虚惊接受,不文过饰非,不以牙还牙,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打击报复,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平常的心态,具有“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的宽广气度和胸怀。

“坦”:要求教师自觉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坦诚、坦率地对待学生。公开公正公平地处理事情,减少不必要的磨擦和误解,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