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二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唐诗二首(课堂PPT)

唐诗二首(课堂PPT)

系向牛头充炭直。19鬓 bìn读准字音 辗 niǎn
辙 zhé
骑 jì
敕 chì 叱 chì
将 jiāng 系 jì
20
设疑自探 整体感知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 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16
原作题下有题注—— “苦宫市也”
17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 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 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 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 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 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 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 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 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 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 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 其实夺之。”
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
28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v 示例一: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v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 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 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 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十指是乌 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 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 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10

《唐诗二首》教学课件

《唐诗二首》教学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唐诗二首》PPT

《唐诗二首》PPT

新知导入
〔二〕卖炭翁
白 居 易
新知导入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 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 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 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 毁了皇家的声誉。诗人既为民生叫屈, 又为皇上担忧。
新知导入
白居易(772--846),字乐 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 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 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 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的 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 “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2、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
他发出了〔
〕的呼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课堂小结
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 困苦凄凉的生活,表达自己 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 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 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 界。
《唐诗二首》PPT
24 唐诗二首
语文人教版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假设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写作背景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乱、民不聊生。759年 ,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 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 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 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 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唐诗二首PPT课件

唐诗二首PPT课件

(1)子美 少陵野老 《新安吏》
7 《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别》 (2) 白居易集 乐天 香山居士
(1)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
8 贱愿天寒 (2)何时眼前突兀见
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语言建构·能力练
பைடு நூலக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挂罥• (juān) B.塘坳(ào)
• C.两鬓(bìn)
• D.布衾(jīn)

翩翩(piān) •
伐薪(xīn) •
老妪(yù) •
幽咽(yàn) •
一丈绫(líng) •
口称敕(shè) •
辗冰辙(niǎn) • 风怒号(háo)
找一找: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美食?用“—— ”
画出描写它们制作方法的字词。
人教版八年级·下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几道美食,涉及到几种 做菜方法:凉拌、香煎、红烧、烤、煮、炖、 炸、蒸、炒等,让我们从中了解中国的美食文 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版八年级·下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人教版八年级·下
这里介绍了烤、煮的 烹调方法。
烤鸭
水煮鱼
人教版八年级·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本文介绍了哪些中 国美食。
本文介绍了11 种中国美食:凉拌菠菜、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 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共33张PPT)

• 齐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感 情。
• 思考:1、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 2、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 • 3、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宫使? • 4、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读音需要注意的字
鬓 bìn 辗 niǎn 辙 zhé
骑 jì

chì


jiāng
叱 chì

满面尘灰烟火色 肖像描写
理清思路
秋风破屋

现实

心情苦痛 群童抢茅

白天
屋外事
自己

心 民
到 无可奈何
己生
渠 成
长夜沾湿
及 人

忧思不绝 雨 黑夜 屋内人

理想 广厦千万间
天下寒士忧

1.总结 诗歌前三段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情 状,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生活上的痛苦之情。第一节细致 地写出秋风破屋的情状,表达了诗人的痛苦和焦灼;第二 节写群童抱茅,表达了他的无可奈何和内心的沉痛;第三 节写长夜沾湿的苦况,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第四节 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总是有 远大的抱负、宽阔的胸襟。我们要向杜甫学习,努力提高 自己,发展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才!
2.背诵诗歌(小组分任务背诵、个人接龙诵)
卖炭翁
一、导入:
1、初中以来,在课本上有几位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老 人:熟能生巧的卖油翁;经验丰富的老河兵;坚持不 懈的愚公。上一节课也刚学了一首由一位急民间疾苦 的未老先衰的“老翁”所写的诗——《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今天让我们一同随着白居易的视线跨越千年, 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24.唐诗二首(共43张)PPT课件

24.唐诗二首(共43张)PPT课件

.
31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三:对比的写作手法
1.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 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比,
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牛困人饥”与“翩翩两
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
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衣正
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
.
30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 示例三: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 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衣正单”,本该 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 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 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 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 11.“半匹红纱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
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
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
值相差很远。这句诗反映了

❖ 1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
心情的诗句是

.
37
二、选择题
❖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卖炭翁
对 比
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炭被掠夺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生活困苦艰辛
宫使
夺炭 (肖像、动作描写)
仗势凌人 蛮横冷酷
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
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共8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共80张PPT)
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 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四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何能得到)
(全部遮盖) (贫寒的士人)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得像山一样)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
(草庐、小屋)
高耸的样子 (见xiàn:同”现”)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词名句
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堂检测
一、按原文填空
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
的情思,他发出了(
)的呼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
二、杜甫名句填空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 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 大雨迫至。
六.两首诗中都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
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题三)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 透出一个“寒”字,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 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睡得很少, (何由:即“由何”,怎能、如何。
指失眠)
由:凭。) (彻:到天明。作动词)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
入眠的痛苦。
翻译课文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 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
• 俄顷风定云墨色, 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秋天漠漠向昏黑。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

《古诗两首》优质课件ppt

《古诗两首》优质课件ppt

生字学习
泊 bó 愁 chóu 苏 sū
停泊 发愁 苏州
城 chéng 城市 寺 sì 寺院
钟 zhōng 钟声
课文解释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注 意诗歌的节奏,并了解诗歌的大意。 (三分钟后比比பைடு நூலகம்读的最棒)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描写的事物有哪些?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仿 佛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啼 叫。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 的灯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
半夜时分,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 来了声声钟响,沉重而悠远。
枫桥夜泊 (张继)
停船靠岸。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初读感知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 诗; 2、理解诗句中的字词和古诗的意思,能说出诗 句中“泊”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
看到 听到
愁绪难眠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文总结
所见所感 月落


江枫

《唐诗二首》PPT课件

《唐诗二首》PPT课件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 (2)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 塑造人物形象;
(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不幸遭遇, 宫使掠夺的残酷。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24
唐诗二首
1.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 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杜甫创作了“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 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 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 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 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
走 近 杜 甫 , 聆 听 杜 甫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导
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2、韵脚读出延长音; 3、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4、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整体感知
本诗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秋天! 发生在什么地方? 在四川成都,在杜甫住的茅草房里。 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忧国忧民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乡思苦,两样游子情
—— 唐诗二首
学习目标:
一、背诵诗歌,理解诗 歌内容。
二、品读诗歌,体悟情 感,学习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
初读:知内容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诗歌 内容:
(一)先请两位同学朗读两首 诗;大家齐读这两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 节奏正确 韵脚响亮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运用浅显易懂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恨的无穷 无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诵读:当堂测
五、同学们分角色诵读:男、 女生一组,其中一人读题目、作 者,之后每人读一句,最后一句 两人齐读、全班齐读;同学们一 起诵读:女生读出《春夜洛城闻 笛》的悠长深远之情,男生读出 《逢入京使》的沉重豪迈之气。
《逢入京使》写于天宝八载(749),诗人34岁时,第
一次出塞途中。
《初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途》 岑参
……万里奉王事, 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 岂为妻子谋……
为国事奔走于万里沙场,于自身一无所求, 当然知道边塞的苦寒,征战的艰难,但这难道 是为封妻荫子、荣华富贵吗?用反问语气写出 了英风豪气、爱国激情、忘我精神。
《追念李白与岑参》
一种乡思两地情, 飘泊白首为功名。 若非仕途多歧路, 怎得文章万古兴。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深切感受了两位诗人的乡情,学习了 抒发情感的方式。这些情,让我们哀 伤惆怅,让我们振奋豪迈。感谢两位 伟大的诗人,尽管他们一生坎坷,却 从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 爱,用赤子之心和盖世才华为我们留 下不朽的诗篇。
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2.抒写自己某个时刻想家的 心情,不少于200字。
精读:辨手法
二、大家精心阅读诗歌,独 立思考一个问题:
在两首诗中,诗人是用怎 样的方式表现思乡之情的?
研读:明不同
三、同学们联系诗人经历 和诗歌写作背景,带着研究去 读,合作探究一个问题:
你感觉两首诗中诗人抒发 的情感完全相同吗?
李白(701-762),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

生于中亚碎叶城富有商人家庭,天资聪慧。由于商人后代 不许参加科考,25岁时,才华横溢、剑术一流的李白“仗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同学们仔细阅读诗歌, 回答以下问题。
篇目
时间
《春夜洛城闻笛》 夜晚
《逢入京使》
白天
地点
洛城 途中
事件
闻笛
情感 思乡
逢入京使 思乡
小结:《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客居洛
城的夜晚听到笛声而思念家乡;《逢入京使》中, 诗人赴任安西途中巧遇故人,请故人给家里捎口 信报平安。

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近乎一生书剑飘零、求仕无成
乡 思
的坎坷之旅:他希望在漫游中结交社会名流,得到推荐, 从而受到朝廷重用,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 负。然而,十年漫游,甚至一生漫游,却最终仕宦无成,

仅做过两年有名无实的翰林学士。
, 两
开元二十三载(735),李白34岁时,客居洛城,闻笛 思乡,作《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思乡柔情 失意哀情
《逢入京使》
思乡柔情 报国豪情
品读:悟情感
四、同学们深入理解诗句内容, 紧密结合写作背景,边读边思考, 合作探究第二个问题:
两首诗中的情感,各有什 么特点?
折柳一词最早
出现在汉乐府 《折杨柳歌辞》 中: 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 又因“柳”通 “留”,希望 亲朋好友留下 来,后人用折 柳比喻离愁之 情,思乡之情。

岑参(约715-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自幼丧父, 依靠兄长教导,勤奋读书,20岁学成入长安,献书求仕不
游 成,30岁时,考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职责
子 是看守兵器,仕途不顺。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生涯中

开拓前程的岑参,曾两度出塞,但并没有太多改变命运, 后遭贬谪,曾做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