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质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质量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制(kg);(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3)了解质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观察和思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对质量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生活经验层面,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2)掌握质量的国际单位制(kg),了解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学会使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并掌握正确读数的方法;(4)运用质量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5)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3)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总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5)通过课堂小结、作业反馈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2)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4)通过质量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5)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质量》教案设计

《质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物理2. 课题名称:《质量》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对象:八年级5.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3) 让学生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质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3) 质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 质量的单位换算。

(2) 质量在复杂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质量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操作。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质量知识。

2. 教学手段:(1) PPT:展示质量的相关知识点、图片及实例。

(2) 实物:展示质量测量工具,如天平、秤等。

(3) 练习题: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质量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入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质量的定义、单位(克、千克、吨)及测量工具(天平、秤)。

3. 演示:展示质量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操作,让学生感受质量的测量过程。

4. 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续)5. 拓展:讲解质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在生活中关于质量的实例,共同讨论。

7. 布置作业:课后让学生思考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质量意识。

七、课后作业(续)4. 思考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质量意识。

5. 收集有关质量的知识资料,下节课分享。

质量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质量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质量》(沪科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认识一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熟悉天平的主要构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宇宙中物质质量尺度的数量级阶梯的展示,以及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质量的定义。

(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难点: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学方法:科学抽象法、阅读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若干台、砝码若干盒等。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感知,情景引入:摆在我们面前的课桌、椅子都是由木头做的,但课桌含有的木头多,椅子含有的木头少。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的,但铁锤比铁钉含有的铁多得多。

你知道怎样才能准确的把这种含义表示出来呢?若有两个差不多的铁钉,你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哪个含铁更多一点?二、新课教学:(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教室内课桌、椅子。

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课桌、椅子哪个的木头多?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课桌、椅子、铁锤、铁钉都是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

即: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课桌含有的木头多,椅子含有的木头少;铁锤比铁钉含有的铁多得多。

即: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符号“m”表示。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

试一试:将一橡皮泥团压扁,形状变了,橡皮泥的多少会变化吗?将焊锡熔化,状态变了,锡的多少会变化吗?想一想:杨利伟把一玻璃杯从地球带到太空,空间位置变了,杯子所含玻璃的多少会发生变化吗?提问:以上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时,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都没有变化,由此,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探究总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
4.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的属性、掌握基本的物理量有重要意义。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了解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体会质量的概念。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进步。
4.实践性教学: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通过设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关注他们在课后作业和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质量教案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质量教案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 质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1课《质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单位及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有:1.1节质量的定义,1.2节质量的测量方法,1.3节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了解质量的测量方法,熟悉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质量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方法、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教学难点:天平的使用方法,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钩码。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不同质量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质量的定义,阐述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 实践操作: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质量的测量。

4. 知识讲解:介绍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如千克、克、毫克等。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随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质量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8.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方法。

3. 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千克、克、毫克等。

4. 生活中的质量现象:举例说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个质量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例如,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在水中浮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 作业题目:质量单位换算练习。

答案: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精选7篇)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精选7篇)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精选7篇)学校物理《质量》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预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学校物理《质量》教案,欢迎大家共享。

学校物理《质量》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外形、状态和位置而转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老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盛有1分米3的纯水的烧杯1只,牙膏皮1块,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1只,托盘天平1台、物理天平1台,砝码1盒。

同学试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或物理天平和砝码。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洁的运动的初步学问,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讨论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

今日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二、讲新课1.质量(1)通过对实物的观看,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同学观看讲台、课桌。

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老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同学观看,使同学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

由上面的观看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让同学通过观看,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外形、状态和位置而转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

提问:(a)将它卷起来,外形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同学回答后老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外形、位置、状态而转变。

《质量》教案(精选15篇)

《质量》教案(精选15篇)

《质量》教案(精选15篇)《质量》篇1(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高康宁)(一)教学目的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教具教师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几种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纸板标尺(纸板背面粘有铁片),自制可在磁性黑板上移动的游码。

学生实验用具:体积相同的长方木块、铝块、铁块(长×宽×厚为4cm×3cm×1cm)、墨水瓶、水、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课题提问:实验室常用称质量的工具是什么?讲述:这节课学习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每张桌面所放的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及一杯水的质量。

(板书:二、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器材”,并请学生将实验器材与桌面的实物对照检查。

二、复习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提问:(1)托盘天平主要有哪些部件构成?(2)观察你所在实验小组的托盘天平,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别多大?结合学生答题,教师用磁性黑板显示说明质量的单位克的符号: g.提问:a.各标尺的最小刻度值多大?b.将游码放在磁性黑板上标尺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读数。

(3)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怎样调节?三、学生分组完成实验1.每个实验小组动手调节桌上的托盘天平,使横梁平衡。

教师统计该步骤完成好的前五名,将他们所在的组次记在黑板的表格内。

2.分别称出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称的结果填入作业本实验记录的表格内。

教师巡视,将这步完成好的前五名组次记在黑板表内。

请一个实验小组汇报称的结果,全班学生判断该结果是否合理。

3.测1墨水瓶水的质量提问:(1)用调好的天平怎样合理地测出1墨水瓶水的质量?学生讨论得:①用天平称出空墨水瓶的质量m1;②将空墨水瓶灌满水后,用天平称出水和瓶的总质量m2;③用m2—m1得这瓶水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①调节平衡螺母应遵循以下规律: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②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③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④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超过待测物重,则应改用移游码。
⑤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质量教学设计



实际上是质量。
2.测量质量
教本给出了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让学生对照实物,认真阅读,熟悉天平的主要
结构,调节与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性操作。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死记操作步骤,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天平使用的基本方法:
①不能超过最大称量(天平的最大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②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③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设计两个探究实验,一方面让学生练习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培养学生使用天
平的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获得体验,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而改变。
1、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方法
三、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物体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探究实验1:先后测量一支完整钢笔和拆散钢笔的质量。探究实验2:先后测量一块完整的冰和融化后冰的质量。三、课堂小结:
1、质量的概念及单位2、质量的测量3、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四、发展空间
1.怎样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质量
板书设计
§6.1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1、质量表示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

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15篇

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15篇

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15篇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假如老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消失分歧,老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详细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功率的相关学问,包括公式的运用。

学问的运用与迁移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学问的.运用能力。

1、想想议议: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

若:(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

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

老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频率(振动),拓展学问。

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边边思考,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

老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老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忙。

学生解答完后,老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变化率,增长率的认识,让学生拓展学问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学问的应用能力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质量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质量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 质量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1章“质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单位、质量与重量的区别等。

具体章节内容为:1.1节质量的定义及特性;1.2节质量的测量方法;1.3节质量的单位及换算;1.4节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熟悉质量的单位及换算,理解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方法、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教学难点: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尺子、钩码、电子秤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

2. 知识讲解:讲解质量的定义、特性,以及质量的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质量的测量,计算物体的质量,并换算单位。

5. 知识巩固: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质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质量:定义、特性、测量方法、单位、换算、与重量的区别。

2. 重难点: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一本物理书的质量是200克,换算成千克是多少?(2)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克,换算成千克是多少?答案:(1)0.2千克;(2)0.05千克。

2. 拓展延伸:了解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称重、计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单位及换算,以及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15篇

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15篇

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15篇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份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科学、系统的教学指导。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物理质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情感目标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设计方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教学过程设计】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板书设计】第六节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内能的利用2.环境保护的问题探究活动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物体的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物体的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制作饼干时配料等,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物体的重量会发生变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突破重点
-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例,讲解质量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结合实验,讲解质量的单位、测量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天平、电子秤等测量工具。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可以与同学讨论,但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作业完成过程中,注意保持字迹清晰、书写规范,确保作业整洁、美观。
3.实验报告需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明确实验结论。
4.提交作业时,请务必注明作业完成时间,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事实,遵循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物体的质量》这一章节,以下为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如:“为什么物体的重量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究物体质量的相关知识。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体质量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1.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趣味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质量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质量教案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质量教案

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61 质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1课《质量》,内容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单位、质量的特性等。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的定义,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使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能够正确使用天平进行质量的测量。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单位。

难点:质量与重量的区别,质量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物体(如书、钢笔等)。

学具:每组一台天平、砝码、尺子、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向学生展示两个外观相同的橡皮,让学生猜测哪个橡皮的质量大。

(2)通过实际称量,让学生了解质量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质量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介绍质量的单位,如千克、克、毫克等。

(3)讲解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强调质量不会随位置改变而改变。

3. 例题讲解(1)判断题:质量与重量是一样的。

(错)(2)选择题: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最大?(选项:A.一本书;B.一支钢笔;C.一个乒乓球。

答案:A)4. 随堂练习(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2)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哪个物体的质量最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质量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天平的使用方法、砝码的选择等。

六、板书设计1. 质量定义2. 质量单位3. 质量与重量的区别4. 质量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答题:什么是质量?质量与重量有什么区别?(2)计算题: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另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00克,求这两个物体总质量。

2. 答案(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改变而改变;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力,会随位置改变而改变。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高唐县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第十一章第二节《质量》《质量》案例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并通过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通过认识质量的概念。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天平的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托盘天平和砝码,橡皮、小刀等学生常用物品。

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现在我这里有一个铁钉和一个铁锁。

它们都是由同一物质----铁组成的。

那么铁钉和铁锁所含的铁这种物质一样多吗?你还能举出哪些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但所含物质多少不同的例子。

学生:举出一些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不同。

(同是木材组成的木凳和木桌;同是纸组成的两本不同的书本;同是玻璃组成的不同形状的工艺品等)教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教师: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我们用m表示。

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比它大的单位有吨(t)。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10-3kg 1mg=10-3g=10-6kg 31t=10kg。

教师:大家知道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学生: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质量。

教师:我们周围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呢?课本上给出了一些物体的质量,大家仔细阅读后来完成以下几个物体的质量单位的填写。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质量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质量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物理现象和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质量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和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4.质量与密度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质量测量实验中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3.质量与密度关系的抽象思维和模型建立。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的差异,引出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换算关系。
2.质量测量方法的掌握及实验操作技能。
3.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应用。
1.详细讲解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换算关系,并通过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2.介绍质量测量的基本方法,如天平、电子秤等,并演示操作步骤。
3.讲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4.分析质量与密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初中物理《质量》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质量》优秀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
师生探讨:
称量前如何调节天平平衡?
①放
②移
③调平
提问: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
衡,(结合学生坐过的翘翘板生活
实例,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3分钟学生思考、回
答、总结
避免学生死记实验
步骤,培养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使学生
养成思考的习惯,学
会概括和归纳,体现
中学物理学科课程
标准里的好奇心与
探究欲,培养学生的
自我学习和合作学
习能力
学生动手操

让学生动手调平(教师巡视,观察2分钟学生的操作过程)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ni)
「国际单位:kg
板书设计2.质量单位2
3.质量的估算
4.质量的测量
(托盘天平)
常用单位及换—1mg
r构造
L使用方法:放*移、调*称、记
V5.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如“探讨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或“设计一个简易的质量测量装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讨论任务。
(四)总结归纳
1.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质量的概念、特性和测量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实例引入质量概念,如购物时称重、烹饪时的食材称量等,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得到提高。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的特性,能够正确描述质量的本质。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最后,通过典型例题分析,让学生学会将质量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同一物体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不同?”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特性。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天平的使用三、教学安排 1 课时四、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小调查:节假日陪同爸妈上街买过菜的同学请举手?买完菜后,要付钱,付钱的依据是什么?引入质量概念1、请学生观察课件中出事的图片。

请同学们分一下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提问2、讲解:椅子、桌子、铁锤、铁钉、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橡胶叫“物质”。

由上面的观察看出:椅子、桌子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二)、讲述新课一.质量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2.质量的单位(1)是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3))课件展示一些图片,感知生活中的物理,感知质量的单位(4))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

二.质量的测量——天平(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上街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物体的质量。

那么我们是用哪些工具测出这些物体的质量的呢?先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生活中常见的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磅秤、电子秤;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对照课本的图形和实际的托盘天平让学生熟悉各个部分的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质量概念,通过对比、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内涵。在授课过程中,我还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设计了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在课堂上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结合时事热点,如产品质量安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量的内涵,如“质量是什么?”,“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有什么关系?”等。
2.设计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测量方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注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为切入点,如购物时称重、运动员体检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展示质量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质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例,如猜重量游戏、质量排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究质量问题。
3.强调质量在物理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质量》优秀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质量》优秀教案

年级八科目物理执教人课题 6.1质量第 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要点教学设计一丶精准目标:准确用词丶定三维目标。

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重难点)二丶问题引领:以旧引新提出问题【探究一:质量】大头针、铁锤、讲台、课桌、玻璃瓶、玻璃窗问题1这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像大头针、铁锤、火柴根和木块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

物体:具体的,有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

物质:抽象的,组成物体的原材料,没有形状和体积。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思考并回答】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物理学中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符号m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基本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3kg 1g=10-3kg 1mg=10-6kg3、平时生活中你所使用的单位有哪些?生活中质量的单位:公斤,斤,两。

1公斤=2斤;1斤=10两. 1公斤=1kg ;1斤=500g ;1两=50g【小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kg ;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 1片药的质量约为500mg 。

三丶合作交流探究。

【探究二:天平的使用】 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体重秤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

1.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天平使用注意事项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总结】:(1)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3)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
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
用.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
识.比较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的
概念.实验法: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
力.
四、教学资源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天平、砝码、橡皮泥
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自主学习,认识质量的单位
请学生自学书本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
思考:质量有哪些单位呢?符号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关系?
师生互动,交流反馈,总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三、合作探究,质量的测量
1.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
2.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3.如何用天平正确地测出物体的质量?
4.引导学生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和分度值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量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四、知识拓展,理解质量
1、问题:
物体位置、冰化成水,质量变不变?
微视频解决问题
2、实验探究
形态发生变化,质量变不变?
用橡皮泥完成实验
结论: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质量及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3.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六:补充拓展
如何测量烧杯中的液体的质量
小组讨论解决
七:完成本课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